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翁靜晶「處女下海」做董事 李華華

2010-11-18  AD




 

應該係全港第一 隻「二叔公」股嘅中國信貸(8207),將會喺星期五登場,公司本身業務夠特別唔在講,更特別嘅係,竟然搵到「奇女子」翁靜晶做佢哋嘅獨立非執行董事、審 核委員會成員同埋薪酬委員會成員,而睇番資料,呢次應該係劉太翁靜晶「處女下海」做上市公司獨董。咁到底劉太同呢間公司有乜淵源呢?暫時就唔係好睇得 到……

唔止獨董令人眼前一亮,呢間公司嘅創辦人石志軍都係一個奇人。根據招股書介紹,現年54歲嘅石先生,20歲已經成為一個外科醫生,佢 仲係丁鵬雲(即係丁曉)個姐夫,而丁鵬雲就係前幾年買起潤迅個新主、深圳足球嘅班主是也。

華華仲八到,呢隻股普通人唔使旨意拎到貨,掂唔 掂?等星期五開估囉!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74

新華社下海搞上市

2011-8-25  NM




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的新華社亞太 區總部,保安一向密不透風。能進去的,只有幹部同志及有關職員;其他人等,只能在門外示威衝擊。上週二,新華社大門中開,還預備了餐廳到會的三文治茶點招 待。來訪的,包括財經公關及小股東。這些稀客被貼身帶到二十三樓,進入能盡覽銅鑼灣景色的會議室。同一個地點、同一張會議桌,以往商討的是怎樣統戰香港; 今日則是如何出征廣告市場。新華社去年底入股勞氏環保,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準備攻佔戶外屏幕廣告。共產黨喉舌下海,原來為了要多方位替中共發聲。

出席上週股東大會的兩位上市公司主席,包括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及勞氏創辦人勞國康。會議雖然由勞國康擔任主持人,但全場焦點均集中在俱孟軍身 上。俱社長還特別發言五分鐘講解集團未來運作。「在香港,我們會與(銅鑼灣)時代廣場合作,租用或建造自己的屏幕,或者收購。」五十四歲的俱孟軍在新華社 任職三十年,由記者升到副總編輯,一直從事新聞工作,現在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一本正經地說生意經。「任何媒體的利潤都來自廣告。就算香港的免費報紙,將來 會有更多份,也是靠廣告。我們的理念都一樣,通過廣泛傳播便會有廣告,有廣告就有更多的利潤。」不過,股東不太滿意,再三追問俱孟軍,「資訊怎樣賺錢,你 們預計何時獲利?」他滿有信心答道:「今日有廣告,今日就有利潤……肯定不會虧本。」記者追問他從沒有營商經驗,如何打理一間上市公司?「對我來說是一次 新的業務嘗試,每個人也應開拓新的工作。」

一億五買上市殼

原本做清潔業務的勞氏環保○三年在主板上市,自○五至○六年度起一直虧損,六年來共蝕二億二千多萬。自此不斷向股東集資,又在內地發展醫療廢物處理,但無 助止血,單在去年見紅六千三百萬。加上剛實施的最低工資,勞氏經營前景更困難,唯有找大水喉。去年十一月,勞氏宣布與設在香港的新華社亞太總分社訂立電視 屏幕廣告及資訊發放業務協議,並以每股七毫,配售二億一千五百萬股給新華社,相當於兩成八股本,配股價較公布當日前天的收市價折讓一成九,集資一億五千 萬。同一時間,勞氏又提供不少於一億元的基金投放新業務,換取新華社授權十年的免費播放權。交易後,新華社亞太總分社成為勞氏大股東,而勞國康的股權則被 攤薄至兩成一。今年五月,勞氏正式改名為新華通訊頻媒。新華社總部設在北京,香港是亞太區總部,是中國官方的新聞通訊社。北京的新華社過去也有跟上市公司 合作,例如:去年八月與中移動母公司合作拓展搜索引擎業務,並與香港上市的勤+緣合作屏幕廣告業務。是次香港新華社罕有地披甲上陣,直接控制及營運一家上 市公司,開創先河。新華通訊頻媒的文件表示,今、明兩年底會帶來不少於三千萬及一億元收入。另外。集團七月跟港鐵簽訂三年合約,在九龍至廣州列車上及紅磡 離境大堂播放新聞及廣告。從生意角度看,新華通訊頻媒的業務是否站得住腳?香港市務學會主席嚴啟明表示,電視、印刷傳媒廣告下跌中,戶外廣告收入近年有上 升趨勢,例如:大廈外的宣傳屏幕,巴士、電梯、火車內的電視播放。不過,新華社能否分一杯羮,嚴啟明稱還要看戶外廣告的定位。「首要看內容,純廣告已難以 吸引群眾目光,要有其他內容;第二要看位置,例如電梯、巴士,群眾等候的時間,會較易接收訊息。」

打國際牌搞形象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田智輝認為,新華社亞太總分社在港上市發展屏幕廣告及資訊,跟新華社總部最近在紐約時代廣場租用廣告牌,有異曲同工之妙。「紐 約跟香港都是重要的經濟城市。一國兩制的特殊環境下,內地媒體未能打入香港,就算鳳凰衞視,在香港的收視率也不高。」紐約時代廣場人流最旺的屏幕廣告牌, 過去十年一直由滙豐銀行租用,本月初由新華社取代,並以每天至少一萬美元租金,播放內地大企業廣告、內地資訊。 「大陸還在想辦法將主流媒體、大陸思想帶到香港。」田智輝稱這並非壞事,「香港人也很需要了解內地的資料,例如:經濟、民生。屏幕播放內地資訊,也可以提 升中國形象,很配合國家『走出去』的大方向,加強國際傳播的政策。」對於新華社亞太總分社選擇上市經營,田稱新華社是官方機構,但資助非無限,機構自己也 要找商機。時事分析員劉銳紹指香港新華社以商業模式發展屏幕廣告,「中國軟銷手法更靈活、更聰明。」他相信屏幕播放內地資訊、大企業廣告,可建立經濟強國 的一面。而上市公司以商業理由在其他地區拓展屏幕業務,也可減低政治敏感性。新華通訊頻媒下一步已計劃在亞太區的二十多個分社,包括澳門、日本、馬來西亞 籌建新屏幕,預計今年底可設有五十多個宣傳點。

○八年公關危機

新華社原本以文字新聞為主,近年發展電視台、互聯網、手機電視台等,務求所有媒體也找到新華社的資訊。根據《南華早報》○九年報導,中國政府拍板耗資四百 五十億元人民幣開拓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CCTV)的平台,中央電視台已訂立三年計劃增加外國新聞分社,由十九個增至五十六個。而新華社於去年一月成立二 十四小時中文新聞電視頻道,再在七月設立英語新聞台,並有俄語、法語等節目。中國大灑金錢發展內地媒體,從主管宣傳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於○ 八年十二月出席中央電視台五十周年大會上的發言中,可找到蛛絲馬跡,「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 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根據新華社旗下刊物《國際先驅導報》○九年二月的文章稱,中國於○八年遇上重大的國際公關危機。那年夏天的矚目國際大事是 北京奧運,中國本以為可藉奧運把國際形象推高,打造為超英趕美的超級大國。然而,該年初「3.14」拉薩暴亂,中共派解放軍鎮壓,引起西方大國批評。年 中,奧運聖火在海外傳遞期間,屢遇示威抗議,西方傳媒將體壇盛事與人權相提並論,中國官方聲音不敵西方媒體,官方認為有必要壯大中國傳媒。中國人民大學公 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同期在該報發表文章稱,強調要讓中國媒體「成為焦點議題的一傳手而非二傳手」。

國內媒體排隊集資

大陸透過新華社向全球展示中國崛起,雖然方向正確,但目標遙遠。田智輝表示:「屏幕資訊能吸引多少人觀看?看後最多只是知道有新華社這機構。而上市公司又 是否可長久經營?上市屬商業性質,不能單靠領導指示如何經營。」劉銳紹也稱:「一次劉曉波事件、一次艾未未事件,足以破壞國家形象。」除了新華社亞太總分 社在香港上市,內地多家官方新聞網站已準備在內地A股市場掛牌。上週內地媒體引述中央中共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稱,中央級別的新華網上市計劃已獲中宣部批 准。而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及人民網也準備進軍股票市場。

