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瓊天大酒樓的運作審計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html

自己讀書的時候,大伙兒經常去「瓊天大酒樓」解決三餐溫飽,味道絕對不是原因,為的只是價錢夠平,而且不用走出校門去找吃,怱怱吃過飯後就可以打波去。

大家口中的瓊天大酒樓其實就是Canteen,取其諳音將「Can-teen」變成「瓊天」。瓊天最經典的出品莫過於「鼻涕飯」,濃濃的芡汁加上幾片肉,難吃程度可想而知,但讀書時沒有太多零用錢,能填飽肚子而且價錢實惠,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已是不錯的了。

在上一篇文章《
Auditor應到的地方-飯堂》中,提及到飯堂的運作是屬於「高風險」類別,做內審的應該要去看。不過,大前題是擁有大規範生產的,例如工廠才值得看,一個只有幾十人的辦公室的飯堂就不是這裡所講的範圍。

飯 堂運作屬於「高風險」,主要是出了事情後的影響甚大。試想一下,如果飯堂烹了些不潔的食物給員工享用,弄到部份員工身體不適,醫藥費及相關賠償雖然可能不 少,但最大問題是影響生產。生產出了問題,隨時連貨期也有影響,公司除了掉了訂單外,以後的生意也別指望了。所以,飯堂的運作必然會在我的審計計劃當中。 不過,將飯堂運作單獨立項成一個Audit Assignment的話就有點浪費資源,我慣常將飯堂歸入HR、Procurement或者
Administration的審計一併來做。

飯堂要如何審計,首先要看它是工廠自己營運還是外判給供應商來做。如果是前者,要看的東西就比較多,當中包括:

1)食材及消耗品的購買、檢查、儲存、過期管理等
2)飯堂人員管理,招聘、定期衛生及身體檢查等
3)飯堂牌照及相關衛生證明
4)廚餘的處理
5)飯堂衛生及安全的管理
6)廚房設備的購置和管理
7)消防及其設備的管理
8)飯菜的訂價(如果公司免費提供就不用看了)
9)飯堂收入的管理(如果公司免費提供就不用看了,但要看如何確保只是公司員工才可以用餐)

如果飯堂是外判的話,需要看的東西比自己營運的少一些,當中包括:

1)供應商的篩選及談價流程
2)飯堂承包合約的條款
3)供應商表現的監察(衛生、消防、安全)
4)飯菜的訂價(如果員工需要自付飯菜)
5)支付供應商的標準(如果公司免費提供飯菜,需要看如何計算菜價,例如按人頭計還是定額等)

另外,內審突擊查看及訪問員工意見也是應該要做的。

順 帶一提,在內審工作多年,審過的飯堂數目也不少。經驗告訴我,不論飯堂是自己營運還是外判,其監管都不容易。例如食材及消耗品的購買和存貨管理,價格差別 大而且物品種類又多又瑣碎,使用數量多少又無法有限監控,所以問題極多。有些公司為免麻煩,索性將飯堂外判。但外判涉及的利益巨大,無論是續約或挑選新的 供應商,各方勢力就會互相較勁,蔚為奇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5

審計報告學審計-卸鑊的藝術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審計署最新的一份審計報告,揭露了為數不少直資學校在管治及行政上的問題。其中有學校座擁大量儲備仍加學費,其爭議不絕。有人認為不應該,但也有人認為並無不妥。

不過我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不論傳媒或者網上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說審計報告「批評」直資學校管理混亂,就例如曾淵滄先生在《
大公報》撰文,批評審計署對直資學校的指斥是大錯特錯。又例如直資學校議會發表聲明,批評審計報告內的指控對他們不公平。

但其實大家只要稍為認真去看一看那份報告,報告的「被審單位(Auditee)」不是直資學校,而是教育局。所以,其批評對象也應該是教育局而不是直資學校。

審計署是次的審計,旨在評審教育局有沒有適當地監管直資學校,為了測試監管是否有效及足夠,審計署抽查部份直資學校,以評估監管工作有沒有做好。另外,我估計因為直資學校不是被審單位,所以審計報告並沒有列出有問題的學校名單,而且也沒有要求個別學校解釋原因。

只 不過當報告出爐後,其審計發現實在太震撼,教育局在輿論壓力下公開名單。但以我個人來看,教育局突然公佈涉及的學校名單,其做法極不道德。為什麼我這樣 說?主要原因是審計報告為了突顯教育局在管理上出問題,所以必需在報告內提供具體的數字及例證,但這些東西只是表象,審計署不會(也不應)深入探討個別學 校出問題的原因(因為審計的範圍是教育局對直資學校的監管,而不是直資學校本身)。既然明知學校對報告的內容無從辯白,但卻突然公佈學校名稱,不就是要她 們吃食貓嗎?

