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直擊》掌握三億用戶的支付寶 跨攻金融業 馬雲祕密孵育 螞蟻金服首度亮相

2014-12-07  TWM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比剛募得六千六百億元資金的阿里巴巴更受全球矚目?答案是螞蟻金服。名義上,螞蟻金服是一家新成立公司,但實際上,它喝著阿里巴巴奶水長大,從支付寶起家。如今它已做好準備,將在中國金融市場掀起滔天巨浪。

撰文‧何佩珊

阿里巴巴六千六百億元的上市籌資規模,打破美股紀錄,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但接下來大家更想知道的是,誰可以超越阿里巴巴?答案或許就在馬雲的另外一隻小金雞──螞蟻金服。

十月十六日,螞蟻金服正式定名亮相,它的前身就是阿里巴巴集團裡的小微金融,是一家以提供消費者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為主的企業。早期,支付寶、餘額寶,都隸屬於它的旗下,近期更因為拿到網路銀行執照而喧騰一時。

九月在美國風光上市的阿里巴巴,被不少分析師認為,股價有高估之嫌。他們所持的理由正是,最具商機潛力的支付寶等金融服務,不在此次上市範圍內。顯然,阿里巴巴在金融的布局發展備受關注,而此番螞蟻金服的亮相秀,可說是業界眾所矚目的大事。

亮相登場就從十月十六日於北京七九八藝術區的一場會議開始。

用戶數破三億

機會可以比電商做得更大

當天,馬雲金融帝國的關鍵十人團隊首度曝光,率領他們的是阿里巴巴創辦人之一、擁有「馬雲女二號」之稱的螞蟻金服執行長彭蕾。

十年前,馬雲為了解決網購「先出貨還是先付錢」問題,催生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十年後,支付寶實名用戶數逾三億,每日交易量高達八千萬筆,使用支付寶錢包的行動用戶數更突破一.九億戶。

三億,幾乎是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中國,不論到超市購物、坐計程車,還是繳水電費,都看得到支付寶。

站在支付寶打下的基礎上,餘額寶、招財寶等網路金融商品,一個個問世,逐步建立起螞蟻金服版圖。至今年六月,餘額寶用戶數達一.二四億戶,管理資金規模超過人民幣五七○○億元,而今年四月才上線的招財寶,累計成交金額也超過人民幣一五○億元。

「網路金融可以比電商做得更大,因為金融不只為電商服務。」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暨金融學教授陳龍一語道破螞蟻金服的未來性與影響力,將會比阿里巴巴更被看好,「這就像你在信用卡普及前,問我信用卡市場會有多大一樣,在事情發生之前,我們都沒有足夠的想像力!」之所以稱為「螞蟻」,正因馬雲的網路金融帝國要瞄準的是中國數以億計的螞蟻雄兵。

這一點,彭蕾再清楚不過,「餘額寶的初衷就是成為大家一個零花錢(零用錢)的管理工具,當發工資的時候,消費者就會多放幾千塊錢進來。」不同於銀行重視高資產客戶,螞蟻金服更關注一般人,每一人只存人民幣一百元,只要有一億個客戶,那就是一百億元,這才是螞蟻金服的威力。

陳龍分析,中國的金融資源嚴重傾斜,多數都給了國企、央企,但貢獻中國GDP 六○%的中小企業,卻可能因沒有資產可抵押、缺乏協力廠商的審定報告,申請融資的困難度要高上許多,而馬雲看到這個機會。既然銀行不願借貸給中小企業,何不讓螞蟻金服來?於是成就了「螞蟻小貸」。

支付工具、理財商品,再加上貸款業務,阿里巴巴的金融版圖幾乎與金控公司無異。不僅逐步侵入傳統銀行業務,讓人感受到螞蟻金服的威力,它翻新的服務手法及背後的技術能力,更讓人驚訝。

拿貸款來說,由於這些用戶多半是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台的賣家,帳戶數據、經營資料都掌握在螞蟻金服手中,足以讓螞蟻金服用來判斷一家公司的信用狀況。

甚至只要曾在淘寶、天貓等交易過,假設收貨地址長年不變,再加上水、電費的繳納數據,螞蟻金服就能判定你是一個擁有固定住所的人。

三分鐘填表、一秒鐘獲貸

他們用大數據審核你!

螞蟻小貸的融資最高上限是一百萬元人民幣,他們喊出「三分鐘填表、一秒鐘獲貸」口號,透過大數據與雲端運算平台,貸款過程完全不需人工審核,就能將錢借給你。如此一來,不只消費者受惠、螞蟻金服也用不著養大批行員每天來審你的貸款條件。「我們壓低的不只是借貸成本,也降低了他們對金融的理解成本。」螞蟻小貸客戶經理張奇說。

至今年三月,螞蟻小貸累計貸出的金額已超過一千九百億元人民幣(約合九千五百億元新台幣)。今年九月底,螞蟻金服還取得了網路銀行牌照,最快半年內就能上路。

但馬雲的雄心可不僅於此,事實上,在螞蟻金服的第一場發表會上,螞蟻金服首席財務官井賢棟就明白表示,「支付、理財、融資等業務都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真正支撐這些業務是水面下的雲端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螞蟻金服技術長程立指出,經過十年的技術積累,如今他們的雲端平台一秒可以處理三萬筆金融交易、一天處理十億筆,即時風險控制也已達到毫秒級處理速度,系統可用率達九九.九九%以上。

這些技術實力,螞蟻金服沒打算獨家擁有,相反地,他們要開放這些技術,讓各家業者進駐,只要螞蟻金服做好平台,提供技術,其他業者就能輕鬆地在上面賣金融商品,等於是金融版的阿里巴巴。

研發系統與技術支援平台

助金融機構服務小客戶

面對外界認為螞蟻金服的崛起,將取代傳統金融機構,螞蟻金服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袁雷鳴強調:「我們要做的不是取代金融機構,而是要去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那些小型的企業和投資客戶。」因此,螞蟻金服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將多過競爭。

井賢棟解釋,「我們自己做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滿足不了平台上數億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但是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系統和技術支援平台,可以讓更多金融機構一起在上面賣更多創新的商品。

「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跟任何一個金融行業沒有合作空間的。」袁雷鳴說。彭蕾也形容,螞蟻金服的存在就好像是身體裡的毛細血管,是為了補足現有金融體系的不足。

彭蕾甚至當眾對著負責籌備網路銀行的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說:「兄弟,你們得要靠自己!在這個平台上,每個機構是平等的。」螞蟻金服將不會獨厚自家品牌。

「如果自己做,造血功能是有限的。」陳龍認為,從網路公司出發的阿里巴巴,強項畢竟是在大數據,若能結合金融機構,路勢必可以走得更遠。

試想,單靠一己之力,螞蟻金服已經做到逾三億用戶、近兆元貸款,如果其他金融機構將自家理財商品、融資服務統統都放到螞蟻金服平台上,可以想見影響力之大,將會是現在的數十,甚至數百倍。

從支付寶開始,十年孵化後,有了今日螞蟻金服的誕生。「我們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彭蕾感性地說,她知道面對未來,網路的開放、分享、自由、流動、透明,要如何和金融的嚴謹、專業、安全,完美地、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將是必須面對的挑戰。但她相信,只要團隊能堅持使命,一切都不會是問題。

螞蟻金服

成立時間:2014年

執行長:彭蕾

主要業務:網路金融服務(支付、融資、理財、保險等)股東結構:員工占40%、外部戰略夥伴60%

一秒看懂螞蟻金服

支付平台(支付寶、支付寶錢包)

融資平台(螞蟻小貸)

理財平台(餘額寶、招財寶)

保險平台

信用體系

雲端平台大數據平台

彭蕾是哪一號人物?

最新一期登上《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封面的人就是她──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執行長彭蕾。

43歲的彭蕾是什麼樣的一號人物?和馬雲一樣,她原本也只是一名教師,後來因為先生孫彤宇(前淘寶執行長)隨馬雲創業,她也跟著成了阿里巴巴的十八位創業者之一,一直在幕後負責阿里巴巴的人力資源工作,備受馬雲器重。

而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同於多數人總是將馬雲神化,視他為偶像,彭蕾雖然尊敬、佩服馬雲,卻也曾經這麼說:「他(指馬雲)很多事情我都不爽,也不是很看得慣。」或許就是這樣坦白直言的特質,讓她成了馬雲最信任的左右手,並在2010年扮演支付寶救火隊的角色,更為日後阿里巴巴的金融帝國打下基礎。

去年初,馬雲宣布將在5月卸任阿里巴巴CEO時,當時媒體都把焦點放在彭蕾,咸認她是繼任人選。雖然最後繼任者不是彭蕾,她卻接下了一個更具潛力的創新公司──螞蟻金服。

向來低調的彭蕾,鮮少接受採訪,外界對她的認識有限。但隨著螞蟻金服浮出水面,她也開始走向台前,並在這次螞蟻金服的發表會上首度在台灣媒體面前曝光。

這位可能改變金融未來的人物,絕對是繼馬雲之後,一定要認識的一號人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52

珠海航展殲-31亮相引關註:戰鬥機產業鏈掘金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03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1-13 13:56 編輯

珠海航展殲-31亮相引關註:戰鬥機產業鏈掘金
作者:徐彪、姚衛巍

投資要點:

  我國自主研發的殲-31 戰鬥機首次實體亮相珠海航展,五年內有望實現量產的消息預計將直接刺激航空裝備板塊;軍事專家稱殲-31 有望作為第四代艦載機登上航母,我們認為這將打開航母編隊建設的想象空間,建議關註間接拉動的航母概念板塊。


  殲-31 亮相航展,90%的國產化率有望刺激航空裝備板塊

  自 2006 年以來,珠海航展的簽約規模不斷擴大,2012 年已達到 118 億美元,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展品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國產的殲-31和 FD-2000 導彈等軍工產品有望通過此次航展推向世界。殲 31 代號“鶻鷹”,是沈飛集團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按歐美舊標準屬於第四代戰機,是我國首款公開展示的四代機,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展公開亮相的最先進戰機之一。

  關註航空裝備產業鏈

  《2014 年中國軍力報告》顯示中國空軍共有超過 2800 架飛機,其中 1900 架作戰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等)僅為美國的一半,而且只有 600 架是現代化的三代機,占比僅為 32%,與美國的完全三代化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戰鬥機的換代升級一方面直接利好戰鬥機制造、發動機、材料等相關產業,另一方面也間接利好空軍信息化建設。關註戰鬥機制造相關的成飛集成、發動機相關的航空動力、航電系統相關的中航電子、機身相關的中航重機。

  殲-31 有望成為航母艦載機,打開航母編隊建設的想象空間

  從媒體照片來看,本次航展亮相的殲-31 是雙前輪(而比它重一倍的殲-20 只是單前輪),由於航母艦載機起降時要承受更大的沖擊力(更短的跑道和顛簸的路基),通常都是雙前輪,因此殲-31 戰鬥機有望成為航母艦載機。量產的殲-31 將不會僅僅配備於目前僅有的“遼寧號”航母,為未來的航母編隊打開了想象空間。

  關註航母產業鏈

  航母編隊建設的產業鏈大致可以劃分為上遊的特種材料(包括特種鋼材、合金材料、符合材料)、中遊制造過程中的高端裝備(包括艦體制造、武器裝備制造、艦載機制造)、動力系統和信息系統(包括指揮控制系統、預警探測系統、通信系統、電子戰系統和導航系統)。

  建議關註產業鏈相關的個股:撫順特鋼(特種鋼材)、中國重工(航母、潛艇制造)、北方導航(制導、火控系統)、航空動力(燃氣輪機)、海格通信(通信、導航)等。

  11 月 11 日至 16 日第十屆中國航展將在珠海舉行,我國自主研發的殲-31 戰鬥機首次實體亮相,預計將直接刺激航空裝備板塊(關註發動機相關的航空動力,航電系統相關的中航電子,機身相關的中航重機);軍事專家稱殲-31 五年內將實現量產,而且有望作為第四代艦載機登上航母,我們認為這將打開航母編隊建設的想象空間,建議關註間接拉動的航母概念板塊(特種鋼材相關的撫順特鋼,航母、潛艇制造相關的中國重工,制導、火控系統相關的北方導航,燃氣輪機相關的航空動力,通信、導航相關的海格通信等)。