大新華、小新華

新華通訊社(新華社)於一九三一年成立,總社設於北京,為中國主要新聞及信息採集、發放中心。新華社在全球有一百五十多個分社,以五個地區為主,包括亞太 區、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及歐洲。香港分社於一九四七年五月成立。香港回歸前,新華社有兩個職務,俗稱為「小新華」及「大新華」,前者所指是發布中國新聞 資訊的通訊社;後者則是中國政府駐港的政治機構。「大新華」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港英政府管治香港時,中國政府不想在港設立對外機構代表,此舉 會間接承認香港是殖民地,因此授權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與港英政府進行聯繫及交涉,歷任社長包括:許家屯、周南、姜恩柱。新華社香港分社二○○○年進行重 組,一分為二,新聞通訊業務繼續由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而政治任務,則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作為中央人民政府 授權在港的工作機構。當時的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姜恩柱,亦轉為中聯辦首任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7

高報酬 九家台資租賃業逐鹿中國 中租辜仲立 親自下海跑業務殺出血路

2011-9-12  TWM




這年頭什麼行業最夯?過去最冷門 的租賃業,一夕之間彷彿鹹魚翻生,成了金融業老闆擠破頭要轉進中國市場的行業,但八%到一○%的利差真的如此唾手可得,每個人一張嘴就可一口咬下?

撰 文‧劉俞青

今年上半年以來,台灣共有六家金融業轉進中國市場開起租賃公司,再加上台灣租賃業祖師爺級的中租控股、專做汽車貸款的裕融、和潤 租賃,共有九家台資租賃業逐鹿中國,這個可以用「一窩蜂」形容的風潮,當真人人都可以賺大錢?

事實上,不久前,才有一位在台灣法界備受敬重 的名律師,因為同樣看上中國租賃業的前景,又有八%到一○%的利差,和金融界友人結伴,以個人名義赴蘇州開設租賃公司;但最後因股東都是個人名義前往,難 以取得當地銀行融資,資金遲遲貸下不來,而許多客戶的機器設備都已下單,最後鎩羽而歸,損失不小。

這個案例說明了一件事,中國租賃或許是最 夯的行業,但卻也是風險處處,只要一個不小心,大餅看得到卻吃不到的事隨時會發生。

進入別人地盤 向銀行融資難儘管如此,台灣租賃業仍前仆後繼,爭相前往,只因為銀行在申設分行、子行仍受限的情況下,租賃業由於申請容易,尤其在中國目前資金緊縮,中小 企業從銀行體系不易貸到資金的前提下,大環境確實提供了租賃業蓬勃發展的溫床。

但從踏上中國市場,掛起招牌,到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這些台 資租賃至少要通過三道嚴格挑戰,才能摘到獲利的甜美果實。

如同前述失敗的案例,「如何順利取得營運資金」絕對是所有台資租賃上岸之後,第一 道要面臨的關卡挑戰,「因為你不可能全部的資金都是自己帶過去嘛,」早在二○○五年就踏上中國市場,拿下中國第一張外資租賃執照中租控股總經理陳鳳龍說。

但 重點來了,「你是誰?」在非親非故的中國市場上,要向當地銀行融資談何容易,這些台灣身分的租賃業第一件事就是要拿得出自己的「身分證明」、「還款能力證 明」,當地的銀行才會點頭把資金貸放下來。但在業務還沒有真正開展之前,要這些初期資本額不過二千萬美元的台資租賃得提出證明,難度確實不低。

有 了資金之後,業務開始逐步拓展,但第二個問題立刻接踵而來:風險要如何控管?

風險控管難 打入當地更難中國不比台灣,尤其是近期中國中小企業陷入倒閉風潮中,風險更高,因此風控就成了更重要的問題。以中租控股為例,資深副總廖英智表示,「我們 在台灣只選擇財務狀況最好的前一○%中小企業,在中國要更拉高標準,只選擇最前面一%」,但即使如此,還是叫人不能完全放心,中租更是透過各種在地管道進 行風管,而這些都是初來乍到的其他台資租賃一時不易做到的事。

據了解,一般銀行系統的徵信會比租賃業更為縝密,因此透過和當地銀行合作已久 的默契,「跟著銀行的客戶走,」是進入中國市場已久的租賃業,除了自己徵信外,為風控買的第二道保險,有了銀行的背書,風險當然更低。

但在 陌生的中國市場上,真能只做台商生意就吃得飽?「客戶到底在哪裡?」當然是租賃業者接下來要面對的第三道難題。

按理說,中租是第一家上岸的 台資租賃業,最有「只做台商生意」的本錢,但即便如此,如今台商不過占中國業務的三成左右,等於有七成都是當地本土中小企業,如何和這些極其在地的中小企 業搏感情,絕對是「穿西裝,打領帶」的台資金融業的挑戰。

「說真的,這之間的適應、調整,寫成一本書都寫不完。」頂著台灣中信集團辜家光環 的中租集團總裁辜仲立說。光是最近兩個禮拜,他從瀋陽、天津、青島、上海到寧波。今年以來,辜仲立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內地城市到處跑,每到一個地方, 和當地台辦、黨部、中小企業主拚酒的場面,肯定少不了,「但客戶都在這裡,不跑怎會有業務?」大老闆親自下海,也是打拚了整整七年,才有了今天十二個據 點、四百多人的規模;中租控股是極少數已跨過層層挑戰的台資租賃業,去年每股盈餘(EPS)二.六五元,今年上半年已賺了一.五九元,而另外一家專做汽車 租賃的裕融,也在去年八月就前進中國,到目前為止,雖然尚未轉虧為盈,但業務開展大致順利,是目前為止台資租賃在中國市場的兩隻領頭羊,也是後續金融業轉 投資的租賃業上岸之後,亟待迎頭趕上的目標。

台灣已有9家租賃業赴中國市場搶灘母公司 轉投資中國租賃公司名稱 中國資本額(萬美元) 設立地點中租控股 仲利國際 15000 上海等

12個點

裕融 裕融租賃 5000 蘇州和運 和潤租賃 — 上海永豐金 永豐國際租賃 2000 南京第一金 一銀租賃 2000 蘇州台新金 台新融資租賃 2000 南京開發金 中華開發租賃 3000 福州新光金 新光租賃 1000 蘇州台灣工銀 台駿國際租賃 3000 蘇州

資料來源:各公司

在中國打拚有 成

想邀老爸辜濂松親眼見證

「我爸爸會問我最近好不好?我說還不錯,他問我從哪裡回來?我說中國,他問我,那有 沒有賺錢?我說有賺錢,他點點頭說,那就好。」這是近期父親辜濂松與么子辜仲立的一段父子對話,也許簡單,但隱含著父親對兒子的關心。

中租 迪和從2005年拿下中國第一張外資租賃執照,辜仲立親上第一線,一步一腳印打下中國市場,有了今天回台掛牌的好成績。但同一時間,他的兩位哥哥、中信金 前董事長辜仲諒與開發金前董事長辜仲■,在台灣因為扁案等官司纏身,發展並不順遂。而他隻身在中國打拚,幾年前跨入二線、三線城市,「一晚不到一千元人民 幣的房間我住太多了」,這位自小最沒有少爺氣息的辜家小兒子,如今說「衣錦還鄉」應不為過。

但無論中國事業如何順利,在辜仲立心中,還有個 心願,那就是請父親到上海來,看看他的成績單。這幾年因為辜濂松身體違和,因此至今沒有來過中租在上海的總部,但最近健康大有改善,辜仲立這個小小的心 願,或許不久就會達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4

「下海」新思路:創辦一家社會企業

http://www.infzm.com/content/66883

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主意很酷,但路途艱辛,也須面對爭議。

2011年12月18日下午,善淘網的微博上發佈了一張意大利名牌Furla紅色手提包的照片和購買鏈接。

包是由在上海工作的丁劼為捐出的,在此之前,她已將三四十件近乎全新的閒置衣物,一起捐給了這家名為「善淘網」的在線慈善商店。

在微博上看到包包後,北京一個網名為「清婉悠揚」的姑娘回覆說自己被「深深吸引」並「果斷下單」,用298元買下了這個原價一千多元的包,作為「送自己的聖誕禮物」。

這298塊的銷售收入,一半即149元會通過丁劼為選擇的民間公益項目「蒲公英鄉村圖書館」,為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提供14本書加3支彩筆;另一半則由善淘網旗下的慈善商店發展基金來統籌,目前主要還是用來補貼善淘網的運營成本,以後產生盈餘也將用作公益。

