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澳鐵礦九年糾葛 中信計提百億減值準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55

中信股份周二宣布,受到過去數月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可能會對中澳鐵礦作出14-18億美元的減值準備。

中信股份在聲明中稱,減值撥備屬非現金項目,但仍會令公司去年度的盈利因此減少。此外,中信表示中澳鐵礦項目的第三至第六條生產線的建設正按計劃進行。其中,第三、四條線的調試預計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第五、六條線的調試會在明年。預計到2016年底,整個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近100億美元,這是澳洲最大的磁鐵礦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

2006年中信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最初收購目的是確保原材料供應,從而保證公司的長期發展。

中信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劃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 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項目現有的產量僅為當初產能設計的一小部分。

中信雖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每噸80美元,與澳洲當地生產商每噸30美元到40美元的開發成本相比毫無競爭力。而隨著鐵礦石價格的暴跌,項目最終關閉的風險十分巨大。目前鐵礦石價格僅有70.2美元/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63

力拓2014年鐵礦石銷售創紀錄 2015年產能或再增1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63

在2014年鐵礦石銷售達到創紀錄的3.026億噸之後,力拓預計2015年鐵礦石產能將進一步增加10%至3.3億噸。這意味著鐵礦石市場供大於求的狀況會進一步惡化。

周二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力拓在2014年銷售了3.026億噸鐵礦石,超出預期的3億噸。這也是力拓鐵礦石銷售首次突破3億噸大關。力拓同時預計2015年鐵礦石產出將進一步增長10%,達到3.3億噸;公司現金資產增加,將有利於增加公司股東回報。

鐵礦石銷售額約占力拓總收入的90%。力拓在季度報告中稱2014年的鐵礦石銷售量超出了生產量800萬噸,主要是由於在過去幾年中港口和鐵路設施的加速擴張消耗了力拓在Pilbara礦廠堆積的鐵礦石存貨,每年平均消耗量達2.9億噸。

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出現腰斬——每噸價格從140美元暴跌至70美元,導致力拓的鐵礦石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噸84.30美元。去年曾經一度傳出力拓和嘉可能合並的傳聞,但是力拓董事會最終以“不符合股東最佳利益”拒絕了嘉可能的提議。

力拓CEO Sam Walsh警告稱,整個行業及礦產公司可能面臨巨大挑戰,但是他同時認為力拓整個2014年表現良好。對於嘉可能的合並提議,Walsh曾表示公司不會受到該事件的影響,將繼續專註於自身的策略。

對於力拓不管不顧的產出,嘉可能CEO Ivan Glasenberg則認為,行業需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投資方式,產量過剩將對礦業公司利益造成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70

歐版QE前夕 鐵礦石價格刷五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69

QQ圖片20150122195630

歐洲央行料將公布QE前夕,鐵礦石價格創下五年新低。

本周四,青島港62%品位鐵礦石到岸價格較前一日下跌1.5%至66.79美元/噸,跌破去年12月23日創下的66.84美元低位,刷新2009年6月以來新低。

周四晚間將公布歐央行最新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歐央行將推出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QE)。

本周二公布的2014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4%,創下24年來新低,印證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同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其對2015年和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都下調了0.3個百分點,IMF認為,世界經濟將在2015年增長3.5%,在2016年增長3.7%。IMF將其對中國經濟明年增長的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6.8%。如果這一預測成真,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速甚至將低於印度。IMF預測中國經濟2016年將增長6.3%。

本周三,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調降鐵礦石和銅價格預估,因全球經濟成長放緩。

標普將2015年和2016年鐵礦石價格預測調降至每噸65美元,原先預估為85美元。

此外,由於國際油價持續運行在50美元下方,船運所需的燃料油價格也大幅下滑,鐵礦石運輸成本下降,BDI指數創出新低,中國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也隨之下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35

鐵礦石價格大跌 澳洲礦商中國市場份額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18

made-in-china

隨著鐵礦石價格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澳大利亞礦商在中國市場份額爭奪戰中大獲全勝。

中國海關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相較於2013年,中國去年自澳洲進口的鐵礦石份額由51%上升至59%,自巴西進口的份額由19%下降至18%,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份額由30%下降至23%

據彭博社,2014年,必和必拓(BHP)、力拓集團(Rio Tinto)和Fortescue金屬集團(FMG)開采出了更多低成本的鐵礦石,希望通過增加產量來抵消價格下跌的影響,同時迫使缺乏競爭力的對手以及中國礦商倒閉。

據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發貨至青島港、品味62%的鐵礦石價格今日下跌0.6%至66.42美元/噸,創2009年以來新低。過去一年中,鐵礦石價格下跌了47%。

