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長候選人組合健康公佈少
1 :
GS(14)@2016-09-13 08:04:09特朗普和希拉莉這對孖寶,是歷來最年長的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組合,假如70歲的特朗普勝出,將會打破列根保持的69歲初次當選紀錄;10月滿69歲的希拉莉勝出的話,也會跟列根看齊。可是,美國總統日理萬機,如此高齡入主白宮,特、希的健康自然備受關注,惟二人一直未有開誠布公!回想2008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為證明自己71歲,仍有心有力擔起總統大任,公開逾千頁關於他的醫療紀錄,證明他癌症已痊癒。相比之下,希拉莉只是在去年7月公開私人醫生發出的兩頁聲明,稱她「非常健康,適合當總統」;特朗普更滑稽,找來腸胃科醫生用5分鐘寫了一張醫生紙,指特當選「將會是歷來最健康的總統」。美國生物倫理學家卡普蘭直言兩人很難令選民信服,認為最理想是接受獨立醫學評估,但他說:「連稅務資料也未能開誠布公,我們怎能奢望他們公開健康狀況。」不過,伊利諾大學抗衰老科學家奧利尚斯基認為,現今科學昌明,70歲亦不為老,更何況總統有專家團隊照料,選總統應該是揀候選人的想法,而非選他們的年齡。美國歷來44位總統,如奧巴馬卸任前無意外,任內逝世的共有8位,其中4人是遭行刺。美國選民開始重視總統候選人健康,源於小羅斯福第四度當選後不久就中風逝世,美國人始知患有小兒麻痹的他,原來任內多年下半身一直是癱瘓,只是掩飾得宜,公眾無法得悉真相。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3/19769114
候選人多鐵票「糟糕周末」影響微
1 :
GS(14)@2016-09-14 05:52:09【拆局】希拉莉(圖)肺炎病發至一瘸一拐,連同上周五她發表的「敗類論」,有人形容過去數天是民主黨的「糟糕周末」,然而糟糕程度或許不足以左右選情大局。專賭政治事件的博彩網PredictIt指「肺炎門」發生一天後,希拉莉勝出機率降7點至64%,是她7月接受黨提名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與此同時,特朗普勝出機率一天間升3點,有34%。「特朗普前路仍然難走。」民調機構主管米倫戈夫卻這樣認為,「他在要贏的州分都沒有領先,除非逆轉,否則仍然由希拉莉話事」。
「新聞一兩日就被遺忘」
今屆大選幾乎每周都有新話題,但實情民調走勢卻沉悶得多,以《華盛頓郵報》跟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聯合民調為例,四個月以來希拉莉支持度介乎45%至48%、特朗普在39%至41%游走,支持度的差距不過是兩、三個百分點。奧巴馬連任選戰幕僚斯圖爾特認為,再矚目的新聞往往一兩日就被人遺忘,「希拉莉仍有足夠時間跟選民交流,毋須一味憂慮這個戲劇性畫面會造成負累」。的確,兩位候選人首次電視辯論月底才進行,二人的電視宣傳攻勢亦未達頂峰。此外,希拉莉跟特朗普南轅北轍,一個賣資歷、一個賣「個性」,令選民早已壁壘分明,《華郵》與ABC的民調顯示,有70%受訪者已「鐵定不二」揀好心水,比例跟八年前同時段游離選民的比例相若。在游離選民佔少數情況下,「肺炎門」的影響相信微乎其微。美國Politico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4/19770171
前國務卿鮑威爾踩兩候選人
1 :
GS(14)@2016-09-17 17:32:37美國共和黨籍前國務卿鮑威爾(圖)日前被俄羅斯黑客網站「DCLeaks」公開一批私人電郵,揭露他對兩黨總統候選人頗有微言,不但狠批特朗普是「國恥」,又抱怨希拉莉在「電郵門」中將他拖下水。
希「貪婪」 特「國恥」
