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互聯網公司加班冠軍是誰?| 數據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5/154417.shtml
導讀 : 你知道嗎?83%的獨角獸公司來自北上廣;普通公司一般6點左右下班,但獨角獸公司的下班曲線,是那樣的……本文內容來自滴滴研究院50KM,i黑馬獲授權全宇宙首發。
美國矽谷投資人在2013年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並將這些公司統一命名為“獨角獸”公司,今天,50KM選取了37家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獨角獸公司,通過對他們出行數據分析,從一個側面剖析下獨角獸的企業特征。

此次調查37家公司全部算是“互聯網+”,所涉及行業包括在O2O、金融、本地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知名“獨角獸”企業。從地域分布上不難看出,中國的的獨角獸公司是高度集中的,大部分都聚集在了北上廣深杭這五個創業及融資火熱的一線城市。更有趣的是,這五個城市中有三個城市分別是BAT的所在地,可見一個航母級企業在當地的帶動作用是多麽顯著。
工作環境更寬松,熬夜加班更嚴重

獨角獸們的上班時間相對靈活。滴滴出行大數據透露,獨角獸公司的上班時間分布在8點-10點區間,並沒有傳統大公司“上班打卡”限制。互聯網時代,更寬松的辦公環境也許更適合有創意的頭腦。並且,一線城市的城市擁堵、加班嚴重以及員工素質的普遍提高,讓獨角獸的決策者給予了員工更自由的上班時間權限。

數據說明:下班時間是通過出發地為商務樓宇(或目標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分時段訂單量進行評估的。
看完上班看下班,眾所周知,互聯網公司加班是家常便飯了,但是獨角獸公司的加班更是嘆為觀止,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城市平均下班晚高峰出現在17:00-18:00前後,而獨角獸公司的下班時間與城市整體平均下班時間有一個明顯的錯峰,他們在20:30以後離開的員工占據了35%以上,在21:30—22:00才形成了真正的下班高峰。
大眾點評成獨角獸公司加班冠軍

獨角獸公司加班系數對比圖。註:圓形大小代表估值多少,今日頭條估值規模數據未知。
綜合各公司加班系數來看,作為中國生活服務業電子商務的領軍企業,大眾點評榮登加班冠軍寶座。餐館打折券、買電影票、訂酒店KTV……過去一年,立足本地生活服務的大眾點評整體業務快速發展、新業務全面開花。在各類互聯網公司中,電商所要面臨的問題最多,突發問題和時限要求最高,加班也就不算奇怪。
而作為大眾點評的電商同行,母嬰特賣代表的“蜜芽”、精選式手機購物平臺“口袋購物”、社交電商“蘑菇街”也殺入前十名。這些新生的小獨角獸已經找準自己的奮鬥方向,開疆擴土了。加班加班再加班,付出終將有回報的,未來垂直電商會為成為一種潮流嗎?

數據說明:加班程度是通過工作日17:00-02:00打車離開公司的時間進行評估的,加班系數 = 21:00-02:00的出發地為各公司總部的訂單量/17:00-02:00出發地為各公司總部的累計訂單量。
“小米員工是怎麽做到自願加班到很晚的?”、“小米總裁曬加班混寢方案”、“小米員工上班從不打卡,但工作12小時”IT論壇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討論。此次50KM統計到的加班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些“恐怖”的描述,大眾點評與小米科技無疑是最拼的,並且這兩家公司的加班指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小夥伴的。愛拼才會贏,小米450億美元估值少不了員工們辛勤的付出。
而在夜晚,坐落於北京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大廈通常也是燈火通明的。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企業,專註於P2P智能搜索“融360”,這次也闖入了前三。 互聯網+金融,兩個高大上的行業結合後,同樣少不了員工們艱辛的付出。
今日頭條問鼎2016春節“加班王”

當別人都休息時,他們還在工作,當別人都睡著時,他們還醒著。很多企業的成功,必然離不開員工超常規的付出與堅守。
以這個春節假期為例,獨角獸企業打車需求普遍旺盛。特別提醒一句,四大門戶的小夥伴,要小心了!50KM從各家公司數據對比來看,新一代信息分發平臺“今日頭條”春節加班情況獨占鰲頭,作為新一代技術驅動的公司,看來內容還是需要很多堅守的。
送餐新秀餓了麽與雷布斯的小米也是蠻辛苦的,他們的春節加班數據分列二三名。而整體來看,搜狗、螞蟻金服、大眾點評與滴滴出行,這排名靠前的七家公司,春節期間堅守程度遠高於獨角獸公司平均水平。
滴滴出行上班距離最遠,美圖上班距離最近

