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安洪單挑庫克 搶食四兆元現金部位左右蘋果股東會的華爾街空頭總司令
|
|
蘋果電腦高達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現金最多的公司。 大股東「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安洪要求滿手現金的蘋果,應該發放更多現金回饋股東,一方面控告蘋果與執行長庫克獲得勝訴,另方面卻又花大錢買進蘋果股票,讓庫克好為難。 撰文‧乾隆來 蘋果公司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彭博商業周刊》以非常奇特的語氣報導:「已經連續兩年,蘋果公司的股東會都被一個無法出席的人所左右。」去年是剛剛過世的賈伯斯,今年則是直接槓上現任執行長庫克的華爾街空頭大師大衛安洪(David Einhorn)。 二月,安洪把蘋果公司與執行長庫克一狀告上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而且不到兩個禮拜,聯邦法院就判決蘋果敗訴,成了少數蘋果敗訴的案例,讓蘋果強悍的法務部門滿臉豆花。 迫蘋果分錢給股東 而安洪公開提案,要求蘋果增發「穩定配發高現金股息的特別股(Preferred Shares,媒體戲稱為iPrefs)」,以提高對股東的回報,更成為今年蘋果股東會上最被關注的焦點。 股東會中,投資人照章行事通過對現有董事會的續任,執行長庫克獲得超過出席股東九九%的支持。但是,會場內最被熱烈討論的,卻是蘋果如何積極處理高達四兆多新台幣的現金部位。 彭博資訊報導說,「即使不贊同安洪所提iPrefs的股東,也支持他繼續高調地向公司管理層挑戰。」連支持庫克的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經理人,都在推特上表達:「我們支持安洪關於資本重新配置(capital reallocation)的想法,前提是所有蘋果的股東都必須被一視同仁。」預測次貸危機 放空雷曼兄弟現年四十四歲的安洪,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一戰成名。 他從○七年七月就大聲疾呼,雷曼兄弟握有太多低流動性的房地產相關資產。他認為次貸風暴即將爆發,而火速辭去新世紀房貸金融公司的董事席位,更將自己創設的綠光資本公司(Greenlight Capital)資金部位,全數用來放空雷曼兄弟以及金融股。 ○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當時不到四十歲的安洪幫客戶大賺二十億美元,成為被媒體瘋狂追逐、華爾街最年輕的投資大師。 安洪的綠光資本目前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約一八七○.二億新台幣)投資部位,被市場歸類為對沖基金;去年更因為大力放空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把綠光咖啡的股價從一○七美元,一路摜壓到跌破四十五美元,再度為他奠定華爾街「首席空頭大師」的稱號。 安洪,的確是年輕一代傑出對沖大師中的佼佼者。一九九一年,他從康乃爾大學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就投入華爾街,五年之後,他創設綠光資本,從九十萬美元開始自己的投資事業。與今天掌管六十三億美元相較,安洪在短短十七年的時間,讓公司管理資產規模成長七千倍! 這樣的成績不是靠運氣,而是驚人的戰鬥力。 安洪在○二年發現一家行徑詭異的投資公司:聯合資本(Allied Capital),這家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旗下轉投資了一二○家企業,負責人是軍人出身,還曾經做過特勤殺手的老兵。 安洪在研究這家公司的時候,遭到監聽、跟監、騷擾,以及美國證管會的特別關照,劇情猶如好萊塢電影的真實版。 安洪把聯合資本所投資超過一二○家的公司徹底翻過一遍,揭開了聯合資本以表面的投資活動,實際上壓榨被投資者,以及千奇百怪的作帳手法,統統鉅細靡遺地揭露出來。 他與聯合資本生死纏鬥了六年,打死不退,最後還出了一本《一路騙到底》(Fooling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的專書。他在書上寫說:「主管機關只會在投資人的錢都被騙光之後,才來清理詐騙案件;但是當上市公司進行詐欺的發展過程中,主管機關卻總是視若無睹。」從聯合資本、雷曼兄弟到今天的蘋果公司,看得出安洪善於尋找市場最關注的議題,以快速且深入的研究,發掘問題;一旦問題被他抓到,他就拉高分貝、運用媒體凸顯問題,並且吸引大量市場跟隨者。 在股市,高舉「維護股東權益」大旗的職業股東從來不缺,但是能夠像他那樣精準操作,卻極為罕見。 槓上庫克卻大買蘋果股票 安洪還有一個特異功能,他是撲克牌高手。去年,他在撲克世界大賽贏得第三名,獲得獎金超過四三○萬美元(約逾一.二七億新台幣)。之前,他也曾經在不同的撲克大賽中得獎;新聞報導說,安洪記憶力與賭性堅強,是他令人難以忘懷的牌風。 空頭大師看上蘋果電腦,加上蘋果股價過去半年大跌四○%。「安洪vs.庫克」,飄出濃濃的血腥味,立刻成為華爾街嗜血媒體瘋狂追逐的焦點。 不過,請別緊張,空頭大師安洪這回不作空,他看好蘋果的未來,而且一口氣就將管理資產的十分之一、超過七.五億美元(二二二.六四億新台幣)的資產,壓寶在蘋果。 安洪第一次買進蘋果,是在一○年下半年,當時揭露的平均成本是二四八美元。 去年九月,蘋果股價從歷史高點七○五美元開始重挫,安洪卻越買越多。如今他已經持有一三○萬股,平均成本五七七美元,與目前四三○美元的市價相比,投入二二五億新台幣的持股成本,已經出現二五%的帳面虧損。但是安洪仍舊抱持打死不退的精神,越低越買,表面上與庫克對決,實質上卻以真金白銀支持蘋果團隊。 安洪大力買進蘋果,就著眼在蘋果公司帳上高達一三七一億美元、相當於四.○八兆新台幣的巨額現金部位。 蘋果開始願意傾聽股東心聲蘋果電腦是當今世界上持有最多現金的公司,財報上也顯示,這筆巨額的現金報酬率很低,全年只略高於一%;而且,現金部位還在繼續增長,估計每年現金增加會超過二百億美元,堪稱是現代跨國企業的奇蹟之一。 相較於一貫鄙視華爾街的賈伯斯,庫克當上執行長之後,對華爾街的投資人溫和許多。基金經理人集體拜訪蘋果公司,庫克偶爾會悄悄走進會議室,出乎意料地親自做簡報、回答問題。 庫克也願意傾聽投資人的心聲,開始按季發放每股二.六五美元的現金股息;換算起來,投資人持有蘋果一年可以領到每股十.六美元現金股息。以目前每股四三○美元的股價計算,股息殖利率有二.五%,比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平均值二.一%還好。 庫克還在股東大會上,花了不少時間解釋公司對一三七一億美元現金部位的處理原則。 庫克說,這一千多億美元現金,有九百四十多億美元都在國外,如果要匯回美國,必須繳交三五%的稅金;蘋果去年非常積極地投資在新創產品,資本投資金額高達一百億美元;今年在研發、新產品、供應鏈等領域上,還要再投入一百億美元。 當然,蘋果去年股東會已經宣布,將持續三年、每年花費一百億美元在發放現金股息與回購庫藏股。這與賈伯斯時代相比較,已經非常積極回應股東的期望了。 在庫克與安洪的針鋒對決中,股神巴菲特也進場「讚聲」。 巴菲特日前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的專訪,建議庫克「忽略安洪的干擾」。巴菲特說,「庫克必須專注於創造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長期價值,不能靠關注股價天天的漲跌來經營公司。」專注於公司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這不正是逝去的賈伯斯所立下的典範?但是,大家不也批評賈伯斯視股東為無物?而庫克上任之後,股價從五百美元大漲到七百美元,不也是因為庫克正面回應華爾街的要求? 安洪一面對庫克叫陣,另一面卻又砸下二百多億美元白花花的鈔票支持庫克。面對這樣亦敵亦友的對手,庫克又怎麼能輕描淡寫地「忽略安洪的干擾?」蘋果的執行長,真難當!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大衛安洪 出生:1968年 現職:綠光資本共同創辦人暨基金經理人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政府學系學士經歷:Donaldso, Lufkin & Jenrette(DLJ)企業財務分析師、Siegler, Collery & Co.投資分析師 |