  根據媒體報導,11 月 5 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殲-31 戰鬥機首次在珠海上空試飛備戰本屆航展,90%的國產化概念有望直接刺激相關的航空裝備板塊;從媒體照片來看,本次亮相的殲-31是雙前輪(而比它重一倍的殲-20 只是單前輪),由於航母艦載機起降時要承受更大的沖擊力(更短的跑道和顛簸的路基),通常都是雙前輪,因此殲-31 戰鬥機有望成為航母艦載機。量產的殲-31 將不會僅僅配備於目前僅有的“遼寧號”航母,為未來的航母編隊打開了想象空間。

  珠海航展召開在即,殲-31 首次實體亮相

  2014 年 11 月 11 日至 16 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在廣東珠海舉行,作為國內唯一被中央政府批準的航展,是展示我國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水平以及進行貿易洽談、學術交流的重大盛會,已成為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我國自主研發的殲-31 戰鬥機首次實體參展,鑒於殲-31 是雙前輪(而比它重一倍的殲-20 只是單前輪),而航母艦載機起降時要承受更大的沖擊力(更短的跑道和顛簸的路基),通常都是雙前輪,因此殲-31 戰鬥機有望成為第四代航母艦載機。

  航展規模創新高,軍品出口或成看點

  本次珠海航展規模有望再創新高,與 2012 年展出 113 家飛機盒參展 650 家展商相比,預計本屆將展出飛機超過 130 架,國內外展商超過 700 家,各種尖端武器裝備以及眾多自主研發的航空航天產品將會一齊亮相。

  亮點 1:中國自研大小預警機空警-2000、空警-200 預警機將亮相航展並進行新機飛行表演,今年剛首飛成功的“領世 AG300”輕型公務機以及賽斯納 208B 飛機、獎狀 XLS+公務機和西銳“願景”SF50 飛機等機型也將悉數展出。同時中航通用飛機研發的大飛機項目之一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模型,H631 型和 H660 型國產地效翼船等都會首次亮相航展。

  亮點 2:火星探測器、貨運飛船、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高分二號衛星等展品將首次展出,同時航天科技集團將攜 300 余項航天成果參展,另外最新立項研制的一批導彈武器系統包括精確打擊武器系統、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無人機偵查作戰系統及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裝備等將首次亮相。

  亮點 3:除了 SR-5 型火箭炮、MBT-3000 主戰坦克等各種輕重式規格坦克,以及裝甲車、導彈發射車、低空目標指示雷達、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統等數十種兵器將悉數展出以外,目前我國國內最先進進的防空導彈系統“天龍-50 防空導彈系統”將首次實物展示。作為空襲平臺和精確制導彈藥的全空域克星,備受關註的 FD-2000 導彈將展出,升級版的導彈防禦體系也將展出,其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發的FD-2000 防空系統是中國紅旗-9 號地空導彈系統外貿版, FD-2000 防空系統已經獲得了土耳其數十億美元的大訂單。

  亮點 4: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種大型軍用重型運輸機運—20 運輸機、代號“鶻鷹”的第四代戰機——國產殲-31 隱形戰機以及對華軍售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鬥機蘇-35 等尖端裝備將亮相珠海航展。

  自 2006 年以來,珠海航展的簽約規模不斷擴大,2012 年已達到 118 億美元,由於本次航展規模再創新高,而且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參展展品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國產的殲-31 和 FD-2000 導彈等軍工產品有望通過此次航展推向世界,預計本屆軍工產品的出口將會是一大看點。

  殲-31首度實體亮相,有望成為航母艦載機在眾多展品當中,殲-31 可以說是最受矚目的“明星”,自 2012 年首飛成功以來,此次參展是殲-31 首次實體亮相。

  殲 31 代號“鶻鷹”,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按歐美舊標準屬於第四代戰機,“鶻鷹”亮相航展將成為中國首款公開展示的四代機,同時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展公開亮相的最先進戰機之一。

  殲-31 是一款先進的多用途戰鬥機(AMF)。從外形上看,該機單座、雙發,采用了上單翼雙外傾垂尾正常氣動布局,機身兩側 DSI蚌式進氣道,全機采用複合材料,以降低戰鬥機的結構重量。戰鬥機具有隱身功能,中低空機動性能強,具有全天候作戰的能力。機長 16米左右,翼展 10 米左右,預計空重約 12 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 26 噸左右。從修長機身、大邊條、梯形上單翼、前後襟翼、大角度雙外傾垂尾、全動尾翼等氣動外形和結構布局來看,其設計註重了超音速巡航、中低空機動和短距離起降等性能。從全機采用複合材料、無鴨翼、彈倉內臵及若幹綜合航空電子信息系統的外臵天線配臵和工作口蓋設臵等技術細節來看,其目標鎖定了第四代飛機普遍追求的隱身攻防、體系作戰等基本特性。

  作為空中作戰武器平臺,其體量相對較小,據此似可判斷機載武器有可能是以中距主動攔截和反輻射攻擊武器為主。若配備以空中格鬥彈藥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彈藥,執行空中格鬥、空中截擊、空中偵察、空中掩護和對地(對海)打擊等綜合性任務。

  殲 31 在航展的平臺上公開展出意味著它將來有可能進入國際軍貿市場,這對中國的航空工業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不可能只靠國內的內需,軍工企業研發生產必須要考慮投入和產出,僅僅靠國內的投資來發展是不夠的,如果不能有效的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不能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金,是不可能具備持續發展能力的。殲 31 最初並不是軍方立項的產品,而是航空企業自主投資研發。軍品生產采用軍民結合,引入企業來參與競爭是大勢所趨,作為第一個成功的產品,殲 31 的意義極為重大。

  殲-31 參展珠海航展背後有著許多重大的意義,第一,公開亮相意味著殲-31 各方面技術已經能經得住考驗,如若前期研制過程中仍存在某些缺陷則不會選擇在如此重大展會上亮相。第二,珠海航展是國際航展,殲-31 參展意味著未來很可能將進入國際軍貿市場,如果殲-31能夠成功走出國門,這將是我國軍品貿易的一大突破。第三,殲-31 最初並非軍方立項研發項目,而是航空企業自主投資,殲-31 的成為未來或將開辟軍品生產采取軍民合作的新道路。媒體對殲-31 用途的猜測主要分為三種:一是與隱形戰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二是推出的隱形戰機出口型號,三是未來發展為替代殲-15 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機。

  我們認為殲-31 成為艦載機的概率較大,因為殲-31 采用的是雙前輪,而殲-20 采用的是單前輪,由於艦載機起降時需要承受很大的沖擊力,因此基本艦載機都是雙前輪,也有專家猜測殲-31 部署於航母上將與殲-15 形成高低搭配戰鬥群。

  另外從殲-31 尺寸大小來看,艦載機理想機長在 18、19 米左右,翼展 13.6 米左右,最大起飛重量應該在 30 噸超一點,正常起飛重量在 26 噸比較合適。而殲-31 機長 16 米左右,翼展 10 米左右,預計空重約 12 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 26 噸左右,已經完全符合艦載機大小,而且還略顯小了一點,具體來講殲-31 內油量或許略顯不足,無法滿足留空需求。

  殲-31 從修長機身、大邊條、梯形上單翼、前後襟翼、大角度雙外傾垂尾、全動尾翼等氣動外形和結構布局來看,其設計註重了超音速巡航、中低空機動和短距離起降等性能。雖然四代機的典型特征就是4S,但要上艦必然要在 4S 方面做出一定犧牲,其中有沖突的就是超音速巡航,不過如果不追求完全的超巡而改為在加力狀態下追求較好的超音速性能,殲-31或許能做到這之間的平衡。

  從各方面分析來看,殲-31 均有上艦可能性,或許是成為未來中型航母匹配的航空作戰平臺,或許殲-31 遵循一機多用原則,瞄準多軍種多市場,未來有上艦需求則可以經過進一步處理完成航電系統等的設計,從而完成適配。


  關註戰鬥機產業鏈

  戰鬥機國產化進程有望提速

  戰鬥機以其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特征,深受各個國家的重視,它的先進性程度決定了一國空軍力量的強弱,戰鬥機也一直是軍工領域發展得最為前沿的細分行業。戰鬥機經過 100 多年的發展,從最早的活塞式戰鬥機到最新的矢量式戰鬥機,共經歷了五代的新舊更替,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聯合開發的第四代(按歐美劃分標準)F-22 隱性戰鬥機。美俄兩國由於在戰鬥機的研發中投入了巨額的資金,它們生產的戰鬥機一直都處於最頂尖的水平。中國最早生產的戰鬥機都是仿制蘇聯原型機的,80 年代以後中國才逐漸進入自主研發的過程,得益於中國國防軍費預算開支的增長,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戰鬥機的研發,近十幾年來,中國的戰鬥機制造水平突飛猛進。目前,中國的戰鬥機已經研制出國際領先水平的第四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殲 20,以及本次航展亮相的兄弟機型殲 31。

  發展新型戰鬥機是建設空軍現代化建設的必備手段

  早在《2006 年中國的國防》提出的國防現代化三步走戰略和空軍發展戰略中,對於空軍目標是著眼於建設一支攻防兼備的信息化空中作戰力量,減少作戰飛機總量,重點發展新型戰鬥機。目前中國空軍戰鬥機代數中,已由二代逐步向三代為主、四代研制的方向發展,新型戰鬥機將在空軍現代化建設中大展拳腳。

  根據《2014 年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空軍是亞洲最大的空軍和世界第三大空軍,約有330,000 人,超過 2,800 架飛機。這些中國空軍的飛機,大約 1900 架作戰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戰鬥機,攻擊和攻擊機),其中 600 架是現代化的三代機,三代機的占比僅為31.57%,相較 2010 年的 25%提高了將近 6%,但這與美國幾乎實現三代化的水平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從擁有的作戰飛機數量來看,中國僅為美國的一半,與俄羅斯相當,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東海沖突加劇以及航母編隊的建設,可以預測未來中國還需要新增很多的作戰飛機。所以說,未來中國戰鬥機的代數升級的必然趨勢和作戰飛機絕對數量的增加有利於整個戰鬥機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兩個維度把握戰鬥機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全球著名的航空專業雜誌——《Flightglobal》指出中國戰機現代程度為美國 40%左右,總體作戰效能能力僅為美國的 14%左右。要著力提高戰機的作戰效能能力,一方面需要依賴於大力發展三代機和四代機,另一方面要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提高軍隊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直接受益於作戰飛機的換代升級的公司中國目前大部分的作戰飛機還是停留在較舊的二代戰機,三代機占比才剛剛超過三分之一,未來空軍的發展方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全面實現空軍的三代化,按目前的空軍作戰飛機數量來看,中國空軍需要采購超過 1000 架的三代機,這無疑使得有能力生產三代機和為三代機產業鏈的相關公司直接受益。

  戰鬥機的生產主要包括戰鬥機機體制造、發動機制造以及整機制造三個部分,以美國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 F-35A 第四代隱形飛機為列,英國 BAE系統公司負責生產側翼和機體,普惠公司負責生產航空發動機,然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完成整機制造。

  在中國最著名的兩大戰鬥機生產公司無疑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都是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子公司,這兩家公司幾乎包攬了中國所有的戰鬥機制造。


  航空發動機制造是戰鬥機最核心的技術,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美國國防部直接把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作為最保密的軍事機密之一。由於受到發達國家技術出口的限制,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一直發展緩慢,好在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幾年有所突破,成為了繼英、美、俄、法後少數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之一。

