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縱容鄉紳佔地 地政署長呼冤
1 :
GS(14)@2016-09-18 10:00:05■地政總署署長甯漢豪昨出席電台節目,反駁無主動執法的指控。
【本報訊】地政總署執法不力屢受批評,元朗橫洲大片官地遭先佔後租,被質疑為「官商鄉黑」勾結事例。地政總署署長甯漢豪昨公開呼冤,強調無論佔地人是小農戶還是鄉紳,應抱對事不對人態度,「大家背後『形住』有啲鄉紳,你做規劃化?好唔啱喎」她稱,地政總署會按制度,處理佔地規範化問題,又稱官商鄉黑勾結指控,若衝着地署職員而來會感心痛。地政總署日前承認,元朗橫洲發展範圍有3.8公頃官地被佔用,其中1.2公頃最終獲該署批出短期租約,以先佔後租的規範化方式,准許繼續佔用。甯漢豪昨出席電台節目時為事件解畫,她透露,涉及地段是由幾十呎至上千呎的分散地段,地政總署每季會收取數千至數十萬元的租金,現時仍在查證官地何時被人佔用,研究可追回多少租金。
承認執法「有啲拖拉」
甯漢豪續指,社會討論佔用官地以短期租約規範化時,應對事不對人,過去處理農戶佔用官地個案,農戶得到社區人士協助申請規範化,但政府認為應公開招標拒絕規範化,就遭批評「不仁不義」。但在橫洲發展問題上,「大家背後『形住』有啲鄉紳」,就認為規範化有問題。甯補充,並非所有規範化申請都會獲批,去年就批出約80個申請。甯漢豪又呼冤稱,若官商鄉黑指控涉地政職員會感到心痛,她稱,不少市民以為署方只等傳媒揭發霸地個案,而無主動執法,「社會千祈唔好誤會,當媒體幫我哋搵呢啲個案嘅時候,我哋係坐緊喺度,絕對唔係呀!我哋係周圍做緊呢啲個案。」她解釋,署方每年要處理約7,000宗非法霸佔官地個案,同時要處理商店霸佔行人路、路邊棄置建築廢料等投訴。但她承認,署方執法有時顯得「有啲拖拉」,認同該署處理個案優先次序可更聰明。■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8/19773994
摺疊式迷你電單車 佔地少過1方呎
1 :
GS(14)@2016-10-21 04:35:42【明報專訊】以電池驅動的迷你電單車(Mini Bike)已出現多年,但以往的產品很少能夠摺疊。可是在上周貿發局和「環球資源」的電子產品展中,不約而同有公司展出最新款的可摺疊電動迷你電單車,大為「收身」和減重,摺疊後僅佔約1平方呎空間,適合現時寸金尺土的大城市。
例如,深圳市六蝠科技有限公司在「環球資源」電子產品展中展出的「1K時尚電單車」,摺疊後就僅佔地35厘米 x 20厘米,即是大約0.75平方呎,僅與一張F4紙相若。而TCT國際有限公司在貿發局的電子產品展中展出的X-riders K7,摺疊後僅佔地42厘米 x 34厘米,即是大約1.54平方呎。
物以罕為貴 銷情理想
摺疊時間方面,兩者都只需數秒,惟兩者亦各有優缺點。「1K時尚電單車」摺疊後的面積較小,可以調校幾個座位高度,續航力長達50公里,但重16.8公斤,相對較重。而X-riders K7摺疊後的面積相對較大,不可以調校座位高度,續航力25至35公里,但它只重11公斤,相對較輕(另有一款K7 Plus,續航力可達50至60公里,重量亦相近)。而且,因為後輪採用雙輪設計,故操控容易。
「1K時尚電單車」已出口到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建議零售價為900美元。而X-riders K7在美國零售價是900至1000美元,在新加坡是940美元,在香港為4980港元,在內地大約3000元人民幣。
據TCT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志勇表示,X-riders K7在展覽前一個多月投產,已累積賣出6000至7000部(自有品牌和貼牌合計),已接近收回研發成本。其中,以內地的銷量最多,其次是美國,在香港透過JC Shop分銷,亦賣出約200部。
他表示,該公司是看中可以摺疊的電動迷你電單車在市面較少見,物以罕為貴,用了一年多時間研發產品。這次參展,亦有不少西歐、內地和東南亞買家有興趣採購。其中,內地工業園就有意購入供其管理員使用,以方便他們每日定時巡邏多次。事實上,這種產品雖然不可以上公路,但可在一些屋苑小區、農村、工業園、科技園甚或大學校園內代步,相信亦不愁市場。
