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務部:“十三五”消費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60%以上

3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近日下發《關於做好“十三五”時期消費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十三五”時期消費拉動作用要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穩定在60%以上,消費對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增強。

《意見》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消費促進工作的主要目標,到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0%左右,最終消費率達到55%左右;服務消費比重大幅提高,城鄉消費差距進一步縮小;信用體系初步建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逐步完善;消費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穩定在60%以上。

為此,《意見》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務:

一是培育和壯大消費熱點,優化消費供給結構。增加品質商品供給,加強對中華老字號的動態管理,打破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加快推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提升服務供給水平。強化住宿餐飲業服務民生功能,推進住宿餐飲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倡導綠色消費,引導流通企業擴大綠色商品采購和銷售,推行綠色包裝和綠色物流。

二是推進內貿流通創新,拓寬消費供給渠道。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創新,推動餐飲、家政等生活服務企業實現線上交易和線下服務結合,推進電子商務立法;引導實體商業創新轉型,探索開展自主經營,創新發展連鎖經營。

三是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消費供給條件。優化城鄉商業網點布局,推進社區標準化菜市場、社區菜店、家政服務點、再生資源回收點等社區商業設施建設;推進公益性流通設施建設,加強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流通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擴大城市和企業試點範圍。

四是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改善消費供給環境。加大對互聯網領域、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的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加快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規範市場化綜合信用評價機制,鼓勵行業組織開展以信用記錄為基礎的第三方專業評價。

《意見》還強調要保障“十三五”各年度消費促進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為推動內貿流通改革創新擴大消費爭取必要的財政資金和金融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消費促進專項資金;強化重要產品市場監測及預測預警,完善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商品應急儲備體系,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保障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38

商務部喊話外資:不要相信在華投資回報在減少

針對外資在中國投資機遇與投資回報在減少的言論,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回應稱,不要相信這樣的輿論。“我在這里非常誠摯的告訴外國投資者,不要相信這樣的輿論,你要相信這樣的輿論,你會後悔的。”

王受文反問道,世界上有幾個像中國這樣大的經濟體能夠在未來五年保持6.5%的增長率?他認為,未來五年之內,中國的國內市場需求將達到10萬億美元,國內的需求非常巨大,這種需求會給外國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機會。

此外,他還說,2016年前11個月,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這表明中國經濟的活力、機遇、潛力。而且中國現在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馬上要公布的擴大開放吸引外資的20條措施,進一步把以前限制的領域放開、放寬或者有序的開放,以前外資沒有機會進入的領域,未來有機會進入,這也給外資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王受文還舉例說,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16》報告表明,歐盟在華投資企業2/3以上盈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外資及港澳臺工業企業在中國內地實現利潤總額1.5萬億人民幣,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10.8%。很多紮實的數據表明,外資企業在中國利潤回報是非常好的。

對於一些評論認為中國利用外資的投資環境惡化了,王受文說自己認為這個評論是不實事求是的,自己不贊同這個觀點。

去年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表了《2016世界投資報告》,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表明中國仍然是全世界第二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去年中國美國商會也有一個調查,他們的會員中有60%以上的企業把中國作為全球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也發現,歐盟在華的企業50%左右要在中國擴大投資。2016年12月20號,日本貿易振興會也發表報告,發現日本企業在中國擴大投資的意願和2015年相比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這些機構的調查報告表明,外資對中國投資還是有更多的意願,有更多的信心,實際上很多大的企業,比如大眾、寶馬、液化空氣、宜家等等,他們都在中國增加了投資,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投資環境是受到了外國投資者肯定的。”王受文說。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16年跨國直接投資可能要下降10%-15%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利用外資的總體規模預計2016年和2015年是持平的。去年前11個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

王受文稱,雖然去年利用外資的整體規模和前年持平,但是結構進一步優化。比如服務業吸引外資增長8%,占全國吸引外資的比重上升到70.1%。制造業整體吸引外資是下降的,但是制造業里面高技術制造業吸引外資增長了3.6%。整體來說,去年外資吸引的規模能夠保持穩定,結構能夠優化,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國經濟比較好的增長,中國的社會比較平穩,提供了一個好的投資環境。二是中國的國內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有潛力的市場,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但是,中國利用外資業依然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中國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優勢在減弱,周邊國家紛紛出臺一些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與中國的競爭加劇,一些傳統上以對外投資為主的發達國家鼓勵制造業回流,對外投資規模在減少。