  由於航空發動機行業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壁壘的特性,目前國外航空發動機主要被三大生產商美國通用電氣(GE)、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R)和美國普拉特〃惠特尼(PW)高度壟斷,特別在軍用領域普惠 PW 公司絕對是一方霸主,無人可以撼動。中國目前雖然已經研制出第一代國產發動機“昆侖”,和最近的“太行”渦扇發動機,但是跟美國相比仍然有二三十年的距離,“太行”發動機的性能相當於美國 80 年代就已研發成功 F-100發動機,而且“太行”發動機要實現量產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為了縮短差距,中航工業在 2011年將把航空發動機研發放在優先地位,2014 年下半年中國通過“兩機專項”(即國家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兩機”科技重大專項),成為了國家第 20 個重大技術專項,預計未來 10年內將投資 1000億人民幣用於先進航空發動機研發和生產。中國航空運輸量目前以每年 8%的速度增長,按此速度到 2026 年,中國的飛機需求總量接近 3000 架,由此有望帶動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總量達到 6500 臺,總價值約為 650 億美元。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發動機制造公司優先受益,比如航空動力、中航動控和成發科技等等。




  航空發動機零部件重量的 50%-60%都是材料構成,現代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需要采用一些高強度、耐高溫材料,包括鈦、鎳、鋁、複合材料以及鎳基和鈷基超耐熱合金,所以制造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制造耐超高溫的合金材料。航空發動機需求的告訴增長必然帶來高溫合金需求相應的增加,目前我國高溫合金年產量約在 1萬噸左右,而市場需求量可達 2萬噸以上,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明顯,需要大量依賴進口。高溫合金相關上市有:鋼研高納(高溫合金細分領域絕對的龍頭企業)、撫順特鋼(軍用高溫合金占有率國內領先)。鈦合金生產:寶鈦股份(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鈦材生產商,其具備年產 3000-4000 噸航空鈦棒材的能力,同時它是我國軍用鈦的主要供應商)。

  受益於空軍信息化建設的相關上市公司

  所謂空軍信息化建設,它包括四大方面:信息感知能力,主要是指雷達對空、對地、對海的目標探測能力和平臺對戰場態勢信息的感知能力;信息對抗能力,是指空軍武器裝備的信息對抗能力,如裝備的抗幹擾能力、電子對抗協同作戰能力等;快速精確作戰能力,指空軍武器裝備的快速與精確的打擊能力;一體化作戰能力,是指空軍武器裝備的綜合作戰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水平,與指揮控制系統的交聯程度,與編隊友機的戰術協同能力,與友鄰作戰單元的任務協同能力等。此外,隱性無人飛機的使用是空軍信息化建設的更高臺階,也是各軍事強國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我國軍隊的信息化建設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總體上正處於信息化全面發展的起始階段,與美國等軍事強國相比有巨大差距。其中,軍用通信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也是市場化程度高、軍民融合最為緊密的領域,可積極跟蹤關註北鬥產業鏈和軍用信息系統產業鏈的相關投資機會。

  北鬥產業鏈可積極關註:1)唯一具有衛星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中國衛星;2)衛星地面設備提供商:北鬥星通(元器件、終端、方案和運營全產業鏈布局,終端占比較高)、國騰電子(元器件、終端、系統、運營,終端占比較高)、海格通信(元器件、終端、系統、運營,終端占比較高)、華力創通(立足軍用、面向民用,芯片、終端、系統)、中海達(由測繪設備提供商向測繪一體化服務商轉型);3)衛星應用系統及運營商:四維圖新(導航電子地圖)、超圖軟件(與雲計算結合的 GIS 平臺軟件商);

  軍用信息系統產業鏈可關註:中航電子(公司生產的大數據信息系統在軍用航空占有率高達90%)、四創電子(公司是我國氣象和航管雷達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在中國氣象局新一代氣象雷達和軍用氣象雷達市場均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川大智勝(公司是我國空中交通管理領域和地面智能交通管理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軟件和重大設備供應商。公司的航管雷達模擬機和程序管制模擬機產品占國內市場的 95%以上)。

  第四代艦載機量產,為航母編隊建設打開想象空間

  航空專家徐勇淩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殲-31 很可能在五年之內實現量產,殲-31將來上艦的可能性很大。量產的殲-31 將不會僅僅配備於目前僅有的“遼寧號”航母,為未來的航母編隊打開了想象空間。

  航母發展的必然性

  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不同於戰列艦,航母本身並沒有很強的火力,而是作為一個搭載艦載機的平臺。它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其能在遠離國土的地方,在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利用搭載的戰鬥機提供的火力,進行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在一支艦隊中,航母的遠洋作戰能力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航母作為海上軍事力量金字塔頂端的武器配備來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後盾,能有效提高政治影響力、增強軍事實力以及提高對外話語權。


  中國不僅是一個陸權國家,更是一個海權國家。中國有漫長曲折的海岸線,擁有渤海、東海、南海等三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領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海洋,無論是海洋資源還是對外貿易的通道。我國的陸上鄰國有 14 個,已經跟 12 個劃定邊界,只有印度和不丹尚未劃定,但是 8 個海上鄰國無一不是爭端國,爭議面積達到 150 萬,占了我國海域面積 300 萬的一半以上。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軍事實力也在迅猛增加,海軍的各類船艦火炮也不停的增加和升級,從二戰時期,中國海軍力量的薄弱,到現在中國擁有的戰艦數量位列世界第一,而海軍軍力穩居前三。作為海上強國而言,中國海軍仍然缺乏強大的遠洋打擊能力。近幾年,越來越來的國家開始嘗試挑戰我國的底線,我國南海、釣魚島局勢複雜,部分島嶼及海洋資源被占用,單純的近海防禦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對我國海域領土的保障。

  2012 年之前,對於周邊領土、領海的爭端,我國基本上是以戰略防禦進行應對,但 2013年開始,我國轉入積極應對,重要的標誌就是海洋局下面成立了一個海警局,海警局把海監、漁政、緝私、海警統和起來,海警局局長是正部級官員,比海洋局局長還高一級,判斷未來海警局成為獨立部門的概率較大。

  十八大報告也提出了未來我國國防發展的方向與目標: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 2020 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2010 年國務院發布了第七版國防白皮書,其中可以總結為四大方向:1.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2.維護社會和諧穩定。3.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4.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值得關註的為最後一點,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詮釋為深化國際安全合作,加強與主要國家和周邊國家的戰略協作和磋商,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軍事交流合作,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海上護航、國際反恐合作和救災行動。從以上四個目標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戰略重心已經從一味的防禦以獲得更好的發展轉變為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履行一個大國所要承擔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隨著我國大國意識的覺醒,我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戰略也不再是保守的只掃門前雪,海軍的發展重心也從黃水海軍向藍水海軍過渡,介時無論是突破島鏈枷鎖還是在區域內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航母艦隊的價值將更加顯現。


  無論是從經濟發展角度還是軍事戰略部署角度來看,我國都需要發展航母。美國現在擁有11 艘航母,英國、日本各 3 艘,意大利 2 艘,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巴西各 1 艘,幾乎每個強國都會擁有自己的航母,就從這點來看,我國想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國,擁有自己的航母艦隊是必然的。而且我們鄰國的印度也有 3 艘、泰國 1 艘、韓國 1 艘。

  我國目前僅有一艘“遼寧號”航母,但是一艘航母可能還達不到我國的戰略目的。香港《明報》的報道稱,中國第二艘完全國產的航母正在建造,未來我國的航母產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1910 年美國人率先在靜止的船只上起飛降落飛機,隨後 1912 年英國在行駛中的戰艦上起飛降落飛機,並將老巡洋艦改裝成了可容納飛機的船只,這就是航母的前身。英國作為最早擁有“航母”的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功阻止德國,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其在戰爭後期毫無作為,為一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17 年英國開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純正血統的航空母艦,日本緊隨其後於 1919 年開始設計並建造,並提前與英國在 1922 年建造完成開始開始服役,而英國由於一戰結束放緩了工期,於 1923 年完工。美國第一艘航母是由運煤船改造而成,於 1922 年開始啟用。一戰結束後,各海軍強國嚴格控制戰列艦的建造,但允許航母的建造,由此,拉開了航母的時代。航母的強大毋庸臵疑,其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得到廣泛運用,並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二戰時期三場經典的海戰:偷襲珍珠港、珊瑚島海戰及中途島海戰中均發揮了決定戰局的作用。首先是偷襲珍珠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導致了美國 4 艘戰列艦被擊沈,3 艘戰列艦受損,3 艘巡洋艦被擊沈,188 架飛機被摧毀,155 架飛機受損。珊瑚島海戰,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後,開始對莫爾茲比港發動進攻,企圖打通南太平洋的環形包圍圈,並控制澳大利亞。美日兩軍在珊瑚島海域進行了激烈的交戰,日軍損失 69 架戰機,1 艘輕型航母,1 艘驅逐艦,美軍損失相當,值得註意的是所有損失均來自於艦載機。最後就是徹底覆滅日本海軍的中途島海戰,日本帝國面對美軍鋪天蓋地的艦載機攻擊下,朽木難支,轟然倒下。

  另外還有許多戰役由於航母的存在迅速的奠定了戰局,毫無疑問,單憑戰列艦是無法與航母相提並論的,可以說擁有航母的國家才有資格角逐海上霸主的地位。



  關註航母產業鏈

  按照中國的綜合實力以及國防需求,北海、東海、南海至少各擁有一個艦隊,那麽未來中國將會新增 3 個以上的航母編隊,每個編隊全壽命周期需要 1000-1500 億元,它將撬動著四五千億規模的產值。

  建造航母編隊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按產品鏈劃分可以將這塊“大蛋糕”可以切割上遊的原材料——特種材料,中遊艦體的制造過程——高端裝備、動力系統和信息系統。建議關註特種鋼材相關的撫順特鋼,航母、潛艇制造相關的中國重工,制導、火控系統相關的北方導航,燃氣輪機相關的航空動力,通信、導航相關的海格通信等。

  特種材料——航母編隊的肉體

  特種材料是航母編隊的肉體,是發展航母工業的基石。從世界範圍來看,很多特種材料的研發最初都是為了軍工需要而開展的,因此,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將特種材料作為一種戰略性稀缺資源,對出口做出了過度的限制,這導致中國過去幾十年特種材料成為困擾整個軍工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說用於建設航母工業的特種材料只能依靠我國的自主研發,在實踐中摸索前進。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將新材料上升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這表明了國家對該領域的高度重視。具體來看,航母所用的特種材料主要有:特種鋼材、合金材料和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等等。

  一、特種鋼材:航母的特殊性要求用鋼具備非常特殊的性能

  1、抗海水腐蝕:海水對艦船底部的腐蝕特別厲害,會嚴重影響艦船的速度和防護能力。由於航母的作戰環境比一般軍艦更為惡劣,維修所需時間也長,因此,要求所用鋼板抗海水腐蝕的能力就更強。

  2、防磁:一般鋼鐵都帶有一定磁力,由於受到地球本身是有磁場的作用,用久了的艦船會受地球磁場磁化而產生磁力,而磁力對軍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這容易被敵方磁力探測儀偵測到,或受到敵方磁性水雷等武器的攻擊。因此,軍艦用鋼,磁力越小越好。

  3、耐高溫和耐沖擊能力

  飛機在陸上起飛,一般需要在三公里多,至少也要一、兩公里的跑道助跑、起飛。而在航母上,飛機在一兩百米內,就要從靜止狀態完成滑跑、起飛、騰空的過程。這除了有彈射裝臵助推外,更要求飛機本身有強大的推力,當飛機加力開到足以飛起時,發動機噴射出的火焰可達上千度,足以把一般鋼材制作的甲板熔化了,只有耐超高溫的特種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幾十噸重的艦載機降落對航母甲板會產生極大的沖擊力,這要求甲板用鋼能夠具備非常強的抗沖擊力和抗扭曲力。

  二、合金材料:航母、艦載機和護衛艦等的特殊部位用於工作環境原因需要大量的合金材料

  1、 高溫合金

  高溫合金一直是現代航空、航天發動機熱端部件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在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中,高溫合金用量占發動機總重量的 50%-60%以上 ,其主要用於四大熱端部件:燃燒室、導向器、渦輪葉片和渦輪盤,此外,還用於機匣、環件、加力燃燒室和尾噴口等部件。由於高溫合金具備良好的性能,也將廣泛用於航母、艦載機和護衛艦等所用的發動機的制造。近年來,我國國防工業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為高溫合金材料提供了強勁的市場需求,促使國內高溫合金主要生產企業迅速地更新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從而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目前我國高溫合金年產量約在 1 萬噸左右,而市場需求量可達 2 萬噸以上,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明顯。另一方面,國內在燃氣輪機用大尺寸精鑄葉片等先進生產工藝方面尚未突破,國產化率不高,許多高檔高溫合金材料仍須依賴進口。由此可見,我國高溫合金行業的生產能力及技術水平與市場需求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缺口。再加上高溫合金單價高,盈利能力強,未來我國高溫合金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

