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6/4NMDAwMDIzNDg4NQ.html
雖然TCL集團(000100.SZ)4月24日的澄清公告表明並沒有參與開發位於新疆拜城縣的全球第一大稀有金屬礦的計劃,但是資本市場對於20天多天的熱情卻並未因此散去。
4月25日,在短短五天內第二次復牌後,TCL集團的股價一度漲停,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甚至表示,「TCL集團的這則公告是典型的澄而不清。」
回應傳聞的固有格式
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
TCL 集團的公告中指出,公司不存在籌劃該「新疆南部拜城縣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事項的情況,也沒有與任何第三方就該事項進行接觸或簽署任何協議,並且承諾至 少3個月內不會籌劃該事項,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亦不會進行其他重大資產重組、增發等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
然而外界都清楚這是上市公司對於市場傳聞回應的固定格式,然而TCL集團的公告中也透露了關於「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的來歷。
按照其說法,該公司2010年7月26日註冊成立,2011年4月1日正式揭牌,註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TCL集團全資控股的TCL創投有限公司控股65%(1300萬元),新疆興宇華安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5%。
按照TCL集團的說法,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目前該公司各項工作尚在前期籌備階段,但這並未排除其未來投資礦業的可能性。
而一些資料證明新疆TCL能源公司去年已經開始了探礦工作,今年1月18日新疆布爾津縣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到重大引資項目,指出該縣礦業勘探開發加快推進,山東地礦局第一地質勘查院、TCL新疆能源公司等企業落戶開展地質找礦工作。
消 息人士則告訴本報記者,其實TCL集團2009年就確定了能源領域尋求投資機會的戰略,而TCL創投則是具體的落實者,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去年9月也 曾表示,在目前多媒體、通訊、家電和泰科立電子四大產業集團和物流與服務、房地產與投資業務群的基礎上,TCL也將尋求在環保科技、醫療電子,以及一些能 源投資領域的突破,為此TCL集團將拿出每年流動資金的2%-5%。
之前TCL也曾經通過TCL實業全資子公司Peak Winner(即TCL峰勝投資有限公司)2007年
投資1.1億港元持有了HR38%的股權,而HR持有間接參與於阿根廷門多薩省總共面積約210平方公里的石油礦之投資、開採、運營權以及51%石油產出的收益權,而2009年9月公司完成了業務出售並獲利7000多萬元。
正是這次投資讓TCL吃到了能源投資的甜頭,而恰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招商工作,這讓TCL看到了投資新疆豐富能源的機會,而TCL為了規避風險還是將前期重心放在了找礦工作上,而且找到了新疆當地的合作夥伴。
新疆液晶電視生產計劃
「要想完全依靠TCL不太可能,而且開發充滿了不確定」
TCL集團有關人士透露,其實李東生過去幾個月曾經到新疆拜訪過三次,其中談到了一攬子合作計劃,其中就包括這次公告的新疆液晶電視生產線計劃。
根據TCL集團4月24日的公告,TCL集團有限公司於2011年4月1日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開發區(頭屯河區)投資建設,以液晶彩色電視機生產為起點,首期建設3條LCD/LED液晶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年產100萬台產品。
然而這僅僅是TCL投資新疆項目的開始,也是其投資新疆礦業的條件,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為了讓新疆能源公司獲得開礦和探礦的許可證,TCL集團在新疆投資液晶電視生產線的計劃,因為西北地區並非TCL電視的主銷區域,而且TCL之前在內蒙已經有了電視基地。」
不 過TCL也留了一手,TCL表示,合作框架有效期為半年,自簽字之日起起算,但目前還不構成雙方對於投資項目正式法律約束力的約定,有待雙方進一步商定項 目的準確投資規模、項目用地選址、建設進度及與項目有關的政策後,再簽訂項目正式的《投資協議書》,約定具體的投資政策事項,顯然如果無法獲得開礦許可, 這一項目是否投資也是未知數。
之前有市場傳聞,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已與新疆政府達成初步協議,將於近期擇機簽訂投資開發新疆南部拜城縣 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預測鈮礦資源儲量超過10萬噸,鉭礦資源儲量超過1萬噸,該特大型鈮鉭礦儲量已經超出了中國已探明的鈮礦總儲量,預測開發後的總價 值將超過1300億元。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要想完全依靠TCL開發這一項目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該項目的開發充滿了不確定,不過不排除TCL與一些有色金屬國有控股公司聯合開發的可能性,不過這些投資都不會改變TCL的主營業務架構。」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764307.html
