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錦綉9日6屋遇竊 居民恐慌 更亭對面住戶失160萬財物

1 : GS(14)@2016-10-11 07:57:17

■昨凌晨被偷走160萬元財物的獨立屋(箭嘴示),對面設有保安更亭。簡明恩攝



【本報訊】元朗大型屋苑錦綉花園近日成爆竊黑點,昨凌晨不足3小時內竊匪先後潛入兩獨立屋,並偷走其中一女戶主160萬元珠寶首飾,得手後逃去。連同昨凌晨兩案在內,錦綉過去9日發生6宗爆竊案,令居民人心惶惶,日前發起聯署,獲千人響應,將於本周五召開大會促請管理公司加強保安,保障住客安全。記者:徐雲庭 簡明恩 劉雲彪



■屋苑內昨日有保安員踩單車加強巡邏。簡明恩攝

「好驚,好猖狂!好似無掩雞籠咁!」「好離譜,懷疑個賊喺錦綉住!」錦綉花園多名居民昨在屋苑fb留言,表達對昨凌晨再有爆竊案的恐懼。昨凌晨零時36分,警方接到錦綉花園河北第8街30歲姓鄭男戶主報案,稱被一名年約40歲竊匪潛入屋,幸他及時發現嚇退賊人保不失。有居民指竊匪是平頭裝,穿白上衣及藍色牛仔褲。



戶主傾電話不知賊入屋

至凌晨3時11分,警方再接到錦綉花園紫荊西路一獨立屋姓柯女戶主報案,稱聽到有異響後,發現樓上房間不見了價值160萬元首飾及名錶。警方調查後懷疑兩案是同一竊匪所為。今次已是過去9日內錦綉第6宗爆竊案,在10月2至8日期間,錦綉曾發生4宗爆竊案,平均兩日一宗。據稱,多間被爆竊的獨立屋都接近錦綉內湖,懷疑賊人作案後匿藏於近內湖的商場逃避追捕;有居民懷疑竊匪是乘邨巴進入屋苑犯案,促管理公司加強屋苑保安。被盜走160萬元珠寶財物的錦綉女戶主柯女士,對事件感無奈,她苦笑:「好彩人冇乜事,就當破財擋災!」柯指自己居住錦綉花園已4年,因為門外有個保安更亭,一直以為很安全,未料昨凌晨時分竊匪作案時更亭空無一人;她指其實有留意近日竊案,更已「買晒Cam(攝錄機)準備安裝,點知竊匪快過我!」加上家中的看門狗早前被帶往母親家代為照顧,昨凌晨她又打開了沒有設窗花的二樓窗戶,結果被賊人有機可乘潛入爆竊。她表示昨凌晨事發時,她正在寓所地下與朋友傾電話,之後上二樓看到一片凌亂,方知已被賊人光顧。為亡羊補牢,她稱會添置警鐘及盡快安裝閉路電視鏡頭,又盼屋苑保安員可加強巡邏。



楊羚:盡量閂好啲門窗


警方指元朗警區留意到錦綉的爆竊問題,已加強巡邏及向物業管理公司提供防罪及保安建議,以預防及打擊罪案。錦綉的管理公司昨未有就屋苑連番發生爆竊案作回應。藝人蔡少芬及楊羚均住在錦綉花園,楊羚稱會提高警覺:「盡量維持有人喺屋企,如果家人旅行,工人姐姐盡量留喺屋企唔好放假,閂好啲門窗。」余文樂母親也住錦綉,他稱:「我都知道最近錦綉好多爆竊案發生,但媽咪屋企有養狗,應該冇事嘅。」錦綉花園有逾5,000幢獨立洋房,1977年起分期落成,是全港最大型獨立屋屋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1/197970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74

硬脫歐恐慌降溫 英鎊回升2%

1 : GS(14)@2016-10-13 08:06:55

■英鎊終止跌回穩,昨日曾回升近2%。 資料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連跌多日的英鎊終止跌回穩!由於英國首相文翠珊接受英國議會為其脫歐計劃投票表決,硬脫歐恐慌降溫,英鎊兌美元昨日曾回升1.68%至1.232,英鎊兌港元報9.56。


