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擬撤成員國漫遊費 佔逾5%收入 勢打擊區內電訊商
1 :
GS(14)@2016-09-23 08:00:13【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歐盟公民在區內的手機漫遊收費成了熱門政治議題,歐盟官員正尋求漫遊計劃凝聚民意。歐盟委員會早前建議歐盟居民可每年90天在區內免費使用漫遊服務,但未獲消費者團體廣泛支持,現決定把計劃「加碼」,全面取消歐盟公民在區內跨國使用手機漫遊的收費,但決定脫歐的英國公民未必受惠。
由於歐洲電訊商約5%至6%收入來自漫遊,新計劃料將損害區內電訊業收入。
英決定脫歐 未必受惠
自歐盟於2007年起為區內漫遊收費設限,區內跨國電訊服務收費已削減逾九成,現在歐盟希望全面取消區內漫遊收費。根據歐盟電訊專家討論的草案,將保證歐盟成員國的移動電訊用戶在歐盟境內旅遊時,移動數據流量的收費標準與其居留國的標準一致。該草案也將一定程度保障區內電訊商的利益,防止用戶濫用免費漫遊服務。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安西普(Andrus Ansip)稱,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都同意取消歐盟境內移動通訊漫遊費用,成員國需合作降低區內移動通訊費用,方便民眾使用通訊服務。歐盟官員稱,歐盟委員會志在造福歐洲消費者,取消漫遊費是福利之一。
歐盟委員會將把相關草案提交各成員國及各電訊商討論。至今年12月中,歐盟委員會的專家組收集了各方意見後,將向歐盟官方提交最終的意見文本。傳媒透露,歐盟專家討論的最新版本草案,設有保護電訊商的條款。若電訊商懷疑其國內收費模式在特定市場存在風險,歐盟將允許其暫時退出免費漫遊計劃。
愛爾蘭電訊收費高拉脫維亞6倍
電訊業界質疑,這是在反歐盟情緒高漲之際,推出的有趣消費優惠。整體來說,歐盟公民一年平均在國外12天,只有0.1%的歐洲電訊用戶將受惠於新政策。不過歐盟各國的電訊收費顯著不同,愛爾蘭的收費是拉脫維亞的6倍以上。歐盟電訊商關注新措施是否意味消費者在一個國家購買廉價SIM卡,然後在另一歐盟國家永久使用。
歐盟:造福消費者 承諾保障電訊商
歐盟已承諾將引入保障電訊商的措施,若電訊商發現有客戶似乎永遠在漫遊,可向他們收取更多費用。
不過業界認為實行起來有實際困難,因為電訊商要負責調查可疑個案,例如一名英國學生在德國修讀6個月短期課程,電訊商還可能要去確認其地址,甚至向大學查詢。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96&issue=20160923
指與三大電訊商合謀保市場獨大 日本擬反壟斷查蘋果
1 :
GS(14)@2016-09-24 22:47:22【明報專訊】蘋果繼被歐盟及日本追討欠稅後,在日本也可能面臨反壟斷調查。《路透社》引述日本匿名官員的消息,稱日本監管機構正考慮調查蘋果與日本三大電訊商的銷售策略,是否違反壟斷條例,助蘋果在日本手機市場獨大。政府消息人士稱,日本是蘋果盈利最高的市場之一,一旦受查可能影響蘋果的利潤。蘋果昨早段微跌。
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FTC)上月的報告表示,日本三大電訊商NTT Docomo、KDDI和軟銀都拒絕出售賣剩的舊款iPhone給第三方零售商,打擊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報告並無點名提及蘋果,但《路透社》引述兩名政府高官稱,蘋果是該報告針對的對象之一,監管機構現正研究蘋果與三大電訊商的供貨協議是否違反壟斷法。
佔日本智能手機市場一半
