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城汽車:三月銷量如期恢複H1 銷量會保持較好態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23

長城汽車(2333.HK):三月銷量如期恢複H1 銷量會保持較好態勢
作者:李明

事件:
長城汽車公布2015 年3 月產銷快報,3 月錄得銷量8.1 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9.0%;生產汽車8.4 萬臺,同比增長21.1%。

評論:
1、3 月銷量同比小幅增長:2015 年3 月公司汽車銷量為80978 臺,同比增長19.0%;其中出口1758 臺,較去年同期的6044 臺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因為出口市場仍然萎靡。

2、SUV 銷量同比增長52%:3 月份,公司SUV 銷量為64202 臺,同比增長51.7%,主要因為今年哈弗H1 及H2、H9 於去年底上市。從細分車型來看,H6 在今年1月的銷量達到高峰36117 臺,本月銷量為31446 臺。此外,H5 及長城M 系列的銷量分別為2421 輛和4808 輛,較上年同期的5500 輛和11742 輛分別下滑較多。新車型方面,3 月,H1、H2、H9 的銷量分別為7703 臺、15975 臺及1849臺。

3、皮卡銷量小幅下滑,轎車下滑幅度較大:今年3 月份,長城轎車銷量為5924臺,同比去年同期的14036 輛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14 年二季度開始將重點轉移至SUV 產品,導致轎車銷量在二季度開始大幅下滑,僅一季度銷量仍然較高,這與公司的長期策略有關。3 月,皮卡銷量為10852 臺,同比下降7.1%。未來,公司的發展重點仍然放在SUV 上,轎車和皮卡不會有太好表現。

4、銷量回升符合預期,上半年銷量都會較好:正如我們之前預期,三月份銷量開始恢複。由於公司去年下半年有多款新車上市,今年上半年H8 也將正式投入市場,預計上半年月銷量會比較好。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 年的EPS 將分別為3.88、4.33 和5.25 元,給予公司2015 年13 倍PE,相當於目標價63港元,最近一次跟蹤報告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來自國元證券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36

和黃以小控大 分拆港口好處逐一數 - 信報三月二十一日财經版



本文見報之日,和黃(013)已完成分拆和記港口控股信託在星洲上市。港口信託今次集資455億元(以最高發行價和發行量計算),並讓和黃把香港和珠三角港口業務的88億元債務(2010年底計),從其資產負債表上拿走。細看集團公告和3月7日的「發售說明書」,和黃套現和得益何只此數,大得多了!而星洲商業信託條例就像槓桿一樣,讓和黃以少數25%的股權就可派人自任此新上市港口信託的管理經理人,從而繼續控制珠三角港口業務。當中玄機何在?具體好處在哪?再來一堂公司財管課吧!

2010年底和黃原持有和記港口控股80%的股權,透過其持有4大業務:1)本港4,6,7及9號(部分)貨櫃碼頭67%股權(由HIT持有),8號貨櫃碼頭33%股權(COSCO-HIT持有);2)深圳鹽田港的1,2,3期和鹽田西港1,2期,各佔48%、48%、43%和43%股權;3)珠海,江門和南海內河港碼頭50%股權;4)其他相關物業和業務。

今次上市,和記港口控股先賣掉一些非核心業務,得款後再加超過85億元現金,全面收購HIT,並增持COSCO-HIT至50%、各鹽田港碼頭至52%到56%不等。然後把這4大業務以1029億元賣予新成立準備上市的港口信託。經各項負債和會計調整,實際要交收的作價為932億元,當中654億為現金交收,餘額港口信託會發行33億新信託單位予和黃來支付。

商譽459億 和黃獲利豐

但上市從各新投資者集資才得454億元現金,餘下的200億元從何出來?原來港口信託早已把HIT全部的股權和一部分資產押與銀行,取得一項30億美元貸款額度,上市成功就可提款,足夠支付有餘了。這也解釋了為何和記港口控股在分拆上市前要先全面收購HIT了。

和記港口控股套現654億元,和黃擁有其8成股權,减去其他2成股東應得,和黃可淨收現金523億元!同時也得25%港口信託的股權單位。還有!在上市前,中港港口業務各原股東已協議分紅差不多95億元。由於每個碼頭股權不同,和黃實收多少又沒有交待,外人無從計算,但肯定不是少數。

哪和黃除套現外,又可有多少利潤入賬呢?文件沒有道出。只知此批業務的實際淨資產淨值473億元,作價既為932億元,即當中459億是用來支付商譽,溢價是也!和黃應佔的8成利潤會否就是367億元呢?

看到這裏,星洲友人投資者應問,我那新上市的港口信託,現金夠竟還剩下多少呢?負債又如何?看「說明書」內的推算,現金會由去年底的104億大减到45.7億元,銀行負債就由89億跳升至289億元!還要承擔新的延遞稅項,共135億元。雖然上市集資把股本金由107億提高至928億元,但所得現金全都已用來支付作價予和黃了!再按會計慣例减去那459億元的商譽,只計銀行借貸,負債比率也只由83%降至62%,跌幅不多!而最重要的是,實際負債大增,即港口信託從此要負擔高息了!但和黃的綜合賬就可减債88億元,也不用提供公司擔保!估計可套現523億元再加分紅,另錄得利潤367億元!這是否可名為反向槓桿收購LBO,由新投資者集資再舉債埋單呢?

管理人地位穩 不愁收費

哪麼以小控大,好處又在哪?和黃先前作為80%大股東,除控制各碼頭業務的大發展方向,也由其集團子公司提供各項專業服務。大如顧問策略、市務、財務、法律、行政等,小至日常運輸、存倉、通訊、辦公室文儀用品供應等,在2010年就賺取超過3.5億元的收入。這些內部交易,在和黃持絕對性控股權下,正常不過。現在到星洲上市,股權雖減至25%,但在當地商業信託條例下,和黃作為經理人地位不可能受到挑戰,就可繼續「優先地」提供上述服務,且還再加上一個新的各個「和記港口」商標使用費。這些雖然都是關連交易,但在招股過程中,各小投入股的條件就是同意上述安排。以後各具體條款如收費準則只要不變,到期就可自動續約,不用年年麻煩小投們投票通過!但這樣小投保障不就是少了嗎?

