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進入到新常態後,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新興城鎮化的步伐也隨之加快。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貼近國家戰略進行轉型升級成為許多企業和地區發展的選擇。
打造珠西產業高地
作為一家國內領先的、以產業新城開發運營為主業的大型上市公司,華夏幸福提供以創新驅動為內核的“區域經濟發展整體解決方案”,日益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睞。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該公司在國家級高新區江門高新區打造的江門高新產業新城,即將啟動首開區域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去年10月12日,華夏幸福與江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簽訂了《關於整體合作開發建設經營江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海區約定區域的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
這也是華夏幸福這家作為以產業新城開發運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首次進入廣東區域。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制造業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東莞更是有“世界工廠”之稱。隨著土地、勞動力等各種成本的上升,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緊迫性。
此次華夏幸福選擇落子江門,也是看中了江門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由於地處珠江西岸,距離香港和深圳較遠,長期以來,江門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差不多是珠三角的最末位。不過,這也正是江門的潛力所在。
江門市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其他地市如佛山、東莞、中山等地先行一步,開發強度已經超過了40%,發展空間幾乎飽和,可用土地已經很少,用地成本也遠遠高於江門,而江門土地總面積9504平方公里,開發強度僅有10%多一點,所以未來整個珠三角的發展空間會往江門傾斜,珠三角制造業發展的最大空間就是在江門。
另一方面,過去制約江門經濟發展的最大不利因素——區位和交通也得到了極大改變。隨著珠三角軌道交通發展提速,江門不僅融入深圳、廣州、珠海等珠江口重要城市一小時圈內,更為重要是在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承擔對接深港澳龍頭經濟輻射的重要功能。江門也由此成為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大型企業布點華南市場的重要戰略據點。
按照規劃,江門高新產業新城從產業和城市建設兩方面齊頭並進,對接深圳,瞄準前瞻行業、支撐地區升級,將成為珠西創新升級新引擎。其中在產業方面,將以瞄準前瞻行業、同步對接深圳、支撐地區升級和立足本地基礎為原則,聚焦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大健康、新能源四大領域。
3月20日,江門高新產業新城還將在深圳舉辦“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深圳產業對接會”。華夏幸福有關人士表示,借助深圳夥伴集團、產業發展招商團隊等招商資源,公司建立投資項目庫,組織眾多項目到現場考察選址,目前已吸引無人機、機器人、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產業入場。。
產城融合新模式
從大的背景上看,產業新城恰好符合國家新型城鎮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國家發展方向,將成為驅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創新升級的重要載體。
2月6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新形勢,必須進一步發揮開發區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作用。
根據意見,在開發區定位方面,開發區要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主,成為本地區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平臺,成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開發區要科學規劃功能布局,突出生產功能,統籌生活區、商務區、辦公區等城市功能建設,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
將生產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機統籌起來,達到產城融合,這也是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產城融合也更有利於開發區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廣州市某經濟發展部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過去我國城市發展中,太強調功能的劃分,由此帶來了生產和生活、工作和居住區的完全割裂,造成了很多成本的增加,現在國家就更註重要把生產和生活有機地融合起來。
“這正是華夏幸福的一大著重點所在。”華夏幸福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秉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發展理念,運用市場化PPP模式,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產業發展和集群打造為抓手,開發建設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
以河北固安為例,位於天安門正南5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雖自古擁有“天子腳下,京南第一城”的雅號,但在十多年前,它只是一個經濟落後的農業小縣。十多年來,通過與華夏幸福合作打造工業園區。不僅實現了經濟上的大步發展,更將曾經的“經濟孤島”打造成備受關註的產業新城。
數據顯示,2002年固安全縣財政收入僅1.1億元,在河北省相對落後,到2015年全縣財政收入55.9億元,躍居河北省第二,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百強縣第10位,躋身全國縣域競爭力百強縣。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這樣的產業新城正面臨著很大的發展機遇。前述《意見》也明確提出,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探索多元化的開發區運營模式。鼓勵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進行開發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項目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在現有的開發區中投資建設、運營特色產業園,積極探索合作辦園區的發展模式。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幸福?
3月20日,在這個被聯合國定為“國際幸福日”的一天,聯合國再次應景地發布了《2017年全球幸福報告》。該報告基於2014年~2016年的多項調查數據,量化了每個國家公民的主觀幸福感,並解釋了幸福的原因。
最新的報告顯示,在全球155個國家中,挪威人成為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和丹麥、冰島、瑞士和芬蘭這4個國家位列全球幸福指數榜單的前5位,與此同時,中非共和國則排在最後一名。而中國則從去年的83位上升到了79位,美國從之前的第13位降為第14位。
中國排名上升,但幸福感不如25年前?
