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與投機交替的週期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51374

過 去十多年港股的波幅很大,很多股票都是在一個長期趨升的形態上,且那些升幅有時很急速,這是我們那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入行的老股民看不慣的。據說現在 很多職業操盤手,就是靠投資股票賺生活費的!而我貓王真的很大疑問,因為我認識的職業炒家,不會以投資的方法追求生活費的,一般我看他們都是以投機、或參 與衍生工具的操作,投資只志在是把投機累積的收入放大!以我的認識,總覺得投資是一種被動收入,懂得投機才能找到主動的收入。所以,我的網誌雖然無時無刻 都勸導人們投資,但是我覺得投資與投機,各有好處,各有壞處!關鍵是炒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長起來的,而投資者只需要普通的認識,配合超強的耐性就可以為 之。

看到眼前通貨膨脹的肆虐,投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可是,今天我貓王仍未能靠投資致富,因此我必須要努力研究投機的學問。我經常引述德國股神科斯託蘭尼(Andrea Kostolany)謂 窮人就得要投機這句話,與此同時我最近對投資的態度審慎了,我經常提醒客戶從今開始,我們必須嚴謹的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因為我覺得投資的黃金年代漸漸會 過去!其實我有點擔心,就是全世界都走進後工業時代,這樣子就沒有幾個地區能保持長期增長的本領,到處都是追求一種消息模式的經濟,那即是說,糖水滾糖魚 的經濟,看見今天金融經紀通街跑,我又想起老同學的一句話,好的產品怎會推給散戶!我可能是紀人憂天,中國的增長誰人都知,而且二十多年前已廣為人們所預 測到,可是人們一直認為她存在政治風險,且以前的投資選擇有限;然而,在過去十多年國企陸續來港上市,於是在過去一段日子,一眾股神只要肯買中國國企,就 無寶不落,職業的散戶投資者應運而生!另一方面,這十多年基金的投資亦普及平民化了,以前被吹捧的增長基金(Growth Fund)、新興市場基金(Emergent Market Fund)的徑賽成績(Track Record)如何棒!但也不擔保它們的投資風格可以迎合將來?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W.W.Rostow)於 其經濟成長論之中,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前期的發展,亦即它們從農業社會走進工業社會的年代,每每為一個地區帶來起飛的經濟,可是,現在連越南、孟加拉等邊沿 國家也走過了這段路,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將來,再往哪找增長?而在中國,也許沿海地區、或某些大城市已走過了這段路,最近市場的投資矛頭則指向西北,這是 合理的假設,問題是經常性增長、假設性的增長、理所當然性的增長已越來越少了,中國的市場現在不但趨向成熟,亦因為資金氾濫,投資項目互競爭,很多方面比 國外的競爭更激!

從認識金融市場至今,都不斷有投資者向我貓王垂詢,希望找得一種可以恒久不變的投資,我想來想去,房地產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我們現在想到,那些金融財閥一早想到了,這為何現在房價為何居高不下!也許現在我比較傾向索羅斯(George Soros)的 一套,那就是在一地區的歷史、政治及經濟的變化中找尋投資機會,之前在這網誌已略述過,相信很多基金經理比我更早看穿了這個;這樣子,金融海嘯之間的經濟 週期及股市波動,比我想像或預測的誇張很多,我相信很多老股民有我這樣的感受,我絕對相信是私募基金、對沖基金,就是說很多且一風格資金往一個方面跑,這 樣子衍生及驅動了一個超然的趨勢!因此,投資嗎!不是不為之,是操作時必須加點心思、智慧,並需要做點風險管理。現在,很多增長的故事仍在中國展開,且消 費經濟的初期仍然會創造很多增長的故事,所以,我們必須把握未來的十年八年,相信這是投資中國股票的尾班車!而將來仍然要在金融市場弄點收入,我相信非懂 得投機者舉步維艱!

Picture

思良久矣,一個現實的問題,待到市場閒散資本消耗掉,那就是投資好年代!不過相信在這年代中,你我的口袋裡不會有多餘的金錢!在資本氾濫的年代中,持有資本的大小諸侯你追我趕!戰國風雲!互相殺戮!“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即王者出現時,把他們全部殺掉!一切從新開始,這時也時開始營商的好年代!從一個極宏觀的週期看,作為一個散戶投資者,我們也得制定投資與投機交替的週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5

盛衰交替乃自然定律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12.html
據報導城中超級富豪四叔李兆基早前指出如果現時手上有一千萬元, 買股票比買樓好, 因為地產股資產折讓大, 而普通樓將來供應多, 預期兩至三年內股票跑贏住宅樓價. 香港樓市自03年沙士見底回升至今, 長升長有, 彷彿有餘未盡. 上帝創造萬物是互相節制約而達至平衡, 大自然環境中, 如果生物A靠吃生物B維生, 一旦生物A的數目不斷膨脹, 對食物的需求提升, 生物B的數目自然會下降, 但生物A的數目不會無止境地膨脹, 因為到了某個程度,某些生物A會因為食物不足而死亡, 生物B得到喘息的機會而能夠回復增長, 食物供應增加又會為生物A的數目重新膨脹提供條件, 然後週而復始. 其實, 實體經濟以致投資市場表現也是如此, 總是盛極而衰, 衰到貼地又會死而復生.

