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改盲目投資 用基本面選股、用技術面進出 口木醫生靠「一招三式」邁向獲利之路


2011-11-21  TWM




眼科醫生陳祐瑲在繁忙的看診之 餘,憑藉著從國小就對投資理財的好奇與熱情,淬煉出一套融合基本面與技術面的投資方法。

他強調,這一套方法可使上班族兼顧本業之餘,還能透 過投資理財為自己的財富達到大大加分的效果。

撰文‧謝富旭

三十四歲的陳祐瑲,在創辦自己的眼科診所之前,曾擔 任過台北三總與新竹國泰醫院的主治醫師,是國內青光眼治療上的權威。但是,除了幾位較熟的病患外,顯少人知道,陳醫師不僅治療各種眼疾技術高超,舉凡投資 理財上的「近視」、「散光」或是嚴重的「盲目」,他也是醫治高手。

「醫生,請問這陣子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該投資什麼基金好?」「醫生,我買 了一張月繳三萬多元的儲蓄型保單,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請教教我該怎麼辦?」「醫生,我手上的股票都落入虧損了,求求你幫我診斷手中持股,我到底要不要換 股操作呢?」。

摸索期 跟著舅舅跑號子,學習技術分析白天披上醫師袍,在看診室為病人治療各式各樣眼疾的陳祐瑲,晚上回到家後依然持續「看診」。不過,地點卻從看診室換成了他建 立的部落格||「口木看盤室」(口木取自杏林的『杏』字)。面對五花八門的理財疑難雜症,陳醫師變身為「口木醫生」時,「治病」的熱情與使命感依然未減, 他盡可能抽出時間,耐心地回答所有問題。「如果遇到我不懂的,我就會請教專家或查閱資料,邊做邊學,很像我在當實習醫生的時候!」他微笑地說。

於 是,除了青光眼治療權威的頭銜外,用心經營財經部落格的結果,陳祐瑲另一個身分||口木醫生逐漸在財經部落格闖出了名號。

「其實,我自己本 身的投資經驗頗為曲折坎坷,所以對網友在投資理財上的挫折與困擾,我也能感同身受!」口木醫生道出了一段個人投資理財學習之路的往事。

小時 候,口木醫生的父母親都是做生意的,工作繁忙,於是照顧他的責任一部分就落在家族中以做股票為業,鎮日待在VIP室看盤的舅舅身上。「家人曾告訴我,舅舅 做股票從五十萬元起家,後來竟累積到上億元的身價。寒暑假時,我老跟著舅舅往號子的VIP室跑,他可說是我投資的啟蒙老師!」口木醫生回憶說。

「受 到舅舅的耳濡目染,我讀國中、高中時就開始閱讀晚報的證券版,即使沒錢玩股票,卻每天都會關心大盤走勢。也對舅舅擅長的技術分析產生了興趣!」考上台北醫 學大學時,口木醫生的姊姊有一次拿了一本︽理財聖經︾(黃培源著,商周出版)給他看,他熟讀之後,操作的理念又從技術面轉向基本面。「除了這本書的影響 外,我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轉向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後來我的舅舅在股市跌了大跤,財富至少縮水一半以上,這讓我對技術分析產生了動搖!」其次,當時就讀大 學的口木醫生,父母親在中國大陸經商失利,母親為了加速償還負債,還向銀行借了五百萬元操作股票,也是靠技術分析操作。剛開始雖有賺錢,但後來的崩盤,不 僅吐出原有的獲利,還賠了二百多萬元,導致家裡的負債情況雪上加霜。「當時看到母親為股票鎮日心緒不寧,還因此蒼老了許多,我心裡真的好難過!」口木醫生 感嘆地說。

見山不是山 只看技術面倒賠百萬元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口木醫生勸母親改掉技術面操作方法轉成基本面選股。「問題是,即使母親聽了我的建議後,操作狀況依然沒有起 色!」他苦笑道。

