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財點睛丨政策支持PPP力度空前 關註醫療教育養老

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意見指出,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開展PPP項目示範。

中信證券(06030.HK)預計2017年PPP市場將加速擴容,投資規模預計在4-5萬億,同比增長50%-80%左右。與2016不同,2017年金融資本對PPP的參與度將顯著提升,這將對整個PPP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運營能力成為PPP參與者越來越重要的競爭優勢。鑒於傳統領域PPP項目儲備充足,且是穩增長的中堅力量,看好建築和環保等傳統領域PPP的持續性投資機會。同時,在補短板和政策的驅動下,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領域PPP同樣值得關註。

醫療PPP確定性強,供應鏈管理能力強的企業最受益。我國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在做大健康產業的過程中離不開新建醫療機構,考慮到控制公立醫院規模的政策態度,推進醫療PPP的確定性較高。短期內更看好ROT/BOT模式,由民營出資進行醫院建設、改造,並切入醫院的供應鏈管理環節實現盈利,實踐層面證實這種PPP模式也容易複制和推廣。看好對醫院的上下遊把控能力強的企業,建議關註尚榮醫療(002551.SZ)、和佳股份(300273.SZ)。

教育PPP能緩解財政壓力,民營品牌是關鍵。教育是我國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短板,2012年以來財政壓力加大,對教育支出的占比開始下滑,通過PPP模式發展教育產業,既能緩解財政壓力,也能通過合作辦學使得學校快速擴張,提升全民知識素質水平。學前教育方面,由於普惠性幼兒園嚴重不足,看好BOO下的民辦幼兒園模式;K12教育方面,未來K12國際部或將獨立出來,看好優質國際品牌教育機構的PPP;職業教育方面,政策推動力度較強,看好可複制性強的職業學校相關PPP項目。建議關註威創股份(002308.SZ)、新南洋(600661.SH)等。

養老PPP最缺乏,運營管理水平和醫養結合能力是核心。面對老齡化的中國,只靠政府提供養老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要靠民營力量的積極參與。養老PPP的發展潛力很大,未來還需要政策層面有更多細化支持才能逐步落地。短期內可以關註兩類養老PPP,一是具有優秀的養老機構運營管理能力的企業參與項目,二是能滿足老人醫療需求的醫養結合類PPP,建議關註雙箭股份(002381.SZ)、鳳凰股份(600716.SH)等。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42

一財點睛丨政策力挺機器人創新 龍頭企業值得關註

工信部部長苗圩昨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表示,我國制造業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要充分的依托企業來聯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加快推進新材料、機器人等創新中心的建設,指導和推動省級的創新中心的建設工作,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的應用示範,破解行業的共性技術、供給不足這方面的難題。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加速發展。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其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說明其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人工智能是機器人的一種技術支持手段,機器人產業有望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從而實現產品升級。

在工業4.0來臨、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漸上漲、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機器人換人是大勢所趨。龐大的國內市場、數量巨大的人才儲備、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支持是我國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優勢條件。中國自2013年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之後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現階段中國工業機器人使用率依舊偏低,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工信部初步統計,我國涉及生產機器人的企業超過了800多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大部分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處於產業鏈的低端,產業集中度很低,總體規模小。據IFR估計,從2016-2018年,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年複合增長率至少達15%,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量將達到約40萬臺。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超越15萬臺將繼續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最強勁驅動力。

隨著產業政策的不斷推進,未來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機器人(300024.SZ)、匯川技術(300124.SZ)、新時達(002527.SZ)以及巨輪智能(002031.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46

一財點睛丨漢諾威消費電子展開幕 物聯網或成熱點

2017年漢諾威消費電子、通信及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2017)於當地時間3月20-24日期間盛大開啟。據了解,物聯網、5G、人工智能、無人機、虛擬現實等五大方向或成為展會熱點。

每年年初一系列信息通信科技大會都會席卷全球,今年也不例外。從1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到2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再到3月20日在德國舉行的漢諾威消費電子展,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都是近幾年各大展會難以回避的熱點。其中,物聯網發展因關系到人們日常生活許多方面,有望獲取較多關註。

當今世界,從Wi-Fi設備到複雜的商業基礎設施,物聯網能夠涵蓋任何能夠連接互聯網的設備。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物聯網作為可以串聯起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重要科技,其發展關系到未來世界的變化走向。

