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輪沖擊波:原油黑天鵝會演變為全球系統性風險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61

三輪沖擊波:原油黑天鵝會演變為全球系統性風險嗎?
——原油暴跌的系統性風險概述
作者:江勛 李想 李虹奕

Macrosystem Finance Institute 2015.01.07

我們現在該感到憂慮還是興奮?昨日,美國NYMEX原油已經跌破48美元,而布油已經接近50美元。距離我們在11月做出的45美元預判已近在咫尺(見《飛向2015的第一只黑天鵝》)。當時聽上去有些嚇人,然而當一批批對沖基金倒下之後45美元看上去就是一層紙。

從12月30日起,恐慌情緒再度在全球蔓延,全球股票市場重挫。與上一輪沖擊(12月8日油價及盧布暴跌沖擊)相比,新興市場所受到的影響明顯削弱,而發達國家市場則跌幅更深。標普跌破2000點,為五連跌,年初至今表現創2008年以來最糟。

原油作為全球最基礎的大類資產,是影響全球宏觀經濟變遷的核心變量,而不僅僅是經濟變遷的結果。我們的最新觀點概述如下:

1、 之前我們已經講過本輪原油價格的崩盤是系統性的,現在需要強調的是,比2008年的崩盤更為系統。其原因是,暴跌中隱含的周期性原因比2008年要輕,但是結構性原因比2008年要重得多。這種差異表現為:

A、 2008年-2009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呈現跳空下跌,而2014-2015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經歷了繼續複蘇到惡化風險的轉變,但目前的預期是微幅下跌;需求放緩對油價大幅下跌的作用力明顯弱於上一輪。

B、 上一輪崩盤中,美元指數上漲23%,原油下跌68%,本輪崩盤,美元指數上漲15%,原油下跌55%。美元上漲對原油價格構成的單位殺跌能力也明顯強於上一輪。

C、 本輪原油暴跌,供給的約束條件完全失效。OPEC已經處於半破產階段,原油供給的削減,有賴於OPEC的重組,比如如何與頁巖油新興國美國重建出口規則,但這非常困難,可能要等到奧巴馬政權尾聲調整中東策略。

那麽,如何來理解呢?

2、 按照我們著重觀測的一些指標,次貸危機以來的所謂的“全球經濟再平衡”在2012年4季度—2013年1季度這一時間區間已經完成,之後又迅速走向了“全球經濟再失衡”。日元競爭性貶值可能是打破均衡最為重要的一個變量——新興市場國家經常賬戶開始顯著惡化——這也是次貸危機後“去全球化”暗流明朗化的標誌。2014-2015年的原油崩盤,可能是去全球化發展到一個階段性高潮的表征。

3、 本輪原油崩盤帶有極強的“自我實現”性,即原油的暴跌自發構成了能源國家及新興市場經濟的衰退預期,並最終將自我實現一次全球經濟的小型衰退。原油的下跌速度,顯然已經遠遠跑過了經濟衰退的速度。而目前能約束原油價格的幾個核心力量:美聯儲、OPEC、中國財政、日歐央行,迄今為止都是原油的空頭。全球經濟會逐漸下滑到逼近這些力量改變立場。

4、 以需求來看,原油價格顯然是被低估了,低估的原因是市場規則被“去全球化”打破。根據目前的變量,我們初步認為,原油將在2015年2-3月開始反彈,在年中見到一個重要底部。但是我們可能不會看到V型反轉,原油可能會長期在一個低於60美元的價格區間內震蕩,等待經濟衰退的步伐跟上來。

5、 原油暴跌將形成三輪沖擊波:

第一輪,沖擊全球通脹水平及央行貨幣政策;2014年三季度,朱格拉周期下通脹水平反彈的預期被擊碎,而中日歐英澳巴西等過個國家改變了貨幣政策的節奏甚至是導向。這些政策實際上進一步強化了“全球經濟再失衡”。