除此之外,這只包從丁劼為到「清婉悠揚」的「旅程」,還為善淘網運營中心的殘障工作夥伴,提供了1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收入。

接受大家全新或接近全新的閒置衣物捐贈,經過包括殘障人士在內的全職和兼職員工消毒、重新包裝以及拍照上傳後,以較低的折扣在善淘網上出售,收入用來為一些公益項目「輸血」,善淘網的這種模式贏得了「購物狂」們的青睞。

上線一年來,善淘網為超過五百個丁劼為這樣的捐贈人和二十多家企業,向五千多個「清婉悠揚」這樣的買家,售出了上萬件閒置物品。網站首頁實時更新的數字顯示,總的銷售收入已近27萬元。

善淘網顯然與通常我們理解的企業不同,它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其收入要輸送到各種不同的公益項目上去的。

這樣的企業,叫做社會企業,簡單地說就是「以商業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新型組織形式,既追求盈利以實現某種社會價值的可持續,又不以盈利最大化為 目標。在歐美國家,社會企業的概念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至今,已有較高的社會認知。但在中國,這還是一個正在走出公益圈子的時髦名詞。

創業,但不求發財致富

善淘網的創始人周賢,在30歲之前是一個培訓行業的「商人」,業餘時間熱衷於公益,之後《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一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觀:自己的商業經驗不僅僅可以用來賺錢。

在這之後,周賢特意選擇到社會企業最為發達的英國,攻讀公共服務政策的碩士學位。善淘網的創辦,得益於倫敦街頭琳瑯滿目的慈善商店給他的啟發。不同的是,周賢創辦的是一個在線的慈善購物平台。

蔡史印幾乎是和周賢同期投身於社會企業。在這之前,她的履歷表上都是一些名校和世界500強企業的經歷。在超過十年的職業生涯後,蔡史印越來越困惑於自己的辛勤工作不過是「讓富人更富」,而2009年一段西藏盲校的義工經歷,讓她決定改變人生方向。

就是在這個時候,她偶然在亞特蘭大買票參觀了一個「黑暗體驗館」,全黑的環境下,她在盲人引導員的帶領下,逐一感受公園、咖啡館、酒吧等城市場所。

深受震撼的蔡史印回去上網檢索瞭解到,這是一家創辦於1988年、總部設在德國的社會企業,名為「黑暗中對話(DiD,Dialogue in the Dark)」,意在通過健全人在全黑環境下的體驗,消除社會對殘障人士的偏見,並為盲人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2010年,蔡史印加入了DiD,並把它引入中國內地,已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工作坊。

開辦一年來,工作坊已經舉辦了六十多場活動,參與者除了外企和公益機構,甚至還有黨校這樣的政府單位。

相比起步不過一年光景的善淘網和DiD,已有五年歷史的Shokay(藏語:犛牛絨)已小有名氣。這是一家由來自台灣和香港的哈佛同學喬琬珊和蘇芷君創辦的社會企業。

兩人此前曾到云南嘗試過犛牛奶酪的開發,注意到犛牛身上有一種柔軟而光滑的絨,適合作為高檔織物的原料,但過去藏區的當地企業只是按照傳統方式,只 能製作比較廉價的地毯等物品。她離開校園即創辦Shokay公司及品牌,向青海的藏區牧民高價採集犛牛絨,加工成高端面料和服飾後在國內外銷售。數千藏民 因此增收,每年還有數十位崇明島的貧困婦女也因此獲得編織工作機會。

周賢、蔡史印、喬琬珊和蘇芷君的故事,只是中國這幾年在環保、扶貧、婦女兒童和農業等領域不斷湧現的社會企業當中,幾個有趣的個案。這其中,有她們這樣的白手起家者,也有一些是公益組織在解決資金等問題時延伸而成。

主意很酷,但要能賺錢

毫無疑問,社會企業和普通企業一樣,首先必須找到一個可以盈利的商業模式,否則就談不上持續地借助商業之手解決社會問題。問題是解決社會問題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難度。

以善淘網為例,周賢說,一般網站都是同一件產品批量採購後創建一個銷售頁面即可,但善淘網收到的捐贈品大多是孤品,幾乎每個產品就是一個頁面,除了比普通商品多一道消毒和包裝程序,工作夥伴們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和更多人力才能完成逐一拍照和上傳的工作。

還有一家由聾人設計師來主刀的平面設計公司,雖然抓住了聾人對色彩的敏銳感覺,但聾人的聽力缺失也影響了工作溝通。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合作過程讓她抓狂,自己的每個想法都必須詳細寫在郵件裡。

南方週末記者曾走訪過一家主打手工製品生產的社會企業,他們開發了一些環保概念創意產品,並因此屢獲公益獎金。但這些產品幾乎沒有直接在市面上銷 售,而是被一些企業和政府部門基於支持公益的目的改採購,其實用性遭到了不少使用者的批評,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道德消費品」而不是真正的商品。

英國大使館文教處曾委託第三方完成了一個對中國社會企業的調研報告,裡面列舉了社會企業們的各種缺陷,比如一家組織年輕人戶外探索的環保類社會企業,必須面對中國缺乏戶外活動立法的尷尬。

在這份報告裡可以看到,不少社會企業並沒有實現商業平衡,而只是一個捐款和公益獎金的使用平台。上文介紹的幾家社會企業當中,善淘網和DiD剛起步,已經運作了五年的Shokay2010年剛剛開始盈利。

在中國公認為最「成功」的社會企業是深圳的殘友集團,這個公司在十幾年前由殘障人士鄭衛寧創辦,依靠殘障人士進行計算機軟件開發起家,現業務已覆蓋動漫、電商等多個領域。

在基金會中心網CEO程剛看來,殘友所介入的領域,恰是殘障人士所能勝任,而且往往比健全人更願意付出,並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潮流下存在廣闊市場需求的領域,這是殘友集團模式成功所在。

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項目經理毛帥說,中國還很缺乏「好的」社會企業,很多組織充其量只是初步建立了收入渠道,離成熟的商業模式尚有很大距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領域目前更多是公益的延伸,缺乏商業運作的經驗和技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3

上山、下海、南遷,力破限電魔咒 風電南下,警惕「大干快上」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631
當「三北」(華北、西北、東北)風電基地如火如荼時,沒人在意雞肋般的南方風資源。現在,眾多風電開發商、風機製造商紛紛南下跑馬圈地,曾經在風能版圖上默默無聞的南方省份正在變成中國風電開發的最前線。

新科風電冠軍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以「風花雪月」著稱的云南大理,終於靠山頭上不斷豎起的風機坐實了「下關風」的稱號。

按照2011年年底大理官方的說法,在這個被全國小資膜拜了一遍又一遍的旅遊勝地,已建成投產的風電裝機容量已經佔到云南省的六成。

不惟大理,就在昆明以東與曲靖相鄰的石林、陸良一帶,再以昆明為起點沿著名的滇緬公路往西,巨大的白色風機葉片、塔筒正在被運往一座座高山上。

云南,這個西南邊陲省份,正低調地成為風電新核准項目冠軍。

在國家能源局2012年度的風電核准計劃中,云南省以22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2012年7月,在全國範圍內的增補風電核准項目中,云南一次獲得17個項目、裝機84萬千瓦。

「僅增補的裝機容量一項,幾乎就等於到2011年底時云南省全部的裝機容量了。」中國風能協會一位人士慨嘆。

僅僅四年前,云南省第一座風電場才在大理大風壩建成。短短幾年,云南全省投產的風電裝機就有近百萬千瓦,在建規模達到了135萬千瓦、開展前期工作的又有370萬千瓦。

枯燥數字背後是一股日益高漲的風電南下風潮。低速風場的潮流不止湧動西南,也覆蓋到了長江以南地區。很難想像,身處等級最低的四類風資源區的湖南、湖北、云南、貴州等地,能夠成為中國風電開發的最前線。

