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強勢介入,云南中煙陷醜聞 「煙草狂人」夢斷煙草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400
中國煙草系統第一家改制的科研單位——云南瑞升涉嫌國資流失醜聞,掌門人楊偉祖涉嫌受賄罪。煙草系統多元化投資平台的病灶也由此得以管窺。
被告席上的風雲人物
3月的昆明春光明媚,云南煙草系統卻感到陣陣寒意。
叱咤云南煙草系統的風雲人物——楊偉祖即將走上昆明中院的被告席。
楊偉祖,原云南瑞升煙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云南瑞升)董事長。2001年,他以云南煙草科技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身份創辦云南中煙工業公司(以下簡稱云南中煙)的另一家煙草多元化投資公司——云南瑞升,這也是中國煙草行業唯一一家由科研單位徹底改制的公司。
至今,楊仍為云南煙草科技研究院職工。
多方信息源證實,楊偉祖案的導火索是云南瑞升的股權紛爭。據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底,系統內就有針對云南瑞升的舉報,直指國有股被稀釋,國有資產有流失。接近楊偉祖的人士透露,云南瑞升多次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吸納新的股東。
官方的說法是楊偉祖以「受賄罪」被逮捕。2012年9月29日下午4點,楊偉祖被昆明市公安局直屬分局正式逮捕。據悉,該案曾由兩位中央高層批示,中紀委介入調查。
「案子很複雜,中紀委前段時間還在我們公司查。」瑞升集團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
云南司法系統內部人士透露,楊偉祖案情複雜,亦曾兩期補充偵查,公訴機關可能在2013年4月24日左右提起公訴。
其實,楊偉祖案只是云南中煙多元化投資中出現的一起案件。
目前,云南煙草多元化投資的中樞是云南中煙投資處,其管轄著中國煙草系統兩家最大的多元化投資平台——云南煙草興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云投資)和云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云南紅塔)。
自2009年開始,上述兩家公司分別捲入與福建首富陳發樹、保利地產發起人張克強的股權糾紛。這是自昆明卷煙廠廠長陳傳柏外逃和褚時健案後云南中煙最大的醜聞。而2011年4月,原云南中煙投資處處長郭洛夫自殺,更是為云南中煙近年來的多元化投資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
「楊耶穌」的煙草路
表面上,楊偉祖是一位文弱的理科男,戴著大幅邊框眼鏡,身材瘦削。但卻藏著一顆文藝青年的心。「喜歡主持,朗誦。」這是楊偉祖留給云南大學化學系老教授古麗磨滅不去的印象。
1991年7月份,籍貫云南騰沖的楊偉祖從云南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畢業,時年25歲的他,人生的下一站,即為云南省煙草工業研究所。
畢業三年之後,楊偉祖便擔任所裡香精香料研究中心主任,「調香是門藝術。」楊偉祖的一位同事自豪地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
這確實是門藝術,如何不沖淡煙葉原本的味道,又讓抽煙者口感更合適,調香師需要在化學分子與藝術之間掌握精妙的平衡。在繁忙的科研的間歇裡,楊偉祖甚至翻譯了二十萬字的《吸煙的正面效應研究與探討》。這差不多算是國內出版的唯一談及吸煙積極因素的文獻。
儘管以研究香精起家,在1990年代末,楊偉祖卻將重心轉移到了當時煙草行業最熱門的前沿陣地:再造煙葉的工業化研究與開發。
後來,楊偉祖被譽為造紙法再造煙葉領域的開拓者。可以佐證的是,中國煙草總公司關於建立煙草行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評委庫中,楊偉祖與煙草院士謝劍平均為評委。造紙法再造煙葉俗稱煙草薄片,是利用煙梗、煙碎末和碎片等煙草廢棄物作為主體原料,經過重新組合加工而成的產品。
就在煙草科技取得功名之後,楊偉祖瞄準了健康行業。楊偉祖設計的云南瑞升健康產業版圖包括:「人的健康」(自然療法、有機食品、生物製藥等)和「自然健康」(有機農業、土地康復等)領域;他這樣描述自己事業的新目標:以生命智慧為無數他人謀長遠幸福。
2011年12月19日,瑞升生命智慧研究院成立,楊偉祖擔任院長。在當天的討論會上,楊設置的議題包括:生命智慧思想理論研討;構建未來生活新形態新範本;大生命產業的構想與規劃。
原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杜小安曾應楊偉祖之邀給瑞升員工授課,在他看來,楊偉祖疾呼健康命題,背後則是對世道人心的憂慮。他認為,楊懷著「拯救」之心,「想著的是改造人性和良知」。而不少煙草行業媒體人士則直呼其為「楊耶穌」。
當然,也有不認可者。「有一陣,每個星期上班五天,有兩天在聽他講生命、智慧。」一位剛從瑞升集團離職的員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生命產業、智慧,這類東西太玄乎。」
