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勞正在美國、日本、臺灣到俄羅斯、瑞士、巴西,繞著地球快八圈作環球商務旅行的馬雲親自回應?對不起,劉春寧,你還不夠格。
身為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兼阿里影業執行董事,劉春寧因收受商業賄賂遭前東家騰訊舉報而被警方帶走的消息,2015年7月9日晚間得以迅速發酵。一宗事關企業內部反腐肅貪的嚴肅案件,演變為大眾津津樂道的江湖恩怨。
2013年7月,劉氏由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的高位過檔阿里,這在企鵝帝國歷史上並不多見。早在7年前,騰訊公司就以違反競業禁止協議高調起訴過15名前員工,馬化騰也就此發表了“跳槽底線論”。
事實上,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隨著全產業鏈的急速擴張,對各自核心技術人才及高管的控制一直在加固,且相互間亦達成相對默契的“白名單”——有些人是不能輕易動的。
或許是謀求上市前求才心切,或許在遊戲和視頻領域上落後太多,阿里率先打破遊戲規則引發的憤怒可想而知。從追討劉春寧在騰訊十年數千萬元的全部股權收益,到要求劉氏歸還離職前以自身影子公司名義與騰訊簽署的合同金額2000萬元,騰訊步步緊逼,直至今年4月包括劉春寧前秘書在內多名員工被警方帶走。
阿里知情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阿里緊張嗎?未必未必。有著被業界視為“神一般存在”的公關團隊,關鍵時刻不還有馬老板的“閑話一句”保底嗎。
於是,你說“個別部門多數人犯案”,我就定義為“涉及在騰訊期間集體性腐敗事件”;你說是“犯錯可以原諒,犯法豈能姑息”,我便回應“年輕人總會犯錯,年輕人承擔他該承擔的後果,年輕人應該有未來的生活”,反正——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
再說,以劉之“降將”身份,又只管著娛樂寶和蝦米音樂,銜頭聽上去嚇人,如此罷了。記住,別妨礙老大繼續他的旅行。
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劉遭拘捕發生在6月22日,卻直至半個多月後才公之於眾,個中究竟又發生了什麽?
有人說,娛樂寶參與投資的《小時代4》即日公映,以“靈魂盡頭”為名的該片充斥著入獄、得癌、飛機失事等諸多暗黑情節,或許騰訊方面擇機暗使一絆,打擊阿里一度紅火的影視大計?畢竟受累於A股市場,港股在近期也出現大面積回調,阿里影業更是一度跌至每股1.38港元,較前期高位銳挫三成以上。不過,也有分析稱,劉春寧對雙方而言都是棄子,但騰訊必須要將其效應放至最大,特別在經歷此輪股市巨幅振蕩之後,阿里似乎隱約成為了眾矢之的。
恰在此時,此前剛剛進駐證監會的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突然南下到達上海。同時,一篇名為“2015股災源自杭州”的長文7月11日晚間在網端海量轉載。
次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7月13日上午,浙江證監局正式約見阿里旗下恒生電子多名高管,對其開發的HOMS系統在此次股市大地震中起到的作用進行調研並調取相關數據。
緊接著發生了兩件事件:先是恒生電子在有關當局約見相關人員的同時,很直接,很任性,股價漲停了!而後,正忙著繞地球的馬雲,突然發聲了。
第一件事暫不表,就來看看馬雲發在微博上的這篇名喚“事不關己,有人掛你”的帖子吧:
“這兩個月一直在出差……幾乎繞了地球幾圈……其實作為最早‘炒股’的受傷者,我早就不‘炒股’了”。
這無疑是一個奇怪的表達,與王健林輪番坐莊中國首富的馬雲若還要炒股反倒成為一則新聞,不過有心者大概還不會忘記,2013年6月以華誼兄弟副董事長背景減持華誼股票套現9365萬元時,馬曾拋出為了“改善生活”那番話吧。
馬雲又稱,這一次自己與杭州都“躺槍”了,屬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不關己,有人掛你”。
這是一個既捆綁又切割的雙重表達,而對應目標明顯鎖定了那篇網絡長文。那篇文章中,作者直指阿里旗下恒生電子研發的HOMS訂單系統在場外配資市場上起到的核心作用,並得出“2015股災源自杭州”的結論。