以貴州為例,2007年貴州首次做風電發展規劃時,認為可開發的風能資源為20萬千瓦,到了2011年,規劃容量急速上升到了427萬千瓦。同時期風電大省甘肅的並網裝機容量也不過445萬千瓦。(詳見南方週末2011年11月17日《風電急「上山」》)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目前中、南部省區如廣西、云南、安徽等省區,其風電裝機與2010年相比已經翻番。與此同時,沿海新興市場如山東、江蘇、廣東和福建的上年末裝機已超過百萬千瓦,躋身中國風電的第二梯隊。

電力巨頭「搶風」

和「荒漠、戈壁、大風車」既有印象不同,早年活躍在「三北」(華北、西北、東北)地區的五大電力集團已開始紛紛南下淘金。

2012年8月,大唐新能源公佈其中期業績,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胡國棟表示,受限電政策影響,「公司主攻電廠建設已推向南方,而限電地區已開工項目將暫緩處理」。

在國家第二批風電擬核准計劃中,大唐新能源獲得1.2GW(吉瓦,即1000兆瓦)風電容量,其中僅有8%在限電地區,已完成的建設項目中,僅有不到15%位於限電區域。由於近年北方風電快速發展,電網建設滯後,難以消納電量,風電廠屢被拉閘限電。

「我們未來將重點開拓兩廣、云南及福建等南方區域。」胡國棟表示,暫緩北方項目、向南方挺進已不是一家之選。

以云南為例,現在已有華能、大唐、華電和國電龍源等外來投資者在不斷搶奪「資源好、電網結構好」的優勢資源區,而具本地優勢的中國水利水電十四局、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等,則早早圈定勢力範圍,並與云南縣市一級政府簽下意向性開發協議。

華電新能源前副總經理遲繼鋒介紹,華電在云南的投資力度較大,儘管目前只有5萬千瓦並網、10萬千瓦在建,但未來五年計劃中的裝機容量就達五六十萬千瓦。大唐新能源副總經理胡國棟亦表示,大唐在云南有10萬千瓦並網、5萬千瓦在建,未來五年計劃的裝機容量也有60萬千瓦。

搶灘者中,國電最為搶眼。國電龍源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如果項目進展順利,到2012年底,龍源就會取代華能,以超過30萬千瓦的投產裝機,佔據云南已投產裝機的30%,坐上云南風電的頭把交椅。

中國風能協會一位人士表示,早年間西南、中南被忽略,包含著對交通狀況、投資收益率的悲觀。但實際幾個項目啟動起來後,「大家發現風資源情況不錯,大水電和大南方電網的輸出能力又強,激發了各投資商的風電熱情和競爭圈地。」

「要麼南擴,要麼出走」

「道理很簡單,北方的風資源再好,哪怕好到刮颱風,發出的電上不了網也是白搭。」湘電風能副總經理龍辛一語道出南下之因。

自2009年以來「三北」地區愈演愈烈的棄風、限電,被認為是本輪風電上山、下海、南遷的直接原因。2011年,國家七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限電達到頂點後,幾大電力集團甚至出現了已通過核准的項目也暫緩建設的情況。

「限電影響太大,南擴的趨勢很明顯,幾乎每家都在往南走,只是側重的省區各不相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谷日明分析說,因限電造成的經濟效益變差,評價項目的眼光立即就會變,「沒有別的地方去,要麼往南,要麼出去。」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提醒說,南方風電開發的另一個重要前提,是比北方更優惠的0.61元/度補貼電價。再加上低風速機型的研發、風電技術的進步以及機組價格大幅跳水,使得原先不具備開發條件的風場「變廢為寶」。

事實上,從事關投資收益率的重要數據看,南方地區並不會令投資者失望。

2012年6月,國家能源局在《關於加強風電並網和消納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中要求,將風電並網運行情況作為新安排風電開發規模和項目佈局的重要指標,風電利用小時數明顯偏低的地區不得擴建規模。

其中風電年平均利用1900小時是公認的中國風電場發電盈利與否的分界線,而「三北」地區風電利用小時數均徘徊在1900小時左右。

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南方地區。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1年風電年利用小時數平均為1920小時,其中,福建(3096小時)、云南(2440小時)、江西(2340小時)高居前三。

風機淘金

熱鬧的不止風電開發商,「追風」的隊伍裡,不乏風機製造商的身影。

2012年7月,華銳風電發佈公告,將原計劃用在大連、天津兩地風電基地的募集資金,轉至河北、云南和大同,其中云南楚雄的風電基地明確要重點生產適合高原風能資源特點的機組。

8月業界再傳出消息,明陽風電與華能、國電龍源、大唐和中電十四局簽訂協議,共同開發大理六百多萬千瓦風資源。

據瞭解,新興的云貴地區風電開發中,風機製造商東汽、金風和運達進入較早,拿到的項目也多,南車、明陽、三一也有少量項目。

在2011年風電市場整體下滑的態勢下,一些風電開發業主即便拿到了國家能源局的核准,也遲遲不肯建設。為了爭取主動,湘電更積極地在福建、廣東、山東和云南等地尋找機會,目前湘電的風機在福建使用最多。

從機型選擇上,早期進入南方風電市場的機型與內陸並無二致。但高原、低風速風機要求解決空氣稀薄、風速慢的問題,於是出現了更長葉片、更大掃風面積以應付發電出力不足的新機型。

在這股高原風電的熱潮中,外資風機製造商也欲分羹。西班牙風電設備製造商歌美颯中國公關總監陳曉倩表示,目前歌美颯在福建向龍源等客戶提供適用於低風速的風機,在云南還沒有設備,但「歌美颯正積極開拓這裡的市場,無論在設備提供或者風場開發方面」。

當然還有一部分風機製造商不滿足於只做設備提供商,而以入股的方式進入南方風電場投資。以湘電風能為例,湘電風能副總經理龍辛介紹說,他們在郴州投資了一家風電場,已於2011年開始發電,「從運行情況看,湖南的風是差一點,但也可以。」

金風科技副總裁王相明表示,金風的風機以前集中在特許權招標項目的大基地中,隨後的應用變得比較分散,不僅在南方的云南、江西,也分佈在山東、陝西等地。「三北地區、南方對風機的機型要求不一樣,針對不同區域要有適應性的產品。」

數據來源: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 (李伯根/圖)

南下隱憂

在風電「十二五」規劃中,風電戰略從「大規模大基地」加上了「分佈式、低風速和海上風電」,這對於南方風電無疑是個契機,但施鵬飛提醒注意,「南方風電從規劃總量上還是小,未來五年70%的裝機容量還是在北方。」

「風電市場最多是在向南方擴展,而非轉移。」國家氣候中心主任李俊峰說。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院院長方滔也不認為南遷會是個長期趨勢。「從北方到南方,不要又走另一個極端,沒必要鼓吹南遷,或許明年又有新趨勢,南遷能持續多久,還有很多不可測因素。」

除可能的土地、開發成本、環境等諸多限制外,南方風電產業現在是「大而不強」,各開發商圈佔資源的熱情遠大於實際建設的熱情。

以云南為例,最早進入西南風電領域的是中國水利水電十四局等「坐地戶」,但直到2008年項目才開展起來;廣東明陽跟大理州簽訂了投資意向,但目前 還沒有實際項目;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察設計院除了已建設的幾個風場外,還和地方政府簽訂意向性的協議,在業界人士看來,「沒落實都不算數」。

「那些圈佔四類資源區裡都不算太好的地方的企業,也是寄希望於未來潛在的開發可能性。」一位發電企業人士表示。

云南省電力設計院新能源設計研究所張懷孔是一位云南風電開發的參與者,多次參加省發改委的相關會議。「有序開發比較好,發改委層面不讚成一窩蜂。」張懷孔說。

張懷孔的理解是,當下云南風電突飛猛進,一則因為云南風電開發較晚、基數小,一則因為云南作為水電大省,有「風水互補」的優勢,即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的枯水期恰好是大風季,空閒電網輸送風電上網也有積極性。

「云南風電開發還有很多問題正在研究中。」云南省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馬曉佳不願給外界留下云南風電「大干快上」的印象,措辭十分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22

證監會官員下海 如何「防火」與「滅火」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995

貓看老鼠是天職,但如果貓突然變成老鼠,怎麼辦?

