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網站消息,1月20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介紹了2016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該負責人指出,2016年我國消費市場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消費持續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較上年提升4.7個百分點。
以下為全文: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談2016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
1月20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介紹了2016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較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從月度增速看,12月當月增長10.9%,為全年最高;全年基本呈現前低後高、小幅波動的發展趨勢。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自7月份以來保持回升勢頭,全年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
該負責人指出,2016年我國消費市場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消費持續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較上年提升4.7個百分點。消費市場主要特點:
一是以“互聯網+”為引領的新型消費模式蓬勃發展。網絡零售和便利店、購物中心等新興業態增速較快。2016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6%,占社零總額比重已達到12.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重點零售企業中,便利店和購物中心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7%和7.4%,增速比其他業態平均增速分別高3.7和3.4個百分點。
二是汽車銷售成為消費市場最大亮點。受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和升級換代需求增加共同推動,2016年汽車消費實現了快速增長。全年汽車銷售超過2800萬輛,同比增長13.65%,增速較上年加快9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銷售額增長10.1%,加快4.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50萬輛,連續兩年銷量居世界第一位;SUV銷量增長將近50%。受汽車銷售增加帶動,石油及制品銷售增速由負轉正,限額以上單位全年銷售額增長1.2%,增速較上年加快7.8個百分點。
三是品質化、升級類商品成為市場銷售熱點。消費者對個性化、多樣化商品的需求不斷提升,智能、綠色、大品牌、高品質商品受到市場歡迎。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超高清4K電視全年銷量同比增長37%,4G手機增長18.5%,對開門冰箱、一級能耗空調、滾筒式洗衣機等高端、智能、節能家電銷售增速均在15%-20%以上。
四是大眾化服務消費加速發展。隨著消費升級加快,消費者更願意為提升生活品質和品位花錢,消費內容也從以購買商品為主向購買更多服務轉變,餐飲娛樂、文化休閑、健康養老消費持續旺盛。2016年全國實現餐飲收入3.58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高於商品零售增速0.4個百分點。據中國烹飪協會預計,大眾餐飲收入占比超過70%。據國家旅遊局預計,2016年國內旅遊人數同比增長約11%,旅遊收入增長約14%,旅遊業快速增長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亮點。另以北京市消費市場為例,2016年北京市服務消費占消費總額的45%左右,同比增速高於商品消費3.5個百分點。
五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16年以來,消費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溫和上漲,全年CPI同比上漲2.1%,漲幅較上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2016年同比上漲4.3%,漲幅比上年擴大3.7個百分點。
該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貢獻不斷提高的發展新階段。從後期看,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消費仍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預計2017年消費市場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對國民經濟增長持續起到“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近日美國就三起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件裁定高稅率,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他表示,中方對美國商務部裁定的方法和決定表示嚴重質疑,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格依照調查程序,審慎、合理和有節制地采取貿易救濟措施。
王賀軍指出,在反傾銷調查中,美方無視企業的積極配合和提交的事實材料,拒絕給予分別稅率,采用歸零和不利事實等錯誤做法,裁定所有企業適用懲罰性稅率。
在反補貼調查中,在申請人未提出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美方一味要求中方自證未使用相關補貼項目,還無視中國政府和企業提交的事實證據,以無法核實為由,人為裁定高額稅率。
此外,美方還要求中國涉案企業提供大量企業不掌握且與案件調查無關的信息,不給予中國涉案企業公平抗辯權,致使企業無法有效應訴。中國業界對美方做法及決定強烈不滿。
王賀軍強調,中方對美方不顧規則、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做法表示嚴重關切。世界貿易規則不只需要共同制定,更需要各方認真履行,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格依照調查程序,審慎、合理和有節制地采取貿易救濟措施。針對美方有違世貿組織規則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企業公平權利。
美國華盛頓時間1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就非晶織物、普碳與合金鋼板和硫酸銨三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其中非晶織物案反傾銷稅率為162.47%,反補貼稅率為48.94%-165.39%;普碳與合金鋼板案反傾銷稅率為68.27%,反補貼稅率為251%;硫酸銨案反傾銷稅率為493.46%,反補貼稅率為206.72%。
據新華社3日報道,美國商務部2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不銹鋼板帶材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美國商務部當天發表的聲明稱,中國相關廠商的傾銷幅度為63.86%和76.64%兩檔,補貼幅度為75.6%和190.71%兩檔。基於傾銷幅度和補貼幅度的終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中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保證金。
美國商務部去年3月對從中國進口的上述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根據美國貿易救濟政策程序,最終是否征收反傾銷稅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裁決。按照最新日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2017年3月20日前後作出終裁。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不銹鋼板帶材的金額為3.02億美元。
對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中國商務部多次表示,希望美國政府恪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處理貿易摩擦。
2月5日,商務部網站消息,據統計,2016年1-12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00家,同比增長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折1260億美元),同比增長4.1%。
12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545家,同比增長21.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4.2億元人民幣(折122.1億美元),同比增長5.7%。
1-12月,東盟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160家,同比增長0.5%,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7.3億美元,同比下降14.3%。歐盟28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741家,同比下降1.8%,實際投入外資金額9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同比增長34.1%,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0.6億美元,同比下降16.5%。長江經濟帶區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677家,同比下降2.5%,實際使用外資610.6億美元,同比下降1.5%。
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1-12月,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實際投入外資總額1184.6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同比增長0.4%。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地區依次為:香港(871.8億美元)、新加坡(61.8億美元)、韓國(47.5億美元)、美國(38.3億美元)、臺灣省(36.2億美元)、澳門(34.8億美元)、日本(31.1億美元)、德國(27.1億美元)、英國(22.1億美元)和盧森堡(13.9億美元)。
