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創業第一年,年營收近千萬元,每 天下午兩點下班;創業第七年,營收破一億元,還是下午兩點下班。手上隨時都有五、六十個案子在跑,案子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都有,這都沒有改變橙果董事長 蔣友柏累積八年的習慣:準時下班。 九月六日一早,蔣友柏從台北直飛北京,參加他在中國發行兩本新書的發表會。兩個小時的活動結束後,蔣友柏 立刻直飛回台北,一分鐘也不多留。 不去應酬,婚禮都紅包到人不到 今年三十五歲的蔣友柏,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週末也不例 外),接著餵狗、遛狗,準備早餐、送小孩上學,八點半進辦公室,下午兩點下班,去健身運動,接小孩下課。 他說,從創業第一天,他就決定維持 極規律生活的習慣,八年來幾乎沒有例外。做生意的人,總有些婚喪喜慶要出席,為保持習慣,他找出應變之道:朋友婚禮,紅包到人不到;更不用說應酬或玩樂 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活得像苦行僧,不過也沒什麼不好,習慣了就好,」蔣友柏覺得人的所有一切都是可以設計的;而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可以 慣性的設計自己。 為何要給自己設計這種極規律的生活?「規律的目的是,我要生活盡量保持簡單,照表操課。」蔣友柏說,因為設計是一個「買空 賣空」的行業,以客戶的時間為主,「我們這行沒有一定的時間表,所以要從規律開始。」 一直自稱是「生意人」而非「創意人」的蔣友柏認為,要 有規律作息,才能做出適合的創意,「比較規律就不會胡思亂想,」他說,只要把腦袋訓練到可以隨時靜下心來處理問題,這樣自然就有創意。 很多 做創意或設計的人,常會有「沒靈感」的時候,蔣友柏覺得這是一個偷懶的講法,「如果創意是隨興和靈光一現,就不可能變成生意,很多設計公司為什麼會倒閉? 因為都在等靈光來。」 言下之意,可以管理時間,就能管理創意;規律非但不會和創意產生矛盾,反而是創意的源頭。 規律的作息除 了是保持簡單生活外,最大原因其實是為了能有足夠的時間與家人相處。所以,蔣友柏自己訂下每天下午兩點準時下班的規定。如此一來,公司員工找得到董事長, 小孩也找得到父親,這樣的設計就找到了均衡。 靠著近似強迫的時間管理,蔣友柏把工作和家庭的時間分配切割得很清楚;表面上看,業績增加,投 入的時間相對也要更多,蔣友柏的做法反而是投入時間不變,而是逼自己必須在工作時更專注,把每分鐘的工作效率、生產力發揮到最極致。 因此, 每天一踏進辦公室那一刻起,他就讓自己的大腦立刻切換到「上班模式」,只做公司的事。 同時想兩件事,絕不浪費上班時間 甚至, 他訓練自己一次想兩件事情以上,「我的腦袋很少在空轉,腦本來就是越用越發達,當我覺得時間不夠用時,我就會硬ㄍㄧㄥ,把腦分成兩到三個。」 也 許蔣友柏的「腦部分拆作業」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來,但是他的精神在於,精準而有效率的利用每分鐘、每個想法。舉例來說,同一個創意發想,加入不同趨勢、應 用在不同產業,就可以拉不同的主軸出來,用在不同客戶身上。 「當然會累啊,但時間只有這麼一點,你就要這樣用(腦),」蔣友柏除了讓自己工 作效率發揮到極致,公司資源也沒有一分浪費。打破一般設計公司比稿接案的慣例即是一例。 他說,很多設計公司費盡心力每天到處比稿,卻不一定 接得到案子,「為什麼一樣要照圈內人的規矩來?我從來沒比過稿,你只要證明你有價值,就不用照規矩來。」蔣友柏把所有能量集中專注在設計上,而他也的確用 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三十五位員工編制在設計公司來說算是大規模;○八年成立上海分公司,去年又新成立另一家品牌行銷顧問公司。 生 意可以越做越大,兩點下班的習慣絕不動搖,晚上等到小孩都睡了,他還是可以擠出時間處理工作的事。「一定有時間,看你願不願意而已。」 曾經 有想放棄或中斷的時候,他就靠意志力控制。他驚人的意志力,可以從戒酒這件事情看得出來,過去愛喝酒的他,自決定的那一刻起,每一年只有在公司尾牙時喝一 次,平時則完全滴酒不沾。 「習慣了,就真的覺得沒什麼。」蔣友柏一派輕鬆的說著。 |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
1月15日消息,據業內人士@八爪李炯明爆料,中華英才網將被母公司Monster出售,報價低至人民幣5500萬元。另一位爆料人@brian_jiang則稱中華英才網「3周內不賣出去,鐵定關閉業務」。
中華英才網去年11月份便被母公司,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公開出售,Monster去年第三季度淨虧損1.942億美元,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損失達到2.33億美元。Monster希望通過出售中華英才網減少運營開支。
2005年,Monster向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佔股40%。2006年初,Monster再度出資1990萬美元收購5%的股份。2008年,Monster投資1.74億美元收購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份。彼時中華英才網估值3.16億美元,Monster投資總計2.43億美元。
中華英才網被收購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市場份額下滑嚴重,據艾瑞網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華英才網的營收規模僅為前程無憂的14%。
自出售消息公佈後,中華英才網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據《證券日報》早些的報導稱,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百伯網等均沒有收購意向。最新的消息顯示,其售價已經低至不足1000萬美元,約5500萬元人民幣。而且3周能要是賣不出去,可能就會關閉。
記者從全國兩會新聞中心獲悉,今年3月6日至15日,兩會新聞中心將舉辦共計19場記者會,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和部分政協委員將出席記者會,集中發布權威信息。
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副主任祝壽臣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記者會一大特點是廣泛聽取部委及記者各方面意見,在議題設置、記者會安排上具有很強針對性;同時, 內容更加豐富,議題從外交到經濟,從科技到教育,從住房到醫療,從民主到法治都有涉及,很多熱點問題都將在記者會上找到答案。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6日10時,梅地亞中心的首場記者會將迎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他將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經濟新常態下,政府宏觀調控動向備受關註。7日上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將詳解“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12日上午央行行長周小川將就“金融改革與發展” 回答媒體關切;更值得關註的是,12日下午還將舉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聯合記者會,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將在這里首次公開亮相回答記者的提問。此外,農業部長韓長賦也將在7日舉行專場記者會。
8日舉行的兩場記者會也較為引人關註。上午外交部部長王毅將詳解“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4日就透露,媒體關註的朝核問題等熱點話題,都將在這場記者會得到更準確權威的解答。當天下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將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進行解讀。
據悉,除了往年新聞中心常見的綜合職能部門“老面孔”,今年梅地亞中心還將迎來一些“新面孔”。祝壽臣介紹,教育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等今年也在這里舉行記者會。
如14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將就“深化出租汽車改革與發展”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預計“專車與出租車之爭”等問題會被提及。15日,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將與記者探討棚改和房地產工作。近期一線城市房地產急劇升溫,房地產等熱門話題可能少不了。
此外,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都是“十三五”時期的熱點話題。科技部部長萬鋼10日將與媒體探討科技創新發展;環保部部長陳吉寧11日也將回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問題。
除上述記者會外,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將做客其他記者會現場,與中外媒體互動,共話中國的現實與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