該公司未來除了研發更多型號之外,還會推出配件,例如:頭燈、尾燈,甚或智能頭盔或頭帶。目的是讓合作的分銷商經常有產品出售,以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生意眼 企業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04&issue=20161021
鴨脷洲地王 恒生貸款75億 近年最大宗 佔地價四成半
1 :
GS(14)@2017-04-26 09:27:50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55&issue=20170426
【明報專訊】中資近年巨額競投本港地王,並陸續向銀行達成貸款協議。本報發現,今年2月龍光地產(3380)與合景泰富(1813)聯手以逾168億元天價投得的鴨脷洲地王,透過旗下麒灣(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名義,上月與恒生銀行(0011)簽訂貸款協議,貸款額逾75億元,佔地價約四成半,預料為近年最大宗本地銀行向內房之本港地王貸款個案。
明報記者 林尚民
上述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佔地12.7萬方呎,可建樓面約76.2萬方呎,今年2月由龍光地產及合景泰富聯手以168.56億元投得,創全港最貴官地紀錄,每方呎樓面地價逾2.2萬元。合景泰富早前曾表示,項目將發展大戶型單位為主,推出4房戶型及洋房,總投資額約230億元,預計最快2019年推出。
龍光合景聯手168億奪標創港紀錄
對上近年最大宗本地銀行向內房就買入本港地王貸款個案,為去年11月海航以88.37億元投得之啟德1K區3號地皮,去年底與東亞銀行(0023)簽訂貸款協議,貸款額逾35億元,佔地價約四成。項目佔地約12萬方呎,可建樓面約65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35萬元。此外,今年1月以約55.3億元投得的啟德1L區1號地皮之雅晉集團,與上海商業銀行簽訂貸款協議,貸款額涉逾26億元,雖然貸款額相對較低,但貸款額則佔地價約47%。雅晉集團即為海航旗下香港國際建投(0687)子公司,以該地可建樓面約42.5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3萬元。
另海航去年12月以德廣置業名義,斥54.12億元投得的啟德1L區3號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1.36萬元,呎價貴絕東九龍。德廣置業於今年1月,與屬中資的興業銀行香港分行簽訂貸款協議,貸款額25億元。至於國際建投上月以逾74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35萬元投得啟德1L區2號地皮,則暫未有借貸紀錄。
高力:中資港首季投資361億 破紀錄
另高力國際報告指,中國境外投資於香港物業市場在今年首季創出新高紀錄,總成交量按年上升2.13倍,涉及361億元,主要由於香港物業市場較少受到政府干涉,以及具透明度,吸引中資來港。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副常務董事胡孝直表示,中資投地對本港中小型發展商影響最大,本地發展商唯有另覓出路,包括發展農地及重建舊樓項目等。高力國際研究董事石峰表示,本港四大發展商持有逾1億方呎的農地,若能釋放有關地皮作住宅發展將有助穩定未來供應量,不過發展需時,如涉及補地價及規劃問題,相信難以短期推出。
屋苑會所佔地15萬呎
1 :
GS(14)@2017-06-18 11:16:33畢架山峰會所以法國南部摩納哥皇室的度假概念為主題,佔地15萬方呎,設施包括建於泳池旁的玻璃宴會廳,天花鑲有2萬粒水晶吊飾。另外,還有低溫桑拿、室內外相連的泳池、健身室、桑拿室、Spa天地、鋼琴室、乒乓球室等。
非位處傳統名校網
