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車北車發布公告否認整合傳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68

屏幕快照 2014-09-03 下午6.28.51

針對此前有關“國資委正力推中國南車和北車整合為一家公司”的報道,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今日晚間雙雙發布澄清公告予以否認。

此前財新消息稱,國資委目前正在力推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重新整合為一家公司,以便中國的高鐵技術更好地出口到海外。

據財新引述接近交易人士稱,合並一事由國務院主導,已基本定調,但目前還在初步階段,雙方尚未接觸和談判,主要障礙是鐵總反對,企業方面對於合並也並不積極。

至於南車北車合並的具體方案,目前仍在制定之中,南車與北車都上報了各自方案供國資委參考:

南車的方案是,北車退市,南車通過增發的方式吸收合並北車,北車資產並入南車;

北車的方案是,南北車成立一個由國資委管理的新集團,下轄兩個上市公司。

鑒於中國南車整體實力優於中國北車,國資委目前傾向於南車給出的吸收式合並方案,可以理解為“北車撤銷,並入南車”。

南北車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兩方對這件事情的興趣都不大,主要是“國家意誌”在推動這次整合。然而,對這次整合的最大反對聲音來自南北車的主要客戶——中國鐵路總公司。

鐵總目前對於國資委力推的南北車合並計劃並不贊同,因為這會破壞國內市場的競爭局面。

然而,兩家公司在海外的惡性競爭已經演變到了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兩個例子就能夠說明:

2011年1月土耳其機車項目招標,南北車互相壓價,中國北車以幾乎沒有利潤的價格投標,但最終訂單被一家韓國公司搶走。

2013年1月,南北車前往南美阿根廷,參加其電動車組采購招標。在中國北車已經率先中標的情況下,中國南車給出了一個每輛車127萬美元的報價——當時其他公司平均報價為每輛車200萬美元。按中國北車人士的說法,這個價格也是沒法掙錢的。

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中國鐵建在近日的一次內部幹部會議上公布了關於中土集團的重組方案,涉及到數億資產的重新分配,要求在一個月之內盡快完成。

鑒於中土集團近年海外市場開拓的不菲業績,在國家“高鐵出海”大戰略的號召下,中鐵總公司希望將原本已於2000年完成與當時鐵道部脫鉤的中土集團,重新收歸麾下,以集中力量更好地“走出去”,這也是中鐵建之所以如此大手筆突然重組中土集團最大的原因。中土集團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被視為中國鐵路基建出海的“排頭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38

SMG整合大棋局:百視通、東方明珠合體 造A股首家千億級傳媒航母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03/145395.html

i黑馬:被稱為國有文化傳媒行業整合“第一局”的上海文廣(SMG)重大資產重組大局已定。除了擬將A股文化傳媒板塊中市值排名第一第二的百視通、東方明珠公司合二為一外,尚世影業、東方購物等文廣旗下諸多優質資產亦將註入,A股首家千億級文化傳媒上市公司即將誕生。
 
 
值得關註的是,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恰逢中央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之新政,內外因疊加所產生的能量,或許超乎市場預期。
 
SMG整合大棋局:合並+註入
 
作為國內廣電系唯一有兩家上市公司平臺的上海文廣,如何規避同業競爭、做大做強,一直是業界及資本市場關註的話題。

整合猜想大致有二:

猜想一認為將同時保留兩個資本運作平臺,但調整各自的定位、方向;

猜想二是將兩者合並,打造統一資本平臺。
 
一位深諳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資本運作的投行人士向表示,第一種方案不僅涉及證監會對同業競爭和獨立性問題的嚴格審查,而且還會導致誰是文廣核心資產優先註入平臺之爭,不利於整合資源,規模化發展。“應是合並方案——不存在誰吸收合並誰的問題,百視通與東方明珠合並為新的上市公司平臺,將文廣集團優質資產批量註入,從子公司上升到集團戰略層面,打造新上市公司的嶄新格局。”如此一來,市場對SMG重大資產重組的關註點就自然聚焦於註入什麽資產和新公司的新戰略上。
 
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盈利能力在A股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中已是鶴立雞群。上半年財報顯示,兩公司凈利潤合並就已達9.95億元,按慣例全年合並應該超過20億。
 
而文廣旗下具備註入上市公司條件的優質資產在國內文化傳媒企業中也首屈一指。
 
去年才引入弘毅投資的尚世影業有望率先註入。資料顯示,成立僅三年多的尚世影業是國內首批轉企改制的國有影視企業。公司業務除影視劇投資制作和引進發行外,涉足整合廣告營銷、演藝經紀、衍生業務等眾多領域,拍攝的影視劇包括《蝸居》、《懸崖》、《十月圍城》、《龍門飛甲》等。2013年,尚世影業營收近6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超過60%,2013年凈利潤超過8000萬,2014年有望破億。
 
“尚世影業證券化的進程,比外界預料的可能要快得多。”SMG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9月2日在上海舉行的東方證券傳媒及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在該會議上,陳思劼高調宣布尚世影業即將與迪士尼展開合作拍片計劃,與好萊塢獨立制片公司STX成立合資公司探索影視制作新商業模式,並且將與華納兄弟和華人文化基金共同發起設立影視劇基金,可謂三箭齊發。“尚世影業的業務規模目前與剛剛借殼上市的長城影視類似,又有全產業鏈為依托,加上大張旗鼓的國際化戰略,資本市場的估值將會相當可觀。”現場的行業分析師表示。
 
除了尚世影業外,國內電視購物行業龍頭東方購物更是蓄勢待發。“東方購物2013年的銷售額已超過80億,凈利潤近5億元,而且現金流極其充裕。尚世影業、東方購物等優質資產足以讓重組後新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大大增厚。”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此外,SMG旗下炫動傳播、東方娛樂、東方廣播等傳統廣播電視業務也潛力不小。據分析師估計,此部分資產盈利能力目前在10億元左右,但因政策因素,短期暫難註入。
 
千億傳媒航母“試水”文化新政
 
上海文廣資產大整合,恰逢中央關於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之新政出臺之際。
 
8月18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該新政被稱作是十七大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來最好的政策機遇。
 
“縱觀A股國有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能夠在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和運營能力上引領市場的,可能就只有重組完成後的上海文廣集團旗下新上市公司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該人士稱,重組完成後的新上市公司既有文化傳媒全產業鏈運營優勢,又依托SMG傳統內容和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和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等新興媒體牌照等資源優勢,其業務布局之全面,業務形態之多樣,堪與迪士尼、時代華納、NBC環球等全球傳媒巨擘比肩。
 
記者獲悉,上海文廣重大資產重組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國內首個市值千億級的文化傳媒上市公司之誕生將指日可待。據悉,SMG將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為契機,“積極響應並加快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和建成新型傳媒集團的號召和指示精神,大力推進實施互聯網轉型戰略,力爭成為中國文化傳媒行業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典範。”
 
除了政策之“天時”,“人和”因素亦不可忽視。集上海文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和總裁於一身的黎瑞剛,還執掌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坐擁大量海內外傳媒資源,業界預計,黎瑞剛既然操刀文廣大整合,應該不會僅停留在傳統廣電業務的三分地上,其後續的資本運作也值得期待。
 
據悉,加大與國內外資本、傳媒和互聯網巨頭的合作,縱橫捭闔、並購擴張,進一步夯實內容、渠道、平臺、服務等全產業鏈布局,加快互聯網化轉型,有望成為黎瑞剛主政下的上海文廣新上市公司的戰略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79

大宗商品世界的整合遊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57

About-Us-Affiliated-Companies

自從2013年大宗商品十年牛市落幕,歐美監管政策不斷升級以來,不斷有銀行宣布縮減甚至退出該領域業務。不過,大宗商品果真魅力不再了嗎?