涉事電郵是鮑威爾在去年3月至上月收發,顯示他曾向助理形容特朗普是「國恥和國際賤民」,又謂會對特朗普崛起保持沉默,因為「罵他蠢材只會助長他聲勢」。對於特朗普質疑總統奧巴馬不是美國出生,鮑威爾直斥是「謊言和廢話」,預言共和黨將一敗塗地。另邊廂,早前希拉莉團隊踢爆鮑威爾也曾利用私人電郵辦公,以替「蕭規曹隨」的希拉莉開脫。鮑批評「他們做錯了事,卻拉我下水」,又形容希拉莉「貪婪」及「狼子野心」,「碰過的所有東西,都被她的傲慢搞砸」。鮑威爾前日確認電郵屬實。此外,美國《Intercept》亦公開了鮑威爾與民主黨金主利兹的電郵對話,利兹透露希拉莉對在2008年的民主黨黨內初選敗給奧巴馬感到難以接受,為此「仇恨」奧巴馬,僅用「那個人」稱呼他。鮑又質疑希拉莉的健康,「她正把自己工作至死」。特朗普回應鮑威爾的電郵內容,稱「自從鮑威爾對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展現如此薄弱的理解後,我就永遠不是他的粉絲」;鮑威爾及希拉莉的發言人均拒絕評論事件。路透社/美聯社/美國《紐約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6/19772227
政圈盛傳梁特連任無望 李永達爆料︰連候選人都冇得做
1 :
GS(14)@2016-09-17 17:48:11■梁振英昨晚出席國慶活動時未有回應連任問題。何柏佳攝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隨着立法會選舉結束,特首選委會選舉將於12月舉行,之前曾表示會在今個月內決定是否爭取連任的特首梁振英,至今仍未對是否參選公開表態,但近日政圈卻盛傳梁連任無望,更有政界中人公開說,中央不會支持梁參選。有學者相信,外界普遍相信中央會在立會選舉後,對特首選舉有一些初步看法,包括是否容許建制候選人競爭,不排除各陣營會在中央有決定前放風,營造有利形勢。記者:呂浩然
梁振英在今年6月接受《南華早報》專訪,被問到何時決定連任時。他說不會遲於9月完結前決定會否尋求連任,不過,現在距離9月完結只有不足兩周,但他至今仍未表態。梁昨晚出席國慶活動「紀念孫中山150周年誕辰暨國慶音樂會祝酒儀式」時,再被記者問到盛傳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職選特首,以及他連任問題,梁未有回答,直接乘電梯離開。
■有報道指林鄭月娥(圖)休假期間會低調到北京探子,或與選特首有關。資料圖片
學者:各陣營打心戰
有多名政界中人稱,近日有來自內地的中間人不約而同放出消息,指中央不但不支持梁連任,甚至不會支持梁參選下屆特首選舉,而民主黨中委李永達日前更在網台引述《香港01》老闆于品海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消息,指梁沒有機會連任、甚至「連(特首)候選人都冇得做」,而曾俊華可能快將宣佈有意角逐,同時間有傳媒拍得曾俊華與商界人士飯局,雖然事後有份出席飯局的經民聯林健鋒回覆傳媒查詢時稱,飯局只是一般社交會面,並無談及選戰問題,但仍惹起政圈猜測。另一民主黨中人指,近日有最少兩名與北京有密切交往人士不約而同說,收到內地人士放風,指梁無望連任,他難以判斷消息真偽,「但可以肯定,不同線路人馬都放緊風,話梁振英冇機會連任,呢個係好不尋常」。他又指有親梁傳媒高調報道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休假期間會低調到北京,表面上說林鄭此行可能是探望在北京工作兒子,「但會令人猜測,林鄭唔係探仔咁簡單,而係同選特首有關」。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外界普遍相信中央會在立會選舉有結果後,對特首選舉有一些初步看法及決定,當中未必會涉及支持那人做下屆特首,但可能會決定是否容許建制候選人競爭。他難以判斷梁不能連任消息真偽,但從早前挺梁陣營放風指他必定連任,不排除各陣營在中央有決定前各自放風,大打「心戰」營造有利形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7/19773165