在1月14日的報告中,花旗將今年鐵礦石均價由此前預期的65美元下調至58美元。里昂證券認為,礦業巨頭持續增加供應是合理的,因為下跌的油價降低了它們的成本,哪怕鐵礦石價格下跌也能維持原有利潤率。

里昂證券分析師Ian Roper在海關數據公布前告訴彭博社:

澳大利亞(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是因為它們每一步都走的更快。FMG過去兩年的表現相當出色,必和必拓去年表現也超預期,力拓總是能按時交貨。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從澳大利亞進口了約5.48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32%; 僅12月就進口了5240萬噸,創2004年以來最高單月記錄。

此外,中國從巴西進口了約1.71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1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79

鐵礦石跌至五年低位 高盛稱熊市將長逾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10

QQ圖片20150127080652

因中國經濟放緩、全球大型鐵礦石生產商不斷增加供應,鐵礦石價格跌至五年低位。中國是全球做大的鐵礦石用戶。

據金屬資訊公司Metal Bulletin Ltd,周一,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價格下跌4.3%至每噸63.54美元。這創下了2009年5月來新低,並且創下了去年11月18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今年鐵礦石價格已經下跌11%。

自去年3月力拓集團、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公司決定在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增產時,鐵礦石就一直處於熊市。高盛集團上周五下調了鐵礦石2015年價格預期。高盛預測鐵礦石回歸牛市很可能需要超過十年。中國和鐵礦石之間的“戀情”正在降溫。

投資銀行Sanford C. Bernstein Ltd分析師Vanessa Lau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價格的下跌主要是由於中國鋼鐵需求增長放緩以及鐵礦石供應增加的預期。中國的鋼廠正在農歷新年前削減產量。這將對價格造成進一步的下行壓力。

高盛在其1月23日發布的報告中預測,今年鐵礦石平均價格為每噸66美元,低於此前預測的80美元。除了高盛之外,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此前也已經降低了預測。

受房地產低迷和產能過剩影響,去年中國經濟增長7.4%,為自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增長0.9%,創下24年新低,遠低於2013年的7.5%。

而大型鐵礦石生產商依然在增加產能,希望高成本的供應商將會被迫關閉。

去年四季度,必和必拓生產了5640萬噸鐵礦石,同比增長16%。力拓計劃在今年提高產量至3.3億噸。去年,力拓的產量上升了11%,至2.95億噸。

高盛表示,這種擴張的局面可能會持續,因目前主要生產商仍然獲利。高盛預計,這會將全球鐵礦石盈余從今年的4700萬噸推升至2018年的2.6億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13

國內礦山頭疼“資源稅”鐵礦石稅改意見不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1-30/894549.html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2014年下降的進口鐵礦石價格令中國鋼企松了口氣,但對於國內鐵礦石生產商而言,這並不是個好消息。

昨日(1月2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舉行2015年首次信息發布會。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鐵礦石進口平均價格為75.61美元/噸,環比下降4.05美元/噸。

“礦石價格跌到70美元/噸以下,會有一批礦山死掉。”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

“死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礦山的稅負重,尤以資源稅為甚。”另一位中鋼協人士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礦價跌破平衡礦山面臨關門/

昨日中鋼協發布數據,2014年我國進口鐵礦石9.33億噸,同比增長13.8%,其中12月份進口鐵礦石8685萬噸,環比增加1945萬噸,增長28.9%。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到78.5%,同比上升9.7個百分點。

2014年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15.1億噸,同比增加5686萬噸,增長3.9%,其中12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1.26億噸,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

價格方面,2014年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00.42美元/噸,同比下降29.2美元/噸。12月份鐵礦石進口平均價格75.61美元/噸,環比下降4.05美元/噸。

朱繼民說,鐵礦石價格下降總體對國內鋼鐵產業是有利的,但持續下跌的話,如果突破平衡,就會發生更大變化,“國內礦山的產量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礦石價格跌到70美元/噸以下,會有一批礦山死掉。”這樣,國外幾大礦山都具有成本優勢,到一定程度,國外非主流礦停產,國內礦山停產,整個市場形勢可能會發生逆轉,“這是我們非常擔憂的”。

朱繼民稱,市場規律要遵循,更重要的是國產礦的稅負還是太高,“稅負現在占到整個銷售價格的25%,面對這種競爭,給礦山適當減負,回歸到一個合理水平是可行的。我們不要求全部取消,降到跟國外稅負相當的話,礦山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資源稅成本占比升高/