公告披露,因媒體報導TCL創投正在運作緬甸礦產資源項目、在山西參與稀土鎂合金開發等傳聞,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2.4條的規定,公司申請臨時停牌,待刊登相關公告後復牌。
市場對於涉礦消息總是沒有「免疫力」。在二級市場上,TCL股價自2011年伊始即進入上升通道,進入4月後更是受到開發新疆稀土礦項目消息的刺激,股價瘋漲近30%。
據公開信息顯示,TCL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TCL創投與新疆興宇華安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2010年7月26日合資註冊成立新疆TCL能源有限 公司。其中,前者出資1300萬元,佔註冊資本65%;後者出資700萬元,佔註冊資本35%。該公司於2011年4月1日正式揭牌,旋即坊間開始流傳其 將投資開發價值達1300億元的世界第一大稀土礦——新疆南部拜城縣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與之伴隨的是,TCL股價漲勢凌厲。
4月24日,TCL集團發佈澄清公告證實,上述關於新能源公司的公開信息屬實,但「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目前該 公司各項工作尚在前期籌備階段」,並表示不存在籌劃「新疆南部拜城縣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事項的情況,也沒有與任何第三方就該事項進行接觸或簽署任何協 議。然而,緊跟著的一句「本公司承諾至少3個月內不會籌劃該事項」表述卻給了投資者無限想像的空間。在「澄而不清」公告披露的次日,公司股價再度衝擊漲 停,收盤漲幅近7個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30日,有媒體報導,TCL集團品牌總經理梁啟春表示,目前正在運作緬甸和山西礦產開發項目。記者5月3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 公司證券事務辦公室,諮詢上述三起礦產投資項目,得到的答覆和「澄清」新疆新能源公司的思路如出一轍,表示存在此兩個項目,但尚未運作,「不好講」。
有長期觀察TCL的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規模的擴大,TCL集團一方面面臨多媒體及通訊兩大主業需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挑戰,一方面缺乏支持未來發 展的新業務增長點,公司希望通過創投尋找新的有潛力項目,以覓得新的業績增長點,但從整個TCL集團的發展和TCL創投的運作理念來看,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其涉礦概念的炒作。
| ||||||
蓋一棟樓高二十九層的大樓需要花多久的時間?答案是八年八個月。這是甫於十月二十二日正式啟用的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從決定興建到進駐,所花費的時間,比台北一○一金融大樓的七年六個月還長。 變動大歷經五任董座,調整不斷 這棟大樓興建期間,歷經了包括現任經濟部長張家祝在內的五任董事長;造價變動四次,最終價格比原訂的預估價高出七三%。期間,一度喊「卡」不蓋了,究竟怎麼回事? 號稱是高雄亞洲新灣區地標的中鋼集團總部,地下四層、樓高二十九層的總部大樓,二○○四年年底,林文淵第一次擔任中鋼董事長時拍板定案的。政治因素,讓中鋼平均每兩年更換一次董事長,江耀宗、張家祝,以及鄒若齊,都曾參與其中。 蓋大樓,造價與工程發包對象,是最敏感的兩條神經。中鋼總部大樓是集團的精神象徵,每任董事長格外重視,大樓的建造金額與工程發包的廠商,也因此不斷調整。 怎麼說?林文淵第一任的任期中,屬意由姚仁喜領軍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來設計,而大樓興建委員會,最後也把選票投給了大元,才從當時也參加遴選的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中華工程公司,多家競選者中,脫穎而出。十二個月內,原訂三十億元的興建費用,提高到三十五億元。 當時,外界曾對這段過往傳得沸沸揚揚,所以,江耀宗接棒當董事長後,曾私下說,「大樓的金額太高了,我把設計調整過,價格壓下來。」沒想到,調整後的價格卻越來越高。 造價高30億變39億,再飆上52億 江耀宗任內對這棟大樓做出了兩項決策。一是把建造的價格從三十五億元,提高到三十九億八千二百萬元,還把林文淵任內工程發包的方式,從統包改成分包,分成機電、土木等八個項目發包。 當江耀宗大費周章的把工程發包分拆,還沒全數發包完畢,就從中鋼「畢業」。接著,二度回任的林文淵,看到統包變成了分拆,馬上說「這樣不行」,下令把分包改回統包。說得容易,做起來可是要付出代價。大樓已經發包的機電工程,因為林文淵一聲令下,只好毀約,賠錢了事。 工程發包,容易伴隨收取回扣、A錢等負面印象,是有心人藏污納垢的工具。為消弭雜訊,林文淵決定把工程統包交由「自家人」,也就是子公司中鋼結構的子公司聯鋼營造。包商對象改變後,反倒成了問題的開始。 首先,大樓興建費用追加十五億四千萬元,總造價金額提高到五十五億二千二百萬元,多了三八.六%。營建結構造價與機電工程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但從資料來看,發包不當,讓公司以高價發包工程,難脫干係。