至於有人話, 全世界印銀紙, 只有實質資產可以保值抗通脹, 因此價格一定會升. 筆者無意否定這種思維, 只想分析事實. 股票和債券哪一種較實質呢? 債券背後其實是現金, 股票則代表一間公司的權益, 視乎不同行業的公司, 股票背後的資產可以是房地產, 金銀油礦, 糧食, 廠房機器, 碼頭, 貨櫃等實質資產. 因此, 按邏輯, 理論上持有實質程度較高的資產應該跑贏程度較低的資產. 但回顧5年來美國國庫債券和美股道瓊斯指數的表現卻見到相反的結果, 5年前3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大約為5.3%, 上星期則跌至只有2.75%, 表示債券價格升值接近一倍, 相反以上星期五收市價計算, 道指仍較5年前低大約10%. 此外, 在美國也見不到印銀紙樓價必升的現象, 次按風暴後超過4年, 美國樓市仍然元氣未復, 有大約1,100萬間房屋的市價仍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的餘額, 更不用說同買入價比較. 在香港, 恆基地產的股價大約只有資產淨值的51%, 大家想像恆基整間公司只擁有一個物業, 如果你同恆基買這個物業需要100萬, 但如果你買恆基間公司而得到間物業卻只需51萬元, 雖然現實上, 買物業有居住功能買股票則沒有, 但仍然有地產股股價與樓價不對稱的地方.

坊間看好樓價繼續上升的理由不外乎供應量少, 資金充裕和息率低企. 筆者不是樓市專家, 沒有本事預測樓市未來走勢, 不過筆者相信投資市場一句至理名言, 樹再高也不會長上天去. 筆者不相投資市場包括樓市有只升不跌的神話, 凡事總有盡頭, 盛衰交替乃自然定律. 但凡一種資產的價格升到某個程度, 令人培養出一種只升不跌的信念, 即使不是要馬上轉勢向下, 相信也離見頂不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6

元大人事大地震 馬家推動世代交替

2014-07-17  TNM  
 

 

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杜麗莊夫婦,6月30日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後,預估7月底、8月初,就得因結構債案入獄服刑,元大集團正式交由2個兒子馬維建、馬維辰掌理。

本刊調查,去年中馬家醞釀人事大換血,今年7月,元大金控旗下逾20位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經理人異動,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大搬風,世代接替意味濃厚。

今年五月,馬志玲次子馬維辰低調與主播林家琪結婚,這個喜訊讓馬志玲、杜麗莊樂在心頭,但隨後馬志玲夫婦心中的另件大事,卻讓二人心情跌到谷底。

父母將囚 兄弟大整頓

九年前,馬志玲及時任元京證券董事長的杜麗莊,涉嫌將旗下元大投信股票賣給上市的元京證券,轉嫁結構債損失,致元京證券股東損失四億四千萬元,二人因而吃上官司。去年馬志玲夫婦遭高等法院各判處七年四個月徒刑,二人再上訴,但今年六月三十日最高法院駁回,若申請再審等法律救濟不及,身價上百億元的馬志玲夫婦,最快將於七月底、八月初入獄服刑。馬家面對遽變愁雲慘霧,但馬維建、馬維辰兄弟早已在接班位置定位,並大動作整頓人事。本刊調查,去年六月,元大金首任董事長顏慶章下台,馬維辰上台任董事,兄弟倆就醞釀人事大換血,希望員工更年輕化、國際化。六月十一日,資產金額高達七千八百億元的元大金控,內部即傳出,即將公告集團旗下超過二十多位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經理人將在七月大調動,震驚近萬名員工,因為這是金控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異動,背後主導者就是馬維建、馬維辰兄弟。

仿京城銀 換血拚獲利

「老臣是父親輩(馬志玲)在用的人,行事作風保守,多希望安穩過日,不如年輕人好溝通,但二位公子(馬維建、馬維辰)不想這樣下去。」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來,國際金融大環境變動快速,像是人民幣匯率一下子由升轉貶,元大金原有的經營團隊在應變速度上,常常顯露出「力不從心」。元大金高層指出:「去年一月,債券部門獲利還挺高的,但一個利率的變動,債券就吃虧,二月的獲利數字變難看。」消息人士指出,馬維建、馬維辰兄弟看到京城銀行改革成果,決定大刀闊斧進行組織重整。京城銀行原本是一家分析師眼中「呆帳多、股價低」的銀行,自二○○九年戴誠志上任董事長,在金融海嘯時重押高收益債券,危機入巿,股東權益衝高到近二○%,成了一家賺錢的小而美銀行。這番能耐令元大馬家看得咋舌。知情人士說:「元大馬家希望專業經理人,能以京城銀行為榜樣,提高資金的效益。」

請將操盤 老臣怨聲起

馬維建兄弟深諳提高效益,必須仰賴專業經理人,著手人事佈局。去年十一月,元大馬家請動前華南金董座王榮周,時任元大金董座的老臣申鼎籛旋即讓位。王榮周操盤半年多,進行組織重整,新設國際、法金、資管、電子商務等四事業處及商品審議委員會。七月,即展開人事大調動。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原本跟隨馬志玲數十年的元大證券的老臣,包括元大金控的核心事業元大寶來證券董座申鼎籛、總經理林添富,分別調動擔任元大金控總經理、元大寶來期貨董事長。申、林二人所留職務則分別由原元大寶來期貨董事長賀鳴珩與執行副總賴宗武接任;原金控總經理王正新,則調任元大人壽董事長,專責擴大元大人壽的資產部位。至於今年二月才出任元大寶來投信董事長杜純琛,是杜麗莊的弟弟,這回,轉檯元大投顧任董座。他所留下的原職,則由年度績效達成逾一五○%的原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林武田出任。這些都突顯元大馬家二代接班後,老臣角色轉淡,換上有戰績的新生代出頭。過去,元大金原有的人事佈局,側重在證券的經紀業務,這回人事安排予以打破,並強化銀行與人壽的專才。元大人事大地震,展現少主接班的新氣象,但也震得老臣埋怨聲起,「這些董事長、總經理,在不同的子公司如證券、期貨、投信之間調動,並非自己熟悉領域,如果交不出成績單,自然遭淘汰。有些老臣心裡不舒服,但礙於退休時間快到,也就閉緊嘴巴。」元大人私下透露。