早在幾天前,在全國多個涉及投資的微信討論群中,對上述問題已都有實質性探討。相當部分位處一線尚在驚濤中博弈的資深人士當時就指出,盡管技術問題可能只是點燃火藥桶的引信,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國內提供全面解決方案且唯一擁有全牌照並占得七成以上份額的金融IT服務商,恒生電子的HOMS系統已遭到全面濫用,而其以“創新名義”對賬戶實名制和證券權益登記制度的實質沖擊,導致的後果也未得到全面切實的評估,尤其是它所具備的“閱後即焚”功能,使得民間資本力量乃至海外資本裹脅著來自銀行的低成本批發資金更為隱秘。
至於杭州大本營論,還是莫要驚詫,不妨聽聽柳陽怎說。柳氏是恒生電子前高管,2014年9月利用前東家技術創辦配資平臺米牛網,10個月內成功配資近50億元。柳陽去年曾以創業成功人士身份對記者作如下表述:“浙江本身就是民間金融的一個中心,杭州就是中心中的中心,我們把民間借貸那些線下不規範的方式用互聯網手段來規範,然後讓他浮到水面上來,並且通過我們的風控減少他們的投資風險……”
7月13日,米牛網對外公告結束配資業務,然而大半年前意氣風發的這段講話卻未能“即焚”,以至於仍可在時下一一對應觀照。
究竟恒生電子的HOMS系統是否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這家12年前主板上市的公司以大數據的名義全盤否認了;究竟“中心論”是否屬於過度解讀——浙江政府方面目前尚無回應,但有一點可肯定,絕非如馬雲回應所表現的那般風淡雲輕。
2014年3月末,阿里巴巴以32.99億控制了恒生電子20.62%的第一大股權後,恒生電子就在阿里潑天的棋局中,承擔著沈默卻無比吃重的任務。為此,馬雲將其註入到有社保背景但目前仍未上市的螞蟻金服中。
就在今年6月25日,螞蟻金服、中投保還聯合恒生電子拿下國內首張由政府批準的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網金社”的牌照,其後臺也將全面與阿里未上市的最重要資產支付寶對接。可以說,只有這位大數據之王屹立不倒,馬雲的大金融夢才有實現的一天。
請註意,現在證監會聯手了網信辦,還有對銀行資金流向安全更為關切的銀監會,還包括曾在娛樂寶上也對阿里放寬一線的保監會,都在清查違法證券業務,如此大陣仗,結果會如何呢?
“結果可能有無數結果”——這一點上,阿里的公關團隊總結得很到位,雖然這是送給劉春寧的。
iOS9終於可以更新了,聽說此次更新會有很多新的東西,於是小編抱著嘗鮮的心態利用上班時間將手中的老古董iPhone5升級到了iOS9。本以為能夠走在潮流的前端,引領時尚的風尚,結果……
小編現在想分分鐘刷機重新恢複到iOS8的系統,真是一肚子的苦水,無處訴說。
具體發生了什麽,小編列幾個狀況,不知已經升級的各位是否跟小編感同身受。
iOS9剛升級完畢,小編滿懷欣喜的打開手機,想看看手機里有些啥新東西,但總覺得界面哪里有些不對。但又說不出問題出在哪,於是拿來同事未升級的手機對比了一下,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字體怎麽變了!以前清新脫俗的字體現在怎麽變成了方方正正並且加粗了。具體對比是這樣的:
iOS 9的字體
iOS 8字體
是不是有一種從清新脫俗變成呆萌的感覺。據說這種字體是蘋果公司自己研發,並取名為“蘋方”
仔細一看,還真是變方了好多,只是我們這些看管了細長字體的人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接受這樣突兀的改變了。
隨後小編想上微博看一看網友們對字體的看法是如何的,結果一打開微博,小編懵了,微博上所有的功能按鍵全變成了英文。
對於一個英語常年在及格線附近徘徊的人來說,小編現在只想問一下《英漢字典》多少錢一本。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小編常年刷微博的經驗讓小編在研究了幾分鐘後還是順利的用上了微博並看了相關iOS 9的評論,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此次更新中如果你沒註意到一個功能或許不久後你的腎就不是你自己的了,甚至你的房子都可能分分鐘換了主人。說的這麽危言聳聽,到底是什麽呢?