這個答案,是由張家祝找出來的。 政黨輪替,改由張家祝擔任董事長,他重新檢討大樓工程與金額後,還特別請同事尋找具有同樣承做工程能力的廠商報價,發現,部分工程的價格明顯過高,外牆帷幕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問題多不能起灶,又再砸錢建副樓 中鋼集團大樓的外牆,採用當時最新式的複式帷幕牆(Double Skin)設計,可以減少冷氣及照明用電。根據中鋼股東會年報中所述,聯鋼營造把這項關係著門面的工程,以二億四千餘萬元的金額交給翔聯企業負責。重新比價過後,其他廠商的施做費用只需要一億五千餘萬元,僅有翔聯報價的六四%。內部討論後,決定與翔聯解除合約,即使花了近六千萬元的賠償和解金,還可以省下約二千餘萬元的工程費。 類似事件不少,讓張家祝一度氣到想喊「卡」,大樓不蓋了。但,大樓的地基挖了、工程也發包下去,斷然喊停絕非小事。當時總經理陳源成以工程已經「撩落去」為由,力勸張家祝執行。 大樓既然要繼續蓋下去,張家祝只好拿著還未進行的工程跟廠商重新議價,並訂下工程費減少五億元目標,讓大樓造價下降到不高於五十億元。 費用才剛壓下來,沒想到這棟獲得紐約「2013 Architizer A+ Awards」高層辦公室項目專業評審與網路票選雙首獎的總部大樓,「中看不中用」,不能設廚房、不能起灶。由於總部大樓附近沒有足夠的商家,可完全供應員工餐食,預定搬遷過去的八百餘位員工,必須靠著從中鋼公司的廚房製作成的便當,再開十分鐘的車程遞送,才能餵飽每一位員工的胃。 這絕非長久之計,張家祝忍痛再花兩億元,在新大樓旁興建四層樓高的副樓,設立餐廳,來解決員工與大樓租戶的民生問題;多了這筆費用,大樓造價最後落在五十二億元,比九年前預定的價格,多出了七三%。 企業蓋總部大樓是件好事,但若只是為了滿足某些人好大喜功,再亮麗的大樓也會失色。值得玩味的,不論是集團總部大樓興建,或是脫硫渣銷售,總會看子公司中鋼構穿梭其中。船過水無痕,但若有白紙黑字,恐怕很難當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 【延伸閱讀】3度追加,預算暴增22億—中鋼總部大樓造價變動大事紀 2004年12月造價金額:30億元變更理由:此建造金額為原始預定董事長:林文淵 2005年~2006年造價金額:35億元變更理由:內部敲定,提高造價董事長:林文淵 2006年6月造價金額:39.82億元變更理由:原料成本上漲董事長:江耀宗 2008年6月造價金額:55.22億元變更理由:營建造價與機電材料,價格上漲董事長:林文淵 2009年~2010年造價金額:與2011年合計52億元變更理由:主建築減少5億元,另花費2億元興建副樓、設置餐廳董事長:張家祝 2011年造價金額:與2009年~2010年合計52億元變更理由:讓部分樓層出租、降低費用董事長:鄒若齊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股市觀測站 |
中國持有多少美國債券?這個問題甚至連美國財政部自己也搞不清楚。(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財政部每月都會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詳述跨境資金流動數據。不過,考慮到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全球各大金融機構不會將所有交易細節都全盤托出,所以美國財政部的這份報告仍舊是憑借相關數據和經驗得出的猜測。
華爾街見聞網站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主要外國持債人持債規模統計表統計得出,中國6月減持25億美元美國國債。
可根據美國財政部的6月份國際資本流動數據,將當月中國凈購買的3.72億美元短期美國國債加上當月凈購買的236億美元中長期美國國債,得出的結果是6月份中國凈買入240億美元美國國債。
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美國財政部自己都搞不清楚。
美國財政部表示,將交易數據與年度國債持有規模數據結合起來計算是有可能得出月度持債規模數據的。但華爾街日報稱,投資者應該意識到這種做法有一定難度,尤其是在計算單個國家持債規模時。
這其中涉及的部分問題在於,一些數據是基於交易得出的,但是這些數據並不會計算一些金融機構代表其他國家進行的交易。不過,主要外國持債人持債規模統計表則會將這種代理交易數據納入考量,並將各個交易分門別類到合適的國家中。
以比利時為例。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有文章提到,比利時這樣一個GDP只有4840億美元、人口僅1100萬的“彈丸之地”,卻成為緊隨中國和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美債持有國。主要原因在於國際性證券清算組織——歐洲結算系統(Euroclear)的總部就設在比利時。
一些國家會將所持有的美國債轉移到了Euroclear這一巨大的容器,以避免直接持有所帶來的不便。而在法律上,Euroclear沒有義務向美國財政部提供這些交易的細節。這也是以保密聞名的加勒比海幾個金融中心的美國國債持有量排名全球第四的原因。
美國國債主要外國持有者統計表應該也會反映基於匯率波動的所持國債價值變化。但匯率的波動程度不足以解釋兩項統計不一致的狀況。
為了努力改善貨幣政策溝通的清晰度和透明度,美聯儲一直在政策聲明上苦下功夫。
近幾年來,美聯儲開始公布常規經濟預測,包括聯儲委員對利率的預測數據。每隔一次FOMC會議,都會召開包括問答環節的新聞發布會。
可不幸的是,交易員、投資者、甚至美聯儲專家們都不敢說他們真正清楚美聯儲究竟在想什麽。
這很可能是因為:美聯儲說得太多了。
德銀經濟學家Torsten Slok把每次FOMC聲明的字數做了統計,他發現,今天的FOMC聲明字數創下了歷史新高!