伯克希爾一季度利潤飆升50%,龐大現金成焦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496受益於保險業務收益及集團整體的增長,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季度業績同比激增超過50%。
伯克希爾A股的股價在昨日收於160,294美元/股的歷史最高價,而漂亮的財報也為即將於週六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增輝。
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與芒格將回答來自股東、記者和分析師的問題,而問題可能集中在伯克希爾準備如何處理不斷增加的現金,伯克希爾的現金已從年初的420億美元大幅增加至440億美元。巴菲特今年初搞定了280億美元收購番茄醬製造商亨氏的交易,但也表示仍然繼續準備再做一筆200億美元的大交易。
巴菲特在他那份被廣為閱讀的致股東信中表示:「芒格和我都已經再度穿起了裝備準備獵象。」
伯克希爾本週宣佈其將掏出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International Metalworking Cos剩餘20%的股份,這是其在1996年收購80%股份時所支付的40億美元的一半。
然而,FT認為,此類交易對於龐然大物伯克希爾所擁有的現金儲備而言還是太小了。
伯克希爾自1967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分過紅,這意味著82歲的巴菲特必須不斷的尋求新的投資。
伯克希爾一季度淨收益達到49億美元,同比漲幅超過50%。對於業績貢獻最大的板塊來自保險業務9.01億美元的利潤,而去年同期其保險業務利潤為5400萬美元。利潤的增長包含包括與瑞士再保險旗下公司的合約修改帶來的一次性收益2.55億美元。
伯克希爾一季度的總收入達到43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81億美元。
在今年的大會上,巴菲特還首次邀請了看空伯克希爾的對沖基金經理Doug Kass參會來挑戰自己。
今日的會議將是巴菲特的公司與其支持者的一場盛宴,在今年的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寫到:
美國蘊含這大量機會。如果你是一個CEO,你有龐大能轉圈的項目但受困於短期的困難,打電話來伯克希爾吧,讓我們幫你。
康美故事 509 --- 2011年虛構8億元經營現金流 奧德修斯
http://xueqiu.com/1874225445/23792895如果說之前在雪球和《證券市場週刊》上的文字還只是「合理的高度質疑」的話,那麼康美在2010、2011年報中現金流數據的詭異,則足以證明康美和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珠江正中在肆意造假。
康美自從2006年「綁定」廣發證券後,持續巨額融資的同時,收入、盈利也高速增長,合併現金流量表上反應的「淨經營現金流」數據相當強勁,對挑剔的投資者和分析家而言,這樣的增長也是高質量的增長,以高質量的增長為基礎的持續大額資本開支,從長期而言也將有利於上市公司,於是自由現金流的持續惡化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是,整理康美自有合併子公司以來合併報表和母公司報表中「淨經營現金流」的數據,可以看到,雖然歷年合併報表中「淨經營現金流」數據靚麗,但在2011年母公司報表中,「淨經營現金流」為-2.41億元,合併報表與母公司報表數據差額為8.16億元,這部分現金流只能來自於當年納入合併報表範圍的子公司。
查看原圖2011年報中,納入合併報表範圍的共有25家公司,其中在年報中分兩部分披露了17家附屬子公司不同內容的數據,基礎數據質量很差。這17家公司當年淨利潤合計為-668萬元,處於虧損狀態。由於康美的主要收入和資產集中在母公司(另文說明),因此,由子公司正常經營而獲得8.16億元淨經營現金流,根本不可能。對這一巨大差額的另一種解釋是,可能來自被計入「其他與經營相關的現金流」的政府補貼,經查證,2011年報中當期政府補貼為3876.8萬元,此外還有因亳州中藥城項目而收到的亳州政府返還款2.81億元,但是,即使這兩筆金額都計入子公司現金流量表,也還有近5億元缺口。唯一有可能填上這個缺口的,可能就是在亳州從事商業地產開發的華佗中藥城了。
據康美2011年報,有關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有限公司的數據如下:
查看原圖這個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底,這個總投資為15億元的項目,工程累計投入6.78億,完成進度45.2%,此時還處在投入期,也不可能為康美貢獻約5億元經營現金流。那麼康美又如何將母公司的-2.41億淨經營現金流變成合併報表中的5.75億呢?
進一步的分析需要一點笨功夫,直接對比年報中合併報表和母公司報表中「將淨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的部分。
查看原圖可以看到,兩張報表主要的差額集中在「經營性應收項目減少」和「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兩項差額合計約8.7億元。更具體地說,2011年度納入康美合併報表中的25家子公司當年「經營性應收項目」比2010年減少了4.3億,同時,這些子公司的「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了4.4億。由於我們直接觀察合併報表與母公司報表數據的差額,在正常的合併報表處理過程中,所有內部交易項目都必須抵銷,因此,未被抵銷部分,只能是來自於合併報表範圍外部的真實交易數據,不受處理合併報表過程中諸多內部交易項目的影響。就這樣,康美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貢獻」出8.7億元現金。為了查證這多出來的現金,我們繼續分析康美的「貨幣資金」。
查看原圖2011年底,康美合併報表顯示其持有63.2億元貨幣資金,其中60.6億元由母公司直接持有,而25家子公司合計持有2.6億元,也就是說,康美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持有的貨幣資金合計遠遠不到8.7億元。
查對2011年度收入和盈利情況,可以看到25家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對集團外部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7億元,而且獲得1322萬元淨利潤。由於2011年報並未披露17家主要子公司的收入數據,無從對比,但是要將淨利潤從合計-668萬元提升到1322萬元,需要增加淨利潤1990萬元,而這只能是17家主要子公司之外的公司,查看這些其餘8家子公司的業務和註冊資本,就知道這幾乎不可能,否則也能夠成為「主要子公司」而予以披露了。
即使認可25家子公司實現的對外銷售合計為5.7億元,淨利潤有1322萬元,以這樣的銷售和盈利能力,如何「貢獻」8.7億淨經營現金流呢?
