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奢侈品网购跑马圈地 购物搜索成推手

http://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62868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陆续抢滩中国市场,国内各种奢侈品电子商务网站也“遍地开花”,成为电商领域不可忽视的细分市场。来自一淘网的信息显示, 目前一淘网就收录了走秀网、佳品网、CC全球奢侈品、第五大道等国内前十的奢侈品折扣网站,还为奢侈品网购开辟了专区,备战即将开打的奢侈品流量和价格大 战。
    “很多消费者觉得奢侈品遥不可及,其实只要找准时机,奢侈品并非一定贵得离谱,” 一淘网网站运营总监浅雪介绍,“相反正由于奢侈品单价较贵,打起折来也是相当豪放,再加上网上价格透明竞争激烈,比较下来其实相当合算。”
    浅雪介绍,奢侈品传统购买观念正在被颠覆,超过八成的消费者愿意网购奢侈品,正品、质量保证是他们在网购奢侈品时最看重的因素,其次就是价格,“在一淘网比价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对奢侈品进行逐一比价。”
    由于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且奢侈品国内国外各大渠道的价格差异巨大,购物网站始终对奢侈品热情不减,集中在手表、皮具箱包、服装服饰、鞋 品、珠宝饰品等类型上。在一淘搜索原价为25500元的Versace范思哲白色经典回型纹牛皮女士包角手提袋,很轻松可以发现第五大道上仅售5999 元,差不多只有原价的3折。
    据一淘网不完全统计,国内包括佳品网、聚尚网、走秀网、尚品网、唯品会等在内的近10家B2C网站都获得了至少一轮以上的投资,总金额超过5个亿。这些网站的核心都是奢侈品折扣。显然,国际资本在当前动荡的金融环境下依然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拥有着强大信心。
    事实上,伴随着奢侈品在线销售量的不断激增,各大奢侈品商对电子商务网站的态度也有之前的”敬而远之“逐渐转向积极主动合作。LV、Armani、 Chanel、Cartier、Ferrar等国际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抢滩庞大的网购市场,布局网络零售,Emporio armani还专门开通了中文官网商城。
    据易观国际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奢侈品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4.5亿元。预期全年交易额将达到160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4

奢侈品網購:那些真真假假的遊戲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14/229685.html

「網絡代購中80%的愛馬仕都是假冒產品。」6月下旬,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拋出的這句話,給眾多奢侈品網站煽了一記耳光。

事實上,在愛馬仕CEO之前,已有多家奢侈品公司向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發難。2011年底,噹噹網被曝銷售「天梭」牌的假名表。後來,天梭表示對網購渠道銷售的天梭產品不提供任何質保。

今年3月,施華洛世奇宣佈,「在中國地區,沒有授權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同時,目前也沒有在中國地區授權任何網站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

此後,LV、Gucci、Prada等多家奢侈品品牌也相繼表示沒有授權電商渠道銷售。

除了服飾,云集國際大牌的化妝品電商網站也傳出「假貨」嫌疑。6月中旬,有消息傳出稱,聚美90%的貨品是假貨。7月13日,聚美優品CEO陳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給予否認,「聚美優品上並無假貨。目前,歐萊雅、絲塔芙已經在聚美上成立官方旗艦店,如若聚美銷售假貨,這些國內正品品牌怎麼會來聚美開店?」

奢侈品電商網站一時難辯真假。

7折以下假貨居多

「頂級時尚奢侈品特賣,低至1折」、「時尚妝品特賣,低至1折」……這些誘人的廣告總是勾得喜歡奢侈品的用戶忍不住下手。

中國正成為一個新興的奢侈品消費大國,而經營奢侈品電商也成了一門熱門生意。專業奢侈品網站有優眾、佳品、第五大道、呼哈網、走秀等,名牌折扣店如唯品會、聚尚,專營二手名牌交易的寺庫,從事化妝品的聚美、樂蜂、尊尚,大型門戶和專業B2C也開設了奢侈品頻道,如京東有360top.com、網易有尚品。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以不同模式切入奢侈品細分行業的網站不下30家。

這還不包括淘寶全球購上那些C2C的螞蟻雄兵。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淘寶全球購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今年規模能夠突破200億元,已經成為中國內地消費者進行奢侈品網購的主要渠道。

假貨投訴是奢侈品網站的一大詬病,而如何辯別真假更令普通用戶無能為力。

近期樂蜂網發佈一份化妝品電商白皮書,並導致該公司與其對手聚美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該報告稱,專櫃價格的7折大約是化妝品電商正品低價的下限。而聚美的產品常低至五折,甚至三折。

