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光祥出生那年,他的父親是台灣省農林廳副廳長,然而才3歲,上一代的庇蔭就隨著父親過世煙消雲散。 他半工半讀完成高工學業,從營建業的工地監工做起。33歲,王光祥和陳氏建設成立三圓建設,在新店推百億元「天闊」建案時,卻碰上台海危機,近年地產大好,他決定趁勢賭一把。 北市忠孝東路正義國宅都更鬧出人命,富邦蔡家退出,王光祥大膽承接燙手山芋,搶食別人不敢吃的都更肥肉;央行出手打房,別人觀望,他在新店推每坪70萬元豪宅,創下區域天價。 他常掛在嘴上一句話:「我的人生從來沒有規劃,都是意外,都是時運。」但時運還是得靠賭性來壯膽,支撐他的版圖越玩越大。 三圓集團副董事長 王光祥小檔案 ◎年齡:65歲,1946年生 ◎學歷:台大農業經濟學碩士、海洋學院(現海洋大學)輪機系畢 ◎經歷:聯城工業建設課長、崇友電梯企劃部副理、華助工程副董事長 ◎家庭狀況:與妻育有2子1女,長子王雅麟擔任三圓建設副總 ◎最喜歡:晨間快走、上健身房 ◎最討厭:做生意不講信用 ◎經營哲學:設定目標、堅持不懈、努力以赴 「蟳仔(螃蟹)用浸水的草索仔綁著,蟳仔八兩、草索仔七兩,十五兩作夥賣,這嘸道理;綁鹹草賣,蟳仔八兩、鹹草半兩,這才合理。」 見閣揆 政策轉彎 王光祥鼻梁上掛著拉風的Oakley太陽眼鏡,太陽才露臉,他已繞台大校園快走五圈。剛從台大農業經濟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的王光祥,縱使住仁愛路,偶爾還到母校舒活筋骨。 今年四月,配合「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分開計價新制上路,內政部研擬取消雨遮及陽台納入建物登記,行政院長吳敦義還說,草繩不該跟螃蟹一樣貴。 聽聞風聲後,身兼中華民國建商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王光祥,前後走了四、五趟行政院,又透過事業夥伴∣立委劉盛良,安排面見吳敦義,說「雨遮不登記,八百七十萬戶拿舊權狀的民眾,房屋面積都要縮水。」吳敦義隨後即改口,說合理的雨遮面積可以登記。 王光祥帶我們到三圓建設位在新店北新路上、每坪開價七十萬元的「養心殿」參觀時,刻意要我們去看雨遮下方規劃的展示櫃,說:「做起來很漂亮不是嗎?不登記說不過去嘛!」 然而,和建商見個面就改變政策的事,讓吳敦義灰頭土臉,網路上也一面倒批評建商賺「黑心錢」。 一九七九年,王光祥成立三圓建設,他持股五五%。二○○九年三圓建設營收二十一億元,EPS三.九四元,八月初的股價八十一元,是上櫃營建股王。 幼父喪 學徒工讀 王光祥是屏東楓港人,一九四六年卻出生在台北廈門街省府官舍。「父親畢業於日本帝國大學(現台灣大學)法學院,曾任台灣省農林廳副廳長。」 「二二八事件時,叔叔被殺了,父親辭官回屏東當老師,沒想到開學才三天就腦溢血過世,那年他四十九歲,我才三歲。」 叔叔和父親相繼過世,母親帶著他搬回屏東楓港。小學畢業後,王光祥就到鐵工廠當學徒,二年後才去讀高雄高工初工部土木科和高工部製圖科。 退伍後,他考上海洋學院(現海洋大學)夜間部輪機系,繼續半工半讀。「薪水才一千二,一件襯衫穿好久,大三時一度想休學,大哥鼓勵我說,有了學歷吃飯才不成問題。」 然而,他念了八年才拿到學位,這段期間他省吃儉用,和朋友成立了地產公司,不久又和代理東芝電梯的崇友興業合併,他也成為崇友創始股東。 他一面做水電工程生意,一面準備成立建設公司。一九七九年,他和五○年代就在台北縣市起厝的陳氏建設合作,成立三圓建設,王光祥雖是最大股東,董事長還是禮讓給陳氏建設董事長陳海長的小舅子、當時的陳氏建設總經理陳浴生擔任。 蓋天闊 套牢十年 一九八一年起,三圓在台北市三元街、圓環、大道路、安和路等地推案。王光祥說:「當時買房子要付六、七成自備款,賣一半,資金就不成問題了。」 那 段時間,王光祥和陳浴生在融資考量下,另外集資一億元成立山圓建設,以每坪不到七萬元的價格,買下南港大榮飼料工廠土地,推出住宅案「東方大地」,地下室 租給當時剛進軍台灣的家樂福,穩定的租金收入成了保命符。「當時地下室不必計入容積,一口氣就挖了三層地下室,一年有一億元租金收入。」 一九八九年,王光祥決定買新店碧潭橋頭後來「天闊」案的土地,哪想得這記憶深刻的夢魘,糾纏他好幾年。 他與當時還擔任台北縣議員的劉盛良,花四、五年整合地主,一九九六年預售,每坪開價三十萬元,不料遇上中共飛彈試射,五百戶房子只賣掉一成。 推新案 風光板橋 他改採先建後售策略,卻又碰上亞洲金融風暴,房價從三十萬元降到二十四萬元。「二○○○年開始的四年最難熬,天闊沒賣完,其他工地都不敢開工。」 那 段時間建商倒閉像傳染病蔓延,王光祥用山圓建設名字申請上市計畫臨時喊卡,天闊旁榮工處那塊地,也讓寶路開發結合宏泰集團掌門人林堉麟買走,二○○二年推 出「湯泉」,開賣時每坪十七萬元,結案時,淨賺一百一十億元;反觀天闊營建成本高,打不起價格戰,三圓的處境因而更難堪。 「我跟員工說,呷卡歹沒關係,我會把你們照顧好。有員工跑進我辦公室二回,主動要求降薪。」王光祥苦著一張臉說:「唉!事業做成那個樣子,實在很沒面子。」 王光祥體認「放得下,才活得長」後,天闊終於在單價一路降到十八萬元後,於二○○二年底出清,虧損十多億元;但隔年公開的「板橋巨蛋」,和二○○五年開賣的「新巨蛋」二案都賣得好,其中光是新巨蛋一案,已銷售金額即達一百一十億元。 不願具名的建築業者說,王光祥敢衝,也霸氣,加上銀行關係好,因此三圓的財務槓桿向來「玩很大」。王光祥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兩個(與陳浴生)足保守,案子不多啊!」 理事長 遊走政商 這 二年,王光祥在老友王應傑力邀下,出資一億多元投資國光客運;二○○九年,位在台北市忠孝東路精華區的正義國宅都更案,因龍聯建設耗時十六年仍無法完成住 戶整合,負責人葉松年的外甥涉嫌槍殺釘子戶,鬧得滿城風雨,同年,參與投資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也把股分賣給王光祥,由他接手主導都更。 「接 了後買了將近二十戶,已經沒有一戶釘子戶了。」然而處理完釘子戶,仍需整合國有土地及鄰近私有土地,竟全功前,對於總銷金額一百五十億元的正義國宅大小 事,王光祥不肯多說,僅透露:「我基本盤算過,銀行利息三%,十年才三○%,正義國宅地段太特殊,一年至少增值一○%,十年就一倍。」 央行祭出打房措施後,七月間,新莊副都心土地依然高價標脫,開標隔日王光祥一看見我們就說:「這個價錢一來,就擋不住了。」他認為,台灣的房地產是五個華人社會裡唯一有產權的,價格一定會再往上走。 身兼建商公會理事長這些年,王光祥也在政界游刃自如,雖擔任過民進黨執政時代總統府顧問,但王應傑說:「其實他和各黨的關係都非常好。」 嚴教子 彌補空缺 二年前,王光祥錄取台大農經研究所在職專班,許多企業老闆回校園為的是建立人脈,他說多讀一點書才是最大的渴望:「經常和教授、同學造訪農村,學農業外銷和個、總體經濟,年紀這麼大還能讀,很幸福。」 三 十多年來,雖然由陳浴生掛名董事長,不過決策多半由王光祥主導。王光祥的兒子王雅麟和陳浴生的兒子陳文昌,如今都在三圓建設工作。跟了他三十年的老員工黃 至芬說:「文昌高中時就到三圓見習,副董把文昌當成自己的孩子教。」王光祥說:「合則兩利,孩子得從我們身上學到這點。」 太太許雪娥出身醫生世家,她說:「他對雅麟管教很嚴,有時都覺得,當他的孩子真可憐。」這個話題,讓王光祥沉吟許久,他說:「我三歲就沒有父親,家庭教育很少,我欠缺的,不能讓小孩欠缺下去。」 巡視工地是王光祥假日例行活動,但要管的事業太多,這天在養心殿裡,銷售坪數他並沒說準,還需代銷公司解圍,不過美式大廚房是循他的思維規劃的,他話匣子一開,竟也收不住。 「男人苦其一生,要的還不就是一座城堡,把家人圍起來保護?」還在廚房裡繞著,王光祥忽然有感而發,說的應該也是心裡話。 後記 這天我們造訪三圓建設,發現身價幾十億元的王光祥和陳浴生,多年來都坐在一個辦公室裡,每天講話講不完。 年逾花甲的陳浴生說:「一人決定,若有風吹草動,心會寒,況且同一個辦公室,我說的不怕伊知道,伊說的也不怕我知道,就沒私心。」 王光祥是最大股東,有人跟他說,你能賺,為什麼不自己賺?「可是,如果虧錢,也有董仔幫忙虧啊!」他說。 說到虧錢,天闊虧那麼多,當董事長的陳浴生沒怨嘆嗎?「這是查甫人和查某人不一樣的所在,」陳浴生繼續說:「雖不是你決定,仍要負責,互相鼓勵嘛!」 唉!男人可能要擁有一定的財富後,才會有那樣的肚量吧? |