幾周前,沒有多少華爾街分析師預計到日元會像現在這樣跌得這麽快。面對昨天日元創七年新低,他們紛紛下調日元匯率預期。
因為市場猜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可能推遲上調銷售稅,並為鞏固支持率準備提前大選,昨天美元兌日元一度升至116.10,創2007年10月以來新高。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跌去9.1%,自安倍2012年12月上臺以來跌幅已達28%。日元創新低後,從花旗到美國銀行,多家華爾街機構的分析師都開始下調日元的預期匯價。彭博調查50名策略師的預測中值為,到今年年底,美元兌日元升至111。
彭博統計的期權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底,美元兌日元有31%的幾率由現在的116升至120。今年10月30日,在日本央行出乎市場意料宣布加大超級寬松力度的前一天,這一美元對日元匯率預期的幾率還只有0.3%。
全球最大貨幣交易機構花旗昨日發布的分析師報告預計,到今年年末,美元兌日元可能考驗120一線。花旗G10貨幣策略負責人Steven Englander稱,美元對日元波動的幅度和技術指標都預示,日元的空倉可能增加。他認為,市場將日本可能大選的傳聞視為負面消息,只要投資海外的誘因還在,日本經濟依然表現不佳,日元走低的壓力就可能持續。
上述花旗報告發現,短線投資者並未重倉做空日元。據美國官方統計,本月初機構投資者的確增加日元空倉,但也未達到去年底的六年巔峰水平。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度持倉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一周,對沖基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的日元凈空倉合約為7.1651萬份,較去年12月創2007年以來最高紀錄的14.3822萬份合約低一倍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由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主導的量化寬松為美股大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日本央行擴大QQE規模也為日本股市大漲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有意思的情況是,自從今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日元的走勢和黃金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同步性。
作為兩個具有避險屬性的品種,日元和黃金同樣也受到美國貨幣政策前景的影響。相較於黃金近期的大起大落,日元的貶值之路似乎更為市場所廣泛接受。如果兩者的同步性依然可以維持,那麽就意味著黃金還將面臨更多的下跌空間。因日本央行推低日元的決心已經十分明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遍布全國的加油站,其地下儲油罐存在滲泄漏危機,這可能已到了隱患爆發期。 (勾犇/圖)
編者按:2010年,中國科學院對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調查。地下水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率為85%,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為79%。
早在200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就在蘇南地區的29個加油站調查樣本中發現,超過七成存在滲漏。
1989到1990年間,美國約有200萬個地下儲油罐,其中被證實發生泄漏的有9萬個。到了2001年美國有超過44萬個被確認發生滲泄。中國正走在美國的彎路上。
“這水不能喝,連澆花澆草都不行。”2014年12月5日,在河南禹州市東十里村,村民梁玉晨抽上來的井水呈黃褐色,並有濃烈的汽油味。
和梁家相距不足50米的地方,是民營的宏達加油站(現已為中石油旗下加油站)。根據當地環境監測站的檢測結果,地下水的汙染被確定是來自加油站方向。
最近這起汙染事件被媒體披露,但幾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關註。
僅2013年,類似的加油站地下藏汙報道至少有11起,遍布湖北、福建、浙江、山東、湖南等多個省份。
這或許僅是冰山一角,不少專家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目前全國加油站地下儲油罐滲泄漏問題,已很嚴重。
“建站高峰期帶來的一些隱患,已經到了爆發的時間點。”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宋光武說。
在9年前,就有關於加油站滲泄漏的報道,而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11月6日,貴州銅仁大興高新區,一家中石化加油站地下儲油罐漏出18噸汽油。