賀董立功 高昇受矚目

三年前,元大金與開發金搶親寶來證,元大金以總價超過四八八億元勝出,穩坐龍頭券商寶座。由於,元大金對寶來員工承諾三年的工作保障,到今年十月到期,屆時原寶來員工去留,也備受關注。促成元大、寶來證券合併的幕後推手,是出身自紡織廣豐賀家,又十分熟悉國際巿場的賀鳴珩,他在這次高階人事換血中,最備受矚目。「外界傳說,賀董(賀鳴珩)明升暗降,其實,他出任元大金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元大寶來證券,絕對是高昇。他幫元大金把期貨交易所股票,賣給歐洲期貨交易所,可說大功一件。」知情人士說。由於寶來證、寶來期併入元大金旗下證券、期貨後,導致元大金合計持有台灣期交所的股權,已超過法令規定的上限五%,金管會要求,必須在二年內將超過部分售出。對此,元大人說:「會想買期交所股票的人並不多,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去年底,經由賀鳴珩的穿梭,元大金將旗下所持有期交所五%股權,以每股約一百元賣給全球排名第二大的歐洲期貨交易所,獲利新台幣十一億一千六百萬元,還創下國外期交所首度參股我期交所的首例。賀鳴珩對本刊說,元大金以證券為核心,但國內證券分點已趨飽和,最近元大金買下韓國東洋證券,淨值逾百億元,這些國外佈局都需要更年輕、國際化的人才。而他的發言多少透露馬家二位公子的思維。

弟弟主政 哥哥管國貿

馬家少主佈局人事大換血,成效還待時間證明,但二老入監服刑迫在眼前,馬家人的心情很難調適。曾任元大證券董事長的杜麗莊,一路陪伴丈夫馬志玲,「面對官司,這二年來,她(杜麗莊)一直有在做心理準備,但她最擔心九十多歲的婆婆與她的先生,馬先生(馬志玲)現在根本離不開她。」馬家友人說。一九七四年,馬志玲父親以債權人身份接下元大證券,交由馬志玲經營。馬志玲擊敗老牌的新光、日盛,一九九三年拿下證券龍頭寶座,且一路併購坐大。二○○一年,各大金融家族成立金控,元大錯失機會,直到二○○五年入主復華金。然元大馬家在扁執政時代入主金控,因與扁家往來,身陷官司,先是馬志玲夫婦涉入元大投信結構債弊案,接著馬維建及馬維辰也因洗錢案被告。為此,馬維建及馬維辰請辭元大金董事及總經理、營運長職務。迄今,馬家僅馬維辰無罪,任元大金及元大銀行、人壽董事;馬維建則因洗錢案,二○一一年被判處八個月、緩刑二年,依金控法令,五年內不得擔任金融機構負責人,他現任國貿董事長、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過去,馬志玲脾氣火爆、杜麗莊個性柔和,相互搭配;現在則是換馬維建扮白臉、馬維辰唱黑臉,接下父母的棒子,帶領元大集團。

馬維辰 小檔案

出生:1970年現職:元大金控、元大銀行、元大人壽董事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商學系畢業經歷:奇唯科技執行長、元大建設執行長、復華銀行副董事長家庭:已婚

馬維建 小檔案

出生:1967年現職:國貿大樓董事長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企管所碩士經歷:元大證國際部副總經理、復華證金董事長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興趣:畫作收藏,趙無極、林風眠等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37

成功接班 高科技公司成功完成世代交替者 為何少之又少? 三大作法 讓交棒順利、接棒安心

2015-06-15  TWM


交棒,不是換掉名片上的職稱,就會成功,交棒之前,先花二十年讓下一棒磨練,培養能力、人脈和班底,才是成功關鍵。

撰文•林宏達

過去四年,完成交棒的大立光和台達電,以六月八日的股價計算,市值分別增加五二三%和一四七%,超過其他還未完成交棒的對手。

在台灣,高科技公司成功交棒者不多,交棒失敗導致公司重挫的例子卻不勝枚舉。交棒成功,股價和市值都能再創新高。怎麼做才能讓下一棒跑得更遠?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湯明哲指出,科技業的接班難度高於傳產與金融業,因為科技公司的接班人不但要對公司未來技術發展做出判斷,就連從上一代手中承接人脈關係也都相對困難。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執行長薛明玲觀察,台達電的接班計畫背後,藏有鄭崇華為公司永續經營設下的精密布局。

薛明玲和鄭崇華認識多年,他講了一個鄭崇華的小故事,「鄭崇華是那種為了公司,沒有自己的人!」有一次鄭崇華為家裡裝了電話,工作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試撥 看看,卻怎麼打都通話中,鄭崇華回家跟太太抱怨,臨睡前,鄭太太才拿起鄭崇華的手機告訴他,原來鄭崇華根本不記得家裡的電話號碼,「撥的是自己的手機號 碼」,所以怎麼撥都撥不通。

他分析,鄭崇華在乎公司的永續經營,他對接班的想法是想把公司交給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下一代,「但也不能排除下一代公平競爭的權利。」他回憶,鄭崇華公 開宣布退休的那天,說了一句話,「沒想到有一天,鄭平會到公司,擔任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說這句話的原因是,鄭平接班的過程,其實是長達二十年的考驗。

「易子而教,最難!」薛明玲說,在公司裡教自己的兒子,你不會知道,你轉過身去的時候,別人會不會幫他解決問題。「很多人把小孩帶進公司,先讓他當科長,幾個月後就變成副總。」卻沒想到,要給一個人職位容易,但要讓他身邊的人,肯定他具備相符的能力,卻需要考驗。

作法一:考驗

外派中國歷練,讓別人看見決心與能力薛明玲長期研究企業交棒過程,他看這個人能力是否到位,看兩件事。第一,他是不是從基層按部就班,建立戰功;第二,他能不能跟基層員工在一起。

