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結算今年回報,我是幾滿意的。當然,可以改進的空間是絕對有。吾日三省吾身,不單做人如此,我相信投資也應如此,尤其我是一個職業炒家。
雖然以年來計,我的回報不錯,不過相對我從屬的團隊,我完全是不入流。這是因為我比較保守,資產管理出了問題,沒有趁好時機贏盡。尤其是以近兩個月的回報,當然是有贏,但贏得不夠。這不是什麼目中無人的說話,這是以職業炒家的尺度去衡量。因為市況相對好的時候,我們要去到最盡,博多少少也不怕,因為要儲多點彈藥,建一個更穩固的安全網。安全網用黎做乜。那是留待市況差的時候去輸的。當市況一盡,莊家停手,市場無魚,無風自然不起浪,那不單是輸實錢,那也是輸等待的機會成本,所以前詹議員講的「贏谷、輸縮」就是這個道理。
第一樣要改善是態度。我是職業炒家當中懶到出汁那一種,訓到日上三竿,又少做研究,也不是常常望住個市。我常說自己是《天龍八部》的蘇星河,身有太多雜務纏身,無法專心武功一門。我認識的炒家,不單時時留意市場動態,也會做個案分析,把一些手法溫故知新。常人一日食三餐,他們會把握盡每一個食飯時機,一路和線人、行家食飯、一路收風又有聯誼作用。
第二樣是資產管理。我現在的Portfolio size比之前已經大了很多,處理1萬的size和處理100萬的size是很不同的玩法,我要再摸索一下。也如我之前所提,我的現金流處理sucks。我每一個月都要煩惱卡數和電話費怎搞。還有就是我的Portfolio太保守。我玩的殼股、財技股,按傳統投資者來看是垃圾股的級別,但我8成的都是好穩陣的垃圾股,絕對有潛質開10倍,只差在幾時開,但這輸時間成本也輸死了。因為流通量問題,我要減倉也有難度。有時有一些股票要等太長,有一些又太短,反而中長線的股票嚴重不足。因此,我stock pick的能力是不差,我也無法贏太多。而家呢種市況,中長線坐下坐下反而贏得最有效率。有時聽到好消息又不相信,找到好股票又無買,再不就是買不多,我想到一個好方法去改善,就是多玩考究註碼的Texas Poker。哈哈哈
第三就是找回market sense。比起分析個股,我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本科訓練是專註去看宏觀經濟,但現在多玩細價股,用bottom up approach多了,以往的經驗和睇市的智慧慢慢流走。把這種智慧推而廣之,就是訓練看懂一些「布局」的處理,這小至破一些日常騙局,大至分析政治局勢都有用。在哲學層面來說,我的知識面很廣但太分散,有必要將不同類別的經驗智慧、理論知識疏理成為一個系統。這是for自身投資和做人的。
最近比較看好的股票是遠東酒店(37)、Megaexpo(1360) 和思城控股(8320) 。這屬於中長期坐下坐下的類別。我都有持有。因為夠字數,下次再講。哈哈。
渾水: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再怎麼練習卻記不起來、認真學習卻成效不彰嗎? 原因可能出在你用了錯誤的學習方法。 不妨練習提取記憶、交錯學習等方式,讓記憶不再是難事。 有些永恆不變的學習特性,或許各位都能認同:首先,學習需要記憶才有用,因為日後有需要,我們才能記得學得的知識。 其次,我們必須終身學習和記憶。如果沒有掌握一些語言技巧、數學、科學等,就無法完成中學學業;在職場要出人頭地,需要掌握工作技巧以便應付難纏的同事; 退休後要能學習新興趣;年邁時,趁還能適應,搬入比較簡便的住宅環境。所以,如果你擅長學習,在人生中就占有優勢。 第三,學習是一種後天養成的技能,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違反直覺的。 努力的學習才能更深入且更持久。輕鬆的學習就像在沙上寫字,今天存在,隔天就不見了。我們不太會判斷何時學習得好,何時學習得不好。當學習的進展變得更加 艱難和緩慢,而且感覺成效不彰時,我們很容易受到感覺上較有成效的方法所吸引,卻沒有意識到,用這些方法學到的東西往往只是暫時的。 一項技能或新知識的重複閱讀和集中練習,是各領域學習者比較喜歡的學習方法,卻也是效果最差的。 所謂集中練習,指的是專心、連續重複某件想烙印在記憶中的事情,即傳統智慧的「練習、練習、練習」,為了考試死記硬背就是一例。重複閱讀和集中練習,提高了熟悉程度,這種熟悉程度被視為精熟的象徵,但對於真正的精熟或持久性,多半是浪費時間。
