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摩摩電影節之《寒戰II(Cold War II)》:揭開劣政司司長唔辭職選特首之謎


本片承接《寒戰》第一集,警務處處長曾向榮(上集由王敏德飾演)與及警務處副處長(行動)李文彬(梁家輝飾)已申請提早退休,特衰正苦辦事效率超高,話口未完便已通知樁秧,任命本來是警務處副處長(管理)劉傑輝(郭富城飾)為警務處處長。劉 sir 上任未幾,第一單嘢就係為在寒戰行動上殉職的鄺智立高級警司(上集由林家棟飾演)的冚區旗儀式,剛剛被便在浩園前以蹩腳港式英語讀出悼詞,足證唔使英文嘞嘞聲都可以飛上枝頭。好景不常,劉 sir 隨即接到威脅,在視像鏡頭面前挾持着劉 sir 老婆,呆等劉 sir 打嚟的匪徒竟然要求釋放在上一集最尾中槍受傷被捕的李 sir 之子李家俊(彭于晏飾)。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720

傳奇影業CEO托馬斯·圖爾辭職 萬達副總高群耀繼任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19/1071423.html

托馬斯·圖爾

萬達旗下傳奇娛樂主席兼CEO托馬斯·圖爾近日宣布辭職,這是繼索尼娛樂CEO邁克爾·林頓卸任後好萊塢電影公司經歷的又一次高層動蕩。隨著托馬斯·圖爾的卸任,萬達CEO和國際投資運營部門高級副總高群耀將接替其擔任傳奇的臨時CEO。而托馬斯·圖爾也保留了在傳奇影業的股東身份,未來傳奇影業部分怪獸電影的項目,他也將繼續作為制作人。

據悉,托馬斯·圖爾的離職原因是由於萬達對於他的管理水平以及運作《長城》、《環太平洋2》等項目的能力表示不滿。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傳奇影業被萬達集團以35億美元(約23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但截至目前,2016年傳奇上映的兩部電影,票房成績並不樂觀。《魔獸》收獲14.71億元票房,《長城》票房為11.37億元。盡管兩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都超過10億元,但海外票房收入乏力,加上影片高達數億元的成本,票房成績並不理想。而《環太平洋2》也因種種原因從2017年推遲至2018年上映。

對於此次的辭職事件,當事人圖爾發表了一份聲明,其中說道:“建立傳奇是我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經歷。經歷了一年的過渡,我知道公司已經在優秀的領導下穩步前進,所以在此時我能夠離開公司,追求我一直在計劃的新興趣和新事業。”根據傳奇的聲明,圖爾將回到他自己的圖爾投資集團,這家公司主要負責投資媒體和科技公司。他將繼續享有傳奇影業創始主席的名譽,同時保持公司股東的身份,此外他還會以制片人的身份參與到怪獸宇宙以及《沙丘》等電影中。

而高群耀在任職聲明中也表示:“我們感謝托馬斯在去年為傳奇帶來的付出、領導、合作和未來的願景。他永遠是公司豐富遺產和強大基因地一份子。在我們繼續前進的道路中,萬達的目標是讓傳奇轉換成為新一代的制片公司,在接下來擁有更廣泛的創意和全球平臺。我們希望和創意部門一同工作,管理已經確定拍攝的電影,以及在不遠將來拍攝的更多電影。”

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最早由托馬斯·圖爾創立,傳奇建立之初只是一家投資平臺,投資參與華納兄弟《黑暗騎士》和《宿醉》系列等影片。2013年傳奇轉型成為獨立電影制片廠,依附環球旗下直到2016年1月,萬達集團宣布以 35 億美元購入傳奇影業。

盡管還夠不上好萊塢“六大”制片廠的高度,但托馬斯·圖爾憑著獨到的眼光帶領傳奇參與投資、制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票房爆棚的作品,例如《哥斯拉》《環太平洋》《侏羅紀世界》和《魔獸》等等。但傳奇的業績一直不太穩定,2014 年凈利潤 -22.4 億元,2015 年凈利潤 -36.3 億元,萬達收購前的總負債 93.5 億元。開展獨立制片業務後,傳奇主導的電影多為高成本的視效大片,如《環太平洋》、《魔獸》、《哥斯拉》。這類電影的投資成本大,制作時間長,資金回收慢,傳奇影業連續兩年巨虧的原因或許就在這里。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對此表示,傳奇影業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制片公司,而是一家電影投資公司,通過拼盤投資策略與好萊塢大制片公司合作以分擔風險,其自身在電影制作方面並沒有很專業成熟的運作。從這方面來看,《長城》等電影項目沒有達到預期並不意外。當前隨著國內資本逐漸發展海外市場,在跨國並購資本的過程中,企業文化和跨國文化價值方面的差異和沖突是企業所需要考慮到的。而從萬達和傳奇影業的並購中,國內企業可以從中看到經驗,同時也要吸取其中的教訓。