美股早段跌46點

美元持續增強,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滙指數昨日曾升0.18%至97.87。美元兌日圓昨日曾升0.46%至103.99,每百日圓兌港元報7.46。美國聯儲局9月議息會議紀錄公佈前,美股周三早段表現平淡,道指跌46點,報18082點。標普500指數升1點,報2138點;納指跌13點,報5233點。至於歐洲市場,英、法及德股周三尾段跌幅介乎0.3%至0.4%。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周三表示,美國通脹預期似乎穩定下來,雖然可能仍略低於目標,但問題卻不及歐洲及日本般嚴重。杜德利在美國利率調整上具決策權。另外,花旗首席策略師Tom Fitzpatrick表示,現時標指走勢與1987年股災前走勢幾乎一樣,若標指失守2119點關鍵位,後果將十分嚴重。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指及標指齊暴挫,道指更跌逾22%。市場憂慮泰王蒲眉蓬健康狀況,使泰國股市昨日最多跌6.5%,惟收市時跌幅縮窄至2.5%。另外,泰銖兌美元昨日曾跌1.3%至每美元兌35.91泰銖,每港元兌4.62泰銖。日本股市昨日收跌1%,而南韓股市則收升0.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3/19799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85

恐慌情緒不會持久 美元可吼

1 : GS(14)@2016-11-10 07:42:07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大選大局已定,專家普遍預計12月美國加息機會大減,惟市場恐慌情緒不會維持太久,金價難持續大升,建議投資者持有美元較穩妥。

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表示,由於12月加息機會不大,對長江基建(1038)、電能實業(0006)等息口敏感股有利,且其股價早前已經過一輪調整,故有望回升。匯市方面,他指美匯指數「弱極都有93水平」,有機會反彈上升;昨人民幣匯價一度上揚,其後回軟至6.8水平,暫不建議持外幣。

短期金價日圓或上揚

有「港版末日博士」之稱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雖然港股市盈率普遍較美股低,惟受到樓價高企、政治因素及深港通開通等不明朗因素影響,「upside見唔到太多」。他續稱,短期內金價及日圓等避險產品或會上揚,但認為恐慌情緒不會維持太久;從基本因素而言,較為看好澳元及美元。王冠一建議投資者持有美元,沽日圓、歐元;並指特朗普主張加息,對金價不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16&issue=2016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65

「特朗普恐慌」暫退 亞股急彈 基金:陰影未散 蜜月期或很短

1 : GS(14)@2016-11-11 08:02:40

【明報專訊】市場消化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消息,並且迅速由避險轉為增加風險資產。隔晚美股升逾200點,帶動亞洲股市昨日大幅反彈。憧憬特朗普上任後取消醫改、放寬金融監管、加大基建及支持傳統能源行業,相關板塊昨日紛紛急升。但分析員均認為,要隨時保持警惕,特朗普當選的「蜜月期」只會維持相當短的時間。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指出,市場原已反映希拉里當選的因素,但結果是特朗普勝出,故造成不少板塊要重新定價。而特朗普與希拉里最大的分別,在於他不支持醫療改革,亦不主張嚴格監管銀行業,因此昨日全球醫藥股及銀行股普遍上揚。

日圓急跌至107 日股大升逾千點

美股方面,醫藥股輝瑞及默克藥廠周三急升7%及6%,銀行股高盛及摩根大通亦分別升逾5%及4%,由於上述股份均是道指重磅股,帶動道指周三升1.4%。亞洲股市昨日因此全面反彈,作為避險貨幣的日圓急跌,日股大升逾千點,升幅達6.7%,抵消周三的跌幅。恒指裂口高開433點,收報22,839點,升423點,成交718億元。避險資產則普遍回落,日圓在周三升至101.32後,昨晚一度急跌至近107水平。金價在周三升至每盎司1337美元後,昨晚亦回落至1280美元左右。

憧憬分拆上市 中行系彈升

環球銀行股的漲勢令港股受惠,匯控昨升3.45%,收市企穩60元,貢獻恒指82點升幅,而渣打(2888)亦升5.4%。內銀股全線上揚,工行(1398)及建行(0939)升逾1%,有傳中行(3988)考慮分拆中銀國際上市,該股升1.8%,中銀香港(2388)更升4.2%。其餘重磅股亦普遍跟升,騰訊(0700)升2.9%。