|
||||||
看熱鬧也好!看門道也行!不知你有沒有上網看壹電視?籌備1年多的壹電視已經耗資30億元!老闆黎智英坦言,現在等於每天一開門就燒掉一輛賓士車的錢!背負超過500個電視台員工生計,如箭在弦上,7月30日走自己的路,大膽在網路開播! 而這個開播的時刻,《壹級娛樂》兩名主持人張宇跟黃子佼上緊發條說,他們已經等了半年! 黃子佼:《壹週刊》創刊是我本人,壹電視創台當然也要有我在! 張宇:真的嗎?《壹週刊》創刊號是你?發生什麼事? 黃子佼:哈哈,第一期就我跟阿寶啊… 短短幾句話就見證娛樂圈世事多變化。什麼原因讓兩人願意在這個電腦網路虛擬戰場前,下海陪黎智英豪賭?除了錢,真的還有其他! 密籌多時,《壹級娛樂》終於開播揭曉,台上張宇與黃子佼生動呈現娛樂新聞,其實攝影棚外,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親自和他們的交手跟互動,佼佼直言黎智英其實是看錯了他!這些過程從來沒對外公開,八卦程度當然不輸節目本身。 有事直接找肥佬 記:黎智英怎麼跟你們談合作? 佼:他講很多!很聳動,甚至很威脅性、很刺激性的話!就說:「你很多年沒有代表作!」講得很直! 他其實非常樂於傾聽,第一次會面時我覺得就是要(挫我銳氣)…之後我傳簡訊、寫email給他,我說提出的建議可能會得罪人,他就回我:「會被得罪的人,那種人是小人跟庸材,不用在意這種人!」這個交流過程很有趣、很過癮。 這次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大不了你討厭我,我們就不要做!後來我發現,我說到什麼,他真的會立刻拿起memo這樣寫寫寫,然後就趕快出去叫人,我曾經收過他一兩封很長的簡訊,覺得很感動,他真的想要做些什麼! 宇:見過兩次面,我沒有感受到什麼,只知道他一直在講講講,他講的話我聽不太懂,反正他叫我去主持嘛!他就講了一堆動畫什麼東西的,夾雜著英文跟廣東話,講了一大堆。他一直很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電視台,所以他會下這麼多資本,去做這麼多別人目前沒辦法去做的事。 記:黎智英對你們出手很大方? 佼: 像我們試錄半年多,是有拿薪水的,沒有多少錢啦,行情價,呵呵。(宇)但不是正式播出的價錢,(佼)這種事只有大陸會發生,大陸錄樣帶,不一定會播出,但 會給錢,台灣是第一次。(宇)但樣帶最多也是一次而已。(佼)可是我們卻錄了十幾次,所以我很感動。他是來真的,我們做這個行這麼久,還有人願意這樣砸。 隋棠傳簡訊釣佼佼 記:如何定位你們在節目中的角色? 佼:我剛開始跟黎老闆喬這個事情喬了很久,他以為我應該是個大炮!炮火四射。(註:黎智英找佼佼談的時候,他正出書訐譙舊愛小S。) 後來我跟他說,你是不是搞錯了,我是和平主義者,我在演藝圈二十二年,沒有主動跟人家結怨,都是人家譙我,我就忍不住譙他兩句,(記:不只兩句吧!)可人家譙我一百句啊!我們做了十天好人,忽然做一天壞人,就說我們是惡人,這社會很奇怪! 宇:反而是我比較會譙,但是譙完之後我就叫他們剪掉! 哈 哈哈,我心裡面的○○××很多,對於娛樂圈。這個圈子太假了,所有開記者會出來的都是假新聞,什麼票賣多好啊,或是去日本做什麼宣傳,花多少錢拍MV,我 都覺得這太…你知道嗎,以前哦,唱片比如我賣二十萬張,但你知道有一個賣了五萬張的,他硬要說賣了三十萬張!變成我講賣二十萬,就我輸他的意思囉,那我沒 辦法只好講四十萬。你就發現說,我不喜歡做的事情就逼得我非得做這件事,這個是很討厭的!我自己出道這麼久,加上我本身性格的關係,我就會覺得「嘜假 啊!」一不小心,那個本色就會顯露出來,又快到更年期,有些東西忍不住會呸,可是很俗辣就吸回來了。 記:萬一收視率沒達標,另一半要換成女主持人,會挑誰? 佼:隋棠。有野心,人氣不錯,身高又有反差,有很多梗在裡面。幾年前一起在台中主持金馬獎星光大道,你知道我有很多緋聞…我就不跟女明星要電話,但她自己來找我,在高鐵上就收到她簡訊,很感動,這個朋友可以交,後來我們還吃過飯。 宇:(苦惱)我沒有認識女明星耶!總不能找張清芳吧! 佼:滿屌的啊!她就一直在那裡拿柏金包催,快啦!我要趕飛機回去喝下午茶耶! 宇:哇!那我不是找王菲更好,我應該會累死吧,因為她都不講話!我這輩子最羨慕的人就是王菲,她真的太屌了,她不用跳、不用講、輕輕的唱歌不用肺活量,但問題是,她好好賣! 謊言偽善夢工廠 張宇出道十七年,黃子佼出道二十二年,兩人半生打滾娛樂圈,不管是世態炎涼或是光怪陸離都看得多了,早已見怪不怪。 記:最不喜歡娛樂圈哪些事? 宇: 買榜就是不可思議的事。又比如去香港領獎,本來很開心,但發現所有獎項都是喬的,為什麼要這樣?我不太習慣這樣。我很怕一點,我今天賣兩萬,當我說出我賣 五萬張時,我講不出來,因為你覺得下面的人都知道你在說謊。(佼)還打冰雕呢!(宇)明明演唱會的票沒賣很好。(佼)可我可以認同這一點,演藝圈是夢工 廠,該有一點欣欣向榮的感覺,說賣得差就更沒有人要買了。 宇: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取經妹是離奇的事,我們憑什麼說人家不能這樣做?當然可以啊!我們自己說了這麼多謊,那她為什麼不能借著你往上爬呢,對不對? 我覺得,我們憑什麼用道德的方式去責罵她,這件事是說不過去,因為演藝本身就太多假象了,太多踩著別人爬上去的例子,當我爬上去了,你再告訴別人說不能踩著我往上爬,這是不公平的。這個社會太多偽善。 有一次,跟黃立行傳緋聞的胡嘉愛來上我們節目,那天對她很嚴厲,我回去還滿傷心的,站在她的立場,她其實有很多話可以反駁我。比如前幾天,熊掌那個新聞,那我就覺得,如果我是豬,情何以堪,你們對豬就可以砍,可以吃腦髓,吃熊就不行,為什麼?這個邏輯是說不過去的。 你想轟趴就去吧 張宇曾經是專輯能賣二十萬張的歌手,一年間唱片不景氣,跌到只剩一萬張,而黃子佼自「佼寶戀」後行情跌到一個節目都沒有,一場Men's Talk,兩人回頭想低潮,反而是非常感謝。 記:人到中年怎麼看低潮? 佼: 像吳宗憲說的,「在高潮時享受掌聲,在低潮時享受人生!」在低潮時你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像曲艾玲有段時間是活動女王,可是她一個節目都沒有。她每天工作兩 個小時,都是光鮮亮麗,不用翻不用滾,笑嘻嘻,賺的錢比我們都多,我在她身上得到好大的啟發,我到底在緊張什麼?人生有很多選擇。 宇:歌沒有寫不出來的,只有賣不出去的!哈哈,當你事業高潮時,其實就是你生命的低潮,當你事業低潮時,就是生命的高潮,處身高潮要不斷付出,每天一直掏出來,但當你在低潮時,才有時間去吸收。 記:張宇怎麼看沒定下來的黃子佼? 宇:如果不結婚可以養活你自己,又不怕老了之後沒人幫你擦背倒尿,那為什麼一定要在你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找個人綁住你自己! 結 婚對我也是一個束縛,但對我來說是必要的,以我這個人的性格,如果沒人管我,那今天一直上封面的可能是我,不只緋聞,什麼狗屁倒灶的事都有!對我來說結婚 是好事,如果對他不是好事就不要結,我覺得這個社會要這樣子,應該要包容各式各樣的族群,你是同性戀就同性戀,你想轟趴你就去吧,為什麼不能轟趴?我覺得 轟趴好好! 耶!本來以為緋聞多多的佼佼才是八卦績優股,沒想到,張宇才是會爆衝的潛力股,非常令人期待! 朱芯儀 好波 張宇說,「我還滿愛看戳破假面具的娛樂新聞,或說整型前整型後,滿有意思的!」 黃子佼接話,「像芯儀那時來,我們就問她,妳(胸)是不是整型過?她說沒有沒有!因為她胸部很大,我們先噹她,你這假的吧!後來發現是真的,我們就很高興,她開玩笑說,她還沒有存到那個錢。」 張宇如高僧點點頭,「她應該那是真的,因為軟軟的。」 美色當前,兩位主持人邊上工,也真的很為自己謀福利的說… 黃子佼 生日:1972年3月30日 學歷:世新廣電科 經歷:1988年參加《青春大對抗》出道,曾獲2000年、2001年金鐘獎最佳節目主持人,「佼寶戀」後卻遭遇手上沒節目的事業低潮。現與張宇共同主持壹電視娛樂新聞《壹級娛樂》(週一~週五22:00~23:00於www.nexttv.com.tw播出) 張宇 生日:1967年4月30日 學歷:逢甲大學保險系 經歷:1993年以《用心良苦》專輯走紅,和黃品源、陳昇合組的「三小男人」將於10月15日、16日辦高雄、台中演唱會。現與黃子佼共同主持壹電視娛樂新聞《壹級娛樂》(週一~週五22:00~23:00於www.nexttv.com.tw播出) 造型:佘筱茵 服裝提供:Alexnderleechang、COMME des GARÇONS Black、COMME des GARÇONS、Undercover |
