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方證券赴港上市或引爆大盤新一輪行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421.html

券商赴港上市,總會引發市場一番躁動,2015年4月廣發證券上市前港股突然暴動,券商股見頂;華泰證券5月底赴港上市前後引發大盤最後的瘋狂;中金公司赴港上市前A股迎來10月到11月反彈最肥美行情,12月底開始迎來大跌。

除此以外,過去幾年不少大券商的上市,總能激發大盤的做多熱情。而現在以自營業務倉位較重著稱的中型券商東方證券(600958.SH)上市在即,會否因此引領大盤再掀起一波高潮?對此市場人士看法不一,畢竟東方證券體量上無法跟上述大券商相比,不過深港通可望在未來一個月成為刺激行情上漲的催化劑。

已於去年3月份在A股上市的東方證券6月21日宣布,將從22日起開始在香港招股,並計劃於7月8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作為今年首家將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東方證券拉開了新一輪內地券商赴港IPO的序幕。

招股文件顯示,東方證券將於22日至27日在香港公開招股,招股價介於每股7.85港元至9.35港元之間。此次在港IPO擬發行9.57億H股,其中92.5%為國際配售,7.5%為在港公開發售。以招股價上限計算,此次IPO將最多集資89.48億港元。據介紹,該集團已引入10名基礎投資者,共認購約4.79億美元的股份。這10名基礎投資者包括紅佳金融、交銀國際、Great Boom、保銀投資(Pinpoint)、上海實業旗下SIIC Treasury、東航國際、上海電氣,惠理,雲南能源及民生投資子公司CMSI等,並各自分別認購2500萬美元至1億美元不等的股份。

東方證券計劃7月8日在香港掛牌,對於東方證券赴港上市對市場造成的影響,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深港通開通預期比較強烈,很可能在近日就正式宣布,大盤也會有一輪上漲行情,對東方證券來說,現在這個時間赴港上市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不過華南某QDII基金經理則認為,東方證券體量比較小,本身自營業務占比較高,不可以跟去年廣發、華泰、中金的上市相提並論,投資者不宜期望值太高。南華金融集團策略師岑智勇稱,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同類公司,除非東方很有賣點,不然很難吸引市場關註,而其自營業務占比較大,而近期內地市況平平,也會影響表現。

投資人士溫天納認為,近日市場因為英國脫歐的機會下降,而趨向穩定,資本市場表現較為穩定,提供了窗口予新股。另外市場對深港通有所期待,亦對券商類股份有帶動作用。但是東方證券在國際市場知名度不高,赴港上市有助提升品牌效應。但是香港IPO估值遠低於A股,上市後再融資功能有待發掘,此外東方證券規模相對較小,知名度較低,難以掀起券商熱潮,反而是後續數家內地券商的上市計劃較為觸目。

盡管近日並購重組監管越來越緊;6月21日(周二)盤後,央行公布了2015年年報,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外國公司在境內發行股票,考慮推出可轉換股票存托憑證(CDR)。不過大盤再次對上述這些利空因素“麻木”,22日早盤大盤維持平穩,此前無論是人民幣不斷創出新低,A股再次被MSCI拒之門外都沒有引發市場明顯波動。

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稱,經歷了三輪大跌之後,熊市的主跌浪也已經過去,展望未來,中期市場將進入震蕩階段。短期A股牛熊市漲跌90%來自估值波動,而震蕩市中估值繼續下移、盈利支撐股價,震蕩市階段,市場業績為王。結構上,存量博弈的震蕩市中建議以20-30倍PE的白馬成長股為底倉持有,高成長股可以做波段,關註智能制造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24

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五” 砸坑正好布局“吃飯”行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041.html

英國公投382個投票區全部公布結果,脫歐留歐比例為52:48。其中支持脫歐17,410,742人,占比51.9%,支持留歐16,141,241人,占比48.1%。

英國脫歐“黑天鵝”肆虐全球市場——英鎊、歐元慘遭拋售,相對美元分別大幅貶值接近10%和4%,避險品種黃金、日元均上漲5%左右。股票市場方面,日本、韓國、香港一度大幅下挫7%、4%和5%。A股市場承壓,上證綜指下跌逾1%。

面對全球“黑色星期五”,受到退歐風險和企業盈利壓力雙重夾擊的歐美股市前景不容樂觀,日元飆升也將打擊日本股市表現。與中國投資者最為相關的A股、港股究竟將何去何從?當前是否是抄底布局的好時機?

A股布局“吃飯”行情?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砸坑正好布局“吃飯”行情。“我們認為脫歐事件對A股造成的短期風險情緒的沖擊調整將有利於7、8月份“吃飯”行情的空間。脫歐對中國的實質影響較小,英國的出口也僅占中國出口的不到3%,外商直接投資有限。風險情緒釋放後更應布局。”

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英國脫歐後,英國方面大概率將進一步拉攏中國,在英國的中國企業受到的影響可能較小。

王德倫表示,7、8月份看好“吃飯”行情的原因:G20會議是未來一段時間影響行情的關鍵因素:1. G20之前人民幣匯率將維持穩定;2. 政策“蜜月期”,環境相對2Q溫和;3.改革預期(供給側改革)逐步明朗修複風險偏好;4. 經濟L型不悲觀,中報或超預期;5.大類資產配置角度A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興業策略團隊指出,行業配置三個方向:1)景氣向上。電子、航空、化工等;2)高性價比。家電、白酒、機場、環保等;3)核心資產。處於先導性行業、成長早期、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公司,股票中的“京滬學區房” 。 4)風險偏好邊際改善彈性最大行業:券商。

其表示,主題投資則關註“超級業績+重磅催化”雙保險:新能源及智能汽車、OLED產業鏈、體育、量子通信、智慧物流及供應鏈。

“深港通”預期利好港股

此外,受到全球影響最的港股前景是喜是憂?