美國大選:兩候選人辯論前各晤以總理特朗普空言拉猶太票
1 :
GS(14)@2016-09-27 08:02:05■內坦亞胡同日在紐約W酒店與希拉莉會面。
美國大選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本港時間今早展開,辯論前夕,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及共和黨對手特朗普,百忙中都各自抽空跟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會談,嘗試跟這位重要盟友奠下良好關係和展示外交手腕。其中特朗普表達了多個親以色列鷹派的爭議立場,被質疑為了取悅猶太選民不惜開空頭支票。
內坦亞胡出席聯合國大會而身處紐約,前天早上先到曼哈頓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樓晤特朗普,晚上再到聯合廣場一家酒店見希拉莉,為首場辯論添上一份對外交議題、特別是以巴和平及美以關係的關注。內坦亞胡據報是跟特朗普約見在先,他們談了近90分鐘,跟希拉莉只短敍了不足一小時。希、特兩陣營均拒絕傳媒採訪會談,其後透過聲明簡佈內容。希拉莉跟內坦亞胡提到伊朗核協議,及上星期美以簽訂歷來最大額的軍事援助協議,她重申支持兩國方案解決以巴問題,但有別奧巴馬,她不贊成聯合國安理會介入,配合內坦亞胡向來堅持。
暗示遷使館至耶路撒冷
希拉莉任國務卿時跟內坦亞胡不乏接觸,前天基本上只是重申一貫主張,驚喜欠奉;反觀特朗普,首以總統候選人身份面對以色列總理,就觸及多項爭議。聲明指兩人「充份地」探討以巴隔離牆問題,形容「以色列利用圍欄保護邊境的成功經驗」,似是跟他提倡修築接壤墨西哥邊境圍牆相提並論;又指「耶路撒冷逾3,000年來都是猶太人永恒首都」,特朗普當選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不可分割首都,暗示支持將美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特朗普今年初才自稱在以巴衝突上是「中立人」,不想在這場恩怨斷定誰對誰錯,今次表態不但打倒昨日的自己,更跟美國總統向來論調大相逕庭。美國國會1995年通過爭議法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理應不遲於1999年搬遷大使館,然而卻只流於法案上表態,不論民主還是共和黨籍總統都諱莫如深,遑論實行。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英迪克(Martin Indyk)直言特朗普之舉無非是拉票伎倆,「從無人兌現這承諾,因入主白宮後都深明這只是令以色列陷入另一風險的煽動行為」。
巴勒斯坦轟無視國際法
另有分析對特朗普隻字未提以巴兩國並存方案感詫異,又質疑內坦亞胡趁首場電視辯論前夕約見兩名候選人是要凸顯影響力,「似乎只有一位候選人要靠他的祝福來獲肯定,這人顯非希拉莉」。巴勒斯坦領袖昨批評特朗普無視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無視美國的外交政策,但亦批評希拉莉過份親以。美國有線新聞網絡/Politico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011
最不受歡迎候選人鬥抹黑
1 :