表面看來似乎的確如此。德意誌銀行、摩根士丹利、瑞銀去年就關閉或縮減了商品領域的業務。今年以來,又有巴克萊、瑞士信貸以及摩根大通收縮大宗商品戰線。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實際上,盡管銀行撤退了,但貿易商卻玩起了大宗商品產業鏈的整合遊戲。那些從簡單的買賣中介起家的貿易商們,如今更加深層及廣泛地滲透進該產業鏈,包括萃取、運輸和精煉等環節。

比如,華爾街見聞網站早前提及,在摩根大通拋售現貨商品部門之後,接手的買家正是瑞士能源貿易巨頭Mercuria,涉及的資產包括金屬倉儲、原油和天然氣供應。如今,Mercuria不僅擁有用以發家的主業原油貿易,其商品帝國還囊括了原油勘探、終端設備和管道運營、煤礦和鐵礦山、生物燃料煉油廠。

此類垂直和橫向資產整合擴大了貿易商的視野,提高了他們在操作運營方面的靈活性,並能在相同或替代性產業鏈中更多地收集有價值的商業情報。但在包含高利潤產業的同時,公司也將被推進低利潤或資本密集型產業,並在大宗商品周期內調整敞口。

通過資產並購、重組、新設等手段進行的產業整合,一些公司的規模及業務領域大幅膨脹和擴張。比如美國就有全球四大糧油巨頭之一的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和嘉吉(Cargill),以及美國第二大私營企業科氏工業集團(Koch)。

其實,大宗商品領域的超級企業很多都集中在瑞士,比如世界最大的獨立私營能源貿易公司維多集團(vitol)。該公司於1966年開始在萊茵河上交易石油產品,此後一路發展壯大,去年的銷售額高達3070億美元。除了原油貿易這個老本行之外,維多還擁有汽油、天然氣、煤炭、化工品和糖等貿易,其海上運輸所涉商品一度多達200種。此外,維多旗下的煉油廠每日可對35萬桶原油進行精煉,並在英國擁有一家電廠。

在全球範圍內更具知名度的當屬嘉能可。該公司已經與斯特拉塔強強合並為更為龐大的企業嘉能可斯特拉塔。該公司去年的銷售額高達2330億美元,業務領域涵蓋礦產、原油勘探和運輸、農業種植和深加工、農產品存儲和運輸。

另一個瑞士大宗商品巨頭荷蘭托克的產業鏈延伸到更為廣泛,從上遊、到中遊直至下遊。托克公司2013年的銷售額高達1330億美元。

在大宗商品市場上,公司在現貨價格穩定或上漲時期才會獲得收益,一旦大宗商品遭遇價格下挫,公司利潤空間將存在被壓縮的可能。金融市場交易者還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獲利,而現貨貿易商們則利用出售資產以提高回報。

盡管貿易巨頭們看起來規模驚人,但其掌握的定價話語權可能是有限的。大宗商品是強周期資產,並且極易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

商品貿易商的規模擴張也吸引了監管機構的註意,尤其是在歐盟和美國。他們擔心這些龐然大物會利用自身對商品及基礎設施的優勢操控市場價格。今年早些時候,聯合國貿易和發展部秘書長Mukhisa Kituyi就曾指責該產業在發展中國家存在“腐敗和非法資金流動”和“大規模貿易錯誤定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87

國金環保霍也佳:中國水務(855.HK)中小城市供水整合龍頭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638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4 08:01 編輯

中國水務(855.HK)研究筆記-中小城市供水整合龍頭

作者:格隆匯 霍也佳


核心邏輯和投資建議:銳意進取的民營供水龍頭,專註三線及縣城供水市場;在中小城市供水整合大幕開啟背景之下,具備集中度提升潛力;目前市值55億港幣,建議積極關註。1)供水業務以私有化模式加快擴張步伐,年規模增速不低於10%。2)南水北調中線通水,打開北方供水市場空間以及拉動水價上調。3)隱藏的土地價值,ROE存提升機會。

一、專註三線及縣城供水市場的民營龍頭
中國水務是以供水為主業的綜合水務集團,目前供水能力358.5萬噸/日,權益供水能力226萬噸/日;原水供應能力81萬噸/日以及汙水處理能力39萬噸/日,項目遍布全國13個省份36個縣市。
公司董事長段傳良曾任職於中國水利部10余年,於2003年創辦中國水務集團,正式進入水務行業。目前董事長段傳良持股公司4.11億股,占比29.4%(考慮購股權全部行使後為31.1%);其第二大股東為ORIX  Corporation(日本最大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持股比例20.6%。

二、供水整合大幕開啟,具備集中度提升潛力

1、中小城市供水整合大幕開啟


我國供水資產私有化程度低,大約只有10%,大部分供水資產仍在地方政府手上;由於管理不善,相當部分水廠漏損率高,特別是三線及縣級城市。
在供水水質要求提高的再投資壓力,以及政府大力推行PPP模式的背景下,三線城市及縣級政府有充足動力將經營不善甚至虧損的供水資產出售,既改善當地供水服務、減輕政府公共財政壓力,又響應了國家號召,一舉三得。

引入專業供水服務公司,改善當地供水服務:生活飲用水水質提高要求背景下,需要對供水水廠和管網進行改造,以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財政情況,缺乏相應的再投資能力;引入專業供水服務公司,能通過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改善當地供水服務。
盤活資產,緩解財政緊張現狀:優質水務公司承接地方水務資產,變相充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減輕政府公共財政壓力、緩解政府財政緊現狀。
響應國家推行PPP模式號召:國務院、財政部接連發文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入民營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供水項目上創新融資方式、引入PPP模式正是地方政府對國家上述政策的響應。

2、為什麽中國水務有潛力成為整合龍頭?
中國水務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的私有化方式模式,以約1倍凈資產價格收購水廠的特許經營權和相應的供水資產,而後通過管理改善扭轉供水廠盈利能力,提升供水業務IRR水平至8-12%。
TOO商業模式簡析:公司大部分項目采用TOO模式(Transfer-Own-Operate),由公司投資收購已建成的供水項目並承擔項目的運行、維護等工作,資產的產權(包括水廠、管網和土地等)均歸屬為專門設立的項目公司。

采取合資方式,同地方政府利益綁定:相當部分項目采取合資方式,與地方政府指定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建設和經營當地供水、汙水項目;地方政府從此前背負經營不善資產包袱到享受項目收益。

