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融資期極短只屬過渡性質私有電盈貸款滙豐無意分銷


2008-02-12  AppleDaily


【本 報訊】為電盈(008)大股東盈科拓展就私有化電盈而提供財務支持的滙豐銀行,據悉,因涉及的過渡期信貸期限極短,雖然去年有份參與電盈238億元銀團貸 款的銀行,亦希望參與分銷今次貸款,但相信就該過渡期貸款進行一般銀團分銷的可能性不大,迄今滙豐仍沒有向其他銀行發出邀約函,料最終很大機會由滙豐獨力 「坐晒」整項過渡融資。記者:劉美儀

去年9月,電盈與20家銀行簽訂238億元再融資貸款,據悉,除了循環信貸部份外,其餘已被全數提 取,儘管該宗貸款是借予電盈旗下HKT集團作業務重組,但因貸款文件內已載有電盈可能私有化等重組發展條款,故現時電盈通過私有化方案,並無牴觸銀團條 款,更不會構成潛在違約事件(EOD),否則貸款銀行早已召開會議與電盈磋商。

仍未邀其他銀行參與

有參與該項銀團貸款的銀行 稱,關注私有化之後,電盈未來的核心業務收益前景;電盈私有化建議在小股東反對聲中通過,公司旋即傳出裁員減薪,引發員工抗議罷工,消息指有關舉措,短期 雖具節流作用,但中長線看,不排除會損害公司社會形象,以至影響用戶進一步流失,削弱其現金收益,貸款銀行對此不無憂慮。滙豐及中銀香港(2388)分別 為電盈大股東盈拓及第二大股東聯通集團,合共提供百多億元過渡期信貸,據了解,期限將與本月24日高院聆訊批准私有化方案,並向小股東寄發私有化現金支票 的期間同步啓動,盈拓及聯通之後會利用電盈派發的股息,償還該過渡信貸。消息說,有關融資期限極短,可能僅及1、2個月至最長半年,故不存在再進行一般銀 團分銷的空間,估計融資息差或逾1厘。

貸款料涉數十億元

不過,私有化即使獲高院通過,仍不能杜絕小股東提出訴訟的風險,消息 稱,因司法覆核而被法院頒佈臨時禁制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抹煞,但要完全推翻已獲法院批准的議案殊不容易。《基點》雜誌早前報道,擔任盈拓財務顧問及提供數 十億元私有化融資的滙豐,尚未決定是否獨力包銷,抑或分銷其他銀行參與。按私有化文件,完成後電盈要向盈拓及聯通派發逾180億元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85

超七成房企现金流为负 将引发新一轮再融资冲动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90316/02055978395.shtml


   “钱紧”——这已经成为2008年房地产企业经营状态的最真实体现。根据对已披露年报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统计,超过七成的房企经营现金流为负数。“2008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吃紧,将成为普遍现象。”西南证券(11.34,0.55,5.10%)研究员崔秀红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一数字将远远高于房企业绩下滑的家数。”抓现金流、大力促销、加快存货周转等应对行业低迷的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房企在年报中频频提及。

  七成房地产上市公司

  经营现金流量为负

   因经济环境的变化,几年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遇寒”,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期已于去年来临。由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萎缩以及销售低迷所引发的资金短缺已成为目前房地产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截至昨日,已披露的31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08年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共计-150.28亿元,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其中,超七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兜里缺钱”。在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中,保利地产(20.84,0.74,3.68%)经营现金流量最不乐观,公司全年此数据高达-75.90亿元,位列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之首。此外,房地产龙头的万科A(7.89,0.18,2.33%)年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现金流量为-3415.1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家房企业绩较去年出现下滑,但这一现象要远没有其缺钱现象严重。统计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的只有13家,占已公布年 报公司比例为41.94%。业绩勉强增长,经营现金流量不佳这一现象愈发明显。以保利地产为例,公司2008年业绩增长高达五成,但经营现金流“缺口”仍 达75.90亿元。

   对于2009年房地产企业的现金状况,众多机构均认为将会持续恶化,但西南证券研究员崔秀红则认为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今年年年初应该是房企资金最为紧 张的阶段,而由于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房地产市场正迎来一个‘小阳春’,这将有效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崔秀红解释到。

  高负债率或引发融资冲动

   受低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众多房企在2008年业绩增长疲态尽显,尽管有一些企业逆势增长,但仍不能挽救业绩大面积下滑的态势。如万科A业绩显示,其2008年的净利润同比下跌16.74%;泛海建设(8.29,0.10,1.22%)业绩同比下降68.02%;广宇发展(4.76,0.41,9.43%)业绩下降178.55%。由于房企业绩结算的特殊性,往往真实的业绩还要延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因此2009年的业绩似乎仍不能乐观。