|
||||||
恒生指數是以1964年7月31 日為基數日,基數點是100點。經過46年,恒指上升至21,000點左右,平均每年增長(連同約4%股息)約16%。但公用事業分類指數,已升至 41,000點以上,每年增長(連同約5%股息)達19%。幾隻公用股中,又以煤氣表現最突出,每年增長超過20%,市值直逼中電。 煤氣公司成立於1862年,是香港首間公用事業公司。直至上世紀60年代,大部分市民仍然使用火水和石油氣煮食,煤氣屬「奢侈品」,還未普及。但隨着香港經濟環境改善,愈來愈多家庭轉用煤氣。李兆基看準煤氣的發展潛力,自1977年起,便不斷增持煤氣股份。 其實,煤氣公司的股價能夠遠遠跑贏大市,除了投資者願意冒險投資和公司有效經營外,還要多謝政府多方面的支持。 70 年代,香港發生多次嚴重石油氣爆炸事件,政府在1981年,聘請英國氣體公司評估煤氣和石油氣的安全程度。顧問公司的報告認為煤氣較空氣輕,漏出的煤氣會 浮升及迅速消散,發生嚴重事故的機會較石油氣為低。結果,政府採納顧問公司的安全建議,限制新落成樓宇使用氣瓶盛載的石油氣,又規定石油氣管道不能橫跨道 路。房委會的氣體供應政策,又以煤氣作為優先選擇。自此之後,煤氣公司的用戶數目便迅速增長,由1981年的21萬增加至1994年超過100萬。同期利 潤的升幅更驚人,13年升了30倍之多,每年增長超過30%。 消委會在1995年發表研究報告,認為煤氣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七成,利潤遠遠高 於合理水平,建議政府管制煤氣公司的收費和利潤,長遠要引進天然氣,透過共同輸氣系統,讓不同供應商互相競爭客戶。可是政府並沒有接納消委會建議,容許煤 氣公司繼續賺取豐厚利潤,煤氣每度收費較外國的天然氣收費高出一倍以上。
煤氣公司為了掩飾暴利,不斷派發紅股,避免每股股價大幅颷升。1994年,煤氣公司開始進軍內地市場,到現在業務遍布19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總共超過100個投資項目。 除 了在內地投資氣體和供水業務外,煤氣公司亦將資金用作地產發展。1995年,與同系公司恒地及東亞銀行投得京士柏山地皮,佔四成半權益。1996年,再與 恒地、新鴻基及中銀發展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佔一成半權益。2000年夥拍恒地投得西灣河土地(即嘉亨灣),佔一半權益。投得土地後,兩間公司還成功促使梁 展文行使酌情權,批出大量額外樓面,興建五幢超過60層的住宅大廈。 煤氣公司早於90年代初已有意和恒地合作,將馬頭角南廠的工業用地重新 發展。公司原先計劃興建一幢工業大廈,後來改為興建商業大廈,並且成功向城規會申請修改土地規劃,由工業變成商業區,毋須補地價。後來煤氣公司改變策略, 轉為發展住宅,政府又同意將土地變成住宅區,容許發展商在細小地皮上興建五幢摩天大廈(翔龍灣),賺取豐厚利潤。 過去數十年,煤氣公司藉着 壟斷氣體市場賺取豐厚利潤,然後再將利潤用作開拓香港以外的市場,以及發展地產業務。公司並且獲得政府官員及城規會批准,享受土地特殊利益。壟斷本地市 場,以壟斷所得的利潤開拓其他市場,以及享受土地特殊利益,這正是煤氣公司高速增長的三條公式。這亦是本地富豪的成功秘訣。 |
|
||||||
「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在西貢大浪西灣建豪宅,因環保人士反對,計劃流產。許多鄉紳以為見財化水,但有新界王之稱的劉皇發卻另有好橋,在鄉地建極渴市的骨灰場,非但環保人士不敢聲討,又能擺平政府和原居民,成功機會很大。 不僅發叔嫡系最近大搞骨灰場,連他打骰的鄉議局亦成立基金會當顧問,向政府申請在大嶼山望東灣建十萬灰位的超級骨灰龕,估計單賣位也賺一百億。如果成事,不少鄉紳都會找發叔幫手,發叔隨時成為新界骨灰王。 「發展商日日搵人同我講,叫我走,我已經七十幾歲,住喺度五十幾年,你叫我去邊度住?我依家日日都好驚,唔敢行出屋……」居於元朗新圍村大半生的謝婆婆,近日因逼遷一事提心吊膽。 鄰近錦綉花園的新圍村,是雜姓村,內有村屋二百戶,由於不少村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加上保養得好,其中一間被古蹟辦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十間為三級,包括 謝婆婆的兩層高平房。去年,一間三級平房因裝修工程被圍上帆布,怎料今年五月帆布一揭開,居民赫然見到屋內四圍劃了一格格框架,村民細問,才知這裡準備改 建成骨灰龕! 謝婆婆兒子謝民富說,新圍村骨灰龕場涉及的屋地及農地約八萬平方呎,過去一兩年由十間小公司逐步購入,鄉郊地價低廉,總數約一千萬元。後來上市公司問博控 股收購了該十間公司的九成股權,根據問博公司資料顯示,骨灰位工程今年十二月底前完成,預料可提供六萬九千個骨灰位,目前未有具體開售計劃,但據消息人士 說,每個骨灰位最平五萬元,最貴廿萬,賣位估計共賺八十六億元,十分和味。 巧計發展鄉郊地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每次新界鄉地要發展,像早期的塱原濕地,到近期的大浪西灣事件,都受千夫所指,最後計劃流產。不過,一班鄉紳卻看中,在鄉郊地建極渴市 的骨灰場,非但環保人士不敢聲討,受灰位短缺困擾的政府亦大力贊成,成功發展機會極大,唯一阻力來自原居民。而最能說服原居民交出鄉地改建骨灰場,正是新 界王劉皇發。 「沒有鄉事力量幫手,好多新界地都唔會變為骨灰龕場!」謝民富說。問博主席為林衞邦,只是一名商人,不是鄉紳,但其中一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是文富華,他胞兄正是鄉議局執委文富穩,是劉皇發得力助手。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稱,骨灰龕利潤好大,因此造就財團,結合部分村民將土地改建成骨灰龕,「現在政府新公布的骨灰龕政策,建議兩年半內不取締涉及違規或非法骨灰龕場,咁兩年半之後,骨灰龕位已經賣晒,成行成市,政府到時點取締?」 鄉議局新大樓上週四舉行「上樑」儀式,本身為行政會議成員的發叔(左五),邀得唐英年(左六)及曾德成(左四)切燒豬。 骨灰場好賺錢 元朗新圍村墓園 骨灰位:6萬9千個 涉及金額:86億2千萬(以平均每個灰位12.5萬計算,扣除5千5百萬地價及建造費,盈利仍超85億) 公司獨立非執董為文富華,其兄是鄉議局執委文富穩、發叔得力助手。 龍福山紀念花園 骨灰位:500個 涉及金額:1億元(以平均每個骨灰位20萬計算) 發展商為龍鼓灘村原居民,與村代表劉皇發為同宗兄弟。 望東灣超級墓園 骨灰位:10萬個 涉及金額:100億元(以平均每個骨灰位10萬計算) 首個由鄉議局基金有限公司統籌的公私合營項目,劉皇發是該公司的董事。 龍鼓灘同宗兄弟 除了元朗新圍,劉皇發根據地屯門龍鼓灘村,亦有劉姓原居民建成「龍福山紀念花園」,上月正式開業,記者致電灰位代理職員鄧小姐查問買位詳情,對方即說: 「呢度係私人土地,業主姓劉,係原居民,劉皇發都係呢度村代表,你可以放心,全部交易都會交俾律師做,墓穴全部都可以分契出售,轉售都無問題。」 墓園依山而建,一排排拾級而上,有別於政府骨灰龕的多層式建築,若以墓穴平均二十萬元計,五百個全數售出,可勁賺一億。「我哋覺得政府一早知道發叔啲耳目喺龍鼓灘起骨灰龕,總之政府唔理。」一名消息人士透露。 新界王地位顯赫,位於屯門青山灣的新建私營骨灰場「佛緣精舍」,向規劃署申請規劃許可時,也要發叔代寫「推薦信」,「發叔係屯門區議會主席,又係鄉議局主席同行會成員,好多發展商搞唔掂,都搵佢幫手。」