然而,引起公眾註意的泄漏事故僅是少數,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滲漏。“一點一點地漏,沒有成為事故,大家也不知道,現在往往這種情況最多。”廣東省安監局危險化學品處處長何勝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目前,對於全國範圍內加油站滲泄漏的情況,尚沒有權威的調查發布。”《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標準起草人冷成冰說,他亦是一家生產雙層罐的企業負責人。
但已陸續有區域性的調查面世。2010年,為了編制《加油站滲泄漏汙染防控標準》,中國科學院對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地下水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率為85%,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為79%,部分樣品中檢出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二甲苯,這些均為有毒有害物質。
據冷成冰等業內人士介紹,我國汽油中含有一種名為MTBE的添加劑,其對動物的致癌性已得到證實,並被列為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此類物質一旦進入地下水和土壤,將很難得到降解。
而早在200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一名研究員的調查已提出預警。在蘇南地區的29個加油站調查樣本中,超過七成存在滲漏。
根據北京市環科院的數據,截至2010年7月,全國共有加油站95740座。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數量占半壁江山。
近十萬家加油站,沒人能講清地下藏汙的嚴重情況。但可供對照的是,據南方周末記者查閱美國書籍《Cleaning Up the Nation's Waste Sites(清理國家的廢棄場地)》發現,1989到1990年間,美國約有200萬個地下儲油罐,其中被證實發生滲漏的有9萬個。到了2001年美國有超過44萬個地下儲油罐被確認發生滲泄。
中國正走在美國的彎路上。
“按照中國石油的規定,儲油罐的使用年限為5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教授王寧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國內儲油罐所用的鋼材,每年腐蝕0.05-0.5毫米都算合格。如果按一年腐蝕0.5毫米計算,6毫米的罐,12年就透了。”冷成冰說。
冷成冰的估算出自中國工程院2001年編制的《中國腐蝕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儲罐漏油事故多發生在運行7年以後,而10-15年的,孔蝕次數會不斷增加,平均穿孔率達14%。
然而,地下儲油罐很少得到更換。“如果不包括事故有關和管線的更換,目前的更換比例很低,不超過20%。”王寧表示。同時他也提及,中國的儲油罐制作有詳細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如《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範》等,在鋼材質量、厚度等標準都有詳細的規定。
1990年代起,隨著私家車數量劇增,大量的加油站也隨之湧現。同時,低成本、制作簡陋的儲油罐也用在了加油站里。
“一些民營加油站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儲罐應該有什麽標準,自己隨便弄一個,有的甚至是拿煙筒修改來的。”宋光武回憶道。
“這二十年使用了大量的單層儲油罐,再加上腐蝕的因素,目前儲油罐到壽命了。”宋認為,目前已到了加油站地下儲油罐隱患的集中爆發期。
20年前,也正是美國受加油站滲泄漏汙染嚴重的時候。當時美國政府通過更換雙層罐、增加檢測設備,將泄漏的風險降低下來。
與之相比,不少專家指出,我國大部分加油站地下儲油罐使用的是單層罐,缺乏監測預警設備。雙層儲油罐則是由內罐和將內罐完全密封的外罐構成,這樣即使內罐滲漏,但由於外罐完好,地下水和土壤均不會受到汙染。
“人家漏了第一時間能做出響應,而我們現在可能漏了很大的油量以後才會發現。”宋光武說。
發生在東十里村的滲漏便是如此,附近的加油站此前並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安全事故。禹州市環保局環境執法大隊潁川中隊負責人李浩勇認為,事故是由於日積月累的滲漏造成。
而廣州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該加油站進油量和出油量總是對不上,起初老板認為是員工偷油。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原因來自於儲油罐的滲漏。