似乎各界對此仍較為理性,“即時脫歐成真了預計也不會馬上火燒連營,(就港股而言)估計跌一跌就反彈了。” 招商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趙文利此前對第一財經日記者表示,深港通開通以及滬港通擴容的預期可能利好港股,對沖英國脫歐的沖擊。

他分析稱,6月以來,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公投等海外不確定因素使得市場避險情緒上升,聊靴子落地後或與歐一輪以空頭回補、情緒修複為主的反彈;7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或公布一系列金融改革方案,指明未來發展方向。值得註意的是,深港通已經在討論開通監管細則問題,料今年再次失約的可能性較低。滬港通額度即將用盡,擴容勢必提上日程,港股資金面或改善。

“市場進一步分化,部分行業,如互聯網,整車,節能環保,消費等盈利預期持續改善,8月中報季料帶來市場結構性機會。季節因素排除後,5月宏觀數據顯示經濟整體企穩,結構改善穩步推進,下行風險可控。”趙文利表示。

不過,四季度外圍或添變數,最大風險來自於美股。他表示,美股盈利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同比下跌,而周期性的調整市盈率(CAPE)處於08年來的高位,回購活動減弱並集中在部分大公司。美國經濟複蘇動力減弱,衰退風險或在1-2年內顯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35

A股“七翻身”行情倒計時 下半年投資者該買什麽?

7月1日兩市小幅高開,滬指漲0.07%,深成指漲0.15%,創業板指漲0.15%。開盤後滬指維持窄幅震蕩,煤炭、軍工、鐵路基建等板塊走強力挺大盤,滬指向上欲挑戰2950點,但獲利盤及套牢盤壓力較大,沖刺未果,創業板指則表現為高開低走,10:30後翻綠。午後兩市震蕩下挫,滬指翻綠,創業板指一度跌超1%。尾盤券商板塊崛起,帶動指數小幅回升,滬指再度收出一顆十字星。

截至收盤,滬指報2932.48點,漲0.1%,成交1730.1億元,深成指報10458.43點,跌0.3%,成交3473.3億元,創業板指報2211.18點,跌0.75%,成交1150.2億元,兩市30股漲停,3股(含ST股)跌停。

板塊方面,次新股漲幅居前,新城控股、洪匯新材、中國核建等15只個股漲停。黃金概念股走勢強勁,金貴銀業漲逾6%,山東黃金漲逾4%。航空板塊走強,中航飛機漲逾6%,中航機電、中航電子漲逾4%。半導體概念走勢疲軟,通富微電、洲明科技、上海貝嶺跌逾3%。智能家居走弱,宜通世紀跌逾4%,邦訊科技、艾迪西跌逾3%。

外圍市場方面,亞太股市周五收盤普遍上漲,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0.68%,報15682.48點;東證股價指數收盤上漲0.69%,報1254.44點。韓國首爾綜指收盤上漲0.86%,報1987.33點。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收盤上漲0.25%,報5246.60點。臺灣加權指數收盤上漲0.83%,報8738.24點。

2016年上半年,A股歷經磨難,兩天四度熔斷的絕望、千股跌停的痛苦、MSCI第三次將A股拒之門外的沮喪,反彈乏力的無奈……整個上半年,滬深股指雙雙跌逾17%。

2016年A股市場開局不利,而上證綜指自2015年6月摸高5178.19點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三次大幅下跌,累計跌幅達到49%。下半年A股市場會如何運行?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供給側改革逐漸明朗,市場悲觀預期將逐漸修複。此外,停複牌和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深港通等政策紅利的落地,將進一步幫助修複風險偏好。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二季度經濟狀況不甚理想,投資需求持續下滑,或倒逼穩增長政策在三季度出手。6月海外風險事件逐一落地後,三季度環境相對平穩,只剩下美聯儲大概率在四季度加息的風險。在流動性可能改善,外圍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預計市場在三季度會有所表現,深港通和國企改革將是催化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下半年養老金可能會入市,最近又出臺了職業年金入市管理辦法,未來以公務員的職業年金為代表的增量資金都可能入市,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還有深港通也有可能宣布開通,這個利好也會刺激藍籌股有一波行情,可以說下半年的不確定利空因素都排除了,行情在下半年可能會超出投資者預期,甚至有一波比2、3月份反彈更強勁的反彈。

華泰證券則稱,目前投資者不需要過度擔憂場內指數的短時變化。至少目前可以確信深港通、養老金入市、國企改革等確定性題材馬上就進入公布周期,不但給市場註入新的持續性題材,也註入了活水。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未來幾個月,在風險偏好的驅動下,A股會有一撥吃飯行情,可能出現在三季度。行業配置上,看好券商、軍工、稀土、核電、電子等板塊行情。

“在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穩增長政策可能再度出手,但托底而非拉升仍是主基調。因此我們認為市場會有反彈,但結構至關重要。”上投摩根基金指出,當前環境下,投資者愈發關註行業景氣與企業盈利,市場的焦點依然會圍繞在消費、新能源、電子、醫藥等行業。

1 2 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96

萬科跌停擋不住“吃飯行情”來臨

盡管萬科A(000002.SZ)複牌後死死扒在跌停板上,但這並沒有阻止大盤的“吃飯行情”如約而至,7月4日A股再次放量大漲;上證指數報收2988.14點,上升1.9%,兩市成交超過6500億元,市場人氣逐步升溫。

