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地產增長近零 大行齊看淡GDP
1 :
GS(14)@2016-01-20 18:49: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a_eab1.htm
【明報專訊】內地昨日公布2015年全年經濟數據,勉強完成中央經濟增長目標,但其實多項分類表現令人失望,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已接近零增長(見圖),工業產品增長引擎的汽車產量增速亦回落。有分析認為,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或負增長,以進一步拖累整體經濟,大行普遍看淡今年中國GDP增長,認為會比去年差,瑞銀更給予最低預測為6.2%(見表)。
去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增幅較首11個月再回落0.3個百分點,而2014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增長10.5%。其中,去年住宅投資為6.46萬億元,按年增長0.4%,較2014年的9.2%增幅大幅放緩。去年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5.45億平方米,按年下跌14%;房屋竣工面積則為10億平方米,也按年下跌6.9%。其中,住宅新開工和竣工面積,按年分別下降14.6%和8.8%。
去年全年房地產銷售則轉跌為升。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2.85億平方米,按年增長6.5%;全年商品房銷售額為8.7萬億元,增幅為14.4%,但增幅較前11個月分別回落0.9和1.2個百分點。
汽車銷售今年料難保高增長
另外,2015年汽車全年產量增速,亦由2014年的7.3%回落至2.7%,其中轎車全年產量由2014年的增長3%,轉為按年減少8.3%。匯豐認為,儘管汽車銷售仍然保持較高增長,但預計在補貼政策取消下,未來幾個月將不再維持高增長。
展望今年,各大行均認為,房地產行業是拖累經濟最大隱憂。瑞銀在報告中表示,去庫存壓力將持續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去年第四季新開工面積按年減少17.7%,房地產投資也倒退3.2%。摩根大通認為,12月樓市表現遜預期,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僅增長1.4%和8.9%,較11月的8.9%和18%增幅大為遜色,預計今年仍有必要推行寬鬆政策。
廖群:三四線庫存問題嚴重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表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去年按年增長僅1%,較2014年11%的增幅大跌10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投資四分之一,嚴重拉低整個GDP增長。今年預計情况不會有大的改善,即使銷售回暖,但三四線庫存問題嚴重,預計今年開發投資將變為負增長,繼續拖累全年GDP,或低於去年的6.9%。
2 :
GS(14)@2016-01-20 18:49: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a_eab2.htm
無公布「三頭馬車」比例 強調數據無造假
2016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每逢內地年度經濟數據公布時刻,外界都會關注構成GDP的三頭馬車(投資、出口及最終消費)比例變化。不過,在昨日的國統局記者會上,局長王保安卻沒有交代,只提到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升至60%以上。
另一方面,作為總理李克強最關注的三大指標之一失業率,是次也沒特別說明,僅透露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1%左右。
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約5.1%
其實去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將2015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目標定為4.5%,不過內地其實有兩種失業率數據,城鎮登記失業率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長期維持在4%左右;至於調查失業率則由國統局負責,過去兩年不定期公布,基本在5.1%左右,今年開始才會正式發布相關統計。
