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華社下海搞上市

2011-8-25  NM




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的新華社亞太 區總部,保安一向密不透風。能進去的,只有幹部同志及有關職員;其他人等,只能在門外示威衝擊。上週二,新華社大門中開,還預備了餐廳到會的三文治茶點招 待。來訪的,包括財經公關及小股東。這些稀客被貼身帶到二十三樓,進入能盡覽銅鑼灣景色的會議室。同一個地點、同一張會議桌,以往商討的是怎樣統戰香港; 今日則是如何出征廣告市場。新華社去年底入股勞氏環保,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準備攻佔戶外屏幕廣告。共產黨喉舌下海,原來為了要多方位替中共發聲。

出席上週股東大會的兩位上市公司主席,包括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及勞氏創辦人勞國康。會議雖然由勞國康擔任主持人,但全場焦點均集中在俱孟軍身 上。俱社長還特別發言五分鐘講解集團未來運作。「在香港,我們會與(銅鑼灣)時代廣場合作,租用或建造自己的屏幕,或者收購。」五十四歲的俱孟軍在新華社 任職三十年,由記者升到副總編輯,一直從事新聞工作,現在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一本正經地說生意經。「任何媒體的利潤都來自廣告。就算香港的免費報紙,將來 會有更多份,也是靠廣告。我們的理念都一樣,通過廣泛傳播便會有廣告,有廣告就有更多的利潤。」不過,股東不太滿意,再三追問俱孟軍,「資訊怎樣賺錢,你 們預計何時獲利?」他滿有信心答道:「今日有廣告,今日就有利潤……肯定不會虧本。」記者追問他從沒有營商經驗,如何打理一間上市公司?「對我來說是一次 新的業務嘗試,每個人也應開拓新的工作。」

一億五買上市殼

原本做清潔業務的勞氏環保○三年在主板上市,自○五至○六年度起一直虧損,六年來共蝕二億二千多萬。自此不斷向股東集資,又在內地發展醫療廢物處理,但無 助止血,單在去年見紅六千三百萬。加上剛實施的最低工資,勞氏經營前景更困難,唯有找大水喉。去年十一月,勞氏宣布與設在香港的新華社亞太總分社訂立電視 屏幕廣告及資訊發放業務協議,並以每股七毫,配售二億一千五百萬股給新華社,相當於兩成八股本,配股價較公布當日前天的收市價折讓一成九,集資一億五千 萬。同一時間,勞氏又提供不少於一億元的基金投放新業務,換取新華社授權十年的免費播放權。交易後,新華社亞太總分社成為勞氏大股東,而勞國康的股權則被 攤薄至兩成一。今年五月,勞氏正式改名為新華通訊頻媒。新華社總部設在北京,香港是亞太區總部,是中國官方的新聞通訊社。北京的新華社過去也有跟上市公司 合作,例如:去年八月與中移動母公司合作拓展搜索引擎業務,並與香港上市的勤+緣合作屏幕廣告業務。是次香港新華社罕有地披甲上陣,直接控制及營運一家上 市公司,開創先河。新華通訊頻媒的文件表示,今、明兩年底會帶來不少於三千萬及一億元收入。另外。集團七月跟港鐵簽訂三年合約,在九龍至廣州列車上及紅磡 離境大堂播放新聞及廣告。從生意角度看,新華通訊頻媒的業務是否站得住腳?香港市務學會主席嚴啟明表示,電視、印刷傳媒廣告下跌中,戶外廣告收入近年有上 升趨勢,例如:大廈外的宣傳屏幕,巴士、電梯、火車內的電視播放。不過,新華社能否分一杯羮,嚴啟明稱還要看戶外廣告的定位。「首要看內容,純廣告已難以 吸引群眾目光,要有其他內容;第二要看位置,例如電梯、巴士,群眾等候的時間,會較易接收訊息。」