收購後做管理改善,提高資產盈利能力:措施包括-1)降低漏損率,中小城市供水廠原漏損率處於高位,平均50%左右,甚至有水廠漏損率高達80%;公司接手供水廠後,通過密集加裝水表、加強管網巡檢維護工作、加強水費征收等措施將漏損率降低至20%左右。2)通過增值服務獲取額外收入,包括管道接駁、庭院管網鋪設及改造、用戶水表安裝等,該部分收入占公司供水業務總收入35%左右,且毛利率高。

私有化收購選擇項目著重考察:1)當地管網建設情況;2)水源地水質情況;3)當地城市規劃發展,包括人口增長和工商業發展;4)原水廠人員情況。目前公司供水規模440萬噸/日左右,計劃每年以不低於10%的規模增速進行外延擴張;再加上存量供水業務的利用率和水價增長(10%左右),預計公司供水業務收入實現每年20%增長。

我國供水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國企、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三類,從運營規模比較,公司目前規模440萬噸/日,位列民營企業前列,管理能力和跨區域複制能力均較強,具備較強競爭力。

國有企業:包括地方政府主導型企業(重慶水務、武漢控股、興蓉投資等)和國有大型水務公司(首創、北控),前者為區域性公司、經營地域性特征明顯,後者一般對項目規模有一定要求。

外資企業:國際水務巨頭,包括威立雅、中法水務等外資企業,自2002年以來在一二線城市對供水資產進行大規模的溢價收購,現已開始收縮中國區水務業務;並且由於供水安全問題,政府並不傾向於外資。

民營企業:供水領域民營企業主要參與者包括中國水務、桑德;公司憑借政府資源、過往優秀運營表現以及資金優勢,具備較強競爭實力。
為什麽中國水務有潛力成為中小城市供水整合龍頭?1)全國性供水民營龍頭,良好的運營表現和市場口碑。2)資金優勢,在手資金充裕+低成本資金來源。3)新上任管理層執行力強、具備豐富資本市場、資產整合經驗。

1)地方政府在出售供水資產時,由於供水安全問題,會非常著重於公司的歷史運營業績考察;中國水務作為民營供水龍頭,自03年進入該行業以來,運營業績良好,已建立突出的示範效應和良好口碑,獲取政府信任。

2)公司目前在手17億港幣現金,另外今年5月還與RBS簽署9000萬美金貸款協議、和亞行簽署2億美金的貸款協議,均將用於收購城鎮供水資產。
3)今年9月,公司聘請劉玉傑女士為公司執行董事,劉玉傑女士在投資、收購合並以及水務及環保投資運營管理等方面也經驗頗豐;劉女士此前曾在上實環境、中國燃氣任執董,曾負責主導上述兩家公司多項重大合並收購以及新項目融資。

二、南水北調中線通水,打開北方供水市場空間以及拉動水價上調
10月底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通過全線通水驗收,緩解北方缺水危機,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增加供水95億方/年,增加了水資源承載能力,打開北方供水市場增長空間。

北方地區由於整體資源性缺水矛盾突出,地下水成為主要供水水源,由於超采嚴重,部分地區實行地下水開發利用總量控制,嚴格地下水禁采和限采管理。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庫,計劃向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四省市送水,一期工程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水質達到II類,直接匯入水庫的主要支流水質不低於III類,其水質顯著好於地下水。

此外,考慮南水北調中線各區段的口門價大概率將高於當地水源價,屆時各沿線城市可能將借機上調水價;中國水務在中線沿線布局的供水廠將受益水價上調帶來的業績彈性。

參考南水北調東線口門價,采取分段計費和兩部制水價規則:1)分段計費。東線主體工程分為了七個區段,各口段供水價格(含稅)從每立方米0.36至2.24元不等。2)兩部制水價。水源費按“兩部制”方式劃分為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兩部分,基本水價按照合理償還貸款本息、適當補償工程基本運行維護費用的原則制定,不管用不用水都需要付費;計量水價按補償基本水價以外的其他成本費用制定,按實際使用繳納。

中國水務目前在南水北調中線沿線城市共布局約11個水廠,共約40萬噸/日;未來有望率先受益水價上調帶來的業績彈性。

三、隱藏的土地價值,ROE存提升機會
TOO模式之下,公司以1xPB價格一並收購供水廠配套土地,一旦水廠搬遷後,原土地即可用於商業出售,一方面土地增值幅度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為公司提供現金流去用於城鎮供水項目的收購。

目前公司擁有土地約1萬畝,其中30%已做商業化;其余70%將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做商業化(基本以直接出售為主),該部分資產增值收益將顯著提升公司ROE水平。

四、非主業逐步剝離,專註供水業務
公司目前擬將混凝土業務分拆並在聯交所主板上市,剝離非主業資產後一方面彰顯公司未來將集中於供水業務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司報表更清晰化。

此外,公司旗下控股的中國水務地產集團將更名為中國城市基礎設施集團有限公司(詳見2349.HK公告),也顯示中國水務未來不再放更多精力在地產業務。(作者供職於國金證券 微信:kaparence   郵箱:[email protected]

感謝肖喆對本文的特殊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59

平台創造者 ╳整合行銷專家 呂宗熹 創新是唯一出路 失業記者變老闆

2014-11-03  TWM
 
 

 

十月十八日,在台北市花博公園有一場號稱「開心嘗甜點、快樂跑步趣」的「甜蜜路跑」,吸引了三千多名民眾參與,光是報名費就進帳二百多萬元,另有超過四十家的廠商贊助價值超過三百萬元的物資。

這樣一場適合親子同樂的路跑活動,出自一個八人團隊,外部動員一百多名人力,在兩個月內快速聚集在一起,完成這項任務。

場景來到隔一個周末前的周五晚上,加拿大戶外登山品牌ARC'TERYX始祖鳥和芬蘭運動錶Suunto共同舉辦秋冬款發表會暨試穿體驗派對,現場媒體、VIP接近百人,台上模特兒為最新款服裝走秀,台下展售女郎也熱情地招呼來賓介紹產品。

這場花了超過新台幣百萬元預算的派對,執行者和甜蜜路跑來自同一個八人團隊,這次所動員的是另一批工作人力。

而在這兩場活動之間的這一周,位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上十坪不到的辦公室,同時籌辦活動的準備事項外,八人團隊成員也各自聯繫著外部的特約寫手、攝影及設計,盯催十幾篇文稿的截稿進度,以便各稿件能準時刊登到各雜誌媒體及網站。

呂宗熹是這八人團隊成員之首,二○○八年成立「我尚網」OnMyOwn數位科技,執行企業所需的代編代製內容行銷、網路行銷、活動公關等業務;一四年成立精實文創,鎖定運動行銷。

每有任務啟動,他總能在最短時間內聚集各領域人才,順利為客戶解決問題,因此讓Yahoo奇摩、中華電信、聯強、AUTODESK歐特克、凱絡廣告等客戶持續買單。

負責Yahoo奇摩旅遊及房地產頻道的媒體傳播事業群經理溫芳瑜,從○八年即開始和我尚網合作,除了每月固定供稿給這兩個頻道,還有年度主題企畫、業務專案配合,通常短時間內就要二、三十篇的稿量,呂宗熹總是「有求必應」,同時為客戶提出建議方案。