在被捕前半年,「一直在講他怎樣練瑜伽。那時就感覺他快瘋了。」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回憶起他最後一次見到楊偉祖的場景。
紅頂瑞升
楊偉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身處煙草行業,他的野心是做大「健康產業」;自2002年擔任由云南煙草參股的云南瑞升董事長,體制內的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的職務直到2010年才辭去。
身份的分裂以及煙草特殊的政企合一以及專賣模式,則是楊偉祖和云南瑞升的「原罪」。
2001年3月16日,在時任云南煙草專賣局局長李維林的鼎力支持下,云南瑞升成立。彼時,煙草行業的多元化投資熱潮尚未冷卻。曾有業內人士估計,當時全國煙草系統的非煙資產總額超過600億元。
據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內部人士透露,云南瑞升註冊資金合計500萬,云南煙草出資300萬元左右,佔股60%,為第一大股東,其餘股份皆由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香精香料中心的骨幹人員集體持股。楊偉祖當時任該中心主任,在云南瑞升擔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而時任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院長的姚慶豔則出任云南瑞升董事長,姚現為云南紅云紅河集團董事長。2002年7月,楊偉祖出任云南瑞升董事長。
在楊偉祖主政云南瑞升的十年間,正是由於煙草的參股,使得瑞升獲得了政策上的「紅頂子」。一方面,儘管已經改制,云南瑞升仍從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云南省獲得大量的科研經費;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進入煙草行業的門檻。
《煙草專賣法》規定,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依法實行專賣管理,並實行煙草專賣許可證制度。煙草專賣品包括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煙葉、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
而云南瑞升生產煙草薄片,原料為煙葉碎片、煙末和煙梗等,同樣在國家專賣範圍內。煙草公司股份的存在,使得瑞升集團獲得了進入煙草輔助行業的准入證。
云南瑞升在煙草薄片上的優勢被放大。2010年底,楊偉祖曾透露,瑞升造紙法再造煙葉已在全國80%以上的重點骨幹卷煙品牌中實現了應用,該企業經濟增長均保持在30%以上。云南瑞升的一家關聯公司——云南中煙昆船瑞升2010年的公司產銷量已達到2萬噸,為國內之最。
案發或因國有股被稀釋
儘管云南瑞升產值穩步增長,在長達十年時間裡,云南中煙的股權一直被稀釋。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吸納新的股東是重要手段。
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一份內部材料證實,至2011年中,云南瑞升86%的股份由職工集體持股。相比公司組建時,職工集體持股比例番了一倍多。但何人名列其中,或許只有在庭審時才能解開謎團。
南方週末記者調查得知,2011年末,審計署昆明特派辦開始核查瑞升集團的增資擴股行為,審計結果對瑞升集團不利。這份報告呈遞至高層後,國務院高層領導作出批示,2012年7月,中紀委開始調查此案。兩月之後,楊偉祖被捕。
在南方週末記者調查中,發現了另一家與云南瑞升有關聯的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華寶國際。華寶國際曾經佔領著中國煙草香精香料近一半的市場。曾在云南瑞升香精研發部門工作的王鑫(化名)透露,相對於煙葉,香精雖然並非專賣品,但它同樣屬於「半壟斷」行業。
南方週末記者發現,云南瑞升的股東中出現華寶國際的影子。2008年7月7日,華寶國際發佈的公告稱,其成員公司包括云南瑞升等多家公司。
華寶國際何時注資云南瑞升?持有的股份多少?公司高管是否接受過與楊偉祖案的調查?南方週末記者就以上問題向華寶國際投資處求證,截至發稿時止,未獲對方回應。
而更大問號則是,作為香精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云南瑞升為何要接受華寶國際的注資?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再次轉發《國資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中強調,擬通過增資擴股實施改制的企業,應當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媒體或網絡等公開企業改制有關情況、投資者條件等信息,擇優選擇投資者。