在這種身份轉換中,基金公司「督察長」是一個重要的過渡平台。這一崗位要求有效「防火」,及時「滅火」。

從「貓」到「鼠」

「畢竟長期扮演過貓的角色,扮起鼠來,肯定不是一般的鼠。」

2002年進入中國證監會,從專業助理、主任科員,一路打拚10年,林海中最後做到了基金監管部處長。這是一個重要衙門的重要崗位,但在2012年6月,他轉身離開。

8月22日,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了一份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林海中接任督察長。正是在其發佈的招募說明書中,林海中的以上工作經歷與變動得以公開。

在這家管理著五百多億元資產的公司,作為督察長,林海中將負責監控和化解基金公司內部在管理和運作中的一切風險,也包括員工的一言一行。他直接對總經理負責。

有趣的是,在監管者與基金公司的「貓鼠遊戲」中,林海中的角色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如果說在中國證監會時是「貓」,那麼作為基金公司高管的林海中,就變成了「老鼠」,他將與監管者——證監會的基金監管部和上海證監局繼續這場遊戲。

「畢竟長期扮演過貓的角色,他肯定不是一般的鼠。」一位基金業的人士調侃稱。

近期,除了林海中,另一些證監會人士也正在進行「由貓到鼠」的角色轉變。

9月24日出任華安基金督察長的薛珍也來自證監會監管體系內,她此前擔任過中國證監會上海證監局信息調研處副處長、法規處處長一職。

10月12日,南方週末記者從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內部人士獲悉,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楊曉松即將前往管理著近2000億元資產規模的南方基金任職,具體職務目前尚不清楚。

中國基金業元老、掌托南方基金13個年頭的高良玉,此前傳出將辭任總經理,並升任公司副董事長的消息。不過,辭任總經理未能獲得9月27日召開的董事會同意。

有意思的是,高良玉與楊曉松同樣出自中國證監會發行部,高曾於1993至1997年擔任該部門副主任。

迄今為止,根據基金公司公開的招募說明書統計,已先後有近50名證監會官員離職後到基金公司擔任高管職務,這些官員分佈在國內三十多家基金公司。

(向春/漫畫)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在熊市中,需要為股指下跌尋找原因,監管頻率增高,來自監管方的壓力增加。

一位從公募基金業出來的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股市三年熊途,很多公募基金經理壓力很大,紛紛離場。因高層人士變動而導致一些大的基金公司暴露出了諸多致命問題。要堵住這些問題,必須要想辦法。

事實上,每一次漫長的熊市,證券行業都會洗牌一次。

「特別是在熊市,監管的壓力更大,頻率更高,因為需要為股指下跌找原因;在牛市的時候,就一片欣欣向榮,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來自證監會的壓力也會相應減輕,監管不會那麼頻繁。」一位上海基金公司高管說。

「潮水退出,激起千層浪花,只有能人才可以使得他們在大海裡避免觸礁或翻船。」上述人士說,從證監會裡出來的官員才是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安全航行在大海裡的掌舵者。

目前,尋找和儲備人才成了一些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戰略安排。而首選便是那些精通證券市場監管遊戲規則的證監會體系內的官員。

這些官員穿梭於證監會和機構之間,身份從監管者切換到機構高管後,獲得的薪酬往往都在百萬以上。

「證監會基金處出來的做副總,負責新基金的報批、監管;法規處、信息調研處來的,負責日常監管,所以這些部門相應的調去基金公司做督察長的比較容易。」上海某基金公司高管稱,對於現在的基金公司而言,也需要這樣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有供給,有需求。

根據已披露的信息,離職後前往基金公司或證券公司任職的高管,絕大多數出自中國證監會內部一些「實力」部門,如上市發行部、基金監管部、機構監管部、法規部等。

例如國泰基金總經理金旭,曾是證監會基金監管部綜合處處長;泰達荷銀總經理繆鈞偉也曾任基金部副處長;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勇,此前任職於期貨監管部、基金監管部;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良玉,曾任發行部副處長。

此外,證券公司也是證監會官員選擇下海的去處,曾有7位券商老總來自中國證監會,分佈在銀河證券、國金證券、平安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券商。

2012年5月前往廣發證券擔任董事長的孫樹明便曾是證監會官員。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孫任職於證監會會計部,歷任副主任、主任;2011年4月開始任廣發證券公司黨委書記。

資料來源:招募說明書和公開報導。 (李伯根/製圖)

強力的督察長

「在處理老鼠倉的問題上,督察長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南方週末記者從採訪中獲知,證監會官員向基金公司高管過渡中,督察長是一個重要的平台。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國內有逾10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長來自證監會官員。

風險控制是基金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之一,完善的督察長制度是這一業務的保障。基金公司內部的風控、稽查和法規部門,都由督察長直接負責。

2006年5月8日,證監會發佈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長管理規定》,對督察長進行了職能定位。督察長是監督檢查基金和公司運作的合法合規 情況及公司內部風險控制情況的高級管理人員。督察長履行職責,應當以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公平對待全體投資人,在公司、股東的利益與基金 份額持有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優先保障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

根據證監會規定,督察長應當具備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任職條件,並有3年以上監察稽核、風險管理或者證券、法律、會計、審計等方面的業務工作經歷,誠實信用,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操守記錄。

「基金公司在上報督察長人選時,證監會對資格要求很嚴,目前業內完全符合督察長管理規定的人特別少,而證監會內部工作人員是最合適的。」一位基金從 業者說,證監會的工作人員有著行業內其他人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方面他們對相關政策比較熟悉,能夠在基金公司中有所作為,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幫助基金公司和 監管層溝通。」

由於在監管機構長時間工作,與證監會上下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與此同時,他們對政策和法規的理解程度要比一般基金業從業者更深刻,把握更到位。因此,基金公司紛紛盯上了證監會工作人員。

在向南方週末記者詳細講述督察長作用後,一位要求匿名的上海基金公司經理向南方週末記者強調說,「在處理基金公司內部老鼠倉的問題上,督察長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大大小小的老鼠倉橫行,是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我國的基金公司有數百家,而被管理層發現並受到處理的老鼠倉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基金經理絕大多數隻為自己的親戚朋友從事老鼠倉交易,不需要成文的合同甚至任何文字,往往是一個電話、一個暗語就夠了,因此難以察覺,相對隱蔽。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鼠倉,除了基金經理人本身的利益驅動,最主要的是處罰不嚴,這可能是監管能力或人手不夠。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監管人員與相關老鼠倉經理人的利益輸送,使得貓和老鼠的關係變成了大貓和小貓的關係。」上述基金經理稱。

而督察長在老鼠倉問題中,需有效「防火」,及時「滅火」。

在其看來,國內知名基金經理李旭利和許春茂因老鼠倉出事案發,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督察長及時有效地「防火」、「滅火」。

許春茂2010年底從光大保德信轉投中歐基金出任投資總監不到半年被抓捕,成為國內第二個因老鼠倉事件被起訴的公募基金經理。2011年8月下旬,李旭利被上海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刑事拘留,後被起訴,被稱為「史上最大老鼠倉案」,該案至今未決。

防火牆需築牢

由於缺乏相關的處罰措施,如果有人違反了《行為準則》,如何處理就成了問題。沒有配套處罰措施的《行為準則》,容易淪為空文。

證監會官員下海任職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業界稱為「神仙下凡」。但是,「神仙」是否能自如下凡?