第二波,沖擊能源經濟體及一些新興國家的匯率及國家資產負債表;以12月以來盧布及俄羅斯危機為開端,逐漸波及其他類似新興國家甚至中東個別產油國——但亞洲經濟體風險可控。這些國家的央行及主權財富基金,將加快調整一攬子資產組合的權重。比如拋售歐元,增持美元及黃金,戲劇性的是,這將是一個風險資產國家互相踩踏的過程。目前正在經歷。(關於該問題,我們在此前的報告《全球央行的“美元陷阱”及“歐元陷阱”》中做過分析。)

第三波,全球系統性金融動蕩。我們要密切關註油價下跌對中美兩國的反噬作用何時浮出水面。對中國是通縮預期形成,實際利率上升,從而導致經濟繼續探底的過程;對美國是垃圾債暴跌,如果失控並波及國債,將是全球套息交易的明斯基時刻。原油價格在40美元以下呆的時間越長,觸發該風險的概率越大。(可參考此前《2014-2018:全球經濟及主權貨幣的洗牌》)

需要說明的是,三輪沖擊波,在空間上有不斷擴張及顯性化的過程,但在時間上,並非是線性的,完全有可能在某一時刻交織在一起。屆時,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小型系統性風險,可能會被解讀為尾部風險。

我們尤其要註意到第三輪沖擊。染上潔癖的美聯儲仍在對通脹問題采取鴕鳥戰術,但如果在2015年上半年出現了這種情況,顯然會打亂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節奏。

6、 我們暫時不對原油價格下跌的目標做新的預判。40-45美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間,我們需要密切關註市場平衡變量的出現。跌破45美元之後,35美元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源自MFI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81

大智慧:證監系統要求證券期貨機構全面自查 嚴守“八條底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60

消息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證監系統近日下發通知,著手部署落實“兩加強,兩遏制”專項檢查工作,要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展開全面自查,嚴守去年監管層提出的“八條底線”。

從檢查安排來看,主要包括自查自糾、監管抽查以及整改落實三個階段,現階段主要是由市場主體對照基金業協會下發的工作底稿進行自查自糾,截止時間到2月底。

所謂“八條底線”主要是指:不得有非公平交易、利益輸送、老鼠倉等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不得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不適當地宣傳、銷售產品,誤導欺詐客戶;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不得利用資管產品進行商業賄賂;資管產品的杠桿率不得超過十倍;不得投資於高汙染、高能耗等國家禁止投資的行業;不得對業務人員、管理團隊實施當期激勵。

2014年9月12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資產管理業務情況通報會”上首次提出“八條底線”的概念。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近日下發了《關於開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全面自查工作的通知》,從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控合規、公募業務、私募業務(專戶業務)方面,對基金公司及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子公司進行專項檢查。

此次自查的一大亮點就是“就是加入了資產管理業務‘八條底線’的內容。”

接近基金業協會消息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從行業反饋情況看,對於有些要求,行業內並未達成共識,如何執行成為爭論的焦點。比如針對“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各家機構便無法對“資金池”下一個完整的定義,部分公司以國外資產管理業務發展情況做對照,認為“期限錯配、短借長投”正是金融交易的特點,並不能一概看做“龐氏騙局”。

下圖為券商板塊近期走勢圖:

QQ圖片2015011314274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54

港媒:匯豐系統故障 客戶交易瑞郎一夜狂賺21%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24

file_china_hsbc_hsb101_29923901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匯豐控股正就有關該行系統故障給香港客戶帶來不當獲利的有報道進行調查。

有報道稱,在瑞士央行取消瑞郎兌歐元上限後,該行網上銀行系統沒有顯示瑞郎上漲後的最新報價,導致香港客戶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買入瑞郎。

香港《蘋果日報》與《信報》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客戶的話報道稱,他們周四晚間在系統錯誤的情況下獲利。匯豐發言人Maggie Cheung通過電子郵件表示,該行正就報道內容展開調查。