一名從事殯儀業的知情人士說。目前申請仍在審議中。 望東灣超級骨灰場 發叔不僅瞓身力撐骨灰場,還動用鄉議局出面力推。 鄉議局年初已成立專責小組研究,本身是律師的小組召集人林國昌表示,上月底已發信給廿七個地區鄉委會共七百條村的村代表,建議有興趣將農地改建為骨灰龕的新界原居民,可交由專責小組統一處理,研究包括有關用地的合法性、選址、營運管理及對當區居民的民生影響等。 林國昌透露,在大嶼山、西貢及屯門等,都已覓到適合用地發展,其中位於芝麻灣望東灣發展項目,更已進入直路,有望成為首個公私合營的計劃。望東灣交通不便,杳無人煙,原址的互愛戒毒村及度假村已空置。 這超級墓園計劃,共建十三幢、每幢五至六層的骨灰場,可容納約十萬灰位。「其中四成灰位俾政府,但就希望政府給予優惠的換地條款。」林說,其餘灰位則由地主及鄉議局轄下的基金會瓜分,比例約為四比一。 以望東灣為例,基金會坐享一萬個骨灰位,若以每個平均十萬元計算,閒閒地有十億進賬。各區鄉地地主想盡辦法賣地賺錢,若望東灣成功建成骨灰場,不少鄉紳必爭相仿效,屆時全由鄉議局當顧問,有幾好賺,可想而知。 如斯落力搵銀,鄉議局除了要為沙田石門興建新大樓籌款,亦為鄉議局轉型鋪路。「鄉議局係一個諮詢機構,之前話要起鄉議局大樓,因此成立一個基金會聲稱為大 樓籌款而來。而家大樓就嚟起好,但基金會繼續運作,一邊做鄉事諮詢,一邊又從中搵銀,好明顯有角色衝突。」有看不過眼的鄉事透露。 除了賺錢,還有另一個原因,「發叔喺退位之前,搞好基金會,第日佢就做永遠主席,有錢先係大老闆。鄉議局只係諮詢機構,點夠揸錢嘅基金會巴閉!」 |
| ||||||
只要搭巴士經過市區,就會發現田生蹤影。不少在港九的舊樓,都掛上了紅當蕩,極搶眼的田生「恭賀收錢」橫額。近年田生還找來無綫前新聞主播李燦榮,擔任電視廣告男主角,替集團「包裝」。上週,地監局向收購舊樓的代理發出六項指引,矛頭直指這間近年冒起得最快的收樓集團。 不過,此招對田生絕無影響;在這兩三年間,田生在港島及九龍已「插旗」逾二百幢舊樓,保守估計涉及金額逾二百億,收樓速度又快又狠。其收樓最毒一招,是要 小業主簽下一份無成交日期的臨時買賣合約,變相「鎖」死業權,不准向其他人賣樓。只要樓市如現在般向上颷升,個個發展商都要向田生叩頭;田生賺的,將以數 十、甚至數百倍計。 上週地監局發出的指引主要有六招,其中兩項,矛頭更直衝田生而來。其一為買方未得到其他業主書面同意,不可張貼任何收購橫額、告示。其二為代理不應要求業主於成交日期或成交價有「空白」的臨時買賣合約上簽署。而田生就最鍾意用這兩招。 本週二上午九時,田生地產主席區 永華,如常由一名女職員及保鑣護送,到尖沙咀新港中心的田生總部返工。起初,本刊記者向他問及地監局的收樓指引時,他還大方表示:「係好事,大家以後可以 有多啲規範。」但當記者追問田生過往正有此類收樓招時,他即封口拒答,身邊的助手更開始發難,突然禁止攝影師拍照,區永華保鑣更出手意圖搶去攝影師相機。 地監局的指引,既無法律效力,又無追溯期,過去兩、三年,田生早已在舊樓市場收了接近一百個項目,涉及超過二百幢舊樓。田生主席區永華更揚言,這批舊樓已納入田生的「勾地表」,歡迎發展商「勾出」。事實上,地監局指引只是封了其他同行的後路;在樓市熾熱,市區地缺乏下,發展商都唯有向田生「伸手」。 左:從業主提供的臨時買賣合約可見,田生要求業主簽署時,慣常留空簽訂日期及成交日期,變相無限期「鎖死」單位不能轉售其他買家。 右:田生合約又設有「不平等」條款,訂明買方有權單方面決定何時交易,如果放棄收購,更可取回全數訂金,業主處於極不利位置。 田生收樓215幢 九龍 九龍城聯合道18-32號 尖沙咀金巴利道68-72C號 馬頭角道50-64號 港島 中半山西摩道9A-9H號 西環德輔道西454A-462A號美景大廈 西灣河成安街18-28號 筲箕灣道295-305號,383A-387號及教堂里2-8號 泊正恒基大碼頭 現時田生最大的客戶,要數發展商恒基,恒基去年以四十億元收購西半山美麗臺,田生亦有份參與,成為近年較受矚目的併購。而田生能夠搭上恒基,則全靠有「李 兆基軍師」之稱的蕭承忠。蕭承忠因為常穿白鞋,故有「白鞋蕭」之稱。他六、七十年代已活躍於收舊樓市場,與早年同樣靠收舊樓起家的恒基主席李 兆基熟識,專門替對方在新界及市區收地打天下,並在多項股市及地產交易中出任中間人。最經典一役,是在九三年充當說客,協助李兆基從楊志雲家族手上收購美 麗華酒店,傳聞因此收佣千多萬元。近年蕭已退隱江湖,轉戰中醫藥。而後起之秀田生的區永華,這幾年一直想將收購得來的舊樓,賣予恒基,奈何雙方曾有嫌隙。 因為在九十年代初,在收樓市場打滾十數年的區永華,曾替恒基收購醫局街,賺了恒基一百萬元佣金,但恒基其後才發現區永華沒有與天台屋的居民傾妥賠償事宜, 令天台屋一班居民共同入稟向恒基追討,「最後雖然恒基贏咗,恒基每戶額外俾五千元安撫佢哋,不過四叔唔再信區永華,之後都好少搵佢幫手。由於四叔完全唔信 佢,於是佢搵白鞋蕭幫手,白鞋蕭以人格擔保,區永華收樓手法會乾乾淨淨,李兆基才信服。」一名知情人士說。 對此,蕭承忠承認區永華去年和他接觸:「我識咗阿區好耐,佢想我幫手賣地盤俾恒基,咁四叔好相信我,我哋有好深厚嘅友情。咁我咪幫手做個中間人囉!」蕭說 第一單與田生地產合作,並賣予恒基的,正是美麗臺項目;他還拿出一張寫滿地盤的紙表示,該批為數十多二十個由田生收來的項目,已經由他賣予恒基:「當中有 大角咀海安樓、大埔道一八八號等,總值達到一百億元!」他和田生各收恒基總成交價百分之一的佣金,相當和味;因此而「意外」出山的蕭承忠,笑言近年舊樓有 價,極多人向他招手要求幫忙:「已經有十個財團搵我幫手搭路,搵發展商收舊樓。而除咗恒基,想同南豐、信和、華懋等發展商合作嘅,我都幫到手o架!」 區永華(左四)會邀請業主到分公司辦公室出席業主大會,解釋合約內容,表面上「公開公平公正」,但私底下會再相約個別業主商討價錢,逐個業主擊破。(嚴寶權攝) 逼簽不平等條約 田生集團的市值由○七年借殼上市時的四億,升至現時十八億,持股兩成半的創辦人區永華身家因此達四億多。有行家亦直言由於舊樓天王楊世杭及桂洪集團等已上岸,故田生已變成行內數一數二。田生之所以能極速上位,全賴他會使出蠱惑招,威迫利誘業主簽署一份「無限期臨時買賣合約」。 按部分與田生簽約的業主所提供的臨時買賣合約,表明業主一旦簽署,在「限期內」不能將單位售予其他公司, 但合約中「限期」的定義,是田生集合了九成(未降低門檻之前)業權之後的二十一天內。由於能否收到九成業權存在變數,時間可長可短,故變相無限期「鎖死」 業權,因此合約的交易日期一欄,都是留空的。而在合約的第二頁,更有不平等條文,表明田生在任何時間都有權取消合約,但小業主卻無此權力,極不公平。 田生為利誘業主簽署這份不平等條約,會提出較市價高的收購價,並給予數千元茶錢,而收夠物業五、六成業權後,會給予百分之十訂金,不過原來田生最後放棄收 購,這筆訂金是要全數退回的!有業主對田生做法有微言:「我阿媽七十八歲,但佢乜都唔識,上次田生開票俾佢,到退款時又要帶佢去銀行過數俾我哋開票,又要 帶佢去律師樓辦手續,好麻煩,早知唔收訂啦。」 進可攻退可守 這份合約,由田生找來的律師草擬,因田生代找律師,並免收律師費,故大部分業主都選用田生派來的律師。處理地產買賣的律師謝連忠直言,本港有立約自由,只要雙方同意,買賣合約交易日期是否留空,法律並無監管。 結果簽下合約,從業主角度看,物業被無限期鎖死,剝削了因「等錢使」或「有人出更高價」而賣走物業的自由,而若田生取消交易,更只是得到數千元茶錢落袋, 而對田生來說,市道差要取消交易,賠的只是茶錢,市旺完成合約並賣予發展商,則賺的是數十甚至數百倍以上,可謂無往而不利。 田生為引誘業主簽署這份關鍵的「無限期臨時買賣合約」,無所不用其極。田生會先在土地註冊處查明各業主身份、背景,再逐個擊破。第一個陰招,是以高價巴結 法團代表,令他們幫手游說一些麻煩友盡快搬走,不再鬧事。好像居於筲箕灣逾三十年的葉太,其居住的大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但葉太多次出通告,嘗試組織業主 與田生商討,不過通告卻經常被人撕去。她一直有為街坊安裝大廈電閘及樓梯燈,但田生不想有人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故極希望她能盡快搬走。