在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看來,隨著6月市場做空動能衰竭,在東方證券(600958.SH)赴港上市的帶動下,券商上市效應再次發酵,本周大盤可望“更上一層樓”,風險偏好的提升從局部熱點板塊開始全面擴散。

5、6月份A股面臨一個又一個的重大利空,5月份開始人民幣就不斷創出新低,不過相比於去年8月和今年1月的大跌,A股只是以橫盤震蕩應對;6月15日在市場高度憧憬下,MSCI並沒有納入A股,不過隨後大盤低開後馬上走出強勁的反彈行情;隨後央行宣布考慮讓優秀外國企業上市,面對如此市場意料意外的利空,A股同樣走出強勢;到了6月24日英國公投脫歐已成定局,A股下午開盤“砸坑”後再次反彈;多為市場人士認為,重磅利空接踵而來,市場卻一直跌不下去,顯示做空動能已經徹底衰竭。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稱,萬科複牌跌停,作為權重股,這盡管對深證成指有所拖累,但從此前樂視網複牌後補跌,卻並未阻擋創業板的向好,也可以預期本次萬科複牌對大盤影響不大,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顯示出當前市場氣氛的向好,權重股補跌也對大盤沒有影響。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向第一財經記者稱,從國際國內風險共振視角看,短期市場情緒修複獲得了一個窗口期。隨著英國脫歐公投的落定,主要國家央行預計將保持貨幣寬松基調,而英國脫歐後續影響的發酵尚需時間,經濟下行壓力仍存,但仍維持平穩,後期若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疊加G20會議召開,穩增長政策預期或將回升。國內貨幣政策約束有所緩和,流動性整體有望維持相對平穩。隨著通脹風險的下降和資本外流預期的緩和,國內貨幣政策主動空間擴大。

東方證券將在7月8日(本周五)登陸港股市場,對此一位港股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會為本輪大盤上漲營造較好的市場氛圍。歷史上每一次內地大券商到香港發行H股,幾乎都可以引爆一波維持最少半個月的放量上漲行情。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認為,千點大反彈如約而至,強烈看多做多七八月的行情,東方證券趁著市場氣氛較好上市,也是理想的做法。

恒生中國環球市場業務主管黃偉鴻認為,經歷過較多調整後,下半年A股會比較穩定,預計在2800點到3200點之間波動,中國第三季度有可能會降準降息;不過就全球宏觀環境來看,下半年依然會面臨其他類似英國脫歐的“黑天鵝”政治事件。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認為,7、8月“吃飯”行情中,“先富將帶動後富”,風險偏好的提升將從局部擴散。自下而上看,5月下旬至今,新能源、OLED、次新股等部分板塊已出現賺錢效應,部分熱點板塊的活躍通常是市場的領先指標,7、8月“吃飯”行情中,“先富將帶動後富”,風險偏好的提升從局部擴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94

滬指大漲1.77%劍指3000點 煤飛色舞行情再現

7月4日消息,周一早盤,受萬科A複牌影響,兩市雙雙低開,盤中煤飛色舞行情再現,滬指迅速走高拉升翻紅,深成指走出萬科陰影,創業板短暫的探底後也高歌猛進,臨近午盤,券商板塊崛起,滬指進一步拉升劍指3000點。

截至午盤,滬指報2984.47點,漲幅1.77%,深成指報10595.93點,漲幅1.31%,創業板報2245.64點,漲幅1.56%。

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1397億元,深市成交2187億元,兩市半日共成交3584億元。

盤面上,各大板塊全線飄紅,有色金屬板塊、煤炭板塊領漲兩市。

華泰證券稱,今日股指在兩大利空消息的影響下小幅低開,略微下探後,開始了強力反彈行情,成交量穩步放大,盤中股指刷新了6月份的反彈高點,大級別反彈正式拉開序幕。

股指短期的壓力位在144線3010點附近,中期壓力位在120周線3037附近,隨著量能的積聚後,這兩個點位將會被一舉突破。我們在前期的觀點中一直強調過,從六月份中旬開始包括A股入摩、美聯儲議息、英國脫歐成為六月股市運行路上的一頭頭攔路虎,但市場所有的重大利空都沒能將A股指數帶到一個大幅下跌的局勢中,很顯而易見的說明,A股自身在轉強;

另外而今市場已經形成了多重時間周期共振,股指面臨反彈的時間節點,即使因著外圍因素出現一個延後狀態,亦不會改變其向上運行的軌跡。

我們從技術上分析下為何大行情正式拉開序幕:

首先,我們看看3097點以來的市場具體走勢。K線圖上顯示,從4月13日3097見反彈高點後,市場經過了4次大跌,一是4月20日大陰線;二是5月6日和5月9日連續的大陰線;三是6月13日大陰線;四是上周五即英國脫歐公投大陰線。這些大陰線的走勢都極度的顯示出了調整意願,特別是5月初的兩個大陰線,完美的形成了探底2638點的趨勢,但是我們看到的市場結果是穩定扼守2780點,此後整理形成的走勢已經有了市場走強的味道,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證明市場自身在轉強。有了上面的不同的陰線而且是大陰線的走勢,我們可以判斷在技術組合上已經完成了最後的調整,即對2638底部的確認。

那麽剩下的就是什麽?自然就是5178點下跌以來反轉的開始。上周將是2016年最大最佳最適合的轉折時機,按照市場多因素影響,上周一低開所形成的低點很可能是2016年最後一個低點,這已經從上周一開盤半小時內的市場走勢得到了足夠的印證。