簡單舉個例子,一家學校十個學生有九個會考攞U,校方因此飽受家長批評,學校此時卻向外公佈攞U學生的名字,對學生們公道 嗎?學生成績差有多種原因,有些可能是懶,也有些可能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學校謬然公佈學生的名字而令他們被批評,你是家長怎樣看這家學校?雖然有人說, 直資學校涉及公帑,所以公眾有知情權,但學生也是接受公帑的資助去讀書,難道我們就可以公開學生的學業成績嗎?

謬然公佈涉及問題的學校名單,我不知道教育局是有意還是無意,但從「陰謀論」來看,將公眾批評的焦點成功由自己轉向學校,其「卸鑊」手法異常高明,而一句「沒有牙力」更是神來之筆,是Auditee如何應付Auditor及管理層質詢的上佳教材。

另外,教育局這次做法,必定令其他學校(不論是直資與否)有戒心,在將來必然不願配合和合作,當審計署日後進行類似的審計工作時必定倍感困難。

既將視線有效轉移,而又可以打擊Auditor,面對這樣辛辣的Auditee,唯有祝審計署仝仁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4

哭笑不得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06.html

最近在討論區看到一篇留言,看後令我哭笑不得。笑,不是因為留言者對會計準則的謬誤,而是因為其自以為是的態度;哭,是因為我們會計業界還有這類吃不到葡萄的人存在。

先 講會計準則。其實會計準則是給有會計底子的人看的,如果不懂得基本的會計知識的話,根本是看不明白的。另外,香港的會計準則是原則些基礎 (principal based)而不是規範基礎(rule-based),所以不會有很詳細的規定,而且還容許會計編纂者自行詮釋及判斷。

回 說那段留言,「邊條會計準則白紙黑字講:"明年期票不準(准)在今年入帳"?」。會計準則當然不會白紙黑字說明,因為這問題涉及最基本的會計原 理,Accrual/Matching concept(應計概念)。例如你去看一部英文小說,小說不會教你ABC,也不會教你A for apple, B for boy。你要看這部小說的話,你必需懂得英語。會計準則也一樣,要懂讀會計準則,也必需擁有基本的會計知識。

本來呢,對會計準則有謬誤其實不是大問題,肯虛心學習就是了。但留言者不但不知道自己的見解有問題,還說連其Qualified Accountants下屬也「不懂」其見解,並以此斷定會計專業試沒有用。

看到這些言論,除了以慨嘆及可悲來形容外,實在沒有其他詞彙可以說明我此刻的心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6

上得山多是真的會遇虎的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09.html

最近有位會計同行,因為多年來雙重報銷國內的出差開支,被法庭裁定袁罪成並判處監禁。與友人談及此事,友人說涉案的數額不多(其實也很少,八年來共取了四十九萬多,平均每年也不過是六萬元多),為什麼事主還甘願冒險去做,就算要貪也貪多些嘛。

其實類似的事件在各大企業及機構時有發生,身為Internal Auditor的我,更調查過不少同類的案件。雖然我不認識事主,但我估計此事是由「貪小便宜」而引起。

到過國內出差的朋友都會知道,吃飯打的住酒店等等,如果要求商店給你收據,他們會開出定額的統一稅務發票給你。這些發票不會像其他地方如香港般,列明店舖名稱、商品/服務事項、日期、付款方法等等。如果以信用卡簽賬的話,除了稅務發票外,你還收到一張客戶存根。

如 果某人以客戶存根及沒有詳細資料的稅務發票當成兩單來報銷,其實是很難查得出來的。加上公司裡沒有適當的監控的話,某人就可以藉此獲利。坦白講,填寫報銷 表格及整理單據頑為煩瑣,偶然重複報銷可能真是無心之失。但發現了這個漏洞之後,又沒被人發現的話,就會可能貪圖這些小利而愈陷愈深,最後不能自拔。

以 我的經驗,若果只涉及幾單重複報銷,除非公司的監控很嚴格,否則查出來的機會不高。而事主之所以被人揭發,就是因為「上得山多終遇虎」,八年間三百項重複 報銷,銀碼性質相若,只要有人稍為留意一下,就很大機會給人發現了。在眾多的欺詐行為中,以此最為愚笨,因為證據確鑿地留存著,問題只是何時給人發現而 已。