薛明玲說,鄭崇華選擇讓鄭平去中國十年,吃、住都跟員工在一起,他的個性、能力,都難以隱藏,也給他最具挑戰的工作做,讓他把在中國賠錢的工廠轉虧為盈,想辦法建立適合中國的管理制度。磨劍二十年,鄭崇華不斷丟困難的考驗給鄭平,讓別人看到他的決心和能力。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也是經過鄭崇華的嚴格要求,才接下董事長的棒子。海英俊剛開始只是董事會的監察人,沒有工程背景,他剛接執行長大位的時候,公司各事業 部門質疑他不懂工程,能不能領導公司。而海英俊的作法是,上任第一天,就公布自己的新電話號碼,公開宣布,「各位同仁,我今天接這個位置,我的電話號碼 是…141242(註:一是一,二是二),代表我做事的風格,清清楚楚。」海英俊擅長溝通、協調、分享,「他開會的時候不太講話,但有事的時候,他都能幫 你找到資源,解決問題!」台達電多年來投入的環保節能社會責任計畫,就是鄭崇華和海英俊一起規畫的。

他的成績單是,在交給鄭平之前,海英俊已經建立起台達電國際級總部的功能。「他找來惠普、飛利浦等外商的人資,不斷地請人來改造。」台大EMBA前執行長、台達電外部董事黃崇興觀察,這是他補強台達電國際管理和財務能力的作法。

作法二:﹁雙﹂保險

交出去的是一個棒子,接的卻是一個班底薛明玲觀察,鄭崇華做了一個「雙」保險的接班規畫,一次布局兩個接班世代(海英俊和鄭平) ,是「兩個交棒世代,交給一個團隊。」他從自己的交棒經驗分析,領導者如果希望自己的理念,卸任後能被落實,要一次布局兩個世代的領導人,他自己的作法, 是交棒出去的同時,連下下一棒可能候選接班的團隊,都要整個拉起來。「要不然,要是下一棒掉了,出問題了怎麼辦?」薛明玲分析,「交出去的是一個棒子,接 的卻是一個班底。」

作法三:盤點

啟動下一梯隊,培養下一階人選海英俊和鄭平上任後,台達電啟動領導人培養計畫,在內部盤點出中高階等不同職級的主管大約三百人,當作未來的接班人養成計畫,輪調不同單位歷練。「他們每個人都會被問一個問題,你的接班人是誰?」黃崇興說,如果答不出來,就會被列為問題。

黃崇興認為,台達電未來有資格接掌執行長大位的人,也不限於經營策略管理委員會的成員,而是每個事業部的高階主管,都有可能,「BG︵事業部︶是方面大員︵註:指能獨當一面︶」,都已有管理龐大事業單位獨立作戰的能力。

台達電的交棒過程,究竟做得如何?黃崇興觀察,這三年,台達電的財務表現相當穩健,組織上的調整也做得很好,「人的布局上,我覺得做得不錯,但新事業的表 現還有待觀察。」黃崇興從自己研究企業接班的經驗分析,很多公司老闆問他,該讓專業經理人接班還是讓家族成員接班,黃崇興的答案都是「選能顧全大局的 人」。有些企業第二代無意接班,會選擇把公司賣掉,有些專業經理人最在乎的是個人薪酬,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機制和文化,才能培養為公司創造績效, 永續生存的領導者。

磨劍20年!

── 鄭平的接班養成之路

1962 出生

1971 鄭崇華創立台達電1985 自屏東農專水產養殖科畢業

十年基礎期

1988 台達電製造部組長

鄭平進入台達電

1989-1993 赴美進修;畢業於美國加州Hayward大學企管系1993-1996 台達電製造部、物料部課長1996 泰達電子零組件廠長(關係企業)泰達電是台達電1989年開始投資的公司1997 至關係企業湯淺台達科技任職廠長

十年磨練期

1998-2008 先後擔任台達電中國廠零組件副總經理、中國區執行副總裁2001 進入台達電董事會

接棒期

2008 台達電電源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兼台達電資深副總裁2008年才從中國調回總部,之前鄭崇華沒跟鄭平談過接班2010 台達電資深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兼品牌長台達電開始決定進行改革,由鄭平負責執行

2012 台達電執行長

海英俊接任董事長、鄭平接任執行長,鄭崇華正式交棒成功接班氣更長!

── 在台灣,市值3000億元以上高科技公司,現階段只有台達電和大立光順利交棒

市值

排名 公司名 董事長 董事長

年齡 交棒狀況 市值

(億元) 過去4年市值

成長幅度(%)

1 台積電 張忠謀 83歲 尚未完成董事長位階交棒計畫 35,912 82.82 2 鴻 海 郭台銘 64歲 目前尚未完成交棒,但郭台銘之子郭守正已進入鴻海集團 14,375 62.23 3 聯發科 蔡明介 64歲 尚未完成交棒 6,294 97.68 4 大立光 林恩舟 56歲 第一代已完成交棒 4,480 508.70 5 台達電 海英俊 65歲 第一代已完成交棒 4,143 139.48 6 日月光 張虔生 71歲 尚未完成交棒 3,383 93.42 註:統計時間自2011/12/30至2015/6/8 整理:林宏達、陳前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28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顯示技術交替成敗在此五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5/151976.shtml

“今天即明天。”9月15日,一向低調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公開和OLED掰起手腕,他判斷,從技術的歷史規律看,今年是彩電顯示技術交替最為關鍵的一年,今天的布局至關重要。

他指出,作為顯示的主流技術,液晶技術已誕生50多年,但真正開始普及卻是在2000年之後。十幾年發展,盡管仍是電視顯示的絕對主流技術,但近兩年,創新亮點逐漸減少,導致了行業的價格走低,企業盈利水平不高,而作為電視顯示的OLED技術雖經過行業十多年的努力,現在尚不能作為主流顯示技術奉獻給市場。這五年怎麽幹?五年後的替代者是誰?正是周厚健希望找到的答案。

“液晶電視依舊有相當旺盛的生命力,客觀上必定影響到OLED電視的發展腳步。”周厚健的選擇一是基於電視液晶顯示技術繼續加大創新投入,以提高顯示效果,增強競爭的技術優勢;二是五年後的替代者,海信則堅定的選擇了激光電視,尤其是大屏幕電視。