王受文稱,對此中國政府是非常關註的。商務部會同發改委及其他國務院有關部門經過多次認真討論,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提出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文件,上個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期將正式發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方面有一些新的舉措;二是在促進內外資公平競爭方面的舉措;三是加大吸引外資力度。

《若幹措施》也重申,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權限範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政策,依法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及其投資者的權益,這是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和《國務院關於加強政府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具體措施。

王受文說,我們要創造更加公平競爭的環境。以前外資有外資的優惠,內資有內資的優惠,外資不能享受內資的優惠,內資不能享受外資的優惠。現在外資的優惠沒有了,內資的優惠也要適用到外資企業,這樣的公平競爭使得外資企業在準入之後有更加好的待遇。

對於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提問的“目前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控制資本外流”,王受文回應說,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利用外資有三個“不會變”,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

他解釋說,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合法利益,合法經營行為,比如來中國投資,增資或者減資,有利潤要匯出,這些都是合法的利益,法律規定不受影響。中國政府為了控制資本外流,采取了一些措施,這些措施是針對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的,對於合法經營、合法匯出收入的外資企業沒有影響。

對於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的在未來,當美國對中國采取懲罰性的貿易措施的時候,中國是否會加強對美國企業的監管”,王受文稱,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如今貿易額已經達到5000億美元,雙邊貿易為消費者、生產者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雙邊的投資發展也非常快。

他舉例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些美資企業的母公司遇到了困難,但是他們在中國的投資卻獲得了很豐厚的利潤,這些利潤有效地支撐了他們在本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也有利於母公司擴大在美國當地的就業。中美這種互利雙贏的經貿關系在未來還會得到進一步發展,誰也不會去做一個雙輸的事情,誰也不會去破壞雙贏互利的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62

商務部:中國資本外流管控針對的是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控制資本外流措施是針對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的,對於合法經營、合法匯出收入的外資企業沒有影響。通過這樣的管理措施,使大家有一個更好的預期,有了更好的預期就能夠控制風險。並表示,開放敏感領域時將先放到自貿試驗區里進行測試。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答記者問

問:目前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控制資本外流,一些專家認為,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這些措施不利於吸引外資,因為一些外資企業擔憂得到投資回報也不能海外送金,你怎麽看待這些問題呢?

王受文:謝謝你的提問。剛才我講到,習近平主席說了,我們利用外資有三個不變,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

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護,這是法律的規定。他們在中國的合法利益,他們的合法經營行為,比如他們來中國投資,增資或者減資,他們有利潤要匯出,這些都是合法的利益,法律規定不受影響。

剛才你提到中國政府為了控制資本外流,采取了一些措施,我想你也非常清楚,這些措施是針對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的,對於合法經營、合法匯出收入的外資企業沒有影響。

我相信這位記者應該註意到,12月9日的時候,外匯局專門有一個聲明,凡是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合法的業務收入的匯出,增資減資活動都不會受到影響。我相信通過這樣的管理措施,使大家有一個更好的預期,有了更好的預期我們就能夠控制風險,如果能夠很好的控制風險,中國的經濟就會更好的發展,中國經濟更好的發展,對外資企業來說是有利的,對世界也是有利的。謝謝。

問:第一個問題,王部長您說到,預計2016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的水平與2015年基本持平,但是我們看到2015年比上年上漲6.4%,所以我們想請問這個基本持平應該怎麽理解?是也會達到6.4這個水平嗎?畢竟前11個月只有3.9%,離6.4%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第二個問題,剛才您也講了我們吸引外資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擴大開放,我們也看到,接下來要開放的這些行業相當多是敏感性的,包括一些非常規的采礦業,包括電信、教育等等一些非常基礎性的,我想問如何平衡擴大開放跟保障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很多外資也擔心,可能到時候臨門一腳時,還是會被以安全為理由拒絕,您怎麽來看外資的這種擔心?謝謝。

王受文:謝謝你的提問。去年吸引外資的規模和2015年持平,前年增長6.4%,我覺得去年吸引外資可能不會增長那麽多。我們說整體規模基本上持平,也就是增長幅度在百分之零點幾,大概會是這樣的水平,現在的數字還沒有最後出來。盡管如此,我剛才已經講到,我們的結構是優化的,這一點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