此外,量能指標也是大家關註度極高的一個指標,鑒於目前投資者基本處在熊市思維當中,無法放開手腳,因此放出超越3000億以上攻擊量的幾率暫時較小,但隨著行情的進展,量能必將會跟上行情的節奏。

最後,我們提出了在未來的行情中券商板塊將作為先發陣容帶動市場開展一波具有力度的攻勢,其根源有以下三點:1)對深港通開通的預期。這點從2014年滬港通的開通時券商板塊的表現可以成為佐證;2)任何一波有力度的行情中,券商板塊都是直接受益群體,單純激增的交易金額就足夠增厚券商的業績;3)券商板塊實質上是牛市之靈。因而券商個股在行情中的定海神針的功效是無法改變的,上周券商個股的表現即為明證,以及今天券商股在滬港通暫時無法推出的利空下,照樣沒有改變券商定海神針的功效。

西南證券則稱,上周五收盤分析對於本周時間點上周二以後趨勢將明朗,目前看調整是小級別的15分鐘,而周一如能下午完成調整的話,周二上攻則是較好的時間點。如主力利用萬科複盤制造恐慌則處理方式類似前面筆者分析的沒納入MSCI指數及英國退歐。沒想到周五晚間萬科複盤消息已經出現,看似主力已經迫不及待要啟動震倉了。

而提前分析過,類似前面沒納入MSCI指數及英國退歐,前幾次均低開高走,今天當然也不例外,小幅低開後直接高走一舉突破2950點壓力。盤面上2800點割肉盤一直想等萬科複盤深跌後回補,但主力似乎不再給機會。這里如下午盤面保持放量並收盤運行在2962點以上,則最後一震或許就是上午。5月的觀點絲毫沒發生任何變化,不論是三浪底部還是五浪末端都為戰略性入場的時間,而部分中線股已經脫離底部超過30%甚至50%,對於穩健投資者而言中線品種依舊是後期主流選擇品種。5178點以來的下跌沒出現像樣的反彈,而股民也受到主力的誅心之術反複摧殘,不過筆者相信中期行情的開啟後幅度不會低。

1 2 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99

券商中期策略的三大懸案 “吃飯行情”?牛熊市?買什麽?

註意:文末有彩蛋!

最近啊,資本市場的服務大部隊——券商是RIO忙啊!忙著開中期策略會!參會的各位大佬小散(可能主要是小編這樣的小散)更是忙了!忙著在十幾二十家券商策略研報里找呀找呀找方向!2016年上半年已光榮陣亡,下半年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上車還是下車,RIO是一個思考!

但你知道麽,現在的券商研報越來越多是下面這樣的: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我就是這樣的小編。中期研報太多太難讀,別怕,小編給你來翻譯,順便破解下券商中期策略的三大懸案。

能有“一碗”吃飯行情麽?

股諺有雲:五窮六絕七翻身。這一到六月的中期策略會啊,“吃飯行情”可以說就成了中期策略會券商爭議最大的懸案了。

關於吃飯行情。申萬大哥是這麽說的:

當前市場對7-8月“吃飯行情”成為一致預期,壞消息的真空期、面臨利空當跌不跌是大家堅信會有指數級別吃飯行情(突破3200點)的核心邏輯。但有賺錢效應的結構性行情已歷4月,市場主線的微觀市場結構已明顯惡化,結構性行情已經步入中段。我們不得不對過度擁擠的結構方向多一分謹慎,近期可能到了逐步收獲的時候了。

這意思吧吃飯行情是有滴,但是就怕是別人吃剩下滴,不怎麽美味,吃不吃你看羅。

不過,高冷的國信大姐是不同意的:

市場熱盼的“吃飯行情”可能只是一廂情願,謹防“吃飯”不成蝕把米。當前宏觀基本面整體邊際平穩,經濟增速短期不會出現失速下臺階;企業盈利2-4季度較15年仍將繼續改善,但1季度增速有可能是年內高點·······因此,綜合而言,認為趨勢性行情仍需等待,當前市場依舊處區間震蕩格局。

此處請允許小編給國信大姐鼓掌,意思太明確了,大姐這是在讓大家醒一醒,別當什麽吃飯行情的迷妹了。

熊市到底走沒走

牛熊不兩立,愛牛不愛熊!市場眼巴巴盼著熊快走牛快來,這到底來沒來,名偵探小編也是在券商研報里調查了老半天的!

著名的多軍司令海通證券站出來開講了:

中期而言,熊市已結束,進入存量資金博弈的震蕩市,類似2012年初到2014年中。從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來看,散戶占50.4%,從成交量占比來看,散戶占85%左右,A股是散戶主導的市場,這種市場情緒起伏比較大,震蕩市中也會有波動,市場更像是進入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帶。震蕩市波動源於風險偏好,擇時需逆向思維。當下時點處於震蕩市中向上波段,短期重啟多頭思維。

好家夥,熊市結束!也···真敢說!但是多軍司令似乎也沒有讓大家要買買買的意思。敲黑板,人家說的是先重啟多頭思維。你要是買錯了,人家也是不負責的喲。

多軍丟給市場一枚彩蛋,空軍就會扔一枚“臭雞蛋”。之前受了好多“委屈”的中信君是這麽說的:

預計年底前上證指數運行區間在2350~3150,向下空間更大些。風險溢價和盈利增速雙升,加上“國家隊”邊際定價漸強,未來市場難有單邊行情。在沒有無序違約、匯率風險可控,“國家隊”支撐有效的假設下,A股在年底前難有單邊行情,預計寬幅震蕩,向下空間更大。

我們空軍也真是耿直傲嬌boy!內心OS是:向上!哼!別想了!向下空間大大滴,不信走著瞧!