葉太原本於年初已 簽署合約,以三百六十八萬將單位售予田生,但知道其他同類單位以高出二十萬成交便向田生追收,田生竟一口答應,其他單位業主反價卻未有如此順利。為不讓其 他街坊知道部分人的收購價較高,因此田生把合約上的交易金額又較真實低,餘額私底下以「搬遷費」形式給予業主,葉太最終把單位轉讓給田生。 賣樓等同玩窩輪 簽了田生的賣樓意向書,形同賣了一個股票的「call options」(認購期權)給田生。Call options意指持有人有權在到期日或之前,以行使價去買入特定數量的指定資產。小業主與田生簽約,就是准許田生在若干日後以該個成交價買入物業,而田 生只須付「期權金」(即茶錢)。然而這合約與call options的最大分別,是call options有到期日,但田生合約是沒有寫下成交日期,即無限期的約束,而田生所付的期權金卻極少,不到樓價的百分之一。到真正成交日時,物業市價可能 已高於田生提出的成交價,結果小業主變相賺粒糖輸間廠。 田生收樓賤招十式 1 俾茶錢落疊田生為了游說業主簽約,找測量師估價,開出一個比市價及同行出價更高的價錢收購單位,並先付數千元茶錢作「誠意金」。 2 合約「無限期」這招最賤,合約不設時間限制,「鎖」你幾年不能賣樓;田生可任意於任何時間取消交易,小業主還要退回訂金。 3 巴結主席游說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或業主代表落疊,給他一個較其他業主高的收購價,讓他充當「間諜」,幫忙游說其他業主。 4 空手霸地盤田生會私底下向業主暗示已收夠八成業權,然後在舊樓外牆掛上「多謝業主支持」的橫額,實質仍未收足。 5 暗中落釘由於地鋪價錢浮動且業權份數比例大,怕業主獅子開大口,田生會先扮普通買家買起地鋪;或索性買下該大廈逾兩成業權,俗稱「落釘」,令其影響力足以左右大局。 6 恫嚇老弱恫嚇長者說他們的舊樓是危樓,附近有斜坡,要不斷夾錢維修。又或透露政府要在附近起高鐵,找工程師解釋工程對大廈結構的影響,令老弱長者深感威脅急急簽約。 7 分化業主遇上「企硬」或開天索價的業主,田生會寫信向其他業主指名道姓透露誰人令收購大計泡湯,意圖分化業主施加群眾壓力。 8 動之以情除了斟茶灌水,田生扮大廈內長者寫信給各業主,如說以輪椅出入舊樓十分不便,希望大家顧念他年老,團結出讓單位。 9 貼封條 撤保安遇着未收足數的舊樓,田生會在已收購及搬走的單位外貼上白色封條,猶如抄家,製造「白色恐怖」,又將大廈保安撤走。 10 拖尾數「『手音』口」為防小業主向外透露田生的收樓招數及不肯搬出,田生成功收樓後會拖尾數當『手音』口費,直至業主遷出才退還。 軟硬兼施 舊樓最多老人家,田生除動之以情,亦將舊樓情況「大貶特貶」,令長者嚇得急急簽約。田生集團於三年前開始收購位於上環堅道的格蘭大廈,但由於一直有業主反 對而遲遲未能成事,但至年初,強制拍賣的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後,田生終在六月正式成功收購,前後足足拖了三年。一名本不想把樓賣掉,接近九十歲的徐伯伯跟 本刊記者說:「有人同我哋講,新地已經買咗呢度兩成業權,就算我唔賣,佢都可以拍賣,到時個價仲低呀。佢哋搵工程師睇過,附近有個斜坡,呢度唔好住o 架。」問到徐伯伯,田生究竟用多少錢一呎收購其單位?他揮揮兩手低聲說:「唔講得o架,你唔好問啦,到時我搬咗,你嚟我新屋,我話俾你知。」原來,田生仍 扣起徐伯單位三十萬,直至他搬走後才歸還,徐伯伯說:「講咗內情出去,佢話唔會俾番三十萬我呀!」 今年一月,土瓜灣馬頭圍道塌樓後,田生亦即時利用這個機會去說服業主賣樓,一名住於大角咀海安樓馬先生說:「佢啲代理成日嚟同我哋講,由於政府起高鐵會經 過我哋呢度,我哋層樓個地基會受影響,分分鐘好似翻版馬頭圍道一樣,仲搵晒工程師講嘢,搞到好多阿婆都好驚,本來唔肯簽,最後都賣俾佢。」 女人街出身招招夠辣 遇上一些「企硬」不肯賣的業主,田生就會出手搞分化。好像○七年,田生本想收購柯士甸路10號及10A兩幢樓,但由於其中一個地鋪及頂層單位,由老牌建築 家族,已故的曾正、曾備後人持有。他們的業權份數足以超過兩成,故向田生要求一個高價。其後田生擬了一封信,張貼於大廈告示板,向曾氏家族施加群眾壓力, 指「有業主充滿敵意及態度惡劣,又開天索價,拖延了各業主的交易時間,導致交易胎死腹中,見財化水。」取消交易後,田生要求已收取訂金的業主退還款項。 其他招數,還包括在物業已搬走的單位外,貼上猶如抄家的白色封條,大玩「白色恐怖」,嚇窒旁邊未肯搬出的業主;遇上單位業主年紀老邁,其子女又在海外,他 會貼錢付機票食宿,務求對方子女來港勸服父母。另外還有暗中落釘,扮長者寫同情信等,令小業主落疊,再找發展商出貨圖利等。 現已變身富豪御用收樓王的區永華,其實出身低微,據他夫子自道,十八歲才從家鄉新會到澳門當建築工人。二十歲後,與親友合資開貿易公司賣成衣及開設酒家。但一名區永華的朋友則指出,他其實是做過點心師傅,亦曾在女人街賣童裝。八十年代中,他轉行在旺角一地產公司任職,認識了一個名叫Albert Ng的地產經紀老行尊,教他很多收舊樓的橋,故他九三年在尖沙咀樓上鋪開設了田生地產,做鋪市買賣,亦間中替人收購舊樓。一年後,已婚的他結識了現時的得力助手及紅顏知己王小姐,兩人合作開辦地產公司。不過,至九七年金融風暴他炒樓蝕大本,欠落大額街數,要避走東南亞至數年後才回港。 過去兩年田生部分賣出項目 過橋抽板得罪發展商 區永華的第一桶金來自楊受成。○四年,區永華向一個活躍於中上環的金牌經紀提出,與他合作收購一個位於西環的舊樓項目,並要求該經紀介紹楊受成予他認識。 最後項目完成收購,地盤面積過萬呎,當時區永華在英皇手中賺取了八千萬佣金。自此,他得到楊受成賞識,並介紹龐維新給他認識。○六年,龐維新的全美集團以 五億九千萬元收購田生地產,其中二千萬元以現金支付,其餘由可換股債券及票據支付。 不過,他搭上英皇後,卻飛起當初介紹他認識楊受成的金牌經紀。「佢攞咗八千萬,但收購完後,只係俾咗經紀一張二十萬元支票。個經紀同佢講,『你當我乞兒 呀?』最後一毫子不要,兩個人反晒面,好多行家睇穿佢為人,為咗錢不擇手段,亦不夠義氣。」事實上,行為爛仔的區永華亦曾經出事。○八年,一班澳門的收樓 財團,已開始收購何文田梭椏道一帶的舊樓,但田生一反行規,明知已有人進行收購,仍然在那裡爭地盤,掛上橫額宣示主權之餘,更「落釘」買入其中三單位,阻 礙別人收購。巧合地,區永華於該期間被打,最後他要賣回該三個單位予財團才平息事件,但愛「財」的他仍堅持在是次買賣中賺取三千萬差價,現時他已聘請保鑣 跟出跟入。 區永華亦已同英皇「擘面」,過去數年英皇有什麼慶祝活動,區永華都出席贈興,但上週英皇舉辦了一個地產經紀頒獎禮,已再不見區永華的蹤影。據區永華一名身 邊人透露,去年他出賣楊受成,故現時他們已沒有合作,「本來楊先生叫佢收購西環一個地盤,點知區永華拿住個地盤,敲其他發展商嘅門口,而家楊先生好唔喜歡 呢個人。」他更得罪新鴻基地產的董事雷霆,該身邊人說:「筲箕灣工廠街嗰度本來係雷霆嘅朋友收緊,但區永華明知都踩隻腳落去。」不過,就算區永華如何得罪人,發展商要在市區找地,最終都要向他敲門。 業主五招自保 1 業主一定要夠團結。自行組織「賣樓小組」與買家開會,業主間亦要多方互通買賣消息,避免各家自掃門前雪,以防遭到分化或欺騙。 2 自僱律師,不要吝嗇律師費而使用收樓公司的律師,因對方律師草擬的合約可能只對收樓公司有利,藉以保障自身利益 。 3 只簽署條文清晰的合約。交易日期、金額等重要資料,必須要求買方填上,以免出現爭拗,堅拒簽署不平等條文。 4 了解物業及清楚樓宇現況,不要誤信大廈將要負擔大量維修費用等,免被這類說話「拋窒」。 5 照顧老弱,協助向附近老弱居民解釋收購情況及進度,以免他們成為被誤導的目標。 | ||||||
繼海東青(2288)後,本次主角是耀才證券(1428),我們經常說,香港大部分做證券行一直都具有澳門背景的,這隻也不不例外,但是本次只是對他們提出的公司作一些剖析:
(1)
根據一本非常舊,叫香港股市風雲的書,關於詹培忠先生在佳寧失敗後,在80年代後的經歷如下
「詹培忠可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短短3年已晋升亿万富豪之列。由于种种原因,詹培忠到了温哥华,这一次行程使他获得了一条发财捷径,财 富如几何级数增加。 “我回到香港后,便全身投入寻宝游戏,整天研究哪一个股份低于资产净值,后来灵机一触,发觉收购空壳公司是发财捷径,于是先后收购了八家三四线的‘残疾公 司,或濒临倒闭的公司,重组转售,其中包括港澳发展、百乐门、新时代、伊人置业、第一城市、明红、伟益、纪德置业等,一只股票赚钱千万元,可说不俗。」