一位曾在化妝品電商行業工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一般來說,化妝品的售價如果是國內專櫃價的70%~80%,那麼一般為真貨;而如果售價是正價的5折~7折,這可能是真貨、假貨摻著賣。5折以下的貨,基本上都是假貨,3折以下售賣的貨,不可能是真貨。

聚美創始人陳歐解釋:「聚美的國內化妝品的出貨量大,拿到的折扣是行業最低的。一般從一級代理商那裡拿貨,線下品牌的折扣大約是7折左右,網絡化妝品品牌的折扣率要高一些,一般是5折左右。」

與化妝品相比,國際大牌包包的「下限」就更多樣。在愛馬仕、LV、Channel等三家直營的全球專賣店中,貨品一般不打折。不僅如此,這些大牌還經常搞飢餓營銷,如愛馬仕的IT包不僅不打折,還需要排隊一年才能夠買到。

「與衣服過季了需要迅速打折處理不同,包包一年四季都能夠出售,因此當年打折的可能性很小。一般過了1年之後,才會進行打折出售。」一位在美國從事互聯網投資的人士告訴記者,那些在國外Outlets出售的「過季」包包往往有劃痕、開線等瑕疵,折扣在4折左右。另外,價格較低的Coach會專門生產一些產品在outlet中售賣,折扣自然不可能低至3折~4折,而是「新款」的8折~9折出售,甚至不打折。

曾經參與奢侈品網站投資的起源資本合夥人雷中輝告訴記者,對於全新奢侈品,尤其是頂級品牌的名包與名表,電商渠道價格是線下的8折以上,那麼真貨的概率高一些;如果折扣率低於7折,要麼是假貨,要麼是有瑕疵的「過季」貨;而如果在5折以下,假貨的概率就比較高。

據瞭解,經驗豐富的奢侈品電商往往看人下菜。「收貨地址不同,收到假貨的概率也不同。」上述化妝品電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收到假貨的概率比一線城市高,郊區收到假貨的概率高於城區,住宅地址收到假貨的概率高於辦公地址。高端人群收到假貨的概率也小於低端人群。

這樣的做法可以做到「魚目混珠」,在風險與利益中尋找最優。因為電商網站將假貨銷售給相對「弱勢」的用戶,這些人在網購市場的話語權相對較小。

真真假假的手法

國內奢侈品網購的正規貨源來自以下幾個渠道:各個國家的Outlets折扣商場、品牌零售門店、從國內外的品牌代理商採購,直接向品牌商進貨。

「國內奢侈品網站有60%的貨都是通過國內貿易公司進口的過季貨。」資深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告訴記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眼霜、睫毛膏、面霜、乳液等化妝品的稅率是50%,1萬元以上的高檔手錶的稅率是30%,箱包類奢侈品的稅率是30%。這直接導導致奢侈品在國內與國外的價差非常懸殊。

據一位在美國從事互聯網投資的人士告訴記者,化妝品的國外售價一般是國內的7.5折。大牌包包的國外售價一般是國內的7折左右。有些品牌的價格差異較大,如Coach的包國內外能夠差上幾倍,美國售價200美元左右的包,國內的售價是3000元~4000元。

在巨額的利潤面前,網絡代購,這個冒著一定法律風險的「鋌而走險」職業,應運而生。大量的買手在海外代買奢侈品,然後由全球轉運公司通過小包的形式運送到香港,水客從香港帶到深圳,再發往全國。整個過程下來,可以用較少的「物流費」、「代購費」來「逃」掉高額關稅。

「無論是從outlet還是專賣店,網絡代購回來的許多產品基本上不交關稅,而如果大量採用個人買手來進貨售賣,可能就會面臨需要繳納高昂的增值稅,國家規定是17%。如果全額足繳稅收,利潤率就變得有限了。」雷中輝說。

但水客這種螞蟻雄兵的方式往往存在貨品不全,貨源不穩定的問題。於是,一些電商往往從線下零售渠道及奢侈品二手置換平台去購買全新的產品來補充貨源。

「從國內代理商渠道進貨的頂級奢侈品不是為了售賣,更多的是為了得到一些款式新穎、獨特的產品,掛在網上,吸引用戶,拉動對其他產品的銷售。」雷中輝指出。

在利潤與規模的雙重驅動下,不少電商採用「真假摻著賣」的方式來「魚目混珠」。那些屢禁不止的假貨,有的是從國外售假渠道流入中國,有的則是國內名牌高仿貨。

根據媒體公開的報導信息顯示,不少廠家的產業鏈資源協調能力很強,從箱包的面料到配件都能夠採購到,箱包的質量、手感與真品一模一樣,只是在做工上有些差異。那些資源稍差一些的廠家即便不能採購到配件,也能夠採購到面料。