業界人士透露,這些協議規定舊款iPhone手機的剩餘庫存不能在日本出售,須輸往香港等海外市場。這策略助蘋果維持日本顧客對新iPhone的需求,使日本成為蘋果最賺錢的市場之一。目前日本每賣出兩個智能手機,就有一個是iPhone,市佔率在當地遙遙領先。
消息稱,蘋果同時阻止通訊軟件公司Line和網上零售商樂天(Rakuten)銷售iPhone,助三大電訊商控制日本九成以上的手機市場。兩名高官及業界人士稱,三大電訊商大量購入iPhone,然後以折扣價出售,從而令蘋果與三星手機競爭時取得優勢。iPhone 7和三星Galaxy S7 edge在NTT Docomo的淨機價為93,960日圓(約7235港元),但若簽約上台兩年,每個iPhone 7只需38,232日圓(約2945港元),S7 edge則要54,432日圓(約4190港元)。
《路透社》向蘋果查詢反壟斷問題,蘋果提供了8月2日FTC報告的網頁鏈接,內容指蘋果在日本已創造或扶持71.5萬個職位,日本軟件開發商自2008年以來為蘋果開發App獲得超過90億美元收入。
其中一名官員稱,三大電訊商的單方面行動,不足以導致iPhone在日本市場獨大,「我們愈來愈接近採取行動」。官員稱,監管機構希望向電訊商施壓,促使它們重新與蘋果洽談合作條件,以解決壟斷問題。若政府要求蘋果和電訊商改變現行銷售策略,勢必影響到iPhone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NTT Docomo否認阻新競爭者進場
FTC未有為電訊商採取行動設最後期限,也沒有說明會作出什麼處罰。不過若這些公司未採取行動,FTC或判以罰款等。過去FTC曾為壟斷案發出終止令,並就企業因違反壟斷法所得的利潤徵收罰款。過往最高的相關罰款,是向五家涉案企業收取270億日圓(約21億港元)。
NTT Docomo表示,不認為公司阻止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我們一直努力進行正當的銷售,公司將在董事會研究FTC的報告,研究如何應對」。KDDI稱,公司以正當方式營運。軟銀亦稱,將與監管機構合作,在銷售和定價方面從未違反壟斷法。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72&issue=20160924
九倉電訊盼市佔率增至25%
1 :
GS(14)@2016-11-11 08:08:59【本報訊】私募投資公司MBK Partners及另類資產股權基金TPG早前斥資95億元向九龍倉(004)收購旗下九倉電訊,交易於日前完成。九倉電訊行政總裁馬惟善昨日於記者會上表示,今後將會採取全攻型策略發展,希望在五年內將市佔率由17%增至25%。馬惟善強調,九倉電訊向來以優質服務及產品取勝,不會打減價戰。他又提到,預計全年EBITDA突破8.3億元,EBITDA利潤率超越40%,EBIT錄20%增長。被問到會否有意再買下九倉旗下的有線寬頻(1097),TPG合夥人劉偉琪表示,未有參與競投,由始至終專注於發展九倉電訊業務。至於會否上市,他就指上市並非必然之路,現階段未有計劃上市,但有信心將其更上一層樓。另外,通訊局昨日指,九倉電訊的收購不大可能會大幅減弱在香港的競爭效果,故不會按《競爭條例》展開調查。當局指,經仔細考慮有關收購資料及按《合併守則指引》評估後,認為收購不大可能大幅減弱在港的競爭效果,決定不展開調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48
財經評論:電訊商之間博弈
1 :