據《信報》報道,一人稱自己在兩個小時的操作中獲利,未透露具體數額。《蘋果日報》報道,一人在買入5萬港元瑞郎後獲利4000港元(520美元)。

《蘋果日報》稱,當瑞郎市價在8.80-9港元區間波動時,有人以8.266港元的價格買入瑞郎,還有人據稱獲得21%的回報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通過電子郵件彭博新聞社表示,金管局正向各銀行摸底匯豐事件的潛在影響。香港金管局拒絕就匯豐事件置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1

李克強: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32

likeqiang

“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題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時表示。本次主題演講成為今天達沃斯論壇上最受媒體關註的焦點之一。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轉向中高端水平,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CPI低於年初目標。盡管增長放緩,中國就業取得了增長。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應對措施不是強刺激,而是推進強改革。“今年不會搞‘大水漫灌’。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他還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債務風險。因此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李克強在講話中還將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解決面對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金融改革,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將繼續放松外資準入,推動私營銀行的發展。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李克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世界市場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的大國,許多國家為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這就使得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在不斷的擴大。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中國開放的結果。中國要擴大開放,也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人民幣的國家化也可以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是中國主要領導人今年首次出訪。在世界經濟形勢前景不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備受矚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展示了改革成績,分享了中國機遇。

李克強講話全文如下(來源:鳳凰財經):

likeqiangdavos

davos

(圖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冬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64

李克強: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32

likeqiang

“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題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時表示。本次主題演講成為今天達沃斯論壇上最受媒體關註的焦點之一。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轉向中高端水平,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CPI低於年初目標。盡管增長放緩,中國就業取得了增長。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應對措施不是強刺激,而是推進強改革。“今年不會搞‘大水漫灌’。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他還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債務風險。因此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李克強在講話中還將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解決面對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金融改革,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將繼續放松外資準入,推動私營銀行的發展。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李克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世界市場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的大國,許多國家為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這就使得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在不斷的擴大。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中國開放的結果。中國要擴大開放,也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人民幣的國家化也可以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是中國主要領導人今年首次出訪。在世界經濟形勢前景不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備受矚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展示了改革成績,分享了中國機遇。

李克強講話全文如下(來源:鳳凰財經):

likeqiangdavos

davos

(圖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冬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65

銀監會下硬指標 銀行信息系統國產化浪潮來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61

本文來源於一財網,作者為吳豐恒,文章授權發表。

銀行系統國產信息化應用占比提升正在加速落地。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中國銀監會已在全國銀行業開展信息化應用使用情況專題調研,對大型銀行、金融機構使用的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存儲設備、安全設備、軟件設備等信息系統基礎軟硬件開始全面摸底調查。銀監會近日明確了銀行業安全可控技術的“推進指南”,上述調研正是“推進指南”實施的前奏。

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銀行業軟硬件國產化率或納入年度量化考核。

銀行業全面摸底

根據記者獲得的上述調研表,銀監會調研的內容主要包括銀行軟硬件設施提供商的名稱、性質、廠商外資國別,以及產品現有數量、銀行新增數量和新增投入情況。

去年9月,銀監會發布了《關於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39號文),明確將安全可控信息技術應用納入戰略規劃,到2019年,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總體達到75%左右使用率。

“棱鏡門”事件後,信息安全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銀行業主要軟硬件設施由外資廠商提供,銀行信息安全風險受到最高層關註。

銀監會推動銀行業“安全可控”技術應用的當前重點在於網絡設備、存儲、中低端服務器、信息安全、運維服務、文字處理軟件,並將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加大力度。根據上述39號文,從2015年起,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的應用應以不低於15%的比例逐年增加,直至2019年達到不低於75%的總體占比。

39號文只是一個框架,不包括具體細則。不過據記者了解,銀監會已經制定了銀行業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的年度推進指南文件,這項“2014年度銀行業信息技術情況專題調研”包括在年度推進指南的工作部署之中。

調研對象包括各地銀監局、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監會直接監管的信托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等。各地銀監局還將組織轄區內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含省級農村信用聯社,不含村鎮銀行)的調研。

