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1月19日晚間公告,因公司營業部及資產管理子公司分別利用同名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推介私募資產管理產品,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華泰證券控股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利德曼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的財務顧問,對標的資產主要客戶和供應商的核查不充分,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發現華泰證券營業部及資產管理子公司分別利用同名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推介私募資產管理產品。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按照《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決定對華泰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華泰證券應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要求落實整改,進一步梳理相關流程,強化有關人員守法合規意識。證監會將在日常監管中持續關註並檢查整改情況。
同日,華泰證券控股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於對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證監會發現華泰聯合證券作為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的財務顧問,對標的資產主要客戶和供應商的核查不充分。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華泰證券表示公司及華泰聯合證券將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要求落實整改,進一步梳理相關流程,強化有關人員守法合規意識,在今後的工作中防止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
久聯發展:子公司中標超20億元基建服務工程
久聯發展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新聯爆破公司中標遵義市南部新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類項目第七項目包,中標金額20.75億元,規劃建設內容為市政道路、棚戶區改造、學校及其他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
據悉,該項目工期原則上為10年,其中項目建設期2年,管理期8年。本次項目中標金額占久聯發展經審計2015年營業收入的65.56%。該項目若能順利實施,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搜於特:全資子公司超1億收購廣東英揚45%股權
搜於特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創意設計公司與珠海英揚、珠海喜邑、廣東英揚共同簽署了《廣東英揚傳奇廣告有限公司出資轉讓協議書》。
創意設計公司決定通過受讓原有出資的方式,以自有資金人民幣5,449.5萬元受讓珠海英揚持有廣東英揚22.5%的股權,以自有資金人民幣5,449.5萬元受讓珠海喜邑持有廣東英揚22.5%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創意設計公司將持有廣東英揚45%的股權。
贛鋒鋰業:全資子公司收到火災補償款500萬元
贛鋒鋰業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接到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美拜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拜電子”)的通知,美拜電子已收到其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李萬春先生的第一筆火災損失賠償款人民幣伍佰萬元整(¥5,000,000.00)。
國統股份:中標約7.7億元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
國統股份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收到桐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來的桐城市同安路和盛唐路延伸段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中標通知書,確定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與本公司聯合體為該項目的中標單位。