GS(14)@2016-12-21 23:40:35本地流動電訊市場,近年踏入「太平盛世」,但隨着900MHz及1800MHz段的頻譜,使用期在2020年屆滿。一旦要重新拍賣頻譜,隨時又再起風雲。政府今年5月時完成首次諮詢,但未知會否有下一輪。猶記得數年前重拍3G頻譜時,各間電訊商反應極大,香港電訊(6823)、和記電訊(215)、數碼通(315)及CSL聯手起來,高調反對重新拍賣,更多次與通訊局隔空開火。當時中移動香港因未有任何3G頻譜,自然贊成重拍,希望獲得更多頻譜。今次諮詢期間未見電訊商高調出場,聽聞競爭法實施後,不能再如過去般,齊齊聯手出動。不過,香港電訊有委託顧問公司,研究頻譜重拍及使用費高昂的影響,但市場回響不大,而各間電訊商取態亦有不同。根據通訊局資料顯示,900MHz段的頻譜除中移動香港外,其餘3間均分,而1800MHz段的頻譜中,香港電訊收購CSL後,持有近49%,而其他電訊商均持有不足20%。因此,電訊商所交回意見書中,立場大為不同。香港電訊自然贊成維持現狀,同氣連枝的和記電訊,抱持相同立場外,更另提新方案,建議電訊商保留80%所持頻譜,餘下20%則重拍。恰好與通訊局所提出的混合方案內,20%保留、80%重拍相反。中移動香港立場上,與上次諮詢有所改變,轉為支持保留小部份頻譜,其餘則重拍。值得留意是數碼通今次立場,亦與中移動香港一樣,形成二對二的局勢,明顯後兩者均在籌謀,如何在香港電訊手上,搶得更多頻譜。事實上,頻譜猶如土地,擁有更多才有足夠空間吸納更多新客及提高傳送速度。數碼通前任總裁黎大鈞曾稱,與其要花巨額競投頻譜,不如將資源放在科技提升上,藉此增加網絡容量。然而,上次拍賣之中,數碼通是搶得最多的一間電訊商,故未來兩年不排除電訊商會做好準備,留下資金來競投頻譜,派息不一定有保證。記者:岑梽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731
失長和意電訊合同 愛立信計劃裁千人
1 :
GS(14)@2016-12-22 08:08:26【明報專訊】全球最大電訊設備生產商愛立信(Ericsson)計劃裁員1000人,以彌補因競投長和合併意大利電訊商合同失敗造成的損失,裁員數量相當於愛立信於意大利員工總數約四分之一。
長和旗下的電訊公司「3意大利」此前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允許其與VimpelCom的電訊公司Wind進行合併,合併後兩者將成為意大利最大的移動通訊網絡供應商。
愛立信現時負責管理全部「3意大利」及部分Wind電訊網絡。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由於愛立信未能被選為長和與VimpelCom進行網絡整合的服務供應商,競標失敗將令愛立信虧損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傳中興贏得合同
消息人士續稱,中國電訊商中興(0763)已接近贏得最終的網絡整合合同,愛立信的競爭對手,同時包括華為與諾基亞。
近年來電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愛立信在下滑的行業周期中顯得更需要掙扎求存,該公司今年10月已宣布於總部所在地瑞典裁員3000人,相當於當地員工總數約五分之一;本月初亦再宣布將提前進行一項「自願裁員計劃」,預計將影響約1600人。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91&issue=20161222
九倉電訊EBITDA按年增8%創新高
1 :
GS(14)@2017-01-25 07:30:20【明報專訊】九倉電訊去年易主,由私募基金TPG和MBK Partners接手,九倉電訊行政總裁馬惟善稱,已經聘請品牌顧問為公司構思新名字和Logo(標誌),6月會正式告別「九倉」,以新形象示人。
擬6月改名改標誌
對於被香港寬頻(1310)視其為競爭對手,放言要搶商業寬頻客戶,他笑言對方「好畀面」,直言公司一直只向「百年老店」(指香港電訊(6823))看齊,而向後看所謂的追趕者「連車頭燈都未見」。