你說買點啥好呢?

所有的策略最後都是為了——買買買!

不管多軍還是空軍,彩蛋還是臭雞蛋,撿到賺錢的蛋就是好蛋。關於買什麽,小編作為一枚已經空倉的小散還是建議大家多看多思考·····不過,友情提示,“周期”和“消費”是賣方推薦的最佳套餐哦。

海通司令的想法是:白馬成長的代表性行業如食品飲料、家電;高成長公司如代表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智能汽車鏈、電子制造、體育娛樂等。主題方面關註國企改革,重視資產註入與殼價值公司。

南方的廣發阿哥 看好新能源汽車、後端市場:如果出現明顯的“去產能”政策信號,則可關註供給收縮較快的周期性行業。當前消費股仍可作為底倉配置,首選白酒。

·····

不過,我們的申萬大哥似乎在買買買上有點沒方向,直接說的是:在電子與物聯網、軍工和煤炭供給側改革等新主題充分演繹之後,市場可能進入到一個難以找到新主線方向的階段。

彩蛋如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01

7月“吃飯行情”高度有限?經濟、資金或為兩大阻力

伴隨市場人氣的回暖,A股的反彈走勢也在繼續。不過由於受到萬科A(000002.Sz)繼續跌停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周二漲跌互現,上證指數順利站上3000點整數位,而深成指則出現微跌,不過兩市成交量仍保持小幅增加。7月“吃飯行情”究竟會如何演繹,其高度能達到多高成為市場人士最為關心的話題,不過受到經濟基本面的壓制和場外資金入市速度的影響,幅度或許會低於市場人士的預期。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上證指數周二在小幅高開之後維持震蕩走高態勢,順利收複了3000點。而深成指受到萬科A跌停以及創業板回調的影響,最後以小跌報收。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06.39點,上漲17.79點,漲幅0.60%,成交2704億元;深成指報收10602.77點,下跌7.09點,跌幅0.07%,成交437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46.02點,下跌2.69點,跌幅0.12%,成交1315億元。次新股、水利板塊領漲,汽車電子、衛星導航、無人駕駛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全天合計成交7078億元,較周一有所放大。

對於這樣的走勢,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從市場整體走勢來看,短期人氣還是較強,成交量也在增加,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投資者也應該看到,場外資金盡管在流入,但速度並不是很快,因此藍籌股要想持續上攻難度較大,周二盤中的走勢就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短期市場具備一定的操作性,但仍需要保持謹慎,對反彈高度不宜過於樂觀。

華安證券也認為,從最新的經濟數據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維持目前國內經濟中期L型、長期依靠改革的判斷。首先,6月制造業PMI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次,從房地產市場來看,房地產銷售和土地購置持續放緩,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一季度信貸放量後回調以及政策調控等原因促使此輪房價上漲周期結束。此外,菜價繼續回落,豬肉價格加速下跌,整體食品價格有所回落,預計整體通脹壓力減輕。

落實到股市上,華安證券認為,隨著英國脫歐落地,階段性利空因素逐步得到釋放,海外貨幣寬松預期上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下相對收益投資者和絕對收益投資者的倉位都較高,高倉位下市場存量博弈仍是消耗戰,短期維持震蕩市格局判斷,趨勢性行情尚需等待。

萬和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品認為,下有估值的支撐,上有實體經濟的壓制,A股的震蕩模式不可避免,在這種震蕩模式中,不采取獨辟蹊徑的投資策略,投資者會發現自己的持倉市值變化很小。建議策略有三:一是堅守藍籌股和成長股,藍籌股的優點是風險低,但是弊端是投資回報率也低,業績成長股的優點是能出牛股,但是風險也較大,建議投資者在投資成長股時不要單一持股;二是尋求行業或是業績反轉股;三是追逐強勢概念板塊。建議二和三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且對股市持續關註的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33

股匯大翻轉?四件事必知,日美金債看好 後脫歐時代 投資改走 「避險行情」

2016-07-04  TCW

「黑色星期五」之後,全球進入「避險」模式!

英國進行脫歐公投前一晚,美國道瓊指數還大漲了兩百多點,創一個多月來最大漲幅。「金融市場預先全面反映了對英國留歐的預期,」富達固定收益團隊主管麥肯齊(Charles McKenzie)說,但英國人這一脫,大出市場意料之外,於是出現了全球性的「看走眼」補跌行情。

全球最容易提款的股市從二十四日週五上午的日本引爆炸彈,接著就像鞭炮般直到炸完才結束。

震央所在的英鎊兌美元貶值逾一○%,來到三十多年最低水準;被視為避風港的三大投資工具:日圓狂升近四%,黃金價格飆破每盎司一千三百美元,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接近歷史低點的位置。「很明顯看到市場的風險偏好度下降,」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說。

經濟面衝擊最甚的當屬英國。包括摩根大通、花旗等國際投資銀行,都預測脫歐對英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負面衝擊,達到一年一個百分點以上,野村證券更估計英國經濟成長率將減少達四個百分點!多數投資機構都預測,英國接下來將陷入連兩年衰退,連累歐盟復甦走緩。