消息人士透露,銀監會近日在一次電視電話會議中表示,39號文中部分量化指標將納入各行2015年年度考核,包括不低於安全可控信息技術每年不低於15%的增加率,另外,從2015年起,銀行業機構應安排不低於5%的年度信息化預算,用於支持圍繞安全可控信息系統的研究。

其目的,在於39號文提到的“掌握關鍵技術的選擇權,擺脫在關鍵信息和網絡基礎設施領域對單一技術和產品的依賴”。

“自主化”加速

業內人士預計,調研完成以後,銀監會後續或有進一步文件出臺。國產信息產品提供商天璣科技、浪潮信息、東方通,信息安全提供商衛士通、綠盟科技和啟明星辰等都有可能從銀行業設施的國產化中受益。

其中,在服務器、數據庫、操作系統這些核心產品上,國產廠商和國外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銀行業使用到的核心設施包括大型計算機在內的計算設備、核心交換機在內的網絡設備、入侵檢測設備在內的安全設備,還包括各種存儲設備、數據庫、虛擬化軟件、專用軟件,以及各種終端設備。

部分銀行也正在逐步嘗試使用國產小型機、數據庫軟件和存儲設備來替代部分國外產品,這也是此前外界關註的“去IOE”(以IBM為代表的小型機,以Oracle為代表的數據庫軟件、以EMC為代表的高端存儲),但現在看來,這只是第一步。

在國產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達沃時代董事長田大慶看來,“去IOE”絕不是簡單地去IBM、Oracle、EMC,而是國產廠商自己要創新。

“我本人並不覺得非要把EMC打跑了,這是企業公平競爭的問題。但是政府要對市場有一定程度的保護,這是我們能夠跟它去PK的一個前提。在跟EMC這些公司的競爭中,我們實際上已經打過一些仗了。”田大慶對記者說。

信息系統的核心領域包括計算、網絡和存儲。目前,計算的CPU和操作系統為英特爾、微軟主導,軟硬一體的主要有IBM、戴爾、惠普等廠商,曙光、聯想、浪潮等國內廠商也加入了競爭,網絡基本有思科、Oracle(數據庫)以及國內的華為、華三主導。

目前存儲市場格局並沒有塵埃落定,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存儲企業就包括EMC、DDN、IBM、惠普等三四十家,在田大慶看來,國產廠商或能在這個領域首先獲得突破。

記者昨日聯系到浪潮集團金融行業解決方案部門一位內部人士,不過被告知,銀行系統正在推進的“安全可控”計劃,還沒有看到在行業產生根本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085

巨頭為何愛手機?國產移動操作系統的生態競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7850.html

巨頭為何愛手機?國產移動操作系統的生態競逐

第一財經日報 關健 2015-02-26 06:00:00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手機作為最重要入口的地位已無需累述。在小米斬獲巨大成功之後,馬年臨近尾聲的時候,360、阿里、樂視不約而同地爆出其在手機領域的野心。不過,重走小米的路徑似乎並不現實。阿里巴巴、樂視等不約而同地選擇以“生態系統構建”作為入局的重點。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手機作為最重要入口的地位已無需累述。在小米斬獲巨大成功之後,馬年臨近尾聲的時候,360、阿里、樂視不約而同地爆出其在手機領域的野心。

不過,重走小米的路徑似乎並不現實。阿里巴巴、樂視等不約而同地選擇以“生態系統構建”作為入局的重點。

不過,在谷歌和蘋果各自的生態系統已經形成兩強割據局面的今天,阿里YunOS等由國內互聯網公司所打造的操作系統,其生存空間究竟在哪里?有分析認為,借助操作系統在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導航、物聯網、車聯網等智能生態圈的“造夢”,將是一個更宏大的計劃。

銷聲匿跡後的轉型

大約從2012年越來越多的人將註意力轉向移動互聯網開始,互聯網公司跟風式地介入了作為移動端入口的手機市場,當時流行的做法是與國產硬件品牌商合作推定制機。

比如,360的周鴻祎高調宣布進軍手機市場,以老本行安全為訴求。“我們要在移動互聯網上把安全做到極致,就必須自己做手機,這樣才能深度介入操作系統底層,在此基礎上構築真正的手機安全,實現用戶需求的安全感。”同期,阿里巴巴拿出自己研發的系統也一頭紮進定制機領域。

