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左解答初心者難題外,諗樣希望再講解冇錢係咪一定要博?
相信八成以上既讀者初出社會都係由零開始,至多好似本文初心者咁好彩父母有樓留比佢。如有名校畢業文憑,事業確實在起步期快人一步,但唔代表可以由頭帶到尾。講返初心者,總括咁講都同其他人一樣都屬冇錢,而大專畢業有幾十萬係袋兼冇卡數係呢個世代值得稱讚。佢睇諗樣講「冇錢者絕對要博」,反而有錢有樓係手應該穩打穩紮行落去。咁講佢應否趁後生利用槓桿係物業市場獲利呢?
其實都係諗樣既錯,講D唔講D。人老確實需要用手上資產錢搵錢,而後生仔必須著重人搵錢,此乃諗樣想講既道理。希望初心者唔好誤會諗樣叫大家趁冇錢時放手係物業市場一博,而放棄進攻自己實務本業。後生仔初出社會一定冇錢,照咁講全部大專大學畢業生都要去「博」? 讀得咁多書父母當然唔想你只靠博去搵錢,所以之前先有庸才之文,叫大家先努力工作了解自己係專才庸才天才後才決定「點入軌」。
另外,千祈唔好建議父母按層私樓比你去作投資(當然如你有必須既自住需要而冇其他方法下按出黎就可以)。就當你靠呢舊錢發左達,我諗你就算唔後悔都難免一生心中有憾。諗樣唔係只講初心者,係要趁呢次發文重申你去打理財富既重點同原由。
講返初心者,未做野先儲到幾十萬非常好。政府現時正設法幫緊佢地上樓,宜在此時靜待政策出籠,做一個冇樓係手既業主。另外就當佢係拚博非常,佢係而家博左買樓反而第時少左個機會。就好似有張大牌係手咁,而家出定留番第時出呢? 建議等待時機,等待都係一種藝術。
所以如果你只有一注錢投資物業市場而沒有居住需要既,都係隔岸觀火為佳。至於之前有建議其他讀者買樓換樓,係因為根據佢地提供既收入計算,及已預留借貸力係淡市入貨之用。如果我係初心者,會將已有約四十萬作低風險投資,努力係呢幾年用人搵錢賺多四十萬。到時父母有間樓比佢,自己又再將儲到近一百萬,及後一拆二於不同時段買兩間樓。淨係三十歲前做到擁有三(兩間買一間)間樓係手已經羨剎旁人。當然「好仔不望爺田地」,集中精力發展事業,靠自己成就事業,呢個過程絕對係無價! 亦都冇人可以比到你既美好記憶。
總括而言小業主想趁樓升套現,將錢放入澳元計的債券基金收取年息十厘,用十厘收息對比套現資金要付的二厘年息,計落都有賺。
問題就係「澳元計的債券基金」究竟要面對咩風險呢? 一是貨幣風險,二是基金自己價格變動。
其實債券基金是集合投資人本金,放於數十至數百隻債券換取穩定利潤收入,而百隻債券出於不同發行人,更可減低倒閉風險。如果債券基金內公司或低評級債券較多,用美元/港元買可達至年息7厘,每月發放。即一百萬每月約派5800。如債券基金內政府或高評級債多,息率降至三厘附近而一般風險相對低。即一百萬每月派2500。由於基金形式買債,持有人可隨時贖回單位,不設固定年期。
隨時攞錢梗係好,但壞處是基金本身有價格變動。如小業主提及的德x債券,可能08年前未面世,但同類型基金可在市況極端時有下跌三到五成冒3風險。不過時至2012年,大部份08年跌到x街既債券基金已返到家鄉仲有賺,比某些股票或股票基金表現更佳。外圍市況會影響基金價格,債券基金本身既平均續存期亦會令價格和外圍息口扯上關係。記得應係續存期長就對息口敏感。
另外投資人可用澳元歐元加元買債券基金都可以,如選澳元一般比美金被多兩厘。所以小業主聽見銀行職員話年息10厘條數就咁黎。當然吸引! 不過如諗樣選就會搵另一隻低波幅既債券基金,港元有5.5厘而澳元約8厘,在此不作推介,無謂踏界。可在版頭既link去 forum PM本人再談。
至於你既部署冇問題,只係今次選擇既投資物要小心。看你在數字上既演繹已知加按及套現既方法了,可供其他blog友參考。你而家要做既係執行套現及等待時機,keep住自住一層去避免樓市大升風險。債券市場在外國十分活躍,可惜在香港始終少人買。相信係香港人喜歡快同博而造成的。
你買大笨象可能因佢信譽超卓加上透明度較高既派息政策,
另外都有基金做呢類野,
講左咁耐,建議S先生再審視現有portfolio,
S先生係穩當投資人,不是諗樣上段個種。
不計你現時所擁有投資及現金,保守去估你的借貸力約為9.