和黃跟港口信託也有互不競爭協議,就是港口信託只可做珠三角的業務,和黃就在他方發展。這既是對小投的保障也是和黃的皇牌!只持25%股權就可繼續抓緊港口信托的發展方向!再加上要有75%以上股權贊成才可換掉信託經理人,和黃真是立於不敗之地!最起碼的,就是真有人來收購單位,進了場也不能跟和黃在業務和管理權上競爭,這就削弱了他人敵意收購之誘因!對小投來說,就是削弱了第三者,或應說市場對大股東的監察力量了!

同一時間,跟據他們之間的「優先否決協議」,若港口信託拒絕接受和黃任何共同在珠三角投資的邀請,上述的互不競爭協議對該項目就不適用,和黃就可直接跟港口信託競爭。這協議也只會在和黃的股權减至15%以下,或不再作經理人,或港口信託下市才會中止。不大公平和不大可能吧!

最後,和黃自任管理人可收取各項費用。基本的管理費每年250萬美元並按本港綜合物價指數(CPI)調整,不高!但可按派息表現得分紅獎勵!2011年預計每單位派45.88仙(以後每年按CPI調整)。如能超過,首25%的,可收該超額的3%作獎勵;25%至50%部分,得6%;50%至75%部分,12%;75%以上,18%!另替信託買入資產也有佣金!從和黃買過來的,有0.5%,獨立第三者的,1%。賣出就一律收0.5%。如有新開發項目,頭5億美元投資額,收2.5%發展費,之後的金額就按1.5%比例收取。所謂商業信託,從收費角度看,跟基金,强積金或本地屋村原發展商大業主自任管理一樣,對大股東真是一盤好生意!再加上筆者先前所分析,對小投保障不夠,港交所(388)不讓商業信託在港上市,我贊同!

信報論壇:
http://www.hkej.com/template/blog/php/blog_details.php?blog_posts_id=650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24

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交棒 接任者三月份宣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076.html

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交棒 接任者三月份宣布

一財網 李娜 2016-01-07 20:53:00

1月7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任期將於2016年3月29日屆滿,董事會需進行換屆選舉,值得註意的是,中興創始人、擔當中興通訊董事長12年的侯為貴已表示不再參選新一屆董事會。

1月7日晚間,中興通訊(000063.SZ)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任期將於2016年3月29日屆滿,董事會需進行換屆選舉,值得註意的是,中興創始人、擔當中興通訊董事長12年的侯為貴已表示不再參選新一屆董事會。

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董事候選人共14人,其中非執行董事候選人為:史立榮先生、張建恒先生、欒聚寶先生、王亞文先生、田東方先生、詹毅超先生;執行董事候選人為:殷一民先生、趙先明先生、韋在勝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候選人為:張曦軻先生、陳少華先生、呂紅兵先生、BingshengTeng(滕斌聖)先生、朱武祥先生。這意味著,掌舵和服務中興30年的侯為貴即將交棒給新一屆董事會。

據悉,按照上市公司規定和公司章程,新一屆董事會也將在3月的股東大會之後選舉出新一屆管理層,屆時將選取出中興通訊新的董事長人選。

作為80年代創業的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出生於1942年的侯為貴,和聯想的柳傳誌、長虹的倪潤峰、華為的任正非、萬向的魯冠球同屬於一代人。不同的是,在第一代企業家群體中,侯為貴幾乎是最為低調的。

侯為貴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侯為貴是解放後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工程師,1969年後曾先後任航天691廠教師、車間主任、技術科長,691廠按時任航天部副部長的錢學森要求開始跟進研究芯片即半導體技術。

1985年,年過40的侯為貴,帶領團隊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一家從電風扇、電子琴到冷暖機、電話機無所不產的加工企業。那時,一部電話機的加工費不過幾角錢,全廠上下忙活一天,賺不到200元。當時,國內通信設備市場已經對外開放,跨國巨頭們蜂擁而來,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2004年開始,63歲的侯為貴卸任中興通訊總經理職務、轉任公司董事長。

2013年,侯為貴主刀中興戰略調整,公司中的“少壯派”上位。

侯為貴表示,無論是傳統的電信業還是新型的互聯網,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運營商的網絡基礎設施開始在彼此間共享,歐美運營商不斷聚合。曾經如日中天的企業或不斷瘦身,或被並購,或逐漸消失;而另外一些企業由於創新迅速或模式獨特而迅速崛起。新生力量對傳統企業與商業模式快速顛覆,同時它們也可能很快被更新的、更有活力的模式與產品所替代。

2015年前三季度,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685.23億元,同比增長16.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26.04億元,同比增長42.19%。

值得註意的是,在侯為貴從中興通訊“交棒”前夕,中興旗下中興微電子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24億註資。2014年其芯片營收達到30.6億,在中國排名第5。“30年前帶著芯片產業的使命來到深圳,30年後又以一個重新出發的芯片事業作為交棒,侯為貴留下的不僅僅是中興通訊,還有中國產業夢想。”中興通訊內部人士對記者如是評價。

侯為貴簡歷

1941年生,籍貫山東,畢業於南昌大學。現任中興通訊董事長。

1985年前,任職於航天691廠,曾任車間主任、技術科長。

1985年,南下深圳創建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

1993年,改組組建深圳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1997年,創立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

2004年1月,當選為中興通訊董事長,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12月9日,中興通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聯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

曾獲“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信息產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中國十大科技領袖”等榮譽。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84

A股施展「吸金大法」 台股能擋? 「註冊制」三月上路 對台衝擊下半年將浮現

2016-01-11  TWM

中國股市一旦實施註冊制,企業上市的速度將更快,也能有效遏止借殼盛行歪風,有助活絡股市。未來,A股將產生巨大的磁吸效應,台灣要提早審慎因應,以防更加邊緣化。

中國證券史上最大改革來了!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授權決定」,自一六年三月一日起,分兩年實施。經過股災,合計市值達五十三兆人民幣(約新台幣二六七兆元)的中國股市,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

何謂「註冊制」?這與過去有何差別?先前中國實施「審批制」,新股能不能IPO(首次公開發行),由證監會決定,任何產業、無論公司大小,以同一標準看 待。未來,新流程將由券商查核財報與相關資料,證監會只給予問題及意見,不做實質審查,只要文件齊備、證監會沒有進一步問題,即可申請註冊上市,運作模式 更接近美股、港股。