就這樣,口木醫生對股票投資方法一直舉棋不定,而且遲疑不決的態度一直持續到「大七」他當實習醫生那一年。有一次,口木醫 生值大夜班時,遇到一位老年病患,兩人一見如故很聊得來。原來這位病患曾經在報社跑過證券新聞,做股票長達三十年之久。

這位股市老手告誡口 木說,做股票絕不可單信基本面,因為不論是消息,還是業績數字,公司都是可以「做」出來的。「做股票最重要的是看量,如果股價在低檔,量越縮越小越好,這 是股市發動大漲前的徵兆!」老人在臨走前還送了口木醫生一檔鋼鐵股明牌,老人送的明牌果然過幾天後大漲。

口木醫生說,與老人相談雖只有一 晚,卻大大改變他日後四至五年的操作理念。他從一個基本面與技術面無所適從的懷疑論者,變成一個堅定的技術操作信徒。

正式從醫學院畢業後, 口木醫生收入漸豐,他把一部分薪水鎖定「大跌後開始量縮而且股價止穩打底」的股票。從二○○一年至○四年間,口木醫生以「谷底選飆股法」操作過三陽、長虹 等股票,讓他大賺數倍獲利出場。

然而,當時股市春風得意的口木醫生卻料不到,他最後還是栽在過於相信技術面上頭。他用同樣的方法逢低承接太 空梭、衛道、突破、卓越等股。「我在這些股票量縮打底一段時間後進場,非但等不到大漲,反而還破底,不然就被打入全額交割。」這些股票不僅讓口木醫生在三 陽與長虹的獲利盡數吐回,還倒賠一百多萬元。

不過,那段頻踩地雷股的投資虧損經驗,倒是讓口木醫生學到了寶貴教訓。「我就是不信邪,難道股 票會比微積分難嗎?」檢討自己虧錢經驗後,口木醫生發現,他之前的「谷底選飆股法」完全忽略了公司的財務面,過於相信技術面。同樣地,以前過於信奉基本面 時,卻完全不理技術面,也常導致自己買在高點而被迫住進套房,卻拿長期投資的藉口來安慰自己。

成熟期 自創「一招三式」,股市穩健獲利從○五年後,口木醫生稱自己的投資操作進入了「成熟期」:用基本面來選股,用技術面來作為進出依據。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踩到 地雷股,他甚至建立了他稱之為「口木八法」選股法。通過這八道關卡篩選到適合的股票後,再輔以「過前波段高點後壓回的相對低點」加碼法,以及「跌破趨勢 線」的出場法,這「一招三式」的方法(詳見圖解),讓口木醫生從○五年迄今,投資中華電信、統一、中聯資、生達、恆義等股票大有斬獲。從此股票投資邁向穩 健獲利之路。

口木醫生進一步解釋,根據「口木八法」篩選出股票後,他不會馬上進場,而是會等到股票的本益比落至十二倍以下開始買進。但即使 找到買點,並不會把所有資產一古腦兒全投入,而是至少分三批以上進場。

拿製藥股生達例子來說,口木醫生於○七年三月,生達約二十元時進場, 生達每突破前高後的股價壓回,他就再加碼一次。直到生達於○七年十月跌破上升趨勢線,在三十五元附近他選擇全部獲利了結。

一些大型的績優 股,如中華電他則來回操作多次。○六年他從五十七元開始逐批進場,一直買到中華電漲到八十元為止。金融海嘯後,中華電信又一度跌回六十元,這回他一路抱到 九十元,因為創立自己的眼科診所有資金需求才退場。