官員下海,在國內外都是一個很敏感也很重大的問題。國際通行的是「迴避」和「限制」措施。

早在2004年,中央就已經發出了《關於黨政領導幹部辭職從事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其中規定,離職後3年內,不得到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 範圍內的企業、經營性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經商、辦企業活動。並要求「對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幹部要委託 審計機關對其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該意見還要求「切實從源頭上防範因領導幹部辭職『下海』誘發新的腐敗行為」。

2005年通過的公務員法,對公務員離職做出了類似的限制。

2009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試行)》,規定官員離職3年後應當向原單位報告離職後的工作情況,如果發現違法所得,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

中國證監會2009年11月發佈實施《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行為準則》,首次對社會公開發布對內部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被認為是在建築證券行業系統的「防火牆」。

該行為準則明確規定,證監會工作人員(包括派出機構人員)離職後,必須經過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冷凍期後,才能去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監管對象任職,其中,證監會領導人員離職需要在三年「冷凍期」滿後,方能在監管對象中任職,一般人員的「冷凍期」為一年。

但從目前的數個實例看來,這一規定往往被突破。

「沒有證監會的核准文件,我們怎麼敢公告?」國泰基金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林海中擔任督察長,屬於基金公司的高管,按規定基金公司高管必須上報中國證監會並獲得核准。

業內一些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人士認為,證監會應該要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和政策,處理好官商身份轉換的問題,要在政商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讓「政商旋轉門」遵守規則。

另外的一個問題是,目前的法規並未規定相關的處罰措施,如果有人違反了該行為準則,如何處理就成了問題。沒有配套處罰措施的行為準則,難以治本。

南方週末記者聯繫中國證監會採訪,但截至發稿,未能得到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39

職場小說(7):小混混至CEO 之路‧初次下海 職場小說(7):小混混至CEO 之路‧初次下海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7710

接下來的兩星期,我都不斷被「緋聞」纏身,上至小絹下至辦公室助理,都喜歡有意無意間以此話題開開玩笑,差在董事長本人未走黎問我係咪想媾佢個女.

呵,不過別以為我會因此發怒或不快。小弟平日行徑大搖大擺,我行我素,再加兩分的幽默與十分的口花,這種所謂的「緋聞玩笑」,基本上自小也習已為常,日子有功下,我也早就練就金鐘罩十二關,逹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不死身境界了。

況且,是非精就如露體狂,你越加驚慌顯得不知所措,他們便越有快感越加兩把勁; 反之,當你能處之泰然甚至嘲笑其xx 沒啥看頭,來犯者只會自討沒趣自動收皮。

結果, 藉著這個共通話題,倒跟同事們迅速地混熟了,有點意想不到呢~

* * * * * *

把手上的歐洲客厚厚的檔案反覆看了近兩星期,加上閒來向小娟討教,總算對客戶的歷史背景認知了個大概,原來大部分的歐洲客,都與我們有十年以上的關係了,其中一個客戶,更是由公司創建至今,歷時超過三十年。

正想得出神,電話聲響起,傳來一把低沉的聲音:

「阿笨,你而家入一入黎我房丫。」隨即掛斷。

原來是阿 ger 佐治,亦即面試當天的主考 A 大叔,負責歐洲跟一些駐香港的採購公司業務。 至於面試當天 (自以為) 蠻欣賞我的主考 C Kelvin,則負責美國組,暫時無緣合作.

佐治的語氣聽來很嚴肅,我不敢怠慢,趕緊到其辦公室,輕叩房門。

「入黎丫」

入房後,小娟也在場,閒話幾句後,佐治便開門見山了 「阿笨,下星期一我地有個德國的客會係香港過黎睇廠,我想你朝早去酒店接一接佢」

「吓…..」我不禁脫聲道。

小娟看我一副大惑不解的樣子,便加以解釋「是這樣子的,佐治長住深圳,基本上都不怎麼回去香港,像這種接待客人的工作,一般都是歸 Monica 管,可是剛恰她下星期要去台灣出差,所以這次想讓你去。」

我稍稍明白了,但卻頗擔心對公司的了解不足,容乜易到時俾個客問到口啞啞?

正欲再問詳情時,佐治已先我一步 「講老實話啦,本來你0岩0岩入黎,唔應該俾你咁快去接客0既,不過大家覺得你平日應對都算淡定,Monica 又力薦你,所以破例俾你試下啦~」

不知是講者有心還是我敏感,我總隱約感覺到佐治背後的真意是「睇你條友都係咬老軟架喇」。

佐治頓了頓,又道「放心喎,唔係要你同個客傾生意,你只要確保佢唔好走失,中間同佢傾下計就得,唔會太難既遮,陣間小娟會同你講下個客d 背景資料架喇,ok?」

我想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當下爽快答應,便隨小娟去「補習」了。

半句鐘過後,我便下課了。回到自己的座位途上,Candy 已在守候。

「喂,阿笨,佐治叫你入房做咩呀? 」

「無…..叫我去接客遮」我故作輕鬆淡然的道。

「吓,接咩客呀? 咁快就接客? 」Candy 似乎有點焦急,我心裡暗笑,面上當然不動聲色「哦,下星期有個德國客黎,叫我去酒店接一接佢之嘛,無乜特別,等等先,電話響,轉頭再傾丫~」

電話適時的響起,我仲唔鬆人咩.

我藉轉身時偷瞄了 Candy 了一眼,但見她露出一絲不忿的神色。

個心當堂涼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89

上天下海 中美軍備競賽全面展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62

近期中美先後實驗高超音速武器失敗,這是兩國正在展開高精尖軍備競賽的最新跡象。上周中美就中國戰機是否在南海攔截美國海軍偵察機展開爭論,其背後折射了中國發展核潛艇力量引起美方密切關註的事實。從海底到高空,中美軍備角逐全面拉開帷幕。

本月25日,美國在阿拉斯加發射實驗性“先進高超音速武器”(AHW)失敗。美國國防部次日稱,因發現武器系統問題,發射4秒後即自行摧毀該武器。

這是本月第二次AHW武器實驗失敗。香港《南華早報》上周五報道稱,兩位軍方人士透露,本月7日中國進行的第二次AHW實驗也以失敗告終。該報道稱,中國在設法尋找方法,通過超高速發射核武器穿透導彈防禦系統。

AHW是以發射火箭提供動力的助推滑翔類(boost-glide)武器。科學家對高超音速的定義是音速的五倍及以上,即一小時飛行6000公里。

開發AHW是隸屬美國國防部“常規快速全球打擊”(CPGS)計劃的科研項目。如開發成功,這類新型導彈可從獲取目標數據及允許發射的一小時內,摧毀地球任何地方的目標。

2011年11月,美國軍方率先試射AHW成功,在北太平洋夏威夷發射的AHW不到半小時就擊中了中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目標。

今年1月9日,中國首次試驗一種類似AHW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系統,美國情報機構稱之為WU-14。中國也加入了高超音速武器的軍備競賽。

上述圍繞AHW的研發競賽不僅限於中美,俄羅斯、印度也在競相開發相關武器和技術。如果說研發AHW是多個大國的競爭,那麽上周中美軍用飛機在南海上空的近距離接觸則是現實的比武。

上周西方媒體報導,一架中國殲—11戰機在南海上空“驚險攔截”美軍P-8巡邏偵察機,相關中國軍機一度距離美軍偵察機僅約9米,做出翻滾動作。美國國防部及負責安全事務的高官指責中國戰機的這種做法“非常危險”,屬於“危險攔截”,是“令人深感擔憂的挑釁”。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反駁稱:“美方對中方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

美國國防部並未解釋上述美軍巡邏偵察機執行何種任務,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名中國的少將透露,美國的上述偵察機可能當時在刺探中國的核潛艇機密。

上述報道提到一個巧合:這次空中“攔截”事件發生前後,美國軍方已對中國迅速增強潛艇戰鬥力發出警告。增強戰鬥力的一種體現就是開發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094型潛艇。

美國國防部預計,今年某個時候,中國海軍就會利用094型潛艇啟動首次全面配置核武器的海洋巡邏行動。

該報道稱,海外國防專家透露,至少兩艘094型潛艇看來以海南為基地。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中美關系專家陳琪認為,這次中美軍機近距離接觸的起因是,美國想了解海南發生了什麽情況,中國不想讓美國知道。

不過,上述報道指出,中美都在竭力降低因軍事力量偶然遭遇而導致意外的可能性。

無論如何,這場從海底到空中的軍備競賽還會持續多年。美國國防部今年6月授權Miltec集團的一份合同規定,相關AHW系統預計於2019年完工。所以,盡管最近實驗失敗,美國還有充足的時間完成研發。

國防, 軍備競賽, 南海, 核潛艇, 高超音速武器

國防, 軍備競賽, 南海, 核潛艇, 高超音速武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2

PCB龍頭下海 創植物工廠2.0時代

2014-09-15  TCW
 
 

 