阿里巴巴在2010年開始組隊研制移動操作系統YunOS,2011年7月上線,大概從2012年開始走定制機路線,曾聯手天語推出大黃蜂手機,隨後和夏新、康佳、小辣椒等一系列小品牌合作。

與眾不同的是,當時擁有MIUI界面系統的小米走的是一條“大包大攬”的路徑。很快,難以形成品牌認同感的定制機在手機的紅海市場中瀕臨銷聲匿跡,而小米圍繞操作系統+生態布局的思路一次次地刷新著公司的估值。

2012年9月,一件阿里與宏碁之間的“烏龍事件”凸顯了“定制機”模式的迷茫。由於在發布會前受到谷歌取消對宏碁Android授權的威脅,宏碁被迫退出了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A800手機,新品發布會也一並取消,阿里操作系統第一次直面來自Android的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如果阿里的YunOS系統總是和一些國產的三、四線手機品牌合作,久而久之會給人一種“很low”(低端)的感覺,很難塑造起品牌形象,也難以在生態布局上尋求突破。

經過幾年的反思,互聯網企業再次歸來時,都換了一套思路。例如,YunOS轉變思路,借助阿里巴巴旗下資源發力移動生態布局。今年2月初,阿里斥資36億入股手機品牌魅族,阿里通過YunOS打造生態夢的野心初現。而不久前,樂視則推出了全終端智能操作系統LeUI,並細分為汽車版、電視版和移動版,走的也是生態路徑。

智能生態圈的內核

2014年,智能硬件市場異常火熱,包括BAT、小米、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開始加速布局智能領域,像做手機出身的小米,依托自身的MIUI系統,推出了小米手環、空氣凈化器、移動電源、智能血壓儀、活塞耳機等,目的為打造智能硬件生態鏈。

一位智能硬件領域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舉例說,智能家居分三步,一是單個硬件通過聯網實現智能化,比如用手機控制熱水器;第二步是各智能硬件之間的互聯,比如A廠商的空調和B廠商的熱水器連接;第三步是基於這些連接所產生的數據建立模型,通過機器學習,掌握用戶的生活習慣與操作偏好,打造家居物聯網。目前,該行業停留在第一、二步驟上。

可以預見,互聯網廠商回歸手機領域的方向之一是在智能家居的第三步嘗試突破,作為終端入口的手機來說,互聯網廠商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同樣也是硬件需要的資源。而構建智能生態的除阿里巴巴、魅族這樣的互聯網和硬件企業之外,未來很可能還將有上遊的芯片商、方案商,以及下遊的手機廠商、電視機廠商、可穿戴設備商等加入。

一個例子是,在汽車後裝(出廠後安裝)導航儀市場上,YunOS已攜手紐曼等硬件廠商率先入局,阿里旗下諸如高德導航、小米音樂等資源也被納入車載導航的範疇中有待整合,而更進一步的計劃是互聯網汽車,通過資源整合(導航、天氣、娛樂等)讓汽車和用戶的互聯網生活打通,這方面阿里已經和上汽集團達成合作。

移動生態的入口

分析認為,在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夾縫中生存的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如何整合自身的產品資源,打造移動端的生態鏈,將成為各家比拼的焦點。

這方面,阿里已經做出一些嘗試。其去年10月在北京發布的最新的YunOS3.0版本移動端操作系統,其最大亮點就是無需安裝傳統的本地App即可使用的、基於雲端的卡片式應用模式CloudCard。