註冊制最大優點是快速,以往審查人力有限,中國經濟又處於高成長,企業資金需求熱切,導致上市申請大排長龍,迄今仍有逾七百家企業排隊。過去中國股市每年 平均有二百檔新股上市,改為註冊制後,一年可望增至三五○、甚至四百家。中國一方面開放滬港通、深港通,創造外資買股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註冊制加速 企業上市,創造股票「供給」,雙管齊下,活絡股市企圖心可見一斑。

過去,中國股市審查制的人治色彩濃厚,排隊申請上市的公司多,但放行速度全由審查機關決定,每每淪為當局調控股市的工具。行情過熱時,就快速准許一批新股 上市、分散炒作資金;要是行情太冷,證監會又宣布暫停審查,股市往往隨即應聲上漲。更嚴重的是,新股IPO人謀不臧、放水上市的傳聞不少,負責審查IPO 長達十三年、外號「發審皇帝」的證監會前主席姚剛,在去年十一月涉案下台。

門檻降低 借殼上市將不再此外,在舊制下,上市數量與速度由政府調控,大量游資追逐過少標的,使得既有的股票奇貨可居;即使獲利爛,「殼」卻值錢,許多有意上市卻不 得其門而入的企業往往相中這類公司,從市場收購股票,用借殼方式上市,也因此造成被借殼者股價飆漲怪象。

熟悉中國資本市場的金庫創投總經理丁學文分析:「證監會將追蹤業績真實性,藉註冊制簡化上市作業,消除買賣殼的現象,並引導投資人關注企業業績表現,而不 是只看批文(准許上市的文件)或殼的價值。」另外,丁學文認為,中國配合註冊制,正積極推廣多層次資本市場,包括上交所新增「戰略新興板」,及深圳創業 板、北京新三板等交易平台,將吸引更多海內外機構法人直接投資,降低散戶參與比例。

新股變地雷 承銷商要負責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有不少公司以假財報成功掛牌,造成股民慘重損失。而在註冊制下,萬一新上市公司成了地雷股,承銷券商與律師、會計師都要負連帶責任。

例如港股,○九年底,製鞋業台商洪良國際掛牌,但不到一百天,就被踢爆營收灌水,遭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成為香港歷來最短命新股。事後,不但洪良被迫將募 集資金退回七千名散戶,承銷的兆豐資本也被撤銷牌照,保薦人黃騰忠被停業三年,另一保薦人康曉龍更遭終身禁止從事承銷。可見註冊制下,承銷券商須對推薦公 司負全責。

對台灣股市而言,中國這種廣納上市公司的「吸金大法」,是否也將衝擊台灣股市?「影響會很大!」不願具名的券商承銷部協理直言:「未上市的好公司越來越 少,這兩年,海外企業(F股)是台股上市櫃主力,註冊制會讓企業重新考量上市目的,未來台股對海外企業的吸引力恐將銳減。」

優質台企 恐到對岸掛牌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張嵐菁也指出,證所稅停徵後,雖然將提高企業在台掛牌意願,但中國註冊制降低掛牌門檻,也勢必加速掛牌時程。加上陸資持股逾三成者,在台股權轉移較受限,除非台灣能進一步開放,才有助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

從數據看來,台股確實呈現弱化危機。雖然在一五年站上暌違已久的萬點,然而台股上市IPO件數卻較一一年銳減,籌資金額只有十一億美元左右。大中華區最大 贏家是上海證交所,無論掛牌二一九家、籌資金額二四四億美元,都是五年最高。展望一六年,上海、深圳交易所有註冊制加持,掛牌數量肯定創新高,這勢必成為 國際資金流動的先行指標。

丁學文就預警,陸股實施註冊制後,本益比將「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加上平均本益比仍將高於台股,更多優質台灣企業,很可能因此被吸引至對岸掛牌;他預估,這個磁吸效應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就出現。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這將是新執政者無可迴避的挑戰。

撰文 /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60

三月的逆襲——葉倫給全球金融市場喘息機會

2016-03-28  TWM

美國經濟復甦未如預期樂觀,聯準會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給了國際金融市場喘息機會,若葉倫六月宣布升息,恐怕又會促使美元轉強,這段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場休息」,有多久呢?

三月十七日,全世界金融市場都睜大眼睛注意著美國聯準會(Fed)的議息大會,結果揭曉,聯準會決定維持利率政策不變,最重要的是,市場預期聯準會今年可能加息四次,如今減為兩次,市場對聯準會轉為鴿派也表達歡迎之意,也造成三月風險性資產價格顯著上揚。

葉倫搖身變鴿派,一個是美國自身的考量,聯準會打倒昨日之我,主要原因為美國實體經濟復甦的實況未如原先預期樂觀,聯準會預測二○一六年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由去年底二.四%降至二.二%,一七年GDP成長再降到二.一%,聯準會預告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不足。

美元急升 造成原物料生產國股市慘跌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膨也未如預期上揚,今年個人消費支出(PCE)可能只成長一.二%,而不是去年底預估的一.六%,這表示在全球面臨通縮壓力下,美國很難獨善其身。美國經濟動能表現比預期弱,通膨也沒有預期理想,更重要的是日本二月二十九日加入負利率,三月歐洲央行(ECB)再加碼貨幣寬鬆,聯準會只得面對現實,減輕國際社會對聯準會激進加息的疑慮,而葉倫暫緩升息,也給了國際金融市場喘息的空間。

一六年一開年,大家都在討論黑天鵝,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其中,人民幣在年初急貶,中國股市暴跌,熔斷機制上路三天即喊停,中國彷彿成了一六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鵝。後來,證監會主席肖鋼職位由劉士餘替代,人民銀行也重申人民幣不再貶值,逐漸穩住情勢。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股災又讓中國股民頭皮發麻,尤其是本益比超高的創業板,在一六年前兩個月,跌幅居然超過三成;但是,三月出現大轉機,跌深的深滬股市展開大進擊,成為全球最亮眼的市場之一。