該項目總投資約為人民幣柒億陸仟柒佰伍拾陸萬叁仟叁佰元整(76756.33萬元),本次中標價格為:工程建安費下浮20%,財政總補貼金額累計折現值為716448922元,管廊運維服務費(不含大修費用)1500000元,道路養護服務費(不含大修費用)500000元,合理利潤率調整系數1.2245。合作期限為:地下管廊工程22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20年),道路工程12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0年)。
王子新材:因重大事項停牌
王子新材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正籌劃重大事項,購買資產標的涉及計算機、通信等產業,交易金額預計不低於20億元。
深圳王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正在籌劃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影響的重大事項,該事項涉及購買資產,標的資產涉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具體的收購方案仍在協商和溝通中,公司擬聘請包括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中介機構為本次交易財務顧問,預計交易的方式不限於現金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金額預計不低於20億元人民幣,預計需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日科化學:2016年凈利潤預降15%-30%
日科化學1月25日午間發布公告稱,預計2016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15%-30%。
明天控股有限公司2月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運轉正常,感謝社會各界朋友對肖建華先生及公司的關註與厚愛。
此前該公眾號曾發布的一系列聲明已被刪除,包括明天控股沒有參與萬家文化的股權投資,也沒有參與龍薇文化對萬家文化的股權收購的聲明。
每經記者 吳若凡
1月26日,旭輝控股集團(00884.HK)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友導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友導”)與寧波昌瑞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昌瑞”)訂立股份買賣協議,後者將收購上海友導持有的上海旭備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旭備”)全數股權。股權部分的代價為100萬元,同時根據買賣協議,上海旭備須於買賣協議日期起10個工作日內向上海友導償還股東貸款,寧波昌瑞同意為上海旭備支付股東貸款的承諾提供擔保。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13日,旭輝控股公告稱,上海市土地交易事務中心於2016年12月12日發出公示,上海旭備在參加青浦區西虹橋徐民東路南側39-04、40-02、41-02、43-01地塊、40-01地下空間及地塊之間連通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活動中,違反出讓文件的規定,不予退還上海旭備已提交的保證金3.7395億元。
旭輝控股在公告中闡明,上海旭備出售後將不再是旭輝的附屬公司,公司將從這筆交易中收回現金3.74955億元,相當於旭輝控股對上海旭備的原有註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買方寧波昌瑞和旭輝控股關系不淺。公告指出,寧波昌瑞由旭輝控股執行董事兼副主席林偉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林峰共同實益擁有。
對於出售上海旭備的原因,旭輝控股公告稱,“本集團一直在評估收回保證金的措施,公司目前相信收回保證金需要與相關政府機關作進一步溝通,需要時間且具有不確定性。此次交易能夠讓集團消除收回保證金的不確定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本次交易詢問旭輝集團品牌管理部負責人,對方表示對此次交易詳情並不清楚。
2016年12月,在上海旭備遭受罰沒保證金之時,便有聲音質疑3.7395億元的罰沒款便將影響企業業績,因為該額度已占據了旭輝控股2016上半年核心凈利潤(9.48億元)的近4成。
財經評論員黃立沖表示,“如果處理不當,勢必會影響旭輝2016整個財年的業績。”
在處罰事件發生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在港股市場上進行了數次增持。
自去年12月12日保證金被罰沒之後,旭輝控股股價累計跌幅近10%,截至2月3日收盤價為2.23,已經接近被罰沒保證金之前的價格。
黃立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海旭備是母公司為了拿地註冊的獨立法人的殼,註冊資本不會很高,3.74億元可以看作是上市公司給子公司用作拿地的貸款。那筆錢本來是投地的押金,但是現在拿不回來,就要撥備,相當於當年計入了3.74億元虧損。