不僅如此,許多奢侈品品牌在國內都有代工廠,這些工廠也會流出一些有「瑕疵」的尾貨,正如國外品牌服裝的「尾貨」。只要瑕疵不明顯,一般消費者看不出來的。而尾貨的「出廠價」有時甚至比仿貨還要低,在電商那裡十分搶手。

「高仿貨的利潤高達幾十倍。」據一位經營奢侈品電商的人士介紹,這些高仿貨往往做工精良,GUCCI和LV的高仿貨(超A貨)的售價一般是1000元。一款正品售價為3萬~5萬元的愛馬仕包包,其高仿貨售價不到3000元,如果批量訂購,還可以打折。

而化妝品的造假手法更加多樣。一位曾做過化妝品團購的人士告訴記者,不少電商企業在拿到原樣的化妝品之後,往往採用1:5,甚至1:10的比例稀釋,將真的化妝品原液摻合到假的化妝品液體中。現在造假技術成熟了,基本不需要將原液注入假的液體(膏體)中,而是直接仿照正品做出氣味聞起來相近的液體(膏體)。

除了造假之外,化妝品電商們還打擦邊球。據一位在國內代理日本化妝品的批發商介紹,同一個日本品牌的化妝品,產地就有四種:日本、台灣、香港、中國內地。這是化妝品品牌的授權,品牌授權都是真的,但原液濃度有差別,價格也有差別。「貼中國字的全是港貨與台灣貨,拿貨價格比美國原貨(日本原貨)至少便宜10%~15%。」

他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日本當地的價格是中國的50%。」在中國內地生產的產品價格低於在中國台灣、香港生產的,更低於日本生產的。

「由於公眾認識的只是牌子,不少電商就賣的是中國內地生產的化妝品,而用戶往往以為是從日本進口的。」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品牌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生產,包裝之間只有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不易發現。比如,那些使用紙質包裝的化妝品產地往往是中國內地或者中國香港。日本的企業對環保比較重視,日本生產的化妝品基本上是塑料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0

【敗局】從風光無限到走上沒落的千品網:資金、進入時機及執行不到位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3956-1.html

千品網2011年3月發起項目,網站於2011年8月18正式上線,由中赫技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數億創建,專注於本地生活服務的電子商務平台,是最早提出O2O商城概念的公司,涵蓋美食、休閒娛樂、酒店旅遊、麗人等本地生活服務的全部內容,將自己形容為「賣服務的淘寶商城」。千品網上線三個月之後,日均銷量便破萬單;二次購買和再次購買的老用戶比例過50%。獨創的「商舖」模式被用戶廣泛接受;日增新品新單過千,日在線商品10000單,百度搜索指數3個月內漲幅500%,在短短3個月之內超過了團購導航二類梯位的網站。2011年11月2日推出解決商家資金鏈後端需求的「隨時結」服務,還針對消費者推出「隨時退」業務,保護消費者權利。從2012年8月普哥對千品網副總裁元鵬的採訪中獲得數據可以看出千品網風光的過往:註冊會員達300萬,入住商戶數達1萬5千家,在線商家達3萬個,2012年上半年3多,到7月份接近億元的銷售額(千品提供的數據有水分,註:團800給千品網的數據是2012年6月銷售額3229萬,進入團購前十榜單),月環比增長30%-50%,一度被業內認為非常有潛力的本地生活服務網站。

但選在2011年8月18日8點18分這個吉時上線的網站,其快速發展並未持續多久,在2012年底就爆出了因資金鏈斷裂大量裁員的消息,11月份從23個分站中就裁撤了長沙、長春、南昌、蘇州、廈門、西安、青島、東莞8個站,超過分站總量的30%。2013年團800報告中已不再體現千品的月銷售額數據,因為量太小,11月的數據還不到1000萬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千品網成立3年後最終走向沒落?筆者認為以下三點是導致千品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一、O2O商城的外衣,團購的內心