特朗普谷「舊經濟」 重磅銀行股領漲

陸庭偉認為,銀行股大升還因為債息上揚,而特朗普強調加大基建、支持煤炭及石油等傳統行業,亦令相關行業的指數重磅股回升。但他認為,股市重新定價的交易很快會完成,因特朗普而出現的「蜜月期」不會長久。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亦指出,市場消除憂慮的轉捩點,在於特朗普發表勝利宣言,外界普遍認為他當選後的言論變得溫和,憧憬他之前的激進政綱只為爭取選票,不一定會落實。但他認為,往後金融市場不會一帆風順,關鍵在於特朗普日後的言論,及其內閣由何人組成,加上11月底至12月初仍有油組會議及意大利公投,避險資產在築底後隨時反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71&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53

零售數據佳 美下月加息升溫 「特朗普恐慌」漸散 歐美債價回升

1 : GS(14)@2016-11-16 05:19:13

【明報專訊】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及紐約州製造業指數勝預期,今年有投票權的波士頓聯儲銀行長羅森格倫稱,只有「相當負面的消息」才能阻止聯儲局下月加息,刺激美匯指數再次升穿100水平,美元兌日圓逼近109。債市連跌多天後,投資者逐漸意識到「特朗普通脹」可能被高估,歐美債價V形反彈,長債孳息回落,惟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昨升穿0水平,是去年9月以來首次。

道指昨早段微跌,不過蘋果等科技股止跌回升。另有消息稱油組正斡旋各方於本月稍後達成產量協議,刺激國際油價昨反彈約4%,紐約期油升至每桶45美元水平,布蘭特期油在每桶46美元以上。

油組斡旋減產 油價反彈4%

羅森格倫昨表示,通脹正在回升,聯儲局主要使用的通脹指標現處於1.7%,預期明年可達到2%的通脹目標。他預期若未來財政刺激力度加大,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收緊貨幣政策,現判斷特朗普將推出什麼財政措施言之尚早。聯儲局理事塔魯洛昨亦表示,目前尚無法預測財政刺激的力度,不過美國已從衰退中復蘇,是時候討論加息,當前聯儲局面臨的風險更多來自海外而非美國本土,但聯儲局仍須保持審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達九成。

期貨反映下月加息機率達九成

美國零售銷售近期增長加快,反映聖誕旺季前消費轉強,有助提振經濟。餐飲、服裝、網上商店等零售銷售於10月經季節調整按月增長0.8%,勝市場預期。9月零售銷售亦向上修訂為增長1%。這是至少兩年來,最好的兩個月表現。

在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後,他的減稅和增加基建政綱,成為推升通脹預期的導火線,令市場預期聯儲局可能加快加息,觸發環球債市價格暴跌,但市場也意識到通脹預期可能被高估。

大行憂特朗普政策帶來滯脹

高盛分析認為,特朗普的減稅和擴大基建措施,在短期可刺激經濟增長,但長遠其外貿以至移民政策將抵消這些好處,令經濟處於滯脹。高盛稱未來美國經濟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假設是特朗普兌現競選諾言,加大財政開支、實行貿易壁壘,並限制移民。第二種是理想的假設,只加大財政開支,放棄貿易壁壘等政策。第三種是最壞的假設,政府沒有加大財政開支,卻實行貿易壁壘,並限制移民,且聯儲局轉向鷹派。在最好的假設下,特朗普的政策可在2017至19年間令GDP增長率提振0.5個百分點,並略微提振通脹率。在最壞的假設,2018至19年間的GDP增長率將下調0.8個百分點,但2019年初的通脹率將升至2.3%。匯控亦預測,特朗普的政策長遠可能帶來滯脹。歐美債息昨日回落。

英國10月通脹增長按年意外放慢至0.9%。英倫銀行行長卡尼昨表示,10月通脹低於預期,但央行不會改變對經濟前景的看法,預期隨着英鎊下跌令進口成本增加,通脹將繼續加快向上。卡尼稱,央行對通脹超出目標的容忍有限度,強調未來利率可升可跌。

(綜合報道 )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73&issue=2016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04

城大塌天台 爆綠化恐慌

1 : GS(14)@2016-12-29 08:16:10

城大一幅面積1,400平方米的綠化天台今年5月20日突然整幅塌下,奇蹟僅3人輕傷。事件震驚全港,多個政府部門急急檢查包括學校、醫院、公屋等屋頂綠化設施有否潛在危險。事後城大雖已拆除校園內無入則的其他綠化天台,發展局指會就樓宇常見綠化工程編製新指引讓公眾了解,但事隔半年.至今新指引仍未出籠,當局真的能吸取今次教訓,還是最終會不了了之?



