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 代美容(919)前主席曾裕舊年唔多順利,先係自己開記者會講俾證券經紀呃,大家見佢去高盛索償時仲好好氣,唔知係咪太勞心勞力搞到病,舊年底佢就以健康 理由,辭晒現代美容嘅職務,跟住就發生星洲稅局告佢逃稅單嘢。 究竟佢病成點,都冇人知。噚日新加坡嘅聯合早報網報道,指曾裕冇喺16號去星洲出庭,佢嘅代 表律師交出一份香港醫生報告,份報告話曾裕家陣心跳急促,每分鐘跳成百下,正常人則介乎60至80下;血糖亦偏高,仲有慢性腦缺血嘅症狀,一有壓力,就會 有中風嘅危險,所以醫生認為佢唔適合坐飛機咁話。睇嚟曾小姐唔只唔搭得飛機,似乎仲唔激得o忝。上次呢單案喺星洲法庭過堂時,曾裕都出席唔到,今次又唔見 人,控方要求法庭發拘捕令,但法官認為,冇明顯證據顯示曾小姐蓄意違抗法庭,所以佢暫時可以安心休養。 |
2011-4-26 AD
今年初首次打入《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十大嘅「鞋王」鄧耀(圖),日前因中風入院。百麗(1880)噚晚出通告報平安,話現年76歲嘅鞋王,目前情況穩定,有信心會逐漸康復。不過,鞋王暫時應該會多留喺屋企休養,所以平日揹起集團日常營運嘅CEO盛百椒,獲委任做代理主席。
雖然鞋王年紀唔細,但睇落身體一向唔錯,起碼年年百麗業績,佢都例牌現身,以「精神領袖」身份發言。
記 得幾年前,鄧耀開始減持百麗,當時市場估鞋王係咪部署退休。當時佢笑笑口同華華講:「我咁多年經驗,仲專業過啲管理層喎!我又唔算好老,仲做得!」親證退 下火線傳聞屬流料。其實,百麗中人同華華講,鞋王近年主要只係負責整體策劃,日常管理早已交晒棒。喺百麗做咗廿年嘅盛百椒當然係膽,鞋王3名仔女亦早已上 晒位,阿仔鄧敬來係百麗執行董事,女兒鄧明慧就喺公司負責人力資源同財務管理,另一個女鄧穎思,擔任STACCATO董事總經理。
|
||||||
十五個月前,英特爾(Intel)執行副總裁馬宏昇(Sean Maloney)剛中風時,醫生告訴他,這輩子他都不可能再划船,這是馬宏昇最愛的運動,他心裡想反駁,嘴卻不聽使喚。 十五個月後,五月三十一日下午二點,他站上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大舞台,主持英特爾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的演講,這是他復出之後,第一場公開演講。 聚光燈下,馬宏昇顯得身形消瘦;演講,也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說,偶然輕微口吃,聽得出這是嚴格復健後的辛苦成果,「去年十二月,他連話都還不太能 說,」一位馬宏昇的朋友觀察。但這一天,一個小時的演講,他不用看稿,講話清楚連貫,擊敗病魔,他終於拿回原本屬於他的舞台。 出身貧寒!兩次被退學,大學沒畢業 馬宏昇是影響台灣資訊產業的關鍵人物,業界人士觀察,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八年,他說服英特爾總部,策略性扶植台灣ODM(設計製造代工)產業鏈,讓台灣 PC ODM產業鏈壯大,也讓英特爾亞太區業績倍數成長。今年五月,英特爾宣布,馬宏昇今年中將成為首任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未來他將是英特爾在大中華區最有權 力的人。他掌管的英特爾中國區,去年營收為七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兩千億元)。 是什麼樣的性格,能讓馬宏昇從中風的低潮中爬起來,再創他人生、事業的高潮?又是什麼樣的工作態度,能讓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Andy Grove)在千軍萬馬中挑選他出來擔綱重任? 馬宏昇的人生充滿意外,他出身倫敦的貧寒家庭,是六個小孩中最小的一個,他兩次被退學,甚至拿不到大學文憑,英國報紙形容,在發現他對高科技的興趣之前,馬宏昇是個「我行我素的惡棍」。 三十六歲那年,馬宏昇卻被葛洛夫選中,從英國英特爾的小經理,變成他的貼身助理(Technical assistant),當葛洛夫的助理,「要評估技術、要寫公開講稿,要負責關鍵客戶,什麼都得做,」通過之後,再外放獨當一面,「他跟Paul(現任執 行長歐德寧),都是助理出身,葛洛夫最喜歡的兩個親兵愛將,」一位英特爾前員工觀察。葛洛夫向來以「偏執」出名,對事情十分挑剔,卻會看上馬宏昇,原因是 他認為馬宏昇跟他的做事方式,「幾乎一模一樣」。 在英特爾內部,馬宏昇被視為「鐵人」,他用嚴格紀律推動英特爾的業績成長引擎。而他個人的三項特質,更是他仍被賦予重任的原因。 有鐵人意志力!可連續工作十七小時 「他是我看過,少數能用意志力控制時差的人,」英特爾前亞太區行銷及技術總監黃逸松說,從美國飛十幾個小時到台灣,馬宏昇只要進飯店洗個澡,馬上就能跟客戶開會。 