  2、 鈦合金

  鈦合金高端發動機核心部件材料,鈦合金以其高強度、高韌性的特點一鍛件的形式被應用在飛機結構中,使用鈦合金材料較集中的部位是發動機的壓縮機部分,鈦合金占發動機重量的20~30%;鈦合金還被用作防火隔板,將發動機與其他結構隔開;也可以用作機翼蒙皮及軍用飛機中的支撐結構。近年來鈦合金在戰鬥機原材料中的占比處於穩步上升的態勢。具備更好優良性能的鈦合金替代鋁合金將是未來航空航天發展的大趨勢。

  三、複合材料

  玻璃鋼(FRP)亦稱作 GRP,即纖維強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脂、環氧樹脂與酚醛樹脂基體。由於具有質輕而硬,不導電,機械強度高,耐腐蝕和透波性好等特點,被運用於新型戰鬥機中的護尾罩、機翼翼尖包皮、雷達蒙皮等部位。在國外複合材料被廣泛用於軍用戰鬥機上(如 F-35 複合材料運用超過 25%),相比而言,我國由於研發落後和核心技術的缺失,飛機複合材料的運用較落後,軍用戰鬥機使用量不到 10%,而且很多還是依賴於進口。


  高端裝備——航母編隊的骨架

  高端裝備是組建航母編隊的大骨架,包括艦體制造、武器裝備制造和艦載機制造三個細分行業。高端裝備制造是“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以航母艦體為代表的特大型海工裝備的建造能力是一個國家海洋經濟實力的最直接體現。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一只航母編隊需要由 2 艘護衛艦、2 艘驅逐艦、1 艘反潛巡防艦、2 艘攻擊潛艦、1 艘補給艦和30-50 架的艦載機。

  艦體制造
  
  一支航母艦隊的建設中,最具挑戰的是航母艦體的制造過程,由於軍用艦的船體體量龐大,建造地點需要有大型的船塢和起重裝備,制造工藝極其繁雜,其生產能力常受限於技術、硬件設施等等,因而只有少部分大型工業集團有能力完成一只航母艦體的制造過程。航空母艦艦體的整個制造流程十分複雜,簡化後主要有四個步驟:前期準備工作包括鋼材預處理和艦體的生產設計,接下來是零件加工工程,之後是中間產品的裝焊、分段組裝和單元舾裝加工過程,最後才是船體的總裝和下水過程,這一系列的步驟需要造船廠具備很強的人力物力。目前具備該實力的有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旗下的大連造船廠(據遼寧省委書記王瑉透露,我國第二艘航母分段已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預計建造周期為 6 年)、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江南造船廠。而最近獲得中船重工資產註入的廣船國際也具備生產導彈護衛艦、導彈護衛艇、導彈快艇等各類戰鬥艦艇和輔助艦艇。




  武器裝備制造

  武器制造對於航母艦隊的戰鬥能力高低有相當的影響,是評價國家軍事工業強大與否的重要指標。先進的武器裝備具有威懾敵人的作用,它是能否在戰爭中先發制人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部分武器屬於國際先進行列,但仍有許多領域較西方強國落後,因此是未來的重點研發方向。

  目前上市公司涉及武器裝備制造方面的業務主要是精確制導,北方導航(600435)、光電股份(600184)的轟炸瞄準、制導系統都是武器裝備中的重要環節。


  艦載機制造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的主要武器,是其作戰精髓所在。艦載機主要用於攻擊空中、水面、水下和地面目標,並遂行預警、偵察、巡邏、護航、布雷、掃雷和垂直登陸等任務。一艘航空母艦可搭載數十至百余架艦載機,可以說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決定著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艦載機快速、機動的作戰能力,與航母強大的續航能力相結合,能有效提高航母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是取得現代海戰勝利不可或缺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它是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作戰手段之一,是在海洋戰場上奪取和保持制空權、制海權的重要力量。艦載機按用途可以分為戰鬥機、攻擊機、預警機、反潛機、電子戰飛機、直升機和教練機等。


  動力系統——航母編隊的心臟

  動力系統的好壞決定了航母編隊性能的發揮。航母發動機有燃氣輪機、蒸汽輪機,而航天發動機主要是渦輪發動機,它通常由為進氣裝臵、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和排氣裝臵五大部件構成。前文提到航空發動機的重量構成中 20%-30%是鈦合金,50%-60%是高溫合金。將在2014 年珠海航空展亮相的殲-31 戰鬥機采用的是兩臺 RD-93 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其也是 FC-1“梟龍”戰鬥機的標準動力。由於我國航母工業剛發展不久,國產航母發動機一直進展緩慢,在今年 3 月 21 日,中航工業承擔的國家“十五”863 計劃重大專項 R0110 重型燃氣輪機研制與調試並順利通過了專家組驗收,這標誌這我國向航母發動機國產化邁出了重大的一大步。報相關報道稱,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將在遼寧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因此被稱為 001A 型。此外,該艘航母動力系統采用的是哈爾濱生產的鍋爐,采用蒸汽輪機動力。


  信息系統——航母編隊的大腦

  航母編隊的信息系統相當於一個人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它是軍事信息化的標誌,電子信息技術也是航母建設的必備元素,它是航母完成各種攻防任務的前提和保障,也符合習近平主席提出軍隊信息化建設的目的以及實現信息化時代打贏“局部戰爭”的核心任務。古人眼中,兵貴神速是戰爭指導的鐵律,現在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條件下更強調“速度優勢”,快速反應能力已成為衡量一支軍隊戰備水平和實戰能力的重要標誌。航母電子信息系統主要包括指揮控制系統、預警探測系統、通信系統、電子戰系統和導航系統。

  在航母的電子信息系統中,指控系統是其作戰系統的核心,它在預警探測、偵察、通信和電子戰等系統的支持下,完成情報處理、指揮決策、武器系統控制和作戰管理等任務,其能力決定著作戰系統的整體效能。通信系統是航母內部聯絡和外部聯系的“神經中樞”,是聯絡、指揮和協同作戰的紐帶,它由內部和外部通信組成,其中外部通信主要用於與岸上指揮部、各軍兵種的聯系和協同、艦隊間的聯系。預警探測系統是航母獲取戰場態勢信息的源泉,是航母的“眼睛”和“耳朵”,主要包括預警系統、雷達系統、光電探測系統和水聲探測系統等,它為航母構建了具有較大縱深的對空對海目標進行探測、見識、跟蹤和識別的能力,使航母具有極強的攻防體系。電子戰系統是航母電子信息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防禦“屏障”,包括艦載電子戰系統和機載電子戰系統,主要由於對敵軍艦艇、飛機、岸基雷達、通信系統和各類反艦武器制導系統進行偵察和幹擾,掩護航母及其戰鬥群實施海上作戰和保障編隊安全。


  風險提示:本報告是從策略角度來分析行業投資機會,個股不作推薦,提及的個股存在行業研究員尚未覆蓋的可能性。(來自華泰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74

【解讀】20家券商業績齊亮相,價值窪地在哪裡?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5211729

20家券商12月業績快報全部出爐,到底誰家業績表現好?在當前的市場走勢下,又有哪些券商股存在價值窪地呢?且看此文!


  這幾個月來券商股可謂備受關註,其股價表現異常亮眼。按照同花順證券行業板塊指數來看,從2014年10月28日的892.068一路上漲至2015年1月13日的2049.178,漲幅為129.71%。不過這中間也伴隨著不斷地調整。近幾日雖然券商業績亮眼,股票期權試點獲批等利好消息不斷,但仍舊陰跌不斷,今日行業指數跌幅近2%,已開始觸碰20日均線。在此背景下還是讓我們冷靜的來看下券商的業績表現究竟孰好孰壞?您手中的券商股是否仍值得擁有?

20家券商業績全部出爐,12月凈賺76.01億元
  20家上市券商12月經營數據(母公司口徑)都已全部出爐,據統計,2014年12月份,20家上市券商累計實現營收203.84億元,凈賺76.01億元。除了國海證券、西部證券、西南證券、招商證券外,其余16家券商均取得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經由12個月月報簡單加總的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095.33億元,同比增長27.14%;凈利潤達到440.69億元,同比增長64.20%(年度同比數據包含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成賺錢王,多家券商凈利潤環比增幅翻番

  剛上市的$國信證券(SZ002736)$  12月凈賺12.26億元成為“賺錢王”,是盈利最少的券商的1226倍。
  12月份凈利潤環比增幅翻番的有$東北證券(SZ000686)$   (239.8%)、$華泰證券(SH601688)$    (233.6%)、$山西證券(SZ002500)$   (169%)、光大證券(156%)、方正證券(125%)以及$國元證券(SZ000728)$    (153%)。這里指的一提是的$招商證券(SH600999)$    12月凈利環比下降高達99.79%,不過據相關消息稱,其2014年12月真實盈利約為7億元(計提了對博時基金6.61億元的減值準備),環比增30%,同比增162%,其2014年全年累計真實盈利為42.2億元,同比增長108%。
  12月份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快的為$太平洋(SH601099)$   。
  營收方面,環比增長最快的為華泰證券,同比增長最快的為光大證券。與此同時,環比增長最慢的為$東吳證券(SH601555)$  ,$西部證券(SZ002673)$  甚至出現同比大幅下滑。
券商12月業績表現一覽表

(註:圖中數據因統計口徑差異或有不同,僅供參考)

券商業績快速增長主要受以下兩部分業務驅動:
1.兩融余額倍增帶來利息收入倍增
  去年7月底在行情啟動初期,滬深兩市融資余額為4400.27億元,而2014年12月31日,這一數據急速攀升至10173.73億元,兩融余額也高達10256.56億元。兩融余額在去年的成倍增長將同步帶來券商兩融利息收入的倍增,料是2014年券商的主要利潤增長點之一。
下圖顯示了兩市融資融券交易額的變化情況。


2.傭金收入受益於:兩市成交額同比大增74.4%,
  兩市2014年成交額較2013年同比增長74.4%,可以推測上市券商交易傭金收入增長幅度將於此相仿。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2013年上市券商傭金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高達46.20%。

(數據來源: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


火爆市場行情回顧:2014年12月滬市成交額幾乎翻了10倍,市盈率陡然增至16倍
下面再讓我們來回顧下2014年火爆的市場行情吧!下圖列示的是滬市2014年成交額變化情況及市盈率情況。可以看到在2014年12月成交額大幅攀升至11.54萬億元,較之前月份幾乎翻了十倍,與此同時市盈率也有之前月份的10倍左右陡然增至16倍左右。至此不難看出券商12月的業績異常亮眼的原因所在了

(數據來源:上海交易所)
$光大證券(SH601788)$       
未來券商股的價值窪地在哪里?
  券商股經過前期的暴漲,目前來看都不便宜,動態市凈率最高的為西部證券 ,市凈率最低的為海通證券。券商股作為強周期性行業(業績波動極大遠不同於其他周期行業)用何種指標估值一直存在爭議,甚至PE值和PB值都適不適用,需要采用調整現值法(APV)、加權資本成本法(WACC)和股權自由現金流(FCFE)法等更為複雜的方法。在此列出各券商PE值和PB值僅供參照,可優先選擇具備創新業務的中大型優質券商。
  備註:據有關統計顯示,2014年四季度市值排名靠前的8家外資券商的PE均值和PB均值分別為13.3和1.24倍。

(截止發稿本文作者不持有券商股任何倉位,本文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今日話題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點擊以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一網打盡,為您開啟全球投資之路


歡迎加財說全球投資交流QQ群:205373295 


分享財說好文,成為朋友圈里的巴菲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46

中信混改亮相

2015-01-26  NCW
 
 

 

