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逼打工仔投資 政府須保證不虧 陳茂峰
1 :
GS(14)@2014-07-14 11:53: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4/news/ec_ecq1.htm
既逼打工仔投資 政府須保證不虧
2014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核心基金需要低費用、低風險、合理回報、設計簡單、容易操作。能完全符合這些要求的投資產品,絕無僅有,通脹掛債券iBond是不二之選。積金局諮詢文件建議的目標日期基金或人生階段基金組合,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只是次選。
目標日期基金 不符低費用低風險
特區政府既然立法強迫打工仔投資,就有責任提供不虧本的投資。強積金條例規定,每個強積金計劃必須有一隻保本基金(Capital Preservation Fund),目的還不是讓輸不起的打工仔有選擇?只是大家意料不到的是,強積金政策一實施,很快便遇上低息時代,保本基金的訂明儲蓄利率從2000年12月的4.75厘 一直急跌,一年後的2001年12月底只有0.2083厘,2005年7月到2008年1月這利率曾經超越1厘,之後就一直在1厘以下。從2000年12月到2014年3月這160個月,保本基金的訂明儲蓄利率只有3年145天是在1厘以上;從2009年6月至今這利率一直是0.007厘。
保本基金不單守不住購買力,更是不保本,打工仔是會蝕錢的。在近乎零的訂明儲蓄利率,打工仔投資所得不足以支付強積金計劃的各類收費,計劃供應商可以扣減基金單位以支付這些費用。保本基金單位淨值表面上不跌,但打工仔所持基金單位會縮水,這種取巧,變成保本基金不保本。積金局在2009年3月發信正其名,要各強積金計劃在2009年10月1日前把保本基金改名為強積金保守基金(MPF Conservative Fund)。還有現在叫混合資產基金(Mixed Assets Fund),本來是叫均衡基金(Balanced Fund),積金局在2006年底改稱它為混合資產基金,原因亦是名稱誤導打工仔。
強積金除了保守基金這個法例規定必備基金,還有保證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這些低風險投資選擇。
打工仔老齡化 投資股票反增
根據積金局統計資料,在2001年2月時,保守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15%,這4類低風險資產共佔39%;到2014年3月時,保守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10%,4類低風險資產共佔21%。股票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則從2001年2月的15%倍增至2014年3月的38%;如包括混合資產基金/均衡基金的股票投資,則強積金總資產的股票比重,在2001年3月底是47%,到2013年12月底是68%。諮詢文件第17段認為,68%這比重以國際標準看是非常高,遠高於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的40%和美國的49%。積金局統計資料沒有打工仔的年齡分佈,但過去13年香港打工仔應該是老齡化而不是年輕化。年齡變化不是增加股票投資比重的原因。過去13年環球股市大幅波動,經歷科網泡沫爆破和金融海嘯,投資者理應趨向保守。但在低息環境下,打工仔為了保住強積金供款的購買力,不理會個人的風險偏好和股票市場的波動,增加股票投資比重。火中取栗,孰令致之?