入夜,桃園龜山工業區居民老是望著欣興電子頂樓透出的紅光疑惑著,「工廠是安了佛桌,點了佛燈嗎?」

原來,這家全球第二大、台灣印刷電路板(PCB)龍頭大廠,一年前悄悄的趕了科技大老闆們的流行:設置了「植物工廠」,在屋內用LED種菜。如今,它不僅月產出一.二公噸的蔬菜,產量居科技界之冠,還領先各大廠種出了哈密瓜,邁向「水果工廠」。

套上鞋套、戴上口罩、穿上無塵衣帽,本刊走訪了欣興位於頂樓的「秘密工廠」,同時也是它首次公諸於世,因為溫室植物極其嬌貴,容不下一丁點外來污染物,進廠的安全措施如同晶圓廠般謹慎。

除了常見的萵苣、A菜等葉菜類。跟著欣興電環安處資深副總經理廖本衛的腳步,眼前的植物開始出現變化,包括幫某大食品廠研發的水耕仙草,和一般植物工廠還沒有的瓜果類。

走高單價產品一顆哈密瓜要賣一千五百元

「七月,我們剛採收完小黃瓜,」廖本衛指著LED層架到屋頂之間仍殘存的藤蔓說。他打開一扇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顆顆人臉大小的哈密瓜,還吹著專屬的冷氣機,他小心翼翼的捧起一顆端詳,發現底部有條小裂縫,交代負責研發的植物科技部副理江鎮宇,「可能要摘了!」

事實上,江鎮宇被賦予的難題,除了把一年僅收成一期的哈密瓜,利用植物工廠技術,變成一年收三期,並須賣出至少一顆一千五百元的高價之外,還要研發種植百香果和靈芝。

如果說,二○一○年至二○一一年科技界大老闆們,包括電子大廠金寶董事長許勝雄、電源大廠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以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等,引領的設廠潮是「植物工廠一.○」時代。如今,後起的欣興,企圖轉向「水果工廠」,可說是二.○時代的到來。

一.○時代,大老闆著眼的是LED照明設備。根據研究機構LEDinside預估,二○二○年全球植物工廠LED設備產值有八百七十五億元。

可是,要搶這塊大餅並不容易。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系主任方煒表示,硬體、設廠、栽培都容易,但環控與栽培管理上各環節緊密相扣,懂判斷且適時調整,才是關鍵。

工研院溫室技術中心副主任黃添富坦言,「很多人一直蓋,但是蓋植物工廠又不是慈善事業,需要有經濟效益,可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出現。」

換言之,台灣雖有LED成本優勢,但並不足以支撐植物工廠產業。業界人士指出,竹科一帶已有幾家植物工廠在今年縮小規模,歷經三年發展的一.○時代進入尾聲。做為後進者,欣興董事長曾子章和廖本衛有更多時間觀察產業。他們不想純賣設備,也深知低價的葉菜類「賣再多也賣不贏西螺的果菜市場,」廖本衛說,他們的差異化在於研發高單價的瓜果、技術輸出,和建置終端通路和品牌。

然而,高價值意味著高技術門檻。「溫室種哈密瓜不是新鮮事,但對植物工廠這種完全密閉的工廠,是挑戰。」黃添富解釋,哈密瓜需要充足日照、日夜溫差極大的環境,光照來源是LED光的植物工廠,光照可能不足,還要付出高額的電費供哈密瓜「吹冷氣」。

方煒說,如果是完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廠,以立體化多層的床架做栽培,此類設施不利於瓜果類栽培。國內水耕哈密瓜達人、香山水耕農場負責人王淇松也不看好欣興這項「創舉」,儘管曾子章和廖本衛都曾親自跟他取經,但他仍不認為科技公司的植物工廠,可以完成讓哈密瓜一年三季都能採收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走自有品牌路線延攬農業專家還開烘焙店

因為知道箇中之難,曾子章和廖本衛乾脆放膽嘗試,不僅蓋了一間可媲美瑞士通用驗證(SGS)等級的實驗室,用來檢驗出廠植物的營養素等,還成立了植物科技部,延攬了七至八位農業專才,把上百家供應鏈廠商和上萬名員工都納入自有品牌「欣鮮圃」的通路系統。而半年後,和傅培梅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合作的烘培店也要在工業區附近開幕。

「沒想到,我們一路做出樂趣,我每天都要看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美食節目,研究哪些植物可以拿來種,」廖本衛看電視之餘,還鑽研起食譜。而曾子章每次出國就會帶回一些種籽,不厭其煩先送交檢疫,然後丟給研發團隊,「看看會長出什麼來?」

一年來,欣興的植物工廠從二、三十坪擴大到一百五十坪,月產量到達一.二噸,比起科技大廠金寶兩百坪,月產量一.五噸,換算坪效,欣興以些微差距領先。

PCB可說是科技界裡的「傳統產業」,但欣興玩起大老闆都在瘋的新花樣,卻想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企圖從植物工廠一.○的後進者變成二.○先行者,如何完成「哈密瓜任務」,將是欣興能否成功的重大考驗。

【延伸閱讀】植物工廠2.0,傾全力種天價哈密瓜—科技大老闆開植物工廠進化史

●植物工廠1.0時代

2010年開始為LED照明設備找出路,使用LED栽種葉菜類(萵苣、A菜)

營運模式:B2B(企業→企業),整廠設備輸出

參與大老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億光董事長葉寅夫

●植物工廠2.0時代

2013年欣興電子的植物工廠邁入2.0時代,成功種植出水耕仙草、瓜果類(哈密瓜、小黃瓜)

營運模式:目前採B2B技術輸出並建置通路、品牌,未來將走向B2C(企業→消費者),直接將商品銷售給消費者並開設餐廳

參與大老闆:欣興董事長曾子章

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51

當韓國下海搶救 台灣誰會先受重傷?


2014-11-10  TCW  
 

 

當三星陷入低潮,將對台灣帶來什麼樣的連鎖效應?接下來的文章,我們將從五個層面去全面剖析。

先看韓國經濟受創,對台灣總體競爭力的影響。

韓國用貶值救三星除了傷到薄利電子業,也傷到傳產業

一場貨幣貶值競賽,看來已經在所難免。

因應三星與現代集團的財報失色,今年十月第一週,韓元兌美元就急速貶值一.二七%,居當週亞洲貨幣跌幅之冠,韓國政府想用貶值救出口,態度非常明確。

今年下半年,日圓兌美元貶幅近九%最高,韓元逾五%緊追在後,新台幣貶幅一.八五%,表現相對強勁。但隨著日本央行十月三十一日宣布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讓日圓貶破一百一十日圓兌一美元關卡,創七年新低,韓元再貶的壓力大增。

韓國有不得不跟進的壓力。十月底,韓國公布第三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已經連四季低於一%,不僅如此,出口金額更比上季減少二.六%,是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降幅。

關鍵在於,牽動韓國約四分之一出口總額、最重要的出口國──中國,今年正因為經濟成長放緩、房市不振等因素,對韓國的鋼鐵、面板等產品需求大減。

若韓國經濟一路壞下去,韓國政府的貶值力道恐將增加。元大寶華綜經院策略分析師顏承暉指出,從金融海嘯後,韓元的升貶幅度來看,韓元貶值至一美元兌一千一百五十韓元是有可能的,也就是仍有約一○%的貶值空間。

「很緊張啊!我們也很怕韓元大貶,面對客戶採購,一(跟韓廠)比價、就輸了!」一家晶片大廠業務主管說。一旦韓元貶值幅度比新台幣多了一五%,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形同韓國公司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成本減低了一五%,這對毛利微薄的電子業而言,是何等大事!

