即使是升市,投資上仍然要小心操作,不懂走位的話,隨時已損手爛腳,在「大牛市」中輸錢更令人感到難受。今次升市,有大量新手入場,且很多都是看報紙、Facebook群組、或是微信群組的貼士買股票,當中必然可以尋寶,買到好東西,但一籃子的建議如果全部都跟,可以肯定將被莊家股騙去血汗錢。
坦白講做這些網媒,正路來說肯定不賺錢,如果單靠做互聯網分銷便可以賺錢,香港電視(1137)便不會在逼於無奈下,才勉強做網絡電視,然後千方百計繼續爭取牌照,王維基先生就是心水清,明白大部份互聯網都能贏口碑,但賺不到多少實錢,要賺快錢通常有灰色地帶。
週刊曾報導,「小賭可以怡情 大賭可以變李嘉誠」如何在賭波界運作,這裡就不細談,股票界其實亦可以用同樣原理運作,Facebook和微信世界帶給我們獲取資訊的方便性,同時亦令騙徒的散貨更暢順,如果失去判斷力,輸錢的速度可以是以往的三倍速。
這些群組的運作手法,來來去去都是自己人買入,然後吸引街外人推高股票,級數較高的甚至會有「媒」,說那個很厲害、很準,然後引人去跟買新貼士,情況與深水圳街頭叫賣神奇胸圍,旁邊會有些人附和一樣,只不過販賣的商品變成一個冧巴與故事。
整個網絡世界「五毛」灌水的程度,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大公司現在往往會僱用「Online Marketing」公司,為產品作宣傳,當它們願意花幾十萬、幾百萬請人,絕對可以日以繼夜,24小時不停發貼,Facebook多少個Like也可以開戶口打回來。
不過話說回來,從遠古至今,賭徒都愛聽消息,早前信報就有段文章,寫一個炒家與朋友到歡場傾生意,叫來的PR小姐突然問飛,於是放下一個冧把,誰知人地用App一查,反問是否俾錯料,同樣是炒礦業股,大陸莊家話第二隻睇升一倍,仲順手俾多大堆冧把,事後PR的冧把升得仲勁過炒家,看到這裡,市場不是過熱還算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