“有人把CRT作為第一代顯示技術,PDP、LCD作為第二代,OLED作為第三代,激光作為第四代,海信的努力是:通過創新將第二代發揮到極致,同時直接躍過第三代,大力發展第四代激光電視。”周厚健說,海信要做顯示技術史上的“挑戰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第四代“前置”,並形成同步競爭。

周厚健進一步預測,如果說OLED作為主流顯示會在5年後,激光的成熟期可能比OLED早,2016年,大屏幕和超大屏幕激光電視將被消費者廣泛認可,並迅速地進入家庭。往下,激光顯示將成為顯示技術的一顆新星,特別將憑借其型態新、屏幕大、色彩真、成本低等優勢,對本欲選擇65吋及以上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具有不可抵禦的誘惑力,並改變他們的選擇。

周厚健自信的表示,隨著互聯網將擊垮傳統行業的錯誤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拋棄,電子信息產業實體經濟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情形定會扭轉,人們將看到制造業的研發創新並不比互聯網的創新少,反而借助對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更多的創新。而眾多企業能否抓住這樣的機遇,就要看今天的布局。

海信同時透露,將推出厚度低於5mm的超薄ULED,以及第一個把大屏幕激光電視的亮度做到液晶電視水平,色域超過OLED電視,且系列化。這些動作無疑印證了周厚健的兩個選擇。

周厚健最後表示,通過多年的布局,眼下,海信可以扮演推動大屏幕顛覆式創新的角色,真正去創造需求。他還透露,明年,海信將展現激光顯示這種顛覆技術的實力,給世界一個驚喜。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主題發言:今天即未來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在這涼意漸起的金秋來到青島,和我們一起探討彩電的今天和未來。

100多年以來,從電子光學顯示開始,世界顯示技術日益呈現出技術多元化、應用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占據家庭中心位置的家電產品——電視,以及占據電視首位的技術——顯示技術,都在這個快節奏的科技世界中不斷演繹著進化、消亡和重生的故事,經歷各個時代的變化,散發著它們獨有的魅力與光彩。但是今天在彩電行業,顯示技術如何發展與突破,卻顯得有些糾結和猶豫。

從技術的發展規律看,近期是技術交替較為關鍵的時期。有人說,今天即明天。也就是說今天的站位和布局決定著明天的地位和格局。

作為顯示的主流技術,液晶技術已誕生50多年:1961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並生成液晶顯示的概念性產品;1968年,日本將集成電路與液晶相結合並使之商業化;但液晶電視機的真正開始普及卻是在2000年之後。

與經濟周期一樣,任何技術的進步和升級也是有周期性的。電子信息技術的周期與世界經濟周期更是密切相關。科學技術大的變革創新不可能持續不斷地出現,也必然有周期性波動。

液晶電視從開始普及到現在,已10多年了,盡管其仍是電視顯示的絕對主流技術,但近兩年,創新亮點逐漸減少,這導致了行業的價格走低,企業盈利水平不高,而作為電視顯示的OLED技術雖經過行業十多年的努力,現在尚不能作為主流顯示技術奉獻給市場。

盡管液晶技術的創新已呈疲態,但其地位仍在“峰頂”,且至少5年在“峰頂”,其仍然是電視顯示的主流技術,預計在2020年後會有新的顯示技術帶來強有力的挑戰。這是行業里很多企業猶豫和糾結的原因。

這五年怎麽幹?在技術路線上,海信是自信的,是清晰的。

首先,我們是基於電視液晶顯示技術繼續加大創新投入,以提高顯示效果,增強競爭的技術優勢。目前在諸多已商業化的顯示技術的維持性創新中,惟液晶顯示有此潛力。這不僅對企業有利,特別是對中國企業有利,更對消費者有利。因為它不會在此類創新上,再出現巨額投入,而給消費者帶來價格負擔。

很高興海信做出了成就,海信的ULED是目前市場上畫質最好的產品。也正因為海信等諸多企業的努力,液晶電視依舊有相當旺盛的生命力,這客觀上必定影響到OLED電視的發展腳步。我相信,通過堅定地對液晶畫質提升的創新,會明顯延長液晶作為電視主流顯示技術的生命周期。

其次,我們也理性地看到技術的新陳代謝是規律,液晶顯示也有壽終正寢之時。但行業對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看法存在分歧,5年後,液晶技術是否還會作為主流技術一支獨秀,是否會出現同為主流的技術或替代者?今天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

目前,有的國內企業選擇了OLED,也就是沒有自主技術、對面板高度被動依賴的發展方向。尤其是OLED一些影響質量的關鍵技術問題,如壽命短、亮度低、功耗高、良率低等問題,雖經過很多年的努力,但至今尚未解決;其諸多技術指標還遠落在液晶顯示之後,而其成本卻遠高於液晶。同時,還應當承認目前有些企業對OLED仍在孜孜以求,它可能會有美好的未來,但要解決這些質量問題,成為電視主流顯示技術絕不是近年的事情。

有人曾經說過:森林中有一個分岔口,我願選擇腳印少的那一條路,這樣我的一生會截然不同。我們選擇了激光電視! 尤其是大屏幕激光電視。

有人把CRT作為第一代顯示技術,PDP、LCD作為第二代,OLED作為第三代,激光作為第四代;很有幸,海信的努力是:通過創新將第二代發揮到極致,同時直接躍過第三代,大力發展第四代激光電視。

也就是說,海信要去做顯示技術史上的“挑戰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第四代“前置”,並形成同步競爭。

大家知道,由於電視液晶顯示技術創新上的鼎盛時期已過,行業里也有企業在急於推OLED。我也相信未來OLED會有一席之地,但現在OLED還存在殘影、屏幕灼傷致壽命短、功耗高、亮度低等缺陷,影響其市場推廣,故近五年不會成為電視的主流顯示。目前更有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所以其不是顛覆性創新。