9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在9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在全球經濟緩慢複蘇、跨國投資不振的大背景下,2016年中國保持引資活力,全球排名第三位。其中4個自貿試驗區全年實際吸收外資達8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3%。
在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到,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月1日發布報告稱,在201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吸收外資實現增長,保持全球第三位。請商務部介紹有關情況。
孫繼文表示,2017年2月1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第25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預計,2016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FDI)流量下降13%,減至1.52萬億美元。流入發達經濟體的FDI流量下降9%,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FDI流量下降20%。報告顯示,中國保持引資活力,全球排名第三位。
在全球經濟緩慢複蘇、跨國投資不振的大背景下,2016年我國吸收外資工作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一年來,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全力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在投資、貿易、金融等多方面開展制度創新,在事中事後監管方面積極探索。到目前為止,國家層面已經總結了114項試點經驗,並在全國複制推廣,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4個自貿試驗區全年實際吸收外資達8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3%,以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吸引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外資。
二是加快推進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在自貿試驗區成功探索試驗基礎上,修訂了《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自2016年10月份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後,95.3%的設立與變更事項通過備案完成,外商投資便利度大幅提升。
三是有序推進擴大開放。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就實施方案中118項試點任務推出相關試點措施,實施率83%,完成率73%。從改革試點成效看,北京市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比重為13%。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目前已完成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下一步履行相關程序後盡早實施。
四是進一步改善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國務院出臺《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按照內外資一視同仁的原則,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
孫繼文指出,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工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維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使中國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2月14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17年1月我國對外貿易情況。該負責人指出,今年1月進出口延續了去年以來外貿回穩向好的勢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該負責人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1月單月進出口數據並不能代表全年走勢。從全年看,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困難不是短期的。
以下為全文: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17年1月我國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7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19.6%。其中,出口1.27萬億元,增長15.9%;進口9112億元,增長25.2%。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指出,1月我國對外貿易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從商品結構看,1月份,機電產品出口7095.7億元,增長16.6%,占比56.1%,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船舶、汽車、照明器材等分別增長76.5%、67.9%和29.9%。
二是從國際市場看,1月份,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17.2%、13.6%、18%;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明顯,其中對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出口分別增長39.1%、22.8%和18.1%。
三是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5萬億元,增長19.9%,占全國外貿總值的57.3%,較去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
四是從經營主體看,1月份,民營企業出口6134億元,增長1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48.4%,提高0.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
今年1月進出口延續了去年以來外貿回穩向好的勢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成績來之不易。近年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文件,各部門各地方狠抓政策落實,改善營商環境,有效提振了企業信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一大批企業從供給側發力,堅持創新驅動,著力培育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產品和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此外,1月進出口增長還與價格上漲、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增和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有關。
該負責人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1月單月進出口數據並不能代表全年走勢。從全年看,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困難不是短期的。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國際需求持續低迷,“逆全球化”傾向明顯,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從國內看,國內綜合要素成本不斷上漲,我傳統競爭優勢不斷弱化,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加快。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仍然存在許多有利條件,外貿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
該負責人強調,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和全國進出口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驅動,千方百計穩增長,堅定不移調結構,把調結構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我們將繼續把今年作為政策落實年,會同有關部門確定重點政策清單,狠抓國務院已出臺的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落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推進落實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差異化政策,深入推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業態試點,繼續加大出口信保和金融支持力度,著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合作,實行積極有效的進口政策,繼續加大好經驗好做法總結推廣工作,努力促進外貿繼續保持回穩向好,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010家,同比增長0.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01億元人民幣(折合120億美元),同比下降9.2%。