錢多、事少、離家近,已經成為“好工作”普遍標準。50KM在對37家獨角獸公司上下班通勤距離統計發現,廈門的美圖公司以平均4.8公里最短上班距離,成為 “離家最近”的獨角獸。而位於大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滴滴出行,以平均19.8公里上班距離,成為“離家最遠”的獨角獸。19.8÷4.8=4.125,四倍多的差距,已讓滴滴很多小夥伴哭倒一片,多說一句,50KM的團隊里就有兩個從40公里外的“大通州”趕來上班的同學呢。
綜合此次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生存的壓力與個人的財富夢想,讓獨角獸公司已經成為互聯網“加班文化”的代表。當周圍公司都“快”了起來,整個行業也就跟隨了,這一塔羅牌效應,在獨角獸公司尤為明顯。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將湧入這里,未來的產品及業務叠代會更加頻繁,對於這些“落後就等於死亡”的獨角獸公司,除了快速奔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於50KM,i黑馬微信首發,如需轉載請聯系50KM。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你猜,香港養一個娃需要幾位數
作為一個未婚中年少女,現在爹媽每年的問題,已經從什麽時候結婚(我當時是這麽回答的),直接過渡去什麽時候生孩子!
作為一個苦逼的港漂,爹媽唯一的寶貝女兒,我覺得非常有必要,給爹媽算筆賬,香港生一個孩子到底要有多少經濟準備。畢竟,我是親生的啊,親閨女的終身幸福肯定比生娃重要,對吧。
決定生娃的三個驅動因素
房價——呈反比
媽媽勞動參與率——呈反比
爸爸的工資——呈正比
生要花多少錢
這首先取決於你去公立醫院生,還是私立醫院生孩子。
公立生娃,香港居民一天一百,生下來應該1000塊有找。
私立醫院,以養和為例,花多少錢又取決於你住普通房、半私家房還是私家房,白天出生還是夜晚出生,平日出生還是假日出生,會不會由順轉剖,需不需要再多住幾天醫院。我只是按照醫院的套餐,粗略列舉下會花錢的事項。(還沒有算產科、兒科、麻醉科及其他醫生的費用)

並且,醫療費用每年都是大幅跑贏通脹哦。你們看2018年,這普通房的各項費用較2017年都有15%以上的升幅,你的工資升幅趕上了沒有?

以最粗略的計算,白天無痛分娩普通房順利的話至少3.4萬港幣;最怕順不出來,最後到晚上只能改剖腹產,那私家房的費用至少也要掏11.7萬港幣了。當然,一些福利很好的公司,醫療保險是可以幫助員工報掉很多費用的;可如果你的公司不是,那這十幾萬就得自己出了。

你問我為什麽公立醫院幾百塊可以解決的事,非要去私立醫院花十幾萬。嗯,生娃已經這麽辛苦了,如果可以選擇,我幹嘛不讓自己舒服點!(公立私立醫院住院感受,我找時間再寫一篇)
去不去坐月子、請月嫂
這個問題,給我最多建議的,竟然是當爹的那撥人:生完孩子當然要去月子中心坐個月子、恢複下啊!不然調理不好,女孩子很辛苦的!
月子中心的收費,跟醫院差不多,不同的房型、朝向、入住時間、食譜、產後修複、增值服務等等劃分不同的價格。香港肯定是沒有這種服務的,需要去深圳或者珠海。
深圳的月子中心,比如包括黃磊在內很多明星去的愛帝宮,2011年的價錢基礎月子4.68萬元、康複月子6.98萬元、專業月子9.68萬元、高級月子13.88萬元、特級月子18.88萬元等級別。2017年月子大概6-16萬人民幣的區間。
珠海月子中心,好一點的最低6.8萬起。
當然,你也可以在香港請月嫂。可以先看下現在香港請個月嫂的行情。
有菲傭的情況下,月嫂差不多像下圖左,大概要15360港幣;沒有用人,像下圖中就要17280港幣;如果要求工作時間更長的,一個月就是下圖右,需要30800港幣。

我身邊也有朋友,讓月嫂直接在家帶了三個月的娃(12萬現金就花出去了),反饋是小孩被月嫂調理的生物鐘和大人一樣,晚上不用起來,很幸福!
也有親媽過來加個菲傭一起帶(菲傭一個月算5000港幣好了),省錢是省錢,可是自己親媽那得多累啊!
完全自己帶的,我是沒見過的。畢竟,香港的產假只有10個星期,之後去上班了,孩兒咋辦啊!