「近年來,行銷樣貌愈來愈多元,不少企業主或品牌主的行銷部門,也需要外部新創團隊提供新想法與企畫。」呂宗熹解釋公司存在的價值所在。

其實,在成立我尚網之前,呂宗熹是一名記者。他在二十年內經歷平面舊媒體的式微(很多他待過的媒體倒了),以及網路數位新媒體的崛起(二○○○年之後的主要工作接觸),更讓他體認工作隨時會消失不見,惟有不斷去掌握趨勢演變,才能具備生存能力。

呂宗熹跑過政治和影劇新聞,也採訪過3D科技路線,不論是對趨勢的掌握,乃至他現在所做的內容行銷,甚至是為客戶舉辦公關活動,都和過去的工作相關——採訪新聞貼近趨勢,也看過無限多場的記者會、活動;在不同媒體的工作經驗,掌握面對不同讀者的內容表現規則,如今都適用到他所經營的業務裡。

更重要的是,他所累積的人脈資源,以及因為變動而帶給他的創新養分,這包括提案的創新,也包括以有限的資源,搭建起創新的作業平台。

這個作業平台的協力工作者,有辦活動需要的硬體設備廠商、工讀生小組長幫忙找人,也包括許多文字和攝影記者。他所搭建的這個平台,為他的客戶解決問題,而在這個平台上的外部協力人員,也和他處於一種資源互相共享的供應鏈關係。

他既發包工作兼差賺外快的機會給外稿記者、攝影;而當他幫客戶辦活動時,這些外稿合作夥伴,則又成為受邀前來採訪的媒體,因為彼此熟識,這層媒體關係也讓我尚網的活動媒體曝光度大增,在客戶間留下好口碑,也才能有不斷的案源找上門。

走過不穩定的領薪水年代,呂宗熹的小創業,規模不大、換算收入大約是過去薪水的兩倍,但責任加重、工作時間更長。儘管如此,因為工作中更能實踐自己的想法,成就感不只以兩倍計算!

呂宗熹

出生:1966年╱現職:我尚網數位整合總監、精實文創負責人╱經歷: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整合行銷總監╱學歷:政大公共行政系學士╱成績:年營業額1200萬元他如何搞定新形態工作?

1.自媒體年代,把個人也當作一個媒介、一個平台來經營。

2.要有憂患意識,常設想自己脫離舒適圈後,還能往哪裡發展?

3善用過去工作所累積的人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84

百度文學成立 欲整合IP與騰訊爭天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28/879083.html

每經記者 馮海超 發自北京

在月初錯失收購盛大文學後,百度開始加快整合網絡文學的步伐。昨日(11月27日),百度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百度文學正式成立,並發布了包括“縱橫中文網”、“91熊貓看書”、“百度書城”等子品牌在內的完整架構。

百度副總裁、用戶消費業務群組總經理王湛表示,百度文學成立完善了百度的文化產業,是百度泛娛樂化戰略中重要一環,未來百度要將遊戲、社交、視聽和求知這幾個領域環環相扣,形成完整互聯網產業鏈。

易觀國際分析師姚海鳳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百度坐擁PC端縱橫中文網、移動端熊貓看書、百度書城三大產品線,同時擁有強大流量和資源優勢,有望在網絡文學市場取得更大份額,成為做好IP(知識產權)版權運營的標桿。但從行業格局角度看,或難打破騰訊系一家獨大局面。”

重點挖掘網絡文學IP價值/

據了解,此次成立的百度文學將被劃分到百度用戶消費業務群組(CBG)中,作為百度泛娛樂化戰略中重要的一環。百度文學擬重點發展“粉絲經濟”和“泛娛樂化”,立體挖掘網絡文學的IP價值。

百度CBG業務群也被稱為前向收費業務群,設立於2013年6月,由百度副總裁王湛領銜,旗下設有包括hao123、貼吧、知道、遊戲、音樂、視頻等業務線,是百度文化娛樂和用戶粘性最集中的部分。百度文學的成立將對該群組泛娛樂化粉絲經濟經營起到促進作用。

據百度副總裁張東晨介紹,百度文學旗下子品牌和業務線將以原創網絡小說版權為核心,內容分發平臺為支撐,版權增值平臺為底氣,依托百度搜索平臺的優勢,整合資源,建立文學產業生態鏈。

在分發平臺方面,除百度書城APP和頁面站以及熊貓看書自有平臺外,整合百度系資源,同時還與小說閱讀網、瀟湘、晉江等第三方平臺合作,涵蓋APP分發、WAP分發、PC分發和搜索分發。據悉,百度文學分發平臺內容日分發量已過百萬,日均收入在30萬元以上,已有40多家合作夥伴。

作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的版權增值平臺,百度文學現場與完美世界、巨人網絡、華策影視、鮮果國際等遊戲、影視、出版公司簽約合作,擬將旗下原創作品轉化為遊戲、影視等作品,挖掘IP價值。

在發布會現場,劉心武、嚴歌苓以及百度文學旗下知名網絡作家方想等出席,百度文學原創漫畫與鮮果影業合作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電影發布也正式簽約。

產品線主要來自收購和整合/

記者註意到,百度文學產品線此前大多已上線,且主要通過收購和整合而來。2013年7月,百度以1.915億元的價格從完美世界手中買下縱橫中文網,並著手將百度多酷和此前隨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而來的91熊貓看書一起整合,即此次成立的“百度文學”主體。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文學的成立意味著其在戰略資源上的傾斜和發力,但多位業界人士對其能否撼動騰訊文學持觀望態度。

自2013年起點中文網團隊出走騰訊,以及百度收購縱橫中文網事件後,中國網絡文學市場形成百度、騰訊、盛大三家爭霸的格局。但若隨著騰訊將盛大文學收入囊中,這一格局將被打破。

11月6日,業內傳出騰訊將以50億元收購盛大文學的消息後,騰訊與盛大方面均表示不予置評。但後續消息顯示,收購盛大文學的新投資者為摯信資本等基金公司,收購金額也是50億元。

資料顯示,騰訊正是摯信資本LP(有限合夥人)。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騰訊很有可能從摯信資本等基金公司收購盛大文學,其才是最終買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名網絡文學從業人員處得知,11月中旬以來騰訊文學部分高層已經開始入駐盛大文學旗下核心網站起點中文網,並接受部分新業務的調整。

姚海鳳表示,“百度同時擁有強大流量和資源優勢,但百度文學發力較晚,或難打破騰訊系一家獨大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95

固廢論壇紀要:危廢行業整合仍處初期,餐廚推廣力度或...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17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15 12:07 編輯

固廢論壇紀要:危廢行業整合仍處初期,餐廚推廣力度或加大

要點

我們於12月12~13日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水網&固廢網舉辦的“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結合會議專家的演講內容,我們對固廢行業的最新觀點如下(詳細紀要附後)。