“滲漏的檢測其實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如果是雙層儲油罐,在內罐和外罐之間的間隙空間可以安裝泄漏檢測系統,全程監控並在泄漏時發出警報。”宋光武解釋道,“即使是單層罐,也有相應的檢測方法。例如修建防滲罐池,在罐池做一個前角設計,並放置檢測設備。”
冷成冰等人起草的《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對此作了詳細規定。這一標準已於2014年9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然而,這只是一個推薦標準,並不具有強制力。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中石油詢問相關情況,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回複。“對加油站的管理,從最初的僅憑經驗進行管理,到後來根據經驗教訓,制訂罐區管理、管線管理規章制度;從引用國外標準,到制訂中國國家標準和石油行業標準。”王寧介紹了中石油的經驗,“通過落實各項標準的實施細則,達到標準化管理的要求,並走向系統化管理。”
何勝莊對2006年2月發生在廣州的一起石油泄漏事故記憶猶新。
險情被發現在繁華路段的一處人行隧道內,很多行人聞到很重的汽油味。警方將隧道封鎖調查發現,事出附近加油站泄漏。
“幸好當時沒有人在人行隧道內打電話或是抽煙,否則將會是一起非常大的安全事故。”何勝莊說。
冷成冰是國內關註此領域的先行者之一,而肇起則是2003年的一次調研。當時,冷成冰和深圳安監局官員去見一位當地加油站的新加坡老板。該老板明確表示,在中國不會使用雙層罐。而在新加坡,當時已普遍使用。
“中國法律沒有規定要用雙層罐,企業只要符合政府要求就行了。要是汙染了你們的土壤和地下水,也不是我們有意的,而是你們政府允許。”冷成冰回憶當時新加坡老板的話。
在冷成冰參與編制《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時,各方博弈並非一帆風順。據他回憶,有一次開各方協調會議,石油公司的領導搶先表態:標準沒有意義,並不存在泄漏的情況。而此時,環保部一位與會官員起身說道,據我們了解,泄漏的問題還是挺嚴重的。“你要是不相信,會後有時間來環保部一趟,我把情況給你介紹一下。”
加油站滲泄漏的防控問題也提到了環保部日程。2010年,由環保部牽頭,草擬了一份專門針對加油站滲泄漏的國家強制標準。
南方周末記者看到,這份名為《加油站滲泄漏汙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國標中,對滲泄漏汙染控制及檢測預警的各種措施都進行了嚴格要求。“沒有這個標準,其他的一系列檢測規範也就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了。”一位要求匿名的參與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然而時隔4年,這個標準卻不見進一步動作。
“標準一直在那里懸著。”上述人士說,“現在一直沒有接到發布的通知,就截止到征求意見這一步。”
盡管統領性的強制標準一直沒有發布,但也並不意味著防控加油站滲泄漏的問題“無法可依”。
《加油站設計與施工規範》經歷了2002年開始的數次修改,終於將“加油站應按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標準或政府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法令的要求,采取防止油品滲漏的措施”寫進其中。
另外,由環保部制定的《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也明確提到:“從2012年起,新建、改建和擴建地下油罐應為雙層油罐。”
隨後,廣東省、北京市等地也出臺了配套的地方性規定,要求采用雙層油罐或設置防滲罐池。
然而,生產企業並不都遵循這些規定。一些地下儲油罐的生產商依然只生產單層罐。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不知道也不管單層罐是否會造成滲泄漏。只要有客戶訂購,他們就按照客戶的要求去生產。
該工作人員表示,單層罐只供應給一些小型的民營加油站企業。
而另一家東莞的儲油罐生產商,則給出了一個中等容積的單層罐2.2萬元、雙層罐4.8萬元的報價,並“保證可以通過環評”。
如果嚴格按照規範,一個優質儲油罐的成本要遠高於這個價錢。
“一個加油站的建設成本,如果不算土地的話,大概400萬到500萬,優質的雙層油罐30萬到50萬一個。”何勝莊說道。
“對於加油站的地下儲油罐,在使用年限、如何保養和更換等方面,國家目前沒有統一的硬性規定。”王寧表示。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安全生產北京危險品儲罐檢測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趙彥修的疑慮則反映了目前的現實情況:“更換油罐的這筆成本誰來負擔呢?光靠企業自覺,可能也不太現實。”
冷成冰對此也這樣認為:“單層罐價格低廉,在沒有強制規定使用雙層罐的情況下,商人會趨利選擇價廉的油罐。”
而即使有錢,又有多少能夠真正用於設備更新和檢測?