■城大5月發生綠化天台倒塌事故,幸及時疏散僅3人輕傷。

新指引無下文


事發在今年5月20日下午2時半,城大胡法光運動中心5樓陳大河綜合會堂35米乘40米綠化天台,疑因進行綠化工程時高估承托力加上大雨積水導致整幅坍塌,幸師生及時逃生。城大成立9人調查委員會,初步報告指無入則的倒塌綠化天台在設計、計算荷載及判斷均出錯導致倒塌。事件引起恐慌,當局召開跨部門會議檢視全港屋頂綠化設施,私人物業業主亦就綠化天台諮詢顧問意見。屋宇署事後向業界發通函,指綠化工程若涉新建築物及建築工程要向署方入則,但有學者批評有關新指引仍未清晰交代哪一類工程需入則。屋宇署則表示會着手就本港樓宇常見的綠化工程,編製以業主及公眾人士為對象的指引,但至今未有下文。倒塌的屋頂連植被天台已被清理,城大稱考慮把整幢大樓重建,但最終方案須由校董會決定。城大會研究是否懲處涉犯錯員工,但暫未決定是否向承建商或工程認可人士興訟。意外中有3名職員因及時疏散學生最後撤離致受傷,現已全部康復。《蘋果》近日找到其中一名受傷餐廳女經理鄒郁珍(珍姐),她已轉往另一間學校飯堂工作,她坦言想忘記當日震撼情景。她憶述當天被嚇至不適:「嗰個情景睇完窒一窒。」她稱現時「好番晒㗎喇,多謝各位」,但仍有定期看中醫調理身體。■記者張珮琪、周子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9/19879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11

新股審批加快 掀抽水恐慌內地創業板爆小股災

1 : GS(14)@2017-01-18 07:59:25

■在憂慮抽水效應下,內地創業板指數昨曾急插6.1%。 資料圖片



【本報訊】內地新股上市審批加快,加上新華社指適度加快新股有利經濟,內地創業板在憂慮抽水效應下昨爆小股災,曾急插逾6%,收市仍挫3.6%,連跌8個交易日,累跌8.1%。內地股市氣氛惡化,連同外圍硬脫歐憂慮升溫,恒指昨跌近1%,重返22700點附近,錄1個月最大跌幅。記者:黃尹華 余倩敏

內地創業板指數昨一度挫6.1%,收市仍要跌3.6%,報1830點,見16個月低;深成指亦跌近3%,報9712點。不過向來為國家隊托市對象的內銀、保險及券商股昨普遍不跌反升,帶挈滬綜指跑贏僅跌0.3%,收報3103點,險守三千關。近期內地新股上市審批明顯提速,中證監1月6日批准14家公司上市批文後,1月13再批10家。新華社周日有文章進一步加劇憂慮,該文稱新股提速可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又指現時抽新股是抽中後繳款,因此並無向市場抽血。惟數萬網民怒插文章有常識錯誤,因新股上市後股價通常升幅以倍計,並在高價下集資,才是市場失血主因。另外,昨關於內地股市監管的消息滿天飛。有報道指中證監主席劉士余上周六召集部份機構座談,聽取市場人士對新股、再融資、殼資源和新三板等問題意見;路透則引述消息,稱當局將內地股市今年再融資規模控制在去年一半。深交所亦發公告,指今年要研究制定創業板改革方案。


港股挫219點 逾千股下跌

除內地創業板急插外,外圍氣氛惡化亦利淡港股。英國首相文翠珊今發表有關脫歐演說,憂慮英國硬脫歐,亞股普遍向下。恒指昨二萬三關止步,收市跌219點或近1%,收報22718點;H指跑輸跌121點或1.2%,收報9666點。主板成交568億元,整體下跌股份超過1,000隻。市場對中港股市審慎,中金指因春節前資金面偏緊,加上新股發行解禁高?及特朗普就任在即,意味貿易戰風險上升,料A股短期風險偏好仍低迷。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認為,近期美元回落有助大市氣氛,恒指未必有太大調整,市況料偏牛皮,22400至22500點附近有支持。財經評論員熊麗萍同意22500點有初步支持,又指昨有調整屬正常,因大市已連升三周累計升逾1,300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7/198992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878