(綜合來源:北京商報、新浪科技、Mtime時光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94

韓國民眾首爾舉行第14輪集會 要求樸槿惠立即辭職

據中新社2月5日報道,韓國民眾4日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春節之後的首次周末燭光集會,要求遭彈劾的韓國總統樸槿惠立即辭職。

這是“親信幹政”事件曝光後的第14輪“倒樸”周末燭光集會。組織方稱,超過2000家民間團體參加了當天的集會。集會者高喊口號,要求樸槿惠立即辭職,並敦促憲法法院加速審理國會彈劾總統案。

自韓國“幹政門”事件爆發後,韓國民眾每逢周末都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這一活動因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斷,4日繼續回複抗議。

當地時間2017年1月21日,韓國首爾,民眾冒著嚴寒在光化門廣場上舉行第13次燭光集會,要求被停職總統樸槿惠下臺。

據報道,有超過2100個公民團體聲稱參加了集會。示威民眾走上首爾的中心街道,要求總統立即辭職,並要求憲法法院加快彈劾審判。

“倒樸”集會組織者表示,總統府青瓦臺為“犯罪現場”,批評青瓦臺方面阻止韓國檢方特別檢察組進入搜查。據此前韓聯社3日消息,青瓦臺方面3日拒絕接受特檢組的入內調查,特檢組發言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堅持進入青瓦臺調查的嘗試。

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4日報道,樸槿惠的支持者們也於同日舉行了示威遊行。據組織者稱,參加“挺樸”遊行的民眾多達130萬人。

據悉,樸槿惠支持者們在示威現場揮舞著韓國和美國國旗,舉著“讓樸槿惠靜一靜”、“取消彈劾”等標語,許多集會者舉牌要求封鎖JTBC電視臺。2016年10月,正是該臺最先曝光韓國總統讓其親信崔順實幹政事件進而發酵至今。

另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警方4日當天出動大約1.4萬警力維護秩序。警方表示,當天沒有接到涉及兩方集會者嚴重沖突的報告。預計韓國憲法法院彈劾樸槿惠的裁決會在3月13日之前公布。如確定廢黜樸槿惠,韓國將於4月至5月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97

東芝預計核電業務將計入63億美元減記 董事長辭職

據華爾街日報2月14日報道,東芝公司(Toshiba Co., 6502.TO, TOSYY)周二稱,該公司核電業務將計入63億美元減記,原因是美國項目成本超支,但由於一位舉報人警告稱該公司核電業務子公司可能存在不當行為,東芝推遲了發布正式業績的時間。

業績發布的推遲導致東京股市上的東芝股價周二下跌8%,並且加劇了這家有著140年歷史的日本電子產品巨頭的危機。東芝剛剛勉強從2015年的會計醜聞中恢複過來。

東芝稱,正在考慮出售剩下核心存儲芯片業務的多數股權,該業務向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等智能手機生產商供應芯片。東芝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該公司股本金已降為負值,這使得該公司在今年3月31日財年結束前僅有一個半月時間想辦法使該公司的股本金恢複為正值。

東芝之前計劃在當地時間周二午間公布2016年4-12月的業績,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周二是該交易所上市公司發布財季業績的最後一天。但東芝並未在最後該截止時間發布業績,該公司表示已請求延期一個月發布業績。

東芝稱,一位內部舉報人提出了對於東芝美國核業務子公司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管理層向該子公司的會計操作施加了不當壓力的懷疑。東芝稱,該公司聘請的一家律所已會見了涉及此事的人士,並發現他們的說法存在矛盾之處。