2000年底實施強積金時,市場還沒有iBond這類保持購買力的低風險投資產品。現在特區政府已經發行了300億元iBond(8月將發行第4期iBond),iBond有條件成為持續發售的政府債券,進而成為強積金核心基金投資對象。iBond提供的利率較相同條件的外匯基金債券高,是特區政府補貼iBond投資者。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個補貼安排是否合理、補貼金額是否政府可以承擔。我的評估是補貼合理,政府的財力可以承擔。下期再詳細分析。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綜藝王:劉在石被打工仔嫌棄
1 :
GS(14)@2014-09-01 18:00:54■HaHa(圖)被粉絲形容為劉在石的奴隸,只好儍笑。
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主持人劉在石一向深受國民歡迎,不過在近日一個韓國就業網站的「最不想要的上司」調查中,劉在石竟因為工作太認真而榜上有名,被選為第二位,調查中頭四名「不受歡迎上司」更全是劉在石另一主持綜藝《無限挑戰》中的拍檔,第一名的朴明秀上榜理由為「不做自己本職,只點下屬做事」,第三名的鄭俊河就因為「雖然很善良,但本身缺乏管理才能」而上榜,第四名的鄭亨敦則因為「看似一個沒有任何想法的人」。另外,《無限挑戰》前晚播出粉絲聚會特輯,其中一名HaHa的男粉絲投訴劉在石,說:「劉在石,請不要再將HaHa跟盧洪哲比較。HaHa是碩士出身,完全是個精英。而且HaHa做了劉在石的奴隸10年,是時候各走各路了。」令HaHa尷尬儍笑。撰文:黎金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0901/18851424
三成打工仔放勞工假倘變公眾假 全港僱主增18.3億成本
1 :
GS(14)@2015-01-15 09:03:00
【本報訊】勞工界多年來爭取將勞工假期日數(12天)與公眾假期(17天)看齊。勞工處委託統計處調查發現,全港只有不足五成僱員享有公眾假期,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大部份僱員只放勞工假。據政府經濟顧問評估,若將勞工假增至17天,全港僱主每年將增加十八億三千萬元薪酬成本。勞工處昨就增加假期日數諮詢勞顧會意見,政府暫未有立場,勞方則促請政府盡快劃一假期日數。記者:盧文烈
《僱傭條例》規定,僱員每年最少享有12天法定有薪假期,即俗稱勞工假,但復活節及佛誕等則不在名單之內,而部份工種包括銀行職員及教師等可享有17天俗稱銀行假的公眾假期,即所講藍領及白領之分;勞工界一直要求政府統一假期日數,勞工處遂於2011年委託統計處就僱員放假日數進行調查,但處方一直未有公開調查報告,至昨才交勞顧會討論。
【保安業】
【飲食業】
七成零售業放勞假
統計處於2011年第二季透過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一項附加問卷,收集數據,調查共訪問了近兩萬多個住戶。結果發現,全港共二百七十五萬僱員中,49.5%僱員放公眾假期,30.9%僱員放勞工假,其餘則不肯定假期安排及因非連續受僱而沒有假期。按行業分析,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僱員,有多達70.9%人只放法定假日,其他行業的百分比介乎17%(進出口貿易及批發)至49.4%(製造業)。假設僱主都聘用替代員工以彌補僱員增加假期而損失的生產力,據政府經濟顧問評估,每增加一天法定假日,僱主經營成本將增加三億七千萬元,若增加五天,成本則上漲十八億三千萬元。勞工處昨將報告交予勞顧會討論,僱主代表普遍認為,現時招聘困難,若增加假期將不利營運。勞方委員認為,政府已就增加勞工假日數問題拖延多年,應盡快交代立法時間表。勞方委員周小松指除了零售業、保安及飲食業等,大部份僱員也只放勞工假。他指有關調查數年前進行,相信數據已滯後,而增加假期對企業成本的影響,亦有誇大之嫌,因大部份企業相信會透過調動人手應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5/19003251
標準工時報告出爐 72萬打工仔每周做51.5小時
1 :
GS(14)@2015-01-24 08:32:08
【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報告,歷時逾年終出爐。報告指全港有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飲食業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更達五十四小時。主席梁智鴻稱勞資雙方同意規管工時,將成立專責小組訂定方向。政府經濟顧問指標時會造成負面影響。勞方委員批評政府報告內容不全面及偏頗。記者:王家交 盧文烈