宏達加油站旁,住在最靠近加油站的一排數戶居民拿到了每戶一萬元的補償費,另外水泵也被拆走了。宏達加油站也悄然換了新主人。新的“中國石油”標誌被貼在了加油站頂棚上。
“差不多就行了。”拿到補償費的居民向南方周末記者忠實傳遞了“村里的意思”。
而受汙染的水,仍舊在地下流淌,擴散。
一向標榜清廉的總統馬英九,竟身陷非法政治獻金疑雲。台灣相關法規長期存在漏洞,無法有效管理政治獻金,遑論將複雜綿密的政商關係攤在陽光下,立法院應盡速修法,杜絕民眾最痛恨的政商勾結。 撰文‧何欣潔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爆料,總統馬英九曾在上次總統大選期間,私下收受來自頂新集團的政治獻金,引發社會震驚,特偵組已分案偵查。雖然馬總統是否有收受非法獻金,目前不得而知,但台灣的《政治獻金法》與《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中規定競選經費上限等法律,看來都難有效抑止「政商勾結」情況。 根據《政治獻金法》,候選人必須先開立專戶,並向監察院申請許可,許可日起可開始收受政治獻金,而且須開立受贈收據,並須查證對方是否為法定不得捐贈政治獻金之主體,否則必須返還或繳庫,選後必須申報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營利事業對同一政黨、政治團體每年捐贈總額不得超過三百萬元。看來候選人收受獻金的每一步驟皆規定詳細,但為何這些「陽光法案」無法達到候選人金錢流向的透明化? 漏洞一:後門太多 基金會、後援會不受管轄 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尚志研究指出,目前政府幾乎無力管制枱面下的政治獻金收受,以監察院現行人力也只能抽樣查核。事實上,監察院查核以形式審查為主,也就是看候選人政治獻金的金額或對象是否有違反法令規定,但是「《政治獻金法》對意圖隱匿者,並無實質的約束力。」律師出身的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也指出,政治獻金黑幕重重,「監察院的查核能力與公信力不足,要負很大的責任。」此外,現行法規未限制政黨對候選人的捐助,造成財力雄厚的政黨可不斷補助候選人,也讓政黨成為企業捐款給特定候選人的白手套,致使限制捐獻總額上限的立法原意盡失。部分政治人物透過成立基金會、後援會來募款並使用,也不受《政治獻金法》管轄,成為政治資金管制的大漏洞。 漏洞二:罰則太輕 當選無效才能有效嚇阻 《政治獻金法》規定,如涉及違法收受、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漏報等事項,僅須受到行政罰(二十萬到一百萬元不等的罰鍰),但美、日、德、韓等先進國家,相同的罪行通常都處以刑事罰。 有的國家甚至不只是刑事罰,還會附加褫奪公權及沒收。例如日本政黨、政治團體及政治人物若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相關規定,將面臨有期徒刑、褫奪公權等處分,違法捐獻者也將受到處罰,收受的違法捐獻也須追繳。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指出,現行《政治獻金法》最大問題,就是罰則太輕,「不影響候選人當選資格,他怎麼會痛?無論罰鍰如何提高,會違反的人,只會把這些罰鍰當成選舉成本、不斷上加。」若違反《政治獻金法》情節重大者,應直接面對當選無效的處罰,才能收到嚇阻效果。 監察院公布的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政治獻金收支結算報告,馬英九、吳敦義以五一.六%得票率打敗對手蔡英文、蘇嘉全四五.六三%的得票率,但馬吳配的政治獻金收入四.四六億元,支出四.四四億元,低於馬英九○八年的競選支出六.七億元,更遠遠少於蔡蘇配的支出七.一億元。 漏洞三:經費上限不合理 兩次大選花費藍比綠少? 但眾所周知,○八年民進黨深陷扁案泥淖,馬英九、蕭萬長以五八.四五%得票率壓倒性打敗對手謝長廷、蘇貞昌,順利登上大位,何以一二年這場雙方實力旗鼓相當的選戰,卻花了更少經費? 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三十八條規定,計算之後,一二年的總統候選人競選經費上限為四.二億元,無論是花費四.四億元的馬英九,或花費七.一億元的蔡英文,競選經費均已超標。明知候選人公布的花費有疑問,現行法令卻一點辦法也沒有,更荒謬的是,因為沒有查核與處罰機制,導致形同具文,即使候選人違反上限,也毋須受罰。 關於競選經費上限規定,早有學者、立委提出警告,認為這項法條的金額計算方式,根本不敷實際需求。而陽光法案的目的,是讓候選人競選經費的來源與去處公開透明,若法令上限規定不合理,導致候選人隱匿,隱匿後卻沒有罰則,是不是該訂定更合理的上限? 在一九九五年立法過程中,政大公行系教授薄慶玖曾提出「聾子的耳朵、只是做做樣子」的譬喻,認為如果對競選經費的查核不能嚴格執行,倒不如取消競選經費上限。像美國對於選舉經費上限規定得比較寬鬆,最高法院曾對此表示意見,只有在候選人接受公費補助的前提下,政府才具有法理基礎限制其上限。 不規定則已,一旦規定後就要嚴格查核,法令規定才有意義。例如:新加坡就有嚴格的上限規定,若競選經費超過上限,將須繳交罰鍰,且三年內不得再選舉、被選舉。 無論欲採取哪一種制度,台灣的政治獻金諸多制度缺失都應盡速修正,莫再讓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持續籠罩在「非法政治獻金」疑雲之中。 「陽光法案」防君子難防小人問題 台灣現狀 外國作法查核政治獻金不夠力 監察院只做形式查核,對於意圖隱匿者,無約束力。 美國:執行機關為聯邦委員會,並以監察使辦公室監督之。 日本:總務省下設政治資金適正化委員會。 違反《政治獻金法》,罰則過輕 如涉及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等事項,僅須受到行政罰。 美、德、日、韓、星等國,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等事項多處以刑事罰,甚至有國家可褫奪公權並沒收。 競選經費上限不合理 訂定過於嚴格上限,但是違反了也沒有罰則。 美國:採彈性競選經費設計,自費選舉無上限,僅對公費選舉候選人做出限制。 新加坡:《總統選舉法》規定,候選人違反競選經費上限規定,將被處以罰鍰,且三年內不再具備選民和候選人的資格。 資料來源:內政部委託文化大學研究報告《我國政治獻金制度改革之研究》 整理:何欣潔 |
現下掏出個智能機隨便使使那嘩嘩的都是流量啊,要想好好玩一把省的一定不能是錢。更別說您出國兜幾天,一時半會兒找不著給力的Wi-Fi,那朋友圈稍大一點的估計回來都得哭。您說,上個網怎麽就這麽累呢,還能不能愉快的撫摸爪機了?