東芝表示,在調查進行期間無法發布正式業績報告,因此該公司已請求延期一個月。東芝未透露有關上述壓力的詳情。

周二晚些時候,東芝發布了一份材料,其中包含了許多通常會在官方業績報告中出現的數據。東芝在這份材料中表示,該公司預計其核電業務將計入7,125億日圓(合63億美元)減記。東芝還表示,受該減值支出影響,預計2016年4-12月將發生經營虧損5,447億日圓。

東芝表示,該公司將對核電業務全面改革。東芝董事長、長期從事核電業務的賀重典(Shigenori Shiga)將辭職,周三生效,同時西屋電氣前負責人Danny Roderick將放棄他在東芝東京總部擔任的管理職務,並專註解決西屋電氣的問題。

東芝確認了有關該公司將停止建設核電廠並專註出售反應堆設計及核服務的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70

跟普京的關系說不清?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辭職引白宮“地震”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當地時間2月13日深夜宣布辭職。

幾個小時前,美國司法部剛剛通知白宮,認為弗林在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聯絡上存在不當行為,並且還為副總統彭斯、白宮發言人等官員提供了“誤導的信息”,此外,弗林可能面臨受到俄羅斯政府勒索的風險。

但是,據白宮的一位官員向《華盛頓郵報》透露,總統特朗普並沒有炒掉弗林,而是弗林自己提出的辭職,弗林13日晚間向特朗普遞交辭職信之後,特朗普接受了他的辭呈。

國家安全顧問毫無疑問是白宮內閣最重要的職位之一。同內閣其他成員不同,國家安全顧問由總統直接任命,且不需要經過參議院的“會審”。

白宮要員弗林成了特朗普班子中第一個“出師未捷”者,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越過了看不見的“紅線”。

“我不經意地向副總統和其他人通報了與俄羅斯大使打電話的不完整信息,我真誠地向總統和副總統道歉,他們已經接受了我的道歉。” 弗林在白宮公布的辭職信中說。

辭職還不算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包括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已經對弗林與俄羅斯政府的關系,以及弗林此前與其他俄羅斯人士的聯絡展開調查。

白宮原本不會服軟?

白宮發表的聲明還指出,特朗普提名陸軍退役中將約瑟夫·基思·凱洛格(Joseph Keith Kellogg)暫時接過國安顧問的職位。

72歲的凱洛格退役前為美國陸軍具有傳奇色彩的精銳部隊第82空降師的總指揮,曾在越南服役,並曾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擔任在巴格達的西方聯軍的總司令。在退役前,凱洛格擔任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負責指揮、控制、通訊和聯絡的司長。在特朗普競選期間,凱洛格曾是特朗普的一位高級政策顧問,目前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幕僚長。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臺引用一位白宮官員的話說,特朗普有意考慮讓凱洛格全權接替國安顧問的職位。同時,國安顧問的考慮人選名單中還有另外兩位:一個是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的副總指揮哈瓦德(Robert Harward),還有一個是之前特朗普考慮的國務卿人選之一、中情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

凱洛格、彼得雷烏斯與哈瓦德目前都是潛在接替人選

過去的3周來,弗林一直被指在去年12月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基斯利亞通過電話。起初弗林否認在電話中與基斯利亞討論過涉及制裁俄羅斯的議題,彭斯還因為相信弗林而在多家美國媒體中為他發聲表示支持。後來,弗林又對白宮表示,他可能在談話中談了制裁的事。而在本星期,弗林在被問到相關議題時表示,自己“記不清楚是否談了制裁的事”。

“白宮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暫時不會被解職。畢竟,在媒體的各種負面攻擊和民主黨呼籲炒掉他的時候,最不應該出現的一個局面就是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服軟。”白宮的一位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

因此,雖然弗林的處境一直“不妙”,但白宮多位官員直到其辭職當天,都還為弗林作辯護。

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媒體和外界也都認為,弗林“可能暫時不會丟了飯碗”,因為,如果特朗普解除弗林的職位,就等同於承認自己用人不當,也會暴露出他剛組建的班子內部混亂。

除了民主黨方面一直對弗林繼續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更有多位民主黨議員要求特朗普應該立即把弗林解職,而且,共和黨方面也對弗林自相矛盾的態度不滿。弗林也一直被共和黨要求“必須向特朗普和彭斯把事情說個清楚,讓白宮能徹底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媒體也一直窮追猛打。上周末有消息稱,特朗普上周在佛羅里達招待安倍晉三時,曾對弗林給他造成的麻煩表示不滿。後來白宮發言人斯派策表示,“這個消息不真實”。