中國股市尚未完全收回一六年失土;但三月大進擊,至少已穩住年初以來風聲鶴唳的頹勢。

美國聯準會不升息,給了全球喘息調整的空間,這其中最關鍵的美元,去年底美元指數一度大漲到一○○.五點,造成全球多數貨幣兌美元大幅貶值。原物料價格急跌,原物料生產國的貨幣、匯率貶值,股市慘跌。

例如,生產石油的俄羅斯盧布一度貶值到八十五.九六五兌一美元,去年六月我到莫斯科考察時,在俄羅斯街頭換過五十三比一美元的盧布,一年不到,盧布的貶值可說是十分嚇人。另一個也是大宗物資生產國的巴西,巴西里拉最慘貶值到四.二四四兌一美元,加拿大幣也急貶到一.四六八,還有礦業生產國如南非的南非幣一度急貶到十七.四三七,澳幣也急貶到○.六八二。美元大漲,原物料生產國貨幣急跌,股市進一步重挫,形成股匯市雙跌景象。

今年元月,原油價格直挫,紐約油價最低跌到每桶二十六.三九美元,北海布蘭特原油跌到二十七.一美元。油價慘跌,進一步重傷到貸款給產油國及頁岩油氣廠的金融機構,甚至,中東主權基金因產油國財政困窘,被迫出售各國股票,銀行股跌勢拖累指數,主權基金減碼,更使全球股市籠罩在巨大賣壓中;直到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承諾凍產,頁岩油商也答應減產,油價終於止住跌勢。如今北海油來到四十.五四美元,紐約油價也到四十.三六美元,油價回到較合理價格,今年以來,紐約輕原油上漲六.四八%,出現難得的漲勢。

另方面,中國在兩會宣布對鋼鐵及煤產業進行減產或重組產能,使得跌到暗無天日的原物料價格止住跌勢,三月二十一日,鐵礦石每噸價格漲到五十五.七四美元,今年已大漲三成。

中國重組鋼鐵產能,也促使紐約熱軋鋼捲今年拉出六.九一%的漲幅。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年只跌不漲的煤礦價格也止跌了,遼寧大連焦炭報價持續反彈,今年上揚一三.六五%,已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漲幅;其他如馬來西亞棕櫚油今年上漲九.八%,東京橡膠今年上漲一二.五二%,這是美元貶值的效應。

日本宣布負利率 台股成了外資避風港美元指數在去年十二月最高拉升到一○○.五一點,元月美元指數漲幅是○.八五%,美元微漲,全球金融市場黑天鵝滿天飛,恐慌指數(VIX)也上升到二十七.六點,二月美元指數下滑一.三八三,貶值一.三九%;三月美元指數大跌二.六八一,貶值了二.七三%。

美元下跌也給了全世界空間,三月以來全球主要國家貨幣都相對美元升值,大家最關注的新台幣,在三月一度升值到三十二.三四九,台幣三月升值○.九七一角,升幅是二.九%,在日圓宣布負利率以來,台灣股市成了外資避風港,到三月十七日為止,外資淨匯入金額達三十七.五億美元,根據金管會統計,外資幾乎天天淨匯入,累計餘額已高達一九八○億美元。

外資不斷匯入台灣,一方面是看準了央行彭總裁一向「以穩定勝於一切」的考量,台幣會升,但不會大升,再加上台灣股市蟄伏多年,股息殖利率特高,因此,外資今年在全球淨買超股市的金額大約七十億美元,台股居然占了將近四十億美元,台股難得一見的成為大吸金市場。

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積電,去年台積電大賺三○六五.七億元新台幣,每股純益(EPS)一一.八二元,台積電配發六元現金股息,以台積電是國際級大企業,股息殖利率至少還有三.七五%,外資今年來不停買超台積電,到三月二十一日止,已買超台積電三十八萬張,若以每股平均一五○元的均價買進,至少已斥資五七○億元。

台幣趨升,也讓央行對台灣出口衰退,經濟基本面下滑感受到沉重壓力,預料三月二十四日的央行理事會可能降息一碼或兩碼;不過,降息顯然已非救市主流,甚至可能是反效果,像日本宣布負利率之後,日經指數最多重挫三○二八點,日圓不貶反升,一度急升到一一一.○六,今年日本銀行動作奇大,但是,卻讓日本經濟更加雪上加霜,今年元月,日經指數下跌七.九六%,二月又跌八.五一%,三月全球股市急彈,但日經指數只小幅反彈四.三六%,最近全球匯市急漲,日圓一度升值到一一一.○六兌一美元,顯然負利率未能挽救日本經濟,反而是暴露更多弱點。

歐洲央行今年又祭出寬鬆貨幣大動作,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預告今年歐洲央行不再降息,但最近又改口,而歐洲今年經濟仍表現疲弱,德國股市元月大跌八.八%,二月再跌三.○九%,三月反彈四.四%,但仍是弱勢。法國股市元月下跌四.七五%,二月又跌一.四四%,三月只小幅上揚一.七一%,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寬鬆力道愈大的國家,經濟的表現往往不如預期。所以,台灣中央銀行這次若真降息,只是告訴大家,台灣經濟基本面很吃緊而已。

俄羅斯、巴西 股市表現亮眼全球實體經濟仍有賴減產效益,今年堪稱是敗部復活的兩匹黑馬,一是俄羅斯,一是巴西。油價止跌反彈,俄羅斯反映最強烈,盧布在三月強升九.八四六,升值一二.八九%。盧布從最慘的八十五.八六五回升到六十六.五。除了貨幣升值外,俄羅斯股市三月上揚一四.九三%,如果從最低點起算,俄羅斯股市最大漲幅高達四七.三七%,表現亮眼是全球股市之冠。

另一個股匯雙漲的市場是巴西,儘管前總統魯拉涉貪事件鬧得滿城風雨,總統羅賽芙也面臨被推倒下台的命運;但是巴西里拉從最慘的四.二四四兌一美元升值到三.六一,跌跌不休的里拉反彈一六%,巴西股市三月以來已大漲八三七七.七點,漲幅達一九.五八%;假如從最低點三七○四六.○六點起算,漲到五一三七○.一九點,巴西股市最大漲幅高達三八.二六%。