但3億多元的損失,對上市公司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此次轉讓公司的行為,知名地產專家薛建雄認為,如果旭輝什麽都不做,這筆虧損在會計上會記為非經營性損益,如果確認,就會影響經營利潤。但如今旭輝出售公司,就能達到剝離損失的目的。”
“把這個公司買過來,就不影響上市公司的利潤,相當於大股東私人承擔了這筆罰金。”薛建雄進一步解釋表示,林偉和林峰收購了這家公司,就相當承擔了上海旭備的權益,包括負債。
“的確,如果能短時間償還這筆負債,就相當於用股東的錢來補充虧損。如果3.74億元未到賬,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則成了股東應收賬款。”但黃立沖直言,這也只是賬面上好看,如果實際的錢還沒有進來,就相當於打了張白條,形同靠修飾財務、隱藏虧損過關。
這最終得要看旭輝在會計記錄上是將這筆錢計入當期虧損還是算作新的財年。旭輝控股即將公布的2016年年報能給出答複。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電子方面6日表示,當天正式向全國經紀人聯合會(FKI,以下簡稱“全經聯”)提交退出申請。據觀測,三星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也將相繼退聯。
去年12月6日,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出席國會“樸槿惠政府親信弄權幹政案國政調查特別委員會”首輪聽證會時表示,三星電子不再向全經聯繳納會費,將退出全經聯。
此前,去年12月27日,LG電子在全經聯會員企業中最先退聯。據悉,SK集團和現代汽車也在研究退聯形式和程序等。
另外,以2015年為準,三星電子、現代汽車、SK集團、LG集團等韓國四強企業向全經聯繳納的年費占全經聯整體年費的70%。
遠大控股:擬出資1000萬美元在美國休斯敦設立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美國)有限公司
遠大控股2月8日午間發布公告稱,遠大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屆董事會於2017年1月 4日召開2017年度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遠大物產集團(美國)有限公司的議案》,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新加坡)擬出資美元1000萬元,在美國休斯敦設立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美國)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遠大美國)。遠大新加坡出資設立遠大美國,無需中國和新加坡相關政府部門的核準,需要向美國休斯敦當地政府辦理註冊登記手續。
天馬股份:擬以1億元認購鋒之行新增註冊資本
天馬股份2月8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疏勒縣耀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灼創投”)之全資子公司北京星河之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之光”)擬對上海鋒之行汽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鋒之行”)進行增資,並擬簽署《上海鋒之行汽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以下簡稱“增資協議”)。星河之光擬以人民幣10,000萬元認購鋒之行新增註冊資本。本次增資完成後,鋒之行註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156,824,201元,星河之光持有鋒之行6.683%股權。
浩物股份:1千萬元購買理財產品
浩物股份2月8日午間發布公告稱,2月7日,公司使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認購華西證券融誠3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月月新91天份額(1期)”。產品期限91天(2017年2月8日起至2017年5月9日止),年化業績報酬基準4.10%。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2017年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人民幣6,000萬元(含本次)。
2017年1月10日公司董事會決定,公司將使用不超過10,000萬元人民幣的自有閑置資金,投資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短期理財產品。同時,在該額度範圍內,資金可滾動使用。