請看圖,就是下面這個功能:
看到下面的小字了麽?就是告訴你如果你在使用WIFI時信號不穩定,手機會自動切換成移動數據連接網絡。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看電影或者下載軟件時WIFI斷了,那麽你的流量就開始嘩嘩的跑,至於跑多少,就看你什麽時候發現了,不過估計那時候你的房子基本也就不是你的了。
不知道這“坑爹”的功能到底是幫助用戶還是專坑用戶的,小編表示設計該功能的程序員肯定沒在中國做過用戶體驗,不懂我們出門就要先找WIFI的苦衷。
吐槽了這麽多,小編已經感覺心很累了,盡管不滿,但是本著“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的宗旨,小編還是決定忍一忍,直到發現了這個。
對,它就是一直以來被人們所忽略的備忘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當你按照要求把備忘錄升級後,瞬間感覺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這次iOS9的更新居然把備忘錄變成了一個繪畫板。
這下,感覺整個手機的畫風都變了,無數的民間大神開始“興風作畫”:
然而,小編怎麽覺得這個更新是為了推銷在前不久發布會上發布的那只筆呢。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次更新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最起碼安裝包沒以前這麽大了,裝完即便是小編的古董機也不會卡,也算是一個創新的地方吧。
資料圖:保時捷跑車。(2016年10月26日)(新華社 黃氏香/圖)
重點不在加收10%的消費稅,而在收稅環節的變化,從生產(進口)環節,改到了零售環節。
從2016年12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上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將在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稅率為10%。
2016年11月30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在發布這一通知時稱,此舉是“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其實,早在1994年中國消費稅開始實施時,就按照汽車排放量設置了不同的稅率,現行汽車消費稅(2014年版)中,針對1.0L、1.0L-1.5L、1.5L-2.0L、2.0L-2.5L、2.5L-3.0L、3.0L-4.0L、4.0L以上排量的乘用車,設置了從1%-40%不等的消費稅稅率,體現了“節能減排”導向。
這次征稅,主要是增加了一個稅目,即在“小汽車”稅目下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有些類似奢侈品征稅。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通過稅收引導合理消費,也是共識。
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主要為進口,本身銷量不會太大。就在2016年11月26日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預計,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規模約為2650萬輛,進口車市場市場規模約110萬輛。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沒有專門的銷售統計數據,估計不會超過進口車總量的1%,放在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約為萬分之四。
對於這類汽車的消費人群來說,多加10%的消費稅甚至也不會對其購買決策產生太大影響,因為進口車“稅比價高”是常事。2016年3月,中國海關總署官方微信“海關發布”曾專門發文介紹,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其中,關稅稅率為25%,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稅率則根據排氣量不同,從1%~40%不等。
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排量的寶馬X6為例,假設這款車到岸價格是50萬元人民幣,那麽它的關稅為12.5萬元,增值稅為17.7萬元,消費稅則高達41.6萬元,總的進口成本為121.8萬元(這一價格還不包括經銷商利潤)。
對超豪華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政府能多收稅。假設一年賣出1萬輛130萬元的車,政府可以收到1.3億元超豪華汽車消費稅。
但相比今年推行的營改增的減稅額,這也是小巫見大巫。2016年11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自2016年5月試點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到10月底累計減稅965億元,加上前期試點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通過營改增的減稅額,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這次征稅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汽車消費稅都是在生產(或進口)環節收稅,這次則是在零售環節征稅。這也是本次加稅跟普通消費者的最大關聯。征稅環節的變化,是2014年底以來啟動的消費稅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中國自從1994年實行消費稅以來,一直是實行價內稅,在生產環節收稅,即生產企業先交消費稅,產品賣出去後再收回。哪個地方生產消費品的企業越多,哪個地方的消費稅越多。比如,消費者在北京買了一輛武漢生產的汽車,消費稅其實交在了武漢。此前新能源汽車異地銷售障礙,很大程度上也與之相關。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稅更像是一筆糊塗賬,既不知道稅交在了哪里,也不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目前,中國的國內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征收。2015年中國財政收支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消費稅10542億元,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是第四大稅種。2016年5月推行營改增以後,消費稅目前是中國的第三大稅種。
早在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提議按照消費地原則將國內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由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征收。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明確指出,要“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納入征收範圍”。
那麽,既然超豪華汽車消費稅征收是在零售環節,會不會逐漸推及其他汽車,再推及其他品類?地方政府接下來對招商引資的熱情會不會轉向鼓勵本地區消費?