而激光電視則完全是顛覆性創新,激光顯示技術具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效率高、功耗低、節能環保、輕量化等優點,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激光顯示技術從穿戴設備到超大屏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將帶來人類視覺史上的一場真正的革命。

研究我國電視屏幕尺寸發展趨勢發現:五年前還以40吋左右為主流尺寸,近年來主流尺寸迅速提升,尤其是城市的消費趨勢更是如此 。成本的革命會推進消費的升級,反過來,消費升級的需求必須有成熟的技術和成本去滿足。而只有“激光顯示”這一革命性的技術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尺寸和成本的同時需求。多年的布局,眼下海信終於可以扮演推動大屏幕顛覆式創新的角色,真正去創造需求。

所以,如果說OLED作為主流顯示會在5年後,激光顯示的成熟期可能比OLED早,尤其是超大屏幕和大屏幕會更早。我們判斷,隨著激光電視的系列化,2016年,大屏幕和超大屏幕激光電視將被消費者廣泛認可,並迅速地進入家庭。往下,激光顯示將成為顯示技術的一顆新星,特別將憑借其型態新、屏幕大、色彩真、成本低等優勢,對本欲選擇65吋及以上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具有不可抵禦的誘惑力,並改變他們的選擇。

競爭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所以,我在企業內部鼓勵競爭。既鼓勵同OLED的競爭,也鼓勵內部ULED與激光電視兩個陣營的競爭,以加快未來顯示技術的成熟與創新速度。

海信將是第一個把大屏幕激光電視的亮度做到液晶電視水平,色域超過OLED電視,且尺寸系列化的企業。明年,我們在激光電視產品上將給世界一個驚喜。

各位媒體朋友們,今天即明天。

隨著互聯網將擊垮傳統行業的錯誤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拋棄,電子信息產業實體經濟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情形定會扭轉,人們將看到制造業的研發創新並不比互聯網的創新少,反而借助對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更多的創新。而眾多企業能否抓住這樣的機遇,就要看今天的布局。

萬物變遷,生生不息。把握今天,是要珍惜每一個發展機遇;謀劃明天,是為五年、十年後的海信播種。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412

新舊政權交替前 中油溢價急買東鼎液化


2016-02-25  TNM




新政府還有三個月才上任,進入「看守內閣」的馬政府,理應暫緩重大議案,待新政府決策;但本刊接獲爆料,經濟部掌管的台灣中油公司,在1月16日民進黨大勝後,反而加快腳步,用比原編預算22億元溢價超過三成,總額將近30億元的高價,收購中華開發金控旗下的東鼎液化瓦斯興業公司,且全案已送進行政院審議。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痛批,「中油急著趕在新內閣上任前,處理國家重大投資案,違背憲政慣例。東鼎液化最大股東開發工銀的董事長是前經濟部長張家祝,身分敏感,不免令外界揣測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爆料指出,國營事業台灣中油董事會是在一月底火速通過用近三○億元的高價,收購中華開發旗下的「東鼎液化瓦斯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鼎公司),以便承接東鼎所屬的桃園觀塘工業區及觀塘工業港,做為日後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之用。

根據二○一五年中油呈送行政院的「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明訂今年只編列二十二億元預算,作為收購東鼎公司的價金;而二十二億元也正是東鼎公司的登記資本額,只一年,中油即以溢價逾三成的價格收購,令人不解。

溢價急買 惹人爭議

台灣目前由中油公司獨佔經營天然氣事業,現任中油董事長林聖忠,曾任經濟部政務次長、及常務次長,年初他曾表示,今年國際油價充滿不確定性,「光靠賣油是不行的!」中油將持續朝強化綠能、擴大天然氣運用等事業發展。

不過,「中油在看守內閣時期,不但急著完成交易,還悄悄增加預算近八億元,用近三○億元高價收購東鼎,實在令人費解。」知情人士說。

記者查證中油,是否有接到指示收購東鼎公司?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回應,確實有這樁併購案,目前已送行政院審議,時機敏感,相關金額與細節不便透露,待審議通過後,相關資訊會完整公開,中油現在不便評論。

東鼎公司成立於一九九六年,隸屬東帝士集團,集團負責人是叱吒一時的紅頂商人陳由豪。當時首任直選總統兼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掌大權,開放民間參與油電經營,陳由豪為爭取台電桃園大潭電廠供氣生意,提出「觀塘工業區開發計畫」,憑藉良好的政商關係,順利讓東鼎拿下觀塘工業區及觀塘工業專用港的開發權,規劃興建國內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環保抬頭 商機再現

東帝士集團在一九九八年出現財務問題,開發遲未完成。一九九九年中油取得大潭電廠天然氣供應合約,曾評估在觀塘工業區興建接收站,而建港是接收進口天然氣的必備設施,卻被東鼎握在手上,東鼎雖開價五〇億轉讓權利給中油,但價格太高,

中油無奈轉戰至台中港。

二〇〇一年,陳由豪投資失利,東帝士集團負債高達一一〇〇多億元,陳由豪繼續鋌而走險,涉入多起公司掏空弊案,包括侵吞東鼎公司四億多元,最後被列為十大通緝要犯潛逃大陸。

東帝士集團解散後,東鼎公司經營權轉手給中華開發(五五%)、統一能源(二五%)、長榮鋼鐵(十二.五%)、大台北瓦斯(五.八%),同時,觀塘工業區及工業港僅完成造地五公頃便暫停施工,其開發及工程團隊也陸續解編,至今仍是荒蕪空地。

本刊調查,東鼎公司十多年來,以近乎紙上公司的運作,目的在保有觀塘工業區計畫、環評報告、土地所有權及開發單位的權利,靜待台灣天然氣供應需求再度成長的到來。

隨環保意識抬頭,馬政府正式宣布核四「一號機完工封存、二號機不續建」,並確定核一、核二、核三「屆齡退休、不再延役」,蔡英文也提出「二〇二五非核家園計畫」,天然氣發電儼然成為補足電力缺口的最佳選擇,東鼎期盼已久的天然氣進口商機,開始見到曙光。