   与钢铁行业相类似,房地产一直处于高负债行业前列,而去年以来的销售低迷也将这一指标继续放大。从目前已发布的近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来看,近一半房企资产负债水平高于50%。其中,万科A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7.44%;保利地产、苏州高新(4.25,0.07,1.67%)、ST万杰等三家房企资产负债率则在70%的警戒线之上。

   现金流吃紧及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使得房企频生融资冲动。就在上周,保利地产8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刚刚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此笔通过定向发行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公司旗下在建的8个地产项目。这也是近期国内房地产行业公布的最大金额再融资计划。

   万科A也在其2008年年报中对外披露,公司2009年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在市场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能进行一次股权融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9

平安保险参与世纪供股 汇丰无再融资需要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90316/06385978907.shtml


  明报报道,汇丰控股(40,1.75,4.58%)(00005)宣布历来最大型的供股集资后,股价持续下滑,市值如江河日下。汇丰集团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表示,在供股进行期间,股价的波动增加实属无可避免,但希望投资者可静下心来,将焦点放在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实力上。

  他又强调,在今次供股之后,看不到汇丰有任何再集资的需要。

  与此同时,继本港富豪外,内地投资者亦参与汇丰是次的世纪供股,平安保险(02318)发言人昨响应本报查询时指出,平保手持一定数量的汇丰股份,亦决定参与供股;被问及平保会否参与供股分包销时,发言人则表示,未收到这方面消息。

  曾就U盘狂泻 查询港交所

  接近包销银行消息指出,汇丰今次177亿美元(约1,381亿港元)的供股,机构投资者认购反应理想,应可全部出售,意味即使散户完全不参与供股,亦不会有问题。

  汇丰在宣布供股后,在香港上周一收市后竞价时段(俗称“U盘”)暴泻至33元,事件令港交所暂撤U盘交易机制。对于香港的处理手法,葛霖在伦敦接受本报访问表示,明显地对整体市场利益而言,是需要一个透明及公开的机制。

  汇丰执行董事霍嘉治(Sandy Flockhart)则表示,汇丰曾就事件向港交所作出查询,但是否作出调查及处理方法,则是由港交所决定。

  对于汇丰决定大规模供股,加上股价急泻,伤了不少香港散户对汇丰的信心。葛霖再次强调“对汇丰而言,无论是过去或未来,都没有一个地方会较香港 重要”,他指汇丰对香港一向有很大的承担,亦希望投资者能留意汇丰的基本因素。“供股进行中,股价可能比较波动,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的基 础,看看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动力,看看汇丰如何负责任的处理汇丰融资,然后想想当全球走出金融危机,有那家银行可跟汇丰媲美。”

  盼投资者聚焦中长期增长

  是次汇丰供股,不断有不利消息传出,加上汇丰高层又四出会见投资者,例如财务总监范智廉(Douglas Flint)来港短短两日,估计与逾20家机构投资者会面,问及这是否反映认购反应未如理想,葛霖坦言,汇丰22年来再作供股,金额高达177亿美元,作 为管理层理应向投资者解画,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与供股反应无关。

  过去两周会见了不少大型投资者的葛霖表示,投资者最为忧虑的,除了是汇丰融资的前景外,亦担心汇丰欧洲业务会否受到影响,亚洲增长放缓影响集团盈利等。他表示,在汇丰表明终止汇融的处理之后,已与当地业务划清界线,未来盈利受到的影响将在银行管理之内。

  至于英国方面,他表示当地经济无疑出现衰退,但不代表银行便没事可做,过去两年汇丰专挑一些高质素的按揭贷款承造,加上不少银行退出英国市场,汇丰亦可以择肥而噬。

  葛霖又指出,明白投资者忧虑亚洲的经济前景,会受到美国衰退所拖累,但今年亚洲(日本除外)的经济增长仍有4.5%,远较欧美情况为佳,而日后若经济复苏,亚洲亦可以较欧美市场更早踏出阴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44

派等於無派-域高融資(834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14/GLN20080514007_C.pdf


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企業融資,專為人融資(包括自己),是一行好市盈利暴增,淡市根本無錢賺的行業。在2008年5月上市,每股發行價0.25元,並發行8,000萬新股及大股東配售8,000萬舊股上市,集資約4,000萬元,大股東套現2,000萬。