南方週末記者在公開平台並未查詢到云南瑞升增資擴股的信息。
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李肖霖律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國有股被稀釋,如果經董事會同意,那是符合《公司法》的規定的。而在增資擴股時,可能存在的犯罪則包括受賄罪。即增資方故意壓低轉讓價格,後收受出資方賄賂。巧合的是,2012年9月29日,昆明警方逮捕楊偉祖的理由是涉嫌受賄罪。
非煙產業多事之秋
1990年代,云南煙草產業屢爆大案。1992年,昆明卷煙廠廠長陳傳柏出逃;而云南產業最大的歷史污點,當屬1999年的褚時健案。此後數年,云南中煙的煙草主業並未爆出駭人黑幕。但自2009年以來,云南中煙的多元化投資平台,也即非煙產業,進入多事之秋。
2012年1月3日晚6點,昆明中院結束了華美系實際控制人張克強詐騙案的庭審。張克強為保利地產發起人,為華美系的實際控制人。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幾乎在統一時間,云南省高院宣佈受理陳發樹訴云南白藥股權轉讓糾紛一案。
更戲劇的是,二案皆與云南非煙產業有關。
2006年始,張克強控制的華美豐收和其他民營資本向興云投資旗下公司興云信支付3.28億元,加上興云信自有的投資款4000萬元,獲得鹽湖集團169,766,788.93股股權。
2008年3月鹽湖集團借殼ST數碼上市。復牌當日,張克強旗下的華美豐收和其他投資夥伴當天的股票市值超過了50億元。然而,在股權轉讓完成後,張克強等人以詐騙罪被昆明市檢察院逮捕。2012年初開庭後,一直未宣判。這起官司最終影響到云南白藥股權的轉讓。
2009年9月10日,陳發樹和云南紅塔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前者以22億元的對價獲得後者持有的云南白藥12.32%的股份。陳在支付股權款後兩年,云南紅塔仍未辦理過戶手續。而期間,該投資的賬面價值增長了30多億元。2011年12月8日,陳將云南紅塔告上法庭。
兩位知名民營企業家均栽在云南煙草多元化資產的股權轉讓上。
2013年2月4日,歷時3年多的「云南白藥股權糾紛」案一審宣判,云南省高院除了判定確認《股份轉讓協議》合法有效外,此前陳發樹方面的其他訴訟請求均予駁回,隨後,陳選擇上訴。其代理律師、北京尚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慶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司法材料正在移交最高法的過程中。何時開庭不確定。」
而張克強,仍在苦苦等待一審判決。該案2012年1月3日結束庭審,判決已經嚴重超期。華美集團董事長陳金龍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司法系統對該案有不同意見。」
和其他壟斷行業一樣,煙草多元化投資早年多集中在酒店、物流、糖酒銷售等實體經濟領域,投資行業鬆散,投資主體管理並不十分嚴格,投資中多存在職工名義的『集資投資』行為。
針對多元化投資企業的問題,2004年,國家煙草專賣局曾專門出台《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清理在關聯企業參股入股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退股,同時規定今後嚴禁再有類似問題的發生,並對有關單位進行了重點檢查。
200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煙草業改革的綱領性文——《關於進一步理順煙草行業資產管理體制深化煙草企業改革的意見》。這份文件明確明確煙草行業繼續保持專賣專營,即政企合一的形式。
在此背景下,國家煙草專賣局於2006年明確提出「基本完成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基本完成不良資產處置,完成列入清退計劃的多元化企業退出」的目標,由此拉開多元化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序幕,也就是煙草行業的「瘦身計劃」。
時至今日,這個瘦身計劃依然沒有完成。據悉,云南瑞升案在高層批示後,針對煙草企業內部幹部職工持有的關聯企業的股票,國家煙草專賣局啟動新一輪清退工作。
中紀委或設立頂層反腐機構 王岐山稱黨橫下一條心繼續“打老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60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講話指出,中央橫下心要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在如此形勢下仍有黨員幹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誰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付出代價!