看看祖國,國家規定的產假是98天(14個星期)。這麽好的政策,倒是向香港特區推廣啊!

廣東省就更加人性化,直接去到至少178天(25.42個星期)。

看吧,在香港生娃的女人多不容易,月子剛出來,就差不多要回去上班了。這也沒有辦法,畢竟香港生活壓力大,養娃的壓力更大啊。
香港養娃到底需要幾位數
回到最開始說的生娃三大驅動因素:房價,媽媽工作參與率,爸爸工資,這些年基本上都在高房價的壓力下,走上了不歸路。大家先來看看香港政府統計處的統計的生育率,從大約1984年開始,香港的生育率就一直跑輸日本、新加坡、臺灣、韓國至2007年。

2015年的生育率,香港時1.2,新加坡1.24,中國大陸1.57。

為啥這麽低,首先看房價啊!學術研究指出,房價指數平均上漲1%,總和生育率將顯著下降0.45%。香港從1971年至2005年,人均GDP增長4.8倍;但同期房價上升了6.7倍;導致香港的生育率從70年代開始穩步下降,從1971年17.9%的粗出生率,下降到2005年的7.2%!(數據來源經濟學季刊2008年4月第7卷第3期)

既然你們按照內地的時間表催生小孩,那生小孩的配套我們就按照內地的來講吧。首先,你得有個三房單位,供兩公婆、BB、照顧小孩的親媽什麽居住吧。
2018年3月在奧運租個70-80平米的三房單位,差不多要3-4萬;買的話至少也要1500萬左右,首付差不多拿750萬就可以了。嗯!
在西環租同樣條件的三房,租金是4萬起步;買的話大概2000萬左右,首付加碼到1000萬就可以了噠!
光是租金,一年就要花48萬。再加上水電煤網絡,一年至少沒了50萬。
然後一個月菲傭至少5000,一年菲傭至少要6萬港幣。
家里還得吃飯啊,我按照一個月6000塊的菜錢給我媽,那一年就7萬2。
但是碎鈔機的錢你還沒算啊。小孩出來你要給他買保險吧,這個粗略按照一年1萬美金存十年計算;然後2歲去playgroup,這讀1年,每個月差不多6000港幣;然後3-6歲幼稚園,好的學校差不多一個月1萬港幣學費;小學如果繼續讀國際學校,差不多又是1-2萬港幣;中間我還沒有算各種補習班、興趣班,ok?
如果起始年份大人的開支按照20萬計算,每年通脹3%,不算車、會籍這種高配置的話,從小孩出生,到上完小學,一個家庭至少要花費13,073,725港幣。

Again,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6年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只有24890港幣。

真的,就算家庭月收入7萬港幣,只要有臺碎鈔機,基本只能保證P&L;盈虧平衡而已。像經濟日報這個采訪里說的,不到10萬,在香港養個小孩壓力實在太大了(到了10萬,也還有10萬的壓力)。

所以理解為什麽生育率跟爸爸的工資成正比了吧。以及媽媽當然必須要出去工作啊,不然爸爸壓力有多大,雖然出去工作又會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育率。不過我身邊不少真實的案例是,不少準媽媽因為工作時間問題,改行賣起了保險,沒想到卻從此走上了康莊大道,賺的比金融民工的孩兒他爹都多,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請註意,以上所說只是經濟上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生完小孩後的家庭分工啊,畢竟把屎把尿抱娃哄娃餵奶這麽多事,都是個零和遊戲,(如果沒有幫手)不是你做,就是你老公做(ayawawa怎麽不教女粉出個生前五問呢)。
那個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做:錢買不了一切,但沒錢萬萬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