道理就和「輸錢皆因贏錢起」一樣,當初嚐過了甜頭,就以為自己會一世夠運,最要命的想法是以為拿些少著數是無傷大雅。

我不是批評這位同行,我只是為他感到可惜而已。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是真理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7

領導才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13.html

不論是打工或是做生意,要有好的發展,領導才是不可或缺。

領導才可以後天培養,這種屬於技術型,但也有很多是天生的,靠口才靠魅力就能夠令人跟隨。

怎 樣才是一個好的領導?就以登山為例吧,當到了一座高山的山腳,眾人看見高聳入雲的山峰就已經不想前行了,好的領導這時會震臂一呼,身先士卒走在前頭,帶領 眾人爬上山去。但好的領導不會一味向前衝,還會不時走在隊尾,照顧落後的隊員,為他們打氣。所以,領導付出的力氣比其他隊員都要多,而且意志也要比人強, 否則連領袖也洩氣的話,士氣就不能維持了。

在工作上,領導除了要有上述的能耐外,我認為最重要是有擔帶,勇於承擔責任,並且為下屬提供一個令他們安心工作及發揮的環境。

在 工作上遇過不少富有領導才的上司,從他們身上學習了不少東西。但同時也見過有些差勁的上司,只靠罵靠嚇來領導下屬,有些更以疲勞轟炸的方式,天天批評下屬 表現如何之差如何之蠢,希望藉此來打擊下屬的自信,好讓自己容易管理。遇到這樣的衰上司,很多人會大嘆倒楣,但我卻慶幸有此機緣,因為他們令我以此為戒, 讓我學習要怎樣去做一個稱職的領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9

追求不完美的控制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20.html

初入內部審計(Internal Audit)這一行時,經常認為企業應該追求完美的內部控制,如果被審者不認同的話,我會視他們為懶惰,怕麻煩及欠承擔。

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幼稚,工作了多年,最後才醒覺,一盤生意講求的是利益和成本效益,不能像藝術般去追求完美。況且,完美的控制根本就不存在,至少我未見過。

其實控制要去到那一個程度要視乎成本效益,當控制帶來的效益高於設置及執行的成本的話,這個控制就值得去做。

舉 個極端的例子,一家公司有幾百元現金用來做Petty cash,公司不會花幾十萬去買個夾萬來鎖這些現金,而且也不會在放置現金的地方特別加装CCTV,以及派護衛24小時守候吧,對不對?現實中,公司只會 花相配的資源去做控制,例如將現金鎖在抽屜,及找人不定期做盤點就已經可以了。

其實控制的設計要點在於「剛剛好」,有時比起追求完美還來 得辛苦和困難。因為如果要追求完美,時間金錢效益可以通通不管不理,就以上Petty cash的例子,夾萬、CCTV、護衛等通通都拿來用,乾手淨腳。但如果追求不完美而且要做到剛剛好的話,控制的成本效益就必需要考慮,較甚麼都不用理會 麻煩,是吧?

我不時都會收到從事內審的網友的電郵,而最普遍的提問是那裡可以找到流程的標準做法。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因每家公司的情況不同,就算是相同的行業,不同公司的做法都可以不一樣,所以設計控制時要因時制宜,不要將所謂的標準當做聖經而硬套在流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0

年青會計師因車禍傷亡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0.html

上星期五,三位年青會計師在公幹途中遇上車禍,一死兩傷。不幸身故的那位是Wilson Wan,另外兩位未知姓名及傷勢如何,在此希望Wilson早日安息,而謹祝另外兩位早日康復。

據報三人所屬的公司是KPMG,照常理,公司應該早已購買相關的保險,以及勞工保險,雖則如此,但金錢不能彌補人命的損失及意外創傷的後遺症。

公幹在外,人身安全是首要,大公司通常都備有Travel Guide提醒員工。如果沒有的話,我早前曾寫過三篇
出差平安手冊,內容是參考以前公司的Travel Guide,加上自己的經驗寫成,希望對經常或偶爾出差的行家有一點幫助。

從 事審計多年,上山下海在所難免,有時更要擒高抓低,我就試外多次要爬上十幾呎高的地方點貨,又試過徙步登上幾十米高的設施做Compliance Check。縱使安全工夫做足,但對我們這些文職人員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所以萬事小心為上,命仔比Working Papers緊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6

待兔求魚的兩種心態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4.html

這篇文章於上星期五(11年3月11日)在《信報》年青有計的專欄內刊登。

--------

待兔求魚的兩種心態 (作者: Bittermelon)