打國際牌搞形象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田智輝認為,新華社亞太總分社在港上市發展屏幕廣告及資訊,跟新華社總部最近在紐約時代廣場租用廣告牌,有異曲同工之妙。「紐 約跟香港都是重要的經濟城市。一國兩制的特殊環境下,內地媒體未能打入香港,就算鳳凰衞視,在香港的收視率也不高。」紐約時代廣場人流最旺的屏幕廣告牌, 過去十年一直由滙豐銀行租用,本月初由新華社取代,並以每天至少一萬美元租金,播放內地大企業廣告、內地資訊。 「大陸還在想辦法將主流媒體、大陸思想帶到香港。」田智輝稱這並非壞事,「香港人也很需要了解內地的資料,例如:經濟、民生。屏幕播放內地資訊,也可以提 升中國形象,很配合國家『走出去』的大方向,加強國際傳播的政策。」對於新華社亞太總分社選擇上市經營,田稱新華社是官方機構,但資助非無限,機構自己也 要找商機。時事分析員劉銳紹指香港新華社以商業模式發展屏幕廣告,「中國軟銷手法更靈活、更聰明。」他相信屏幕播放內地資訊、大企業廣告,可建立經濟強國 的一面。而上市公司以商業理由在其他地區拓展屏幕業務,也可減低政治敏感性。新華通訊頻媒下一步已計劃在亞太區的二十多個分社,包括澳門、日本、馬來西亞 籌建新屏幕,預計今年底可設有五十多個宣傳點。

○八年公關危機

新華社原本以文字新聞為主,近年發展電視台、互聯網、手機電視台等,務求所有媒體也找到新華社的資訊。根據《南華早報》○九年報導,中國政府拍板耗資四百 五十億元人民幣開拓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CCTV)的平台,中央電視台已訂立三年計劃增加外國新聞分社,由十九個增至五十六個。而新華社於去年一月成立二 十四小時中文新聞電視頻道,再在七月設立英語新聞台,並有俄語、法語等節目。中國大灑金錢發展內地媒體,從主管宣傳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於○ 八年十二月出席中央電視台五十周年大會上的發言中,可找到蛛絲馬跡,「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 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根據新華社旗下刊物《國際先驅導報》○九年二月的文章稱,中國於○八年遇上重大的國際公關危機。那年夏天的矚目國際大事是 北京奧運,中國本以為可藉奧運把國際形象推高,打造為超英趕美的超級大國。然而,該年初「3.14」拉薩暴亂,中共派解放軍鎮壓,引起西方大國批評。年 中,奧運聖火在海外傳遞期間,屢遇示威抗議,西方傳媒將體壇盛事與人權相提並論,中國官方聲音不敵西方媒體,官方認為有必要壯大中國傳媒。中國人民大學公 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同期在該報發表文章稱,強調要讓中國媒體「成為焦點議題的一傳手而非二傳手」。

國內媒體排隊集資

大陸透過新華社向全球展示中國崛起,雖然方向正確,但目標遙遠。田智輝表示:「屏幕資訊能吸引多少人觀看?看後最多只是知道有新華社這機構。而上市公司又 是否可長久經營?上市屬商業性質,不能單靠領導指示如何經營。」劉銳紹也稱:「一次劉曉波事件、一次艾未未事件,足以破壞國家形象。」除了新華社亞太總分 社在香港上市,內地多家官方新聞網站已準備在內地A股市場掛牌。上週內地媒體引述中央中共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稱,中央級別的新華網上市計劃已獲中宣部批 准。而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及人民網也準備進軍股票市場。

大新華、小新華

新華通訊社(新華社)於一九三一年成立,總社設於北京,為中國主要新聞及信息採集、發放中心。新華社在全球有一百五十多個分社,以五個地區為主,包括亞太 區、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及歐洲。香港分社於一九四七年五月成立。香港回歸前,新華社有兩個職務,俗稱為「小新華」及「大新華」,前者所指是發布中國新聞 資訊的通訊社;後者則是中國政府駐港的政治機構。「大新華」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港英政府管治香港時,中國政府不想在港設立對外機構代表,此舉 會間接承認香港是殖民地,因此授權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與港英政府進行聯繫及交涉,歷任社長包括:許家屯、周南、姜恩柱。新華社香港分社二○○○年進行重 組,一分為二,新聞通訊業務繼續由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而政治任務,則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作為中央人民政府 授權在港的工作機構。當時的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姜恩柱,亦轉為中聯辦首任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