馬惟善表示,公司去年營收為20.37億元,EBITDA(未計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8.34億元,按年增長8%,創歷史新高,EBITDA利潤率為41%,跑贏同行。而基金股東進入後,並無改變公司經營模式,而且加大投資,要求公司「增速加快少少」。他稱,今年會大幅增強銷售網絡,計劃增聘20%銷售人員,希望業績有雙位數字增長。
料增聘兩成銷售人員
他又表示,未來會擴展業務類型,包括已和美國通訊商Avaya簽約,代理對方的硬件產品,而Avaya正是新股東投資的企業,未來還會和其他國外同行合作。
至於移動業務,他表示內部有研究,但僅限於輔助既有的商業寬頻業務,而非單獨進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49&issue=20170124
九倉電訊擬增聘銷售員
1 :
GS(14)@2017-01-25 07:35:50【本報訊】九倉電訊與香港寬頻(1310)鬥搶商業客戶市場,惟九倉電訊行政總裁馬惟善,昨日在傳媒午宴上稱對方「好畀面」,但公司一直都是以香港電訊(6823)為目標,「望番後面都未見人哋(香港寬頻)嘅車頭燈」。早前公司易主後,定下市佔率在5年內由17%增至25%。馬惟善表明今年會增聘近20%銷售員,又會擴充網絡覆蓋,故資本及營運開支會上升,但不會以減價為促銷策略,反而着重加入更多產品。馬惟善謂基金股東MBK Partners及TPG,促成公司與美國商用長途通訊商Avaya合作,將會在本地助對方拓展市場。同時,九倉電訊將會改名及換新標誌,現時已委託品牌顧問公司研究,他預期今年5月、6月時可以宣佈,並料需要一段時間來向客戶介紹。至於公司去年收入為20.37億元,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有8.34億元,分別按年升2.3%及8%。他指出本地經濟增長較慢,但無礙企業數據市場上升,並令EBITDA毛利率按年升2至3個百份點至41%,預期相關需求仍會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4/19906728
三招快速倍賺投資物業秘技 電訊王子羅珠雄:增值‧高佣‧謹慎
1 :
GS(14)@2017-03-09 12:30:06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64&issue=20170309
【明報專訊】近日除了住宅樓價屢創新高外,工商舖市場亦有回暖迹象。去年成功短炒沽出3個車位及商場項目均獲利近倍的地產一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羅珠雄透露,美國加息始終是不明朗的市場因素,他對短期後市持謹慎態度,堅持「量力而為」及「不筍不買」兩大原則,例如本周一他斥資3300萬元向恒地(0012)買入屯門彩暉花園62個車位,租金回報率逾5厘,屬相當吸引,這樣才吸引他入市掃貨。他同時向讀者教授過去數年能短時間內大賺一倍的物業投資秘技:低吸可以改做增值的物業,然後以高佣金讓代理拆售,同時謹慎不過度借貸。
本周天氣乍暖還寒,昨日轉冷前,周二還錄得逾20度高溫,羅珠雄當日早上接受訪問,一開始就興致勃勃分享剛於周一傍晚完成的交易。他說:「昨日到恒基位於中環國際金融中心高層的總部簽約,以3300萬元買入彩暉花園62個車位,當中包括以2700萬元買入56個私家車車位,另以600萬元買入6個貨車車位。每個車位售價僅48萬元,我覺得屬全港最平,而且目前月租2100元,即每年租金收入達25,200元,對比48萬元的買入價,回報率達5.25厘,也很吸引。目前市場擔心很多風險,既憂慮美國下周加息,又怕中美爆發貿易戰,我也覺得後市的確有很多不明朗因素,不易睇透,但難道因此有筍貨在前也不買嗎?」
去年售商場車位 均勁賺近倍