至於外界關注的數據真實性,王保安昨日重申GDP核算可靠,採用直接報送機制,中間不存在有人干預、核算方法與國際接軌,且對於數據造假有明確處分規定,加上中國GDP核算採用「三步走」方法,即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故GDP結果是真實可信。
供過於求恐惡化 大行料油價跌穿20
1 :
GS(14)@2016-02-10 13:29:52【明報專訊】國際油價持續波動,連跌3日後,昨日一度反彈重上每桶30美元關口,惟及後得而復失。然而市場對油價走勢未敢樂觀,國際能源總署(IEA)上調原油供應過剩預測,料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難以減產。大行高盛更稱,油價跌穿20美元「不意外」。
國際油價本周一急瀉3.8%、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紐約期油雖於昨日重上每桶30美元,但此關口阻力頗大,截至昨晚11時止,見29.81美元。國際能源總署發表每月報告,直指OPEC與非OPEC國家協調減產的可能性很低,故上調原油供應過剩預期。IEA預期今年1月份,OPEC國家原油產量每日增加28萬桶,至每日3263萬桶。非OPEC國產量每日下降50萬桶,但仍錄得每月淨增加23萬桶。
美第二大天然氣商傳破產
數據顯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商業原油庫存,在去年12月底增加760萬桶,至30.13萬桶。報告亦將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每日下調10萬桶,至每日9560萬桶。因此,IEA預期,短期內油價難以回升。高盛亦接力唱淡,據彭博報道,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主管Jeff Currie接受訪問時指,「如果原油跌破20美元,我不會感到驚訝」,但他認為,油價低迷並不意味拖累環球經濟。
日前美國第二大天然氣商Chesapeake Energy盛傳申請破產,股價當日一度暴瀉51%,集團其後否認。但外電報道,Chesapeake Energy負債超過100億美元,又引述顧問機構指,目前有超過150間能源企業接近破產邊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0/news/ea_eaa2.htm
大行撐美股 料有力彈
1 :
GS(14)@2016-02-15 18:01:36【本報綜合報道】美股上周大幅波動,道指全周跌約1.5%。展望本周,雖然中國股市周一勢必紅盤低開,惟市場預料美股本周可能築底回升。美國周一乃總統節假期,美股休市。美國周三公佈聯儲局上月議息會議紀錄及上月新屋動工數字,而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則於周五公佈。歐洲方面,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周一向歐洲議會發表講話。中國股市周一重新開市,券商Amherst Pierpont預計中國股市將大幅低開,但若當地融資活動回升,出口勢頭增強及人民幣回勇,或能阻止「中國輸出股災」。花旗表示,目前並沒有所謂的全球性危機,美股正處於築底過程中。另外,MUFG Union Bank預計,本周市場將趨向明朗,投資者情緒會穩定下來。
歐洲拒放寬銀行業監管
歐洲方面,據外電報道,雖然歐洲銀行股連續數周暴瀉,但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Jeroen Dijsselbloem)拒絕因此而放寬對銀行業的監管。德銀去年破紀錄地虧損68億歐元的消息公佈後,市場更加擔憂歐洲銀行業在嚴格監管環境下的盈利能力。今年以來,銀行股一直是跌市先鋒,歐元區STOXX銀行指數年內跌逾2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543
大行唱淡 降收租股評級一線商場恐減租15%
1 :
GS(14)@2016-02-18 00:35:12■希慎廣場
【本報訊】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訪港大陸旅客勁跌12%,本港零售業進一步受壓。花旗發表報告,一口氣調低多隻商場收租股的投資評級及目標價,料今年一線商場租金收入減少10%至15%,以本地客為主的二線商場亦「冇得加租」。記者:鄭柏齡 陳東陽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日前透露,年廿九到年初六(2月7日至2月13日)期間,訪港大陸旅客按年減少12%,連續第二年錄得下跌,而整體訪港客亦跌10%;他預期,今年上半年整體訪港大陸客仍要跌約半成。花旗昨發表報告,一口氣調低九倉(004)、希慎(014)、恒隆地產(101)、太古地產(1972)等共10隻收租股的投資評級或目標價,平均下調16.5%。該行指,訪港旅客持續減少,加上人民幣貶值降低出遊意欲,本港商場勢受影響;料一線商場的租金收入按年跌10%至15%,以本地客為主的二線商場,亦由原本預期可增長3%,調整至零增長。