那和這篇文章有沒有關係呢,當然是有的啦,之前錢樹良先生在2010年1月7日在頭條日報的文章稱:
甘州怒漢頭腦轉數快,不足半年已可獨當一面。正所謂時來風送滕王閣,阿哥家族生意膨脹,無暇打理經紀行,有見甘州怒漢為人勤力肯博,乃以鹹豆咁嘅價錢,轉手讓畀甘州怒漢。
和此前上文提及
詹培忠自豪他说:“我参与安排佳宁以每股6 元的价格向宝光购人美汉,比美汉的3.5 元的资产值高出大截,黄创保赚了可观的利润,送了盈忠的经纪牌给我。
該書的上面的一段大致吻合,故錢樹良其文尚屬可信,故可以作一些參考,其後錢文稱:
江湖傳說,甘州怒漢一方面繼續經營經紀行,另方面放下大老闆架子,與鄰埠賭場掛鈎,介紹泰國大客往賭錢,有如做「進客」一樣。當然,天下沒有免費午餐。但以當時他的江湖地位,能這樣拿得起,放得低,抵佢發達。
況且其詹先生在早前東周刊稱在澳門賭錢和我前文提及的東西,足證其與馬交的關係非淺,亦可證明此堆他入股的股票和對面岸有些關係。
(2)
我們且看看那些董事:
陳啟峰,陳先生,43歲,為本公司行政總裁。陳先生於二零零九年八月四日獲委任為董事,於二零一零年八月四日獲任命為執行董事。
.....
陳先生於一九八三年完成香港中學教育。其後,彼加入港澳發展有限公司,任職高級會計文員, 直至一九八九年為止。加入本集團前, 陳先生於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期間曾任證券經紀公司湧金有限公司之董事。於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期間,陳先生曾任大富地產有限公司之董事,並於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三年期間
擔任萬景企業有限公司之行政部經理。
根據小弟此前的研究,港澳發展其實是第一代的澳門股票,其後輾轉易手至宏安系之手,成為今日的中國農產品(149)。
當中前提該書的一段提及:
「港澳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荷兰花园以及70%回力球场的股权,回力球场经营包括回力球赛、餐厅、赌场在内的多种 行业.澳门赌王何鸿燊占有9%的股权。詹培忠用了数十万元买了少量嘉年股份,事后才发现原来回力球场欠下了7000万债项,正濒临破产,以 1985年的币值7000万债务是一笔令人生畏的巨款。詹培忠反复研究有关资料,他筹划:餐厅年收租可达百万,赌场也有300万左右的稳定收入,可以把回 力球场的亏蚀补回之后,还大有剩余。至于欠债继续支付利息,将来赌场、餐厅都还有扩大发展机会,由此看来,这是一桩有前景的生意。
于是,他毅然吸纳业已降至几角的嘉年股份,并张罗接管回力球场的经营权。谁料还有更大的钉子埋在前面,澳门政府要求接管者必须还所欠当局的550万税 款及有关开支,否则就要租客直接向政府交租。如果这样一来,租金没有了,回力球场又亏本,嘉年人不敷出,只有关门大吉。要想让回力球场从垂危中喘过气来, 只有及时注入资金。当时詹培忠还有其他几项生意,手头流动资金有限,无奈何。他找上了赌王何鸿燊詹培忠直言:“你出1100万,可以占有回力球场的70% 的股份,我自己留下30%。”何赌王狐疑地问:“怎么搞法?”詹培忠:“你莫管我。”何鸿燊:“有没有搞错?用那么一点钱就能把它拿下来?”
最后,风度翩翩的何鸿燊还是相信了这位昔日的金牌庄家可能有点回天之术。拿到1100万港元的支票后,詹培忠就跑到澳门政府跟有关部门摊牌,要求立即让回力球场破产处理。由他和何鸿燊接收。澳门政府有关部门同意了,但一定要他们还回所欠550万税款。」
根據何車先生的文章,大富地產輾轉多次後,現時實是星美國際(198),為覃輝的上市旗艦。
「32年前,有家名叫「大富地產」的小型地產公司上市,記憶 中在九龍會掛牌, 英文名稱是Lucky Man。隻是,股東卻絕不Lucky。公司變變變,變了DC財務、東方魅力,現在是星美國際,編號仍是198(「實夠發」)。星美大股東是偶有新聞見報的 覃輝,公司持有東美出版(8010)權益,亦間接擁有《成報》。股價經調整計,由97年高㗖的1960元,瀉至0.355元。星美今年4月尾停牌至今,星 美出版亦是。 」
巧合地,又根據該書的描述,詹先生也曾購入該公司,其後轉至明日系的陳氏兄弟、又轉予神童輝,不久又轉了給殼王,殼王再賣給現時的覃先生。而文中的德智發展,經過重重易手,實際變成現時昨日提及的海王集團(70),詳情可看此文。
「詹培忠“医治”公司的手法越练越恬,大富和德智事件是他的又一份杰作。大富和德智是两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1980年就被联交所停牌。窘迫之中,有股东 把它推荐给詹培忠。詹培忠拿资料一分析,发现其中问题重重,绝不是省油的灯。但是,他正喜欢尝试干他人所不能的事这份刺激,于是决定一试。这是1991年 5月的事。
德智这间公司事实上什么也没有,但1986年曾经卖了两层楼给大富,大富没有付钱,现在正与大富打官司,要取回欠款。另外,德智欠下1500万港元的律师费,它拥有一个权利,就是打赢官司可以拥有大富股权67%。有无可能打赢官司呢?
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打赢的话,那将可以同时拥有两家公司。这美妙的前景,对于坚信富贵要从险中求的詹培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他不下手则已,下手就买了德智51%的股权,每股1.2元,用现金一律等价收购。按照香港有关法律,凡购买一家公司股权35%以上的,就要提出全面收 购,其中购买25%至40%,要满足全面收购的附带条件,但购买51%,便拥有绝对控制权,不受任何附带条件约束。詹培忠首先还清了律师费,他们就退还了 股东抵押的债券。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实现对大富的控制权。他前去和大富的董事们谈判,要求他们归还所欠款项,并且愿意以每人200—1000万港元的价钱收 购五位大股东手中的大富股票,按照詹培忠的估计,这一步苦实现,则他顶多付出9000万至1亿港元的成本,便可能控制两问公司.到时资产净额将有亿多,他 至少能赚1000万港元。
但是,没有人愿意要那1000万,双方只好上法庭。詹培忠精通证券法规,又加上有理在身,与律师事务所亦合作愉快,最后官司下来,詹培忠方 胜,5000万港元一分也不必付,控制两间公司的目标顺利实现。随后,詹培忠又做了自认很有技术性的事情,他把大富拥有股份拿出一部分给他控制下的另一家 公司买下,这样便合法地运用他人的资金加强了对两家公司的控制。大富在1993年春上成功复牌上市,一股供三股。每股1.1元,每股旧股要供3.3元,最 后拥有四股。现在每股市价6元,4股即24元,减去供股的3.3元,每股可赚20.7元!对炒卖股票的散户来说,这是令人赚到笑的一笔横财,至于詹培忠的 收益,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見,這名陳先生和對面埠的淵源甚深。
(3)
關於郭先生,其資歷如下:
郭思治,郭先生,55歲,為本公司之市務總監,並於二零一零年八月四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
郭先生於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期間出任時富證券有限公司之證券經理。自二零零六年起,郭先生出任香港上市公司冠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時富系之事我還需考究,稍後有機會才補上。至於冠華國際(539),有一位執董曾經走佬,根據壹週刊2009年2月12日一期「賭債曝光冠華執董人間蒸發」描述,其走佬的原因如下:
「根據冠華的資料,公司於八三年成立,蘇錦華當時已入職;九六年冠華上市,他更是執行董事,專責管理公司最大的新會廠房。.....