在報表中,公司盈利連年增長,2007年更達1,900萬,主要是因為前幾年市場好景。公司最值錢的資產為其現金,前年約有2,900萬,又派了1,400萬,集資又只有2,000萬,即上市後有現金只3,400萬,和上市後市值約1.6億元(6.4億股x 0.25元),加上市場當時已經不好,盈利已斷層,有暴跌風險,在投資角度當然不是好標的。


我們再看看在章程中,關於大股東派息的章節:


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宣派股息1,900萬港元。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有1,400萬港元的中期股息尚未支付。本集團已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動用內部資源支付該項股息,並無對本集團的現金流量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上市集資2,000萬,就派1,900萬股息,加上大股東配售股票「套現」,剛剛就是約4,000萬,可以知道公司目的是如何了。


招股結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16/GLN20080516002_C.pdf


公司昨天公佈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318/GLN20090318016_C.pdf


當然一如所料,營業額下跌大半至1,400萬港元,盈利只有78萬大元,大除96%,可謂一個較高薪的中產的收入已不只此,但公司現金有約3,000萬。另外,公司宣佈派0.078仙股息,以每手10,000股計算,每手只派7.8港元,以公司發行股數5.9億股而言,即派約50萬大元股息。


一般銀行的股息手續費約10-50元之間,如果你持有一手的話,這7.8元的股息就這樣被人吃掉了。但當然大部分持有這股的人當然不只持有一手啦,根據中央證券的紀錄:

B01338 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23/F-24/F EMPEROR GROUP CENTRE 288 HENNESSY ROAD WANCHAI HONG KONG 38,860,000 6.07%
B01685 大唐投資(證券)有限公司 22/F ENTERTAINMENT BUILDING 3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20,000,000 3.12%
B01130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SUITES 1601-1607 16/F CITYPLAZA ONE 1111 KING'S ROAD TAIKOO SHING HONG KONG 19,570,000 3.05%
B01816 昌利證券有限公司 RM 1106 11/F MASS MUTUAL TOWER 38 GLOUCESTER ROAD WANCHAI HONG KONG 16,620,000 2.59%
B01614 金鴻証券有限公司 25/F LI DONG BUILDING 9 LI YUEN STREET EAST CENTRAL HONG KONG 16,000,000 2.50%
B01469 嘉信証券有限公司 RM 2510-2512 25/F WING ON CENTRE 111 CONNAUGHT ROAD CENTRAL HONG KONG 13,700,000 2.14%
B01355 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36TH FLOOR FAR EAST FINANCE CENTRE 16 HARCOURT ROAD HONG KONG 11,550,000 1.80%
B01119 時富證券有限公司 7/F LOW BLOCK GRAND MILLENNIUM PLAZA 181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8,180,000 1.27%
B01280 永發證券有限公司 RM 1601-1605 NAN FUNG TOWER 173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2,300,000 0.35%
B01156 永隆證券有限公司 UG/F WINGS BLDG 110 QUEEN'S RD CENTRAL HONG KONG 1,370,000 0.21%
B01284 恒生證券有限公司 12/F HANG SENG BANK HEADQUARTER 83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930,000 0.14%
B01192 中南証券有限公司 31/F CHINA UNITED CENTRE 28 MARBLE ROAD NORTH POINT HONG KONG 900,000 0.14%

這家公司共有37間證券行持有股票,其中最大持股者為羊先生證券行,第二位為生意夥伴,第四位、第八位為其包銷商,第十位不用多介紹,另外有一位不願披露,而該位參與者持有124萬股。以上10大證券行,加1人共持股約1.49億,佔公司流通股數1.6億股的94%,加上大股東持股75%,可見貨源非常集中。


這家公司不是大家可以買的,之前兩個Blog文有一句神祕語言,大家看不到,我再貼出來:


 


其實隻股已圍哂貨,街貨已冇幾多, 但你們不要入,原因點解,講出來好殘酷,話到明一有街外人跟,我地就會吾玩,做到低收,悶死你,所以你們只可以學莊家股係點玩,我地不會露牌買入,因我地 心知愈露牌愈冇貨,成個畫面不好看,到我地要派貨時至會大手掛入,其實到這時已知街冇貨比,係比人睇既,趕個價上去,我相信只有我會教大家這些東西,希望 你能學習到其他地方學不到既野!