業內普遍認為,保守估計,到2025年,將有超過500億不同形態的終端通過雲連接起來,除目前的人機互聯外,機器與機器也將互聯,從而涵蓋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所有領域,這就是物聯網。物聯網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後的新產業生態,是所有終端硬件公司的藍海。

據媒體報道,在本屆CeBIT展會上,與會者將可以看到關於物聯網的一些前沿技術發展,包括汽車應用和解決方案,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航空、物流等。此外,關於物聯網的會議還會討論商業智能、業務轉型和現實世界的IoT應用等主題。而且還會有討論在物聯網空間的平臺和應用程序,以及設計和安全的基礎設施等相關技術話題。其中,包括Salesforce、華為和HPE等眾多參展商將展示針對物聯網技術的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

我國近年來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養老、智慧家居等智慧城市相關項目。這些項目的發展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因此,國內市場中物聯網發展同樣頗受關註。A股市場中,宜通世紀(300310.SZ)、漢威電子(300007.SZ)、三川智慧(300066.SZ)、數字政通(300075.SZ)等個股也將有望受益。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48

一財點睛丨多部委發文應對老齡化加速 智慧養老受益

國家衛計委等多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旨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的趨勢,實現健康老齡化。

《規劃》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國針對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仍有待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政策體系尚不健全,為社區和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服務的能力亟待加強。同時,國內老年健康保障制度總體上也滯後於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政策效率不高,尤其是失能老人、殘疾老人迫切需要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尚未建立。

《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強醫療救治、康複護理、醫養結合等方面工作,構建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持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值得關註的是,規劃重點部署了9項工作任務,其中再度強調,要積極推動醫養結合服務,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同時也對推動智慧養老、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等方面工作作出部署。

《規劃》指出,要加強老年健康相關科研工作,研究發展可穿戴老年人健康支持技術和設備,同時推進信息技術支撐健康養老發展,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

此外,《規劃》表示,將推動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探索建立一批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示範基地,促進中醫醫療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

今年以來,管理層關於養老方面的相關政策層出不窮,顯示政府對於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高度重視,預計後續對於加強醫養結合、扶持養老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細則有望持續落地,對於養老相關產業有望構成積極影響。A股市場上,對於智慧養老的推進有望給便攜智能設備制造等相關領域上市公司,諸如樂普醫療(300003.SZ)、魚躍醫療(002223.SZ)、延華智能(002178.SZ)等構成積極影響。此外,益佰制藥(600594.SH)等中醫藥領域企業也有望受益於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的持續推進。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54

一財點睛丨集成電路產業大會召開 關註產業鏈上企業

2017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六屆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大會將於3月23日-2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年會以“智慧引領未來,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以“產融結合,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產業整並大勢”、及“應用創新,熱點應用帶動中國市場攀登新高度”為專題,廣邀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國內外行業組織、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廠商、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就行業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廣泛討論。

隨著物聯網、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發展,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鏈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半導體產業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扶持,半導體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以4-5年為一個周期。經歷了2015年的調整之後,半導體行業在2016年中迎來拐點。從近期半導體行業發布的數據來看,行業的產業鏈上下遊均反映出行業的高景氣度正在持續。

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加速向亞洲特別是中國轉移。2015年在中國投資建設晶圓廠以外資為多,2016年在中國的半導體投資,則以中資為主。發展集成電路不僅所需資金龐大,而且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當前中國集成電路投入巨資,我國巨大的市場需求與整體容量、世界工廠的產業鏈地位決定了電子行業將從終端制造逐步向上遊延伸的確定性空間。

中國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正在崛起。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生產1318億塊集成電路,同比增長21.2%;生產半導體分立器件6433億只,同比增長11%;2016年電子元器件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7%,其中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和集成電路制造同比分別增長96.4%、31.1%。

在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快推進的形勢下,市場上的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長電科技(600584.SH)、三安光電(600703.SH)、上海新陽(300236.SZ)以及華天科技(002185.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483

一財點睛丨氫燃料電池技術突破 促進商業化進程

據新華網報道,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主導的科學團隊,采用鉑-碳化鉬雙功能催化劑實現對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溫下獲得了極高的產氫效率。研究人員估測,以目前甲醇市場價格每2600元每噸計算,采用此路徑儲放氫氣,氫燃料電池汽車每百公里燃料價格僅需約14元。