今 天想講兩個成語故事,先講關於農夫的。話說宋代有一位農夫,某天在田裏辛勤耕作之際,忽然有一只兔子跑過,可是卻「盲中中」地撞在樹下死掉,農夫不廢吹灰 之力便拾起兔子,開心地回家做飯去。農夫食髓知味,心想與其要天天辛苦幹活,倒不如趁現在先「hea」一下,所以便放下田裏的粗活,每天坐在樹下,等待另 一只兔子的來臨,讓他再次撿個便宜做美饌。

聰明的讀者當然預料得到結果,這位農夫只有白白浪費大好光陰,到了秋天人家享受收成,自己卻恨怨難返。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守株待兔」,除了比喻不知變通外,也嘲諷不勞而獲的想法。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孟子的。話說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冀圖以武力征服其他國家,他的客卿孟子見狀,就勸他放棄使用武力,並改以仁慈之法。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如果用武力來征服天下,這就好像『緣木求魚』一樣,除了徒勞無功外,還可能對齊國造成禍害」。

孟子所講的緣木求魚,意思就是指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法用錯了,就算付出多少氣力,最後都沒有可能成功。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兩個成語故事,筆者不厭其煩地拿出來,主要是在接觸到的會計從業員當中,特別是比較年輕的一羣,大多都抱着「守株待兔」或者「緣木求魚」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和路向。更可惜的是,他們並不意識到這是一個頗大的問題。

年輕人切忌守株待兔

已經不只一次聽到類似的言論,僱主給我1萬元,我就為他付出一萬元的勞力去工作,多一分的責任也休想我去承擔。更甚者是僱主給我一萬,我只為他付出八千元的勞力,而且還為了多出來的二千元沾沾自喜,認為自己賺了。

筆者既是別人的上司,也是老闆的下屬,所以也很明白兩者的心態和想法。做老闆的當然想付出小小收穫多多,做下屬的也不過但求能付出半斤的同時可以收回八両。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老闆需要找人為他們工作,所以都會以合理的報酬來吸引和挽留人才。

雖然現今的職場還不至於人浮於事,但競爭卻很大,要升遷受人賞識,要鶴立雞群突圍而出,自己就必先要有所作為。你是老闆,眼見下屬「踢一踢」才肯「郁一郁」,你也沒有信心委以重任吧?

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先付或多付出卻未必一定有收成,做法何其「蝕底」。這種想法實在太過眼淺,在工作上付出多了但收入未必成正比,看來是吃大虧,但晉升的機會可能隨之而來,對前途自然是有所脾益。

就算日後未能晉升,付出了的其實是一種磨練,眼界、經驗、能力都增長了,還須懼怕日後與別人競爭?如果只着眼於眼前這些所謂蝕底而甘願放棄機會,對老闆而言是沒有損失的,因為他們可以另找人選,但自己卻平白失去機會,最終損失是誰?

與呆坐的農夫剛好相反,一些年輕的會計從業員都很積極地讀書考試。已取得學位的很努力去修讀碩士、博士課程,手執會計師資格的又馬不停蹄地去考取各類專業資格,為的是讓自己的履歷亮麗一點,希望藉此為自己增值並增加晉升的機會。

不知道由何時開始,在會計行業中就有這個錯覺,以為學歷和專業資格是升職加薪的關鍵。其實,這兩點只是僱主用人時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大部分僱主不會單以學歷及專業資格來決定同事的升遷,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其工作能力、經驗、態度、合作性、溝通能力以及領導才能等等。

盲目進修何異緣木求魚

所以,盲目地去進修,就算是碩士、博士,如果進修的東西未能配合自己的需要,但又同時希望對職業發展有所幫助的話,這就正如孟子所說的緣木求魚一樣,爬到樹上找魚去,氣力白費但卻不可能成功。

對會計這一行來說,學歷及專業資格只是入場券,建議年輕的會計朋友,當取得基本的資格後,先多着眼於工作上的學習及管理技能的段練,看清自己的事業前路後,再選修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學歷和專業資格也不遲。

「待兔」、「求魚」各走極端,兩者都不可取,可惜的是抱有這兩種想法的年輕會計從業員卻大有人在。筆者在初出道時就是走錯了路去求魚,結果浪費了不少時間和氣力。筆者不寄望所有人都認同我的想法,但如果這篇文章能對一小部分會計人有所啟發,則甚感欣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4

銷售流程的營運審計(Credit sales)之一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1/04/credit-sales.html

上一篇文章《銷售流程的營運審計(前言)》簡單地介紹了銷售流程營運審計的幾個問題,並提及將會分別講Credit sales 和Cash sales的審計要點,這一篇先講Credit sales(賒賬銷售)。