正因如此,弗林一直都在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下稱“國安會”)顧問的身份正常工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接見工作由他主導,13日當天的加拿大總理訪問白宮也是由他主要負責,周一早上的特朗普總統國家安全例行簡報也是由他主持。周一的一整天都和以往一樣,直到晚間,美國新任財政部長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誓就職後,弗林向特朗普遞交了辭職信。

“弗林應該是感受到了那樣的一個時刻。”白宮的這位官員表示,“他在白宮的辦公室四周一看,卻找不到一個‘朋友’了,比如,誤導副總統彭斯的事就絕對不是在白宮里能過得去的一件小事,所有人都知道這點。”這位官員說。

那麽,國安會在白宮里到底有多重要?在白宮西翼的一角,國安會單獨占據很大的一個辦公空間。《外交政策》雜誌主編羅斯科夫(David Rothkopf)曾指出,國安會就是美國政府掌控世界的工具。因為,這里是美國政府最高級別官員討論國家最重大機密和最重要利益,決定“戰爭”還是“和平”的地方。

要員弗林犯了哪幾個大忌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弗林的深夜辭職盡管發生得突然,卻被認為是“早晚都要發生的事”,因為他所觸犯的是很難補救的多個政治錯誤。

首先,他在是否同俄羅斯外交人員討論制裁的問題上一再地誤導公眾和白宮,並連累副總統彭斯親自幫他辯護也遭到外界懷疑的後果。“把副總統和白宮的公信力置於危險當中”是弗林所犯下的一個嚴重錯誤。

此外,弗林因為之前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私下舉行會談”本就已經在接受司法部的調查,盡管不一定會面臨司法指控,但擔任擁有最高安全級別的國安會顧問已經被公認為不合適,辭職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弗林因為“親俄”的態度而一直遭到媒體和外界質疑,並被認為是主導特朗普“親俄”的主要力量。同美國軍方人員大多主張對俄羅斯強硬相比,弗林卻一直提出美國應該改善同俄羅斯的關系,並被外界拍到曾在2015年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坐一桌,參加俄羅斯媒體主辦的豪華晚宴。因此,弗林也是美國司法和情報機構一直所調查的、特朗普競選期間同俄羅斯政府有關聯的重要人物。

曾與普京同坐一桌

在外界對弗林和俄羅斯關系的諸多質疑中,最受關註的是他在2015年曾參加過“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10周年慶典活動並進行了一次付費演講。

對於此事,弗林在2016年8月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解釋,自己是受演講中介機構的推薦去俄羅斯做付費演講,當時演講的主題是激進伊斯蘭和中東,現場大約有200名觀眾。

但是,美國媒體報道稱,弗林當時就坐在今日俄羅斯總編瑪格麗塔·席美亞(Margarita Simonyan)旁邊,和普京之間也仿佛“零距離”。

媒體對此曾提出質疑。但弗林稱,並非他要求與普京坐近一點,而且他和普京之間的談話只是簡短的自我介紹罷了。

2015年的一次活動上,弗林“偶然地”和普京同桌。

雖然弗林在參加上述活動時距他從部隊退休已過了16個月,但是國會中的民主黨人依舊發難稱,美國憲法中的報酬條款禁止退休軍事將領在未經國會同意的情況下,從外國政府處接受資金。可弗林稱其在出行之前已經向國防情報局(DIA)報備過。

除了那次演講,弗林還曾上過幾次今日俄羅斯的電視節目,在節目中呼籲美國和俄羅斯應該更緊密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並且嘗試找到結束敘利亞內戰的方式。

2016年10月,弗林在接受美國媒體Politico采訪時把普京稱為“極權獨裁者”並認為特朗普對普京的贊譽有點“誇張”,但話鋒一轉又說普京聰明且領悟力很強。

弗林必須走!傳副總統彭斯內定

多位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的國安顧問只做了24天,就在爭議中辭職讓新政府“臉面上很不好看”,但這也傳遞了外界之前所沒有註意到的一個細節,就是彭斯在白宮和對特朗普的影響力。