查看原圖因此,我們可以認定,康美在2011年度財務報表中,虛構了約8億元淨現金流量。
現金是人生鬥爭的武器 黃祖斌
http://xueqiu.com/9386038954/23850768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一個社會階層傾向於固化的中國社會,社會底層人士如何有所發展,是很多底層人士所面對的難題。
不久前,有三個事情,讓我感慨不已:
1、最近有一個洋快餐品牌廣告經常看到:餐廳裡,幾個女子通過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傳看一些照片,具體忘了是什麼,應該是時裝吧,引發眾女的羨慕之聲。另幾個小男生,也通過類似的工具,傳看某人買的汽車,發出見見過世面的小世民的感嘆聲。隨後,這個洋快餐15元的午餐組合就出現了,廣告的創意是通過低價的快餐,可以節省出買車買時裝的錢。真是奇特的想法,窮得時裝和汽車都買不起,搞不懂居然有這種奇異的想法。
2、我有個表弟,從小學習一直很差,身體也不好(挑食的人就這樣)。我記得他剛剛畢業的時候,在我老家一個工廠裡當工人,一星期大概要工作6天,並且其中的大概3天晚上還要值班,9點下班後,就睡在廠裡。月薪只有1000多。我當時心想,這哪有什麼前途?但是當時中國所謂的勞動紅利的存在,就給了企業儘可能剝削廉價勞動力的社會基礎。
最近瞭解到,我這位表弟通過勞務中介,去了新加坡打工,付出的中介費是2萬元,合同期2年,月薪提到差不多人民幣1萬元。這個新加坡工廠是否提供食宿,情況不明,不過2年24萬元的收入,總算還可以。在去新加坡之前,他的月薪也不過3000左右。
讓我震驚的是,我這位表弟去新加坡打工的工資所得,早有了消費的安排:買輛小汽車。
就我老家(江蘇海門市)那個地方,從南到北,或從東到西,穿過市區,騎自行車應該不需要20分鐘,一個藍領工人,買車幹什麼?去月薪3000元的工廠上班開車更方便一些?我二姑為了這個兒子結婚在農村蓋了樓房,面積大得應該能住下30人,但也花光了夫妻二人所有的積蓄併負債不少,直到房子蓋好後六七年,債剛剛還清。
3、去年春節時,我岳父私下對我老婆說,他退休了,一共存了大概10多萬元,想給我們買輛汽車。我老婆轉述了這個想法後,我自然很震驚,也感覺非常的悲哀。我岳父一生都沒掙過大錢,雖然是做外科手術的醫生,但因為是在一個礦企下屬的醫院上班,工資經常都要拖欠兩三個月,頂多就是收了點患者送的煙,因此還染上了吸煙的毛病。身有糖尿病,腿腳也不利落。終生都省吃儉用。居然想用這些錢給女兒女婿買輛注定不斷貶值的車。當然,我岳父全心全意為女兒女婿的利益考慮,這也很讓我感動。我捫心自問,我要是退休後只有10多萬元, 不要說給女兒買汽車了,自行車也不會。
今天李**當選為新一任中國政府總理,且不論他面對的是房地產市場硬著陸的風險,透支的人口紅利和環境成本,連出租車司機被公司盤剝的份子錢黑心制度都要由新一屆政府來改革,更不用說觸動眾多利益集團的種種弊政了。所以李**這個職位,其實是份苦差事。奇怪的是門戶網站報導稱,他和李源潮同是厲以寧的學生。我估計厲以寧的學生們紛紛互相致電慶賀。為什麼慶賀?地球人都知道。
不論是哪一個社會,既得利益階層,或是已經成功的階層及家庭,很容易鞏固他們的地位、財富。一個高校畢業生,縱有創業的雄心,也有不錯的投資項目,20家銀行,未必有1家願意給其提供100萬元的貸款。但1個靠房地產暴富的億萬富翁,很可能有20個銀行為了把貸款貸給他使出36計,打得頭破血流。
在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社會底層人士越有脫穎而出的機會。解放前中國天下大亂,於是很多農民出身的人,成為解放軍高級軍官。解放後,這種機會幾乎不存在了。改革開放初期,天下太平,但是經濟水平比較低。雖然一些回城知青,或是刑滿釋放犯,很難在國企裡找到工作,但開個小賣部,或是隨便販賣些什麼,在商品緊缺的時代,很容易就致富了。目前的中國,犯罪率持續大幅下降,中國經濟規模已是世界第二,但當中國人口紅利到了向下的拐點,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告別2位數時代後,社會底層的人面對的是越來越小的向上發展的縫隙。現在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供大於求,任何一個事業,投資門檻可能是20年前的100倍,甚至是1萬倍,一般人根本賠不起。於是當老闆,越來越是老闆們的事。
有人說底層人士向上發展,要擴展人脈。這當然是一個不錯的思路,腿腳勤一些,臉皮厚一些,確實可以結識更多較高層次的朋友,不過這個社會的明規則是,朋友也是分階層和檔次的。1個千萬富翁是沒有多少興趣去赴3個百萬富翁(1線城市已經很少有人好意思說自己是百萬富翁了)的聚會的(越是富的人,對吃飯越沒有興趣,甚至這已經是他們的負擔了),千萬富翁想得比較多的是如何結識億萬富翁。想通過結識擁有較多資源的人,來獲得他們的無償幫助,恐怕非常難。
我想起《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情節,張三丰結識了郭襄,郭說讓他去找郭靖(郭靖當然會很喜歡他),但郭襄又告訴他,自己的極品姐姐很不好對付,讓他小心。二人分手後,張三丰偶遇一對農村小夫妻,女的不斷鼓勵男的要和大哥分家。張三丰心想,這對農民小夫妻尚有志氣獨立門戶,自己何必看郭襄姐姐的臉色過日子?於是張三丰獨立門戶,創立了武當派。
我的意思是,有點志氣的人,一般都不想通過給別人增加負擔的方式來實現發展。誰不討厭損人利己的人?