國內礦山的稅負高在哪塊?上述中鋼協人士稱,國內礦企反應最高的是資源稅。鐵礦石資源稅還未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按原礦來計算,一噸原礦的資源稅是15元。“前幾年企業經營困難,鐵礦石資源稅稍微下浮了一點,現在也得12元/噸。”上述人士稱,兩三噸的原礦能煉出一噸鐵精礦,這樣算下來,一噸鐵精礦的資源稅就得幾十元。

“前幾年礦價1000多元/噸的時候,噸資源稅收幾十塊錢、百十來塊還行,現在礦價跌到五六百元甚至400多元了,還是按量計征,所以資源稅負擔重的現象比較突出。”上述中鋼協人士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進口鐵礦石噸價從2014年初的134.5美元暴跌52.6%至2015年1月28日的63.75美元,讓國內礦山的資源稅成本一下從此前占總價的1/20提高到1/8。

此外,稅種還不單是資源稅這一項。上述中鋼協人士稱,礦山的很多稅費問題攪在一起。以前,礦山增值稅為13%,後統一升至17%,而鋼企進口礦、進口煤可以抵扣增值稅,礦山沒有可抵扣的項目,增值稅就竄上去了。“還有燃油稅,本來(礦山)內部用的車不交養路費等,現在加到油價里去了,一用油就得交稅,也沒有返還。”該人士稱,此外,國內礦山還有好多稅費,比如地方上的調節基金等,因此顯得稅負特別重。

2014年,煤炭等資源產品的資源稅率先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資源稅改革的一個好處是能隨價格高低升降,但關鍵是稅率能定在多少。”上述中鋼協人士稱,“稅率高的話還是不能解決稅負重的問題。”煤炭從價計征稅率改為2%~8%,按照8%計征的山西省,煤炭資源稅實際上是增加了。

上述人士稱,國內鐵礦石資源稅如何改還在研究中,“資源稅屬於地方稅,本來地方財政就沒錢,你(礦山行業)還想要減。現在的稅改是在給地方增加新稅種,比如房產稅、消費稅等,而行業希望減,所以不太統一。”

《《《

相關鏈接

去年10家鋼企虧損額占全行業97.5%消化產能寄望“一帶一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昨日(1月29日),商務部和中鋼協分別發布了跟鋼鐵產品有關的數據。

2014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達9378萬噸,同比增長50.5%,也惹來了貿易摩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中國依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2014年共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97起,涉案金額104.9億美元,其中鋼鐵類產品涉案最多,達27起,約占貿易摩擦案件總量的近1/3,價值23.3億美元,占涉案總額的1/5。

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為0.85%,同比提高0.26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面達14.77%,同比下降4.55個百分點;虧損額117.47億元,同比下降8.02%。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稱,前10家虧損大戶虧損額占全行業虧損額的97.5%。從利潤的構成情況來看,鋼鐵主營業務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很低。

消化產能寄望“一帶一路”

根據中鋼協的數據,2014年全國出口鋼材9378萬噸,同比增長50.5%;進口鋼材1443萬噸,同比增長2.5%;折合粗鋼凈出口約8441萬噸,同比增加約3308萬噸,同期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加約734萬噸。

1949年以來,我國累計進口鋼材5.94億噸,出口鋼材5.96億噸,到2014年底鋼材累計出口量超過進口量。鋼材出口大幅增加,一個後果是出現頻仍的貿易摩擦。

國內外鋼鐵價差是2014年鋼材出口大增的重要原因。進入2015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延續小幅下跌走勢,1月第二周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80.3點,持續創新低。然而,國內鋼鐵產能依然過剩,“一帶一路”產能外移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現在正在積極研究 “一帶一路”政策,肯定會對鋼鐵行業“走出去”發揮促進作用。

“現在看,中國鋼鐵已經開始有了實際(走出去的)行動。”朱繼民說,但“走出去”能不能對化解國內產能發揮相應作用,這是兩個概念。

2014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明確各省市化解過剩產能的指標。朱繼民稱,2015年還會下達化解過剩產能指標,一直到2017年基本完成化解鋼鐵8000萬噸過剩產能的目標。

此外,工信部推出的鋼鐵行業生產準入條件,共三批305家進入這個白名單,占全部產能的90%以上。下一步相關部委還會對規範進一步提升,通過標準、環保、公平市場環境,充分化解產能。“這種做法加上市場規範,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解決化解過剩產能的問題。”

沿江沿海鋼企具成本優勢

朱繼民稱,2014年全行業盈利水平前10家的鋼企多屬於品牌效應好、附加值高、服務能力強的企業,盈利水平251.9億元,占全行業盈利的60%,但前10家虧損企業額占全行業虧損企業額的97.5%。