千品網自成立就宣稱要成為「本地服務領域的天貓商城」,刻意迴避團購網站的形象,但從千品的頁面佈局、團隊執行、產品及經營模式來看均為擺脫團購模式的形象。

首先千品在網頁佈局上使用典型的團購網站頁面,使消費者的對網站的認知就停留在團購網這個層面,儘管千品網曾有過一次大型改版,並被外界定性為「摒棄團購頁面,轉型商城模式」。但改版其實大多停留在網站頁面上,對於網站的實質運營模式並沒有太大掀動。

千品網的員工很多是從24券團購網挖過來,團隊執行力上就未擺脫團購思維;其次在營收方面,千品網也一直保留著團購網站的模式:以佣金為主,輔之以一定的廣告營收,雖然也嘗試以開放平台的方式對入駐商家收取平台費用,但這方面收入還很有限。

千品網對O2O服務商城概念的提出,比窩窩團、拉手網商城模式的上線都早,千品的初衷確實想以商城模式探索一條新路子,但無論是在公司的規模、用戶數量還是團隊執行力上,都很難能讓該想法成真,最終淪為一個純正的團購網站,也再次印證了好的思路不值錢,能夠真正執行下去才是關鍵的思路。

二、進入時機差,資金壓力大

說到千品的進入時機,應該從兩方面說起:一是做為新概念的引入者,創建O2O服務商城,千品進入早,消費者正處在對團購網站高度認可的狀態下,對於新型的O2O服務商城並無更為深入的需求,導致千品如果從服務商城做為切人點,並無消費者市場,需要進行長期的市場培育,但千品的資金鏈未能支撐它堅持下去。二是做為提供團購產品的網站,千品起步又較晚,處於千團大戰期間,競爭壓力又非常巨大,與聚划算、美團、窩窩團、大眾點評網等眾多巨頭相比,千品並無優勢,一輪輪的團購網站激烈競爭中,千品最終敗下陣來,到2013年已不出現在團購網站數據統計中。雖然千品號稱有數億資金的支持,但從千品的營銷投入及爆發裁員及撤站潮來看,千品的資金壓力巨大,後期千品積極尋求的B輪投資並未成功,最終導致了千品網的資金鏈斷裂。

三、產品質量不高,用戶體驗差

從千品網成立,用戶體驗負面信息就不斷,儘管千品針對消費者體驗,推出了「隨時退」業務,但並未真正很好的執行。

由於千品網成立晚,競爭壓力大,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因此會盲目擴張商家數量、商品數量,忽視商品和商家質量的把控。例如,對於要做商城的團購網站來說,星級飯店才有入駐資格,但千品網在這方面的門檻非常低。據千品網離職的員工反映「哪怕有10張桌子的小餐館也能與其合作。」,導致了經常會有消費者購買了團購券,去店面消費時,商家已經停業關門,無法消費的情況。

而在用戶投訴方面,千品的客服也很不到位。在顧客購買團購券出現無法使用、贈送紅包過期、系統故障導致團購無效時及退款被凍結時,不僅操作流程複雜而且經常無法聯繫到客服,不能夠及時解決消費者的問題。例如被消費者投訴最多的無法退款問題,千品網消費者的退款會先退到消費者在千品網賬戶上,消費者需與客服聯繫,客服核實後才能將錢再轉到消費者的銀行卡上,但多數消費者反映千品客服電話經常多次撥打無人接聽。

我們都知道,產品品質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在用戶體驗為王的時代,但千品網未達到快速發展的目標,從產品品質到消費者體驗維護方面均為達到它自身定位的O2O服務商城的水準,喪失了消費者基礎,注定了其沒落的最終命運。

千品網副總裁元鵬在過往的媒體採訪中強調,千品網定位是O2O模式。「團購只是本地化電子商務的初級形態,千品網是還原回去,做本地服務商城,不賣實物,沒有物流,本質上是一個售賣吃喝玩樂等服務的淘寶商城。」在成功獲得億元投資後,開始加速佈局,並做了iphone和android系統的客戶端,還計劃未來會結合LBS(基於位置服務)。千品網在O2O佈局中,初始的思路是對的,認識到了移動端的重要性及本地生活服務的市場前景廣闊,但因為資金、進入時機及自身的執行不到位,這些想法最終沒能實現,千品網的失敗經驗筆者認為很值得O2O從業者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41

美麗說併購天品網,是叫板唯品會的節奏嗎?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3/144374.html
近日,細心的網友發現品牌電商網站—天品網已經無法打開。隨即,天品網CEO大熊向媒體確認,其團隊已經在今年6月被美麗說併購。據瞭解,天品網於6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上貼出公告稱,從6月20日起,不再提供原有的品牌特賣服務。天品網的遭遇不禁讓人將其與同樣立足品牌特賣的電商網站—唯品會做出對比。