對於社會底層的人要想向上發展,或者在這個缺乏安全感的社會裡,讓自己心理上感到很踏實,比較安全,我個人覺得,有兩件事一定要做:
1、看書。
據說中國命相學認為,一個人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分別是:命、運、風水、積德、讀書。這個似乎流傳比較廣,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大概是10年前,3年前又聽一個講師提到這個,他還講了個有趣的比方:命是第一位的,好比一個人已經因殺人罪判了死刑,他讀再多的書都沒有用。當然,如果李雙江之子出來後,再殺了人,他就是不看書,也未必就被槍斃。
前4個因素不好主動地去掌握,但讀書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尤其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回憶我從小到大,最遺憾的事,恐怕就是沒有足夠的書可讀。當然,書隨意可以得到,供應無限,也未必能保持長久的興趣。讀書最重要的不是掌握一種治感冒的方法,而是瞭解這個世界,認清發展的方向。一個人如果做的是紡織行業,他就是再聰明,再勤奮,也不會有多大的前途。看看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最終賣掉紡織設備就知道了。不讀書的人,眼光一定不會很高,很容易就滿足了,也很容易錯過機會,甚至機會出現了,根本不知道這是機會。
這裡再說說我一個表妹的事。她在高中時,我就出巨資(大概90元)給她買了一套《10萬個為什麼》,一共12本,一再告訴她要多看看。但因為重視不夠,另外江蘇的應試教育排斥這種東西,結果沒有看。自然她的眼光就不會很高,今年春節結了婚,打聽下來,有可能嫁給了一位農民工。他老公的工作是隨建築施工隊在全國轉戰,去年還在北京,今年就去上海了。我問她妹妹是什麼學歷,她妹妹也不瞭解。但願是南京大學畢業的土木工程師吧。現在我這位表妹在老家一個肯德基店裡工作,有時候要上夜班。她家根本就沒有書架,也沒有閱讀群書的興趣和習慣。
我二表妹不久前來北京出差,分別見了我弟和我。瞭解到,她和男朋友努力在明年能有10萬以上的存款,以準備在江蘇南通市買房。奇怪的是,她準備先買車。再過一兩年才能有10萬,我無法想像什麼時候才能有住房的首付。
這裡順便多說兩句。在網上看到,很多中國女人喜歡往外國人身上靠,其實很多外國人就是在國內混不下去的社會垃圾。也看到,在中國一些城市的酒吧,或是一些聚會,外國男性來免費,中國女性要參加則有一定的金錢門檻,明碼標價。中國的女性同樣處於東亞,智商和日本、韓國的女性一樣高,不過更有優勢,那就是一直有向上發展的想法。而日韓的女人則甘當男人的附庸。看看中國的高校,女生的學習成績比男生要高很多。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班上11個女生,19個男生,有一次期末成績下來,21-30名,全部是男生。第一次英語6級考試,報考的女生全過,而男生只過了大概5個人。
但為什麼中國社會女子的社會地位,發展前途,事業成就,普遍不如男子?是因為男人力氣大?還是因為社會偏見?力氣的因素基本可以排除,社會偏見也是比較有限的。對於企業來說,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就是核心競爭力,和性別有什麼關係?我個人總結的原因是,中國的女生普遍不喜歡學習課本之外的知識,除教課書外,沒有閱讀的習慣。如果不能大量閱讀,怎麼能提高擇業、發展準確方向的概率?顯然,錯誤的方向,有可能就是南轅北轍,而正確的方向,可能事半功倍。
再聰明再有見識的人,如果缺乏足夠的信息,也很難知道準確的方向。這兩天看到一個文章,講的是為什麼徐海東抗日戰爭後期就不再指揮作戰,更缺席解放戰爭的人,為什麼能評上大將軍銜,而且只排在粟裕的後面。長征路上,毛澤東和張國燾分裂後,只有近1萬人的軍隊。當時已經做好了部隊被打散後去蘇聯境內避難的準備。毛澤東本人還做好了部隊被打散後,去白區做地下工作的準備。後來通過國民黨報紙,知道了陝北劉志丹、徐海東已經發展了較大的蘇區,這才準備去陝北。但徐海東是張國燾部下,張已另立偽「中央」,所以能否去陝北,不好決定。於是毛澤東給徐海東寫信借款1000大洋,投石問路。徐海東決定給(不是借)5000大洋。毛澤東非常感動。後抗日戰爭時期,徐海東重病,一次慶功大會上當場大吐血,毛澤東特意發電報:「安心養病,天塌不管。」
2、積累現金並投資。
通過自有資金的正確投資,是逐步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致富的次高境界。最高境界當然是用別人的錢致富,巴菲特如果不是通過保險公司的浮存金加槓桿投資,不可能如此富有。
通過腦力或是體力掙錢是非常有限的。農民工50歲以上,基本上沒有企業願意用。除非是會計、醫生、律師等越老越值錢的職業,不少職業的空間都受年齡的限制。所以要想早日擺脫為生存而工作的狀態,就必須把現金當成人生鬥爭的武器,通過投資致富。
既然是社會底層人士,自然不會有巨額遺產等著自己,爸也不叫李剛或是李雙江,那麼現金的積累,就是必然的一個過程。比較有錢途的人,一般會努力工作掙薪水,不花的錢儘量不花。
讀過一些價值投資方面的書的人,一般都會瞭解約翰.坦普爾頓和巴菲特這2位最終成為百億美元級巨富的人,年輕的時候是如何動腦筋節省每一分錢的。巴菲特父親雖然因為很偶然的原因成為國會議員,但一直不是什麼富人。巴菲特出生的時候,他爸因為窮得叮噹響,一度動員老婆回娘家,因為這樣可以吃飽飯。所以巴菲特財富的積累,完全靠自己。他大概只有10歲的時候就開始送報紙掙錢,早上大概5點鐘起床。累計送的報紙,有幾十萬份。
考慮到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溺愛的陋習,出生於社會底層,也未必不是什麼壞事(一個小屁孩如果像李雙江之子那個操性,如此囂張,說不定早被人弄死了),特別是出生於錢不夠花的家庭。最悲哀的是,一些家庭並不富裕,卻富養孩子。以後愛滋病很有可能可以治癒,但富養孩子導致的一些毛病,可能永遠無法治癒。
一個人如果收入不錯,並有節儉的「惡名」,那當出現良好的投資機會的時候,他如果想融資,也有更多的渠道和額度。以我為例,我在2005年的時候能有200%的股票倉位,就是通過融資。我父母非常放心地把錢借給我。我現在要想借錢,也有不少渠道。一句話都不用講的渠道都有:券商根據股票賬戶的市值提供的最多50%,年利率8.6%的融資。當我確定股市有大機會時,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槓桿放大近40%。但如果一個月光人士,股票賬戶只有1萬元,就是願意出30%的年利率,券商也不會做這種融資業務。
分清投資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是中國底層人士需要做的第一步。一定要有這個意識。上文我這位二表妹,穿的居然是800元的羽絨服,怪不得要到明年才能和男友存下10多萬元。如果不能把資金持續地用於投資,取得投資收益,而是不斷地消費掉,不僅可能長期停留在社會底層,還可能因為社會的劇烈變化,導致晚年淒涼,並拖累下一代。為什麼小布什能當美國總統?如果沒有老布什,這種概率是多少?更具體地說,如果子女的教育上投入不足,如何立足於社會?最近看到一級圖片,講國外部分所謂的DIAO絲青年的狀況。非洲或是南斯拉夫畢業的就不提了。有個意大利的工業化學博士,37歲,畢業後當了環衛工人。一個美國女學生,28歲,大學讀了5年,有繪畫和商業管理的學位,但只能在咖啡廳裡當服務員。一個意大利女學生,有文學和哲學的博士學位,但做的是保姆的工作。一個30歲的雅典男學生,有土木工程學位,只能當廚師,為了保住工作,還要用業餘時間學烹飪課程。一個24歲的美國男學生,讀了4年多的傳媒,到了好萊塢,當的是餐廳服務員。
總之,社會是比較現實的,社會是比較殘酷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瓜分得差不多了。但社會底層的人,並不是沒有機會了。個人努力奮鬥從概率上並不能100%有所發展,但發展的機會能大大提高,如果多讀書,能少走彎路,盡快步入正軌,而現金最好把它當成人生鬥爭的武器。人無遠慮,恐有近憂。
有了現金,如何投資,當然是另一門學問。過去20年,特別是過去10年給很多人帶來巨大財富的投資渠道,在中國經濟增速告別10%增長後,未必能繼續成為財富增長器。
A股現金之王 中國建築2012年股東大會紀要 財長
http://xueqiu.com/1906426568/24293079前期參加了中國建築的股東大會,與易軍董事長等管理層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該公司是我遇到的管理最規範的央企,每一項議案都是單獨討論表決,效率低但溝通充分,信息量大。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一個鋼構供應商以股東身份在會上提出了採購環節的不公平待遇,獲得了很好的反饋以及進一步解決問題的渠道,股東大會好像成了上訪通道,這其實對於人治化特點突出的中國公司來講也許是個有益的嘗試。