其他表現出色的原物料生產國,如南非,南非幣從一七.四三七回升到一五.一九,南非股市三月大漲四四○九點,漲幅達八.八三%。而鐵礦石與煤礦反彈的最大受益者澳洲,澳幣已從○.六八二彈升到○.七六,澳洲股市三月以來上漲二七七.五點,漲幅達五.七一%。

這個情況可以看出,美國聯準會暫不升息,讓美元回貶,美元回跌也紓解了新興國家資金出走的壓力,今年以來,紛紛出現股匯雙漲的現象。像東協市場表現就很亮眼,印尼股市今年連續三個月都上漲,印尼盾從一四七九三升值到一三一七五,菲律賓股市從六○八四.二八點回升到七四一二.三三點,已大漲二一.八四%,泰國、馬來西亞股市今年都出現領先全球市場的漲勢,這可以看出,美國不升息是給新興國家喘一口氣的機會。

另一個是防止全球匯市的貨幣戰爭,今年元月,全球原物料生產國匯價頻創新低,中國人民幣也一度急跌到六.六二八,美元適度回貶,也讓全球貨幣戰的硝煙味大減,大家也鬆了一口氣,一五年中國外匯存底流失四八三○億美元,若加計外貿順差,淨流出資金恐怕在一.一兆美元以上,資金出走,也是造成中國股市下跌的主因之一。

若六月升息 將促使美元轉強另一個是商品價格回穩,油價、鐵礦石、燃煤等不再探底,最具代表性的是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從二九○點彈升到三九五點,三月彈升二○.○二%,這是原物料反彈的重要訊號,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商品指數(CRB)從最低的一五五點彈升到一七七.六八點,貴金屬價格如鎳、鋅、鋁等都有顯著的反彈。

原來可能是淡淡的三月天,現在反而出現花團錦簇的榮景,在全球七兆美元債券進入負殖利率狀態下,資金被迫轉往風險性資產,全球股市再度出現資金行情的舞動。

但這場資金行情盛宴何時會結束?美國升息仍是一個重要訊號,下一個點是四月,若四月未升,六月美國恐怕會按表操課宣布升息,當全球股市又漲到一個相對高點,葉倫若六月宣布升息,恐怕又會促使美元轉強,全球資金市場轉向,葉倫給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場休息」時間有多長?

這是大家必須緊緊盯住的焦點。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61

6月份PMI為50%位於臨界點 新訂單指數連續三月回落

2016年7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6月份,制造業PMI為50.0%,比上月份微降0.1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總體看仍呈現生產平穩、結構進一步優化的特征。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位於臨界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一是生產穩中有升。生產指數為52.5%,比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二是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長加快。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1.3%和51.1%,均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高於制造業總體1.3和1.1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等行業PMI連續處於擴張區間。三是一些產能過剩的傳統行業明顯回落。高耗能行業PMI為48.2%,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大幅回落。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為45.6%,比上月下降2.4個百分點,去產能效果進一步顯現。

趙慶河表示,值得關註的是,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偏弱,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仍顯不足。新訂單指數為50.5%,連續三個月回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大幅回落至51.3%。受世界經濟增長疲軟、美國加息預期、歐美等國家貿易保護措施、英國脫歐等因素影響,近期制造業外貿走勢偏弱。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6%,連續三個月回落;進口指數為49.1%,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

趙慶河稱,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0%,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持續高於臨界點,走勢總體平穩;中型企業PMI為49.1%,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7.4%,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下。中小型企業PMI回落幅度較大,表明其生產經營中的困難更為突出。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回升

6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小幅回落後明顯回升。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6%,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企業對市場預期較為樂觀。

服務業總體穩中有進。商務活動指數為52.2%,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業務總量增速有所加快。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裝卸搬運及倉儲、郵政、電信互聯網軟件、銀行、保險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高於臨界點,表現出較強的擴張態勢。銷售價格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首次升至臨界點以上,表明服務業銷售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上升,尤其是零售、航空運輸、互聯網軟件、房地產等行業銷售價格水平上升較為明顯。企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7%,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表明服務業市場信心比較穩定。

建築業保持較快增長。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62.0%和58.8%,比上月上升2.6和6.7個百分點,均為今年以來的新高點。其中,房屋建築業和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建築業市場需求增加,生產經營活動進一步活躍,擴張動力有所增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33

連跌三月迎反彈 這幾個城市的樓市成交增幅最大

進入到炎炎夏日後,樓市成交火爆的局面仍在持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8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2%,同比增長27.2%。今年5-7月份市場交易呈現逐月下降態勢,到了8月份出現反彈,且創下近7年來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在8月的最好水平。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東部城市18個、中部城市7個、西部城市5個。

8月份,30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其中蘇州市場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93.9%。需要註意的是,蘇州7月份市場交易陷入低谷,所以8月份的環比值會顯得非常高。從環比跌幅看,泉州、深圳和北海的跌幅較大,分別為38.5%、26.9%和21.4%。

綜合考慮環比增幅和同比增幅,並計算綜合增幅,能較好地衡量樓市交易的活躍程度。將每個城市的環比增幅賦予60%的權重、同比增幅賦予40%的權重,通過加總計算綜合增幅,結果顯示,莆田的綜合增幅為136.5%,說明莆田市場交易相對活躍。而深圳的綜合增幅為-39.7%,說明深圳市場交易相對不活躍。

分城市類型來看,8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9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0%,同比增長16.1%。8月份交易出現環比上升,受上海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上海8月份出現了收緊信貸政策的傳言,購房者恐慌性心理加重,進而推高了市場交易量。

具體城市看,北上廣深4個城市環比增幅分別為-6.4%、34.3%、2.3%和-26.9%,同比增幅分別為-11.9%、71.4%、34.2%和-58.9%。

除了上海,在一線城市一直處於價格窪地的廣州,最近以來在地王的帶動之下,無論是成交還是價格也出現了一輪補漲的態勢。例如天河奧體附近的龍湖首開天宸原著樓盤,今年前8月,以26億的銷售金額位居天河區第一、廣州第二。該項目售樓處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一月份該樓盤主力價位在2.8萬-3萬,現如今已經達到了3.4萬~3.5萬。“有了地王支持,市中心銷售很火爆,這幾個月漲得很厲害,我們也是順勢而為。”

8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59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5%,同比增長30.0%。對比歷史同期數據,二線城市目前的交易依然是比較活躍的。