我希望不要被我誤導,我怕大家聽了我講的股票就去買,然後輸錢。如果要贏錢,要細心研究,才能有少少心得,免費的通常沒好東西,這就一篇是免費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2

兩岸三地:票據融資易搵銀 因念

2009-04-16  AppleDaily





 

3 月份新增信貸總額,又是一個驚人數字,達到1.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第一季度總信貸4.58萬億元,要達到今年5萬億新增貸款的目標,只剩下區區 4200億。跟前幾個月有點不同,票據融資比例增速稍為放緩,從12月的30.5%、1月的41.9%、2月的46.8%,降至3月的22%。

中間人拉線借貸

中 國一直大力推動第三產業,金融服務是其中重要成員,就最近猛增的票據融資,製造了一種新的金融服務,一批銀行和企業的中間人。他們負責為手頭有現金的企 業,比如1億元,與銀行聯繫好,把1億元存進銀行作6個月定期,現在利率1.98厘,利息大概99萬元,然後以這份定期作為擔保,和另外一家公司(一般是 自己的下屬企業)簽訂貿易合同,開出發票後,讓銀行發出9500萬元的承兌滙票(銀行一般要打九五折),貼現利率約為1.6厘,6個月利息約76萬元,拿 到滙票後馬上可到銀行換成現金。這樣一進一出,中間大概會有20萬元的利潤,這個銀行操作過程,在中間人和銀行方面聯繫好後,一般在3至4個小時內完成, 就是說一天可以這樣走兩轉,利潤差不多40萬啦!

中間人以前一般替一家有錢、一家缺水的企業拉線搭路,收取中介費維生。現在由於貼現率低迷,發現這種票據 融資增加收入的「好事」,吸引了一幫新加入的團隊。對銀行來講,雖然存款利率由中央銀行擬定,但貼現率是自家決定,在當前銀行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供大於求 的市場規則把票據利率大大壓低,表面看起來銀行的利潤可能會減少,但通過加大貼現規模,擴大信貸額,做大不良貸款率的分母,變相降低不良率,銀行也樂意配 合。因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02

太古内地融资20亿 投向“广州第一坑”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2/20090422025707877.html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太古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太古地产”)近日宣布,与中国银行 广东省分行签订协定,由太古地产担保,为附属公司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一项人民币20亿元、长达五年的定期项目融资,用于其内地第一个项目广州 太古汇的建设。此次融资为太古地产首次与内地银行达成的大型人民币财务合作。

首次跨地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太古地产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达成的定期项目融资协议,是太古地产首宗跨地融资协议。

        广 州太古地产总经理郝继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太古汇是太古地产在内地开发的首个大型综合性项目,为进一步提高该项目的档次,该集团已决定对该项目追加10亿 元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将达50亿元,比原计划增加了25%。融资将用于发展及兴建太古汇综合发展项目。

        据了解,太古汇项目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路与天河东路交汇处,地盘面积达4.9万平方米,竣工后将可提供40.6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太古汇由一个大型购物商场、两座办公楼、一座文化中心和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组成,预计于2010年完工,并分阶段启用。

项目发展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太古汇项目原名为广州日报文化广场。2001年,太古地产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开发该项目,双方分别占55%和45%股权,项目初定于2006~2007年落成。

        2002年4月,太古地产取得周边用地,项目总占地面积扩大到近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增加到约45万平方米,同时该项目总投资也追加到40亿元。

        2004年4月,太古地产宣布,增持42%股权,由原来的55%增至97%;同时,总投资追加到46亿元。

        同年10月,项目正式定名为“太古汇”,并办理完成用地手续,项目地块正式归入太古地产名下。一个多月后,太古地产高调宣布将向太古汇项目注入40亿元,正式启动该项目,并宣告将于2008年建成开业。然而,2008年该项目并没有如约完成。

        据了解,广州太古汇项目除了因为对设计的多次修改导致进度延误外,太古汇项目在地铁接驳问题上与广州地铁公司存在分歧,也是延误施工的重要原因。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太古汇项目虽进展缓慢,但并非毫无动静。据悉,这个被称为“广州第一坑”的庞大的地下工程目前已经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7

华润融资42亿买地 开发商“地荒”重现?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20/20090520022503809.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华润置地(01109,HK)昨日公告称,拟通过配售3亿股股份,融资42.4亿港元,用于添置土地储备和日后企业的运营资金。

        业内分析,由于楼市回暖,开发商尤其是全国性地产巨头  “地荒”重现,频频高额溢价竞购土地,因此需要大量购地资金。业内质疑,公开市场能否为地产巨头们提供足够的“弹药”买地。

土地储备恐不足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华润置地拥有2232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按照去年70万平方米的销售速度,足够可以开发32年。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目前的土地储备并不足。以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房企万科为例,土地储备仅有1793万平方米,按照万科2008年557万平方米的销售量,现有的土地储备仅够开发3年。