“這前十家為啥虧損這麽多?”朱繼民稱,“其中一個原因是高負債。”2014年,中鋼協的會員企業貸款增長了0.28%,但財務費用增長20%以上,是因為銀行抽貸以後再貸的時候,根據不同的企業利率是上浮的。

一部分會員鋼企沒按照市場來規劃定位、按照規模來規劃發展定位,也導致虧損。“比如在某地區或者500公里範圍內根本沒有鋼材市場,企業也擴大規模,導致物流費用特別高。”朱繼民說。

此外,虧損企業還出現在近幾年產能集中擴大的區域。朱繼民稱,前些年援疆大投資,鋼鐵產能一下子大量過剩,目前在新疆的鋼企都非常艱難。“還有一些純粹是管理問題,對市場反映慢,效率低,管理和人員費用等附加成本高,財務費用高,機制落後。”

正反對比,由於地域和物流優勢,再加上2014年鐵礦石進口價格大跌,中國鋼鐵行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沿江沿海的鋼企具有成本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48

中國鐵礦對外依存度逾78% 全球供應增加將持續五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58

去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幾近腰斬,中國國內高成本的鐵礦大幅減產,進口鐵礦石增長將近14%,對外依存度升破78%。而澳大利亞昨日降息又讓該國礦價有了降價空間,今年中國進口量還將增長。澳大利亞的全球第二大鐵礦生產商力拓的高管表示,該司鐵礦石年產量兩年後將增至3.5億噸。另一主要礦商淡水河谷的高管預計,全球鐵礦石供應增加的形勢持續到2020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買家,也是生產大國。上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進口鐵礦石9.33億噸,同比增長13.8%,鐵礦石對外依存度提高到78.5%,同比提高9.7個百分點。同時,全年國內原礦產量15.1億噸,同比增長3.9%,去年12月國內鐵礦石產量同比下降4.6%,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

《上海證券報》(上證報)報道援引業內人士分析稱,除去季節性因素外,中國鐵礦石減產、停產的主要原因是鐵礦價格跌破了成本。因供應過剩和澳元持續貶值,2014年鐵礦石價格大跌近五成。高成本的中國鐵礦更加招架不住,因此2014年第四季度大幅減產、停產。

鐵礦石,澳大利亞,澳元,力拓,淡水河谷

昨日澳大利亞央行決定降息25個基點,降至2.25%。受此影響,澳元大幅下挫。上證報報道稱,“鋼之家”鐵礦分析師王中元的分析認為,全球四大鐵礦石生產商三家在澳洲,以澳元計價的鐵礦石最近有所反彈;但澳元降息,使澳洲礦價又有了進一步的降價空間。海外礦山成本普遍在30至40美元。現價狀況下,海外礦山有潛力進一步降價,國產礦則一地雞毛。

鐵礦石,澳大利亞,澳元,力拓,淡水河谷

今日力拓的鐵礦石亞洲區總裁Alan Smith表示,該司有望在2017年之前將年產量提高到3.5億噸。預計到2020年時,該司出口中國的鐵礦石成本會降至此前預期的每噸35美元,低於2012年的每噸47美元。路透援引Smith講話稱:“雖然中國的需求增長有所放緩,但並未崩盤,該國去年仍在進口鐵礦石。”

同在今日,路透報道提到,淡水河谷有色礦物業務主管Peter Poppinga在行業會議上預計,2013-2020年,力拓等主要礦商料將使全球鐵礦石供應量增加4.3億噸。他還表示,過去兩年供應量已經增加2.34億噸。

Poppinga認為:“目前供應過剩,市場將迎來修正。”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也預計全球鐵礦石價格會下跌。

另據路透報道,李新創今日在行業會議上表示,全球鐵礦石價格可能會跌破每噸60美元,但不太可能長時間低於60美元。今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可能增長7.1%至10億噸,而國內鐵礦石供應將減少7000萬噸,中國的鐵礦石主要供應國澳大利亞和巴西所占份額將升至80%以上。

鐵礦石價格下跌會讓中國鐵礦生產形勢惡化。上述上證報報道援引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講話稱,國內礦山產量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礦石價格跌到每噸70美元以下,會有一批礦山停掉。而當國內礦山和國外非主流礦停產到一定程度,整個市場形勢可能會發生逆轉,“這是我們非常擔憂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75

謝國忠:鐵礦石今年將跌到40美元以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67

20150206ironore

前摩根士丹利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隨著供應的增加和中國需求的萎縮,全球鐵礦石今年將跌至每噸30美元水平。

據彭博,謝國忠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早在190美元的時候,我就開始預測價格會崩潰,但當時沒人相信我。我們將會看到價格繼續走低,可能會跌至40美元以下再反彈。”