15個二線城市中,有11個出現了環比增長的態勢,其中蘇州、長沙和福州的環比增幅相對要大。而剩下的4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環比下跌態勢,包括南京、南寧、杭州和貴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8月份市場交易相比7月份有所上升,反映了購房者入市積極性在提高。對於購房者而言,除了擔心房價上漲以外,也擔心信貸等政策收緊,所以加快購房節奏是鎖定購房成本、規避政策調整風險的最優策略。

8月31日早間,廈門國土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廈門市自9月5日起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同月蘇州出臺的限購政策提出,非本市戶籍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提供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

嚴躍進分析,從後續市場走向看,包括南京、廊坊、燕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限購可能性比較大。此類城市炒房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此類市場邏輯在9月份會得到延續。尤其近期部分二線城市存在政策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在入市方面依然不敢懈怠。部分房企在9月份推盤節奏相對也會加快,這都會使得9月份市場成交繼續攀升。” 嚴躍進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106

PMI連續三月高於臨界點 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11月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在臨界點之上明顯回升,創2014年7月以來數值新高。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5%,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仍為今年第二高點,走勢平穩;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8.3%,高於上月1.7和2.2個百分點,收縮幅度明顯收窄。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3%和52.8%,比上月上升0.5和1.9個百分點,均為今年以來的高點。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四季度首月,10月份中國官方制造業PMI大幅好於預期,已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這幾個月大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了制造業的發展,原材料價格回升,市場需求回暖。二是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效果,去產能使傳統產業經營有所好轉,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發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陳中濤表示,總的來看,10月份PMI指數回升明顯,走勢表現好於預期,預示四季度經濟走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擴大總需求,進一步鞏固經濟穩定基礎。同時要利用好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時機,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註重企業“降本增效”,保持經濟活力。當前,市場環境有所改善,企業訂單不足矛盾有所緩解,生產活動擴張有所加快,但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又有所加重,一些企業雖有增產,但不見增效,不利於提高經濟活力,不利於實體經濟恢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10月份,制造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上升幅度較大。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回暖,擴張有所加快。二是新動能加速聚集,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7%和52.3%,比上月提高1.3和0.4個百分點,均為一年以來的新高。其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PMI均在52.0%以上。

三是供給側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部分傳統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近期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傳統行業的生產指數均高於上月,且處於擴張區間。

四是價格持續回升,進一步刺激生產。受去產能去庫存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的影響,近期原材料價格持續回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2.6%,比上月大幅上升5.1個百分點,相關企業效益有所好轉。

五是企業預期繼續向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5%,高於上月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上升,市場信心有所增強。

胡遲表示,盡管中、小型企業PMI明顯回升,但仍在臨界點之下。中小企業仍存在著成本高、融資難等問題,融資因素的約束對中小企業更大。此外,由於受國際環境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發達經濟體需求不足的情況尚未好轉,進而影響力中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

趙慶河也指出,企業生產經營中仍面臨一定困難。由於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9.2%和49.9%,均在臨界點之下。反映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例仍超過四成,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的狀況還有所加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27

盤點三月房地產的十大現象 這輪調控要動真格了嗎

“必須將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控制住,才能實現住有所居的房地產發展目標,促使商品住房回歸居住屬性。”

3月29日,杭州限購升級。該市住保房管局官網在新政通知的結尾,鏈接了專家觀點:“近期,受綜合因素影響,全國範圍內房地產市場上漲預期再次增強,掀起了新一輪的購房熱潮,杭州房地產市場也快速升溫,大量投資、投機需求湧入市場,如果任憑這種態勢蔓延下去,很可能集聚房價泡沫,加大市場風險。”

這是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控潮新的註腳。2017年3月,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1個城市加入調控大軍,平均每天1個城市,發布時間之密、覆蓋範圍之廣為近年罕見,有些是調控政策疊加,有的是首次實施。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感嘆,本輪調控會超過任何想象。

此輪調控的不同之處在哪兒?縱觀3月調控風暴,第一財經“幹貨鋪”欄目總結了十大現象:

現象一:密集調控,一二三四線全面開花

3月調控城市  

本輪政策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京城市圈為中心,周邊二三四線城市乃至熱點縣區均在調控隊列中,調控地理範圍的擴大成為本輪調控的重要特點。

環北京區域的河北涿州、淶水、崇禮采取限購。而以上海為中心,周邊如浙江杭州、江蘇南京也加入了限購升級隊伍。這些城市受到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升的影響,部分剛需購買力溢出。

在北京“3•17”新政後,緊跟其後的調控腳步聲明顯更為密集。

現象二:一次不夠,多地使出“連環招”

據統計,僅一個月之內,廈門兩次發通知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管理,杭州、廣州均是3次出臺調控措施,

以杭州為例,杭州住保房管局3月2日發布《關於進一步調整住房限購措施的通知》,明確暫停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4日,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土地新政,為遏制土地高溢價,其中規定當溢價率達到50%時地塊所建商品房屋須在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後方可銷售。

3月28日,杭州再度出手,同步調整住房限購及銷售監管措施、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和商業性住房信貸政策,認房又認貸。

現象三:花樣翻新,哪里漲價調哪里

市場出現分化,調控政策也因城施策。除了祭出認房又認貸大招,“幹貨鋪”欄目發現,調控方式已經推陳出新,頻頻出現有針對性的新“打法”。

例如廈門、青島、廣州要求,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廈門要求,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後,再次購買住房需滿3年;非廈門戶籍須提供4年內連續3年納稅。

廣州規定,對本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限購1套住房。將“假離婚”炒房拒之門外。

北京要求,商辦類項目不得作為居住適用,成為首個停止向個人出售商辦類項目的城市。

此輪調控,各地政策已經不僅局限於限購限貸,對熱點問題均作出調控規定,可以說哪里有漲價趨勢,哪里就有政策調控。

現象四:遏制溢價,給土地設定上限價格

3月24日晚,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土地新政,規定:

當溢價率達到50%時,地塊所建商品房屋須在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後方可銷售;

溢價率達到70%時鎖定限價,轉入競報自持比例;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競買人投報自持面積比例為100%時,轉入投報配建養老設施的程序。