        其 他房地产企业这种  “地荒”现象似乎并不严重。按照去年的销售速度,保利和中海的土地储备可以卖上8~9年,金地的足够卖上10年;雅居乐、招商和华润 的至少可以卖上20~30年。对此,分析师许萌介绍,与万科不同,其他房地产企业在年报中公布的土地储备总量,并不全部属于公司权益。另外,它们的年度销 售、开发面积要比万科小得多。假如上述公司要趁楼市回暖扩大销售规模,现有的土地储备显然不够。即使目前土地储备相对丰厚,也可能在公司全国布局的进程 中,出现区域性“地荒”。

土地回暖高价夺地战屡屡发生

        “地荒”之下,开发商屡屡上演高价争地。金地4月份曾与10余家开发商共同争夺上海青浦区徐泾镇一地块,最终溢价82%拍得。

        北京的开发商们也为夺地大打出手。业内人士称,富力、绿地等20家房地产公司相中的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在短短11天接到了多家地产公司的集体竞价,价格一路由2.9亿元的底价,飙升至6.18亿元。

        恒大、富力的房地产公司也纷纷表态,有意在适当的时机,购入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土地购置面积7266万平方米,其中4月土地购置面积就达2524万平方米,比一季度月均值大增近六成。

融资之惑:钱从哪来?

        一方面是土地“饥荒”,另一方面是开发商高价争夺优质土地,钱从哪里来呢?

        2007年楼市红火之时,开发商采取的方法是,通过股市配售股份融资然后购买土地;或者依托银行信贷。不少开发商甚至不惜以项目作抵押,借取高息贷款开发项目。在2008年,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上述融资方式很快使开发商陷入危机。

        中房指数研究院杭州分院的研究副总监曹旭东表示,随着“圈钱者”数量的增多,开发商要成功从股市和债市获得融资都不容易。

链接

两岸房企积极谋划相互参股

        “ 只等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放开,我们就会展开行动。”台湾远雄建设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宣布,远雄目前已经分别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和碧桂园谈论过意向性合作问题,待有关政策放开后,便会和上述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洽谈。不仅可以考虑和上述公司共同成立新公司 共同开发台湾市场,大陆开发商甚至可以按照台湾可能出台的法规,以不高于30%的投资比例,参股远雄企业集团。同时,远雄企业也计划参股内地的房地产集团 或项目公司,甚至于在A股上市。

        事实上,台湾房企早就有意进入大陆市场。此前,信义、太平洋等台湾房地产服务商就曾率先 进入大陆市场,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远雄建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藤雄更是以个人资金在上海成立了远中企业集团,从事大 陆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每经记者  杨羚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1

可转债再融资28亿 SOHO中国储“金”抄底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28/HTML_LBHK6NLYWWPD.html


抄底的大幕已徐徐拉开?

刚刚过去的一周,富力地产(2777.HK)就先后购入广州从化市及北京朝阳区两块地,总占地面积84.25万平方米,涉资合共17.7亿元。该公司称,“不想错过发展优质项目的机会。”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一周,SOHO中国(00410.HK)董事长潘石屹在香港出席股东大会时也明确表示,SOHO中国已结束冬眠,开始寻找机会。

27 日,SOHO中国宣布,将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28亿港元。此前不久,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宣称,SOHO中国可动用现金高达200亿元。而根据截 至5月26日的最新数据,SOHO中国累积预售额35.77亿元,再加上于2008年未入账的约69.21亿元预售额,合计共104.98亿元。

虽然SOHO中国表示,104.98亿元中的部分款项预期确认为2009年下半年的营业额,但这并不能改变SOHO中国现金充裕的事实。“不差钱”的SOHO中国为何还在融资?这是否意味着其正积极布局抄底大计?

28亿5年期可转债

SOHO 中国的这次可转债融资多少令市场始料未及。该公司称,将发行本金总额2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发行缘由是为扩大资本基础,以具吸引力的条款获取即时资金。 本次发行联席牵头经办人为高盛(亚洲)、摩根士丹利与瑞银。债券将在新加坡上市,转换后的新股将于香港上市。扣除佣金及行政费用约6000万港元后,本次 融资净额约为27.4亿港元,将用作一般企业用途及潜在策略性投资。

公告披露,这批可转债年利率为3.75厘,到期日为2014年7月2日,债券初步兑换价5.88港元,全数兑换后,共计4.76亿股,占SOHO中国已发行股本的9.2%,占经扩大后股本约8.4%,债券可于3年后提早赎回。