產業鏈居主導地位2012年末公司擁有1173億現金,是A股(金融行業以外)現金之王,而其市值僅900多億元;對比巨無霸中石油,1萬多億市值擁有的現金尚不到500億。
公司利潤主體是持有53%股份的中國海外發展,主營地產開發,已在香港上市,中國海外2012年淨利潤153億元,佔中國建築淨利潤的67%,所以中國建築的估值基本是參考地產板塊。前期中國海外市值下跌近30%,也直接帶動中國建築大跌,直逼前期低點。
目前持有的中國海外發展53%的股份以及中國建築國際57%的股份合計市值900億元左右,
2012年底地產儲備6717萬平米(2013.5月末已達7114萬平米)從其存貨2544億元中扣除已完工未結算等資產估算,其每平米賬面成本不足3000元。
公司資產負債率高,是因為分包、墊資等建築行業特點,總負債5121億中有息負債水平並不算高,橫向比較,是八大央企中最低的。
2012年利息支出81億元,扣除資本化及利息收入,財務費用為41億元,上升43%。融資成本5.7%,比2011年上升0.5%,比同類企業低1%,今年會充分利用香港市場融資。
315億元預付款主要是拿地和前期拆遷成本;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合計2634億元,反映了產業上下游現金佔用能力,大幅降低資金成本近百億,有點類似當年國美、蘇寧的產業鏈金融模式。
經營管理水平較高
房建業務開始收縮,因其利潤率低,公司主動限制其發展,未來資源重點向市政、路橋等基建領域傾斜。當前房建、基建、地產業務佔比為75:14:10,十二五期間要調整為6:2:2,最好是5:3:2。
公司經營策略是只做大項目、高端項目,堅決放棄低端項目,3億元以下的項目一律不接。全國300米以上超高建築90%以上、中心城市航站樓50%的項目是公司承建。
公司高水平的規範化管理主要體現在採購環節,去年底網上採購規模達到200億元,直接降低成本4%,下一步將突破1000億元規模,以後所有的供應商、2000多億的採購項目將全部進入網上採購平台公開審核、招投標,預計能降低幾十億元的成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透明度,防止腐敗,降低成本,這在所有央企中都是領先的。
每一個地產項目都由集團拍板決定,BT投資等都是區域化管理,都要有實物擔保,就是要抗衡官員流動風險;不介入三、四線城市,因為其債務償還能力差。
所有應收賬款實行終身責任制,落實到具體人。當前應收賬款佔收入29%,比央企同類企業低8~14%。
國家的營改增政策使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不確定性當前公司業務中,交通運輸業、有形動產租賃、設計諮詢、勘探及檢測檢驗服務業務增值稅率為 11%、17%或6%.佔公司收入絕大部分的建築類增值稅率國家初步定在11%,比當前公司的3%或 5%的營業稅大幅度提高。
由於建築行業的分包、結算特點,大部分上游供應商無法提供進項抵扣發票,以中國建築當前房建業務7.8%、基建業務10.8的毛利率水平,如果11%的稅率付諸實行,業績的影響將非常大,而對於其他區域性的建築公司更可能是滅頂之災。
所以公司牽頭建築協會向國家積極建議,希望將建築業增值稅率降為6%,從目前進展看會有較好的結果,但直接降為6%的可能性不大。
地產業務有下滑趨勢從建築業務看,公司2013年新簽合同額、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等指標都是逐月攀升,增長較好,但利潤主體的地產業務卻出現逐月收縮的勢頭,投資者應該重視其中蘊含的不利因素。
查看原圖股權激勵公司用於股權激勵的股票已經回購完畢,共1.47億股,約佔公司股本總額的0.4893%;實際使用資金總額為5.26億元;最高成交價格為3.71元/股,最低成交價格為3.12元/股,平均成交價格為3.58元/股;起始時間為2013年6月6日,終止時間為2013年6月25日。
也暗示公司股價在3.5元以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回購成本計入財務費用,分年計提,對業績影響微乎其微,但對高管的激勵和督促作用更強。
公司股權激勵是央企中罕見成行的,是因為國家已經把中國建築當做第一個央企市場化經營試點,所謂第一個試點的意義基本上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市值考核也可能計入政績,所以中國建築的政策改革紅利剛開始。
瘋狂的網絡金融淘金剛剛開始:現金寶、餘額寶、活期寶、各種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125.html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未來或將出現多個「XX寶」產品。實際上,恆生電子旗下數米基金網的「現金寶」於今年4月份就已上線運行,但由於其影響力有限,因而沒有被市場發掘。而「餘額寶」借助淘寶和支付寶的平台效應一經推出便迅速引起了市場對「XX寶」這一新興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高度關注。6月26日,東方財富旗下天天基金網也宣佈推出「活期寶」來分食這一潛力巨大的蛋糕。
餘額寶用戶激增,一方面說明了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正在爆發出巨大能量,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用戶對於互聯網金融存在著巨大的需求
支付寶和天弘基金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13日上線的餘額寶服務,截止6月30日24點累計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累計用於消費的金額12.04億元。截至6月30日24點的存量轉入資金規模達到57億元(含週四15點後至週日已申購未確認的金額)。只用了18天時間就讓合作夥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寶貨幣基金成為中國用戶數最大的貨幣基金。
餘額寶、活期寶、現金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出現更多的創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
活期寶:開通天天基金網上交易賬戶,登錄後即可使用「活期寶」。活期寶(原天天現金寶)是天天基金網推出的一款針對優選貨幣基金的理財工具。充值活期寶(即購買優選貨幣基金),收益最高可達活期存款10餘倍,遠超過一年定存,並可享受7 x 24小時快速取現、實時到賬的服務。
現金寶:現金寶是是由匯添富基金公司推出的一種儲蓄賬戶,也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基金。基金理財是基於匯添富貨幣基金的理財功能,對現金寶賬戶充值,實質是申購了匯添富貨幣基金,還可對匯添富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進行申購、贖回和定投投資等交易操作現金寶的基金理財功能,可以讓客戶以低至4折的申購手續費,購買匯添富旗下的所有基金。通過匯添富網上交易購買貨幣基金後,如急需資金,可在申請貨幣基金份額贖回時選擇」快速取現」服務,完成快速取現操作後,資金實時到賬至購買貨幣基金的銀行卡中。
對話深喉:2億現金加增發換股,這是360控股搜狗的最終協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60.html「360控股搜狗作價12億!」這是2013年7月11日晚「搜狗出嫁」這樁肥皂劇的最新版本,當然更新的版本則是搜狗CEO王小川給出的回應「不靠譜」。
誠然,將記憶倒帶, PPS在被百度收購的傳聞落地之前,官方微博也曾義正言辭的回應稱,關於百度收購PPS的傳言是「對PPS詆毀、捏造事實的低俗無恥手法。我們低調,但是我們絕對不好欺負!我們會用一切行動來證明!」當這樁塵埃落定後,記者再次問起當初官方為何否認時,得到的答案無非是「呵呵」、「哈哈」、「哦哦」。
所以說,一切回應在公告之前都是紙老虎,有時「謠言」才是最具可讀性的產品。
昨夜,黑馬哥突然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自稱「深喉」,希望談談360和搜狗這些事,大部分聽起來像真的,這裡只做轉述內容真!假!自!辨!
對話:協議是什麼樣子
i黑馬:360控股搜狗是真的?