正大集團和伊藤忠合組公司斥資百億美元入股中信股份,這一交易成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標杆,未來發展重點在非能源投資◎ 財新記者 劉彩萍 特派香港記者 楊剛 文liucaiping.blog.caixin.com | yanggang.blog.caixin.com 中信股份(00267.HK)掛牌短短四個月後,即成功引入外資大比例入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這宗交易不僅是外商入股中國國有企業的最大一次單筆交易,也是有史以來日本對華最大單筆投資。

對中信股份來說,這宗交易也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實踐,被業內評價為國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

1月20日, 中信股份發佈公告稱,泰國正大集團(下稱正大集團)將聯合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下稱伊藤忠)通過分別占股50% 的合資公司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正大光明)入股中信股份。

1月23日,三大綜合企業集團領導 人在香港會面,就落實戰略合作協議,開展跨區域和多領域的密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進行商討。三方將成立戰略合作委員會,就潛在合作領域做進一步研究和評估。

三贏方案

正大集團由泰國華人做農產品貿易起家,為泰國最大的私營公司之一,業務遍及農牧、食品、零售、電信等多個行業,覆蓋17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于1979年進入中國,是第一家在中國投資的國際化企業,目前已在華設立300余家企業,涉及農牧業、商業零售、商業地產等領域。卜蜂蓮花購物中心在中國具有一定知名度,旗下運營的7-11便利店遍及全泰國。

伊藤忠擁有近157年曆史、旗下經營全家便利店(Family Mart),且正在擴展全球布局,業務涉及纖維、機械、金屬、能源、糧油、通信等領域,2011 年首次實現合併淨利潤3000億日元,至今仍保持第三的排名。

中信股份前身中信泰富於2014年8月完成收購中信集團99% 的資產,並完成向27名投資者配售約533億港元的股份後,實現整體上市。截至2013年末,中信集團總資產達42997億元,淨資產 2719億元,全年實現營收3751億元,淨利潤378.4億元。

亞洲三大綜合企業集團的合作對於各自都有什麼意義?

中信證券有關人士表示,中信股份通過引入正大集團和伊藤忠為戰略投資者,可以進一步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籌集的約459億港元,將用作公司業務發展以及投資于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潛力的新興行業。

此外,中信股份也將很好地與兩大亞洲企業集團交流和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經營理念和專業經驗,屬於純商業考慮的重大交易。

正大集團和伊藤忠將通過戰略入股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獲得參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機會。

作為日本三大綜合商社的伊藤忠,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趕超另外兩家競爭對手——三菱商事及三井物業。

伊藤忠財務數據顯示,2013財年公司錄得純利潤約3100億日元,與兩家競爭對手的差距約為1000多億日元。想要趕超三菱和三井,伊藤忠必須在其具有優勢的糧食及纖維等板塊擴展新市場,通過與中信合作,正是旨在利用中信在中國的營業網絡、渠道進一步開拓傳統優勢項目。而中信集團在金融服務、資源能源、製造業及房地產方面的優勢也可以彌補伊藤忠在相關領域的短板。

伊藤忠社長岡藤正廣在其2015年新年賀詞中表示,今年是目前中期經營計 劃“Brand-new Deal2014”的最後財務年度,伊藤忠首要任務是確保完成本年度3000億日元的利潤目標,這將為4月開始的新中期經營計劃打下良好基礎。

評級機構穆迪預計,中信股份將把約459.2億港元的現金對價用于支持其業務增長並償還債務。假設459.2億港元對價的一半用于償還債務,則中信股份的報告合併債務/ 資本比率將從2014年上半年結束時的40% 下降至36% 左右。

中信集團層面,出售其所持中信股份10% 股權可為其帶來現金收入,從而在增強其流動性狀況之外,該交易亦可擴大中信集團的股本基礎。

並購兩步走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開始于2014年初,當時中信集團正在操作赴港掛牌,正大集團以及伊藤忠作為中信集團多年的合作伙伴也計劃參與投資,並于後期聯合提出要大比例參與投資,但因時間等因素而暫未落實。隨後在中信股份掛牌時,正大集團作為27名戰略投資者之一通過正大光明認購2.49億股,占總股本的1%。

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下旬在正大集團與伊藤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成為正大集團與伊藤忠各持50% 股權的合營公司,註冊于英屬維京群島。

2014年9月,中信股份掛牌後,三方再次開始談判,很快達成協議。中信集團上報相關方案至財政部,原計劃2015 年元旦前正式公佈,但涉及相關境外金融監管文件的批復,直到1月20日才公佈。根據公告,本次協議入股包括兩項交易,交易總額達800億元港元(或104 億美元)。

第一步,正大光明將購買中信集團持有的中信股份10% 股權,共24.9億股(約為344億港元或45.4億美元)。中信集團現持有中信股份約78% 的股權。

第二步,中信股份將以現金交易方式在之後的數月內,向正大光明新發行33.3億股可轉換優先股(約為459億港元或59億美元)。兩項交易的每股認購 價格/ 可轉換優先股價格均為13.8港元。

兩項交易完成後,假設全部優先股轉為 普通股,且須完全符合最低公衆持股量的規定,正大光明將持有中信股份約20% 股權,中信集團仍為中信股份的控股股東。

作為國務院直屬國有獨資公司,中信集團一直走在改革開發的前列。從最初的窗口公司,發展到現在涉及金融與實業並舉的最大企業集團,並成功完成中信股份收購集團99% 資產並在香港整體上市,四個月之後,又進行這輪大股東減持和引進外部股東,將極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與效率。

如果上述可轉換優先股全部兌換為 普通股份,正大光明將持有中信股份的20.61% 已發行股本;而中信集團的持股量則從此前的約77.9% 降至59.9%,仍為控股股東。

根據公告,可轉換優先股兌換為普通股之後,公衆股的比例將由22.1% 降至19.49%。中信股份表示,為了維持港交所關於最低公衆持股比例的要求,正大光明應將在舊股收購完成前出售持有的1% 的存量中信股份股權。

早前中信已拿到香港交易所豁免,即由通常保持最少25% 的公衆股,下降至最少保證15% 的公衆股與整體上市交易完成後的公衆持股比例的孰高值。

中信股份強調稱,除非且直到緊隨優先股轉換後,中信股份最低公衆持股比例得到維持,否則優先股將不得轉換 為普通股。中信股份承諾,將在認購完成後的約定期限內增加公衆持股比例,使其在優先股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份後不低於最低公衆持股比例的水準。

正大光明、正大集團及伊藤忠也作出承諾,不會在六個月內處置所購股份,也不會直接或間接獲取中信股份之股權。過了六個月的鎖定期,中信盛星或其指定實體享有優先購買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認購協議,伊藤忠與正大集團各出資50% 進行認購,中信股份相關人士表示,正大與伊藤忠在並購交易之前已經達成了協議,二者之間存在有針對本次交易的“結構性融資安排”。按照相關的認購協議規定,中信與正大光明之間款項的交割最終會受到商業條款保護。

20%博弈

為何中信集團出讓的股權比例是20% ?

“這是正大光明方面提出的要求,他們希望能夠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接近交易的人士說。

對於伊藤忠和正大集團來說,購買 海外股權屬於會計項下的“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有兩種方式,成本法和權益法。按照國際慣例20%- 50% 的股權投資比例需要按照權益法來進行核算,也就意味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每年都隨投資企業淨資產變動而變動,即合併被投資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進而影響伊藤忠和正大集團的報表損益,也就是中信股份實現的盈利能夠體現在伊藤忠和正大集團的財務報表中。如果投資比例不到20%,採用成本法核算,那麼不論被投資方的盈利水平有什麼變化,都不會影響投資方的財務報表。

“對於伊藤忠來說,花大筆資金的並購交易卻無法撬動公司財務報表,這筆交易也就沒了意義。”中信股份相關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

由於一次性賣給外資如此大比例股權在國有企業的所有制改革中未有先例,因此當外方提出20% 的投資比例時,中信集團方面並未敢一口答應。

中信股份相關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因伊藤忠方面對於20% 持股比例態度堅決,港交所也有公衆持股比例限制,而財政部方面在獲悉該並購案初期,表達了不願過多稀釋國有資本股權比例的態度。並購案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除了部分限制性領域,目前國家對於國有企業對外資轉讓股權的比例並無任何成文規定或限制,因此中信集團在反複與財政部匯報交流後,最終獲得了支持。

在這宗外資入股國有企業最大的單筆交易中,財政部下定決心,希望以中信作為樣本,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

“此前中信赴港整體上市其實就可看做國企混改的一個不錯先例,財政部希望通過此次並購,讓國企改革步子邁得更大些,國際化的步伐走得更遠。”中信股份相關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

正大光明以20% 的股權占比成為中信股份第二大股東後,獲得一名非執行董事和一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席位。目前中信股份有四名執行董事,五名非執行董事和五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公告指出,正大光明將享有反攤薄權,如果中信股份在認購完成後進行任何新股份發行或新權益發行,正大光明應有權獲得股份或股本證券以維持其于全面攤薄基礎上20% 的股本比例。

大象也能起舞

1月20日中信股份發佈公告,由於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對中澳鐵礦作出了86 億-110億元的減值撥備,盡管中信股份從未公開過中澳鐵礦的成本,但中信股份董事會主席常振明曾表示,由於生產線建設未全部完成,故不能形成規模效益,所以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中澳鐵礦的減值撥備在意料之中。

一方面是中澳鐵礦一直處於高成本價位;另一方面是鐵礦石市場連續下跌。

接近交易人士稱,本次中信集團的融資並不是為了給中澳鐵礦輸血。前期投資已經基本完成,關鍵是看後期運營,如果鐵礦石價格繼續下降,將從會計上作減值撥備,對現金流並沒有太大影響,利空已經出盡,不會有更壞的影響。

上述人士稱,正大光明在交易前就已經對中澳鐵礦作了充分評估,未來的投資將著重發展非資源類板塊。

1月5日,岡藤正廣表示,資源市場的一時繁榮已漸趨平靜,伊藤忠也將受此影響。近年來,伊藤忠一直注重以生活消費相關領域為中心的非資源領域,特別是2013年度非資源領域的收益急劇擴大,與2010年度相比增加了約3.3倍,達到約2500億日元。

中信股份公告稱,各方的戰略合作主要集中于以下潛在領域:金融業;製造業、食品、物流、農牧業、大衆消費品;房地產、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及能源業;信息技術、通信、紡織、化工、貿易等。

據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特別是消費經濟概念的發展能夠為三方提供很多機會。目前三方都很看重與中國消費經濟密切相關的行業,例如水資源、環保、畜牧業、奶業、新能源和節能產業、老年護理產業以及與高淨值有關的服務。

對於資源行業,“目前顯然不是一個投資的時機,如果未來市場出現變化,也不排除投資可能。”前述人士稱。

2014年11月,中信股份與私募基金巨頭KKR 旗下KKR 中國水務共同擁有的公司宣佈收購新加坡聯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的至少多數股份,最高對價約12.56億新加坡元(約75.21億港元)。

“未來這類行業將是下一步合作的重點。”前述人士表示。

正大光明方面希望充分利用各自渠道和現有資源優勢進行長期合作,搞活消費品板塊。中信集團一直在個人消費領域探索海外合作。

中信股份相關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作為依賴金融、地產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塊頭”國企,中信在個人消費領域的運營經驗相對缺乏。而正大集團及伊藤忠在個人消費、農牧及食品領域的經驗正好形成互補。

“中信希望通過在做強及整合目前業務板塊的同時,在消費板塊等新型業務方面進行一定的拓展,讓我們這種相對重資產的大象級別的國企也能跳舞。”上述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51

接送小孩、買菜、值夜班……一肩扛起,還得陪柯P亮相 非典型官夫人陳佩琪 學不會不認真

2015-02-02  TWM
 
 

 

強勢地捍衛柯文哲名譽、

大病後堅定地繼續撐起家務。

陳佩琪瘦弱的身軀下,隱藏著驚人的意志與能量,因為她衷心愛護家庭,不願任何人留下遺憾。

撰文‧鄭閔聲

陳佩琪家裡的玄關與客廳之間,有一整面擺滿獎座與感謝狀的展示牆,陳列櫃上絕大多數的戰利品,都與柯文哲個人的醫學成就有關,我們在牆前駐足許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座長方形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優良醫師獎座,署名「陳佩琪醫師」。