5.88港元的初步兑换价格,较发行债券前最后交易日收市价4.90港元溢价20%,较最后5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市价每股4.88港元溢价20.49%;较最后1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市价每股4.72港元溢价24.58%。

对于该换股价,香港某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以目前SOHO中国净资产计算,20%的溢价是比较合理的,而目前市场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换股价格与市场状况好坏有关,如果像2007年的时候,换股价的溢价要大的多,但目前状况溢利20%也属合理水平。”

对于28亿港元的融资规模,他表示,发行可转债融资一般不会达到上百亿的规模,因为有利息成本,另外,发行的债券太多,将来转股后,也会使公司股权被稀释。

潜在收购进行中

一位对SOHO中国非常了解的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高层告诉本报记者,目前SOHO中国主要酝酿的收购目标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类型为商业地产与写字楼。

“ 他们一直在紧密关注市场,我个人认为,对SOHO中国来说,现在收购的时机已经到来。但究竟是不是抄底?谁也不知道底在哪里。做个假设,也许再过2个月, 一些收购的项目价位可能高一些,接下来价位也可能降一些。看趋势,SOHO中国认为抄底收购时机到来。”该消息人士说,SOHO中国的融资肯定是为潜在的 收购做准备。

“潜在收购不一定会是特别大的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项目,但200亿现金是足够应付这些开支的。此前收购的前门项目,SOHO中国使用的是他们手头现在可以动用的现金,因此发债融得的27.4亿港元不会用来支付前门项目。”上述房地产公司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她的说法与潘石屹5月19日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不谋而合。

潘石屹说,SOHO中国已经从去年奥运会后开始的不买一块地、不收购一个项目的冬眠阶段中醒来,目前在看一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内地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而如中关村这样的“跳楼货”是未来项目收购的一种方向。

瑞士某证券公司研究地产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SOHO中国出手的好机会。

“ 发债将增加SOHO中国的财务费用,因为要支付利息,如果不是项目投资,这对SOHO中国来说将是负面消息,因为不确定性会对SOHO中国的股东造成压 力,他们不知道钱用到哪里去了。”上述香港某证券行分析师称,SOHO中国的这次发债融资可能表明他们在做进一步的现金储备。

他认为,SOHO中国现金储备的原因是,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不明朗,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不明朗。手中握有更多现金,即使有项目收购,仍能保持现金流充裕,这可能是SOHO中国未雨绸缪的打算。

前述瑞士投行分析师分析称,目前北京、上海在商业地产与写字楼方面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SOHO中国以这两类房地产产品开发为主具有挑战性,他们需要专注于不受供应过度影响的领域,或需要一些差异化竞争策略。

但他也表示,SOHO中国开发商业地产与写字楼看重的是地段与土地成本、销售与出租等配套措施,以及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的定价,而这些是SOHO中国的强项。

潘石屹不久前曾表示,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小阳春”,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实施的减息、减税、放贷等措施,此后成交量降低是很正常的,银行不可能在以后的几个季度还以一个季度4.58万亿的速度放贷了。

迹象显示,潘石屹似乎在打算积极抄底的同时,不忘及时融资,现金为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9

前藍籌波鞋股融資大計之幻想





記得hw 兄曾經講過以下的東西: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869


....

 


首先攪清楚一樣野, 莊家唔一定唔好, 因為莊家可以有維持秩序既作用 ("台灣波鞋"會係一個好例子)


 


...


 


當然,可以知道他是需要錢才這樣做,但如何他這樣需要錢?


 


據街邊消息稱,台灣波鞋大股東私業是搞電子業務,並有以十億計的債務,檔野年年都蝕錢,主要是因利息費用太高所致。如電子業務賺大錢,他先會注入公司。蝕錢的話,就自己兜起來,結果就形成財務黑洞,亦成為要錢的理由。


 


我都不知他如何這樣笨,如果給我,利用一點財技,我肯定他一元也不用花,三者兼得。


 


以下是幻想,不代表真實情況,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據金魚缸賭場資料稱,大股東現時有台灣波鞋約149波公仔紙,現時時值25億香城幣。


 


另外,他現時有四家上市公司,分佈寶島及香城,分別是寶島的台灣鞋母、金石為開、及香城的台灣波鞋、中國零售。


 