深喉:此事不假,上週四、五確定的條款,上週末董事會通過,並有第一波消息傳出。如網上所說今天(美國東部時間7月11日)簽約的可能性非常大。
i黑馬:收購還是控股比例多少?
深喉:是控股,超過50%,應該是51%-60%之間,不會超過70%,其中還會附加部分增持條款。
i黑馬:估值呢?
深喉:12億至14億美元之間。
i黑馬:具體交易形式是?
深喉:2億美元現金+360公司增發8-10%的股票價值4-6億美元的股票增發並與搜狐進行換股。
i黑馬:承銷商是誰?
深喉:花旗是承銷商,瑞銀(UBS)也有可能參與其中。
i黑馬:什麼時候公佈?
深喉:不會超過兩週,理論上耐性好會等到財報發佈,但夜長夢多,不屬於360的性格。
i黑馬:王小川為何否認?
深喉:呵呵。
(弦外音)聊天止於「呵呵」——不過隨著謠言,在20天內已股價大漲20%的奇虎,今日又大漲3.53%。
之前唱的是哪出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搜狗被「某某」收購的傳言了,百度、阿里、騰訊甚至小米蘇寧,只要是市面上有流量需求的公司,大多都會和這筆交易沾上或多或少的緋聞。據深喉透露,其中小部分是真的,大部分非常不靠譜。
在此次360收購前,最具表演天賦的便是與阿里有關的傳聞,但據另一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由始至終,從未參與到併購傳聞之中,同時該人士還向樹先生分析了其中的門道:
一方面,對於出售方,增加議價能力。可能當時已進入了(目前看來的確是)談判的白熱化階段,對於估值、增持條款一直沒有落定,出售方需要出現大的虛擬買家來增加議價權,至於事情真假,即便購買方有足夠的信息對此確認,但一經媒體過度忽悠,所有人心裡都會打退堂鼓,即便是再冷靜的談判者也會出現心裡波動。
另一方面,對於搖擺者,形成刺激。眾所周知,在這樁交易中,收購搜狗對於百度來講,並沒有太多的商業和技術價值,唯一的購買理由,則是減小360的競爭力,因此一直是其中的搖擺者,同時市面上其實除了360以外,騰訊依然對於搜索「賊心不死」,但搜狐則相對清楚搜狗的價值,賣是一定可以的,拿來現金去為視頻鋪路才是正道,賣給誰反而顯得無所謂。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
在《用估值模型計算,搜狗到底值
多少錢?》一文中,T. H. Capital(天灝資本)CEO兼首席分析師侯曉天曾通過乘數法來對搜狗進行過估值,並認為:
百度去年總收入為35.71億美元,流量所佔市場份額為74.5%,因此,每一個百分點的流量的收入是47.5美元。搜狗去年的收入是1.24億美元,流量所佔市場份額為7.7%,因此,每一個百分比的流量收入是16.1美元,它變現能力是百度的33.6%。如果以搜狗的市場份額6.2%、5%和4.5%的情況下計算,現在出售的價格應該在7.4 – 10億美元之間。
按照估值模型,上述分析較為合理,但實際上,在實際中有幾個因素會造成價值的波動,其中包括,首先,同樣的搜索份額,360與搜狗的變現能力的差異以及輸入法和瀏覽器對於估值的價格會有所出入。其次,出售者由於議價能力強從而出現的估值溢價。其三,由於交易存在換股,雙方均會對目前的市值進行重新的評估,市場上是否出現了某方市值高於內在價值的情況。
可以看到以上三個因素皆對搜狐(搜狗)有利,因此獲得搞過10億美元的估值也較為合理。
未來資本走勢會如何?
圍觀者看著鬧,持股人玩心跳。這筆交易除了對行業格局有較大影響外,由於利益相關方搜狐、百度、360均是上市公司,因此該信息反射到資本市場也會出現較大波動,且讓我們來看下對資本走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搜狐:(昨日上漲0.78%,近20天上漲10%)最大的獲利者,雖然失去了搜狗的絕對控股權,但作為股東之一,依然可以通過搜狗對其進行流量輸入。在獲得2億美元現金後,加上現有的10億短期投資和現金,其在視頻產業的投資與併購上有了更大的騰挪空間。同時在獲得8-10%的360股票後,這一優質資產無疑是公司較好的背書,類似的故事雅虎和阿里巴巴似乎曾經上演。
奇虎360:(昨日上漲3.53%,近20天上漲20%)較大的獲利者,控股搜狗後,根據CNZZ的報告360搜索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6.58%+9.27%=25.85%,同時搜索技術也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但考慮到此前股價已經有較大幅度,同時搜狗此前並未公佈公司的完整財報,無法獲知其獨立盈利能力,這將是控股後,360二季度財報最大的「X」因素,同時由於整合的困難以及王小川的去留問題存疑(按照程苓峰說法,王小川手中有1億美元單干的OFFER,同時對360價值相對較低),這均是360投資者需要判斷和考慮的。
百度:(昨日上漲3.91%,近20日上漲7%)再次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不為」,在這次併購中,呈現進退兩難的局面,但由於昨天消息放出後,股價依然有所提升,可以認為市場目前相對認可其300-350億之間的市場估值。
瑞典淘汰現金 教堂奉獻也刷卡
|
|
日前,瑞典媒體《在地人》(The Local)報導,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區銀行發生一起搶案,不過最後嫌犯卻是兩手空空落荒而逃,因為銀行內根本沒有現金可搶。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副教授亞維森(Niklas Arvidsson)更出具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無現金社會已是大勢所趨,瑞典的紙鈔與銅板預期在未來二十年內完全消失。 無現金社會可降低搶案發生機率 一六六一年,瑞典領先歐洲各國,率先推出紙鈔;時至今日,銀行業龍頭瑞典北歐聯合銀行(Nordea Bank)卻指出,北歐國家早在三十年前就淘汰支票,放眼未來,淘汰硬幣和紙幣的無現金銀行才是符合邏輯的商業實務。一九七○年代紅遍全球的流行天團ABBA成員奧瓦爾斯(Bjorn Ulvaeus)在兒子遭搶三次後,出面宣導無現金社會概念,他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CBS News),完全數位化的經濟運作將使得搶匪的日子很難過。 根據瑞典的犯罪防制委員會(Brottsforebyggande radet)統計,二○○八年報案的銀行搶案有一百一十件,至二○一一年降至十六件,為三十年來歷史新低;去年雖然微幅上升為二十一件,但瑞典銀行家協會(Swedish Bankers' (Association)安全專家卡爾森(Par Karlsson)認為,降低現金流通量不但能保障銀行人員安全、促進大眾安全,就連運鈔車等在途中的搶劫犯罪也隨之降低。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目前紙鈔與銅板等實體貨幣僅占瑞典經濟體運作的三%,低於歐元區的九%及美國的七%。在瑞典,不但公車已經全面不收現金,就連教堂捐獻也可以刷卡,以瑞典南部的卡爾古斯塔夫教堂(Carl Gustaf Church)為例,前年就在教堂內安裝讀卡機,方便信眾捐獻。 取代現金的電子化交易,還可以防制貪污受賄等地下經濟。專門研究地下經濟的奧地利林茲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of Linz)教授史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表示,使用塑膠貨幣比例較高的社會,地下經濟活動的比例相對來說比較低,這也是比起喜用現金交易的義大利及希臘等地,瑞典的地下經濟犯罪相對較少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雖然無現金社會降低了搶劫及貪污受賄等犯罪,電子化交易卻造成網路金融犯罪的增加。根據瑞典犯罪防制委員會資料,網路詐騙案件數量從二○○○年的三千三百多件,到了二○一二年已躍升至二萬二千多件。亞維森指出,網路犯罪增加恐怕難免,其餘會伴隨而生的副作用包括停電、當機或駭客入侵等狀況,完整緊急配套的備援措施,以便維持正常交易不可或缺。 |