「他最在乎這些優良醫師、優良教師的獎牌,只要拿回家就一定要擺出來,大概是覺得代表生命的累積吧。其實我也有得獎,只是空間不夠,所以乾脆把我的都收起來。」原本已坐下準備接受採訪的陳佩琪,這時又起身走到牆前,耐心介紹每座獎項的由來與意義,彷彿一切都是她的個人珍藏。

她是犀利人妻

為夫召開記者會,講兩個小時冤屈一邊欣賞戰利品,很自然地就談起個人成就話題,「我們念的是最高學府台大醫學系,當醫生好像很風光,很多病人有求於你,但我們的生活並不必然比別人舒適快樂。我甚至會想如果有一天離開了醫院,還剩下什麼?也許我先生就是有這樣的感觸,才會在愛滋事件後決定改變跑道從政……。」回到座位上的陳佩琪自顧自地說了一長串,接著才突然回過神來,露出靦腆的笑容說:「我好像講得太離題了,今天應該是要談我的,不是嗎?」過去的陳佩琪自認「聲量很低」,不熱中交際,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公眾人物;即使在二○一三年八月,首次站上第一線舉行記者會,也是為了捍衛先生柯文哲的名譽。當天,她花了整整兩個小時解釋柯文哲在台大愛滋事件中蒙受的種種冤屈;因為那場記者會,她多了「犀利人妻」的封號。

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陳佩琪回歸原本的沉默,直到去年台北市長選戰後期,她在臉書發表「人妻日記」為夫助選,憑著溫暖真摯卻不失幽默的文字,獲得不亞於柯文哲的高人氣,成立至今不滿十個月的粉絲專頁,已有二十六萬名網友追蹤。現在的她,不需高聲吶喊,也隨時有人願意將她的聲音傳遞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即便如此,她似乎還不太適應「自己」受到關注的事實。「選舉這麼幫他,連我自己也滿驚訝的,因為這不是我的個性。」雖然言談間一再提醒自己盡量少談柯文哲與衍生而來的「政治問題」,但每每說得興起,她又常會無意識地將話題帶回柯文哲身上。

例如近期柯文哲槓上財團、會見外賓時發言惹議,就讓陳佩琪相當擔心,只要有機會就提醒丈夫「拜託減少失言的頻率」,就怕柯文哲「從神壇摔下」,跌成重傷。

她是長輩乖乖女

從小到大都考第一,連結婚都滿足父母成長歷程中,陳佩琪一直都是符合父母與社會期待的模範生。出身澎湖的她,從小到大學業成績都是第一名,高中聯考以榜首考進馬公中學;第一次大學聯考,又以澎湖第一高分考上台大森林系,但一心只想進醫學院的她,毫不猶豫地決定重考,隻身前往台北市南陽街讀了一年「醫科保證班」,隔年順利考取台大醫學系。

「我不是從小就想當醫生,我們的年代資訊很封閉,成績最好的人目標都是醫科,所以我就懵懵懂懂進了醫學院。我先生也是,他常抱怨他的志願卡是我公公填的、一輩子都被別人支配,但我覺得這樣說太誇大了,因為我看他除了醫科以外,也不知道自己想念什麼。」陳佩琪不忘「吐嘈」柯文哲。

習慣了循規蹈矩,陳佩琪進入台大校園後,也不曾積極體驗多彩多姿的都市生活,大學生涯七年,除了繁重的課業和寒暑假到偏鄉從事醫療服務的社團經驗外,幾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因此陳佩琪自嘲,即使當年女醫學生是「稀有動物」,她在戀愛學分上還是徹底繳了白卷。

不只走上醫生這條路,陳佩琪就連結婚生子,某種程度也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每次回家最怕聽到父母親偷偷唉聲嘆氣地說:『女兒這麼大了還沒有對象,不曉得嫁不嫁得出去。』覺得自己不應該繼續讓父母擔心。」所以當她在長輩介紹下,認識了高一屆的學長柯文哲後,不到一年就走入禮堂,「我們不算是戀愛結婚,連我先生也說過,我們都是沒有更好的對象,才選擇了彼此。」兩人決定結婚,當年著實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鏡。「我聽說他們要結婚時真的嚇了一大跳,因為這兩個人在學校時完全沒有互動。但回想起來,他們的個性有點類似,都屬於比較內向、獨來獨往的類型。」陳佩琪大學同學、台安醫院副院長卓瑩祥說。

結婚後,兩人的生活依舊忙碌,二十四年來,夫妻倆只出國度假兩次,近年來難得偷閒時的小小情趣,就是搭著捷運到北投、淡水閒晃。

雖然婚姻缺少了夢幻的浪漫元素,陳佩琪卻依舊用模範生的態度,完美詮釋妻子與母親角色。當柯文哲將絕大多數的時間奉獻給工作,陳佩琪卻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找到了平衡支點,「我生活態度就是要認真,我會盡力完成小兒科醫生該看的診、該值的班;但我也要準時接送小孩、幫他們複習功課、準備晚餐。」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陳佩琪絲毫不介意柯文哲在外獨享光環,自己卻默默為家庭付出。「也許家庭主婦的貢獻沒人看得見,但我知道這個家沒辦法沒有我。當感覺到被需要,我也就感覺到幸福。」這位在職場上有一番成就的女醫師,談起主婦身分時,臉上洋溢著自信與滿足,家庭觀念很傳統。

她是堅強仁醫

值班從傍晚到清晨,面對一堆病患但是,穿上白袍的陳佩琪,卻徹底成了另一個人。一月二十三日傍晚到隔天清晨,她是婦幼醫院急診室大夜班裡唯一的醫師。適逢冷氣團來襲,病患從天黑以後就不斷湧入,戴著口罩的她,有條不紊地透過家長問診並解釋病況,即便不時有孩童哭鬧,小小的診間因為有她存在,氣氛始終安穩寧靜。

「當我太太滿辛苦的,她卻甘之如飴,她既聰明、又有獨立事業,賺的錢甚至還比我多,卻還能把小孩都照顧得這麼好,優點真是太多了,我找不到她的缺點。」一向自負的柯文哲,對《今周刊》提起陳佩琪時,語氣帶著由衷的尊敬;陳佩琪也說,柯文哲在家裡的聲量一直很低。

她是肺腺癌患

對人生覺悟,把每天都當最後一天來過五十歲前,陳佩琪的人生走得安穩,直到一一年三月才出現第一次、幾乎讓她人生全面崩壞的意外。當年她在例行體檢時,發現罹患肺腺癌,須馬上進行手術切除病灶。

動刀前,陳佩琪無助地站在台大醫院長廊上,等待手術前的各項檢查;她明明知道每一科的位置,卻因身分不是醫師而是病患,非得要志工拿著檢驗表帶路不可。引導她的志工阿姨就站在她的面前,卻扯開嗓子詢問護理師,「病人在哪裡?」當下她的心情低落到極點:「我不想開口承認我就是那個病人,因為不覺得自己的樣子像是病人。」但陳佩琪沒有讓自己哀怨自憐太久,手術過後,她只花了十天休養,就重新扛起大小家務,就連工作也只請假兩個星期,把忙碌當成排解焦慮的方式,「只要有事情做,我就不會一個人自怨自艾。真的閒下來,我就到處看醫學期刊,知道自己以後怎麼死的,會讓壓力減輕很多。」陳佩琪認真的表情,讓人搞不清楚這究竟是不是黑色幽默。

即使切除了癌細胞,陳佩琪的肺葉裡依舊存在許多像是未爆彈的「癌前病變」,需定期追蹤。重病過後的她,更有自己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覺悟,「我生病之前就習慣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得癌症之後,更體會了人生沒有幾年,千萬不要留下遺憾。」正是基於「人生是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的心理,讓陳佩琪敞開雙臂迎接人生的第二場意外:柯文哲從政。

「如果哪一天我先生要走的時候對我說:『我本來可以當台北市長,都是因為妳反對……』那會是我終身的遺憾。所以當他說想離開台大醫院參選,我只回答他:『除了不要找我去當鴛鴦大盜,你想做什麼我都支持。』」陳佩琪連說冷笑話的模樣,都和柯文哲有幾分神似。

她是市長夫人

柯文哲不擅長的藝文活動,請她代打也許是骨子裡的模範生性格使然,陳佩琪連當政治人物的另一半都要做到最好,無論出席活動拜票、接受採訪、主動公開存摺證明丈夫清廉,她都表現亮眼。「其實我一直有這些能力,只是不想把它發揮出來。這樣講好像有點吹牛,但我本來就是一個能力很好的人。」陳佩琪的自信其實和丈夫不相上下,差別只在她懂得修飾。

強悍地支持柯文哲,讓陳佩琪獲得掌聲,卻也引來負面攻擊,選戰期間,不斷有網友刻意將她與前第一夫人吳淑珍畫上連結。雖然一直有人告訴她「認真就輸了」,但陳佩琪一輩子始終沒學會過「不認真」,常被網友毒舌氣得七竅生煙;直到選戰過後,她刻意「降低聲量」,卻還是沒找到對惡意批評視而不見的方法。

除了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之外,陳佩琪對「市長夫人」這個身分其實是無感的,現在的她,周末還是會到東門市場東挑西揀,偶爾也會厚著臉皮說服攤商殺價。

在急診室值夜班的空檔,陳佩琪突然接到市長機要祕書來電,原來是柯文哲想徵詢妻子能不能代替他出席一場藝文活動;但活動當天陳佩琪碰巧不在台灣,只簡短回答了「請他自己想辦法」,就掛上電話。

放下手機後,陳佩琪露出淘氣的笑容,「就跟你說我們是很獨立的夫妻吧,他搞不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想辦法。」但講到這裡她又話鋒一轉,「我先生就是美術、音樂都很差,所以遇上藝文活動都想找我代打,我通常都會陪他去啦……。」大概不會有人懷疑陳佩琪獨立自主的能力,但她和柯文哲的關係,就像是兩顆相互繞行且大小相近的星體,雖然擁有各自的軌道,卻永遠無法擺脫彼此而單獨存在。認識他們的人甚至分不清楚,究竟是誰照亮了誰,又是誰圍繞著誰運轉。

陳佩琪

出生:1961年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

學歷:台大醫學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二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83

他的未來藍圖》 直擊研發祕密基地 會思考的機器人明年亮相

2015-04-20  TWM
 

走過PC的時代,華碩未來成長要靠「雲」加上「端」,不論是寫下銷售佳績的ZenFone,還是機器人和物聯網這兩大祕密武器,都必須與雲端服務整合。

撰文‧林宏達、何佩珊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報告,二○一四年到一九年,全球PC和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成長率,分別是負二%和負○.四%,分家之後,華碩要憑什麼,推動業務成長?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早已在華碩附近,布局多個祕密實驗室,培養後PC時代的關鍵技術。這次採訪,施崇棠在後PC時代的布局也首次亮相,他要布局「四端一雲」,這四個端,是PC、行動裝置、物聯網、機器人,全都連上雲端,提供服務。

施崇棠認為,「現在所有的Device(裝置)都還是被動。」下一波趨勢,是用語音控制,才能真正讓資訊無所不在,隨時可用。他心裡的藍圖是,未來將是用語音和人工智慧控制的時代,「我為什麼要搞機器人,搞舊的就沒意思了。」施崇棠說,他投資機器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機器主動替人提供服務,原本死板板的機器人,結合放在雲端的人工智慧技術,未來你只要說幾句話,機器人就會自動替你服務,甚至替你找資料,解決問題。

施崇棠說,機器人還可以與物聯網結合,有物聯網後,機器和機器之間就能互相溝通,輸送更多資訊上雲端平台,電表可以自動幫你關掉你忘了關的開關,手錶可以自動偵測你的身體狀況,智慧車、智慧家庭都會出來。