物業位處九龍塘達康路與歌和老街交界,歌和老街上有小巴及巴士途經,但出入始終以自行駕車較方便,物業提供185個車位,原本只作出租,今年5月開始出售,售價320萬至380萬元。橫過歌和老街抵達之路,可沿斜路前往又一城,步程8至10分鐘,即抵港鐵九龍塘站,但由又一城前往屋苑要撐斜路。又一城是區內最大型購物商場,雲集名牌商舖及各國食肆,同時設有戲院,以及溜冰場。畢架山峰以地區劃分雖然被歸入九龍塘,但小學校網為40網,中學屬深水埗區,並非傳統九龍塘地段的小學41網及中學九龍城區,家長客要留意。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8/20059377
龍湖合景啟德地 新批51億貸款 建行亞洲借出 佔地價開支七成
1 :
GS(14)@2018-07-11 12:21:53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634&issue=20180711
【明報專訊】金管局去年5月收緊銀行對發展商的貸款上限,但事隔一年多,部分發展商去年所借貸款到期清還後,隨即加大借貸金額;本報發現,內地發展商龍湖地產(0960)伙合景泰富(1813),於去年5月以約72.3億元投得的東九龍啟德住宅地皮,最新由建行亞洲借出50.92億元貸款,除比去年7月所借的1年期貸款28.9億元高76%外,相關貸款額亦佔地價開支七成。
明報記者 林尚民
資料顯示,上述啟德1K區1號地皮,由龍湖伙合景泰富以喜綽有限公司名義,去年5月以72.3億元投得;以可建樓面約57.55萬方呎計,當年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為1.25萬元。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喜綽有限公司今年6月初與建行亞洲簽訂借貸協議,所涉金額為50.92億元,即佔地價70%。
可留意的是,金管局去年收緊銀行對發展商的貸款上限,根據新規定,有關貸款不得高出地價成本40%,惟有關借貸仍可包括建築成本最高80%,以及整體貸款須相對物業完成後的預期價值比率的50%,故即使今次龍湖地產伙合景泰富所借的金額達地價七成,仍未能確認是否超出借貸上限。
比去年舊貸款高76%
事實上,有關財團去年曾向中銀香港(2388)、建行亞洲等多間銀行借28.9億元的1年期過渡貸款,相等於地價四成。據了解,有關貸款已清還,而今次再由建行亞洲借出的金額,比去年所借貸款金額高76%。
另合景泰富與龍光(3380)去年2月亦以168.56億元投得南區鴨脷洲地王,去年3月曾獲恒生銀行(0011)批出75.05億元貸款;到今年2月,有關財團再獲恒生批出105.75億元貸款,較去年3月的貸款額多四成,並佔地價62%。
合景泰富在投地後曾表示,項目將發展大型豪宅為主,總投資額約230億元,預計最快明年推售,以此計算,最新貸款金額仍為總投資額不足一半。
至於目前全港最矚目地皮貸款個案,為南豐去年6月以246億元投得的啟德商業地王,由恒生銀行批出166.4億元貸款,佔地價67%。
永泰資策卑利街獲批69億貸款
另永泰(0369)及資本策略(0497)去年10月合作投得的市建局上環卑利街、嘉咸街商業項目,當時有傳中標價約為116億元,事隔半年多,投得地皮的Southwater Hong Kong Limited,5月獲中銀香港批出69億元貸款,即佔當時市傳的中標價約六成;項目可建樓面面積43.3萬方呎,若以市傳中標價約116億元計,每方呎樓面價約2.68萬元。
恒大屯門地引東建相關人士作新股東 押地向光大銀行借53億 佔地價八成
1 :
GS(14)@2018-10-22 07:49:0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157&issue=20181022
【明報專訊】地產市場近年出現多宗官地透過公司股權轉讓形式易手,當中不少涉及內地發展商,本報繼早前發現內房恒大(3333)透過「買殼」向恒地(0012)購入屯門掃管笏住宅地皮後,近日再發現,有關項目引入東建國際(0329)或相關人士作為該項目持有人之一,並由中國光大銀行(6818)香港分行承做52.8億元貸款,即佔恒大當日購入價66億元的八成。
明報記者
事實上,作為內地龍頭發展商之一的恒大,今年先後向港資地產商「埋手」,吸納本地住宅土儲,今年1月透過「買殼」形式收購持有屯門掃管笏第56區地皮的福彩發展有限公司(當時為恒地持有)。不過,據本報最新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福彩發展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份再有董事變動,恒大高層賴立新、王蓉雙雙辭任,僅得陳奮留任。