聯合國的這份幸福報告的依據其實很簡單,主要依靠每一年向每個國家超過1000位公民提一個簡單並且主觀的問題:“想像一個階梯,0即最底端,代表生活非常糟糕,10為最頂端,代表生活再幸福不過。你個人覺得你此時處於哪一個等級?”超過1000人給出的分數的平均值即是幸福指數。
比如,根據調查的結果,最幸福的挪威人給出了7.54分的幸福平均數,而墊底的中非共和國人只有2.69分。
雖然上述報告的依據很簡單,但它試圖通過數據分析來解釋為什麽一個國家會比另一個國家更幸福。考量的因素包括經濟實力(主要通過人均GDP衡量)、社會支持、壽命、自由程度、寬容度和腐敗程度等。
從最近兩年的幸福報告來看,中國人的幸福感有所提高,從去年報告中的第83位提高到了今年的第79位。
但該報告在第三章中專門分析了過去25年里(1990年~2015年)中國人的幸福感和物質變化。該報告稱,在過去的40多年里,中國人的物質水平、生活質量和人均壽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就主觀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國人還不如25年前的中國人那麽幸福。
報告中的中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香港地區在這份幸福排行榜上名列第71位。
美國人沒以前幸福?
在去年的幸福報告里,美國排名第13位,今年下滑至14位。因此,該報告的最後一章也專門分析了美國人的幸福狀況,標題為“恢複美國人的幸福感”。報告解釋了為什麽在美國經濟逐漸複蘇和改善的情況下,美國人的幸福指數卻在下滑。
上述報告的作者表示:“美國可以而且應該通過解決美國多方面的社會問題——加劇的不公平感、腐敗、孤立感和不信任——來提高人們的幸福感,而不是只聚焦在經濟增長上。”
“美國真正的危機在短期內是社會危機而不是經濟危機。”參與發布這份報告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負責人薩克斯(Jeffrey Sachs)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因為,這些政策把主要目標瞄準了經濟上的不公平,比如給企業和個人減稅、廢除覆蓋了買不起醫保人群的醫改法案等等。
上述幸福報告還提出,“白領們”的幸福感超過“藍領們”。同時,高收入所帶來的幸福邊際效益會遞減。也就是說,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說,工資提高100美元所獲得的幸福感會遠遠高於高收入人群。
4月4日消息,華夏幸福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產業新城”項目尚處於規劃定位階段,尚未接到相關政府就相關委托合作開發協議後續合作變動的通知,但相關合作協議的實施可能存在政策變動以及合同履行期限較長所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澄清公告內稱,截至目前,華夏幸福公司在白洋澱科技城委托區域和雄縣委托區域尚未取得住宅用地,尚未進行任何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另外相關協議的履行對公司2017年度的財務報表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公告還進一步強調, 公司堅決擁護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國家戰略,堅決服從國家設立雄安新區的總體安排;公司作為從河北省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河北省的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對於公司涉及雄安新區範圍內的項目,堅決服從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定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有媒體於近日刊登題為《 華夏幸福已在雄安新區簽約近500平方公里合作項目》 、《華夏幸福:白洋澱及雄縣產業新城協議已失效》等報道,相關報道對華夏幸福公司輿論影響較大。
華夏幸福晚間發布公告,日前公司簽署了三份協議,其中一份是開發建設經營河北省涿鹿縣約定區域合作協議的擴區補充協議。該協議顯示涿鹿縣政府將在原協議的基礎上,另將新增約定區域納入合作區域,並在新增合作區域內合作建設開發“高鐵新城”。
華夏幸福表示,上述補充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公司在京津冀區域的業務範圍。另外,公司還簽署了建設經營重慶市合川區約定區域、昆山市巴城鎮約定區域的協議。
4月7日晚間,華夏幸福發布股價異動核查結果,公司重申“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產業新城”項目尚處於規劃定位階段。同時,公司尚未接到相關政府就委托開發協議後續變動的通知。另外,截至目前,公司在白洋澱科技城委托區域和雄縣委托區域尚未取得住宅建設用地,尚未進行任何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
華夏幸福公告稱,針對有媒體刊登題為《華夏幸福已在雄安新區簽約近 500 平 方公里合作項目》、《華夏幸福:白洋澱及雄縣產業新城協議已失效》等報道,核實澄清了如下事實:
(1)公司“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產業新城”項目尚處於規劃定位階段。
(2)公司尚未接到相關政府就相關委托合作開發協議後續合作變動的通知, 但相關合作協議的實施可能存在政策變動以及合同履行期限較長所帶來的重大 不確定性風險。
(3)截至目前,公司在白洋澱科技城委托區域和雄縣委托區域尚未取得住 宅建設用地,尚未進行任何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
(4)相關協議的履行對公司 2017 年度的財務報表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除上述公告澄清的相關媒體報道外,公司未發現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
4月11日消息,華夏幸福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廊坊京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股權收購方式取得廊坊開發區面積為1.58萬平方米的土地及其地上建築面積為7.71萬平方米的開發項目。該土地及地上項目總計交易價款為12.57億元,公司擁有該土地及地上項目100%權益。
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廊坊京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股權收購方式取得廊坊開發區面積為15,788.57平方米的土地及其地上建築面積為77,130.24平方米的開發項目。該項目分為“廊和坊金融·家5幢”及“廊和坊國際金融城1幢”兩個 部分,均已完成主體封頂並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其中“廊和坊金融·家5 幢”占地面積8,578.37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住宅用地,建築面積32,242.36平方米;“廊和坊國際金融城1幢”占地面積7,210.2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住宿餐飲用地,建築面積44,887.88平方米。該土地及地上項目總計交易價款為1,256,541,980.80元,公司擁有該土地及地上項目100%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