希慎:租戶生意難做
希慎商舖業務總監蔡雯慧昨透露,新年期間商場人流與去年相若,惟沒有公佈銷售額;她指,現時旗下商場出租率達100%,今年三分之一的商戶需要續租,租金調整幅度視乎個別租戶而定。而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劉少全強調,目前沒有減租壓力,但外圍經濟疲弱,坦言「租戶生意難做」,商場會多做推廣刺激人流。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其財務總監潘福全接受訪問指,新年期間零售氣氛未見改善,「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負面情況,核心問題(自由行減少、港元強勢)未解決」。他續指,今年5月及11月,崇光將繼續推出「加長版」周年慶吸客,「盡量配合商戶清存貨」。展望全年市道,潘福全認為「唔使咁擔心」,因去年香港零售業見頂回落,跌幅只有約3%,「暫時唔算好嚴重」;他補充,旗艦銅鑼灣崇光百貨最快在今年11月前完成翻新工程,完成後店內「可負擔奢侈品」品牌比例將有所提高。
周大福料明年始見底
另一方面,金價近日跑贏股市大幅反彈,惟未能帶動金舖生意。德銀引述周大福(1929)管理層在投資者會議上透露,農曆新年期間金飾生意輕微回升,德銀料較財政年度第三季銷情理想,惟珠寶首飾類生意仍然疲弱。周大福續指,新年長假後未見零售黃金產品需求上升,市場仍然相當具挑戰。公司相信,香港零售業「美好時光」可能已一去不返,料最快明年上半年、甚至後年,市道才有機會見底回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7/19493958
大行估港交所利潤減
1 :
GS(14)@2016-03-01 18:50:13【首當其衝】中國進一步以行政手段收緊資金外流,連投資者來港認購新股都受影響,深港通亦推出無期,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港交所(388)。港交所昨日跌2.5%,收報168.9元,該股明日(3月2日)公佈去年業績,有大行即急不及待,率先調低其目標價。高盛表示,估港交所第四季度業績每股利潤將會按季大跌35%,按年則減少2%;全年估賺79.52億元,按年增加54%。該行續維持「沽售」評級,目標價148元,較昨日收市價低12%,稱目前的高估值是反映市場認為有好消息出台。
目標價劈近兩成
大和雖維持港交所「買入」評級,但將其目標價大劈近兩成至232元,估港交所去年賺79.34億元,但短期內港股每日成交額會持續疲弱,故下調2016年及2017年每日平均成交額至900億元及1,200億元,並將今明兩年的預計每股盈利削減約3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1/19511220
低位漲價9% 大行唱淡供應過剩 商品料快再展跌浪
1 :
GS(14)@2016-03-15 14:39:29【財經專題】自2014年中旬,商品市場開始踏入「寒冬」時期,涵蓋22種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數去年累跌約25%,惟商品價格近期走勢明顯轉強。截至昨日為止,彭博商品指數從歷史低位回升9%,紐約期油從2月低位反彈約44%。高盛指,除非由中國帶領的商品需求持續提升,否則是次商品漲勢難以延續,並會重返跌軌。記者:賴俊達
自2014年中旬,油價一直受供應過剩格局束縛,紐約期油今年2月11日低見每桶26.05美元,為逾12年以來的低位。倫敦布蘭特期油今年1月20日亦跌至每桶27.1美元,同是逾12年的低位。不過,自從主要產油國協調「凍產」,乃至於減產的消息持續傳出,加上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不俗,促使油價重踏升軌。截至昨日為止,倫敦布蘭特期油從1月份的低位累升逾42.5%至每桶約39.7美元,惟仍遠低於2010至2014年期間的每桶100美元水平;紐約期油更較2月份的低位反彈約44%至每桶約37.8美元。
高盛料中國需求弱