垃圾焚燒:“十二五”規劃產能目標恐難完成。“十三五”雖有空間,但投產增速大概率下行。1)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計劃新增垃圾焚燒產能22萬噸/日,到2015年底,焚燒產能要達到31萬噸/日;而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投運的垃圾焚燒處理產能約為18.9萬噸/日,2011~2014年分別新增約2、2、2.5、3.5萬噸/日,若要完成規劃目標,意味著2015年需投產約12萬噸/日,超過前4年之和;2)2013年我國城鎮人口7.3億,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kg/天,假定未來城鎮生活垃圾的50%采用焚燒處理,則對應產能上限約在37萬噸/日。即使這一目標在2020年之前完成,對應的新增產能量將基本與“十二五”持平,因基數增大的原因,增速是下行的;3)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投運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59%,同比降低6個百分點,但領先企業的排名次序整體變化不大。


工業危廢:行業持續整合,集中度提升空間大。1)我國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約在4000~6000萬噸之間,而納入官方統計的僅約3500萬噸(2012年,中國環保產業協會);2)我國具備危廢處理資質的企業有1000家以上,其中,具備30種以上危廢種類處理資質的企業僅占1%,牌照門檻較高;3)參考國外,美國前50家企業的危廢處理量,占危廢總產生量的70%以上,而我們國家這一比例估計不超過30%,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大。


餐廚處理:“十二五”為試點期,“十三五”推廣力度或加大。1)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對應的建設投資空間在500~1000億元,而“十二五”規劃僅109億元,行業建設高峰尚未到來;2)2011~2014年,國家先後推出4批83個試點城市,預計2015年推出第5批,試點城市總數達100個;3)從試點數量上來看,“十二五”規劃建設目標有可能達成,但我們根據本次會議了解到,部分試點項目的運營情況不佳,2015年後,投資運營端或面臨洗牌。


建議

桑德環境:固廢處理領先企業,嗅覺敏銳,進軍環衛、再生資源領域。維持推薦,目標價31元。東江環保:處理資質較全面的危廢處理龍頭,跨區域擴張正逢時。重點關註,A股:目標價40元,建議逢低買入;H股:相比A股折價40%,推薦。維爾利:自主研發的餐廚處理工藝較受市場認可。重點關註,目標價28元,觀察後續餐廚訂單能否超預期。

附:

“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會議紀要如下:

1.    生活垃圾(主要演講人:張益,上海環境集團,副總裁)

垃圾焚燒

產能:根據中國固廢網估算,截至2014年底,全國投運的垃圾焚燒處理產能約為18.9萬噸/日。

行業競爭:截至2014年11月底,已投運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59%,集中度仍較高,投運產能前3名企業分別是杭州錦江(22250噸/日)、光大國際(13800噸/日)、中國環境保護(12850噸/日)、上海環境集團(11750噸/日)、浙江偉明(9910噸/日)。產能的遠期儲備方面,前14名企業的焚燒總能力(已投產+在建+前期)達到30.5萬噸/日,其中,4家企業突破3萬噸/日,分別是:杭州錦江、光大國際、重慶三峰、中國環境保護;3家企業突破2萬噸/日,分別是:綠色動力、上海環境集團、桑德環境。


環衛收運

我國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建設,未來有7大趨勢——

1)分類收集、分類運輸;2)機械化收運、信息化管理;3)現代化大型轉運站;4)“平進平出”等節地技術;5)集裝箱轉運技術和裝備;6)村鎮、城鄉一體化收運系統;7)PPP模式,第三方監管。


2.    工業危廢(主要演講人:王琪,中國環科院固廢汙染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

我國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約在4000~6000萬噸之間,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廣東、遼寧、湖北、青海、貴州等地區。

行業競爭:我國危廢處理企業眾多,約在1000家左右,大多數企業產能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例如,僅上海市的危廢處理企業,就多達52家,總處置能力合計約30萬噸/年。對比來看,美國前50家企業的危廢處理量,占總產生量的70%以上。


3.    餐廚垃圾(主要演講人:任連海,中環協餐廚垃圾專委會,主任)

根據發改委調研,我國城鎮人口的日均餐廚垃圾產生量為1.15kg/天,年餐廚垃圾產生量約為4000萬噸,其中餐廚廢油占10%。

發展近況:“十二五”計劃推出100個試點城市,截至2014年底已經推出4批試點名單,合計83個,預計2015年會推出第5批試點名單。就已經推出的83個試點城市來看,建設和運營的情況不是很好,部分企業陷入困境。

市場空間估算:收運方面,建設投資200億元,年運行費用30億元。處置設施方面,建設投資約500~1000億元(噸投資50萬元),年運行費用在300億元,其中140億元為處理補貼收入,160億元為資源化油品銷售收入。(來自電力環保小蜜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60

【專欄】內部激勵+並購整合,百度自己開的藥方能管用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8/148458.html

i黑馬: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201303197281363677062890.jp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饑餓來源:占據著國內絕對搜索市場的百度,進取動力不足。又由於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進度不佳,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半拍,李彥宏對百度團隊怒評零分。

饑餓表現:百度開始以6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刺激內部,並拿出高達20億美元進行外部並購和整合,內外同時發力,重新找回饑餓的感覺。

饑餓指數:★★★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人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帶著百度翻譯,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跟當地人溝通。我期待著有一天,人們可以不再需要電腦、手機,只要把一個小小的芯片植入你的腦子,你就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4年最熱的8月,站在百度大廈東廣場,對近萬名參加2014百度Summer Party的百度員工所作的激情演講。

這個明顯山寨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連珠炮”,記錄下的不僅僅是李彥宏對未來互聯網版圖的野心,還有他對百度這間公司及其員工的期許。就如他2012年11月那封在百度內網中,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為題的著名公開信中,所要求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那樣。

離破產還有30天

李彥宏的希望很簡單,不要富貴病,要有饑餓感。

2013年1月,李彥宏在2012年“公司系數”一欄的打分是零。在不少員工看來,這是Robin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但這只是對李彥宏零分事件的皮毛分析,他真正的焦慮在於百度慢了,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了半拍。在這個時間段內,李彥宏密集發聲,特別是在公司年會上,李彥宏甚至說:“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我們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的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

這是富貴病。有百度員工甚至說,依靠搜索引擎上的絕對優勢,百度單靠一個競價排名就能活得很滋潤了。言下之意就是百度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再去那些未知領域冒險。這樣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度很有市場,以至於不少百度的離職員工稱,“百度很多的部門還是挺適合養老的,諸如北大、清華等學府的人才,越來越不會在百度待太久,因為百度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少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仲淹的這句老話,其實對於每一家進入穩定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同時又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幾乎在同時,左右著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類似的局面,不少媒體都報道著淘寶的不少“小二”們,在淘寶店家的“賄賂”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馬雲的選擇是在阿里體系里,高調反腐,而李彥宏則在百度體系里,全力推崇狼性文化。可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員工們,因為饑餓而激發狼性呢?