影響所及,就連工具機、鋼鐵、紡織等,沒有與韓國直接競爭的傳產業,也可能因業界報價下跌、擠壓獲利。

這是三星危機牽動的第一圈漣漪。而當其展開反撲行動,以下的四個產業,也正展開連鎖效應。

十月上旬,三星宣布啟動平澤晶圓廠計畫,近一百五十億美元的投資額,創該公司史上單一廠最高紀錄,極可能生產記憶體。消息一出,引發業界譁然,因為此舉暗示將引發激烈價格戰。

三星透過加碼半導體,挽救獲利的策略不令人意外。今年第二季半導體營收對三星整體貢獻度雖僅一七%,卻能挹注約四分之一的營業利益,而且第三季財報顯示,半導體的營業利益率已是手機的三.二倍。

這樣的策略,從三星高層結構也可窺知一二;自執行長權五鉉以降、到面板事業群主管,全都出身半導體部門。而且蓋一個晶圓廠兩年就能量產,投資一座面板廠卻可能需要五年;整體來看,三星回防的第一選擇,就是半導體。

衝擊1》晶圓代工 影響指數:●●●○○台積電的蘋果訂單 這季恐被三星搶回

三星:二○一三年全球市占率第四,約九%台積電:二○一三年全球市占率第一,約四六%觀察時點:今年底,三星能否奪回下一代iPhone處理器訂單

其顯而易見的攻擊標的,就是台積電。

張忠謀對三星的評論,一路從「雷達上的一個光點」升級為「可畏的對手」、「很大的競爭者」。雙雄的競爭,隨著今年台積電取代三星、成為蘋果iPhone處理器的晶圓代工廠而升高。

每年九月,是蘋果發表新產品的時機,由此回推,下一代iPhone處理器的訂單,最晚今年底就得決定。

此刻,台積電正陷入嚴峻的iPhone訂單保衛戰。

今年台積電約七千六百億元營收中,外資分析師估計,蘋果訂單貢獻約一成,應是僅次於高通等的前三大客戶,也是台積電前三季營收年增率約兩成的驅動力之一。

相較於台積電全年產能滿載,掉了蘋果訂單的三星,原本專為蘋果打造的美國德州晶圓廠,今年的產能利用率卻不到七成,還必須大減資本支出二五%。

對三星而言,搶到蘋果訂單,不僅是燃眉之急,甚至是救命符!為了營造勝利氣氛,十月初,三星大型積體電路部門(System LSI)總裁金奇南(Kim Ki-nam),甚至在首爾總部暗示,明年新晶片若對蘋果出貨,獲利將會好轉,讓外界一度以為三星已確定出線。

除了放煙霧彈,三星還用蛙跳策略,想把蘋果訂單從台積電的嘴裡硬生生搶回來。說穿了,三星就是想透過技術大步超越台積電,後來居上。今年你用二十奈米拿下蘋果訂單,明年我就用全球最先進的十四奈米來爭寵,而且報價還比你再低兩成。

表面上,這一局三星的贏面大過台積電;但根據客戶端透露,三星所祭出的「壓箱寶」十四奈米,目前的良率仍低於一○%,相較於此,以十六奈米技術搶單的台積電,據悉其晶片體積,能縮小到與三星的製程差不多,而且良率已超過五成,遠比三星穩定。

這一季,三星能否順利復仇變數仍大,但它的一舉一動,正牽動著占台股一三.三%權值比重的台積電走向。

「三星是當前跟我們競爭得很厲害的對手。」--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

「明年持續看好台積電,但像今年成長兩成以上機會不大。」--大和國泰證券科技行業研究區域主管 徐禕成

衝擊2》DRAM 影響指數:●●○○○打破恐怖平衡 台廠好日子喊停

三星:二○一三年營收約新台幣七千二百億元華亞科:二○一三年營收五百九十億元觀察時點:各家大廠明年第二季製程轉換是否順利

三星力挽狂瀾,還直接衝擊台灣另一個產業──DRAM。

場景拉到韓國水原市,三星總部。距此不遠是三星即將量產的晶圓廠S3(Line 17),沉重龐大的半導體機台正在裝機,最快今年底就可投產;研究機構DRAM eXchange 研究協理吳雅婷估計,明年下半年,其將為全球DRAM產業增加約五%的產能。更懾人的是,三星才剛宣布啟動的平澤廠,也極可能投入DRAM、快閃記憶體的生產。

全球龍頭三星大動作,讓其他兩大記憶體廠──美光與SK海力士繃緊神經。SK海力士在韓國利川的新廠已進入完工的倒數計時,預定明年中移入機台;美光則持續微縮製程,靠提高生產效率來增加產出。

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DRAM業好不容易維持的恐怖平衡,看來正逐步瓦解。

近年全球記憶體整合到只剩下三大巨頭,大家都自律擴產,深怕重蹈之前競相增產、殺價的覆轍;但現在,隨著三星的反攻,記憶體供給將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這幾年記憶體倚賴最深的應用──智慧型手機,明年預估將成長趨緩,使用量大減。

根據研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估計,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還會比去年增加約二四%,但明年的成長率只剩下一三%至一六%;其中,使用大量記憶體的中高價手機,主打的歐美市場已經趨近飽和,成長率將低至個位數。

「(三星)對半導體產業帶來威脅,但對台灣DRAM影響不大。」--華亞科董事長 高啟全

「明年受供給增加、需求減緩兩端的擠壓,DRAM業近兩年好光景不再。」--大和國泰證券科技行業研究區域主管 徐禕成

衝擊3》智慧型手機 影響指數:●○○○○三星打低價戰 台廠獲利被擠壓

三星:二○一四年Q2全球市占率二五%,排名第一宏達電:二○一四年Q2全球市占率一.九%,全球第十五觀察時點:明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三星高階機的市場反應

三星這次遭遇最大的難關,是在手機市場,但台灣吃到三星手機訂單的業者並不多,因此對供應鏈衝擊有限。

反而是這次被韓國官員點名,打敗三星的廠商之一:中國小米科技,其相關供應商可能受惠。

目前看來,即便三星展開反擊戰爭,短期內仍無法阻擋小米成長的態勢。今年第三季,小米首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後,明年預估出貨量將比今年大增六成以上,挑戰一億支;在此之前,只有蘋果、三星兩個品牌能超越一億支。

這對台灣的影響是,目前供應零組件給小米的業者,包括手機處理器聯發科、相機鏡頭大立光、觸控晶片F—敦泰、驅動晶片旭曜與聯詠,以及負責組裝的英業達與鴻海旗下的富智康等公司,明年業績都吃下一顆定心丸。

只是,在這場三星戰敗,而中國廠商勝出的戰局中。台灣手機供應鏈雖然營收會成長,但獲利卻可能出現「虛胖」。

關鍵在於,中國品牌一向以三百美元以下的中低階市場為主,台灣供應鏈的獲利空間,更可能隨著單價的持續下滑,進一步被壓縮。

至於品牌廠宏達電與三星一樣,被中國強敵進逼,明年仍將陷入苦戰。

「三星依然是強勁對手,但各地區在地品牌(如中國本土手機品牌)也得同等注意。」--華碩高階主管

「中韓競爭下,台廠做中國手機代工供應鏈營收會提升,但獲利可能會被擠壓。」--日系外資報告

衝擊4》面板 影響指數:●○○○○專攻大尺寸 共同對手是中國

三星:二○一四年Q3全球市占率一九.八%,市占第三群創:二○一四年Q3全球市占率二○.四%,排名第二觀察時點: 明年Q3,中國產能逐步開出的市場影響

對台灣面板業而言,金融海嘯時,韓元大幅貶值,讓三星為首的韓廠報價一日三市、最終跌破台廠成本線的經歷,是場揮不去的夢魘。面板雙虎群創、友達幾乎連年大虧,直到去年才反轉。不過,三星這次若是反擊,對台灣的直接影響,可能已經沒這麼大,因為雙方戰場不同。

金融海嘯後,三星的營運重心轉移到手機上,大尺寸面板排名從六年前的第一名,掉到現在的第三名。相對於此,台灣面板雙虎則主打4K2K高階電視,在特定大尺寸面板的市占率與技術,甚至有領先韓國的趨勢。

台灣要慎防的,反而是中國。

明年底,中國將有八座八.五代廠開出。一位面板大廠前執行長表示,第一個警訊將出現在明年第三季,即便中國面板廠短期難在高階市場與台灣競爭,但犀利報價仍將擾亂市場。

一場正在開打的回防戰爭,讓我們得以重新檢視台灣各產業的競爭力。三星的實力仍不容小覷,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戰爭中還多了新角色:中國企業。後續,若三星對中國對手,如小米展開更激烈的殺價戰,夾在中間的台商,勢必須更步步為營,才不會在雙方的大戰中,成為第一個犧牲者。

「比起三星,LG反倒是威脅。」--群創內部主管

「樂觀看待,明年整年將持續缺貨,中國新產能將被大尺寸(面板)需求抵消。」--Display Research副總裁 謝勤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