首先,他應該把台灣波鞋的公仔紙售予台灣鞋母,套現一筆現金做準備,亦可以透過鞋母保留對台灣波鞋控制權,對股東的理由可以是把整合波鞋及中國零售業務,有助提升估值。


然後,找代理人成立一家境外公司,在香城金魚缸購入一個檔口,市值約1至5億,股權分散也可以,主業以電子業最佳、其次可以是工業及科網業。

然後過不久,大股東可以注入其電子業務,同時因公司虧損,故要訂下保證盈利,然後才可注入,第二年盈利當然較第一年多,估計為3億及5億,然後作價可以為10-12倍的保證盈利,即50-60億香城幣,以發行新股、可換股債支付。

如盈利不足,大股東可以等額的現金支付,現金當然是由剛才賣台灣波鞋套現的資金出啦。可換股債必要有利息,以幫大股東填期間時間所付的財務費用,亦可以避過關連交易,需要經聯交所審批的麻煩。

同時,可以大手批售新股,集資額為銀行負債多一點,以用來還該等剛剛購入電子業務的銀行貸款,以降低利息支出,提升利潤,亦可以減少大股東應付代價。

這些新股可以由大股東自身及四家上市公司購入,但應不多於公司股本的30%的股權,這樣就可以順利集資,避免有關連交易。另外股價因要集資關係,必會炒上,四家公司及大股東亦可透過套利,提高公司盈利,從而造成提高股價的作用。

現在,大股東把虧損的東西卸掉,以之換為好值錢的公仔紙及可換股債,另外之前的20多億又未花光,其他公司的控制權也沒失去,是否是好橋?

 


其中的顧慮的多為外匯管制及一些組織的重組問題,另外亦有一定的法規的問題要處理,但是以他的財力及上市的高手多,相信不難解決。


如果想得更多,可以把這家電子上市公司以現金或換股購回台灣波鞋的股權,大股東亦可以用可換股債券換股,取得控制權益,這樣電子上市公司盈利可更穩定啦。

 


我又發了一個財技大夢,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9

王晓麟读仰融:投百万美元不可能融资100亿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8/HTML_KKHG2L11PM8O.html


【核心提示 王晓麟回忆,他对仰融提出资金到位后,请代理人当董事长,后者的态度是不愿退到后台,另外仰融对投资资金避而不谈。两人不欢而散。】

7月5日,身为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公司(简称HKAC)总裁的王晓麟正在上海忙于为密西西比州的混合动力汽车项目寻找零部件供应商,由于与仰融的官司,近来这位律师出身、43岁的湖南人受到广泛关注。

在王晓麟看来,他与仰融的根本分歧是文化差异。客观来看,2亿美元项目如何投入是引发两人分歧的关键,最为根本的是伴随着两人在金融家与实业者角色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立场改变和对立心态。

“我不认为他用一百多万美元,可以融到一百亿美元的资金来做这么大的项目。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采取托管,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恰当的办法,我没有把股票给我自己,也没有把股票给他。”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王晓麟站在自己的立场,细述了与仰融间两年来的矛盾纠葛。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强调“作为律师他所说的一切都有证据来支持”。

“EB-5计划:我06年就关注了”

2003年通过收购罗孚一案,王晓麟结识了仰融。当时王带领团队到英国完成谈判,但因仰在国内的问题没有解决,无法回到国内完成协议,收购罗孚没有了下文。当时仰王关系不错,但此后没有经常联系。

王晓麟2004年变更律师事务所到纽约,后离开进入投资咨询业,三年后的夏天,仰融电话找到身在北京的王谈合作。当时仰融香港的上市公司远东金源集团 (上市代号“1188”)的两个高管先后离开,故邀请王加入该公司担任CEO。

王 调查财务后发现,只有2000多万港币的现金流,觉得没有吸引力。“2006年我对EB-5投资移民计划就很关注,当时准备在广东组团到美国寻求机会。” 王晓麟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南方的制造业的压力的增大,对策是利用投资移民计划在美国设立组装厂,以零部件出口的税率优势抵消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我的 公司主营业务是海外资源-能源的收购的consulting(咨询)。”

因此王在接到仰要求加盟的电话后,提出合作要求,“利用我已经运作了两年的EB-5计划,在美国做一个很大项目,我是搞金融的,并没有汽车生产和管理的经验,您是搞汽车的,能不能我们在汽车上合作一把。”

两周后仰融致电王晓麟,接受了王的提案——仰融负责提供汽车项目的启动资金,王负责汽车项目的融资和商业运作,同时帮助仰重振香港上市公司,合作美国的汽车项目。王晓麟2007年8月份加入远东金源集团,两个月后转为CEO。

2008年2月远东金源集团转向矿产业务,融资3000多万美元。结束远东金源集团的转型后,王开始投入EB-5和美国的汽车业务,并从华尔街说服了一批金融人才加入这一项目。其中包括唐轶、邓曦等美国金融界的重量级华裔人才。