 

天品網成立於2012年6月在上海成立,其團隊成員大多來自於淘寶、凡客、盛大、騰訊等國內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企業。天品網所有售賣產品均與國際、國內品牌代理商或廠家合作。天品網旗下的主要產品--食神搖搖主打美食搜索,成為天品網移動端的重要佈局。
 

唯品會成立於2011年,定位於「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其通過與國內外知名品牌代理商及廠家合作,為國內消費者提供品牌正品。目前,唯品會會員數已達近5000萬,合作品牌超過10000個,其中全網獨家合作品牌1300多個,日訂單數超30萬。2012年3月23日唯品會登陸紐交所,融資7264萬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淨營收約7.019億美元,同比增長125.9%。截止6月10日,唯品會市值已達105.33億美金。
 

對於同樣立足於品牌特賣的兩家電商網站所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營銷推廣中心主任單仁表示,相較於唯品會,天品網成立時間晚,錯失發展先機,難逃被收購的命運。其次,天品網長期代運營淘寶平台上的商品品牌,並且同時具有自營品牌,資源分散,游離在自營與代運營之間,缺乏專業性。反觀唯品會,自成立起就專注推廣二、三線品牌產品,運營範圍清晰使訂單量逐步增加。此外,唯品會登陸紐交所對天品網產生巨大的輻射作用,積攢人氣,進一步搶奪用戶。
 

對於天品網最終被美麗說收購結局,單仁表示,二者能達成收購首先源於兩者具有相同的投資者即藍馳創投投資有限公司。其次,美麗說自身的導購定位和較強的流量優勢與天品網的品牌資源相互彌補,能夠將天品網品牌資源中的特有元素加以利用,雙方團隊也進一步整合,合二為一,為叫板唯品會創造了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03

中國快消品網購增速達美國7倍 千禧一代成主力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咨詢公司OC&C一項研究發現,約4.15億中國千禧一代通過手機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使得中國快速消費品(FMCG)在線銷售的增速達到了美國的7倍。

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間,中國快消品在線銷售平均增速為78.4%,遠超美國的10.7%和英國的7.9%。2015年,中國在線快消品銷售總額達253億美元,比英美兩國加起來還多。

上述數據顯示出生於20世紀最後20年的千禧一代,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趨勢的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他們過著非常忙碌的生活,與(較富裕的)經合組織(OECD)國家相比,他們平均每周多工作8.3個小時,”OC&C的報告稱,“因此,消費者對便利的需要助推了隨時隨地在線購買快消品的需求激增。”

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的預測,隨著中國千禧一代的平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5900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3萬美元,他們勢必將主導中國未來10年的消費格局。到2024年,這一群體的總計年收入將達到5.4萬億美元——是目前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

千禧一代樂意花錢享受還體現在去年電影票、出境旅行、寵物食品、凈水器及益生菌酸奶銷量激增上。這些產品還為無數年輕人提供了在長時間工作、忍受交通擁堵和嚴重汙染之余的難得的閑暇。

OC&C的研究發現,雖然代表著中國的決定性消費趨勢,但快消品在線銷售僅占去年中國零售電商市場的5%。根據研究機構“中國互聯網觀察”,今年中國零售電商市場預計將達到9110億美元,2018年或將達到1.57萬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24

【奇聞】拒絕再浪費 買一次用一世產品網

1 : GS(14)@2016-03-15 15:10:30

沒有見異思遷,沒有貪新忘舊,但總是不能一生一世。現在在市面上買到的東西,不論手提電話、衫褲鞋襪、家電廚具,幾乎是甚麼都有個限期,一年半載不是壞就是爛,甚麼叫長久不知道喎。但這樣易壞易爛的東西,又會造成多少浪費,而堆填區沒太多空間的了。倫敦一位女士Tara Button深明這問題,於是創建了網站BuyMeOnce.com,羅列了衣物、廚具、鞋子、家具、玩具、飾物配件、工具和美容用品等八個範疇的多個產品,而當每件產品的壽命都甚長,又或者最起碼即使出現都可以輕易修復。目的就是讓你買這產品一次以後,一世都不用再賣。可惜這網站的服務暫未覆蓋至本港,不過大家若因家中物事件爛了又要買東西之前,也可以上這網站作參考,因網站有不少文章教大家修復舊物,可能可讓你暫不用購物。資料來源:Telegraph記者:黃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5/19529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