在“營改增”完成之後,消費稅改革應該也不遠了吧。
資料圖:保時捷跑車。(2016年10月26日)(新華社 黃氏香/圖)
重點不在加收10%的消費稅,而在收稅環節的變化,從生產(進口)環節,改到了零售環節。
從2016年12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上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將在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稅率為10%。
2016年11月30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在發布這一通知時稱,此舉是“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其實,早在1994年中國消費稅開始實施時,就按照汽車排放量設置了不同的稅率,現行汽車消費稅(2014年版)中,針對1.0L、1.0L-1.5L、1.5L-2.0L、2.0L-2.5L、2.5L-3.0L、3.0L-4.0L、4.0L以上排量的乘用車,設置了從1%-40%不等的消費稅稅率,體現了“節能減排”導向。
這次征稅,主要是增加了一個稅目,即在“小汽車”稅目下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有些類似奢侈品征稅。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通過稅收引導合理消費,也是共識。
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主要為進口,本身銷量不會太大。就在2016年11月26日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預計,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規模約為2650萬輛,進口車市場市場規模約110萬輛。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沒有專門的銷售統計數據,估計不會超過進口車總量的1%,放在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約為萬分之四。
對於這類汽車的消費人群來說,多加10%的消費稅甚至也不會對其購買決策產生太大影響,因為進口車“稅比價高”是常事。2016年3月,中國海關總署官方微信“海關發布”曾專門發文介紹,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其中,關稅稅率為25%,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稅率則根據排氣量不同,從1%~40%不等。
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排量的寶馬X6為例,假設這款車到岸價格是50萬元人民幣,那麽它的關稅為12.5萬元,增值稅為17.7萬元,消費稅則高達41.6萬元,總的進口成本為121.8萬元(這一價格還不包括經銷商利潤)。
對超豪華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政府能多收稅。假設一年賣出1萬輛130萬元的車,政府可以收到1.3億元超豪華汽車消費稅。
但相比今年推行的營改增的減稅額,這也是小巫見大巫。2016年11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自2016年5月試點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到10月底累計減稅965億元,加上前期試點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通過營改增的減稅額,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這次征稅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汽車消費稅都是在生產(或進口)環節收稅,這次則是在零售環節征稅。這也是本次加稅跟普通消費者的最大關聯。征稅環節的變化,是2014年底以來啟動的消費稅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中國自從1994年實行消費稅以來,一直是實行價內稅,在生產環節收稅,即生產企業先交消費稅,產品賣出去後再收回。哪個地方生產消費品的企業越多,哪個地方的消費稅越多。比如,消費者在北京買了一輛武漢生產的汽車,消費稅其實交在了武漢。此前新能源汽車異地銷售障礙,很大程度上也與之相關。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稅更像是一筆糊塗賬,既不知道稅交在了哪里,也不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目前,中國的國內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征收。2015年中國財政收支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消費稅10542億元,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是第四大稅種。2016年5月推行營改增以後,消費稅目前是中國的第三大稅種。
早在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提議按照消費地原則將國內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由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征收。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明確指出,要“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納入征收範圍”。
那麽,既然超豪華汽車消費稅征收是在零售環節,會不會逐漸推及其他汽車,再推及其他品類?地方政府接下來對招商引資的熱情會不會轉向鼓勵本地區消費?
在“營改增”完成之後,消費稅改革應該也不遠了吧。
18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對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話題涉及科技創新和企業社會責任等。
近期,蘋果股價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作為世界上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市值高達7000億美元。對此,庫克表示,蘋果公司不關註股價,只關註生產全世界最好的產品豐富人們的生活。
“如果你到蘋果公司來看看,你看不到任何關於股票價格的顯示屏。蘋果發展的核心秘訣是人才和文化。蘋果的企業文化獨特,充滿創新 所以我對蘋果很樂觀,有信心。”庫克說。
此外,庫克透露,蘋果涉足的服務業在短期內增長勢頭良好,已經躋身服務業財富100強,這說明新生業務不斷擴大。蘋果目前有正在籌劃的新的服務項目。
在談到對虛擬現實(AR)與人工智能(AI)技術的看法時,庫克強調,技術不是讓人類和世界割裂,而是增強人和世界的關系。
他說,AR技術應用在很多遊戲場景中。這一技術需要更多的技術研發和投入,包括傳感器、顯示屏、電池等不同技術領域相互整合。 僅僅在遊戲的應用我理想中的AR應用,更好的AR應該能夠讓醫生更好地看病、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更好地教書……這一過程不是線性的過程,而是曲線發展的曲折過程。
庫克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未來幾年迅速發展,呈指數級增長。新技術同時兼備顛覆性和創造性的兩面性。“有人對人工智能有恐懼。如果足夠有遠見,知道即將顛覆的領域,提前培養人才就能占領先機——創業精神推動創新,創新反過來也能推動創業。”庫克說。
據第一財經在論壇現場了解,蘋果公司將在上海和蘇州再建兩個研發中心,配合北京和深圳研發中心的工作。
庫克分析,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比美國和歐洲還要繁榮,這可能部分是因為是支付傳統的原因。中國的信用卡沒有美歐那麽普及,一些初創的互聯網企業進行了變革,中國人更願意接受新的變革,在任何地方可以使用移動支付。蘋果手機對Apple pay功能讓支付更便捷,安全性高,隱私保護好,可見互聯網服務為生活帶來便利。
在回答錢穎一的關於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時,庫克表示,蘋果將於2020年建造 40億瓦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幫助所有供應商實現100%利用清潔電力。同時,公司已與自然基金會合作確保蘋果公司采購的木材來源於可持續管理的森林。目前已在中美兩國有大量投資,用以建立可持續管理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