羅珠雄是次在市場不明朗時掃貨,原因之一相信是他去年多宗物業交易均獲利近倍,目前可謂資金與信心兼備。舉例說,他去年2月以3080萬元購入沙田花園城兩層停車場,內設58個車位,平均每個車位售價約53.1萬元;去年第四季他已把上層的30個車位悉數拆售,套現2500多萬元,目前則在放售下層車位,每個叫價逾百萬元。
更大手的交易是,羅珠雄2015年9月伙拍財團以4.98億元購入沙田石門安群街1號商場1樓全層,樓面面積6.1萬方呎,去年他將商場命名為「OK Mall」,改裝為多個舖位出售,悉數售罄,套現約11億元。至於去年食尾糊之作,是12月出售將軍澳慧安商場1樓由酒樓改裝而成、改名為「慧星匯」的近百個舖位,料套現約2億元,該物業他在去年3月伙拍澳門賭業紅人、太陽世紀集團(1383)主席周焯華,以及曾投得多個領展商場的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買入,買入價僅8800萬元。
換言之,羅珠雄去年三大交易均獲利近倍,令人羨慕。他認為,投資物業成功的竅門,首要在於低價購入外表失色惟卻具發展潛力的物業,「若物業本身靚靚仔仔,係人都識買,怎會輪到我執平貨呢?我專買一些別人『睇見都唔開胃』的物業。不怕物業殘舊,只要位置好,我就有信心可以透過翻新令物業價值短期內提升」。
羅珠雄舉例說,目前作為集團總部用途的觀塘金凱工業大廈11樓連天台的物業,是他在3年前以3150萬元買入。此前該天台曾荒廢多年,既漏水又生草,惟當時他已認為,天台經修葺後大有用途,而買入後亦斥資200萬元為天台鋪設防水系統及翻新,目前已是另一番景象,上月底集團更在該天台舉行農曆年團拜宴請數百嘉賓,他笑說:「我覺得自己是一名物業醫生,把舊樓由唔好執到好,好似有人身體唔好我就醫好他。」
另一例子是,羅珠雄去年以650萬元買入沙頭角麻雀嶺村2.5萬呎農地,以及地上近120年歷史的大屋,當時農地上有蛇有又牛,屋內更因荒廢多年而陰氣陣陣,但由於他留意到其發展潛力,睇樓後二話不說便扑鎚掃貨:「我睇樓時村民話間屋有鬼,係人聽到都驚啦,於是其他買家亦望門止步,但我不單不驚,反而希望真的有鬼在屋內,等我可以去捉鬼。結果經我買入物業到我手後,短短半年已是另一番景象,我把大屋拆了,目前用來種菜、種魚及種水果。隨着中港經濟融合,將來該物業或有其他發展用途,升價10倍也說不定。」
賣沙田OK Mall套11億 佣金逾5%
至於致勝之道的第二招是善待經紀,羅珠雄2012年曾錄得連續50宗買賣個案,令跟隨他的經紀貨如輪轉地賺佣金;雖然去年他的買賣個案減少,但以高佣金率重賞經紀,例如石門OK Mall的佣金率高達5%至6%,以該物業銷售額約11億元計,涉及佣金近6000萬元,「多給一點佣金沒問題,最重要是大家做得開心,所以我們推出市場的項目銷售得特別快」。由於羅珠雄貨如輪轉,對經紀來說是重要客戶,經紀亦會特別積極代他與買家傾價,令他可以低價買到一些筍貨,「例如近日我買入彌敦道80號單邊低層單位,業主原本開價8000萬元,但最終以4350萬成交。最主要是我平日對經紀很好,他們成功壓價後即刻通知我」。
謹慎行事 有幾多錢買幾多貨
羅珠雄總結說,市場對於美國加息的憂慮不無道理,雖然他本周以3300萬元的筍價買入屯門62個車位,惟他對本港物業市場短期後市仍然謹慎,「無人可以準確預測跌浪幾時開始,所以我們很謹慎,亦很清醒,荷包有幾多錢就買幾多貨,通常是沽出一件後再買一件;例如廚師即使製作了幾百碟好菜,我們暫時胃口有限,無能力一次過食完,一定要一碟一碟食」。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03-09 12:31:36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4&issue=20170309
擬20億元發展全幢工商廈
文章日期:2017年3月9日 Share