立委質疑 利益輸送

記者上週實地走訪東鼎位於復興北路的公司,不到三十坪大的空間只剩二名員工,其中一位就是董事長劉金柱。他說,辦公室最多曾有四十四名員工,後來經營權轉手後,員工陸續離開。

「近年有非常多民營企業來跟我們談,想買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權,出的價錢甚至比中油還高。」劉金柱說,開發工銀完全授權東鼎,東鼎很審慎的評估這樁併購案,畢竟這關係到國家能源發展,「不是哪個阿貓阿狗來投資,我們都願意賣。」他並強調,目前與中油仍在議約階段,東鼎董事會還沒通過最後決議。

二〇一四年農曆春節前後,時任經濟部長張家祝宣布,政策核定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以六〇〇億新台幣進行開發,當時中油與台電為了爭搶接收站建造權,還鬧出兄弟閱牆的戲碼,最後由中油獨資取得建造與經營權。

第三座接收站確定落腳觀塘工業區後,中油隨即在二〇一五年中旬提出接收站投資計畫,並編列二十二億元,打算今年向東鼎公司併購工業區及工業港,此項投資計畫也已送至行政院。

現在,中油在看守內閣期間,火速決議以高於原編預算逾三成,將近三〇億元的價格收購東鼎公司,東鼎最大股東、持股過半的開發工銀董事長張家祝,正是推動第三座接收站計畫的關鍵人物,而目前中油董事長林聖忠也是由經濟部次長轉任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引人矚目。

立委蘇震清質疑,「前任經濟部長張家祝身分敏感,不免令外界揣測是否涉及利益輸送。」第三座接收站的順利興建與否,直接關係到台灣未來三十逾年的電力供應,豈能由即將卸任的高層,與已卸任的高層草率決定。

重大政策 杜絕弊端

蘇震清還說,總規模高達六〇〇億的國家重大開發案,中油非得在政權交替前、內閣看守期間處理,此舉已違背憲政慣例,「為何不等新內閣上任再執行?」、「是不是擔心新內閣上任後,預算審不過,東鼎公司被其他民營企業拿走?」

面對種種質疑,中華開發回應,東鼎液化案目前正在與潛在買家研商當中,開發工銀對於本交易案及交易對象抱持開放態度。對於爆料內容指稱開發工銀張家祝董事長介入一事,絕非事實,本案自始至今,張家祝董事長從未參與相關討論及協商。

開發金控強調,在協商過程中,潛在購買對象之一的中油公司已表示相關交易所需預算,應經立法院通過才可執行,如果立法院未通過預算,本交易也無法執行。

開發金表示,開發工銀在參與和潛在買家商議過程中,從未聽聞所謂三十億元價金。爆料內容三十億元數額應並非完全用於購買東鼎液化股權之用,可能還有其他與本交易案無關、後續開發所需要的經費。

電力能源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命脈,相關政策與建設,不容任何缺失;特別是目前正處於新舊政府交接的看守期間,政府更應繃緊神經,切莫讓弊端發生。

撰文:黃士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761

【深水埗搵食上集】新舊交替小食店 滿街有情有義

1 : GS(14)@2016-04-01 15:47:14

陳灼明(明哥)是施予者與受助者之間的堅穩小橋。


香港人即使只有三天假期,也忍不住收拾行李,放低沉重工作和功課,飛到台灣過一個悠閒周末。來不及買機票的,倒不如去趟深水埗,看着矮矮的樓房,繞過綠箱子滿滿的街道,走入人情味濃厚的食店和老闆聊天,你大概會懷疑自己是否身處香港。



北河燒臘飯店提供家常飯菜,味道不算特別,但能為居民解燃眉之急。

現在仍可以$22買到三餸飯,超值了。



「最重要是平衡區內利益,讓大家都可以做朋友。」--北河燒臘飯店滿滿的人潮在店外徘徊,穿着幾件大衣的老伯、牽着剛下課女兒的年輕媽媽、操着帶口音的廣東話的嬸嬸遞上飯票或殘破紙幣,以換取一頓溫飽。店裏的女工忙着遞上一盤又一盤的椒鹽豬扒、魚香茄子、清炒椰菜等家常餸菜,再拿走一掃而空的銀盤子。北河燒臘飯店老闆陳灼明(明哥)說:「越窮的區其實特別有人情味。」他穿着淺藍色襯衣,破掉的領口露出一條條白線,面對鏡頭一臉淡定。明哥說起自己小時候住在七層高的舊式公屋,特別記得鄰居每次煮糖水都會拿一大碗給他,連繫着他跟深水埗街坊的,正是這份街坊情。採訪當天雖下着梅雨,店內仍有不少行動不便的伯伯,默默吃着面前的鳳爪蒸排骨飯。明哥無暇招呼所有食客,但依然盡力關心他們需要。新舖有着落,然而舊舖業主亦有加租,雖然加幅不大,但他亦表示經營壓力增加,未來飯票將由$22微調至$24。兩肉一菜的三餸飯雖然貴了,但想想今天拿着同等面值的鈔票,也不過只能買到三、四個麵包。然而飯店派飯或出售平價飯盒,少不免會影響鄰近小店的生意,明哥得到朋友提醒後,嘗試踏出多一步協助區內其他小店。曾經有非牟利組織希望送贈約一千箱雞蛋漿給他,他深知自己無法短期內用完蛋漿,就主動聯絡其他非牟利團體和附近的麵包舖,轉贈蛋漿。他又曾收到一噸黑、白胡椒,最後轉贈鄰近的雜貨店,雜貨店後來以半價出售有關的調味料,減輕居民的負擔之外,亦能鼓勵街坊光顧小店。有人說北河燒臘飯店是善堂而不是飯店,明哥亦坦言自己心軟,很難做到以利潤為先的大生意。但其實,他經常提及的不是「幫人」,而是青年人的「社會責任」和「正向教育」。每次義工活動完結後,他總會邀請學生回到店內,聽他說一段簡短的分享,也順勢培養年輕人主動關懷弱勢社群,甚至是身邊的家人。這間飯店,其實不僅是善堂,亦是一間學校,或者是施予者與受助者的一道小而堅穩的橋樑。