福彩新董事包括東建主席馮海
與此同時,有兩名新任董事加入,包括馮海(FENG Hai)及李達輝(LEE Tat Fai Nelson),前者為東建國際主席兼執行董事,後者則未能確認身分,僅報稱居於將軍澳居屋和明苑一個2房單位。換言之,恒大已就有關項目引入新投資者,惟未有資料得知所涉金額。
另一新董事報稱住將軍澳居屋
本報再翻查最新公司註冊處資料,福彩發展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即引入新投資者後,再向中國光大銀行抵押地皮,借貸52.8億元,以恒大購入掃管笏地皮作價66億元計,貸款額為作價的八成。
資料顯示,上述地皮為屯門第56區管翠路8號,鄰近由會德豐(0020)發展的NAPA,港府於2015年6月推出招標,由恒地以36.3億元奪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621元。
上述地皮形狀略呈不規則,比較難剪裁,惟發展規模不小;地盤面積26.19萬方呎,可建樓面約78.5萬方呎,當時恒地曾預計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據賣地章程顯示,該地受高限條款約束,中標發展商須負責維修及保護項目範圍附近的斜坡。
單位總數1982伙 已申預售
恒大地產於今年1月透過公司股權轉讓向恒地購入上述地皮,據悉作價約66億元,以可建總樓面78.5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價約8400元,比恒地3年前購入地價4621元高逾八成。恒大等在今年7月將項目分拆兩期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第1期涉754伙、第2期則涉1228伙,即單位總數1982伙,兩期項目同預計2021年1月落成,樓花期約27個月。
恒大另一項目是早前向新世界(0017)購入的長沙灣東京街項目,亦於今年6月引入新世界已故創辦人鄭裕彤的御用「炒房」鼎珮證券。
2 :
GS(14)@2018-10-22 07:49:3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045&issue=20181022
【明報專訊】過去數年,中資企業經常以高價搶奪本港地皮,惟外圍經濟轉差,加上受中美貿易糾紛升溫等負面因素影響,近期不乏中資企業爆發財務問題,接連出售早前以高價購入的本港地皮,以解燃眉之急。
海航沽3啟德地 套223億
數到最「經典」例子,自然是海航集團;該集團自2016年11月起,於大半年內共斥資272億元連購4幅東九龍啟德住宅地皮,可建樓面合共超過200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高見1.3萬至1.36萬元,破盡當時啟德住宅樓面地價,令市場嘩然;不過,自去年下半年起,海航集團屢傳財困,更不斷變賣資產,該集團於今年2月將啟德第1K區第3號地皮和第1L區第3號地皮以近160億元售予恒地(0012),1個月後再以63.59億元將第1L區第1號地皮售予會德豐(0020),售出3幅啟德地皮後,該集團合共套現逾223億元。
住宅官地之外,亦有個別中資沽出在港持有物業的業權,如恒力集團今年6月以近150億元向太古地產(1972)買入鰂魚涌太古城中心第3、4座寫字樓,涉總樓面面積79萬方呎,呎價逾1.7萬元,正當市場估計恒力將拆售個別樓層之際,該公司早前低調地引入基匯資本作投資拍檔,據悉涉約65%股份,估計涉逾130億元。據悉,因外圍經濟波動,令恒力在融資上出現困難,故須先行出售股權以套現,才可於明年4月順利完成交易。
恒力購太古城中心兩商廈 引基匯資本
除轉售資產外,亦有內地財團加碼借貸,合景泰富(1813)與龍光(3380)去年2月以168.56億元投得南區鴨脷洲住宅地王,去年3月獲恒生銀行(0011)批出75.05億元貸款;到今年2月,有關財團再獲恒生批出105.75億元貸款,較去年3月的貸款額增加四成,並佔地價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