另外請勿一注獨贏,有子彈都拆幾間樓買。因為之前住開宿舍,
答:
安信兄開口埋口物業都幾千萬,屋企有米自己人工不俗,實在令人羨慕。佢提出了一個香港好常見既情況,就係老媽間屋「賺到開巷」,但係一聽見你賣樓即刻眼有淚光,何解呢? 老人家相信唔係因個戶口將有多幾千萬cash而喜極而泣,係因為舊居住開有感情,有佢同老爸幾十年既回億。所以佢寧願租出去,點都唔肯賣,因賣左有可能買唔返。咁如果自己或屋企人有間賺緊錢既樓,而家應該點做呢?
首先梗係睇下間屋張契係邊! 「1.建議將現金盡量套出,2.加強自己借貸能力,3.考慮自己持貨有幾滿倉,4.再伺機等跌市放膽買入。」先講屋契,如果你按左比銀行張契就梗係比人收起左,快睇自己間樓仲有冇得按錢出黎! 如果你係一個討厭借貸既人,可能你與本網常提既原則有出入。本網鼓勵盡早利用借入美元(港元)及買入為你提供月入既有形資產。
而家點講都仲係旺市,係旺市盡量增加現金等淡市出擊符合低買高賣原則。安信兄如將價值3000萬既物業A加按,理論上可盡套五成現金但因個人月入未及HK$112,000(假設本身零負債),所以未能盡套。以佢本人計可套約七百萬元,想要更多就要提供更多收入證明(例如先將屋租出先套現,或提交差餉單證明租值)或加入更多借貸人。
安信兄諗過自己可住一間值千八萬既屋(B),而租出三千萬既現居(A),用現居收回租金去抵銷千八萬屋租乃提高自己借貸能力之舉。即係你住係租值幾萬蚊既樓,而將十幾萬月租既別墅租出,「突」左既錢就變成自己收入。有公務員就用此法,為自己退休前累積十幾間樓收租。當然咁就要計到好盡,配合銀行批貸既鬆緊循環加上既樓市走勢有充份掌握。
係現時旺市適宜持貨半倉。安信兄間A屋租出六萬蚊一個月未係合理既租金回報。如仲要加五至六十萬裝修先租得出,條數真係唔知點計。建議再搵估價行清楚衡量A屋既估值及租值。假設A屋真係租出六萬元一個月,加上自己每月五萬元收入,不計其他家人月入,其實套出七百萬現金已用去安信兄一半借貸力。現持有現金者宜買入較低風險債券收息。因過去一年債市大旺,而近日幾隻債券既ETF均出現大量贖回,向好去睇係資金由債市流返入股市,但係眼看實體經濟不斷變壞既情況下,宣步步為營。
套出現金當然要收息,如果唔係多出既供款真係全靠自己人工支付咩? 最保守既,莫不過向按揭銀行申請靈活按揭戶口,可提供相同於按揭息率的活期存款利息,最多可提供相當於借貸額一半既金額收息。真係要買債或債券基金宜選擇息率3-4%而發行人評級較高既債券。再唔係,搵一部份換做人仔收3%年息啦!