從全球經濟來看,英國占全球GDP比重僅四%,不至於讓全球經濟成長率變負數。同時,脫歐也要一段時間後才可能生效,在未來數月,企業活動大致將維持不變,獲利數字並不受影響。而且,雖然包括國際金融巨鱷索羅斯( George Soros )等人,將脫歐衝擊類比為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但包括債券天王葛洛斯( Bill Gross)所屬的駿利資產管理等金融機構,都發表報告指出,現在銀行資本結構比當時要強健許多。加上全球央行對市場挹注充沛的流動性,並不會重演金融海嘯。

溫水煮青蛙,各國將維持貨幣寬鬆那麼,只要避開英國、歐洲就好了,投資市場到底怕什麼?事實上,投資市場擔憂的是,蔓延出去將不只GDP受影響,過程還將既漫長又痛苦。後脫歐公投時代,有四大重點不可不知。

第一,市場能見度低。由於這是史上首例,市場在評估脫歐對經濟的衝擊時,大多只能猜測。「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美銀美林經濟學家哈里斯( Ethan S.Harris )說,英國脫歐除了影響貿易,對投資與消費信心也是很大衝擊,這不易估算,但他還是先砍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測值〇.二個百分點再說。

他認為,後續到底何時可進場加碼股市等風險性資產,要觀察各國央行回應,及各國主管單位的因應措施,但由於大家受驚嚇太大,政策回應必須要比平常金融市場下挫後還要「補」,才有激勵效果。

第二,市場游資多。為了因應脫歐公投,原定在六月決定是否升息的美國聯準會( Fed)特地暫緩調整貨幣政策。李宏正分析,美國七月升息的機率已經大幅降低,英國、歐洲央行都可望推出刺激方案因應衝擊,日本央行為了減緩日圓升值壓力,也將加大寬鬆力道。事實上,英國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原本在七月中,但英國央行已明確表示,不排除將會議提前。

第三,負面效應將拖很久。脫歐並不會像金融海嘯般,瞬間燙得全球股市跳起來,比起來,更像溫水煮青蛙。

預估英國若真的脫離歐盟,英鎊至少貶值一五%的索羅斯分析,除了英國面臨跨國金融機構將據點搬離英國、失業率增加的危機,包括難民議題以及歐債的債權國、債務國間的緊張關係,各國反歐盟勢力崛起,將使歐盟會員國之間的緊張態勢來到爆破臨界點。「在英國政治與經濟上脫離歐盟的漫長、複雜的程序中,全球金融市場將持續動盪!」他預言。

第四,留意蝴蝶效應。為了因應衝擊,後續各國處理方式,恐將掀起槓桿效應。例如人民幣中間價,在脫歐公投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貶到六,六三七五元兌一美元,創五年半新低。如此一來,將對於出口型的新興市場造成壓力。

同時,美元獨強,全球對英、歐貿易受創,連累原物料報價下跌。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新興市場團隊負責人佛賀( FranSois Faure )在報告中指出,有幾個原物料出口國的債信將開始拉警報,外匯存底的損蝕速度比預期還要快。

看長線,投資級公司債可乘機撿便宜展望未來,先觀望幾週再說。瑞銀資產管理全球首席投資長哈斐爾( Mark Haefele )指出,短期面吾,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英國國內政治消息,包括發表脫歐的正式聲明、脫歐時間表,如果歐盟領袖們繼續採取強硬談判立場,將令市場不安。

麥肯齊建議,未來數週內,市場仍將會出現較大波動,投資人應繃緊神經,審慎投資,短期內大多數資金仍傾向停泊在美元、黃金、日圓、已開發國家政府債券等避險性資產。但若拉長來看,投資級公司債在市場拋售時可以乘勢撿便宜。

投資人最熟悉的台股呢?李宏正認為,陸股、台股連幾天技術性拉尾盤,顯然不太受到脫歐影響,加上台灣與英國的經濟關係遠不如美國來得密切,雖然現階段外資仍呈現賣超,但未來投資其他新興市場的資金有機會因為台股本益比低、高殖利率而轉進,對台股不宜看淡。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47

“四朵金花”引領結構性行情 短期回落概率大?

一面是繼續熱火朝天的周期股,一面是紛紛跌停以及大面積觸及跌停板的次新股。7月11日,A股上演了“陰晴兩重天”。當日,指數雖然在尾盤跳水,但大盤依舊為紅。

周期股功不可沒,有色、軍工、鋼鐵、煤炭是帶領指數節節高的四朵“金花”。其中一個可以說得通的邏輯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去產能的系列配套措施下,給強周期行業的市場炒作提供了想象空間。

尾盤的跳水則讓市場多了些許擔憂,畢竟指數走到前期技術性頂部,進入了“攻堅階段”。有投資人士指出,有色沖高回落後,再次沖高的難度不小。同時次新股的大面積跌停,或預示市場短期的回落的概率較大。

結構性行情明顯

盡管7月11日的A股尾盤來了一次跳水,創業板指的跌幅更是逼近1%,不過,依然有煤炭、有色、食品(中信一級)等板塊的漲幅在2%以上,反觀計算機、電子的跌幅則超過了1%。

結構性行情的特征進一步明顯體現。

“今年震蕩市中,大的趨勢性行情很難,但結構性行情的機會是有的。”有資深基金經理指出。

Wind統計顯示,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大盤上漲了6.11%,在中信一級行業中,軍工上漲了27.9%、有色上漲了22.81%、食品飲料上漲了19.6%、煤炭上漲了13.26%……這些板塊的強勢表現成為指數上漲的助力,相比而言,房地產、銀行這些權重板塊的表現則實為一般,“拉了大盤後腿”。