而去年9月26日,杭州便已設過一次上限:溢價滿100%,須在一個月內付清土地全款;溢價滿120%,一個月付清全款,並且現房銷售;當土地競價溢價率達到150%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

現象五:炮打雙雄,商住房、學區房被盯上

3月26日,北京市明確規定,商辦類項目不得作為居住適用,新建項目不得出售給個人,二手項目出售給個人時需滿足名下無房且在北京已連續五年繳納社會保險或者連續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兩個條件。同時,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項目的個人購房貸款。

這使得北京成為首個停止向個人出售商辦類項目的城市。

為遏制學區房炒作現象,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教委正研究論證擴大“多校劃片”政策,並通過隨機搖號的方式確定具體的學校學位,這就意味著通過學區房入學將大幅增加不確定性。

此外,北京市住建委也加大火力,近日連續加碼針對學區房的價格管控力度,明確通知中介機構對於單價超過15萬的房產不得掛網。

現象六:難得一見,國家級貧困縣也來了

安徽臨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商品房均價每平米已超6000元。臨泉縣本月出臺意見,“限房價、控地價”,要給樓市“降溫”。

意見要求,原則上全縣毛坯房均價控制在每平方米5200元以內,精裝房均價控制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內。銷售價格由國土部門根據區位條件提出建議由土委會研究後確定。

官方文件顯示,“由於臨泉縣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需求,再加上近兩年征地拆遷力度不斷加大,我縣房價持續火熱。”2月份臨泉縣房地產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6143元/平方米,與去年當月同比增幅28%,其中:商業均價10358元/平方米,住宅均價5709元/平方米。

現象七:逢漲必查,房地產中介不能“任性”

北京“3•17”樓市新政後一周,北京市級執法部門重拳執法,嚴查本市房地產中介門店,目前已有38家房地產中介被責令關停或停業整頓。

另據北京市各區房管部門檢查統計,91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已自行關停。

北京市住建委主任表示,一旦發現有中介機構或經紀人員參與炒房、哄擡房價等,將逢“漲”必查、逢“炒”必“辦”。

從某大型經紀機構反饋的三方協議簽訂情況看,新政發布後的一周日均簽訂322單,較新政前一周日均簽訂單數減少六成。

現象八:大佬謹慎,萬科要迎房價下跌、融創“非常悲觀”

3月26日晚間萬科A發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對12個城市的13個樓盤計提13.8億跌價損失。

萬科執行副總裁孫嘉表示,這是審慎的原則,通過周邊的房價和未來的預期,我們認為是基於市場的情況和未來市場的情況持謹慎態度。

萬科計提跌價準備的13項目,位於12個城市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28日表示,“我們對市場是非常非常悲觀的,我們從去年10月份開始基本上就不拿地了。”

對於本輪樓市調控,孫宏斌坦言,“房地產行業下行風險特別大。政策收緊厲害,現金流收緊。房價不一定會暴漲,房價不暴漲買的地就有問題。本輪調控會超過任何想象。”

而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萬科、融創在2016年銷售金額均實現大幅上漲。萬科銷售金額3,647.7億元,同比增長39.5%。融創中國合同銷售金額為1506億元,同比增長121%。融創中國稱,其2017年的銷售目標已確定為2100億元。

現象九:樓市收緊,土地依然活躍

面粉的價格比面包更貴,房地產開發商的選擇往往還是買更多的面粉。

3月24日,杭州蕭山區出讓兩塊宅地,這是3月3日杭州限購升級後的“第一拍”。現場有30多家房企參與爭奪,最終,1號地塊由融信競得,樓面價30816元/平方米;2號地塊由恒大競得,樓面價30387元/平方米。均大幅刷新該板塊在去年9月創下的20267元/平方米樓面最高價。

29日,廣州市繼3月17日樓市新政推出後的“第一拍”,推出的住宅用地引來了開發商的爭搶。海珠區石崗路一塊面積為20211平方米的用地,以14億余元起拍。開拍前就有開發商一次性加價1.12億元,讓報價直接封頂。當日成交的7宗住宅用地中,有6宗達到最高限制地價後轉為競拍配建,這些土地共需配建約42萬平方米拆遷安置房等政府性房源。

30日,在南京,當地本月樓市限購、限貸政策升級加碼之後,在網絡上進行的“不碰面”的土地拍賣會上,仍有多幅地拍出最高限價,房地產企業需搖號決定最終贏家。

現象十:高層表態,貨幣寬松周期或結束

2016年新增貸款中接近45%是房地產相關貸款。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揚伴隨信貸寬松出現,挑戰著年輕家庭的承受能力,也挑戰著決策層的接受度。當下,“看不見的手”從何處著手,如何擠出市場泡沫,如何調整貨幣政策、完善財稅機制,如何消解房地產金融風險,對經濟穩定顯得至關重要。

3月26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表示,在實施多年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之後,本輪政策周期已經接近尾聲,即貨幣政策不再像過去那樣寬松。

周小川說,“現階段,我們應重點強調結構性改革和長期的戰略調整,不能過度依賴貨幣政策,這個信號至關重要。”

此番言論被媒體解讀為,貨幣寬松周期結束,除了頻頻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悄然收緊流動性,相關房貸也被納入嚴格監管流程,樓市資金的大輸血包將漸行漸遠,可謂對炒房客的當頭一擊。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認為,“貨幣政策收緊,利率增加,這些措施會影響到企業現金流,貸款減少,房價肯定會受影響。這個行業風險很大,風險大不是因為市場,因為現在買的地要虧錢。如果真的政策放松後,我也不大相信會放漲,因為房價已處在高位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32

人民幣對美元三月間貶值超7%,內外壓力充分釋放,央行退出常態幹預

8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貶128個基點,報6.8293,為去年5月31日以來最低,3個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跌近7.2%。

從“6.7”關口,到“6.8”關口,過去數月人民幣發生階段性貶值,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年前,“8·11匯改”後人民幣大幅貶值。彼時,也就是201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距破“7”、外匯儲備離破3萬億美元僅一步之遙,市場上掀起了保匯率還是保儲備之爭。