根據美國媒體Buzzfeed的報道,13日早晨,就在白宮都在忙著接待加拿大總理的時候,本應也在白宮的彭斯卻來到國會山,同多位國會成員舉行了兩個小時的閉門會談。在他位於國會山一樓的副總統辦公室,彭斯與來自兩黨的多位成員舉行會談的一個主題,據說就是討論弗林的去留。

如果說副總統周一訪問國會山已經讓弗林的命運變得非常難測的話,白宮一天之內更是就相關議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副總統前往國會之前,白宮高級顧問康威表示,“弗林對特朗普(留住自己)保持絕對自信”。但是,在中午白宮的新聞簡報會上,白宮發言人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則換了口吻表示,“白宮正在評估與弗林有關的問題。”

而《華盛頓郵報》周一晚間所發表的一篇報道,被認為是壓垮弗林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篇文章中,該報引用司法部的消息稱,司法部曾就弗林同俄羅斯的電話聯絡警告過白宮,甚至在彭斯為他在美國媒體面前辯護前,白宮就收到過這個警告。

如果他不辭職,也就意味著白宮和副總統在明明知道內情的情況下,還為他的不當行為袒護和辯解掩飾;而如果他承認故意誤導,白宮和副總統的可信度還不至於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幾個星期來一直面臨內外交困“沒朋友”的局面,最後在《華盛頓郵報》文章的轟炸下,弗林甚至不想等到周二早晨,而選擇在周一晚間就把辭職信遞交到了特朗普的手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19

弗林辭職風波未平 俄官員稱反俄勢力蠢蠢欲動

在媒體和國會的多方驅動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身上的麻煩遠非主動辭職就能結束。

當地時間2月13日深夜,在任上僅幹了23天的弗林宣布辭職。

去年12月,弗林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基斯利亞通過電話。起初弗林否認在電話中與基斯利亞討論過涉及制裁俄羅斯的議題,後來,弗林又推翻自己的話,說可能在談話中談了制裁的事。

如此反複再三,美國司法部認為,弗林在同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聯絡上存在不當行為,可能面臨受到俄羅斯政府勒索的風險。

包括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也已經對弗林與俄羅斯政府的關系,以及弗林此前與其他俄羅斯人士的聯絡展開調查。

弗林的白宮之路止步,但這只是引子,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所掀起的沖擊波正在靠近美國的核心政治能量場,夾雜著陰謀、質疑、角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監控得知弗林與俄羅斯大使打電話討論了對俄制裁的問題之後,司法部已經告知了白宮法律顧問,這就意味著白宮是最早知道這些信息的。於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麽等到媒體在幾周後曝出好幾篇報道後,白宮才“意識”到弗林在撒謊?

無論如何,國會正在呼籲對弗林辭職背後的來龍去脈展開更廣泛的調查。同時,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都將繼續對俄羅斯是否幹擾2016年的大選展開調查。

與此同時,弗林事件中另一個未發聲、或者說“躺槍”的角色,莫斯科也正感受到這股風波。

但是,克里姆林宮至今拒絕對此事置評,稱這是美國的內政,跟俄羅斯官員無關。

不過,也有一些俄羅斯官員認為弗林只是被推上前臺,背後則是一股反俄羅斯的勢力。

這樣判斷的原因是,弗林“親俄”的態度一直遭到媒體和外界質疑,被認為是主導特朗普“親俄”的主要力量。具體來說,美國上下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弗林在2015年參加《今日俄羅斯》活動時與普京同桌用餐時到底說了些什麽。

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Aleksey Pushkov)在推特上直言,弗林並非目標,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才是真正目標。

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Konstantin Kosachev)還在臉書上表示,弗林與俄羅斯對話在華盛頓看來更像是犯了“思想罪”(thought-crime),即雖無實際行動,但思想上與統治階層相背離。

“新政府從上之下都感染了俄羅斯恐懼癥。”科薩切夫稱。

科薩切夫的話透露出克里姆林宮的另一個關註點,即美國政界對俄羅斯如此敵意,以至於特朗普迫於壓力,可能會修改他的一些帶有親俄立場的觀點,代之以更嚴厲的對俄政策。

盡管有一些擔憂,但克里姆林宮現在正淡定地觀望著白宮里的“一團亂”,而他們幾乎什麽也不用幹,僅僅是用了一通電話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35

白宮:特朗普因對弗林失去信任,要求其辭職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因對前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失去信任,而要求其辭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特朗普在幾周前就知道弗林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的通話有問題。弗林因此失去了信任,被要求在三周後辭職。