施崇棠不看好VR(虛擬實境),但他認為AR(擴增實境)才是雲端時代的新機會,擴增實境能讓網路世界的資訊,直接投射在真實世界裡,他認為,以後你拿裝置一拍,連上雲端,就能知道這盤菜有多少營養,這樣的技術,對人就有價值。

華碩跨出PC時代的策略,就是轉型成為雲端服務公司,不管是PC、手機、機器人,還是物聯網,現在在華碩的戰略圖上,都只是連上雲端的「入口」,先把這些「入口」做好,再讓消費者一個個「黏」上雲端,「以前,我們把產品賣給消費者之後,關係就結束了,現在只是開始。」華碩執行長沈振來點出雲端時代對華碩的差別。

施崇棠已經布局多個未來技術團隊,最久的一個已投資十年,這一次,本刊獨家揭露華碩的未來技術布局。

布局一:人工智慧系統

發展有學習力的機器人,還會教你英文離華碩總部約二百公尺,一棟不起眼的大廈裡,藏著華碩研發未來技術的達文西實驗室,就是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的研發中心。這裡是直屬華碩執行長室的策略單位,成立七年,首次接受媒體採訪。

進入二樓,每個實驗室門上都有二到三個鎖,這裡有六十多名成員,有八名成員,還是華碩從印度IIT(印度理工學院)找到的頂尖軟體人才,這裡是台灣最大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達文西實驗室負責人龐台銘說:「只要是好的人才,我們找人的數量,沒有上限。」龐台銘說,實驗室原本專攻機器人,○九年第一台機器人EeeBot完成後,他們發現光做機器人的硬體還不夠,做出能指揮機器人的人工智慧系統,才是重點。

華碩做的人工智慧系統,能用語音與人溝通,這個功能和蘋果的Siri差不多,但比Siri更厲害的是,華碩的系統設計有學習能力,透過雲端的人工智慧系統,它,甚至還能透過學習,認得你所有的朋友,他舉例,「如果你要找張偉明,它不會上網大海撈針,會從你認識的人開始找。」這個系統有視覺辨識能力,裝在機器人上,當你回家時,他會認得你的臉,跟你打招呼,只要告訴﹁它﹂你要什麼,機器人就能替你端茶送水,甚至能教你英文。

「我們的目標,是要做到讓﹃它﹄像一個祕書。」龐台銘說。就像電影《雲端情人(Her)》的劇情成真,就像電影裡Samantha扮演的角色,她可以主動處理文件、回覆信件,主動提醒使用者生活大小事。

這套系統不只能裝在機器人上,還能裝在手機、電腦上,及任何配有鏡頭和麥克風的裝置變成你的祕書。龐台銘預估,明年將能發表系統雛形。

華碩布局中,未來的另一個「端﹂是物聯網。

去年三月,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喊出物聯網是「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時,施崇棠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大趨勢,他立刻找華碩行動通訊產品事業處技術長謝明志,成立四十人的物聯網團隊,去年還購併一家台灣物聯網新創公司,「物聯網就像十年前的手機,五到十年內會變成大機會。」謝明志說。

「物聯網和雲端運算分不開。」謝明志認為,現在才是物聯網的發展初期,目前市面上的物聯網產品,「大多只能算是遙控器。」

布局二:物聯網

智慧電表當能源總管,﹁指揮﹂洗衣機洗衣比較接近物聯網概念的產品,是智慧電表,未來的智慧電表,不只告訴你用多少電,還能變成你的能源總管,如果你家裝有太陽能發電系統,累積了一定的電力後,智慧電表能自動﹁指揮﹂洗衣機開始洗衣,或是關掉被浪費的能源。

施崇棠認為,物聯網的關鍵在於平台,要有像Apple HomeKit這樣的物聯網標準,但是,未來萬物相連的時代,蘋果不可能所有東西都靠自己做,Intel、三星、高通等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平台。

物聯網的關鍵,在於「聯﹂這個字。謝明志說,如果一個人有蘋果的iPhone、三星的冰箱、華碩的電腦、小米的電視盒,但因為這些產品分屬不同物聯網聯盟,彼此無法聯絡,誰也沒辦法與誰溝通,就難以提供價值。

華碩的作法,就是從軟體平台搶進,「物聯網的硬體產品,做起來很快。」謝明志說,難在有可靠的軟體標準,華碩的策略,是開發和各個物聯網標準都相容的平台,黏住消費者,「物聯網不能用單一產品去攻。」謝明志說,「我們要做的是服務。」這才是硬體裝置以外的大商機。

布局三:網路服務

裝置啟動回傳銷量,監控供貨速度去年九月,華碩建立軟體平台事業群,負責網路服務技術中心技術長李子信的辦公室,就在執行長沈振來辦公室旁邊。這兩年,沈振來的功課都與網路有關,「我們現在不是經營產品,是經營用戶、粉絲、內容。」沈振來說,華碩的經營模式,正在快速向網路轉型。

七年前,華碩被庫存燙傷,出現單季二十億元虧損的挑戰,去年,華碩靠雲端服務,解決這個問題。

當時,金融海嘯剛發生,華碩原本賣出的貨,受景氣影響被大批退回,原本以為賣掉的產品,卻變成大量庫存,沈振來回憶,當時華碩靠買報告掌握終端市場狀況,「報告又貴,又不可靠。」等到收到報告時,華碩的供應鏈,又多製造了四個星期的庫存。

但是,去年開始,華碩在產品裡新增了一個服務,每賣出一個裝置,用戶啟動後,產品就會自動回傳訊號給華碩總部,如果經銷商大量進貨,啟用的數量卻不多,華碩就會警覺市場狀況有變,放慢供貨速度,反映時間從四個星期,大幅縮小到一天!

雲端服務也改變華碩對產品的看法,沈振來說,現在,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產品,像是大的入口網站(Portal),手機上的App,則是小的入口網站,手機賣出去後,照樣能幫華碩賺錢,華碩把手機裡遊戲平台的上架權,賣給業者,「現在軟體事業群的營收,已經相當於一家中小型公司的規模。」沈振來說。

這幾年,華碩甚至要求工程師直接面對網友反映,增強軟體服務的競爭力。

華碩技術長陳學群訂出嚴格標準,小米做到每周按消費者意見更新程式碼,現在華碩也做到每天按消費者意見更新App程式碼,用小步快走的方式競爭!同時陳學群還要求,每個App當成獨立的作戰單位,在滿分五分的Google Play平台裡,消費者評分要做到四.二分「才算及格」。

「現在,軟體工程師的數量,是華碩最不控管的人資項目。」沈振來說,華碩正從硬體為主的公司,轉變成一家結合軟體網路服務的公司,華碩軟體和硬體工程師的比例,也提高到一比一。未來不管是機器人,還是筆記型電腦,都要靠連上雲端服務才有價值,軟比硬更值錢,恐怕也是未來的長期趨勢。

以「雲」為核心,全面啟動連線──華碩的達文西實驗室

雲端

PC不再是科技中心,施崇棠要帶華碩轉攻雲端服務,華碩會經營遊戲平台,與內容業者合作,PC、手機,只是用戶連上雲端的入口,「雲+端」才是華碩要掌握的核心。

PC 主機板、路由器、桌上型電腦等策略 守住主機板龍頭地位IDC預估,今年桌上型電腦將達1.25億台,較去年下滑6.2% 物聯網裝置手錶、TV BOX等策略 發展各物聯網聯盟無法互通的解決方案Gartner預估,到2020年時,全球物聯網裝置將達260億個行動裝置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等

策略 攻中低階手機市場

IDC預估,智慧型手機市場到2019年前,維持每年8.5%成長速度

服務機器人

策略 開發用人工智慧提供主動服務的產品,預計2016年商業化根據市調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調查,到2017年時,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618億美元資料來源:IDC、Gartner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82

張勇履新後首次亮相詳解阿里萬億美元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706.html

張勇履新後首次亮相詳解阿里萬億美元目標

第一財經日報 關健 2015-05-14 06:00:00

13日下午兩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能容納約800人的報告廳開了一次閉門會議(內部稱為組織部大會,一般M5級別以上員工參加),剛剛接替陸兆禧出任集團新CEO的逍遙子首次以新身份在公司內部亮相。

13日下午兩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能容納約800人的報告廳開了一次閉門會議(內部稱為組織部大會,一般M5級別以上員工參加),剛剛接替陸兆禧出任集團新CEO的逍遙子首次以新身份在公司內部亮相。

張勇

逍遙子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公司內部的花名,上海人,員工們都喜歡叫他老逍,其實他一點也不老,1972年出生的他今年才43歲,已經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互聯網公司的CEO,他任職的這8年也正是阿里巴巴騰飛的時期。

當天會議足足持續了3個半小時,老逍在會上傳遞出阿里未來的戰略方向和目標,今年阿里交易額將超過沃爾瑪全球,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平臺,未來五年將實現1萬億美元成交額。

在阿里內部,和數字1最有緣的人恐怕就是張勇了。據公司內部人透露,他的生日是1月11日,淘寶商城2012年改名為天貓時選定的就是1月11日這個日子,由張勇一手創建的天貓雙十一購物節,也和此有關。張勇也自稱,1是他本人的幸運數字。

去年雙十一前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采訪張勇時,一身西裝的他給人的印象是目光有神、溫文爾雅,說話聲音不大,不像馬雲那樣激昂慷慨又侃侃而談,但感覺很務實、低調和專註。

當時他給人的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超乎尋常的忙碌和工作強度。上一個會議剛結束,他馬上接受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專訪,專訪剛結束,助理已經把下一個議程安排放在他面前,老逍又匆匆離開辦公室。

阿里內部人說,老逍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很正常(其實其他高管每天的工作時間也差不多),員工經常能在深夜收到他群發的工作郵件。“比你聰明、也比你勤奮的老板。”這是阿里員工對他的評價。老逍是財務出身,長年和數字打交道的人,和聰明都不遠。

還不止於此,老逍聰明還體現在他對商業格局、經濟動態、供應鏈等方面的判斷和把握上,如果他只懂數字,也不可能空降阿里8年後當上集團的CEO。在阿里,論對業務的熟悉程度,恐怕沒有人能超過老逍,這和他的職業路徑有關。

老逍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曾在安達信做會計師,後入職盛大擔任首席財務官。2007年8月,擔任淘寶網CFO;一年後出任淘寶COO,兼職淘寶商城(天貓前身)總經理,分管了阿里剛起步的B2C業務。2009年,老逍創建了雙十一購物節,2014年是雙十一的第6個年頭,當天實現了571億的交易額。在回憶雙十一時,老逍曾說,電子商務這四個字未來甚至會退出歷史舞臺,因為電商對現有商業的深刻變革,會讓電商在未來不那麽重要,而成為商業形態的本身。

雙十一給阿里集團帶去了真金白銀,也讓老逍在公司內部贏得了尊重。更重要的是,天貓在阿里內部肩負著樹立品牌的任務,對提升交易平臺的形象、實現轉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是阿里零售業務未來的發展重心之一。

2013年1月,老逍擔任B2C事業群(阿里集團拆分成25個事業群)總裁。同年9月,他出任集團COO,大力推動無線端轉型。此外,老逍也擅長做投資,像投資阿里健康、銀泰商業、新加坡郵政等,也是他在主導推進。

13日下午,老逍在他的CEO內部首秀中說,阿里的戰略將是努力把雲計算、菜鳥物流、阿里媽媽、進出口等一系列平臺建設成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雲計算正在起飛,成立兩年的菜鳥會用雲計算和大數據讓物流更有效率;對阿里媽媽而言,要讓這個平臺走出淘寶,服務更廣闊客戶;而對於移動互聯網業務,將讓地圖和瀏覽器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讓無線搜索插上營銷的翅膀;對於全球化,阿里將重兵布局,阿里巴巴如果要走102年,必須進行全球化。”他說。

過去15年,阿里巴巴打造了電商平臺,同時因為電商平臺,螞蟻金服很早地走出了電商平臺,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務平臺;兩年以前開始做的第三個平臺就是菜鳥,這不僅關乎電商業務的生死問題,同時也是基於大數據、基於社會化的合作和服務,能夠建立一個物流平臺,讓貨通天下的夢想能夠實現。