隨店主年紀漸大,女兒李思敏也全職帶點明發小食。

街坊陳先生每周四天光顧明發小食,每次都點肉燥飯或麵。



「這裏不能隨便休息……如果讓客人摸門釘怎麼辦呢?」--明發小食「明發小食」與北河燒臘飯店相隔兩條街,老闆娘王均明與明哥相識廿載,早期已向有需要的街坊派發碗仔翅、豆腐花等小食。明發小食覓得地舖前,曾經是深水埗小霸王。老闆娘憶述,當年買魚肉翅的客人站滿整條北河街冷巷,最終被鄰近店舖投訴,才租用附近的店鋪。「客人即使只來過一次,我也記得他們之前點過甚麼。」老闆娘頂着一頭花白色的鬈髮說,轉頭又忙着招呼舉手要辣椒醬的客人。她的女兒解釋,媽媽用心經營明發小食,只為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即使是節慶日,媽媽亦甚少休息,並不是希望多賺一天,而是不希望客人摸門釘。採訪期間,確有不少熟客光顧,其中一位陳先生一星期最少光顧四次,而且已持續兩年多。客人有時拿不定主意吃甚麼,都會放心讓她發辦。不少客人在店裏遺漏身份證、手提電腦等物品,都放心交由老闆娘保管,覺得店就像老家,不擔心有人偷竊。老闆娘同樣信任客人,試過熟客因忙着聊電話而忘了付款,她沒有特意去追,客人卻也自動自覺找清欠款。在這「人情歸人情,數目要分明」的社會,這種互信關係已少見。除香港人,遠至內地、日本、新加坡等的客人亦會轉程回來嚐一碗魚肉翅。有一內地人因為想念明發的碗仔翅,特意回深水埗希望找回熟悉的味道,但因忘了地址而在深水埗逛了三次,終趕及上機前找到。令人神魂顛倒的魚肉翅,湯底原來是店家每日用新鮮豬肉熬製,魚肉則以新鮮鯪魚肉打成,口感彈牙沒腥味,就連放在桌上的調味料如菜甫、辣椒油也是店家自製,難怪在別家吃不到同樣的味道。豆腐花也是老闆娘凌晨五、六點新鮮磨製,放入口完全不用咀嚼,豆腐花就像瀡滑梯般滑入喉間,糖水帶微微薑辣味,甜度剛好。豆腐花一般十點出爐,而且售完即止,有時下午兩三點已經售罄。記者:黃映嫚攝影:鄧鴻欣



魚肉翅$20,推介指數★★★★★

豆腐花$8,推介指數★★★★☆

韭菜和椰菜煎餃八隻$32,推介指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01/195529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87

西環集中營:泛民新老交替或影響與京溝通

1 : GS(14)@2016-07-12 03:15:14

立法會議員來屆大換血,特別民主、公民兩黨重量級議員退下火線,由年輕人上位。季陶聽聞不少官場中人甚至內地中間人對這個變化相當關心,憂影響日後溝通,據知有將退下火線泛民成員開始將某些內地溝通關係轉移給接班人,但承認要建立互信,恐非短時間辦到,日後要就類似政改等重大問題與中央對話,難度亦會增加。有官場中人指,以往與民主黨領導長時間合作,對公民黨大狀也有相當認識,「基本上同民主黨有一定互信、亦知公民黨班大狀諗法,大家傾嘢知道對方底線,知道邊個有得傾、邊個冇得傾」,但泛民年輕人取態料較前輩硬,日後要游說泛民可能更困難。而以往有與內地中間人溝通的泛民議員,大部份也退下來,有泛民中人稱不同泛民議員,各有與內地中間人溝通渠道,據知一些將退休的議員開始將自己的溝通人脈轉交接班人,「通常安排大家食餐飯,一方面同中間人講自己退休,另一方面介紹新人畀佢哋識,日後要溝通就去搵班後生」。有政界中人引述有中間人說,雖然他們與一些泛民二、三梯隊有接觸,亦相信仍可和新一代泛民議員保持溝通,但始終與這些新丁認識不深、未建立全面互信,「北京日後要了解泛民睇法,恐怕冇以前咁易」,他指日後若要就類似政改等重大問題與泛民政黨對話甚至談判,相信難度會增加,「內地唔係咁易信一個人,通常係經長期接觸,建立互信,先可以喺一啲重大問題上深入傾」。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1/196898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16

社區新舊交替 多本土特色街道建築

1 : GS(14)@2019-04-06 11:38:0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952&issue=20190406
【明報專訊】長沙灣雖屬於傳統住宅舊區,但就有豐富的歷史和本土文化,並可品嘗地道美食,近年吸引不少旅客及年輕人,其中長沙灣道時裝街介乎欽州街與黃竹街之間,有不少商舖兼營時裝批發及零售,而由於有部分貨品屬於設計師品牌的樣品,或有瑕疵的貨品,因此售價會較低,吸引本地時裝店及海外買家到訪。

鴨寮街美荷樓吸引遊客

此外,鴨寮街跳蚤市場亦屬本港旅遊景點之一,該處為平價雜貨市集,有全新產品之外,亦設有二手市場,貨品包括影音及電子器材、古董時鐘、舊貨幣等,向來吸引不少人來「尋寶」。

若走到石硤尾一帶,就可參觀美荷樓生活館,現時屬於二級歷史建築,前身是安置災民的徙置公屋,是目前香港僅存的H形住宅建築,而經過活化後已變身成現代化的旅舍,提供129個由原公屋單位改建的房間。另旅舍內亦有特色博物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等,讓參觀者認識香港公屋歷史。

[睇樓手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