GS(14)@2016-09-27 08:02:06特朗普與希拉莉的首場電視辯論,本港時間今早9時展開。兩人堪稱美國近代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預料他們在辯論台上採取負面攻勢令對方失分,並說服公眾自己才是最稱職的總統人選。舌戰前夕,希拉莉陣營表明她除了會在辯論強調自己保護兒童及家庭的政績,並宣揚援助中產的政綱外,還會踢爆特朗普的謊言。她的團隊甚至要求主持辯論的全國廣播公司主播霍爾特充當「事實核查員」,防止特朗普信口雌黃。但建議受到特朗普的一方反對,總統辯論委員會行政總裁布朗稱「讓主持成為大英百科全書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將交由霍爾特自由發揮。希拉莉的競選經理穆克憂慮,人們會因特朗普首次競逐公職,而對他的辯論表現降低要求,「即使他沒在辯論途中按捺不住,也不代表他準備好做美國總統。他需要對問題有連貫答案、示範對議題發號施令,並提出如同令美國人生活得更好的具體計劃」。特朗普團隊稱他願回應具體政策問題。希拉莉團隊已深入鑽研特朗普脾性,並找人扮演他進行模擬辯論,應付他臨場亂章出牌。另外,5呎4吋高的希拉莉為收窄與特朗普10吋的身高差距,辯論時將站在度身訂做的講台上,屆時兩人在觀眾前看似身高相若。路透社調查指50%選民認為電視辯論有助他們決定投票意向,包括10%未有取向的選民,反映辯論或足以扭轉大局。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041
候選議員惡搞奧巴馬變猩猩
1 :
GS(14)@2016-10-02 12:49:52美國肯塔基州一名共和黨州眾議員候選人在facebook登出數張惡搞照(圖),將總統奧巴馬改成黑猩猩樣,連該州的共和黨主席亦大叫「離譜」並急急劃清界線。不過當事人拒絕道歉,堅稱不是種族歧視。身為教堂牧師的約翰遜(Dan Johnson)日前在個人fb專頁上載多個惡搞帖子,其中在一張黑猩猩照片上留言「奧巴馬兒時照」,又另貼將奧巴馬夫婦樣貌改成猿人狀的照片,更貼出一張前總統列根餵飼一隻馬騮的照片,留言「1962年列根照顧奧巴馬bb的舊照」。約翰遜的fb還貼有很多反伊斯蘭教照片及言論,包括呼籲立法禁止「罪行社團的宗教--伊斯蘭教」,以及備受種族歧視爭議的美利堅聯盟國旗幟照片,他的fb頭像是與特朗普合照。他前日受訪時拒絕就事件道歉,認為所為不涉及種族歧視,「有人覺得很有趣,這是諷刺時弊,但絕非種族歧視者」。上述帖子目前已被刪走,約翰遜稱是fb方面所為。肯塔基州共和黨主席布朗發聲明道歉,指這些帖子顯示一些極端偏見,不代表共和黨。該州民主黨主席奧弗利要求約翰遜退選。美聯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2/19788580
吳靄儀倡公投民主派特首候選人
1 :
GS(14)@2016-10-11 08:05:46【本報訊】前立法會法律界功能組別議員吳靄儀昨在《立場新聞》以〈民主選委應啟動公民提名〉為題撰文,建議針對明年的特首選舉,民主派應成立一個150名以上的民主人士選委團,並承諾提名任何得到5萬個公民提名的人士作為特首候選人,再由全民公投,在所有合資格候選人之中選特首。吳靄儀指,這是「再續前緣」,繼承上次法律學者戴耀廷啟動佔中計劃時的「6.22民間全民公投」。她建議讓全港選民有機會真正參與,「這個提名是實在有效的,比泛民推舉候選人作唐吉訶德之挑戰欽點候選人又進一步,讓香港民主走下去。」
稱泛民不要造王
她又指,泛民不能繼續走舊路,也不要去造王:「所謂300選委團的『造王』目標,對不起,不但緣木求魚,而且不道德……準選委們,不要造王了,王哪可信?不如執戈『民』前驅,為公民提名開路吧!」吳認為香港人可以突破防線,擺脫宿命,只要攻陷更多選委議席,公民提名就更穩固。約70個來自11個分組界別有意參選選委的民主派人士,昨則聚頭交流意見,戴耀廷亦有出席提出其就特首選舉進行民間公投的想法,眾人持開放意見。據知眾人除討論以ABC(Anyone But CY)為共同目標外,亦有就是否要綑綁投票、承諾不提名建制候選人等交換意見。■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1/19797350
華裔候選人大豐收!齊進議會法院為亞裔發聲
1 :