在這個基礎上,阿里做了很多新的業務,在老逍眼里,五年以後,希望除了電商和金融以外,阿里能夠有兩到三個平臺初具規模,“能夠在集團的整個版圖上形成不僅是電商,不僅是金融,同時我們還有也許是物流,也許是阿里媽媽,也許是雲計算、大數據,也許是其他業務,這樣一種面貌。”

擺在老逍面前的除了集團業務上升期所帶來的大把機會外,也有不少挑戰和難題,像傳統電商流量紅利的衰退、無線端的轉化率、分散資源的整合打通、線下商業的滲透甚至對假貨的監控等,都是老逍這位新CEO要面對的考題。

有人把老逍稱作阿里的福星,他任職的這8年正是阿里巴巴騰飛的時期。和1有緣、把1當作幸運數字的逍遙子,能帶領正在全球化拓展的阿里巴巴創造更多領域的第一嗎?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48

中國企業集體亮相米蘭世博會 中國館餐廳受歡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888.html

中國企業集體亮相米蘭世博會 中國館餐廳受歡迎

一財網 郭麗琴 2015-05-21 16:19:00

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自5月1日開幕至今開館已達20天。中國展館部分包括麥浪造型的中國館、以“中國種子”為理念的中國企業聯合館和盤龍造型的萬科館。中國館客流保持在16000人次/天,是本次世博會最熱門的場館之一,其它兩個館保持在5000人次/天。

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自5月1日開幕至今開館已達20天。中國展館部分包括麥浪造型的中國館、以“中國種子”為理念的中國企業聯合館和盤龍造型的萬科館。中國館客流保持在16000人次/天,是本次世博會最熱門的場館之一,其它兩個館保持在5000人次/天。

中國館

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是中國第一次在世博會將中國各領域優秀企業代表集體亮相,也是中國企業海外參展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展示。

中國企業聯合館

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總代表魏建華剛剛在中國貿促會例行發布會上對在場記者介紹說,這次是貫徹“一路一帶”國家戰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米蘭參展中國企業聯合館的企業包括寶鋼集團、中國航天、中國商飛、中國南車、中國電氣集團、世茂集團等標桿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擁有世界級水平,同時在呼應國家“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推進全球化發展道路上也是行業先鋒,與歐洲或者意大利都有實質性的合作與交流,此次參在中國企業聯合國,是期待與歐洲公眾近距離接觸。

他說,不同於傳統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的傳統中國元素,這次三個場館都是使用整體鋼結構、現代建築語言。整體造型外方內圓。很多參觀的小朋友說,以前對中國的印象就是文明古國,這次發現,中國還是一個科技大國。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托斯卡納大區、威尼托大區、比埃蒙特大區、佩魯賈市、蒙紮市等10余個意大利大區、省、市和中國企業聯合館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萬科館

這次萬科還單獨設置了萬科館。萬科館館長丁長峰介紹說,這次主要的理念來自王石,要向歐洲公眾展示,中國能帶給這個市場的是資源整合能力、效率管控能力。

目前,萬科已經將業務轉型到城市配套服務上,國際化,並實踐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未來整體戰略肯定是加大國際投資,結合全球資源。

他說,原先認為意大利經濟表現在整個歐洲並不強。從投資戰略上,在歐洲肯定選擇倫敦,但通過萬科館建設發現,意大利資源豐富,本土企業在設計能力、建造細節能力方面都很優秀。萬科也開始重新思考是否加大與意大利設計界的合作力度。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政府總代表王錦珍介紹說,截至5月20日,中國館共接待了25萬位觀眾,成為世博園區內熱度最高、排隊人數最多的展館之一。在中國館開館儀式後首播了習近平主席視頻歡迎辭。

此次世博會以農業和食品為主題,中國也是第一次在世博會設立中國館餐廳,成為中國展館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館以來,中國館餐館谷香九號一直受到遊客歡迎,許多人慕名而來,午餐和晚餐經常排起長隊,晚十點後仍有觀眾前來品嘗。

自5月1日開館後,中國館接待了比利時、盧森堡、韓國、芬蘭、法國、英國、泰國、柬埔寨等國家、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的貴賓團組共計41個,包括聯合國經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與歐洲事務部部長迪迪埃·雷德爾斯、盧森堡副首相施耐德、芬蘭前首相埃斯特·阿霍等。意大利倍耐力集團總裁普羅維拉、百時美施貴寶總裁安德雷奧蒂等企業高管也先後參觀了中國館,表達了進一步開展中意企業務實合作的積極意願。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8

“3乘3”模式亮相 李克強再推國際產能合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579.html

“3乘3”模式亮相 李克強再推國際產能合作

第一財經日報 王子約 2015-05-21 06:00:00

以“超級高鐵推銷員”的新名片為代表,推進中國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已經成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外交“必備菜”。
近日,正在拉美訪問的李克強多次闡述中國產能合作的理念。當地時間19日中午,李克強在巴西利亞與巴西總統羅塞夫共同出席中巴工商界峰會時提出中拉產能合作的“3乘3”新模式,以產能合作為突破口,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打造中拉合作升級版。

以“超級高鐵推銷員”的新名片為代表,推進中國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已經成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外交“必備菜”。

近日,正在拉美訪問的李克強多次闡述中國產能合作的理念。當地時間19日中午,李克強在巴西利亞與巴西總統羅塞夫共同出席中巴工商界峰會時提出中拉產能合作的“3乘3”新模式,以產能合作為突破口,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打造中拉合作升級版。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昨日表示,此前已經為李總理出訪提前到拉美“站臺”。下一步將與拉美國家在鋼鐵、機械、輕工紡織、建材等行業加大合作力度,具體的項目正與拉美主要國家商議當中,將會落實一批產能合作重點項目。

李克強在巴西

有接近高層的官方研究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經濟發展的增速換擋時期,中國的生產力的動力內核和發展模式都要作出改變,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是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有助於帶動合作國家的產業和基建發展,是一個多邊共贏的戰略。

“3乘3”模式出爐

李克強19日在巴西利亞出席中巴工商界峰會並致辭時說,拉美地區是全球繁榮增長的新興力量,此訪著眼全球合作,旨在鞏固中拉傳統友好,深化務實合作,以國際產能合作為突破口,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

李克強強調,中方願與拉方探討中拉產能合作“3乘3”新模式:一是契合拉美國家需求,共同建設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實現南美大陸互聯互通;二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實現企業、社會、政府三者良性互動的合作方式;三是圍繞中拉合作項目,拓展基金、信貸、保險三條融資渠道。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長吳洪英認為,總理提出“3乘3”模式,而非“3+3+3”模式,可以看出實現的將不是簡單的相加式增長,而是乘級式增長。這意味著中國和拉美產能合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具體的路徑,將促進中拉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全球經濟複蘇。

在“3乘3”新模式框架下,李克強也提到了具體的路線圖。

在共同建設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上,中方企業願與拉美企業一道,合作建設以鐵路交通為骨幹、貫通南美大陸和加勒比各國的物流通道,以高效電力輸送和智能電網連接拉美各國的電力通道,以互聯網技術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為依托、融合大數據和雲計算的信息通道。

在實現企業、社會、政府三者良性互動上,產能合作應該走市場化路徑,按照“企業主導、商業運作、社會參與、政府推動”的原則,通過合資、PPP、特許經營權等方式進行項目合作,讓有關項目盡快落實。

在拓展基金、信貸、保險三條融資渠道上,中方將設立中拉產能合作專項基金,提供300億美元融資,支持中拉在產能和裝備制造領域的項目合作。中國願同拉美國家擴大貨幣互換及本幣結算等合作,共同維護地區乃至世界金融市場穩定。

這與中國政府此前發布的《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一脈相承。根據意見,國際產能合作將堅持企業主導、政府推動的原則。政府和有關部門完善支持政策,營造良好環境,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而企業將按照國際慣例和商業原則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推進優勢產能合作

李克強19日在巴西會見記者時表示,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擁有優勢富余產能,裝備性價比高。他強調,要開辟一條互利共贏的產能合作新路。

促成產能和裝備的合作,已經成為李克強外交的“必備菜”。不僅“出門”推銷,今年博鰲論壇期間,他還對印尼總統佐科說:“我建議雙方在現有經貿對話機制上建立一個產能合作機制,綜合考量印尼有哪些需要,中方有哪些可以對接的先進富余產能完全按照規範的商業運作,方式可以是‘交鑰匙’,也可以是合資。”

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的完整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已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數據上看,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出口額達到2.1萬億元人民幣,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額約1100億美元,與一些國家的產能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國際產能合作不是落後的產能走出去,不是淘汰的產能走出去,我們要走出去的產能是我們的優勢產能,是我們的先進產能。”顧大偉昨日表示,過去中國的經濟向外走主要是貿易,也就是制造產品的輸出,而現在強調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的合作,核心則是將單純的產品輸出推進到產業和能力的輸出上。

以中國最擅長的鐵路為例,中國鐵路裝備和產能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某鐵路大型國企有關人士昨日告訴本報,產能、裝備出海和企業走出去是近兩年鐵路系統的重點。針對這一主題,有關部門和企業不僅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經驗總結,更在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以求達到優勢產能的最大化。

李克強訪問期間,中巴兩國簽署了產能、基礎設施等領域的35項合作文件,以及關於開展產能投資與合作的框架協議。此外,“兩洋鐵路”可行性基礎研究工作啟動也是最受關註的成果之一。

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江時學認為,產能合作實質上是產業和資本的輸出。對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而陷入困境的巴西經濟而言,這種合作無疑是利好消息。

有學者認為,產能合作已日益成為中巴、中拉合作新的增長點。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累計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新簽工程承包額超過1100億美元,項目涉及天然氣、管道、電站、公路、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領域。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57

阿里影業宣布新的人事任命,憋了一年的“大招”何時亮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2/151497.shtml

11

回顧下2015年以來,阿里影業在產業布局上做了些什麽:4月底宣布以8.3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粵科軟件;6月份通過配售股份募資121億港元’加上正在與阿里巴巴集團探討的兩項資產的註入,阿里影業的娛樂全產業鏈條已經初具雛形;海外業務方面,阿里影業今年先後與派拉蒙等全球影業巨頭達成合作,投資的首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5》已在海外上映,九月該片將正式在國內上映。此外,阿里影業在洛杉磯組建了團隊,並已和歐洲、日本和韓國眾多一線娛樂公司建立了直接業務關系。

8月12日,阿里影業宣布任命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張蔚為阿里影業公司總裁,並直接負責公司海外業務以及投資並購等業務;任命阿里巴巴前資深副總裁、首席人力官鄧康明為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全面負責法務、財務、人力資源、市場公關等公司管理事務以及公司的電商業務,均向阿里影業首席執行官(CEO)張強匯報。阿里影業的內容研發和制作業務仍將由張強親自管理。

新宣布的阿里影業業務組織架構將聚焦內容研發及制作、宣傳發行和電商平臺及海外業務四大板塊,並逐步在大數據底層上,構建基於互聯網生態的實現各業務單元之間的全面打通和橫向協同的底層平臺。

具體而言,內容研發和制作業務將以IP為核心;宣傳發行業務則將以互聯網技術應用和大數據為基礎,打通傳統線下營銷方式;此外,基於阿里巴巴生態體系所延伸的娛樂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和運營,將會面向全行業開放,以幫助整個產業創造更多的利潤來源和價值空間。另外,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技術和人才,直接參與娛樂產業的全球化競爭,也是是阿里影業未來的戰略重心之一。

附:資料介紹,此次新到崗的兩位高管均為“老阿里人”:

張蔚: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出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和戰略投資部負責人,主導過阿里巴巴多項重大投資並購。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張蔚曾在多家國際500強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包括美國通用電氣集團、貝恩咨詢公司、NBC環球、新聞集團及下屬公司星空傳媒等;

鄧康: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先後擔任阿里集團首席人力官、資深副總裁,執行董事在內的多個高級管理職務,主管過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及戰略合作,在公司運營事務和相關業務上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加入阿里巴巴之前,鄧康明曾於多家跨國企業出任人力資源總監,包括微軟(中國)、甲骨文(中國)、達能(中國)及強生下屬公司楊森制藥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卡西,文章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