目前氫氣的儲運技術仍存在安全性差、價格昂貴、存儲容量有限等問題。針對這些不足,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將氫氣存儲於液體甲醇中,通過水和甲醇的反應放出氫氣供燃料電池使用,在釋放出甲醇中存儲的氫氣的同時也活化等摩爾的水而釋放出額外的氫氣。為此,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針對甲醇和水的液相制氫反應的特點,采用鉑-碳化鉬雙功能催化劑實現了對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

目前,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是我國政府關註的重點,經過科技部“九五”攻關、973計劃、“十五”863計劃重大專項的經費支持,我國掀起了燃料電池的研究熱潮,我國在燃料電池的多項核心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國內目前用於示範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已達200余輛。

去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系統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範應用。而按照《中國制造2025》規劃,到2020年,國內生產1000輛燃料電池汽車並進行示範運行。此外,本次新能源車補貼調整方案中未下調燃料電池車補貼標準,體現我國政府對其發展方向的重視。國內多家企業在燃料電池系統、關鍵部件、輔助系統、整車制造以及加氫站方面積極布局,如雪人股份(002639.SZ)、大洋電機(002249.SZ)、富瑞特裝(300228.SZ)以及中泰股份(300435.SZ)等,產業鏈初具雛形,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逐步滿足商業推廣條件。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57

一財點睛丨我國雲計算產業加速發展 龍頭企業享盛宴

近日,一款應用了國產核心技術的新一代雲計算操作系統發布,在安全性、可擴展性等方面均實現大幅提升,有望助力打造我國自主可靠、安全穩定的雲計算新生態。這款名為Cloudview SVM Edition V3的雲計算操作系統由中科睿光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開發。

繼個人計算機變革、互聯網變革之後,雲計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雲計算產業已經從概念進入到實踐階段,雲應用和雲服務日漸豐富,中國雲計算產業正在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新一代雲計算操作系統的發布,為我國雲計算產業向前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國內巨頭也紛紛布局雲計算產業。日前,騰訊雲推出國內首款高性能異構計算基礎設施——FPGA雲服務器,以雲服務方式將大型公司才能長期支付使用的FPGA推廣到更多企業。騰訊雲成為國內首家在雲端開放FPGA計算服務的雲服務商;同時,阿里雲發布異構計算解決方案,它們能為客戶提供高效率、低延遲的實時計算,在數據安全性有保障的前提下,提供靈活彈性的異構計算資源。

國際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國內雲計算需求也快速釋放。根據相關評測,國內的私有雲市場規模已經接近350億元,公有雲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50億元,整個市場規模整體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同時,根據2016年中國通信院的最新統計,在已經使用雲計算的企業之中,有超過80%的企業選擇采用公共雲服務。由此可見,未來基於雲計算產業帶來的行業應用的市場空間是十分廣闊的。

移動化、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新興業態對雲計算需求強勁。隨著通信基礎設施的完善及雲服務市場教育的進一步完成,我國雲計算市場有望繼續高速增長。相關上市公司迎來發展機遇,A股市場上浪潮信息(000977.SZ)、光環新網(300383.SZ)、東軟集團(600718.SH)以及鵬博士(600804.SH)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58

一財點睛丨政策激勵社會力量參與 養老服務迎發展良機

全國老齡辦、民政部等部門28日聯合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進行解讀。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孟誌強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加大對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激勵扶持力度。

在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應對日益明顯的社會化趨勢正成為養老服務業背後政策布局的一大考驗。實際上,鼓勵社會化養老早已是政府明確推動和發展的政策方向。此前,多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營造公平規範的發展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到2020年我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將達3.3萬億元。在準入條件方面的進一步放開,將有利於各界資本進一步參與到養老服務市場建設中來。

券商研報指出,從發達國家經驗看,金融財政政策在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服務個人養老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比如日本的介護保險(LTCI)、美國的商業護理保險和住房反按揭貸款等。我國在養老金融政策落實中或仍亟須相關法律和政策予以配套支持,後期相關政策落地,將促養老產業進一步發展。PPP在養老行業中的應用,有望給養老服務產業註入新的資金支持。