諗樣其中一個在blog既主張,係趁後生借入美金去買有形資產。
家庭女仕就所提及資產約港幣二千三百萬,樓房佔當中約半(一千一
人民幣同樓都可按兵不動,
再講股市,而家幾倍市盈率既內銀股確實抵買,你見香港某大「
其實理財確實係一樣好個人化既事,同一個資產組合,
至於參加投資課程,確實可令自己知識增長,
在此僅建議所有首次置業既業主: 請勿為你購入後的物業豪裝, 認為打算長住豪裝冇緊要。因如你期盼左好耐既新居終於買入左,心中總會擁有搞靚搞好佢既期望,仲諗住係入面住一段長時間。同一道理等於你終於排除萬難同你心愛既人一齊後一樣,個一刻既感覺是美妙而想同佢天長地久的! 可惜時間一來,對心愛既人同物總會有點厭惡,或會因眼前利益而想放棄當前事物,見異思遷,對人對樓源自同一道理。
咁當然唔係話心急媽媽有問題,只不過係比錢裝修前,真係要認真格價,同埋再三思考佢呢個裝修會「用」幾多年。另一件更慘既事,係你比幾十萬既金錢,只係買到值幾萬蚊既料同埋差劣既裝工,仲要比裝修佬激到一肚氣。呢個經驗有不少人試過,所以裝修師傅要慎選,同埋點先可以搵到又平又靚既材料呢? 可知你係旺角買塊六十蚊既地磚,來貨價只係六蚊! 諗樣有機會會再談師傅點搵你錢。 心急媽媽而家面對既,等於入左件質素差既貨而又趕住要出。因大市向上,就算低層樓都有錢賺,可惜最低層既樓例牌比人壓價,同埋買入一般為自用者。因除非極大折讓,否則稍有經驗既投資人都唔好買入屋苑中最低層既單位,除非單位向海無阻塞一望無際咁先可作別論。原因係有人鐘意低層望海,覺得比高層更靚。而心急媽媽最低層既單位贂黎唔係呢類,價錢比人壓完又壓。
建議心急媽媽趁而家仲係高位放售低層樓,賺少左當換件靚貨算數,唔好肉痛冇左個裝修,始終計埋有賺。如跌市一黎,最低層想搵人睇都難,因買家明知好難沽出。有冇留意agent帶你行屋苑睇樓都係搵間吉屋同你review下有冇心水,而吉屋梗係係底層樓,原因為低層多為吉屋,唔少業主放左盤好耐到心灰意冷就交低條匙比經紀。 自己搬返去A住唔建議,萬一遇上跌市可能令價錢打回原形。究竟係死守A等A到價,定係搵返舊錢博市跌買條靚D既貨?
答呢條問題係你要認真咁諗住後樓市升定跌機會較大。現時樓市就算升都有限,始終政府工作係打擊樓市。諗樣建議讀者買入,都係一些有超額能力及有居住需要既讀者。比為對應你問題中點二及三之要訣。 另一個考慮要素你自己都講出左:「如果唔賣(A), 繼續住(B), 又好似唔明咁買(B)做咩?」係架,搞咁多野都係想感覺良好,既然搞左一半不如搞埋落去啦! A樓點都對你「有恩」,幫你手賺左間DREAM HOUSE B嘛。
入左男女校,好事自然黎。我既初戀比左小儀,小儀老豆係一個「裝修佬」,我成日笑小儀身上香水成浸天拿水味,不如改埋名叫Tina。高中既日子過得好快,成績出左我冇得直入大學。阿媽知道我高考得兩科合格之後,問我做咩唔好好讀書? 我只係知阿媽問完我呢句洗完碗返房之後,成晚都冇好似平時咁出房睇電視。第二日,字都唔識多隻既佢話要同我搭車去會展睇海外升學展。我不禁問:「阿媽」,你有錢咩?
去到升學展,我越行越內疚,阿媽用佢半桶水既廣東話同我問完又問,間間學校都要十幾萬蚊,媽眉頭一皺又再問比錢方法。我一方面真係唔想用左阿媽既棺材本,二來我想留返係房陪小儀。最尾我都係帶返阿媽走,同埋佢一齊去cityu。到步聽見副學士佢話要讀就讀大學,做咩要副咩士? 經過職員細心解釋後,知道副學士是「有途徑」升做大學生的! 阿媽放心番,話你咁後生一定要讀多d書! 媽, 乜係真架咩??
入到大學,讀最易入既電腦工程,適逄2000年後tom.com爆左冇人再讀電腦。我入到班房成班男佬,自此我係大學三年都好「忠心」咁跟住小儀。係大學第一生完左,GPA到3.6以上可以apply升上去讀學位課程。到個一刻我先知比大學個職員昆左,跟本去到3.6你唔係全級第一就係第二。不過我讀書比以前勤力左,唔想阿媽再為我操心。我同小儀了解加深左,仲被迫咁見左佢做裝修生意既老豆,佢老媽子都係公司幫手。我發覺佢老豆真係好優閒,都唔知幾時開工定放工,有時下午突然閃出黎同我同小儀飲荼都可以。淨係知佢唔落工場做野既時候會去炒下股票。
我都有試下玩股票,仲用左grant-loan去玩。你知grant-loan錢入到戶口都係開學前,我咪抽其中三份一試下學人買股票,同其他人一樣,我開頭都羸過錢,當時係2004年,我4.5買857中石油,升到4.9放左,一個星期賺左成萬蚊! 我心諗上年沙士個d畢業既師兄都係搵八千幾蚊個月,猛下手我下次一q係股票賺左,讀書做乜春呢?