比如,用戶在YunOS的手機上預訂了一張晚場的電影票,系統會根據“事件流”和“信息流”進行分析,生成一張電影卡片,並將影院的地址、當時的天氣情況同步推送過來。下班時間到,該電影卡片自動彈出,詢問是否需要叫車服務。如果到達時間尚早,系統將推薦影院附近的餐飲和購物信息。電影開場前,卡片會出現時間提醒信息,在入場時,手機上的閃關燈開啟用於照明。散場後,觀影分享服務彈出。在CloudCard模式下,上述一切動作都是在雲端完成,用戶無需將這些動作所涉及的一個個App下載到本地手機中。

當月,阿里巴巴和魅族達成合作協議,阿里生態中的購物、支付、旅行、O2O、本地生活、瀏覽器、地圖、視頻、音樂,都將與魅族深度整合。

一位移動互聯網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相比於PC,移動時代的入口和硬件結合更緊密,就像谷歌收購Nexus一樣,阿里牽手硬件廠商後能更好地理解硬件與系統之間的關系,推進生態鏈融合。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57

路透: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於年底前推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90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將於年底前正式推出,預計最快將於9月或10月推出。CIPS的推出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

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已選擇20家銀行參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位參與此事的高層銀行業消息人士稱:「CIPS現已就緒,中國已經選定20家銀行參與測試,其中13家為中資銀行,其餘為外資銀行分支。」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曾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回流到中國市場需要一條路,CIPS就像是一條對境外人民幣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好,只待最後不斷的完善和演練。未來的實質性進展,還要等央行具體披露。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目標是保證安全、穩定、高效,支持各個方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清算、境內金融市場的跨境貨幣資金清算以及人民幣與其他幣種的同步收付業務。

CIPS的主要功能包括連接境內、外直接參與者,處理人民幣貿易類、投資類等跨境支付業務,滿足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發展的需要;採用國際通行報文標準,支持傳輸包括中文、英語在內的報文信息;覆蓋主要時區(亞、非、歐、美)人民幣結算需求;提供通用和專線兩種接入方式,參與者可自行選擇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96

【投資是一個複雜的閉環控制與決策系統】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40399180
投資是一個複雜的閉環控制與決策系統;
這個系統的核心部分是投資者的大腦;
投資業績,是你控制與決策的輸出變量
好的系統,可以是「自適應、自學習」的系統;
不好的系統,可以將自己不斷地推向毀滅;

外部環境(宏觀、行業、公司、市場)都是系統的輸入變量;
對於外部輸入的變量信息,你只能選擇和獲取和過濾,但無法更改;
外部信息有真實信息和干擾信息,都匯聚到一起輸送給投資人;

系統的初始輸入(也就是投資者的收益率預期)是影響整個系統的關鍵因素;
投資者的【知識與經驗系統數據庫】是決策系統的核心部件;
投資者的【心理與情緒】是決策系統的另一核心部件;
這兩大核心部件決定了對於輸入信息處理後的質量;
同時也決定了投資人的最後投資決策;
這兩個核心部件是完全因人而不同的;
你可以借鑑別人,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部件性能,但你無法完全複製別人。
別人的部件你無法直接拿來「安裝」到自己的系統中;

整個系統和投資業績是一個動態的變量,會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變化;
投資人在不斷的根據預期與結果的差異調整和修正自己的預期;
修正後的預期作為新的變量輸入系統,又影響新的輸出結果。

投資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的閉環控制與決策系統;
投資從來都不簡單,認為投資很簡單的都是傻瓜 --- 查理-芒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271

美媒:俄羅斯黑客入侵白宮計算機系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2600.html

美媒:俄羅斯黑客入侵白宮計算機系統

一財網 盛媛 2015-04-08 17:05:00

有美國官員稱,近幾個月俄羅斯黑客已破壞性地入侵美國國務院計算機網絡,同時還借此侵入白宮計算機系統的敏感部分。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有美國官員稱,近幾個月俄羅斯黑客已破壞性地入侵美國國務院計算機網絡,同時還借此侵入白宮計算機系統的敏感部分。

白宮已表示入侵僅影響到非機密系統,但有美國媒體稱這樣的表述掩飾了入侵的嚴重性。黑客獲得了如未公開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真實行程細節等敏感信息。也有美國官員稱,盡管這些信息並未歸入機密,但仍然屬於高度敏感,並為外國情報機構所看重。