人民網稱,此次中紀委會議結束後,或將設立頂層反腐機構。
王岐山指出,從嚴治黨首要的是嚴明黨紀。不僅要依法治國,還要以德治國:
我們這麽大一個國家、13億人,不可能僅僅靠法律來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法律法規再健全、體系再完備,最終還要靠人來執行。領導幹部一旦在德上出問題,必然導致綱紀松弛、法令不行。
從十八大以來查處嚴重違紀違法“活”的案例看,有的領導幹部根本不學黨規黨紀,不知法律法規,無視規矩、不講廉恥,根本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毫無戒懼之心。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越應心存敬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決不能無法無天、膽大妄為。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治國理政、管權治吏思想,有豐富的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國家”是我們民族獨有的概念,國與家緊密相連、不可分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為首要。中華傳統文化是責任文化,講究德治禮序。
王岐山還強調,黨中央橫下一條心,一定要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
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幹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
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治病樹、拔爛樹,強化“不敢”的氛圍。
懲是為了治,要加大治本力度,選對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完善激勵和問責機制,逐步實現“不能”。最終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樹立“三個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
然而,“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防止反彈任務艱巨。黨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一旦出現反彈,後果不堪設想。
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
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利益輸送;決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各級紀檢機關要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保證中央政令暢通。
十八大中共四中全會剛剛閉幕,主要解決了依法治國的問題,王岐山的講話對反腐敗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已於昨日召開。人民網稱,此次會議可能會設立頂層反腐機構。
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表示:
此前的表述中“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而這次會上,王岐山的講話則指出“要加大治本的力度”,有著根本的不同,認識很清晰,就是要構建一個不敢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特別強調,要通過反腐敗來為依法治國提供保障。
王岐山的講話透露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現在的官場地位越高權力越大,特別是黨內不能團團夥夥、拉幫結派,這幾句話很關鍵,絕對不是憑空說的,中央高層對此也有共識。拉幫結派,像這麽大的利益團夥能夠形成就是長期以來存在著利益輸送。王岐山講話中,明確要通過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履行監督責任,來確保進一步使中央政令暢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紀委將首次向中辦國辦派紀檢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329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不僅“打老虎”馬不停蹄,範圍也不斷擴大,從在職官員延展到“大老虎”、退休高官以及紀委內部人,方法上的創新可圈可點。 (CFP/圖)
對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響的7家中央和國家機關就要設立中央紀委派駐機構了!
據新華網12月11日消息,為加強黨內監督、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中央決定,由中央紀委在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機關等中央和國家機關新設7家派駐機構。
黨章規定,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黨的紀律檢查組或紀律檢查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
據了解,中央紀委派駐機構,統一稱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是由中央紀委派出、駐在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履行黨的紀律檢查職能的常設機構。
據人民日報消息,在2004年之前,派駐機構由中央紀委監察部和駐在部門雙重領導。2004年,根據中央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監察部關於對中央紀委監察部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中央紀委監察部對36家雙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2005年對20家單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實行統一管理。之後,經歷兩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目前中央紀委監察部共對52家中央和國家機關設置了派駐機構,其中雙派駐34家,單派駐18家。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目前,在140多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中,中央紀委監察部設置了52家派駐機構。將對尚未設置派駐機構的80多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新設派駐機構,實現派駐機構的全覆蓋。