之後到year2更心雄,係信用卡套埋錢出黎玩。我綜合左2004年贏錢皆因炒國企股,係year1贏左十幾萬之後,我認為自己深得炒股之道,逐大舉套玩離場,只投資A股既ETF。即係咩?? 咪2823即係A50新華乜X野富時基金啦! 我知佢同上證指數掛勾,又覺得基金適合我呢D「贏大錢」既豪客。Well,我開頭「一炮」買左廿萬,點知個上證由04年呢1800點跌到得番1500,我心諗已跌兩成,除非進入熊市,個市P/E咁低「邊有得輸呀」! 我係信用卡透知錢,入2823窩輪希望可以反底!
相信你搬去居屋最大要點係想慳返$12000月租,用同樣錢去供樓仲可以還本變相「儲錢」。比做法正確! 資助房屋最好用黎住,投資價值稍低。你同女友既負債比率確實偏低,有能力買多一或二間三百萬左近既樓。由於泰利年到35仲未有樓係手,不如細細地開始供番間。他日(總之十幾年後)父母百年歸老,你同女友(太太)夾埋有三間樓係手供滿,一間自住兩間出租,起碼生活唔會太大壓力。
至於租樓定買樓好,諗樣係前文講過,可以咁睇: 一般香港人租樓支出約為樓價的5%,如果你睇樓價黎緊兩年跌超過一成(5% x 2),咁都係租樓好。如果睇持平或升,咁就要買樓係手啦。
因為以泰利情況,似係腳踏實地形(當然係靠估! 泰利如果係進取型可在blog中澄清),唔會出現中額流動現金去等終極大跌,咁情況下不如乖乖地買多間,減省租金支出,同時間做朋友,更可早日供滿樓享受生活。
乜x野「同時間做朋友」? 你估星爺d戲咩? 其實睇開本blog既朋友可能都知,筆者提過時間可幫你搵埋通賬去減省你攤還月供按揭所需成本,即係隨時間一過,你開頭買落間樓最終都可用好平代價咁還。再唔明搵一個有樓而要供既uncle問一下。當然你會話通賬唔一定出現,你唔比通縮咩? 學特首咁講: 「係美元同港幣續掛勾既前設下,諗樣睇唔到通縮取代通賬此肯定發生可能的未預見性。」希望學得似啦,佢個double-negative真係用得好熟架。
另外時間都可以幫你消除部份投資風險,雖然樓唔可以有效去平均投資,但時間一耐自己知樓股債邊樣投資物最適合你!
至於現時是否時機? 應該今個月不是,施政報告已出,樓又癲。當然係報紙猛吹,賣定例牌反價而出現零星高價成交而矣。因諸家都對今年樓市頗為睇好,加上連街市阿姐都講緊銀行水浸,筆者估計今年樓市會有一個反高潮,微微向下調整。資深投資者已將大部份錢移離住宅市場。諗樣給予讀者既係理財方法,唔係同你估升跌。泰利如緊守穩當理財方法,合女友之力,先攪好退休買落三層樓格局,應可輕鬆生活。
相反如有讀者不先審閱自己財政而妄自出擊,樓市一跌就抵擋不住。係樓市一輸,就要輸十年!
今天剛收樓,經過三年零八個月既奮鬥我終於成為業主! 回想過去幾年,我每晚留係公司跑數,十點幾我都價單解釋呢個盤有幾正有幾好有幾快會走,講到喉嚨痛都仲要再講,收鋪仲要留係公司call客,第日起身再返工。好不容易,我先同小儀儲到幾十萬首期買樓。我而家話比你聽,由你簽臨約比細訂,到等待漫長既成交期完結,當中不斷睇傢俱去幻想第時dreamhouse點去裝修既時候,個種感覺真係勁興奮! 到收屋匙打開門口一睇,一個複雜既感覺即刻湧上心頭….