斯派塞表示,司法部在1月底就向特朗普指出,弗林可能為政府官員和公眾提供了誤導的信息。在過去幾周時間里,白宮一直就弗林與基斯利亞克的通話進行調查,並得出結論。

白宮稱特朗普因對弗林失去信任而要求其辭職

他進一步解釋稱,特朗普對弗林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是他誤導副總統彭斯,並引發一系列的後果。斯派塞稱,弗林與基斯利亞克聊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弗林沒有如實匯報通話內容。他說,這不是一個有關合法性的問題,而是一個有關信任的問題。

斯派塞稱,特朗普目前正在對多名繼任者人選進行評估。他還表示,特朗普對代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思·凱洛格的能力有信心。

當地時間13日晚,弗林在上任未滿一個月的情況下宣布辭職,成為特朗普政府首位辭職的高級官員,引發輿論的廣泛關註。這起事件的起因是弗林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於去年12月進行的一次通話。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表示,克里姆林宮不想就此事作任何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36

韓國總統府否認樸槿惠考慮主動辭職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官員23日否認總統樸槿惠考慮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主動辭職,以換取免遭起訴。

這名官員對韓國媒體說,青瓦臺“從未考慮”樸槿惠主動辭職的可能,青瓦臺從來沒有人討論過這一選項,“不知道這樣的傳言從何而來”。

韓國媒體近來報道稱,樸槿惠可能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有條件地主動辭職,即尋求與相關方面達成某種政治協議,以避免自己因“親信幹政”事件而受到起訴。

執政黨自由韓國黨(前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宇澤日前稱,在任總統最終遭彈劾是“國家的不幸”,應就此尋求“政治解決方案”。這一表態讓樸槿惠考慮主動辭職的說法愈演愈烈。

韓國一些人士認為,樸槿惠如果主動辭職,可以避免憲法法院的裁定進一步造成國政混亂。但也有人認為,樸槿惠方面試圖通過“體面”下臺,逃避法律懲處。

韓國憲法法院22日決定,把原定於本月24日就總統彈劾案舉行的最後一次庭審推遲至27日。韓國司法界普遍預測,即使最終庭審日期有所推遲,憲法法院仍有可能在此前所宣布的3月13日前做出宣判。

另外,負責調查“親信幹政”事件的特別檢察組23日表示,在特檢組調查期限28日結束前,將有條件地暫緩起訴樸槿惠。韓國媒體認為,特檢組可能會等待憲法法院裁定結果,再行決定提出起訴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79

中金公司:董事長丁學東辭職

中金公司2月28日晚在港交所公告稱,由於工作調動,公司董事長丁學東已辭任本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席和提名與公司治理委員會委員職務,自2月27日起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丁學東1960年出生,經濟學博士,歷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人事教育司司長、產權司司長,財政部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司司長、農業司司長、教科文司司長,財政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國務院副秘書長。2013年7月,就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4年10月23日,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28

珠江啤酒董事長方貴權辭職 汕頭子公司因多年虧損停產

珠江啤酒3月2日晚間公告,董事會於 2017 年 2 月 24 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方貴權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方貴權先生因工作調動,已向公司董事會提出辭呈,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和提名委員會委員的職務。辭職後,方貴權先生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方貴權先生任職期間為公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公司董事會對此表示衷心 的感謝!

珠江啤酒表示,第四屆董事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於 2017 年 3 月 2 日召開,審議通過《關於推舉王誌斌先生履行董事長職務的議案》,根據《公司章程》及有關規定,現推舉公司副董事長王誌斌先生在董事長空缺期間履行董事長職務。審議通過《關於聘任李焰坤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的議案》。

此外,珠江啤酒全資子公司汕頭珠江啤酒分裝有限公司正式停產。對於停產原因,公司稱,近年,啤酒消費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易拉罐、純生啤酒等中高檔產品占比不斷提高。而汕頭公司僅擁瓶裝啤酒灌裝生產線,主要生產普通瓶裝低端啤酒,已不能適應當地市場消費需求,在當地市場占有率較低,已連續多年虧損。汕頭公司停產將會降低公司啤酒灌裝產能,公司啤酒釀造產能未受影響。預計 2017 年汕頭公司可保持盈虧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