我們認為,中國老齡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良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市場供給不斷擴大,社會力量參與老齡產業的熱情日益高漲,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介入養老產業的物業開發投資、醫療服務、後勤服務、醫藥和器械等產業鏈環節,但多數還在初期探索階段,尤以原處在產能過剩行業的制造業及房地產公司被動轉型居多。所以,在前期提出轉型目標和進行初步並購帶來的亢奮過後,如何構建盈利模式、業績如何值得持續跟蹤。

老齡用品業市場日漸升溫,老齡用品、輔具和保健品等需求旺盛。A股上市公司中養老服務概念股包括:金陵飯店(601007.SH)、雙箭股份(002381.SH)、南京新百(600682.SH)、天宸股份(600620.SH)等。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63

發改委答一財記者問:下一步將從四方面建設好雄安新區

發改委4月13日上午9:30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並回答記者提問。發改委表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一茬接著一茬幹,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確保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

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工作,包括推動相關規劃編制、推動創新要素集聚、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以及研究出臺支持政策等。

第一財經記者董鑫提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成為近期一個新聞熱點。我們也知道,國家發改委承擔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我想了解的是下一步在雄安新區的建設方面,發改委將有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嚴鵬程:

謝謝你的問題。最近,關於雄安新區的新聞比較多。我委何立峰主任接受了媒體專訪,就設立雄安新區的背景、意義、任務等都作了介紹,寧吉喆副主任也就社會關註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一些專家,也都發表了觀點。我們和大家的感受一樣,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謀劃好、建設好雄安新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匯聚各方資源。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相關規劃編制。指導河北省和有關方面,準確把握雄安新區功能定位,高標準高質量組織編制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規劃的編制,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集聚全國優秀人才,吸納國際人才,充分借鑒國際經驗。

二是推動創新要素集聚。下一步把創新驅動作為雄安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通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發展高端高新產業,著力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努力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三是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立足將新區打造成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大力探索新區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探索新區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建設。

四是研究出臺支持政策。根據新區建設需要,研究提出相關具體支持政策。同時,在專項規劃實施、重大項目布局和資金安排上,對新區相關交通、生態、水利、能源、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給予支持。

在這里,我們還想強調的是,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一茬接著一茬幹,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確保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93

財政部答一財記者問:財政收入增速將明顯回落

14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劉祝余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受短期增收因素影響較大,後期特別是二季度增幅可能會明顯回落,主要原因是價格對財政收入的拉動作用將趨於減弱,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放緩,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財政部數據顯示,1-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366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59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207億元,同比增長11.7%。

第一財經:請問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原因是什麽?這樣的增速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對接下來財政收入增長的趨勢,請您做一下預測和判斷。

國庫司司長劉祝余:一季度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價格上漲因素。在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下,財政收入增長對價格變化的彈性較高。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一季度PPI上漲7.4%,去年同期為下降4.8%),帶動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

二是經濟企穩向好因素。受價格回升等帶動,企業生產趨於活躍、利潤明顯增加、投資信心增強。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比去年全年提高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1.5%,比去年全年提高2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6.7%,比去年全年提高3.5個百分點。同時,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促進了服務業等景氣提升,3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1%,升至近三年的高點。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加,帶動了工業和服務業稅收增長。

三是進口量價齊升因素。1-2月一般貿易進口總額(按人民幣)同比增長41.5%,受此影響,進口環節稅收同比大幅增長39.8%,拉動全國收入增幅3個多百分點。

初步判斷,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受短期增收因素影響較大,後期特別是二季度增幅可能會明顯回落。

一是價格對財政收入的拉動作用將趨於減弱。隨著3月份以後翹尾因素逐月減小,同時相關工業品供過於求的矛盾沒有根本緩解,PPI漲幅將趨於回落。1-3月PPI同比漲幅分別為6.9%、7.8%和7.6%,環比漲幅逐月回落(分別為0.8%、0.6%和0.3%)。

二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放緩。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1.5%,很大程度上是工業品價格上漲帶動,但盈利情況改善主要集中在上遊能源原材料行業。上遊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擡高了部分中下遊行業成本,利潤空間將受到一定程度擠壓。

三是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增值稅抵扣鏈條不斷完善,企業對新稅制的適應性逐漸增強,抵扣會越來越充分,減稅效應將更加明顯。按照國務院部署,今年將進一步減稅降費,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這將在後期形成更多財政減收。

四是去年收入基數影響。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前,各地普遍加大對相關行業稅收的清繳力度,4、5月份收入基數顯著擡高,制約今年二季度收入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