基於對台股多年的用心觀察,口木醫生還發現了一個「買三休一,每年穩賺一五%」的投資法 則。只要在總統大選結束後一年開始每月定時定額買進台灣五十,連買三年後,在下次總統大選前逢高出脫所有的部位,休息一整年不要買股票,就可達到每年一 五%的獲利績效。(詳見附表)。口木醫生說:「四年為一期的總統大選通常也是台股多空的一個循環,只要適當地投資,績效甚至不會比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差!」 理財的最高原則在於輔助本業的收入最後,口木醫生強調,投資理財的最高原則是在於輔助本業的收入能更加茁壯,達到財富加分效果,如果因為過於耽溺投資理財 而忽略了本業本職學能的進一步提升,甚至虧了錢還傷了本,那就得不償失。

「我強烈建議,要投資之前,先設定好投資本金的數目,虧完後就應立 即收手認輸,切勿越陷越深!」「○四年我遭遇那一場投資失利,就是有做資金控管與資產配置,僅以收入三分之一投資股票,才沒有全軍覆沒,也才有在股市東山 再起的機會。」這是身為醫師的口木醫生,給投資人最中肯的建議。

陳祐瑲

出生:1977年

現 職:麗明眼科診所院長

經歷:三軍總醫院,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著作:《口木醫生的股票投資術》

陳 祐瑲「口木八法」選股

一招三式的投資法

第一式

基本面:

1. 近三年出現虧損。

2.負債比(負債除以總資產)高於50%。

3.業外收入比重高於30%。

4.應收帳款較前一 年大幅增加。

◆出現以上任何一點,皆不合格。

籌碼面與消息面:

1.密集出現利多,爆出大量。

2. 投顧老師推薦的熱門股。

3.大股東大量申讓持股。

4.進行異常財務操作。

◆出現以上任何一點,皆不合格。

第 二式

第一式挑選出股票後,俟本益比(以過去三年平均EPS計算)落至8至12倍間,開始分批進場。分批加碼時掌握「過前波段高點後壓回的相 對低點」的原則。

第三式

跌破上升趨勢線或季線,出脫全部股票。

「買三休一選股法」,每年15% 落袋大選年 2000 2004 2008 買進期間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買進期間對應的加權指數平均成本(點) 7939 5102 7140 賣出時間 2000年3月 2004年3月 2008年3月賣出時間所對應的加權指數位置(點) 9338 6658 8440 年化報酬率(%) 15.4 21.7 16.0 資料來源:口木醫生的股票投資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7

談財經 - 胡孟青 財經公關三式 (2012年06月21日)

1 : GS(14)@2012-06-21 23:43:3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9141&d=1779
2 : GS(14)@2012-06-21 23:44:01

轟炸式。這是水平一般公關公司常用手法,確保有媒體等出席活動,如早前一間內地房股獲本港企業入股,在交易公布前,公關公司前一晚幾乎每隔5分鐘致電同一媒體不同記者或主管,邀請派員採訪;但緊記採訪地點在杭州。因近乎零反應,公關公司安排同時在本港搞視像記者會,但現場竟以技術為由禁止提問。