特朗普禁穆斯林入境 市場恐慌 美元下挫 道指跌穿兩萬關

1 : GS(14)@2017-01-31 15:15:23

【明報專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周五下令禁止穆斯林入境引發輿論沸騰,令市場對其在貿易、移民等政策上所持強硬立場感到焦慮,拖累美元受壓,亞太區股市亦明顯偏軟,澳、紐、日三地全線回軟,僅菲律賓獨升但升幅輕微。同時市場觀望本周四美聯儲議息,或為今年加息展開前奏。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昨日為特朗普簽署穆斯林移民禁令後首個交易日,這項新政策不但引來國際批評聲浪,更引發市場憂慮地緣政治緊張,甚至擔心進一步影響貿易、旅遊及環球經濟增長。美元即時走弱,美匯指數一度下跌0.36%至100.17,險失守100水平,不過,鑒於特朗普上任以來基本履行競選諾言,尤其大搞基建,提升了經濟增長信心,令美匯守住100點關口並暫回升至100.55左右水平。

亞太歐股昨日偏軟

不過,美匯轉弱始終拖累澳紐及亞太區股市昨日表現。美股道瓊斯及標普500上周五分別跌0.04%及0.09%,納斯達克接近持平,道指更在香港昨日晚上10時跌穿2萬點大關,低見19961點,下跌136點;亞太區方面,日經225指數低開低走,開市曾跌0.8%,收報19368.85點,跌0.51%。東芝在美國的核電業務引發巨虧,當地報道更指多間銀行將控告東芝,市場正關注東芝除了剝離半導體業務部門之餘,是否需要進一步賣資產應急。

除東芝的問題受到關注,將於本周四(2月2日)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的另一日本企業索尼(Sony)昨天表示,在修訂電影業務的盈利預測後,料該業務在截止去年底第三季錄得虧損,因此要為相關部門作112.1億日圓(逾9億美元)商譽減值。

觀望周四美議息

澳洲股市亦見下跌,澳洲悉尼普通股指數挫0.89,除了黃金相關避險股,其餘板塊股份幾乎全面走低,其他亞太區股市也表現疲弱,僅菲律賓股市獨升。歐洲市場開市下挫,英國富時100、德國DAX及巴黎CAC全面下跌,平均跌0.7至0.8%。

本周四美國聯儲局議息,利率期貨顯示2月份加息機會率僅14.5%,雖然今次議息會後不設記者會,但市場盼能從議息聲明中摸索當局今年加息步伐。歐洲方面,英倫銀行周四亦會公布利率決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11&issue=201701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53

【讀書好×果籽】食品行銷新方法:人造恐慌

1 : GS(14)@2017-02-05 10:40:24

春節假期,香港多了幾個墟市,去年初一晚警民大衝突後,今年放寬了,在深水埗、旺角外,好多地方都有臨時小販擺賣。有朋友去了朗豪坊外的墟市,吃了一件臭豆腐,說味道不對勁,那臭味似是化學品所造。當大家一想到食物含有化學品如添加劑、防腐劑、人造色素、人造增味劑,相信會立即陷入恐慌。今天在食物消費市場中,大家已經建立一種觀念,就是但凡天然有機、無添加、無經基因改良的就是好東西,願意付出更貴的價錢去購買。尤其是關於食物安全的新聞,每天在轟炸我們,傳媒找來真人測試,發現內地「一滴香」增味劑加入火鍋湯底,味道比真正豬骨湯底更佳,這些故事在在增加我們對「人工」、「化學」的反感。


沒有天然食物

究竟基因改良食物是否十惡不赦,有機農業的產品,又是否我們想像那麼純潔天然呢?趁春節價期我閱讀了西班牙生物科技專家J.M.Mulet作品《人造恐慌:擊破謠言和謬誤,告訴你真實的「基改食品」與「有機農業」》,一看書名就知道是走「踢爆」這門路。作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駁斥網路上瘋行的食物謠言,當資訊越發達,食物的話題越多,令人對食物安全出現恐慌,作者以科研作論據,希望大家用理性態度去面對農藥、防腐劑、添加劑及基因改良等議題。今天任何食物都以「純天然」、「無添加」作宣傳促銷手法,食物安全法規從來都沒有定義甚麼是「天然」,這成為了最受濫用的食物概念。作者指出人類的食物,無論是放養的雞,新鮮採摘的薯仔,都是經過人挑選、飼養、馴化、人工培植出來的。今天我們吃的玉米,是古代馬雅人花了兩百年時間,由一種叫蜀黍的植物馴化成食用玉米。人一直在挑選好的品種,美味又能對抗害蟲的,雜交改良,然後新的品種淘汰舊的。紅蘿蔔本來是淡黃色的,但近代荷蘭農夫為了向偉大的橙皇朝致敬,特別創出一種鮮橙色的品種,最後流行全世界。我們大量食用的番茄,也是不斷改良的結果,作者認為今天在超市買到的番茄,由選種、配種、栽種、採收過程,當中含的科技可能比iPhone5還精密。