13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4號——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下稱“4號文”)公布後,在業內掀起一陣波瀾。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子公司副總經理張輝(化名)對第一財經稱,規定所涉及的16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相對繁榮,屬於低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對於基金子公司而言,4號文的出臺無疑讓相關公司失去了一項優勢業務,對部分地產投資體量較高的公司盈利構成一定影響。
不過,總體而言基金子公司在住宅類地產上的布局並不多,尤其最近一年來,它們參與的多數項目為保障房建設、棚戶區改造等,而這些並不在4號文限制之內。
從多位接受采訪的行業人士反饋的信息來看,4號文出臺之前業內早已收到征求意見稿和監管傳聞,多數公司早有預期。且基金子公司在“最嚴新規”有關的凈資本約束下,未來一年半行業最緊迫的任務是去通道、壓縮規模,失去熱點城市“炒房”業務,對行業整體的發展影響相對甚微。
去年主流是保障房和棚戶區
據4號文規定,私募資管計劃投資於上海、北京等16個房價上漲過快的熱門城市普通住宅項目的,不予備案。並禁止通過貸款、信托計劃等形式向開放商提供拿地資金,亦不能參與首付貸等項目。
“終於來了。”張輝在微信群中回複公司員工道,“去年12月就發了征求意見稿,早有準備。”張輝語氣相對輕松,在他看來,在去年監管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壓縮一定量的業務對公司影響並不大。第一財經采訪的其他多位基金子公司人士的看法基本與張輝相同——本次監管文件的出發點是響應國家號召,抑制資金炒房,並非打壓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
基金子公司自2012年9月成立以來,受益於類似“全牌照”的優勢野蠻生長,從無到有發展至2016年規模突破11萬億元,超過了公募基金的體量。隨著2013年9月大量一年期的項目到期,產品盲目擴張的風險開始浮現,其中個別基金子公司的房地產項目發生了兌付危機。為此,2013年末及2014年後,一些基金子公司也開始收緊房地產項目,滯銷、庫存壓力較大的中小城市住宅項目被剔出業務範疇。
據第一財經了解,當時無論是基金子公司還是信托公司,對地產項目融資方的資產和項目的具體區位都有嚴格要求。比如融資方資產要達到50億元以上,地產項目必須位於一二線城市或者東部沿海的富裕地區,且要求必須是住宅項目。
張輝稱,“在中國住宅比商業地產好賣,價格也高。”上述地產項目受益於房價增長、銷量可靠,風險較低,資產變現也快,屬於基金子公司的優勢項目,失去這塊業務對地產占比較高的同行來說存在一定的影響。
上海另一家基金子公司內部人士稱,去年行業主流是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題材,基金子公司單筆業務的金額並不大,但參與次數較多。總體4號文影響並不大。
最嚴新規下壓縮規模和業務
事實上,此前,基金子公司就已面對“最嚴新規”的凈資本要求難題,本身存在壓縮規模和業務的訴求,退出“炒房”對行業影響甚微。
去年12月2日,證監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這兩則規定,被業內稱為史上基金子公司最嚴新規。
根據新規對於風控規定的要求,基金子公司凈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不得低於凈資產的40%、不得低於負債的20%,調整後的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然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行業內部很大一部分公司都難以達標。所幸,新規給予了18個月的過渡期。
在這18個月的過渡期中,一些公司選擇了增資擴股,但即便如此,有限的資本金擴充難以滿足上億元的體量業務。為此,相關公司紛紛壓縮規模,部分項目在到期之後,不再續期。
上海另一家基金子公司內部人士稱,監管要求子公司和公募母公司的業務差異化,公募做的是標準化業務,子公司主要承接非標業務。眼下,可做的業務很多,但目前都在壓縮體量,否則到期難以達標。“通道業務還有,但業務量已經大幅下降。現在公司主要在做一些股權類的投資項目。”
對於山東墨龍(002490.SZ)而言,新年未有新氣象。這家已經面臨經營困局的油服企業,在春節後開盤即向市場丟出“業績大變臉”和“違規減持”地雷,並因此陷入四面八方的質疑。
“主要是解決上市公司的資金困難,支持上市公司的運營發展,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在2月16日晚間回複交易所的問詢函中,山東墨龍這樣解釋實際控制人違規減持的動機和目的,並否認張恩榮和張雲三父子提前知悉公司業績將巨虧。不過,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采訪中,山東墨龍方面對違規減持作出的辯解是大股東對“規則理解不透徹”。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回複函中,山東墨龍披露,張恩榮減持套現2.78億元的日期,與山東墨龍初步確定業績數據的時間僅差兩日。且在這份長篇回複中,公司解釋業績變臉原因為,2016年計提的各類資產減值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多達2億元,但對於為何短時間減值準備出現巨額差異,推翻業績預測並未作出解釋。記者試圖就此向山東墨龍方面作出求證,對方以需要面談為由未能作出回應。