綠城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22

精明報稅三式慳得一蚊就一蚊

1 : GS(14)@2016-05-21 13:09:14

相信大家已陸續受到稅局月初寄出的新一期報稅表,打工仔記得準時於1個月內(即6月3日或之前)遞交,而經營獨資業務的老闆們,交表限期則為3個月內(即8月3日或之前)。如果大家選擇網上報稅,仲可以額外自動延期1個月。報稅是一門學問,翻查稅局今年基本免稅額列表,要將「綠色炸彈」威力減低,本報精選3項基本扣稅貼士俾一眾打工仔。1.父母未退休仍有免稅額好多人以為父母仍未退休,就不能申請扣稅,其實即使父母仍有工作收入,亦不會影響子女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只要父母夠55歲(2016年3月或之前達到要求),並滿足以下要求,包括通常在香港居住、至少連續6個月與你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費用,或你每年至少供養供養父母1.2萬元,子女就可以享有2萬元父母免稅額。若父母滿60歲,免稅額則為4萬元。如果父母長期與你同住,仲可以獲得額外一倍的免稅額。不過,兄弟姊妹之間不能各自申請父母免稅額,若收到重複申請,稅局不會把免稅額分配予任何申請人,直至有任何一方自願取消申請為止。2.強積金扣稅額升至1.8萬元打工仔一定要供強積金,其實仲可以申請扣稅,今個稅季的強積金供款扣稅額便已升至1.8萬元。不過打多過一份工的打工仔留意,即使正職和兼職的供款加埋超過1.8萬元,稅局最盡都只會扣1.8萬元,因為強積金扣稅額係以個人為單位。不過扣稅只限供款部份,僱員及自僱人士的自願性供款是不會獲得扣除的。3.自住物業按揭息扣稅至於供緊樓的打工仔,孭住一身債下收到「綠色炸彈」,可謂雪上加霜。不過,按揭息其實可以用於扣稅。目前自住居所供樓利息扣稅規定,容許每位納稅人一生中享有15次扣稅機會,每年上限為10萬元,可連續或分開使用。不過,由於目前逾8成用家選用浮息按揭,在加息周期下,將來息口高時使用扣稅額其實較著數,因為按揭息更大機會貼近扣稅的10萬元上限,趁此段時間申請扣稅可享有最多免稅額。要申索扣除居所貸款利息,須符合以下條件:‧你是該住宅的業主(即唯一擁有人、聯權或分權共有人)‧該住宅主要用作自住,按揭利息須為購置該物業的供樓貸款‧貸款是以該住宅作為按揭保證‧貸款人必須是《稅務條例》所訂明的機構,如銀行、財務公司‧必須是香港物業若物業由兩夫婦持有,且兩者皆為納稅人士,基本上只能平均享用該物業的供樓利息扣除額,即每人只能分別扣除5萬元,而非10萬元。不過,若妻子為家庭住婦,無需納稅,便可提名丈夫全數享用10萬元扣稅額。仲有最後一個小貼士,由稅務局局長黃權輝提供,提醒大家記得郵寄報稅表時貼夠郵票,確保妥善寄到稅局。記者:陳洛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08

【備戰馬拉松】必學拉筋三式 抽筋亂拉仲易傷

1 : GS(14)@2017-02-12 13:55:37

一年一度馬拉松又到,各位選手準備之餘亦不要忽略伸展動作。



一年一度渣打馬拉松又到,各位選手準備之餘亦不要忽略伸展動作,今日我們找來香港伸展運動學會會長林庭光(Ricky),教教大家跑前、抽筋、跑後正確拉筋紓緩方法。



Ricky表示:「比賽之前盡量做一些動態伸展,停着不動的伸展盡量避免,因為不能讓身體暖化提升運動表現。」而跑步不幸遇上抽筋的情況,先躺下把腳拉直75-90度角便可以。「協助拉筋的人,切記用力把腿不停推向抽筋者方向,同時避免不停搖動腳部,這樣也很容易讓大髀受傷,嚴重更會導致大腿肌肉撕裂。」Ricky強調。賽後身體回復方面,可以先做一些腿部以及臀部的伸展動作,有助紓緩繃緊的肌肉。



賽前伸展髂腰肌,前腳膝蓋不超越腳尖,後腳膝蓋拉直,身體向下壓10-12下為一組。

賽前伸展小腿肌,後腳板緊貼地面,雙腳指尖向前,後腳抽高到腰前模擬跑步姿勢,10-12下為一組。

賽前伸展四頭肌,單腳向後屈,把腳前後移動,10-12下為一組。


大腿抽筋的人,先躺下把腳拉直大約75-90度角便可以紓緩。

賽後靜態伸展動作,腳腕拉貼盤骨位置,膝蓋緊貼身體,拉緊臀部肌肉,10-15秒一組。

常用的小腿外側肌肉,可以把左手捉實右腳尾指邊位,小量屈曲腳腕,嘗試拉直膝蓋與身體成對角斜線最佳,10-15秒一組。

記者:翁怡富攝影:陳健邦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2/199255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572