關於第二個問題,確實在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時,一些敏感行業也會進入到開放的領域。我們講,現在改革開放進入到深水區,你講得非常到位,在開放的時候我們要確保既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同時也要確保安全可控,確保風險可控,這是底線。怎麽來做到兩者的平衡呢?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經濟體,中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前不久大家可能看新聞也看到了。習近平主席專門對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有一個重要的指示,他在指示中講,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這個戰略舉措是什麽意思呢?在這些敏感領域開放的時候,我們先放到自貿試驗區里進行測試,如果測試效果很好,放寬了準入,市場主體發揮了作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風險可控,那麽我們就進一步在全國推廣。如果風險比較大,風險不可控,或者開放會影響到國家安全,我們就會在試驗之後給它緩一段時間來考慮擴大,或者再做一些調整。

國家安全審查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慣例,我們發展經濟不能夠損害國家安全,這也是國際上共同的認識,我們通過自貿試驗區的壓力測試,通過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我相信我們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63

商務部:對美方濫用規則、人為裁定出高稅率的做法嚴重關切

1月9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美國華盛頓時間2017年1月5日,美商務部對進口自中國的雙向土工格柵產品發布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終裁備忘錄,認定中國所有涉案企業的反傾銷稅率為372.81%,反補貼稅率為15.61%-152.5%。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

王賀軍表示,中方對美商務部對華涉案產品裁定高額稅率的決定表示失望和質疑。在反補貼的出口買方信貸項目上,美方申請人未提出充分證據,中國涉案企業和中國政府在答卷中均表示涉案產品未使用該項目,美國進口商也對未使用該項目予以證明,在實地核查中,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予以充分配合,美商務部也未發現使用該項目的證據,但美商務部在終裁中仍以該項目無法核實為由,適用可獲得不利事實裁定高額稅率。在反傾銷方面,美方無視企業的充分配合,完全推翻初裁決定,適用可獲得不利事實裁定所有企業適用最高懲罰稅率。中國涉案企業對美方做法及決定十分不滿。

王賀軍強調,中方對美方不顧事實、濫用規則、人為裁定出高稅率的做法表示嚴重關切。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格依照調查程序,審慎采取貿易救濟措施。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涉案企業的公平權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12

商務部:2016年實際使用外資8132.2億元 同比增長4.1%

13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談1-12月我國吸收外資情況。2016年1-12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指出,1-12月全國吸收外資呈現以下特點:

一、全國吸收外資規模總體保持穩定

2016年1-12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00家,同比增長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12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545家,同比增長21.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

二、外商投資延續向高端產業聚集的態勢

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1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3%,占外資總量的70.3%。其中,信息、咨詢服務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綜合技術服務業,分銷服務,零售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9.8%、112.8%、66.4%、42.9%和83.1%。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9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1%。

制造業中,醫藥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5.8%和95%。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9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

三、改革制度紅利持續顯現

一是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達8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3%,以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0.8%。

二是從10月份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改為備案制後,95.3%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與變更事項通過備案完成,外商投資便利度大幅提升。

三是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改革成效顯著,全市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比重為13%。

四、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小幅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完善;東部地區保持穩定增長

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2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其中,農、林、牧、漁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457.7%、11.3%、30.6%、115.6%和24.9%。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外資比重為7.6%、34.3%和58%。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0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

五、主要投資來源地分布多元化,美國、歐盟28國、澳門特區、韓國保持較高增速,日本對華投資止跌回穩

美歐對華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美國、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2.6%和41.3%。歐盟28國中,英、德、盧森堡、瑞典對華實際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3.9%、80.9%、125%和43.8%。亞洲投資來源地中,澳門特區、韓國實際投入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90.3%和23.8%;日本全年實際投資同比增長1.7%,逆轉了連續兩年大幅下跌態勢(上述國家/地區對華投資數據包括這些國家/地區通過英屬維爾京、開曼群島、薩摩亞、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對華投資)。

六、新設立及增資的大型企業數量較多

新設立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商投資企業超過840家,增資1億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超過450家。所投資行業覆蓋眾多新興產業、高科技行業及高端服務業,表明跨國公司對華投資仍充滿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25

美在WTO起訴中國對原鋁補貼 商務部:不存在補貼問題

13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針對美國政府12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國鋁業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與市場化的行業,相關貸款和購買原材料均已充分市場化和商業化,不存在美方所指稱的補貼問題。