去年十二月底起,蘇錦華突然失蹤,新會廠房員工說:「之前已經無見佢,過年前上司仲話佢已經無做。」記者再到他的屯門住所,看更亦說:「蘇先生本來就好少返嚟,一年先得一、兩次;至於蘇太,之前都有見,但近呢一個月就未見過。」
蘇錦華人間蒸發,與他欠下賭場疊碼仔的巨債有關。現年四十九歲的他,除了在香港的妻子外,更在新會包了四川姑娘劉如萍做二奶,閒時更與她過大海賭錢。有賭場疊碼仔說:「我哋前年開始借錢俾佢哋,因為佢(蘇錦華)係上市公司董事,喺新會又管理成間廠,有頭有面,先借俾佢。」
所以這家公司和對面岸的關係,也不言而喻。
(4)
至於非執董余先生,其資歷如下:
余韌剛,余先生,44歲,...於二零零一年一月至二零零六年十月期間,余先生亦出任香港上市公司世紀建業(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余先生於一九九二年加入梁卓偉會計師行工作,於一九九五年晉升為核數經理一職。彼現時出任沈余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經理。
關於世紀建業(79,前安權控股),根據生果日報在2008年11月23日報導,其資料如下:
「根據香港交易所最新資料顯示,案中被告曾氏三兄妹持有世紀建業百分之四十三點三六的股權,原告司徒玉蓮則持有百分之九點九二股權;世紀建業主要業務除包括旅遊代理及博彩相關業務外,亦提供「扮靚」服務,城中名人髮型屋Headquarters亦是業務之一。
記者昨午到曾氏三兄妹報稱居住的何文田艷馬道單位查訪時,大廈看更表示指接獲戶主曾先生通知,不要讓任何人到訪騷擾,並透露上屬單位只有一位姓曾住客居住。
此外,記者亦往世紀建業位於信德中心三十四樓的辦公室查訪,該樓層亦有曾氏三兄妹及司徒玉蓮所開設公司辦公室。根據觀察,他們一家在該處共租用三個單位, 當中包括司徒玉蓮開設的司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其餘兩個單位分別是三兄妹登記的世紀建業證券有限公司及世紀建業(集團)有限公司。由於昨午已過辦公時間, 故公司內沒有人。」
至於這個家族和對面頗有淵源,詳情可看此處。
另一位許先生的資歷如下:
許華釗(又名許華彪),許先生,42歲,為本公司財務總監,....
加入本集團前,許先生於二零零八年受僱於東南亞控股有限公司,出任財務總監。...
根據一個自稱東南亞控股有限公司的簡介稱:
「沣盛国际有限公司有着悠久的海绵生产历史,早在1964年,沣盛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福国先生和他的家族就开始在澳门生产橡胶制品,为顺应市场需求,于1974年开始生产PU海绵;随着销售渠道和客户群的增加,沣盛国际有限公司又相继在中国广东、浙江、越南等地开设分厂。」
可見這亦和澳門有關係。
(5)
總結而言,這公司八個董事中,四個執董,兩個和澳門有關係,兩個是大股東及其親屬,四個非執董,兩個和梳打埠也有淵源,所以澳味甚重,但仍有正義人士,我會給8個珍吧。
(利益申報: 我已在5月初時,在1.63元已經售出全部股票,故自己的感覺會有少許偏差,敬請留意。)
今日有網友問才庫(550,前Recruit)的業績如何,小弟曾經持有該股票,特有以下回應。
(1) 業績評論
個人認為帳面上非常良好,按簡單方法計算,以過去幾年(不計情況較特別的2009年)上半年盈利和下半年盈利是四比六看來,盈利有機會去到1.5億,每股大約50仙,以好樂觀的10倍計算,絕對可以去到5元,短期絕對能夠更上一層樓未定。但是有數項事情需要留意:
1. 但營運現金流竟然是負數,盈利水份可能有些高。
2. 按小弟方式計算,公司現金水平終於呈現負數,財務壓力逐步增大。
3. 應付款項在景氣不錯情況呈現下降,看來生意有下降的趨勢。
4. 印刷業務面臨成本上漲及對手的競爭,成本未能轉嫁,利潤減少。
5. 主要盈利來源航機雜誌雖然在2010年會創新高,但2011年盈利因要和航機公司續約,條款需要改善,盈利會大幅下降,這才是最大的衝擊。
(2) 業績預期
以上半年業績推算,小弟特預計本年盈利如下:
1. 廣告業務方面,營業額是近幾季新高,有2.6億,半年計增長差不多70%,預期這個速度應該維持到,預計全年達成6.6億不難,這部分盈利應有1.3億。
2. 印刷業務半年計下降約10%,管理層也不太樂觀,工人成本及紙價上升、營業額下降,是很重要的問題。靠供應商壓價未必能較嫁成本,因為紙商不太肯會減價,佔成本比例亦高。預期這部分有4.5億,賺5,000萬,佔82%,估計賺4,100萬。
3. 估計其他收入2,600萬,財務及其他費用1,000萬,扣除約15%的稅項,預期盈利約1.1475億元,以3.1億股計,每股盈利37仙,以現價市盈率計,大約有5.9倍吧,好樂觀的8-10倍計,其實可以去到2.96-3.7元。
(3) 買賣策略
總的來說,管理層對下半年展望不明,特別是印刷業務,我們還需要保守一些,但廣告業務肯定會賺大錢。
筆者預期,公司下年因航空業務貢獻大減,這部分利潤會大減,加上印刷業務壓力更大,看來下年盈利倒退機會很高,幅度亦不少。
另外估計今年下半年至下年初的股價會到高位,另加上當時管理層會有大量宣傳其領導英明之類,這時就應該是出貨的時候了。
今日有位「日日睇你blog的fans」的網友對本網提出意見,特列之並稍作編輯如下:
1. 我日日睇, 我明啦, 港交所的人係食米田共的, 九成九細股係千狗加明搶你錢. 我唔想再浪費青春看那些股啦,
2. 我用5夠水買曬睇曬micro chow D 書啦, 買細價股賺錢難過賭波買波膽. 你明知隻野會跌9成, 你都無法賺錢, 鬼佬有derivative可以put死鬼佬的股, 你無, 鬼佬short股有cash袋,有息收, 你無, 你short到仲要比息.
3. 我想用積蓄投資買樓買車,我願意揸357年,我想買ASM 太平洋, 你有意見嗎?
4. 請分析一間大市值,管理層不是騙子, 有好盈利增長前景的攻擊股, 另加一間大市值,管理層不是騙子,息率好的防守收息股, 好嗎? 以你的知識幫下大家, 好唔好?
回覆如下:
1. 現時是港交所和證監會合作去監管市場。前者為了盈利,對監管自然較為輕手,以免嚇怕潛在客戶,後者極為官僚,加上市場感覺不足,容納一些市場中的低手進 入,對小股的監管很少,加上事事要證據,查起上來當然超慢,人地都已經賺了大錢呢,故此對市場中的一些行為,當然做不了甚麼東西。所以自然能令一些人能從 中取利。但如果你不參與,又有誰能騙你呢,你自己都有責任。
2.
(1)周先生著作不少,除了股票及投資書外,他亦出了好多小說,所以你並無買曬睇曬他的書,你只買了他講股票那部分吧。
(2) 買細價股當然難買過波膽,因為賭局沒這樣長。買波膽開場波就完晒,但買股票除了當中的錢的投入外,時間的投入也是不少,特別是贏輸的煎熬就真是難受呢。
(3) 就算有得short,因為他具備貨源及消息,所以控制股價極容易,他也有辦法控制來贏你。他們輸的方法,只有財力不足,加上市場不就,集不了資,不能再控制這麼多股。
3.
(1) 你又想好快發達,又想叫人幫你分析,要發達,極難,始終如不能努力鑽研,贏錢是好難的。懶人最好買ETF如盈富基金(2800)配合REIT就算了,不要想著挑戰難度,考自己眼光了,這些需要很花心機每一份業績看看才可以的。
(2) 關於ASM大平洋,它無疑現時是不錯的股,但本身以本年預計盈利5.8計,其PE已達12倍,在工業股已算偏高,本就已蝕章,加上下年買入西門子的蝕本業務,其虧損已是本年預計盈利的大半,之前台灣的明基買下其流動電話業務,人地又是送錢給他們收購這項,但最後都要無奈地終止業務,並錄得不少虧損,故我對此股不表樂觀,我整理了一些新聞,可看此。
如果真是要買,等多一年半載,其業績轉差股價大跌時,你又覺得它公見底時買,會比較好。
4.
我不寫這些股絕對有原因。理由如下:
(1) 我自己優勢是分析小型股,分析大型股絕不在行,在行的Blogger包括市場先生ckm001、大口仔、阿牛、藍兵手記、味皇兄等,所以我不會寫這些。
(2) 這些股票日日報紙寫的大行報告、新聞報導、分析評論好多,為甚麼我又要花神再研究一次,這是非常無聊的,你為何不買報紙看一看?
(3) 我影響力太大,推介股票會影響好多人的部署,所以如非必要,我絕不會推股,因為這或會累人輸錢,我絕不會這樣做。現在在論壇上市公司區貼的貼,只為未來開個類似Webb的網作準備,並不是股票推介。
(4)報紙日日都推股,我的博友們除了林奇兄,還有多少人去講這些東西,如不講這些,下一代又有誰能得知這些教訓,何我還要這樣寫?講這些股不好的東西的地方已經少,為何我要不寫呢,以讓別人知情呢? 你不喜歡看這些,上面講的Blog已經提供很多選擇給你了,況且自己能力不足,別人資料來源更多,何必勉強?