謝國忠稱,自己追蹤中國經濟已經超過20年。鐵礦石價格需要跌到中國的高成本礦企放棄為止。

由於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國際礦業集團大幅增產,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鐵礦石價格2014年暴跌了47%,今年則延續了下跌趨勢。目前,中國的鋼產量約占全球的一半。

謝國忠表示:“目前的情況是供應在增加,而需求下滑。中國對鋼鐵的需求下滑的趨勢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2011年2月,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價格曾一度達到191.7美元/噸的歷史高位。2012年9月以來,謝國忠不斷表示鐵礦石價格將在2013年年中跌至50美元以下。周四,62%品位的鐵礦石價格下挫1.5%,至61.64美元/噸,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

高盛等銀行同樣預期鐵礦石將會進一步下跌,不過他們沒有謝國忠那麽悲觀。高盛預計鐵礦石今年的均價為66美元/噸,花旗和瑞銀的預期分別為58美元/噸和66美元/噸。

如今,只有礦企自己還在看多鐵礦石價格。力拓亞洲鐵礦石總裁Alan Smith周三表示:“我重申一下我們的觀點,長期來看,中國將帶動鐵礦石需求的上升。預計2030年中國的粗鋼產量將從去年的8.23億噸增加至10億噸。”

他表示,力拓目前依然計劃增加低成本鐵礦的產能,預計2017年僅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產量就將增至3.5億噸。目前市場正在經歷轉換期,高成本的供應正在被替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52

必和必拓CEO:鐵礦石價格還要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90

據彭博報道,讓更多礦商停工的鐵礦石價格戰首次出現了裂痕。

以力拓集團、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為首的礦業巨頭一直堅持實施數十億美元的(產能)擴張計劃,理由是即使在價格崩潰之後,公司盈利狀況仍然健康。

現在,三巨頭之一的必和必拓首次表達了擔憂,稱他們可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太遠了。

在公布了鐵礦石部門營業利潤可能下滑35%後,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CEO)Andrew Mackenzie在周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

我擔心其它競爭對手持有大量資金伺機擴張規模,我們確實著眼於未來,並且看到鐵礦石價格承受著一股下行的壓力。

趁著鐵礦石第一大消費國——中國的需求放緩,為擴大市場份額,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一直在擠壓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從塞拉利昂的叢林到瑞典的拉普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最北端地區),廢棄的礦山開始點綴全球景觀。

華爾街投行Jefferies全資子公司Jefferies International的分析師Seth Rosenfeld告訴彭博社:

他們想確保沒有其他人進入鐵礦石市場,並最大化自己的市場份額。他們現在已經做到了,因為只有他們還在擴張,而其他人都不這麽做了。

在此之前,最大的礦商們在日益惡化的鐵礦石市場前景面前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自2011年來已經在新項目上開支超過1200億美元。

供應過剩

摩根士丹利本周下調了世界四大鐵礦石出口商(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和Fortescue金屬集團)的評級,因利潤下滑和削減分紅的風險在上升。

基於去年88美元/噸的鐵礦石均價,力拓本月表示,鐵礦石價格每變動10%,將對其利潤產生13億美元的影響。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經下跌了11%。出口至青島港的最新鐵礦石價格為64.01美元/噸。

據澳新銀行,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占到了全球鐵礦石出口的60%。它們產能的持續擴張將導致今年鐵礦石過剩供應達到8500萬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30

中國需求降低 鐵礦石價格跌破每噸6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08

鐵礦石2

價格報告機構“鋼鐵指數”(Steel Index)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基準鐵礦石的中國到岸價昨日下跌2.80美元,至每噸59.30美元,跌幅4.5%。中國大連期貨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下跌3.1%,至3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或與中國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削減鋼鐵行業過剩產能有關。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日發布政府工作報告稱,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政府將削減過剩產能並解決汙染問題。他還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定為增長7%左右,為至少十一年來最低的經濟增長目標。國內大宗商品應聲下跌超過4%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今年該行業高達70%的產能無法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鐵礦石進口量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據彭博新聞社,澳大利亞主要鐵礦石生產商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巴西淡水河谷(Vale of Brazil)為打壓競爭對手,趁機擴大市場份額,仍在提高鐵礦石供應。

澳大利亞財長Joe Hockey稱,澳洲政府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鐵礦石價格將保持在每噸60美元左右。

澳新銀行(ANZ)預計今年鐵礦石產量過剩將達到8500萬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則預計到2018年,鐵礦石過剩產量將猛增至4.35億噸。

QQ圖片2015030611002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