据王称,当时和仰融分工是,王负责组建团队、前台沟通、土地、融资、政府优惠政策等等。仰融负责技术和2亿美元(最低估算)的投资。在此平台上,王负责后续的融资和金融操作。

仰融后称,在技术OK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投资如此之多,1个亿也够了。王接受了。“当时讨论结果是,仰融负责技术和投资,占80%股份,我负责组建团队和投资移民和其他优惠政策运作,占10%股份,另有10%的股份留给其他的管理团队。”

2008年8月王要求签约,仰融说直接注册。仰融的秘书在BVI(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HKAH(混合动力控股公司),仰融包括代持的10%管理层股份共计90%,王占10%。并计划确定土地后,当年10月份在密西西比注册公司HKAC混合动力公司。

“ 为了建立HKAC,从一开始我就是以HKAH为控股公司来给密州政府作演示的。”然而,10月份王晓麟在中国出差时公司常务副总唐轶(此人是王组建团队时 吸引的人才)来电称,仰融的秘书转述,要求将HKAC注册在另外一家仰融公司名下,该公司的名称在美国是仰融的独资公司,仅最后一个字母不同于HKAH。 唐还转告“仰规定的注册资金为5000美金”。

王打电话给仰融申明,最少注册不能够低于1000万美金,投资到位后确定股权。仰融没有正面回应。王转告唐轶暂时把HKAC所有股票放在王在BVI拥有的一家公司信托,受益人待定。做了这个指令后,王转向德国进行技术引进谈判。

2008 年12月,王返回美国后,带着财务总监到洛杉矶与仰融面谈。王提出土地、技术、政策、团队均已到位,要求投资资金到位。另外王晓麟表明了两点:1、资金到 位后,请仰融暂时不要露面,请代理人担任董事长。主要是考虑到仰融在中国国内的事件还未正式结束。2、仰融实际拥有的股份,根据其实际投资的资金界定。

王晓麟回忆,仰融对以上两点的态度是不愿退到后台,另外对投资资金避而不谈。两人不欢而散。

“今年3月份,我就签署了信托文件,明确规定BVI公司只是信托控股HKAC,HKAC的股东和股比按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根据实际出资确定。”王晓麟强调说。

王晓麟信托HKAC后,仰融也开始了另立门户的步伐——1月19日,仰融在阿拉巴马州注册新公司HK motor,做的是与HKAC同样的业务,紧接着停止了HKAC员工的保险。3月初派了2个人到密州关闭银行帐号,并发律师函给王,要求其交出所有公司记录和一切文件。

王回函:仰融非公司管理层也非正式股东,没有权力如此去做。所花费160多万美元(公关费用、差旅费用、香港的演讲费用)可以改为股份,也可以返还。并在回复仰融律师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中同样说明,资金、技术、团队要重新确定。

仰融随后诉讼到了法院。

王认为到法院那是最后一个解决方案,“我没有认为仰是一个敌人,直到今天。能够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还可以做朋友,没有必要树敌。作为一个专业律师,打官司不会害怕。”

“我依然在和他沟通”

“这个案件完全没有道理,我不会去打这种官司。”王称,当时他给仰融律师发了一个申明函,作为合作企业,每个人都应有承诺,按比例分配。他认为,仰融从承诺的2亿降到1亿,最后实际出资的160多万美元没有任何道理。

据王称,他当即召集了一些朋友。“技术没有问题了,土地没有问题了、EB-5没有问题了、州政府的几十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没有问题了,但是没有启动资金这个项目不能做了。如果大家今天决定停,那么就要通知所有的人。如果大家愿意提供启动资金,大家一起做下去。”

最后包括德国技术合作实体在内的投资方决定继续下去。对于仰融,大家一致达成共识:如果仰愿意继续做下去,大家欢迎。但股权必须和其他人一样,按实际出资计算,同时不能因为他个人问题影响公司发展。

在官司进展中,王表示,曾通过双方的律师询问仰的要求是什么?王愿意和仰谈,但仰的律师则转述仰的意见称,双方差距太大,没法通过和谈形式来解决。

打官司过程中,仰融派人到德国,要求技术合作方改为与HK motor(仰在阿拉巴马州的新公司)签署合作合同。

“一直以来,我都是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合作角度,都没有把门封死,仰融想谈随时可以,但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能因为谁霸道就听谁的。”

王晓麟向记者强调,“诉讼肯定对项目的推动有负面影响。现在各方面的资源来讲,我对项目进行下去是非常有信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