|
百度116噸現金買未來:360洽購搜狗對賭未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831.html突破規模搶佔格局 360堅定信心要吃下搜狗
在互聯網,從來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一的淘寶活下來了,第二的易趣死了;第一的迅雷活下來了,第二的網絡螞蟻死了;第一的OICQ活下來了,第二的MSN死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都很危險,因為很多時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360就是這樣的,通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的幹掉了我們曾經耳熟能詳的KV殺毒、瑞星殺毒、天網防火牆、金山殺毒、以及後來的卡巴斯基等安全軟件,成為目前PC端國內安全市場份額第一的安全軟件。
電腦體檢、木馬查殺、漏洞修復、系統修復、電腦清理、優化加速、電腦專家、軟件管家,一切看上去都那麼完美,除了前段時間被《每日經濟新聞》曝光,收集用戶隱私,並且上傳的醜聞之後,對360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安全軟件」的形象不復存在,而手機端的發展,也屢受挫折,被蘋果下架,現在又面臨新的對手在產品領域競爭。
百度重金佈局無線業務之後,大流量的導入導出,以及佔據APP重要發佈入口,基於PC和移動互聯端的市場格局發生劇烈變化,變局之下,百度的對手們,尤其重金開始做搜索的360受到的影響很大,業內紛紛對360尤其搜索業務看空。
目前360在國內搜索行業,剛剛起步,與先發優勢明顯的百度搜索而言,在規模和訪問量上尚不能同日而語,所以選擇國內比較知名的搜狗併購,再發力,是先打算具備一定的規模後再尋求與百度的競爭,那無論是百度收購91無線,還是360成功收購搜狗,對於目前的互聯網格局均會產生影響。
影響一:收購搜狗對於規模幫助到底幾何?
根據艾瑞諮詢《2012-2013年中國搜索引擎行業年度監測報告》中指出:2012年,全年百度營收223億,佔搜索引擎企業年度總營收的79.5%,繼續佔據行業領先地位,優勢明顯。谷歌中國雖然流量份額收縮,由於聯盟廣告及出口易廣告業務的支撐,仍以15.8%的收入份額位居第二。搜狗營收8.3億,佔比2.9%,搜搜4.1億元,佔比1.5%。
這意味著,目前360搜索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極低,即使成功收購了搜狗,份額也與第二位的谷歌相差甚遠,且12億美金的收購價格,在百度19億美金的壓力之下,搜狐的預期是否會被拉高?能否成功收購,成為疑問,而搜狗負責人也多次公開否認被360收購傳聞。作為搜狐張朝陽多年的搜索引擎領域的佈局,目前是否要忍痛割愛,輕言放棄,也值得商榷。
相比收購此舉而言,百度不僅佔據國內搜索引擎第一的位置,且份額遙遙領先,在用戶習慣和收入上,都遠遠超過360。
顯然,91無線被收購以後,對360目前的移動業務又造成了困擾,360移動前景被蒙上陰影,若收購搜狗不成功,360面臨著在無線端市場受到壓制,在搜索業務上也尚不能形成競爭規模。
影響二:移動搜索市場未來未定 搶地開路鹿死誰手?
目前,移動互聯的確是互聯網界的熱門話題,也是資本熱點,類似百度此次收購的力度,也能可見一斑,但隨著用戶習慣的更改,移動互聯網的確在影響和改變我們。從艾瑞諮詢《2012-2013年中國搜索引擎行業年度監測報告》中顯示:從收入角度來看,一方面搜索的商業化模式已經十分成熟, PC端搜索用戶雖然有所增長,但搜索需求降低。自2012年9月之後,這一態勢更趨明顯,月均同比下滑幅度超過20%。用戶搜索行為逐步向移動端遷移,導致搜索需求下降,而當前搜索引擎則面臨垂直服務和移動互聯網的雙重分流。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搜索的產品形態也發生很多變化,從單一的搜索引擎產品,衍生出很多新的產品形態,例如:基於LBS的地圖搜索、語音搜索、工具軟件互動搜索、手機APP垂直行業搜索等等,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承載量有限,而用戶對於精細化需求也越來越明顯,很顯然,傳統的網頁搜索不能滿足用戶的正常需求。
而百度也於近期推出了自己的手機版安全衛士和手機助手產品,而在APP分發方面,百度和91無線數據優勢明顯,根據數據顯示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 91無線日應用搜索量從400萬次一路高歌猛進突破了1200萬次大關,整整增加了兩倍,與此同時單日最高分發量也已突破5000萬。而百度助手自身日分發量也過3000萬次,儘管目前360助手的日分發量接近5000萬次,在百度收購91無線後,會受到壓制和影響。
產品形態越複雜,對於平台的要求就越高,而對於產品的推廣,更是重中之重,入口的優勢在於類似百度這樣過億用戶的產品,推廣和搶客戶就更加重要,所以本次收購91無線之後,自身的流量優勢和91無線APP分發的入口優勢結合,能最大化效果,超過目前360助手在移動APP分發的市場份額。
360當前是利用自己的地盤優勢,如客戶端推薦、瀏覽器推送、分發入口推送等方式,的確在早期搶到一塊不錯的地盤,但由於業務越來越重疊,以及自身洩露用戶隱私安全問題,目前推廣受到影響,僅僅靠自留地推廣,顯然不夠,而最大的入口之一被收購,且被壟斷,分發優勢會逐步衰弱。
在移動搜索市場未完全明朗之下,搶地盤就是搶到用戶,360和百度在未來移動搜索業務方面,從入口優勢而言,百度收購91無線後略勝一籌,但這是一個長期的戰鬥,360收購搜狗,也是想通過流量優勢,再次擴大自己的移動業務地盤。
影響三:360收購搜狗意在流量變現對抗百度
雖然360衛士以及360瀏覽器,基於PC端,有很大的裝機量,在推廣上,更是利用了3721發家時的一些推廣手法,比如說:360利用360瀏覽器捆綁其網址導航站,故意仿冒、混淆百度搜索結果,劫持百度流量,一度被百度訴諸法院,最後以360敗訴為果。
移動互聯方面甚至在百度收購91無線之前,360甚至跟91有過短暫的蜜月合作期,但360依舊沿襲自身風格,不久之後,就做了一款相似的360手機助手。
自從360佈局搜索引擎之後,一度認為是國內搜索行業的新黑馬,上線之後,卻一直萎靡不振,畢竟360安全衛士僅僅是一款軟件,而瀏覽器的載體,又面臨用戶習慣不能輕易改變,百度的市場先發優勢對於自身推廣造成很大影響,軟件的流量變現有限,相比百度搜索引擎的主動搜索的用戶和巨大的流量,360當然非常眼紅,如此手法推廣,也是迫不得已。
強制導流,被動讓客戶接受的做法,也在市場份額中體現的很明顯,而收購搜狗也是看重了搜狗目前的份額,想作為提升流量的途徑之一。
但重金收購了搜狗,似乎也不能完全解決360軟件的這個怪圈。並且連百度都開始往移動互聯佈局,重金收購一個未佔據市場優勢地位的傳統搜索引擎,是否符合市場規律,還有待觀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360收購搜狗之後,會對主動搜索的流量有所提升,但距離百度目前的領先優勢,還有一大段距離。
建議:搜索未來格局變革 面對競爭百度應注重產品運營