(5) 我們上市公司區開了個版講這類股票,你只知道有這個Blog,知不知道有這版存在,只怪你自己做功課不足。
(6) 管理層都是人,人都有利己心態,在缺錢的情況更甚,其實個個都是老實的騙子,我認為只有對股東較好和不好的管理層。
(7) 大市值和盈利前景穩定絕不能成為攻擊,前者導致盈利要求必需高,增長自然困難,後者現時消息流通,根本估值就已經高,未能賺到大錢,如有偏差,更令你泥足深陷啊。所以要賺大錢的股票,必然有一些市場認為的一般偏見存在,但這些股票必然是少人知,如我又推介的話,就會變成(3)的情況。
(8)至於息率好,正如3(1)之見,懶人買ETF及REIT的配合就好了,這樣已經能取到穩定的股票,這兒只有幾十隻,何況味皇兄都分析了REIT,為甚麼要我分析呢。
所以綜合來說,分析股票唔難,要個個賺錢,使人滿意更難,所以你還是自己分析,我現在正整頓股票區,使它成為資料庫,這樣分析股票會較易,做功課都簡單一點呢,所以你只要花時間去研究,就能找到你心水的股票啊,始終都要花點心機去研究,不努力如何能得世間財?
(1)
昨日見到這隻股再升,但是覺得有點問題,特找出舊留言的分析,供其他有意購股的人參考。
在7月19日,系內公司宣佈,「一名獨立第三者以書面形式正與時富投資和時富金融接洽,表示其有興趣收購時富金融的金融服務業務及/或者以收購時富投資於時富金融的現有股權,成爲時富金融的一個主要股東。」
在7月26日,時富投資(1049)配售2,000萬股,每股2.5元,集資約5,000萬,另外控股股東兌換在2008年向其注入的物業換取的4,280萬股的可換股票據中的650萬股。
在7月30日,系內公司再宣佈,「潛在買家已確認會集中討論可能收購時富金融的金融服務業務之有可能之交易,有關金融服務業務包括
(i)公司及個人客戶的資產管理服務;
(ii)互惠基金和保險相關投資計劃產品之財務諮詢及經紀業務;
(iii)期貨及期權之經紀業務;
及(iv)證券、股票期權和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之經紀業務(「金融服務業務」),....可能構成時富投資及時富金融之非常重大出售事項,但將不會涉及收購時富金融之任何投票權,亦不會導致潛在買家及其一致行動人士須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收購守則」)就時富金融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
所以,很明顯的,他目的就是金融業務。
(2)
那如果是買金融業務,小弟在8月3日的留言中,分析以下約6個可能性。
如果是單純的購入,有以下3個可能性:
(1) 直接買510證券業務
優點: 成本低
缺點: 無上市平台
(2)兩隻殼買晒
優點: 有兩個上市平台
缺點: 成本高,垃圾多,整理需時,兩家上市經營成本好高,披露麻煩...
(3) 買510上市地位:
優點: 進可攻,退可守
缺點: 成本較淨買業務高,況且經營上市公司成本不低
但是,如果想減少未來的,麻煩還有些更複雜的:
(4) 那人用1049買番510證券業務,以網遊業務交換,不足金額以1049補給510,然後關先生賣1049,購買番510股權
優點:和510上市地位相若
缺點:交易麻煩,時間太久,可能市況突轉,對交易不利,並不一致。加上510上市地位的缺點。
(5)買家以人頭買入1049約20%新股,然後向關先生買1049的29.9%股權,那他就持有近50%控制公司(近排批股好似做緊呢樣...)
優點: 避開全購,收購成本低
缺點: 和(2)相若
(6)買家以人頭買入510 20%新股,然後向1049買入510的29.9%股權,510再向多人頭賣出股權
優點:成本最低,並擁有(3)的優點
缺點:控股權不太穩定,加(3)缺點
總的來說,如果是正常要買業務買家,我會選擇(1)和(3)吧,因為麻煩少成本低。如果是想玩財技,但(4)卻是一了百了的方法,因為雙方均可取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時間最久,而(2)、(5)、(6)只是適合財力夠,又想玩財技的人選擇,如果單純要業務,這個是不適合的選擇,當中(2)是成本最貴,(5)(6)是縮骨版,也對股東不利。
小股東在這6個情況中,前3個一定直接觸及時富金融(510)的小股東,但對時富投資(1049)並沒有直接影響,後3者也是兩者都有影響,但時富金融一定較多。
總的來說,時富金融應該最受惠,但為何前者會炒得快一點,後者會炒得慢一點,真是十分奇怪,可能之前時富投資(1049)賣了很多時富金融(510)的股票吧,導致持股不集中吧,或者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時富金融才是持有股票金融業務的主體?
“我们夫妇俩付出多少心血又有谁知道……在中国做企业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这是陷入“致癌风波”的霸王集团CEO万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话。说这句话时,这位45岁的云南女人痛哭流涕。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第一时间发出“严正声明”并开通微博,还是两天后即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无害抽检证明,至少在行动速度和效率上,霸 王集团的表现是出色的;而万玉华丈夫、霸王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启源增持自家股票,也算是在资本市场上的“危机公关”,收效如何暂且不议,至少姿态可圈可点。
在我接触过的珠三角制造业商人群体当中,陈氏夫妇这次的表现出乎意料。要知道,这个群体一直以来的特征是恶性竞争、特立独行、控制欲强、盲目自信甚至固步自封。
在霸王去年赴港上市、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之前,我曾到霸王广州总部采访万玉华。两个小时里,她一口水也顾不上喝,滔滔不绝讲“中药世家”的渊源, 谈陈家的祖谱等等,在听到她说创业近20年来虽经历大风大浪,但“心态一直很平和”时,我索性打断她:“你信佛吗?”“我不信佛,我信我自己!”她脱口而 出。
“我信我自己”,这话既道出了一家从夫妻作坊到行业龙头之珠三角企业的源动力,却也将地域商业文化特征折射无遗。一年后的今天,卷入致癌风波 中,这对被称为洗发水行业首富的夫妇虽有惊无险,但已有了切肤体会:在中国做企业,自信心的崩塌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万玉华的哭声中便带有这种抱怨。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女人的哭——曾经的“中国女首富”、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与霸王致癌传言最初由香港媒体曝光一样,在香港一家民间组织关于中国内地血汗工厂的名单上,玖龙纸业赫然在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由于玖龙的产品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加上张茵一直以来的自信和急性子,她在危机伊始的表现相比现在的万玉华,要拙劣得多——声称香港那家民间 组织为“无良组织”暂且不说,还想方设法讨好媒体,结果弄巧成拙。事实上,对玖龙及东莞制造业相对熟悉的朋友和媒体记者知道,玖龙工人当时的待遇和处境, 在整个行业或地区至少属中等以上水平。但面对张茵的拙劣应对,人们却更愿意相信“血汗工厂”的说法。张茵觉得很委屈,在广东省总工会一位副主席面前哭了, 最后不得不打开玖龙的大门,就像两年后郭台铭向记者们开放参观深圳富士康一样。
张茵和万玉华,两位女强人的哭声,会对她们自己以及珠三角商业文化形成什么样的冲击?表象的变化是,经历过这么些历练后,他们通常会变得更加开 放,不再如以往那般偏执。譬如张茵,在今年“两会”期间主动约了一些媒体人吃饭。起初我以为不过是走走形式,结果席间她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当然,她最不愿 意提的正是当年的哭泣。
事实上的变化是,他们积攒了应对外界质疑的丰富经验,内心感觉到进一步将自己“裹起来”的必要性——尽管霸王和玖龙都是公众公司。譬如,在以 前,问及张茵关于玖龙在云南的“圈地运动”,或问及万玉华关于霸王在广东罗定(陈启源老家)的“圈地运动”,他们还会说上个四五句,现在则一概三缄其口 了。
“打死我也不上市。”一次,跟张茵的同行、称身家超过50亿元的东莞另一位纸企老板喝酒,至酣畅处时,他说了这么句话。我并不为此感到诧异,因 为“藏富”,本来就是东莞的一大特色——2009年GDP将近3800亿元的这一“小城”,迄今为止上市公司数量不过7家。我感到诧异的是,接下来他说的 一句:“现在做企业太累,要摆平的关系太多,哪天我可能就把它给卖了。”
一直以来,珠三角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用工荒等话题为各界所热议,唯一受冷落的,是企业家心态的这种微妙变化。面对越来越棘手的、因诚信渐成社会稀缺物而极易成为靶子被打倒的生态环境,争做“百年老店”更多只是门面口号,而金蝉脱壳则可能是一种次优选择。
如果有一天,霸王被宝洁或联合利华收购了,国人应该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还好陈启源的两个弟弟在广州均有属于自己的日化企业,陈启源仍能在“隐退”状态下发挥自己的余热。
“干实业心力交瘁,玩金融事半功倍”的巨大反差,越来越刺激着更多的珠三角制造企业掌门人。这里说的“玩金融”,是指股票、期货等形式的资本游戏。几年后,家族企业面临代际更替高峰,“80后”的企业少帅们更是很难复制他们父辈对实业的热忱。
有趣的是,东莞首家私人银行——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今年7月开业后,据说深受当地老板们的青睐;而去年底东莞出台的金融业发展规划则声称,2015年东莞要建成“金融强市”。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高估了两位女强人的眼泪“威力”。但是变化已经开始,而哭泣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