“離破產只有30天”,成為了李彥宏用來激發士氣的一個口頭禪,但這還不夠。李彥宏必須要有治療百度富貴病的藥方。

告別“脂肪肝”的藥方

利誘是一條激發饑餓感的捷徑。

就在李彥宏激情演講的同時,百度頒發了年度的“百度最高獎”,6支10人小團隊分享了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之前三年“最高獎”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老策略,也在骨子里透出了強烈的利誘味道。

但僅靠這些還不夠,百度十多年來的發展太過順利,以至於它已經喪失了疼痛的感覺。用李彥宏的話來說,這是恐龍病:“我聽說恐龍腳踩到一塊石頭,要幾個小時以後它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百度如果這樣,不管長到多大,都會失敗。”

李彥宏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3月,當時百度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以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為由,關閉了谷歌中國的域名,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至此,國內的搜索引擎大戰基本塵埃落定,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

沒有對手是一種寂寞。之後的一兩年中,百度一直都沈浸在勝利的喜悅里,畢竟PC時代,互聯網入口只有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後者的世界里還在群雄割據,這讓百度沒有了後顧之憂。中度“脂肪肝”的惡果也很快呈現。

具體表現在百度自身上,就是除了主打的搜索相關業務外,百度的許多其他探索和拓展嘗試,都很不成功。如電子商務上的百度有啊和網絡視頻上的愛奇藝。僅2012年,百度在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虧損就達2.942億元,而2011年則為1.794億元。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上,百度更是乏善可陳。有人就揶揄當時的百度移動產品,不過是將PC端的搜索引擎適配了一下手機屏幕罷了,用戶體驗基本為零。

2012年1月,老對手騰訊旗下才誕生433天的微信已經擁有了過億用戶,到了年底,用戶量接近3億。騰訊借此成功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讓李彥宏感到憂慮。他在前不久參加的一次讀書會活動中就說:“像這種起來得特別快、用戶數目也非常大、粘性非常高的產品,我肯定是擔心的,我天天在琢磨,它會不會對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威脅。答案是有可能。”

但創始人的憂慮,很多時候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特別是對於百度這樣一個已經上了軌道的非創業型公司來說。侵入肌體內部的脂肪肝,必須要配合相當的療程來緩解和消除,光靠喊狼性口號,意義不大。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這兩副藥方表面上都指向百度想要進軍的移動互聯網,但實際上,都是想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讓百度的員工們重新找回創業的感覺,那種步履薄冰、舉步維艱,且不知何時冒出一個敵人將自己顛覆掉的危機感。

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餓不起來的百度

2014年初,李彥宏沒有召開全員大會,也沒有發表激情的年度講話。他又發了封內部郵件,因為2013年全年度總營業收入達到319.44億元,同比增長43.2%;更因為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20%。

他在內部郵件里激動地寫道:這證明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搜索營銷都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這也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更有信心。

百度似乎重新找回了饑餓感,甚至肌體都變得年輕了許多。正如李彥宏在內部信里提到的那樣,百度IDL研究院將正式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招募優秀青年人才。在2013年,百度其實已經給自己提拔了一批“少帥”,其中最令輿論興奮的是,一個叫李明遠的29歲年輕小夥,在7月被提升為副總裁,距離2004年他作為實習生進入百度,不過9年光景。他晉升之後仍然負責百度移動業務,顯然,這一次提拔的指向性很明確。還有一點也值得註意,2010年的時候李明遠曾在百度與日本電商巨頭樂天成立合資公司後不久,選擇“負氣”出走,成為UC產品副總裁。在2011年11月,在與李彥宏兩次長談後,又被“請”了回來。

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斬獲頻頻。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億級俱樂部”成員不斷在增加。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與微信在騰訊的一枝獨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態的產品勢均力敵。按照百度的說法,其已經在移動端初步形成了移動搜索、應用分發、LBS和移動視頻四大入口。要知道,在年初,百度的移動端還基本是荒漠化的。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如此的狂飆猛進中,有太多的因素來自於外敷,即廣泛的並購,特別是對91手機助手的收購。2013年8月14日,李彥宏親赴福州與網龍公司簽署收購91無線的最終協議。1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91手機助手,最終賣出19億美元。如此高度重視91,並開出天價,業界的評論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百度總算給自己買來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百度的兩個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巴巴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內,大肆並購、暗挺著各種移動互聯網企業。比如在2014年初,由此引發的“殺”得如火如荼的打車大戰,其背後就蘊含著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

然而,百度壓根就沒有能力參與,它的並購還停留在給自己找一扇大門,並拉上一堆和產品線聯系不緊密的小夥伴們。並購去哪兒整合旅遊類垂直搜索,並購91增強輕應用,並購PPS增強愛奇藝……這些增強型的並購動作,其實都是在構築防禦工事。而它的老對手們則已經在自家的移動互聯網大門口,為進入者興建更多的“景觀帶”了,有自建的,也有買來的。

有人調侃百度的窘境:在PC時代,霸著入口的百度占盡了便宜,甚至逼得阿里以禁止百度搜索來保全自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變成了入口、社交網絡變成了入口。可搜索引擎,在有了眾多App直達後,用處變得越來越弱了。BAT之間,發家的業務開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到了2014年中期,在阿里成功上市後,在三巨頭的局面里,百度以其不到8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遠遠落後於騰訊(1800億美元)、新科狀元阿里(2400億美元)。差距的鴻溝在不斷拉大,這也是三者在移動互聯網水平上落差的生動註腳。

內服、外敷的方子,顯然沒有為百度帶來更多的饑餓感,甚至於自家的頭牌搜索業務,也遭遇到了更加狼性的周鴻祎領軍的奇虎360公司的狙擊。360搜索“上架”之時,從百度那邊挖了不少的墻腳。

或許百度90%的80後員工中,有不少人難以消受這種富貴病,既然在百度里找不到挑戰,只好出去饑餓一把。

“打雞血”還是重新創業

做技術出身的李彥宏時刻被危機感所籠罩,百度自身也是,但在大企業病難以消腫的現狀下,他又該如何謀篇布局呢?

註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是一個選擇,但李彥宏並不打算在百度已達3萬員工的龐大體量上,再增加過多的負擔。他推出了不少新的人才計劃。

輕應用就是一個人才計劃。盡管看起來,這似乎是百度想要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一步棋。基於搜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黏性不足的情況下,李彥宏想要換一道菜,但主廚並不是懶散的百度自己。

收購91之後不久,李彥宏立刻推出了輕應用概念(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年輕的開發者們。百度給出的蛋糕是,開發者在接入輕應用這個開放平臺後,除了能獲得大量分發和用戶以外,還能借助百度的強大技術支撐,贏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能讓年輕的開發者們賺到錢。這一切看起來,很像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包模式。而用外部創業者的狼性來提高百度的活力,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

“通過購買關鍵字,我們找到用戶,用戶使用服務並獲得良好的體驗。”平安業務負責人容俊彥對媒體談到在輕應用的試水體驗時,也透露出了百度的圖謀,還是延續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來賺錢。“這樣的應用分發,看起來輕了,較之原生App技術難度也低了,但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競價排名更難且貴。”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對筆者如是說。

通過外部來“打雞血”似乎有了阻礙,另一個註入新鮮血液的法子開始浮出水面。百度選擇的路數,依然是從外及內。

據媒體報道,百度91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內部創意孵化機制”,並開出總額高達10萬元的獎金,扶持優秀創業項目。活動開展至今已收集到108個創意申請,而這些項目中的佼佼者,將成為百度91後期孵化的重點項目。而在外界觀感上,這次內部創業很有象征意味,“與騰訊等基地型孵化路線不同,百度91所做的能力型孵化器,受機構性質、人力資源等因素約束較小,初創企業的價值增值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而相較於百度根深蒂固的互聯網發展史,百度91的移動互聯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適合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培植。”這段頗具深意的媒體評論中,本身或許也帶有百度自身的意見在其中。