【明報專訊】雖然羅珠雄留意到美國加息在即,屬市場重大不明朗因素,集團作出短線物業投資時,堅持「量力而為」及「不筍不買」,惟他對中長線後市卻比較樂觀,原因是他留意到近日有多間中資財團以高價買入本港住宅地皮,「中資近日接二連三以天價買地,3至5年後這些住宅落成後,樓價很大機會較今日高」。
地區首選觀塘新蒲崗
羅珠雄透露,由於集團沒發展住宅經驗,不會仿效中資進軍住宅市場;惟他對寫字樓及工廈相對熟悉,希望在下半年透過收購舊樓或地盤,或者參與政府或私人招標投地,目標是以合理價買入地皮,發展全幢嶄新的工廈或商廈。地區方面,首選是集團現已持有物業的觀塘及新蒲崗,但港九新界其他有地鐵覆蓋的地區,包括葵浦、荃灣、黃竹坑及柴灣也會考慮。
他表示,以一個地盤面積1萬方呎的項目計,地價估計約10億元;按12至15倍的地積比率,建成12萬至15萬方呎的樓面,以建築成本每方呎3000元計,建築費介乎3.6億至4.5億元。再加上利息成本、稅務開支及其他雜費,整個項目投資額可達20億元。雖然投資額較大,惟羅珠雄分析,由於10億元的地價成本中,五成料可由銀行貸款,而建築開支更可望全數向銀行貸款,料集團實際只需出資5億元,「個槓桿係大的,所以個遊戲幾好玩」。
羅珠雄強調,過去他曾與行家合作投資多個工商舖;他相信,只要取得發展整幢工廈或商廈的好項目,找合作伙伴一起投資並無難度。他表示:「我老婆經常話中環海景靚,我建議她走出去睇遠些,因為太平洋的海景更靚,她見過後就不會再覺得中環的海景靚。游出太平洋是我的目標,過程中多些有實力的人陪我一起游出去就更好啦!」
[名人樓市論壇]
九倉電訊易主 改名匯港電訊
1 :
GS(14)@2017-06-17 12:35:55【明報專訊】舊年10月賣盤畀TPG財團嘅九倉電訊,終於都改名,新名叫做匯港電訊,仲換埋新Logo?。匯港電訊總裁馬惟善就話新Logo比以前更有力量,象徵飛得更高更遠。
佢仲喺發布會提出未來公司發展方向;當中包括:完善分銷商網絡,令收入貢獻可以佔整體收入2%至3%,同埋推動公共雲服務等。
稱香港寬頻減價搶客「零影響」
香港寬頻(1310)日前減價,而且講到明要搶九倉嘅商業客戶,馬惟善回應話,香港寬頻對佢哋嘅業務「零影響」,佢仲透露香港寬頻早喺6個月前開始減價,但公司嘅客戶流失率冇因為咁而增加。佢認為商業客戶需要可靠嘅網絡同高質素嘅服務,所以唔會因短時間嘅優惠而轉台。
對於近日有傳TPG同MBK Partners組成嘅財團有意競投和記電訊(0215)旗下固網業務同和記環球電訊,馬惟善就唔發表評論喇。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69&issue=20170616
滙港電訊研MVNO拓流動通訊
1 :
GS(14)@2017-06-18 21:42:17【本報訊】九倉電訊去年底易手後,昨公佈改名滙港電訊,擬未來兩至三年花八位數建立新品牌和進行推廣。行政總裁馬惟善稱,近三個月上客速度加快,冀以增值服務吸引更多商業客戶,提高市佔率,同時表明會認真研究以MVNO(流動虛擬網絡營辦商)形式發展流動通訊服務。滙港電訊以商業固網為主要業務,馬惟善昨指,未來物聯網、5G有很大發展潛力,公司會認真考慮發展MVNO的可能性,目標仍為商業客戶,將參考外國經驗,但無意參與頻譜拍賣。
香港寬頻減價「零影響」
由於發展MVNO可能會影響公司與流動通訊營運商合作模式,他認為要取得雙贏、開發到新產品才會考慮「去馬」。固網方面,對於香港寬頻(1310)擺明車馬減價搶客,馬稱,對方已推廣6個月,對公司「零影響」。他指商業客戶與個人客戶不同,重視網絡可靠性和服務質素,以雲端語音為例,公司流失率並無上升,反而「淨賺」,未來滙港電訊擬建立ICT方案的分銷商網絡。有傳公司有意收購和電(215)旗下和記環球電訊,他不作評論。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6/2005756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