祕訣一:喚起練習 利用學習卡,強化記憶提取練習,意即喚起記憶中的事實、概念或事件,是比重複閱讀複習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卡便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閱讀課文或是聽完一堂課之後,進行單一且簡單的小測試,所獲得的學習和記憶效果,勝過於重複閱讀課文或複習課堂筆記。
祕訣二:交錯學習 能區隔問題,學得更快雖然大腦並不是靠鍛鍊就會變得更強壯的肌肉,但當我們提取了記憶並熟練學習時,構成學習系統的神經路徑確實變得更強大。定期練習會遏阻遺忘,並強化提取記憶路徑,而且對於牢記想要獲得的知識,更是不可或缺。 將一項作業間隔開來練習,間隔期間會變得有點生疏;又或者交錯學習兩個以上的不同主題,想要喚起記憶會比較困難,並感覺效果較差。但這些努力可以創造出更持久的學習,且學到的東西,日後能夠應用在更多方面。 在他人傳授解決辦法之前,先試著自行解決問題,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就算在過程中出錯也沒關係。 如果你擅長區隔問題類型,那麼當你遇到不熟悉的狀況時,會更容易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舉例來說,交錯練習計算不同種類幾何體的體積,將來考試出現何種幾何體,你都有能力選擇正確的解答。 許多人相信,智能是與生俱來的。但每次學習新的事物,你都在改變大腦─你的經驗殘餘被儲存在大腦裡。我們的生命始於遺傳基因,但學習和心智模式的發展賦予我們能力也是事實,心智發展讓我們能夠推理、解決問題和創造。 換句話說,決定智能的因素,是受自己控制的。理解這點,能讓你把失敗視為努力的象徵,和有用資訊的來源。 你需要理解:當學習困難時,你在做著重要的工作;你需要理解:就像學習任何動作電玩或新的自行車越野賽特技一樣,如果你想要超越目前的表現水準,成為真正的專家,努力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摘自第一章.孫蓉萍整理)“為了考試,我們可能練習、練習、再練習,但那只是精熟的象黴;事實上,這是浪費時間。”撰文 / 彼得•布朗、亨利•羅迪格三世、馬克•麥克丹尼爾 |
過年,寺廟總是擠滿善男信女,人聲鼎沸。香煙裊裊下,一張張虔誠的臉龐,大都祈求來年能平安健康、富足過日子。假如,真的有掌管富足的神明,祂一定很忙碌吧,尤其是在過年。 事實上,與其大排長龍,摩肩擦踵等待富足之神的青睞,不如付諸行動,預約自己的富足人生。 通往富足,有沒有捷徑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有很多路徑。在職場上奮鬥、升遷加薪是一條路,也是絕大多數人走的路徑;在投資理財上磨練技巧、累積賺錢智慧,也是一條路,而且愈來愈多人嚮往之。 追求職涯成功與財富累積,肯定能「富」,卻未必能「足」。在「富」之餘,能懂得知足、分享,甚至採取行動去圓夢,追求心靈的平靜與滿足,才是「足」的智慧所在。 人生是場旅程,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美好與挑戰。有些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獨具遠見,在當下抓緊對未來影響最深遠的事情放膽做,為富足一生奠定下堅實的基礎。在那個時點,也許他們看起來很傻、很辛苦,但卻能夠活得扎實。 本期封面故事〈打造一生富足的21個方法〉,我們遍尋十七位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分享他們如何達到富足境界的祕訣。 從他們的經驗來看,能不能與富足來個預約,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有洞見,更早一點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更早一點為打造自己的舞台預作準備、更早一點武裝自己的專業與心理素質,迎向未來的挑戰。職場上是如此,財富上未嘗不是如此,在投資知識上更早熟、更早存第一桶金、更早磨練經驗,不就是投資成功的不二法門;夢想也是這樣,早一點發現自己的志趣所在,你的第二人生才能過得更精采。 早一點做準備,就是富足一生最重要的起步。新年伊始,與您一起共勉! 撰文 / 謝春滿 |
3樓提及
我其實幾鍾意孫柏文,但總覺得佢好似成日都撈唔掂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