「幫他排時程,他要求每一分鐘都要用到,時程排太鬆,他會不高興,」黃逸松說,馬宏昇行李箱裡,一定有一雙慢跑鞋,即使有時差,每天早上五點,他就上路慢 跑,早上六點,他就開始和客戶開會,一直開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有突發狀況時,他隨時可以拿著行李箱,從加州直奔亞洲。 有鐵人執行力!嚴格追蹤會議決議事項 馬宏昇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有深厚的交情,就是因為他的執行力。「他會讓你覺得他重視你的意見,」黃逸松說,當他跟客戶開會時,他會仔 細聽出對方的需求,每次開會,二十四小時內就有會議紀錄,紀錄裡一定有執行事項(action point),定期追蹤、考核,下次開會時,客戶的需求每項都有回音。 「他在的時候,一個星期會有兩次action review(進度審查),他走了之後,就變成一個月一次,」一位英特爾前員工回憶。 「很多人怕他,因為他記憶力非常好,」黃逸松說。一位英特爾員工回憶,跟馬宏昇開會,最怕的就是他追問,「他不會大聲,但是他會追問到你答不出來為止,」他用這個方法,反覆測試部屬極限。 有鐵人高標準!永遠要求更高業績目標 他重賞重罰,最後一○%的員工,拿不到任何分紅,但如果部屬一直有超水準表現,就有可能連續破格升遷,晉升高位;像鳳凰科技全球副總裁吳惠瑜,原本只是台 灣英特爾的業務助理,馬宏昇把台灣的經銷商交給她管,成績不錯,馬宏昇再把亞洲十四國的經銷業務交給她管,過這關考驗,吳惠瑜升上英特爾台灣區總經理的大 位。 「他擅長push and pull(推拉行銷)策略,」吳惠瑜觀察,如果美國總部訂出兩億美元的業績目標,馬宏昇心裡想的目標是三億,最後交給團隊的目標,就會是四億美元;別人是 先看市場,訂出兩億美元的目標,馬宏昇卻是思考未來市場能成長的六億、還是七億,再訂出四億美元的目標。「他擅長先創造需求(pull),再用紀律要求大 家達到目標,」吳惠瑜說。 迅馳(Centrino)處理器的成功,也是他職業生涯裡的典型案例,當時英特爾計畫推出附有無線網路功能的筆記型電腦處理器,卻沒有廠商看好,因為,戶外並沒有無線網路服務,誰會買提供無線網路功能的筆記型電腦? 走過中風!重新練划船,竟可再參賽 馬宏昇帶著團隊拚命找合作夥伴,馬宏昇一面說服宏?硉孕x灣筆記型電腦廠推出迅馳的筆記型電腦,一面帶著部屬衝高無線網路熱點的數量,隨時檢討策略,馬宏 昇自己也直接拜訪餐廳、機場貴賓室業者,帶頭衝無線熱點數量,最後,光是台灣,支援迅馳處理器的機型,就從十幾台增為四十台,迅馳後來更成為筆記型電腦的 主流處理器。他開拓DIY市場、發展和台灣ODM廠的合作,都是從別人認為沒機會的不成熟市場,找出大成長的好機會。 馬宏昇的興趣就是划單人小艇,他從十八歲開始划船,「從第一天划船開始,我就知道這是我會做一輩子的事,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正面力量。」馬宏昇說,在美國,每天早上上班前,他就會一個人在舊金山灣划船。 去年二月,他卻突然中風,中風後幾個星期,他看診時,一個醫生對其他人說,「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划船了,」馬宏昇不服氣,嘴巴卻因為中風,無力反駁。 他在助理和朋友的協助下,再回到舊金山灣,重新划船,一開始,他只有左手可用,只能在舊金山灣裡繞圈圈,「認識我的朋友,恐怕不會把耐性跟我聯想在一 起,」馬宏昇說,他一遍一遍的練習,「我要證明這只是那個醫生的意見,不是我的命運,」馬宏昇說,他替自己訂下目標,每週都要比上一週更進步,到十月時, 他竟已可以參加波士頓舉辦的划船大賽。 「划船和中風復健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馬宏昇說,兩者都需要「耐心和持續力」,去年十二月,他連說話都有困難,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反覆練習,六個月後,他已能完成一小時的演講。 中國市場,將是他爭得執行長大位前,最後一戰,一位產業人士觀察,馬宏昇在中風之後,還能重回執行副總大位,一大部分原因是葛洛夫的重用,「換成別人,早 就離開英特爾了,」英特爾把最重要的中國市場交給他,是因為中國市場現在是英特爾最重視的舞台,到目前為止,英特爾已經投入了無數的資金、人力,和最先進 的晶圓廠投資,但是中國市場的發展卻不如預期,「中國政府還在計畫生產自己的處理器,」如果馬宏昇能將這塊市場做起來,就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執行長。 產業人士觀察,馬宏昇是英特爾派駐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階的主管,他上任後,英特爾在大中華區的組織很有可能會重組,馬宏昇將是未來決定台灣廠商和英特爾關係 的關鍵人物,他創造出過去十幾年台灣ODM廠和英特爾的緊密合作關係,但前兩年WiMAX專案,也是由他負責卻遭遇挫敗,這次復出中國,馬宏昇的策略還能 不能替台灣科技廠帶來新機會,將會是台灣廠商下一個轉折的關鍵之一。 |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