16日,商務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孫繼文表示,今年1月我國吸收外資下降,從統計數據看,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到資比較集中,基數較高;同時,1月份春節假期等因素也造成一定影響。
不過他指出,1月份的數據雖有波動,但並不代表我國吸收外資全年的走勢。從中長期看,我國吸收外資還是具有很突出的優勢和條件。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年均增長將保持在6.5%以上,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孫繼文還表示,從產業結構看,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吸收外資增長,引資結構的變化趨勢與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呈現一致性。
從投資來源地看,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1月,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實際投入外資總額754億元人民幣,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2%,同比增長12.5%。
2月18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2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海關總署2016年第81號公告,本年度暫停進口朝鮮原產煤炭(包括海關已接受申報但尚未辦理放行手續的煤炭)。自2017年2月19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附: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81號
【發布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海關總署
【發布文號】公告2016年第81號
【發布日期】2016-12-23
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2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現對涉及朝鮮進出口貿易的部分產品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關於自朝鮮進口煤炭。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321號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起,朝鮮每年向所有會員國出口煤炭的總金額不超過400870018美元或總量不超過7500000公噸(以其中低者為準)。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1718號決議設立的委員會(以下簡稱1718委員會)將每月在其網站公布朝鮮出口到所有會員國的煤炭量(額)情況,在達到總量或總額的95%時,將通知各會員國立即停止當年從朝鮮進口煤炭。屆時,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將根據聯合國通知發布公告,自公告執行之日起一律禁止自朝鮮進口煤炭(包括已發運、已運抵我口岸的貨物)。請各相關企業密切關註1718委員會相關網頁 (英文:https://www.un.org/sc/suborg/en/sanctions/1718,中文:https://www.un.org/sc/suborg/zh/sanctions/1718),及時了解聯合國對朝鮮出口煤炭情況的通報,提前做好準備,合理安排進口,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自朝鮮進口煤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若有違反,將立即終止相關企業進口,並由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一)不涉及與朝鮮的核計劃或彈道導彈計劃或與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2006)、1874(2009)、2087(2013)、2094(2013)、2270(2016)、2321(2016)號決議禁止的其他活動有關聯的個人或實體,包括被指認的個人或實體、代表他們行事的個人或實體、由他們直接或間接擁有或控制的實體,或協助規避制裁的個人或實體(附件1、2);
(二)完全是為了保障朝鮮國民的民生,不涉及為朝鮮核計劃或彈道導彈計劃或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2006)、1874(2009)、2087(2013)、2094(2013)、2270(2016)、2321(2016)號決議禁止的其他活動創收。
(三)須在進口報關時向海關部門提交經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字並加蓋企業公章的企業承諾書(附件3)。
經證實自羅津港進口的非朝鮮產煤炭,仍適用《關於對朝鮮禁運部分礦產品清單公告》(商務部海關總署2016年第11號公告)。
二、禁止自朝鮮進口銅、鎳、銀、鋅,對於公告執行之日前已發運、已運抵我口岸的貨物,可予以放行。
三、禁止自朝鮮進口雕像,除非1718委員會逐案事先批準。對於公告執行之日前已發運、已運抵我口岸的貨物,可予以放行。
四、禁止對朝鮮出口直升飛機和船只,除非1718委員會逐案事先批準。
五、有關禁運產品詳情見附件4。
本公告自2016年12月24日起執行。
商務部
海關總署
2016年12月23日
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16日表示,近期,環保部和商務部兩部門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明確了除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外地區都應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隨著這些政策逐步落實到位,可以預見,二手車市場將越來越活躍。”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94億輛,二手車市場消費潛力巨大。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活躍二手車市場。此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活躍二手車市場的根本前提就是二手車能夠自由流通。”孫繼文說,取消二手車限遷,就是要讓二手車真正按照市場規律自由流通,才能把二手車市場蓄積的強大勢能轉化為二手車流通的巨大動能,充分釋放二手車市場的潛力,進而拉動新車銷售,並帶動維修、保險等相關服務業發展。
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辦理了汽車轉移登記業務1602萬筆,同比增長達19%。
“由於對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理解不一致,出現了執行標準不統一、不到位的問題。”孫繼文說,《若幹意見》則對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做出進一步明確。“通俗地講,就是除黃標車外,當地允許上路的車,就必須允許遷入。”
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會上表示,去年廣東、天津、福建等3個第二批自貿區試點任務實施率超過90%。“1+3+7”的自貿區試點格局初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進一步彰顯。
高虎城指出,2016年,商務部重點抓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這一主線推進商務工作。努力為企業發展減負。深入推進“放管服”,降低制度成本;提升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貿易成本。補齊發展短板。支持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城市物流配送網絡建設;推動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發展農村電商實現精準扶貧。增加有效供給。瞄準國內外市場新需求,開展居民養老服務試點,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促進供需銜接。
二是以“一帶一路”引領對外開放。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開展戰略對接,推進政策溝通;推動鐵路、公路、航空、航運、電力、通訊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區域互聯、道路聯通;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貿易暢通。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確定適用於全國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推進境外項目建設運營一體化,帶動國內裝備、技術、標準、管理和服務“走出去”。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批準促進全球貿易和跨國投資的中國方案;加快自貿區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談判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
三是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商務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選擇重點領域集中發力。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總結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新一批改革創新成果;廣東、天津、福建等第二批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超過90%;報請中央批準新設7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1+3+7的自貿試驗區試點新格局初步形成。深化內貿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完成90%以上改革任務,梳理出13個方面50項可複制推廣經驗,探索以商務信用為基礎的現代流通治理模式。外資管理體制實現重大變革。對不涉及國家規定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事項,由逐案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