除卻油價,付運至中國青島的鐵礦石到港價年初至今累漲31%。再者,工業金屬例如銅、鋅及鋁的價格亦升至去年秋季以來的高位。截至昨日為止,倫敦期銅由今年1月份的低位升15%,倫敦期鋁較去年11月份的低位升8.5%。不過,在商品市場最具影響力的投行高盛繼續做「商品大淡友」。高盛表示,由於商品市場仍受供應過剩的局面困擾,大宗商品過去20個月的跌勢仍有下續,商品價格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仍須徘徊於低位,直至市場重現平衡。該行還指,於2016至2017年期間,中國對商品的需求難以持續改善。高盛預計,銅和鋁價未來一年最多下跌20%。另外,投資銀行麥格理指出,油價目前的漲勢並不成熟,油價可能下試每桶30美元水平。
油價昨下挫逾2%
數據顯示,中國內部需求仍相當疲弱,中國2月進口按年下跌13.8%,超出市場預期。事實上,內地商品價格近期的漲勢已見疲弱,焦炭、瀝青、鎳及錫等期貨上周二跌停板,而鐵礦石價格亦已由年內高位回落逾10%。另外,隨着產油國聯手減產期望似有落空之勢,油價昨日亦現頹勢。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昨日均曾下挫逾2%。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5/19529588
大行避繳準備金 離岸人幣見負拆息
1 :
GS(14)@2016-04-01 14:16:29【明報專訊】本港的人民幣拆息定價如坐過山車,繼年初急升至歷史新高的66厘後,昨日又突然急挫至負3.725厘,即銀行拆出資金,還要向借貸方支付利息。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人行早前推出針對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準備金政策,有大型外資行在季結日寧願以負利率把資金拆借出去,也不願全季繳付準備金。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留意到拆息下跌,但拆借市場整體運作有序,強調離岸人民幣拆息是由市場對人民幣資金的供求所主導,金管局將一如既往,密切監察離岸人民幣市場。
本港的人民幣隔夜拆息定價,昨日急跌4.77厘至負3.725厘的歷史新低,一個月的拆息亦降至1.84厘,同樣屬於歷來新低。不過,隔日拆息(CNH Tomorrow NEXT),即明日借入、後天還款的息率,昨晚為0.4厘,反映拆息或將回歸正數。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指出,昨日正值季結,拆息出現負數,無疑是由於今年1月起人行實行的準備金新規。他指,外資行普遍不願被提取準備金,變相把資金鎖死3個月,於是寧願以負息拆息出去。
為增加做空離岸人民幣的成本,並加強對離岸人民幣的管理,人行自今年1月25日起,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的存放,執行存款準備金率政策。顏劍文指出,不單是存放在境內的資金受影響,港銀存放在清算行,即中銀香港(2388)的人民幣資金亦會提取準備金。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指出,由於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小,流動性低,只要少數大行開出負利率的定價,即能左右整體息口。但他強調,除了因為資金供應急增,需求偏低亦是導致負息的主因。
國信點心債技術性違約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國信證券香港分支的一筆12億元人民幣點心債出現違約,本該在4月24日支付的3800萬元人民幣的利息面臨風險。國信證券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只強調將會發公告解釋,但至截稿前尚未有相關公告。不過,據悉該筆點心債違約並非因為集團財務問題,而是條款問題導致技術性違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1/news/ec_ecb1.htm
大行料行業未見底 零售股普遍跌
1 :
GS(14)@2016-05-08 01:19:46【明報專訊】本港首季零售值急挫逾一成,多間大行發表報告表示,雖然3月整體訪港旅客跌幅較首兩個月跌幅收窄,惟受旅客購物模式轉變及本土消費意欲疲軟等因素影響,估計短期內本港零售仍難見底。部分主攻旅客生意的零售股股價昨日普遍下跌。
花旗:經季節調整仍遜海嘯時期
本港3月零售貨值及貨量分別跌8.8%及9.8%,跌幅較2月大幅收窄,美林認為,跌幅收窄主要由於去年同期低基數所致;花旗亦認為,雖然本港3月零售表現略優於預期,惟現時零售數據經季節調整後,仍遜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該行報告指出, 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內地旅客數目按年升7%,不過,內地旅行團數目卻大跌四成至僅170團,應留意旅客的結構轉變。兩行均預期,本港零售短期內將持續疲弱,美林表示,本土消費力或因擔心失業率進一步惡化及對經濟前景感悲觀,對本港零售亦構成阻力。