1月12日,美國就中國對原鋁(電解鋁)提供的相關補貼措施提起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指稱中方對原鋁(電解鋁)提供貸款以及低價煤炭、氧化鋁、電力等形式的補貼,嚴重損害美相關產業利益,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提出的磋商請求。

該負責人指出,中國鋁業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與市場化的行業,相關貸款和購買原材料均已充分市場化和商業化,不存在美方所指稱的補貼問題。美方的磋商請求缺乏事實依據和世貿規則基礎,所謂補貼項目是對行業市場的誤讀和對世貿規則的誤解。

商務部回應稱,當前,相關產業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需求不振,各國應攜手努力、共同應對,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不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場合。

該負責人表示,中方一貫尊重世貿組織規則,遵守相關入世承諾。中方對美方對此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予以妥善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44

商務部:中國與瑞士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17年1月16日,在習近平主席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與瑞士聯邦經濟、教育和科研部長施奈德·阿曼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瑞士聯邦經濟、教育和科研部關於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的諒解備忘錄》,宣布啟動中瑞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

中瑞自貿協定於2013年7月簽署,2014年7月開始實施,是一個高質量、內涵豐富、互利共贏的協定,也是我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協定的簽署和實施對深化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兩國經貿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瑞雙方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共同探討提升和豐富協定內容的可能性,將為進一步提升兩國經貿合作水平,推動中瑞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創造良好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7

商務部:2016年累計對外投資11299.2億元 同比增長44.1%

16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談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情況。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全年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12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558.6億元人民幣(折合84.1億美元,同比下降39.4%)。對外承包工程全年完成營業額10589.2億元人民幣(折合1594.2億美元,同比增長3.5%),新簽合同額16207.9億元人民幣(折合2440.1億美元,同比增長16.2%)。2016年末我在外各類勞務人員約97萬人,同比微降5.6%。

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指出,2016年全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對外投資合作健康有序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成為亮點。2016年全年,我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260.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59.7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7%。截至2016年底,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0.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二是對外投資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受到重點關註。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對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投資分別為310.6億美元、203.6億美元和49.5億美元。其中對制造業投資占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12.1%上升為18.3%;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占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4.9%上升為12.0%。

三是並購的地位和作用凸顯,支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領域成為熱點。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並購項目742起,實際交易金額1072億美元,涉及73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其中對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實施並購項目197起和109起,占我境外並購總數的26.6%和14.7%。海爾全資收購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家電業務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並購項目對推動我國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全球價值鏈布局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四是地方企業占據對外投資主導地位,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表現活躍。2016年全年,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1487.2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66.7%增至87.4%。其中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對外直接投資604.6億美元,占全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5.5%。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為251.3、131.6和109.4億美元,列各省區市對外投資的第一、第五和第七位。

五是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大項目多,帶動出口作用明顯。2016年全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815個,較上年同期增加91個,累計合同額2066.9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4.7%。亞吉鐵路、中巴經濟走廊等一批國際產能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成功實施。2016全年對外承包工程項下帶動設備材料出口133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9

特朗普上臺後中美會爆發貿易戰?商務部回應

“中美經貿合作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是由雙方利益融合的客觀現實所決定的。”

對於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上臺後,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貿易戰,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19日做上述回應。

孫繼文指出,中美貿易為美典型家庭節省850美元的開支,他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為例,“2015年美中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大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的1.2%。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1.5%。2015年美國典型家庭平均收入為5.65萬美元,中美經貿關系可幫助這些家庭一年節省850美元。”

孫繼文表示,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雙邊經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5169億美元,增長了211倍。而中美雙向投資規模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底,兩國雙向投資已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根據報告,未來中美貿易將繼續增加。

“預計到2026年,美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將增至3690億美元,到2050年將增至5200億美元。”

孫繼文說,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互利共贏、穩定發展是兩國以及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我相信中美雙方能夠通過對話和合作妥善處理雙邊經貿關系出現的問題和分歧,我們願意同美國新一屆政府繼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53

商務部:抓緊提出7省市新設自貿區總體方案建議

19日據中國證券網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今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抓緊提出7省市新設自貿區區域範圍及總體方案建議,履行批準程序後及時對外發布。

同時,商務部還將指導和推動各地商務部門和各省市國家級經開區主動探索,自我加壓,打造制度創新高地,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建成複制推廣自貿區經驗的示範區。

去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這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範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