我係一個標準既八十後,讀書談唔上好叻,不過總算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父母同我家姐一齊住都算融洽。讀書勉勉強強,中學既時候都係渾渾噩噩咁渡過,最記得既都係同班同學一齊玩四驅車,打下波之類。我諗我唔係讀書既材料,讀左十幾年書都諗唔到邊科最有興趣。我只係知我要讀書,唔讀就會比阿爸阿媽鬧! 為左「應酬」佢地,我考試成績盡量中規中矩,到放學時候,我只係想盡量拖延由學校門口行到返屋企既時間,同班friend傾多一兩句,減低留係屋企既可能。
我媽咪原本係酒樓樓面,到我升中學個年佢唔做留係屋企「睇實我」。我個刻真係覺得好大壓力,點解人地同學有得放學返屋企睇電視打機我就冇得玩? 可能因為咁我盡量利用係學校既時間,借同學gameboy玩,睇公仔書而唔聽書; 我覺得還掂返到屋企都要讀,點解唔趁阿媽唔係度時relax下~? 係「缺乏同阿媽溝通」下,我讀書既時間就咁浪費,返學時就做緊第樣野,到返工企又唔係溫書加休息,仲要夜晚偷偷地起身開電腦打半個鐘機,好讓自己同friend打埋同一隻game,唔使傾計冇話題! 有時班友打得勁快,攪到我要「加班」趕進度。 雖然係遊戲世界既成功感比現實生活大,不過我都用九分一既能源去攪掂學校考試。
千禧年除左狂玩ICQ之外,最值得紀念既係同班「老死」一齊唱K,第二朝蕩返去學校收會考成績表。極受班PK同學歡迎既我,係我行出去同阿SIR收成績表時大叫:「7分! 7分」我將張野好似平時扮賭神睇牌咁「係咁甩」,真係比我甩左7分出黎! 仲要平均到有五科合格Full-Cert! wao,不幸中之大幸,我諗返轉頭,都唔明點解個陣仲有時間同班友仔吹水,比較下有幾多人咁「好彩」似我5科合格加埋中英文有D有E咁醒! 不過講還講,阿媽電到我咪又要去搵學校。我呢d 「柒(分)人」選擇既唔多,我一出學校上的士,司機已問我去田家炳定胡漢輝,我反問佢邊間好,佢同我講咁就不如田家炳啦,司機就咁就決定左我未來十幾年既光陰。
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一天,神對人說:「我喜歡你,我要獎賞你,我要讓你許一個願,隨便你想要什麼都會實現。」
「真的嗎?」人開心的問。
「真的,不過不管你許什麼願,你的鄰居都會得到雙份。」
意思是說,如果這人要一座金山,鄰居會得到兩座;如果他要一打美女,鄰居會有兩打。
人想了很久,終於說:「那我的願望是要失去一個睪丸!」
這不是玩笑,這是人間現形。
因為人喜歡比較,不管自己得到多少,如果周圍的人比我們得到的多,我們就不開心、痛苦,就會做出瘋狂的事。
比如說,你工作表現好,老闆給你加薪5,000元,本來你很高興。
可是如果你發現同事加薪5,250元,你的高興馬上變成被針戳破的氣球,破洞的氣球掉落在地上,你呼吸的是失落的空氣。
因為老闆「比較」肯定你的同事。本來你一個月領5萬塊,你很滿意。
可是當你發現比你晚進公司的同事比你多領1塊錢,你就對公司心懷不滿,因為公司怎麼可以認定你「比較」差?
那「比較」是錢創造出來的嗎?
不,比較是人造的。
錢只是讓人比較容易「比較」。
同樣是抽象畫,趙無極畫的好還是朱德群畫的好?
這很難比。
可是趙無極的拍賣價2億,朱德群2千萬,一旦用錢衡量之後,比較就變簡單了,只要會算錢,不必懂畫。
「比較」會衍生「嫉妒」,嫉妒就會帶給你痛苦,而且會讓你瘋狂。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會有金融風暴?人為什麼都學不乖?
根源之一就在「比較」。
你的錢本來夠用,但是你看到別人用「理財」輕鬆賺,難道你就比較笨?
然後你每天聽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就跟著投入。
你也知道氣球一直吹總會吹破,但你想12點馬車才會變南瓜,我11點50分走人就沒事。
大家都這樣想,氣球就在11點40分提早破。這下理財的全掉在洞裡。
所以,你不只不要跟別人比較,也別跟自己比。
金融風暴害你的財富縮水,害你的錢不見。
但它有沒有害死你?
沒有,它不是癌症或SARS,它殺不死你。
你少了那些錢,也許生活根本沒變,就算你損失過重,不得不降低開銷,也還是可過健康的生活。
你10年前、20年前是不是比現在更窮?
那時你也是好好的,沒什麼不快樂。
你不會因為金融風暴失去一切,因為你還在。
你失去的是你原來沒有的,唯有你才是一切。
不要誤會我要你拋棄錢,從此不碰錢、不想錢。
錢本身沒問題,是人的問題。
錢是工具,一種美好的工具。
如同一個美好的琴,會彈奏的人能使它發出優美的音樂;不會彈的人只能製造刺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