GS(14)@2016-11-11 08:07:18被認為對華較不友善的特朗普(Donald Trump)超出眾多民調預測,當選第45屆美國總統,不過相對於奧克蘭等地學生激動上街暴動,三藩市一群華裔老街坊心情似乎沒受大影響,因為他們的選票有份讓心儀的地區華裔候選人報捷。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截至周三下午,三藩市共收到277,331張選票,選舉事務處大概還有11萬張選票尚未點算,最終結果預計最快下周才出爐,但多名華裔候選人均呈領先狀態,有人甚至已確定勝出。一眾新紥民選官員成功爭取到華裔及非華裔選民的大多數支持,周三旋即到唐人街謝票。其中民權律師兼警察委員黃正凱(Victor Hwang)如無意外,將成為新的市高等法院法官,打破26年來沒有民選華裔高等法官的魔咒。他在選前已是大熱,坐擁民主、共和及綠黨加上逾百跨界別代表及機構背書,取得至少六成四得票率領先非裔同志市長顧問韓德新(Paul Henderson)。他向本報形容:「當選法官後不會像以前可自由對地區議題直抒己見了,但我不會離棄華裔社群,會轉而在法律改革和法庭內努力。」上一位民選的華裔市高等法院法官是26年前上任的鄧孟詩(Julie Tang),其後官員均由州長任命。市議會將改朝換代,教育委員李麗嫦(Sandra Lee Fewer)料擊敗九名對手成第1區市議員,目前得票率為38.65%,僅僅領先第二位的菲律賓裔候選人邁珍(Marjan Philhour)。第7區市議員余鼎昂(Norman Yee)預料連任成功,同區履歷強勁、曾為國務院駐阿富汗等地任外交官多年的楊浩然票數則大落後,「挑戰」失敗。非華裔但耕耘唐人街多年的「鬍鬚佬」佩斯金(Aaron Peskin)也預料能繼續於此市議會服務。李麗嫦表示「當選後,會在列治文區籌組另一個類似唐人街散房戶組成的社區住客聯會」,壯大當地居民發聲權,讓她繼續在可負擔房屋等議題上,對抗大地產商。她的丈夫、白人退休警官John Fewer對《蘋果》提到於太太選舉期間遭到莫名惡意傳單攻擊,包括散佈她用假姓扮華裔「但不是華人(not Chinese)」、曾重婚及丈夫歧視黑人等,「一切都是不實謠言,背後黑手可能來自地產界」。而州眾議會方面,兩名華裔加州民主黨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及邱信福(David Chiu),均取下逾八成票數,鐵定連任。詳盡報道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459
極右候選人未獲猶太人支持
1 :
GS(14)@2016-12-06 03:56:00【奧總統選舉】奧地利昨日舉行總統重選投票,目前極右自由黨的霍弗與獨立候選人范德貝倫拉得頗緊。霍弗受其政黨的納粹背景影響,不受少數族群特別是猶太人歡迎,雖然他已努力洗底,但當地猶太人並不受落,更首度就候選人表態,支持范德貝倫。投票直至本港時間凌晨12時結束。霍弗昨回到家鄉萍卡菲爾特投票,力爭成為二戰後歐洲首名極右元首。霍弗靠疑歐、反移民、反伊斯蘭等主張起家,在當地頗得人心。
自由黨讚納粹 未能洗底
自由黨在1990年代,曾大讚納粹德國領袖希特拉的政策,惹猶太人反感。霍弗在競選過程中已努力淡化這種形象,將自己塑造為友善的人。不過當地大型猶太人組織「奧地利猶太社區」領袖,上周公開支持范德貝倫,暗批霍弗言論極端,這是他們首度在選舉公開表態。霍弗的強勢冒起,已令當地猶太人相當不安。一名89歲二戰猶太倖存者表示,自由黨帶出了人性最可怕的一面,而這種情況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維也納猶太博物館書店一名職員更形容霍弗「選不過」,只不過5月的選舉結果,以及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已顯示這種右翼政治能量難以抗拒。霍弗在4月首輪投票中領先,不過范德貝倫在次輪以僅3萬票之差勝出。自由黨及後質疑點票過程違規,令憲法法院裁定選舉無效,需要重新投票。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5/198555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