不過事後,“海嘯”終於“退潮”,人民幣匯率不僅沒有破“7”反而升值 6% 以上,外匯儲備也止跌回升,跨境資本流動沖擊風險得到了有效抑制。

“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與‘8·11匯改’後的人民幣匯率貶值有很大差異。”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8月1日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彼時國內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經歷了金融市場震蕩疊加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動力強勁,歐洲出現系列黑天鵝事件,避險情緒上升,疊加影響下人民幣大跌。”他認為,這一輪人民幣貶值的背景大相徑庭,外匯儲備和市場預期都比較穩定,而央行也退出了常態幹預。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輪人民幣貶值充分消化了中國宏觀經濟、外部貿易摩擦及方方面面可能面對的壓力,市場預期已經充分反映在人民幣貶值的價格波動中。

人民幣貶值壓力充分釋放

8月1日,連續承壓的人民幣走出先揚後抑的行情。早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複6.80關口,刷新日高至6.7880,一度拉升超30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快速拉升200點,刷新日高至6.8046。

截至當日16: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7948,較上日官方收盤價漲307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207點。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輪快速下跌始於今年二季度中期,近三個月的跌幅高達7%,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跌幅近4.6%。

其實,相比起新興市場貨幣,人民幣年初至今的跌幅並不值得驚訝,只是人民幣此輪貶值的開始時間晚於其他貨幣。根據記者統計,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18:00),在新興市場貨幣中,阿根廷比索跌幅居首,跌幅高達31.854%,土耳其里拉排名第二,跌幅高達22.205%,巴西雷亞爾跌幅也高達10.75%。此後則依次為俄羅斯盧布(-10.75%)、印度盧比(-6.951%)、菲律賓比索(-6.285%)、匈牙利福林(-6.192%)、南非蘭特(-6.118%)、印尼盧比(-5.955%)、韓元(-4.725%)。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表示,這輪人民幣貶值主要受到基本面因素的驅動。第一,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相對於美國經濟的增速轉弱,美國經濟最近兩個季度依然高位運行;第二,中美貨幣政策方向相反,今年6月美聯儲第二次加息,而中國方面,4、5、6月連續三次放松貨幣政策;第三,全球地緣政治動蕩和經貿沖突的加劇都有利於避險貨幣美元走強,今年5、6月,美元對全球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都有明顯的升值。

這輪貶值後,人民幣也基本釋放了前期積累的貶值壓力。“今年2~6月美元指數強勢升值,短短4個多月升幅高達7%,但在那過程中,人民幣大部分時間也跟隨美元升值,CFETS指數最高升至近98的水平,其實這過於強勢,因為過去兩三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相對穩健,所以早前人民幣的走升有點偏離了過去分析匯率的框架。”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多位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在真正意義上已經變得更加市場化,這也表現為美元/人民幣短期、歷史波動率已逐步接近成熟市場貨幣,機構預計人民幣未來雙向波動將進一步擴大。

與“8·11匯改”大相徑庭

值得註意的是,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與“8·11匯改”後的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雖然類似,但背後的道理卻大相徑庭。

管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彼時國內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經歷了金融市場震蕩疊加美聯儲加息、美元動力強勁,歐洲出現系列黑天鵝事件,避險情緒上升,疊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大跌。此外,2015年以前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大家對人民幣雙向波動在思想上準備不足,對市場心理沖擊較大。

到 2016 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距破“7”、外匯儲備離破3萬億美元僅一步之遙。但是“海嘯”終於退潮,人民幣匯率不僅沒有破“7”反而升值 6% 以上,外匯儲備也止跌回升,跨資本流動沖擊風險得到了有效抑制。

管濤指出,首先,國內經濟情況對比2015年明顯改善,經濟在築底階段,上半年經濟保持了6.8%增速。按照IMF最新預測,即便考慮了中美貿易沖突因素,中國經濟全年增速可望在6.6%;其次,從2016年開始,國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金融風險得到釋放,長期的金融穩定性增強;此外,美元經歷了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快速上漲,2017年有所回調,今年二季度出現反彈,目前市場對於美元未來走勢分歧很大,既有看多亦有看空。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市場經歷了2015年、2016年人民幣單邊下跌,匯率止跌企穩後,市場對於匯率雙向波動,在心理上準備經驗更加豐富,適應性提高。

管濤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隔日的匯率波動還是日間匯率波動,都明顯加大,呈現明顯雙向波動的趨勢。只要市場不是單邊的預期,從中國歷史數據看,在匯率雙向波動預期分化的情況下,供求能都自我匹配。

“只要沒有單邊預期,沒有恐慌性的拋售,匯率市場都沒有大問題。”管濤說。此外管濤認為,中國基本面向好,經歷2017年考驗後,政府有能力與條件維護市場穩定。

管濤指出,短期匯率變化是難以預測的。對國內企業來講,不以炒匯為生,與其去猜測匯率的走勢,還不如安心主業,控制好貨幣錯配的風險,避免在外匯市場裸奔。浮動匯率就會有漲有跌,而匯率不論漲跌均有利有弊,所以,市場應該平常心看待短期外匯市場波動。當然,如果你看好中國經濟,經濟強則貨幣強,長期人民幣會升值。正是在這一市場邏輯下,過去多年來做空人民幣的境內外機構和個人都是虧損的。

央行退出常態幹預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外匯專家認為,過去幾個月,人民幣的貶值本質是央行退出常態幹預,消化了人民幣對內與對外貶值壓力和預期。

張明表示,在基本面上有貶值壓力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前段時間也在順水推舟,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有明顯的貶值,由此可以讓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基本穩定住,甚至略微貶值。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呈雙向波動,因此,不應對人民幣貶值作過度的解讀,更不能認為是央行主動引導人民幣匯率的貶值。

管濤指出,目前人們對人民幣未來預期基本穩定,也沒有出現較大的資本外逃。

值得註意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布的《對外部門報告》(ESR,下稱《報告》)中提及,2017年中國外部失衡問題大幅改善,人民幣匯率與基本面和理想政策所隱含的匯率基本一致,外匯儲備充足且規模接近最優上限,同時也建議匯率的彈性應該進一步提升。

《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290億美元,近兩年中國實際外匯儲備規模越來越接近於最優規模上限。同時,得益於國內外條件改善,以及合理的資本流動管理,中國資本流動逐步逆轉。IMF指出,2017年中國資本賬戶凈流出820億美元,低於2015年創紀錄的6470億美元和2016年的6660億美元。

責編:任紹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