貨物了出門但收不到錢,絕對可以用血本無歸來形容。在兩三年前的《警訊》就曾經報導過,有不法分子開了家空殼公司,並臨時租用了一個單位用作辦公室,在幾 個月間不斷以「賒數」的形式大量訂購文具及辦公用品,最後就拉閘捲貨走人,一批供應商因而損失慘重。所以,賒數這一块風險非常高,管理不善的話輕則賠本, 重則能令企業因周轉不靈而倒閉。

為了要減低這方面的風險,如何殷選客戶並給予信貸額度就至為重要。在這方面,公司應有專人(不能是銷售人員)為每個新客戶進行信貸評估,並根據評估的結果 定出信貸額。信貸評估的做法大致都是要求客戶提供過去幾年的Audited financial statements,計算及評估一下客戶的財務狀況。另外,也有公司會要求客户提供咨詢人(例如客户的其他供應商)名單,由公司直接聯絡咨詢人以查詢其 信貸狀況。

如果預計的生意額龐大,有些公司還會向Credit Agent購買客戶的Credit Report,以及派員到客戶處實地拜訪,乘機核實一下客戶的規模和營運狀況。

除了新客戶外,現有客戶的信貸狀況也應要不斷監察和定期審視,例如客戶過往的付款是否按時或經常延遲,退票是否發生過等等。所以,在收款的流程內應收集這 些信息並進行統計,以供日後審視客戶的信貸狀況之用。另外,市場的消息也要密切留意,一旦傳出客戶有信貸問題,公司應有一個機制去評估情況,並決定是否收 緊信貸。

當客戶累積的訂單超過信貸額時,公司應有一個制度去決定是否臨時加大客戶的信貸額,還是堅持客戶先支付部份賬項,才讓客戶下新訂單或至放貨。一般來說,給予臨時信貸額應由銷售以外的人員(例如財務)按制度來決定。

其實以上各要點就是信貸管理(Credit Management)的一部份。在工作過的大大小小企業當中,發覺要設計信貸管理不難,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能切實執行預早定下的信貸政策(Credit Policy)。不能執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前線銷售人員不肯依從,甚至管理層利用影響力推翻信貸政策的決定(Management Override),又或者是例外情況的審批(Exceptional approval)機制被濫用。

以上的措施主要是在Credit Sales前應已作出的Preventative Control,即是說,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是去阻止問題發生或者減低發生的機會。當貨物出了門或服務完成了後,應收賬便會形成。對應收賬的管理,我們 則多以Detective和Corrective Controls來處理。這方面將會在另文再談。至於信貸政策的審視,將會在下一篇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5

銷售流程的營運審計(前言)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28.html

一直都很想寫這個題目,但每當動筆時就感到很吃力,因為涉及的範疇太廣,想講的東西也太多。無論如何,先概括地寫下這一篇,往後再深入地寫多些。

在設計銷售流程的營運審計時(Operational audit for sales process),除了要了解其風險外,也要注意審計的範圍,例如在看整個流程時,我們要從那裏開始,在那裏終止都要預早設計清楚。舉個例子,我們應由找 客戶及出報價單開始,甚至追溯至由Marketing開始?還是應該由開出發票(Invoice)時才開始,追蹤至貨物出門時就終止?而且,我們應該連收 錢這一块也應該要涵蓋?

決定銷售流程審計範圍並沒有標準,主要都是看管理層及Auditee Committee,或其審批的Annual audit plan中的需求。

審視銷售比較審視其他流程困難,除了因為涉及的東西有很多之外,不同的付款方法,其風險可以完全不相同,Credit sales(賒賬銷售)和Cash sales(現金銷售)就是一例。前者最大的風險是貨品已送出或服務已完成但卻收不到錢,後者則不必顧慮這點,但要顧及現金的安全,例如收到假鈔票或假信 用卡,還有現金儲存、運送、入賬等等的問題。

另外,就算付款方法一樣,不同行業所面對的風險也不會一式一樣,所以其銷售流程也不盡相同。例如零售及服務業,食肆、一般商品銷售、珠寶、服飾、美容等 等,他們雖然主要是Cash sales,有些側重於現鈔的交易(例如小食店收現鈔),有些則側重於電子貨幣(例如連鎖店以八達通及信用卡收取款項)。

再者,零售業通常都會推出不同的優惠來吸引顧客,例如現金券、折扣優惠券、買十送一、孖裝優惠、二日同行七折、全場八折、新貨九折等等,當中的控制方法就各式各樣,各施各法。

未來我將會以幾篇文章,來談談在進行Credit sales及Cash sales的營運審計時,應該要看的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