拆解回購股份三式 高仁

1 : GS(14)@2017-03-05 22:37:58

2017-02-27 HJ
上文提要:電視廣播(00511)(下稱TVB)雄霸本港免費電視市場,原來大股東的控股地位卻並非十分穩固,最近可能想透過回購股份鞏固控股權,偏偏遇上攔路虎阻撓,與TVB大股東上演一場攻防戰。

各位「巴打」,上市公司除了可以提出回購股份要約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哈!哈!答案是有的,其他方式包括定向回購股份和在場內回購股份,高仁將在本文為各位「巴打」拆解這3個方式的特點。

登!登!登!登!第一個方式──提出回購股份要約,根據高仁「人肉搜尋器」顯示,本港股票市場並不常見,2014年及2015年各有南洋集團(00212)及石四藥集團(02005)共兩宗,2016年未有公司採用,2017年迄今則有TVB的一宗【表1】。

「要約回購」公平公正

以上3家公司提出回購要約的理由相若,不外乎是為股東提供機會以溢價或接近市場變現部分投資,或透過保留彼等的股權增加於公司權益比例,並參與公司的未來發展。

「巴打」們,回購要約的特點是,除了不參與的股東之外,上市公司是向全體股東提出要約,接納要約與否純粹個人決定,即使接納要約提交的股份數目超逾最高數目,也會按照特定公式計算處理,可說是一視同仁、較公平公正。

不過,上市公司提出回購最高數目股份,僅佔已發行股本某一個百分比,如果小股東接納要約提交部分所持股份,餘下未獲回購的股份不夠一手,就有可能變成碎股。

第二個方式──定向回購股份,上市公司建議向某一名或某幾名人士,按某一個特定價格在場外購回其手上所有或部分股份。由於回購可能提高大股東權益,亦可能對某特定人士做成優待,按規定需要召開股東特別大會,由沒有利益關係的股東投票批准。

「定向回購」或要給予「着數」

例子有康臣葯業(01681)於2月初建議向獨立第三方First Kind,以總代價約5.61億元在場外回購其1.46億股,相當於每股回購價3.837元,較公布前溢價約1.78%。

高仁認為,上市公司建議定向回購,除非是以折讓價格購回,否則可能要給予小股東「着數」,例如派發特別股息。事實上,康臣葯業亦建議派發現金特別股息每股0.1元,當然,First Kind是無份啦!

「場內回購」出價受限

第三個方式──在場內回購股份,上市公司就像其他投資者一樣,可以透過委託證券行排隊,在場內掛牌買入本身的股份。除了本身的股份代價之外,上市公司還要支付證券行佣金、交易徵費、股票印花稅等雜費。

但各位「巴打」,上市公司在場內回購股份,事先要得到股東批准,獲得一般性授權(general mandate)。港交所(00388)對上市公司在場內回購股份亦有所限制,例如在價格方面,購買價較股份之前5個交易天平均收市價高出5%或以上,就不得回購其股份。

至於股份賣方身份,上市公司不得明知而向核心關聯人士購回股份,而核心關聯人士亦不得明知而將其股份售予上市公司,以避免上市公司與關聯人士「打籠通」的情況出現。

總括而言,上市公司以提出回購股份要約、定向回購股份、在場內回購股份,3種回購方式都各有各自的特色【表2】,上市公司可因應本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藉註銷提升每股盈利

無論如何,本港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除非獲得豁免之外,其他情況一律需要註銷,將有助提升每股盈利水平。

高仁連續第七年在《信報》拆局,首年撰寫了「裁縫佬」的魔術交易,各位「巴打」知不知道,原來「美容師」都識得類似的把戲。下周,高仁將拆解「美容師」找「泊車」疑為「繞道」的交易。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拆解回購股份三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