入侵持續數月

去年10月,白宮曾稱發現總統行政部門的非機密網絡存在可疑活動。該系統曾間歇性關閉以進行安全升級。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特工處和美國情報機構都已經介入調查此次入侵事件,他們認為此次是向美國政府計算機系統發起的所有進攻中最精密複雜的進攻之一。如黑客通常所為,此次入侵的黑客也隱藏了行蹤,經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計算機路由進行入侵行動,但調查人員發現指示代碼和其他標記指向黑客為俄羅斯政府服務。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斯特羅(Mark Stroh)並未確認是俄羅斯黑客,但稱“任何這樣的活動,我們都非常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明確表示,我們立即采取措施評估和減輕入侵活動。”他說,“由於我們一貫的立場,我們將不對文章指向的具體行動實施者發表評論。”

截止記者發稿時,美國國務院和俄羅斯方面均未立即對此發表評論。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說,白宮對機密信息使用分離系統保護國家安全相關的敏感信息,以防被黑客獲得。他說:“我們不認為我們的機密系統被攻破。”

“我們一直不斷更新我們非機密系統的安全措施,但我們坦率地被告知要像我們不需要將敏感信息放在該系統上一樣操作。”他說,“換句話說,如果你要進行一些機密活動,你必須在一個郵件系統,一個電話系統上進行。坦白說,你必須像如果不在機密性系統操作信息就可能被盜一樣操作。”

調查人員認為,黑客首先攻破了美國國務院的計算機網絡,然後才由此進入白宮系統。有美國官員稱,俄羅斯黑客已經“攻占”美國國務院系統數月,並不清楚是否完全將黑客從系統中清除。

美國措手不及

據美國官員稱,如很多黑客襲擊一樣,調查人員認為黑客通過事先獲得的國務院郵件賬戶發出的“網絡釣魚郵件”,然後開始入侵。

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克拉珀(James Clapper)在今年1月的FBI網絡會議上曾發言警告政府官員和私營企業,要教授雇員什麽是魚叉式網絡釣魚攻擊。他說,很多時候,其他人進入到我們的系統只是通過加裝成另一個人,然後詢問使用權限,往往一些人就會將權限給他們。

美國媒體報道稱,近幾個月來俄羅斯黑客入侵的猛烈程度令美國官員措手不及,從烏克蘭危機到美國在敘利亞軍事行動等問題上,美國和俄羅斯的對峙不斷增加,從而導致了美國對網絡安全威脅進行重新評估。

今年2月,克拉珀曾在參議院聽證會上稱“俄羅斯帶來的網絡威脅比我們此前評估的要更嚴重”,而美國國務院和白宮計算機系統遭遇攻擊則是克拉珀這麽說的原因之一。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近日也因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子郵件賬號處理公務而引起爭議。奧巴馬也曾和希拉里通過私人郵箱聯系。批評者稱,希拉里的私人電子郵件賬號安全等級要比國務院的更低。俄羅斯黑客入侵被認為是在希拉里卸任國務卿後發生的。但一直以來希拉里和她的同事都是黑客襲擊的目標。

對於外界的批評,希拉里近日解釋稱,經過國務院的允許,她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一部手機上的一個電子郵箱賬號同時處理公務和私人事務,因為這樣更加方便。而自卸任後,國務院要求她提供私人郵箱中所有與公務相關的郵件,她立即提供了所有相關郵件,同時也要求國務院向公眾公開她所有的公務郵件。

“The Smoking Gun”網站2013年就曾率先報道稱,著名黑客組織“Guccifer”攻破了希拉里的朋友兼顧問布盧門撒(Sidney Blumenthal)的美國在線(AOL)電子郵件賬戶,並公布了布盧門撒給希拉里私人電子郵件賬戶發的郵件。郵件包含了外交問題上的一些敏感備忘錄。這也是首次公開披露目前正處於辯論中心的希拉里私人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現在該郵箱地址已停用。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