值得註意的是,在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的減值準備中,最大筆的單項減值來自山東墨龍全資子公司——壽光懋隆新材料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懋隆新材料”)的商譽減值,金額達4764萬元。接近山東墨龍的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家連虧三年的子公司或是導致山東墨龍接連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山東墨龍於2007年9月以3.05億元收購懋隆新材料,彼時其有多達1.43億元的商譽,但在連年虧損之後,該公司僅剩下約2000萬的商譽凈值。此外,自2013年圈地1700畝,投入超十億元建設新材料項目後,山東墨龍持續不斷向該公司輸血,此次張雲三減持套現後就向其借款6000萬元。
“懋隆新材料已經成為一個無底洞。”接近山東墨龍的該人士還向記者反映,由於資金鏈吃緊,山東墨龍近年來還存在克扣員工薪水,拖欠供應商貨款的狀況。不過對此山東墨龍董秘趙洪峰則回應稱僅為"個別現象"。
減值突增2億 控制人套現日期可疑
從去年三季報預告全年扭虧盈到,最修正業績為將巨虧逾4.8億元。山東墨龍此前的解釋除了行業原因帶來的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外,對存貨、應收款項等相關資的產計提減值準備成為最重要的“罪魁禍首”。
在2月16日的回複函中,山東墨龍披露,2016年公司計提的各類資產減值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2億元。其中,應收款項計提7323.37萬元,存貨計提4742.80元,固定資產計提3500.00萬元,商譽計提4764.00萬元。
在應收賬款的計提中,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2016年中報的同類計提中,山東墨龍對賬齡一年以上的進行了相關壞賬計提,其中勝利油田、美國 SBI 公司、文萊金龍投資因有兩年或者三年以上賬齡收回可能性較小,進行了最大幅度計提,但在最新的回複函中並未提及,是否收回外界不得而知。此外,在回複函中最新披露的,東阿縣聯興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逾期兩年的1340萬元被100%計提,在中報中並未出現。
此前,有專業會計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按照相關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在每個季度都應會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相關資產計提做出相應減值準備的預計,而非等到年底一次性提出。預計和最終計提出現較大差異可能性較小。對於計提的前後差異,第一財經記者試圖采訪山東墨龍,但截至發稿未能得到有效回應。
除了減值準備的突擊式增長,山東墨龍實際控制人的減持目的和日期也難以讓人信服。
“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恩榮及其一致行動人張雲三減持公司股份的目的主要是解決上市公司的資金困難,支持上市公司的運營發展,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山東墨龍辯解稱,公司面臨資金緊張時,為解決公司的困難,張恩榮與張雲三做出減持股份籌集資金以支持公司發展的決定。
這一說法和此前趙洪峰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所說前後不一。“減持是股東的個人行為。按照規定來說,大股東減持超5%需要提前預告,(未及時披露)可能是由於股東對規則理解不透徹。”趙洪峰當時稱。
山東墨龍一並否認,實際控制人在減持公司股份前知悉公司2016年度預計凈利潤將出現虧損,但在時間節點上卻十分“巧合”,被市場認為存內幕交易之嫌。從減持時間上來看,張恩榮在2017年1月13日減持股份。而山東墨龍於兩天後即初步確定2016年度業績數據以及波動區間。對此,山東墨龍則辯稱,張恩榮減持時,公司2016年度決算資料正在準備中,大量數據整理、歸類工作正在進行,還未形成初步意見。
新賬還舊賬 子公司成“無底洞”?
在此前調查采訪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山東墨龍資金鏈捉襟見肘,面臨債務高企、籌資單一等多重重壓,減持“回血”成為一條險路,甚至存在借新賬還舊賬的跡象。
從財報披露來看,山東墨龍總負債從2012年開始躍至20億元級別,並於2013年起一直維持30億元以上的,且逐年遞增,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負債合計37.8億元。
在最新的回複函中,山東墨龍披露,2016年11月份公司在歸還某2家股份制銀行合計資金15,000萬元後,2家股份制銀行一直未對上述貸款進行續貸。而同時公司面臨2017年1月多家銀行共計需要償還銀行貸款及承兌差額約26,000萬元
“公司當時賬面資金余額很少,加之原料儲備,運營資金極度緊張,外部獲取資金難度大,時間長.”山東墨龍稱,出於保證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及維護在金融系統和社會的信譽等原因張恩榮進行了減持。
在資金鏈吃緊之下,懋隆新材料卻連年虧損,大筆計提影響業績的同時,也仍然是經營投入上的“無底洞”。