從外圍小夥伴處進行突圍,進而引發百度老員工的垂涎與饑餓感,形成由外而內的二次創業,正如那段評論所說——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

而在輕應用之後,百度也進一步加碼。9月3日,輕應用及其相關新產品的話題再次在企業和開發者中被引爆。在當天召開的2014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一整套面向傳統行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直達號”。這一次,百度想要建立O2O體系,形成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獨家入口。

在百度的戰略版圖上,新的構架已經謀劃好了。過去,輕應用主要運用在百度移動搜索,直達號則覆蓋了地圖等平臺。百度希望借助O2O這個還沒有形成真正入口的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建自己的話語權,並繼續通過外部“打雞血”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富貴病帶來的種種問題。

“至少,這一次面向的用戶更樂意花錢了。過去只是面向開發者,面向有眾多應用分發平臺可選擇的創業者,積極性不高是可以想見的。而傳統的地面商家,此刻都在找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加上過去百度地圖的黏性,都為直通號加分不少。”業內人士戲稱,“人傻錢多速來!百度這次似乎真的找到門了。”

可問題是,百度肌體內部的脂肪肝,似乎還是沒有找到方子治。而不斷加“外掛”的方式,一旦不奏效,將有可能演變成百度新的脂肪堆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42

傳點心將整合進百度安全和91無線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0/148490.html

剛傳出解散的消息,點心以最快速度向媒體回應了此事。

\12月20日中午,今日有媒體報道稱,創新工場首個孵化的項目“點心”現已解散。而點心內部人士透露,該說法欠妥,實為點心團隊作為核心團隊整合進入百度大安全業務團隊和百度收購的91無線。

據悉,解散說法源於點心團隊發布在微博和朋友圈的聚餐照片信息,部分媒體解讀為散夥飯。但實質上是點心團隊某負責人決定自主創業,團隊成員為其踐行,而非整體散夥。

目前,經過兩個月的重組,點心團隊一部分已被納入百度最新的大安全部門中負責PC和移動安全,而另一部分則即將加入91無線團隊負責系統工具業務。

百度近年來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將安全業務上升到接近搜索業務的戰略地位,對原有安全架構進行了調整,將PC端安全業務和移動安全整合成為獨立部門。而點心部分團隊便是加入該部門,目前團隊已由百人擴充到四五百人規模。

點心是創新工場孵化的首個項目,於2012年被百度收購。2010年,點心獲得金沙江創投千萬美金級別的A輪投資。2010年,點心研發的OS手機操作系統被搭載在夏普手機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03

【專欄】內部激勵+並購整合,百度自己開的藥方能管用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8/148458.html

i黑馬: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201303197281363677062890.jp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饑餓來源:占據著國內絕對搜索市場的百度,進取動力不足。又由於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進度不佳,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半拍,李彥宏對百度團隊怒評零分。

饑餓表現:百度開始以6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刺激內部,並拿出高達20億美元進行外部並購和整合,內外同時發力,重新找回饑餓的感覺。

饑餓指數:★★★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人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帶著百度翻譯,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跟當地人溝通。我期待著有一天,人們可以不再需要電腦、手機,只要把一個小小的芯片植入你的腦子,你就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4年最熱的8月,站在百度大廈東廣場,對近萬名參加2014百度Summer Party的百度員工所作的激情演講。

這個明顯山寨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連珠炮”,記錄下的不僅僅是李彥宏對未來互聯網版圖的野心,還有他對百度這間公司及其員工的期許。就如他2012年11月那封在百度內網中,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為題的著名公開信中,所要求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那樣。

離破產還有30天

李彥宏的希望很簡單,不要富貴病,要有饑餓感。

2013年1月,李彥宏在2012年“公司系數”一欄的打分是零。在不少員工看來,這是Robin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但這只是對李彥宏零分事件的皮毛分析,他真正的焦慮在於百度慢了,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了半拍。在這個時間段內,李彥宏密集發聲,特別是在公司年會上,李彥宏甚至說:“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我們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的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

這是富貴病。有百度員工甚至說,依靠搜索引擎上的絕對優勢,百度單靠一個競價排名就能活得很滋潤了。言下之意就是百度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再去那些未知領域冒險。這樣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度很有市場,以至於不少百度的離職員工稱,“百度很多的部門還是挺適合養老的,諸如北大、清華等學府的人才,越來越不會在百度待太久,因為百度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少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仲淹的這句老話,其實對於每一家進入穩定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同時又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幾乎在同時,左右著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類似的局面,不少媒體都報道著淘寶的不少“小二”們,在淘寶店家的“賄賂”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馬雲的選擇是在阿里體系里,高調反腐,而李彥宏則在百度體系里,全力推崇狼性文化。可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員工們,因為饑餓而激發狼性呢?

“離破產只有30天”,成為了李彥宏用來激發士氣的一個口頭禪,但這還不夠。李彥宏必須要有治療百度富貴病的藥方。

告別“脂肪肝”的藥方

利誘是一條激發饑餓感的捷徑。

就在李彥宏激情演講的同時,百度頒發了年度的“百度最高獎”,6支10人小團隊分享了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之前三年“最高獎”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老策略,也在骨子里透出了強烈的利誘味道。

但僅靠這些還不夠,百度十多年來的發展太過順利,以至於它已經喪失了疼痛的感覺。用李彥宏的話來說,這是恐龍病:“我聽說恐龍腳踩到一塊石頭,要幾個小時以後它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百度如果這樣,不管長到多大,都會失敗。”

李彥宏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3月,當時百度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以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為由,關閉了谷歌中國的域名,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至此,國內的搜索引擎大戰基本塵埃落定,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

沒有對手是一種寂寞。之後的一兩年中,百度一直都沈浸在勝利的喜悅里,畢竟PC時代,互聯網入口只有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後者的世界里還在群雄割據,這讓百度沒有了後顧之憂。中度“脂肪肝”的惡果也很快呈現。

具體表現在百度自身上,就是除了主打的搜索相關業務外,百度的許多其他探索和拓展嘗試,都很不成功。如電子商務上的百度有啊和網絡視頻上的愛奇藝。僅2012年,百度在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虧損就達2.942億元,而2011年則為1.794億元。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上,百度更是乏善可陳。有人就揶揄當時的百度移動產品,不過是將PC端的搜索引擎適配了一下手機屏幕罷了,用戶體驗基本為零。

2012年1月,老對手騰訊旗下才誕生433天的微信已經擁有了過億用戶,到了年底,用戶量接近3億。騰訊借此成功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讓李彥宏感到憂慮。他在前不久參加的一次讀書會活動中就說:“像這種起來得特別快、用戶數目也非常大、粘性非常高的產品,我肯定是擔心的,我天天在琢磨,它會不會對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威脅。答案是有可能。”