玉米是經過數百年人工改良,才符合人食用。

番茄有機與否,其營養價值沒有分別。


混亂的有機

另一個食物促銷潮流是「有機」,但消費者對甚麼是有機生產認識甚少,如誤以為不用殺蟲劑及化肥,其實有機認證標準是規定種植過程使用天然東西,他們一樣用除蟲菊精類殺草劑,而生產商其實是傳統合成殺蟲劑公司如拜耳、孟山都。這些天然農藥產品也一樣有副作用,有的也含毒性強的銅、鉀、明礬。有機也不等如對環境有善,今天有機產品也是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也用溫室栽種,山長水遠運來香港的歐洲有機番茄,怎麼說也是增加了碳排放吧!即使最認真的歐洲有機檢查機制也充滿爭議,因為它是每一年事先做評估,先相信來年耕作者沒有出蠱惑,但當遇到蟲害,收入泡湯時,農民還會堅持用殺蟲效果有限的天然產品嗎?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有關「食物殘留殺草劑」報告指出,有機食品的農藥殘留量是相對地低,但被檢驗出的26種殺蟲劑中,25種並不在合法使用的有機生產名單內。作者發現歐洲有機認證十分混亂,有國家級也有地區的,最後歐盟建立統一認證,但大量地區、行業的認證單位繼續存在。作者也點出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有機是否等於更有營養?書中根據歐洲國家研究,指兩者差別不大,現在歐盟有關部門也不敢再提有機食物營養成份比較有益健康。此書踢爆今天全球流行的食物宣傳,純天然、無添加、有機認證、纖體……,有助大家做個精明消費者。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3/19915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32

台南5.6級地震惹恐慌民眾:以為維冠塌樓重演

1 : GS(14)@2017-02-12 13:52:26

■地震發生時,有商店貨品被震至散落一地。



台灣去年2月6日地震導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剛滿周年,台南近海昨日凌晨1時12分又發生黎克特制5.6級地震,民眾聞震色變,有人驚嚇說「晃好大,以為維冠地震再發生」,有人整夜不敢睡,幸好僅有零星災情,4人受傷。氣象局預計當地未來兩周內恐有餘震,提醒民眾留意。昨晨地震的震央位於台南市近海,深度18公里,規模5.6級,是今年規模最大地震,隨後附近海域又接連發生3次分別4.2、3.9、4.2級的餘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次地震原因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造成,是正常能量釋放,成因也和去年2月6日的美濃地震不同。


五萬戶一度停電

今次地震瞬間震度很強,許多民眾被搖醒,紛紛跑出屋外,「嚇死人了,搖好大」、「又在睡夢中被搖醒了」。地震發生後,各網絡社群被地震相關留言洗版,有人直言︰「今晚睡不着了!」許多網民在fb上傳災情照片,住在高雄的居民,13樓住家物品全被震倒,櫃中雜物散落一地,幸好人沒事。有人的住家電視從電視櫃掉到地上,電風扇、光碟片也倒得亂七八糟。還有人住家天花板塌陷、出現裂縫,險象環生。地震還造成5萬多戶短暫停電,幸未釀重大災情。總計有4人受傷,其中台南1人、高雄3人。不過,今次地震亦令不少人聯想起去年「206」南台灣6.4級地震,死亡的117人中,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就死了115人。昨晨地震後,維冠受災戶嚇到徹夜難眠,不過當時受困災場61小時獲救後表示想吃思樂冰的「思樂冰女孩」林素琴,昨晨卻睡得香甜,沒有察覺地震。其母陳玉娥昨日一早問她有沒有感覺地震,林素琴一臉茫然問「有嗎」,令人哭笑不得。地震發生後,有人竟將去年「206」地震傾倒大樓舊照上傳網絡,謊稱又有樓倒,警方昨拘捕兩名涉嫌散播不實言論的男子,將依刑法恐嚇公眾罪和社會秩序維護法依法偵辦。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2/199255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