在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的減值準備中,最大筆的單項減值就來自懋隆新材料,金額達4764萬元。接近山東墨龍的相關人士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家連虧三年的子公司或是導致山東墨龍接連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東墨龍於2007年9月以3.05億元收購懋隆新材料,彼時其有多達1.43億元的商譽,但在連年虧損之後,該公司僅剩下2084.34萬元的商譽凈值。此外,自2013年在壽光當地圈地1700畝,投入超十億元從澳洲力拓引進設備,建設新材料項目後,山東墨龍仍在持續不斷向該公司輸血,此次張雲三減持套現後就向其借款6000萬元。
“懋隆新材料的項目在策略上存在失誤,當初澳洲力拓投了上百億元沒做出東西,墨龍為了擴展產業鏈,買了力拓的舊設備投入了十幾個億。”接近山東墨龍的該人士還向記者反映,自2015年國家要求行業去產能,懋隆新材料的這一項目更陷入尷尬。
記者此前實地走訪該項目發現,投入建設四年來,懋隆新材料的項目用地多半處於荒廢狀態,試運營的廠區目前僅有100—200的工人。趙洪峰也表示,由於屬於重資產行業,懋隆新材料項目投產進入較慢,目前僅處於試運行之中。
因資金鏈和經營問題,上述人士還向記者透露,山東墨龍對員工和供應商出現失信窘境。存在克扣員工薪水,以及拖欠供應商貨款的狀況。
“缺錢,14年的年終獎拖到了15年7月才發,15年年終獎拖到了16年年底,如果在發獎金之前離職就拿不到錢。“該人士透露。對於這一情況是否屬實,具體實情為何,第一財經於2月16日致電趙洪峰試圖獲得相關回應,但趙洪峰在表示“這僅是個別現象,員工工資當期正常發放”外並未作出更多回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將為其下一代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8引入第三家電池供應商,以避免去年因安全問題造成的災難性手機召回事件重演。
知情人士表示,除了兩家長期供應商Samsung SDI 和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電池外,蓋樂世S8還將使用日本索尼公司旗下子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組。
知情人士稱,三星電子已告知Samsung SDI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還有另一家供應商為蓋樂世S8生產電池。但知情人士補充稱,三星電子對索尼子公司的電池訂單數量相對較少。
據了解,這家索尼子公司很快將成為日本制造企業村田(Murata Manufacturing )的一部分,今年晚些時候將最終敲定出售該子公司的交易。
此外,知情人士表示,三星電子將於3月末在紐約舉行的活動上發布蓋樂世S8,此後不久這款手機將上市。
新增一家電池供應商反映出三星電子正努力重獲消費者信任,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不會出現與去年在全球召回Galaxy Note 7類似的事件,當時約有300萬部智能手機受到影響。
三星電子本月早些時候下結論稱,數十起Galaxy Note 7手機過熱報告案例是由電池結構和電池生產過程的問題引發的。
南鋼股份2月23日晚間公告,建設銀行或其相關機構設立的基金等,將與控股股東南京鋼聯,共同對南鋼股份全資子公司南鋼發展進行增資,增資額分別為30億元、7.5億元。資金主要用於償還存量債務、補充流動資金。增資後南鋼股份、上述基金、南京鋼聯分別持有南鋼發展61.28%、30.97%、7.75%股權。公司表示,抓住市場化債轉股機遇,引進上述戰略投資人,有利於公司減負債、去杠桿。
公告稱,建設銀行或其相關機構設立的基金等,與南京鋼聯擬共同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鋼發展進行增資,增資額分別為 30 億元、7.5 億元。增資價格按照南鋼發展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經評估的凈資產值 59.37 億元確定,計算經評估的每一元註冊資本的凈資產為 3.21 元。據此,建設銀行或其相關機構設立的基金等按照每一元註冊資本的凈資產值 3.21 元增資 30 億元,其中 9.35 億元計入南鋼發展註冊資本、20.65 億元計入南鋼發展資本公積;南京鋼聯同樣按照每一元註冊資本的凈資產值 3.21 元增資 7.5 億元,其中 2.34 億元計入南鋼發展註冊資本、5.16 億元計入南鋼發展資本公積。
假設本次增資款資金到賬後,30 億元用於 償還存量債務,剩余款項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按照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的財務數據測算,南鋼股份、南鋼發展合並報表資產負債率將分別由 80.44%、71.59% 下降至 69.95%、55.21%。
本次增資完成後,南鋼股份、投資人、南京鋼聯分別持有南鋼發展的股權比例為 61.28%、30.97%、7.75%,南鋼發展將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變為控股子公司。
公司股票2月20日停牌,2月24日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