值得註意的是,中央紀委向黨的工作部門和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派駐紀檢組,在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有業內人士認為,新設7家派駐機構,是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的重要一步。
此外,不同以往的派駐機構實行“點對點”的單獨派駐,此次派駐機構將采取單獨派駐和歸口派駐兩種形式。形式主要分兩種:一是對系統規模大、直屬單位多、監督對象多的部門,單獨設置派駐機構;二是對業務相近、相關或者系統規模小、監督對象少的部門,歸口設置派駐機構。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對新華網表示,“過去,中央紀委主要是向中央國家機關派駐紀檢組,從來沒有向黨的工作部門和人大、政協機關派駐過紀檢組。”這7家單位都是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是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中樞,權力集中、地位重要,對其加強監督非常必要和迫切。
同時,據中紀委網站消息,中紀委副書記、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副組長陳文清對中紀委向中辦國辦派紀檢組進行了解讀。
陳文清表示,中央和國家機關是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中樞,權力集中、地位重要,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腐敗案件造成了惡劣社會影響,加強監督非常必要和迫切。目前中央紀委監察部主要是向中央國家機關派駐,沒有向黨的工作部門派駐,也沒有向人大、政協機關派駐。這次改革,要通過新設、調整等方式,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
“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全覆蓋,就是要把監督執紀的觸角延伸到各個部門和單位,確保黨內監督沒有例外”。陳文清強調。
據新京報消息,此前,中紀委監察部一直沒有在黨的工作部門和人大、政協機關設置派駐機構。初步統計,十八大以來查處的50余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官中,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共3人: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楊剛。
中紀委揭曉首批5家央企問題清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0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題為《聚焦中心任務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圖)
剛過立春,中紀委打響了2015年國企反腐第一槍。2月5日晚間,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對5家央企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專項巡視情況。
5家央企分別為中國聯通集團、神華集團、東風汽車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華電集團,屬於2014年底開始,巡視組進駐的13個單位中,公布專項巡視情況的第一批。
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巡視組反饋的情況顯示,國企並購、采購和投資成了腐敗問題的多發區。
巡視組發現,作為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中國聯通大量的基建采購額存在問題。聯通有的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有的縱容支持親屬、老鄉或其他關系人在自己管轄範圍內承攬項目或開辦關聯企業謀利;有的在子女出國留學、就業等方面接受供應商利益輸送;有的收受客戶所送有價證券,收受貴重禮品;有的接受供應商安排打高爾夫球、外出旅遊。手握采購大權搞權錢權色交易。而相似問題也存在於中船集團。
此外,巡查組還發現在國有電力對煤礦的並購中,規劃管理嚴重缺失,存在諸多亂象;“三重一大”制度執行不到位,公司管控存在漏洞;違反市場交易規則,盡職調查流於形式;違規支付並購款,違規向民營企業讓利,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而在投資和運營管理上,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煤炭滅火工程管理混亂,一些私人老板受利益驅動並得到“權力”庇佑,打著滅火工程旗號大肆開采和銷售煤炭,甚至故意制造煤田火點,謊報滅火項目。有的滅火工程層層轉包,造成生態破壞,事故頻發。滅火工程成為少數人的“暴利工程”,形成“鏈條式”腐敗。巡視組還指出,一些企業領導人操控重點合同煤審批權牟取腐敗“黑金”。
這是13個單位的專項巡視中巡視組揭曉的首批央企問題清單,為此,中央巡視組召開了會議,向巡視點的領導班子反饋巡視情況。
據新京報消息,被指出“物資采購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表態稱,“要對腐敗易發領域集中開展專項整治。特別是物資采購、勞務外包、資產收購重組等腐敗易發的重點領域開展綜合治理,對資產收購、企業重組改制、資產處置等進行專項清理,在進行‘大起底’基礎上進行集中整治,完善制度”。
被指出“黑金”、“黑洞”、“暴利工程”、“鏈條式腐敗”等一系列問題的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表態稱,“逐條逐項分析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對每一項問題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確保整改任務按期完成”。
被指出“權錢、權色交易”等一系列問題的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表態稱,“強化對網絡建設、物資采購、基礎建設工程等領域違規違紀行為的執紀問責”。
值得註意的是,按照此前中紀委制定的年度計劃,2015年內,中央巡視組還將實現對50余個中管骨幹央企的巡視“全覆蓋”。
據新華社消息,在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看來,納入“巡視全覆蓋”的企業應該與此前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所涉中央管理企業名單一致,共涉72家企業,除國資委監管的53家央企之外,還將包含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
在中央紀委此前五輪巡視中,14家國有企業曾納入巡視,其中,包括中國石化等12家國資委監管央企、1家中管金融企業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及1家文化類央企中國出版集團。
根據中央紀委的安排,巡視組今年將全面開展專項巡視,要求精準發現、定點突破,針對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巡視。“這表明反腐將不設禁區,也不會僅僅停留在集團公司層面,央企下屬上市公司的要害崗位、要害人員都將成為巡查重點。”李錦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