麥格理預期,奢侈品銷售比例於今年第四季跌定,維持佔整體15%水平,並預計4月零售銷售續跌3.6%,全年則跌6.2%。麥格理報告特別指出,內地訪港旅客數目減少,對莎莎(0178)及各珠寶金行個股有較大影響,料「跑輸大市」評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7/news/ea_eab2.htm
大行憂港經濟陷技術性衰退
1 :
GS(14)@2016-05-19 02:29:58【本報訊】本港首季GDP按季倒退,令市場大跌眼鏡。有分析認為,本港居民消費意欲逐漸下跌,加上外圍經濟不明朗影響出口,次季經濟表現將會續差,有機會陷入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各大行亦大幅調低對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所謂技術性衰退,是指經濟連續兩季出現按季倒退情況。與經濟全面衰退不同,技術性衰退或屬於短暫性或局部性經濟收縮,例如1995年時樓價下跌令經濟表現轉差;2003年沙士時本港亦曾短暫出現經濟收縮,惟不久後即復蘇。大和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表示,在中國經濟增長漸漸放緩,港元在聯滙下持續強勢影響出口,將有機會令到今年第二季本港經濟增長按季再倒退,屆時即陷入技術性衰退,他又預期港滙於今年下半年或再面臨顯著轉弱的風險。
紛下調增長預測
大和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1.2%削至0.4%。事實上,昨日多間大行亦調低本港經濟增長預測(見表),當中澳新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楊宇霆直言,未來5至6個月看不到甚麼有利香港經濟增長的因素。摩通報告又認為,在樓價下行及金融市場波動情況下,出現負財富效應,港人消費信心大受打擊。上海商業銀行財資業務處研究主管林俊泓相信,歐美等外圍需求疲弱,本港樓價下行,負財富效應驟現,本季經濟有可能連續第二季出現按季負增長,本港失業率會逐漸上升,出現結構性失業情況,零售料是重災區。中小企促進聯會會長、得利龍行政總裁林國雄表示,本港經濟環境漸差,從會員得悉本港零售市場明顯面臨重大壓力,尤其是租金及人工皆昂貴,同時受到網店影響,經營得非常吃力;餐飲業亦同時面對工資高、招聘難的問題。至於出口業,林國雄指現時不少經營內銷之廠商,定單量明顯下跌;外銷同樣受制歐美經濟不穩,定單較以往少,「例如成衣、玩具、小家電,以前可以裝成箱貨櫃,而家只係裝到一部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7/19615049
人幣近6年新低 大行睇淡
1 :
GS(14)@2016-07-09 06:22:41■人民幣近期滙價弱勢未改。 李家皓攝
【本報訊】市場受英倫銀行短期減息及前景不明朗困擾,觸發英鎊滙率崩圍,人民幣中間價昨大跌263點子至每美元兌6.6857人幣,貶值0.39%,是2010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在岸價及離岸價,分別跌穿6.69及6.7關口,前者創接近6年低位。財資界指,脫歐恐慌令人幣單邊走貶格局更明顯,若趨勢持續,更多淡友會參與沽壓行列。有滙商估計脫歐後,本港人幣即期加遠期日均交易量,由以往約30億美元增大至50億、60億美元。
離岸價曾跌穿6.7關
在岸價4時半收報6.69,跌205點子;傍晚8時跌126點子至6.6913,離岸價報6.6990,跌91點子,早上最弱見6.7080。每百港元兌85.32人幣現鈔。鑑於內地經濟疲弱,美銀美林報告預期,政策當局會容許人幣進一步走貶,故將今年第3季末在岸價預測,由每美元兌6.7調低至6.8人幣,第4季末則由6.9降至7;第3、4季離岸價則分別下調至7及7.1。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市場對英國減息及歐洲銀行體系擔憂,令英鎊再次受壓,加上未見中資行護盤,離岸價昨跌破6.7水平。他表示,人幣滙率雖仍保持有序貶值方向,但已從之前雙邊波動,更明顯朝單邊(貶值)格局發展,若趨勢持續將令更多睇淡一族加大沽壓。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亦認為,短期內看不見利好滙率因素,人幣持續每日「跌啲」及「跌低一個關口位」的勢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7/1968474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