可以看到,在這些漲幅可觀的板塊中,特征明顯:比如軍工,有著多重事件性的催化;再如有色,則是在避險情緒下帶動了貴金屬的上漲;而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則是由於業績的因素帶來了較好的市場表現。

華南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便認為,從短期博弈來看,市場上主題投資機會仍然不少,譬如軍工行業等事件性驅動主題依然值得去重點關註的行業。

而周期性行業的火爆則被更多的投研人士所關註到。“周期這麽火。”滬上一位傳統行業分析師也感慨道,該傳統行業分析師註意到,現在強勢的股票基本都是具備“防禦”特征,比如白酒、煤炭、軍工及貴金屬等。

從資金面來看,上周有色、國防軍工及非銀呈現資金凈流入及融資買入,顯示短期內受市場關註度較高。本報也發現,深圳幾家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主題行業上繼續看好軍工板塊。

而也要一些投資經理認為券商有可能會繼續結構性的行情。“券商成交量持續上升,三季度業績改善以及深港通預期形成利好。”北京一位券商投研人士表示。

統計顯示,在市場交投重新活躍的背景下,6月證券行業實現凈利潤超過90億,環比大漲 幅度也在40%以上。不過,亦需要看到的是,行業內分化進一步明顯,申萬、海通、中信的單月環比增長在50%-100%之間,而國海、東北等表現平平。

或有調整風險

雖然近期在炒“吃飯行情”的邏輯,但多家券商都在報告中指出,目前更多的是存量資金博弈的局面,以及投資者情緒的釋放,要警惕這種“全面上漲”。

上述北京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公司欣泰電氣將成為創業板第一家退市的公司影響了創業板的表現,並帶動了創業板在11日尾盤的跳水。

在這波跳水中,表現最為明顯的當屬次新股。在6月依靠該板塊賺得盆滿缽滿的一些遊資也可能在突發行情中吃到了跌停。

正如一些基金經理提醒的那樣,次新股近期的加速上漲,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市場的調整風險。11日下午次新股的跳水,或是一個征兆。

“軍工這段時間漲幅較大,可能要歇歇。”有投研人士擔心,像軍工、有色這種前期漲幅較多的,經過11日下午的回落後短期再往上沖的難度不小。

本報記者則註意到,盡管6月以來機構性行情明顯,但基金發行卻處於低位,特別是偏債型的混合型基金遠好於權益類產品,保本發行規模依舊很大,顯示出穩健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依舊在低位。

很多基金經理則指出,從技術層面來考慮,前期技術性反彈高點是技術性頂部,所以在3000-3100點附近有明顯壓力,面臨資金的拋壓。

“場內資金有限、場外資金並無大舉進場跡象,上攻乏力。要攻破此點位,必須有場外資金以及充分利好配合,但目前場外資金做多動能缺失、監管機構高壓持續、海外風險仍未消散的情況下,支撐大盤持續反彈的邏輯不充分。”廣證恒生便指出。

融通基金則提醒,貨幣政策的寬松可能略低於預期。綜合外圍環境、國內經濟托底思維、通脹回落等因素,降準預期從前兩周開始升溫,但都未實現。央行已經通過寬信貸、就MLF需求進行詢量、逆回購等方式傳遞相對寬松的信號,所以降準或不及預期。

“在考慮到目前海外資本市場動蕩,避險情緒升溫;國內受暴雨洪災阻礙CPI下行,外儲改善等綜合影響短期央行釋放流動性的可能性下降等因素,並不推薦此時盲目參與追高。”廣發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31

券商多空分歧再起 “吃飯行情”能否如約開啟

是攻、是守,賣方研究陣營在當前的聲音並不統一。

券商中期策略會在近期陸續召開,宏觀研究對於基本面的悲觀預期並無異議;但中短期A股走勢的策略判斷上,各家出現鮮明分化。利空出盡、政策寬松、悲觀情緒反應過度等,都是支撐激進派力推“吃飯行情”的重要邏輯。相比之下,謹慎派的理由看似更充分;增長滯緩、人民幣貶值、估值高企、國際市場隱憂、監管趨緊和金融去杠桿進度等,更多聲音選擇在此時陷於冷靜。

同樣的分歧,在一年前的瘋牛行情高點時也同樣出現過,謹慎者和激進派在隨後的股災中結局迥然不同。半年多的震蕩市中,賣方研究觀點也隨之波動,部分研究團隊更是多空即時翻轉。歷經數次洗禮,再現多空分歧:這一次,誰又會精準預言?

宏觀基本面的謹慎情緒不減

“全球進入黑天鵝時代。假如說過去‘黑天鵝’是論只的話,現在似乎真的進入了‘黑天鵝’論群的時代。”在7月13日召開的夏季策略會上,申萬宏源公開了下半年宏觀經濟的主要觀點。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對此種趨勢的分析是,增長不振使過去高增長所掩蓋的矛盾逐一顯現,包括高杠桿、高財政支出、收入兩極分化和產業虛擬化等。解決危機最核心的手段是結構改革、尋求新的增長動力;但這同時又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短期難以見到效果。因此,在這種矛盾下最有效的手段是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對宏觀經濟的謹慎情緒、以及政策寬松的預期,這在當前券商宏觀研究中並無太多異議。

“全球範圍內近期出現了股債商品齊漲的格局,預計很大程度上跟市場對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升溫有關。”方正證券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近日表示,市場對經濟再度下行有共識,對貨幣政策會否再度寬松有分歧、但預期逐步升溫。其預計,隨著經濟通脹回落,貨政再度寬松空間逐步打開;然而與2014年至2015年不同的是,今年可能更多是“衰退倒逼式寬松”。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更直言,股市、債市上漲而匯率下跌的同時發生,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貨幣政策寬松。