就在上個月的第一季度經濟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就說出了咱大夥兒的心聲:“現在很多人,到什麽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
而後很快地,5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對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促進提速降費提出了五條具體舉措,其中包括鼓勵電信企業盡快發布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實施寬帶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
雖然大夥兒紛紛表示喜大普奔,但截至發稿時,三大運營商尚未對此做出回應。不過好在即將到來的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按照此前情形,三大運營商一般在這之前都會有所舉動。而根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三大運營商相關人士均表示方案還在商討中,將盡快發布。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透露,寬帶“提速降費”新方案將在15日發布。所以,大家姑且先等明天看看吧。
當然,看歸看,要期待這資費一下子降到您都得偷著樂的程度肯定有那麽點兒不切實際,畢竟網速慢網費高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解決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就拿流量清零不清零的問題來說,三大運營商目前主要推出的是流量季包、半年包之類的業務。也就是說,這流量雖給您存著,但也還是有保質期的,就保質期可能相對長一點,不一定掐著月底清。一個特例是,廣東移動最近開始測試中移動4G新套餐,推動流量不清零和流量共享、贈送方案等,但具體的測試情況以及是否能在整個中移動甚至三大運營商中推廣還有待觀察。
所以說,不管怎樣,流量就是流量,還是得花錢的。小編於是搜集了一些相對實用的“省流量”小技巧,先和大夥兒分享下:
1.勤動手指,不用時盡量關閉蜂窩數據。
一直開著蜂窩數據,有些APP就有可能會自動推送他們的信息給您,不厚道的還會推送的特別多。再加上一些後臺自動更新什麽的,也是想當毀流量,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在不用數據的時候把它徹底關咯。
2.關閉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或服務。
若您就非得開著蜂窩數據了,那還是先關閉手機軟件的自動更新功能為上,畢竟這東西一更新就是幾M或者幾十M的流量;關閉社交類、新聞類等應用的推送請求;關閉郵件、通訊錄、日歷等的“獲取新數據”里的自動更新功能;將閱讀類和郵件類應用中的圖片加載功能關閉,阻止其在移動網絡環境中顯示圖片;關閉不必要的定位服務;關閉Android系統的自動同步,因為您在手機上更新的一些數據,會自動同步到Google服務器上,從而產生大量流量。
3.使用應用時還是有一些註意事項的。
屏蔽不常用的QQ群,有些QQ群活動量是很大的,啥內容都有,您還是hold著點兒好,微信群聊也是如此,語音比文字要費流量得多;
將常用的網址放入瀏覽器收藏夾或書簽中,需要瀏覽時直接點擊收藏夾內的網址可以避免大量頁面跳轉時產生的流量;
上網時盡量選擇無圖模式。
4.事先用Wi-Fi下載好視頻或圖片等。
上過當的盆友們應該很多,視頻、圖片眾所周知都是燒流量神器,看完一集片很有可能搭上下個月的流量都不夠用,所以還是趁著有Wi-Fi的時候攢起來吧。
5.可以選擇安裝某些流量控制軟件,邊玩邊監控,比較放心一點。
6.蹭蹭免費Wi-Fi,資費單更健康,但需註意公共Wi-Fi的安全隱患。
(綜合中國新聞網、北京商報、搜狐IT、平原晚報、比特網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