但創始人的憂慮,很多時候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特別是對於百度這樣一個已經上了軌道的非創業型公司來說。侵入肌體內部的脂肪肝,必須要配合相當的療程來緩解和消除,光靠喊狼性口號,意義不大。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這兩副藥方表面上都指向百度想要進軍的移動互聯網,但實際上,都是想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讓百度的員工們重新找回創業的感覺,那種步履薄冰、舉步維艱,且不知何時冒出一個敵人將自己顛覆掉的危機感。

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餓不起來的百度

2014年初,李彥宏沒有召開全員大會,也沒有發表激情的年度講話。他又發了封內部郵件,因為2013年全年度總營業收入達到319.44億元,同比增長43.2%;更因為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20%。

他在內部郵件里激動地寫道:這證明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搜索營銷都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這也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更有信心。

百度似乎重新找回了饑餓感,甚至肌體都變得年輕了許多。正如李彥宏在內部信里提到的那樣,百度IDL研究院將正式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招募優秀青年人才。在2013年,百度其實已經給自己提拔了一批“少帥”,其中最令輿論興奮的是,一個叫李明遠的29歲年輕小夥,在7月被提升為副總裁,距離2004年他作為實習生進入百度,不過9年光景。他晉升之後仍然負責百度移動業務,顯然,這一次提拔的指向性很明確。還有一點也值得註意,2010年的時候李明遠曾在百度與日本電商巨頭樂天成立合資公司後不久,選擇“負氣”出走,成為UC產品副總裁。在2011年11月,在與李彥宏兩次長談後,又被“請”了回來。

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斬獲頻頻。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億級俱樂部”成員不斷在增加。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與微信在騰訊的一枝獨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態的產品勢均力敵。按照百度的說法,其已經在移動端初步形成了移動搜索、應用分發、LBS和移動視頻四大入口。要知道,在年初,百度的移動端還基本是荒漠化的。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如此的狂飆猛進中,有太多的因素來自於外敷,即廣泛的並購,特別是對91手機助手的收購。2013年8月14日,李彥宏親赴福州與網龍公司簽署收購91無線的最終協議。1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91手機助手,最終賣出19億美元。如此高度重視91,並開出天價,業界的評論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百度總算給自己買來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百度的兩個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巴巴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內,大肆並購、暗挺著各種移動互聯網企業。比如在2014年初,由此引發的“殺”得如火如荼的打車大戰,其背後就蘊含著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

然而,百度壓根就沒有能力參與,它的並購還停留在給自己找一扇大門,並拉上一堆和產品線聯系不緊密的小夥伴們。並購去哪兒整合旅遊類垂直搜索,並購91增強輕應用,並購PPS增強愛奇藝……這些增強型的並購動作,其實都是在構築防禦工事。而它的老對手們則已經在自家的移動互聯網大門口,為進入者興建更多的“景觀帶”了,有自建的,也有買來的。

有人調侃百度的窘境:在PC時代,霸著入口的百度占盡了便宜,甚至逼得阿里以禁止百度搜索來保全自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變成了入口、社交網絡變成了入口。可搜索引擎,在有了眾多App直達後,用處變得越來越弱了。BAT之間,發家的業務開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到了2014年中期,在阿里成功上市後,在三巨頭的局面里,百度以其不到8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遠遠落後於騰訊(1800億美元)、新科狀元阿里(2400億美元)。差距的鴻溝在不斷拉大,這也是三者在移動互聯網水平上落差的生動註腳。

內服、外敷的方子,顯然沒有為百度帶來更多的饑餓感,甚至於自家的頭牌搜索業務,也遭遇到了更加狼性的周鴻祎領軍的奇虎360公司的狙擊。360搜索“上架”之時,從百度那邊挖了不少的墻腳。

或許百度90%的80後員工中,有不少人難以消受這種富貴病,既然在百度里找不到挑戰,只好出去饑餓一把。

“打雞血”還是重新創業

做技術出身的李彥宏時刻被危機感所籠罩,百度自身也是,但在大企業病難以消腫的現狀下,他又該如何謀篇布局呢?

註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是一個選擇,但李彥宏並不打算在百度已達3萬員工的龐大體量上,再增加過多的負擔。他推出了不少新的人才計劃。

輕應用就是一個人才計劃。盡管看起來,這似乎是百度想要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一步棋。基於搜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黏性不足的情況下,李彥宏想要換一道菜,但主廚並不是懶散的百度自己。

收購91之後不久,李彥宏立刻推出了輕應用概念(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年輕的開發者們。百度給出的蛋糕是,開發者在接入輕應用這個開放平臺後,除了能獲得大量分發和用戶以外,還能借助百度的強大技術支撐,贏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能讓年輕的開發者們賺到錢。這一切看起來,很像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包模式。而用外部創業者的狼性來提高百度的活力,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

“通過購買關鍵字,我們找到用戶,用戶使用服務並獲得良好的體驗。”平安業務負責人容俊彥對媒體談到在輕應用的試水體驗時,也透露出了百度的圖謀,還是延續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來賺錢。“這樣的應用分發,看起來輕了,較之原生App技術難度也低了,但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競價排名更難且貴。”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對筆者如是說。

通過外部來“打雞血”似乎有了阻礙,另一個註入新鮮血液的法子開始浮出水面。百度選擇的路數,依然是從外及內。

據媒體報道,百度91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內部創意孵化機制”,並開出總額高達10萬元的獎金,扶持優秀創業項目。活動開展至今已收集到108個創意申請,而這些項目中的佼佼者,將成為百度91後期孵化的重點項目。而在外界觀感上,這次內部創業很有象征意味,“與騰訊等基地型孵化路線不同,百度91所做的能力型孵化器,受機構性質、人力資源等因素約束較小,初創企業的價值增值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而相較於百度根深蒂固的互聯網發展史,百度91的移動互聯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適合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培植。”這段頗具深意的媒體評論中,本身或許也帶有百度自身的意見在其中。

從外圍小夥伴處進行突圍,進而引發百度老員工的垂涎與饑餓感,形成由外而內的二次創業,正如那段評論所說——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

而在輕應用之後,百度也進一步加碼。9月3日,輕應用及其相關新產品的話題再次在企業和開發者中被引爆。在當天召開的2014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一整套面向傳統行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直達號”。這一次,百度想要建立O2O體系,形成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獨家入口。

在百度的戰略版圖上,新的構架已經謀劃好了。過去,輕應用主要運用在百度移動搜索,直達號則覆蓋了地圖等平臺。百度希望借助O2O這個還沒有形成真正入口的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建自己的話語權,並繼續通過外部“打雞血”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富貴病帶來的種種問題。

“至少,這一次面向的用戶更樂意花錢了。過去只是面向開發者,面向有眾多應用分發平臺可選擇的創業者,積極性不高是可以想見的。而傳統的地面商家,此刻都在找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加上過去百度地圖的黏性,都為直通號加分不少。”業內人士戲稱,“人傻錢多速來!百度這次似乎真的找到門了。”

可問題是,百度肌體內部的脂肪肝,似乎還是沒有找到方子治。而不斷加“外掛”的方式,一旦不奏效,將有可能演變成百度新的脂肪堆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