寬松政策再起,但在部分市場觀點看來,這並不是一劑解決增長問題的良藥。

“每次沖擊都會帶來一次寬松,進而帶來利率周期的固化。政府對經濟的介入越來越深,利率越來越低。”在李慧勇看來,由此造成的局面是,經濟的好轉更多是受政策或資本市場的刺激;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但很難持久,波動成為常態。更嚴峻的是,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與此同時,低利率模式還在繼續延長;實體投資回報率不佳,大量的資金追求高收益,造成資產價格波動加大,呈現泡沫化的趨勢。基於此種趨勢,李慧勇預計,下半年宏觀經濟9月份之前不用太悲觀。但在此之後變數增加,尤其是國際市場的政治風險增加,包括英國與歐盟關系中的極大不確定性,以及被誘發並繼續發酵中的潛在風險等。“享受9月之前的小蜜月”,李慧勇稱。

A股多空分歧再起

盡管對於宏觀基本面的謹慎情緒趨同,但伴隨近期股債齊漲行情的演繹,賣方策略觀點開始出現巨大分歧,多空陣營逐漸分化。

較為明顯的分歧之一,是對宏觀基本面情況與短期股市的關聯性分析,具體則體現在利空是否出盡、寬松刺激是否能再顯效等問題上。

多方表態鮮明者如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其在近期發布的中期觀點路演側記中直言,“我們對宏觀形勢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但此刻義無反顧地扛起了看多的大旗。”

在孫建波看來,宏觀基本面的謹慎不僅是當前的基本特征,也是自2009年以來的長期態勢;經濟增長率多年來處於持續下滑的通道中,並仍將持續很多年。市場不會因為宏觀基本面的長期下臺階而只漲不跌。“市場的漲跌蘊含著對經濟的預期,這一預期常常是過度反應。物極必反,我們要把握這種過度反應之後的大反彈。”

與此形成呼應的是,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喬永遠則認為,樂觀預期正在被提前透支。其強調,英國脫歐等事件落地後,利空出盡確實會帶來風險資產的階段反彈;但如果當前市場預期已將進一步寬松包含在內,未來即使兌現,對股價的邊際變化也不會有明顯提振。相反,如果寬松無法兌現,預期修正將會給市場帶來負向承壓;而且在匯率貶值和潛在通脹的制約下,這一情形存在較大可能。

分歧之二,聚焦在7月窗口期究竟能否啟動“吃飯行情”。

當前看多態度明確的海通證券,在年內幾次更換立場。今年1月底態度樂觀,至4月中旬3100點附近態度轉為謹慎,再至5月底2800點時提出短期回撤已到位,從6月底起又再次翻多。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對此表示,震蕩市里面短期市場的波動,取決於經濟和政策的動態變化;經濟不好時政策松、股市漲,經濟好時政策緊、股市跌。目前再次步入政策走向偏松的情況,且改革仍在推進中;從市場形態看,利空階段性出盡,多方力量已經占上風。

荀玉根還表示,觀察近期的融資余額、滬股通和二級市場成交量、換手率等,分別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風險偏好已經在回升中。“短期行情已經走在多頭市場的路上,目前應順勢而上、保持樂觀。”

對於6月底啟動的這輪行情以及資金面變化,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勝則極為謹慎。其強調,失真的市場指數並未準確反映已經持續4個月的結構性行情。整個6月絕對收益投資者倉位快速提升,且加倉的主要方向集中在部分短期高景氣產業類主題方向上,熱點板塊的交易極度擁擠。6月底開始的行業主題輪動卻是投資者“為加倉而加倉、尋找補漲熱點”的過程;指數吃飯行情並未出現,倉位卻已到了高位。

王勝更提示稱,當前市場的微觀結構並未改善,而是仍處於全面惡化的趨勢中,需警惕7月回調傷害凈值,“市場普遍預期的吃飯行情將有望在調整後展開。7月下旬回調,8月下旬‘吃飯’。”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酈彬則直接預言,市場熱盼的“吃飯行情”可能只是一廂情願,更提醒稱“謹防‘吃飯’不成蝕把米。”其表示,企業盈利今年一季度超預期增長可能已是年內高點,海外風險事件暫歇不能忽視後續實質性沖擊。與此同時,國內監管“脫虛入實”及“金融去杠桿”導向,短期並不利於股市風險偏好持續回升。因此,A股趨勢性行情仍需等待。

賣方研究的分歧還有其三。當前市場對於A股仍將維持震蕩市亦不存在分歧,但對於中長期股市趨勢和風險預測上存在一定差異。

如海通荀玉根較早便已提出,中期來看熊市已結束,進入存量資金博弈的震蕩市,類似2012年初到2014年中。但在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看來,當前企業盈利窄幅波動,估值將仍是市場方向的核心因素,且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於較高水平。在估值水平震蕩回落的過程中,市場將進入的是“慢熊”格局。

對於熊市的周期,申萬宏源王勝在策略會提出,按照牛熊歷次漲跌換手率保持對稱來推算,A股熊市可能在2017年6月前結束。但其強調,過去4個月里相關指標並未出現明顯的改善,A股長期仍有一次出清。

“考慮當前A股市場整體杠桿水平相對可控,一次出清的形式更可能是類似2008年和2011年時流動性悲觀預期驅動的出清。在觸發一次性出清的因素出現之前,未來一個季度市場大概率仍將維持寬幅震蕩的格局。”王勝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