儘管目前百度收購91無線利好聲音不斷,而360目前在移動端的優勢地位也的確受到影響,但作為收購之後的運營,剛剛拿到一張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這張船票,相比騰訊和阿里等巨頭,對於百度更有意義。但百度如何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和移動互聯的入口優勢,行駛好移動互聯這艘大船,保持一流航速才是關鍵。而百度在產品運營上,一直有自己的軟肋,與360的產品運營的經驗和結果上,360有自己的優勢。
360在移動互聯以及目前的發展,與眾多巨頭的碰撞一直難免,百度也僅僅是其中一個而已,在移動互聯市場和PC端互聯網市場,面對不斷被對手蠶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環境,保持冷靜,選擇更加穩健的投資方向,以及創新產品的變現能力,不透支自身品牌公信力,也許會另闢蹊徑,獨創一條更好的發展之道。
從自由現金流角度看A股非金融企業:並不便宜! 董翔
http://xueqiu.com/1007490408/24605380A股到底便宜還是不便宜,如果便宜為什麼繼續下跌?我嘗試從自由現金流的角度,給出一些分析並提出觀點。
結論是,A股非金融企業自身經營活動創造的現金大量被自身投資消耗,為債權人和股東創造的現金常年為負,可用於分配給股東的現金流長期大部分來自於債權人給公司的融資,而不是企業經營活動創造的自由現金。從現金回饋的角度講,僅4年來,A股屬於典型的資金殺手型股市。從賬面利潤也就是淨利潤為基礎的市盈率指標看雖然很便宜,甚至比美股便宜,但從現金反饋的角度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長期的下跌是合理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所謂估值底是也是合情合理和必然的。如果未來上市公司還是不重現金回報或者沒有能力提高現金回報(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上市公司的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變化),A股的熊市可能還遠沒有結束。
一、A股看似便宜
由於我們作為股東是投入現金購買股票,對於股東群體(排除掉股東之間的交換)並且在偏長期的期限中,我們希望得到相應的資金回報來作為資金投入的補償。因此,僅用賬面(而非現金)的歸屬於股東的收益,即淨利潤或者由淨利潤衍生出指標(PE和1/PE),來衡量一個股票市場對股東整體在偏長期的投資吸引力是有缺陷的。這也是這篇分析試圖從自由現金流的角度給出答案的動機。
首先,明確一點,A股從市盈率倒數看,即下面股票收益率,是很便宜。
查看原圖說明滬深300股票收益率遠超債券和住宅的收益率,住宅收益率體現為租房比,最值得投資。注意:這裡的滬深300包括金融企業。
二、自由現金流角度看A股便宜與否從自由現金流角度分析。
我們之所以把金融企業排除在外,是因為金融企業(銀行、保險、證券)的財務報表格式和商業企業不一樣,調取數據有困難。金融企業單獨分析。
自由現金流,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企業自由現金流(FCFF)、股權或者股東自由現金流(FCFE)。作為股東,我們首先從股權自由現金流說起,它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一是「現金流」,二是「自由」,三是「股權」。
1、現金流;折舊、攤銷這類非現金支出只會在會計賬面體現,但未發生實際現金流出公司,在計算FCFE時,從淨利潤加回。
2、自由:只有扣除公司持續發展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後,剩下的才是可以」自由「分配的現金流。所以在計算股權自由現金流時,還需要扣除營運資本增加以及當期資本性支出。
3、股權:由於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後,在扣除自身發展需要的現金流後,剩下的就可以分配給債權人和股東,所以再去掉分配給債權人的自由現金流,就剩下股東自由現金流。
如果分配給債權人的自由現金流為負,就說明企業向債權人融入資金,那麼股東自由現金流就等於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扣除自己發展所需的現金支出再加上企業向債權人的現金淨融資。在這種情況下,股東的自由現金流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是債權人向公司融入的資金而不是企業給股東創造的現金。算法上,向債權人融資增加了給股東自由現金流。計算公式在最後。
從兩個樣本提取數據,一個是滬深300非金融企業(共250+企業),一個是上證A股非金融企業(共900+企業)。經過計算,得到以下結果。
樣本1:滬深300非金融企業(250+企業)
查看原圖從上看出,最近四年,滬深300非金融企業自由現金流為負,2010上半年年、2012年下半年有明顯正現金流。但是向債權人的淨融資一直很大,即企業借錢和發債的數量遠超過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數量。
查看原圖此圖顯示,最近兩個半年(計算上不能實現四個季度)的滬深300非金融企業的股東自由現金流基本由債權人貢獻,企業自己貢獻的很少。
查看原圖此圖顯示,經濟危機後的最近四年,也是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行、傳統經濟趨弱的四年,滬深300非金融企業累計為債權人和股東創造的累計現金還是負數!
查看原圖此圖顯示什麼原因造成企業自由現金流為負,零線以上是企業創造的現金,零線以下是企業的自身現金消耗,綠色表示投資的支出(購建固定無形和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佔了絕大部分。說明企業把幾乎所有賺到的現金都用來了投資。這些投資能取得回報麼?如果持續多年的投資都沒有體現為企業自由現金轉正,那麼我們有理由懷疑,投資是低效率或者失敗投資,只是侵佔了給債權人和股東的現金分配。
查看原圖如果用最近一年企業給股東的自由現金流除以市值,得到現金形式的回報率,12年末高達8%,和1/PE差不多,後者是淨利潤形式的回報率。但是如果去除債權人變相的給股東的現金轉移,也就是只用企業自由現金流,12年末滬深300的企業現金形式的回報率只有1%,相當於100倍"市盈率"!
樣本2:上證所有A股非金融企業(900+企業)
查看原圖和滬深300非金融企業相似
查看原圖股東自由現金流大部分來自債權人給企業的融資,企業本身創造的自由現金流很少。
查看原圖4年來企業創造的自由現金流累計為負!
查看原圖企業的當期再投資幾乎侵佔了所有的企業當期經營現金收入。
查看原圖企業自由現金流角度得出的收益率小於1%,甚至趕不上昂貴的住房投資(租房比2%)
到此,我的分析基本結束。但是還有很多的更深入問題值得研究。結論在篇首。
比如:
1、美國S&P500企業的企業自由現金流如何?美股的長期上漲是否有雄厚的企業自由現金流的支撐?
2、我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大量被投資佔用,是否獲得的投資能夠在未來獲得合理的現金回報?怎麼去衡量?這需要把再投資進行進一步的分類。
3、可能是投資者最關心的,自由現金流的變化和市場整體股價的變化的相關度。
也許我的分析早有人做過,但對我來說探索的過程是很快樂的。歡迎對上述研究分析感興趣朋友和願意一起進行投研的朋友來電,或者微信、郵件交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