綜合標時委員會諮詢小組及研究小組兩份顧問報告,全港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或以上,一半人每周加班逾五小時或以上,當中七成八人加班沒有「補水」,有逾七成六人從事清潔、保安及機械操作員等低技術工作,兩成三人則從事教育、會計等行業。以每周五天工作計,平均每天工作逾十小時。
58%人有補水也不願OT
飲食業是重災區,超過五成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達五十四小時,高於勞工處定出每周工作五十一點五小時的較長工時界線;其次是酒店業和物業管理及保安業,兩者均有約四成打工仔每周工時過界。報告也指出,分別有六成七受訪僱員支持設立標準工時;五成六受訪僱主反對;至於制訂最高工時上限,逾七成半僱員贊成,逾半僱主反對。報告亦顯示,即使有合理補水,五成八受訪僱員也不願加班。委員會昨開會逾三個半小時,除兩份顧問報告外,政府經濟顧問也提交報告。
政府評估標時削競爭力
據了解,政府評估標時會帶來負面影響,如削弱競爭力、人手短缺問題惡化等,並指出若現時較長工時的僱員,每人每周減少一小時工作,則需約一萬五千七百人填補。但勞方委員認為,有關報告不全面及偏頗,部份分析更具恐嚇性。主席梁智鴻指有關數據只作參考,若委員不認同,可不予考慮。梁智鴻又指,委員審議過兩份顧問報告後,均認同要規管工時,但各行業不應一刀切處理。委員會將成立另一個專責小組研究,成員包括工時諮詢小組和研究小組召集人吳秋北和劉展灝等,今年三月向政府提交報告,但暫不會公開,免影響討論;明年三月底前會就標時建議向政府呈交終極報告。梁智鴻昨多次被追問會否就標時立法,他僅說:「呢個時間我答唔到呢個題目。」吳秋北期望最後以立法解決工時問題;劉展灦則認為不應一刀切規管。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政府無誠意就標時立法,卸責下屆政府。他建議先推出加班補水,在三至五年內制訂最高工時上限。爭取標準工時聯盟約十名代表昨在會議場外請願,促立法規管標時,並盡快展開第二輪諮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4/19014296
非法打工只罰款千元以下
1 :
GS(14)@2015-02-22 12:53:54
根據內地《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禁止個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聘用外國人,故菲傭赴內地打工多打「擦邊球」,以「教師」或其他名義辦理商務簽證,另一方法就是跟隨外籍僱主,以旅遊簽證或受僱於僱主公司名義,辦理工作簽證後去做家傭。內地法律禁外國人非法打工,但處理十分寬鬆,多以非法居留、非法入境處理。非法居留最多罰五千(人民幣.下同),非法入境最多罰一萬拘留十天。非法打工只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限期出境;但大部份被罰外國人多不付款,等你給機票遣送出境。
深圳遣返26菲傭
近年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曾嚴打「三非」(非法入境、居留、打工),深圳曾一次遣送二十六名菲律賓家傭離境,但僱主人財兩失,要支付數千元罰款,和菲傭遣送回國的路費。成都一家中介公司因大張旗鼓引入菲傭被勒令停業取消牌照。《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2/19050625
對沖人生:打工也有七年之癢
1 :
GS(14)@2015-03-06 08:55:37
過去數年,交易系統進化及改良等話題是新加坡亞洲交易高峯會(Trade Tech Asia)的重點話題項目之一。上年十一月,新加坡交易所(SGX)的CEO Magnus Bocker便在台上講到新加坡衍生工具市場的不同突破性發展。
要重新評估職務
一、亞洲區內重點新聞之一,自二○○九年十二月一日已任SGX行政總裁的Magnus Bocker會在今年六月尾離任。高級打工仔轉工、轉型、退休等平常不過,六年也是一個不長不短時間。有善於打工的金融業朋友說:「打工也有七年之癢。」接近七年在同一間公司,去不到某些位置,也是時候重新評估,否則get stuck。我這位朋友是負責後勤部門,像監管、風險管理等事宜。反而在前線的領域,三、四年便移位的大有人在,但跳來跳去,歐資、美資及現時的中資為數也不少。Bulge bracket firm可以做到你半死,越高級,流動力越低。長話短說,最高級打工仔在金融領域,會用到好專注的獵頭公司,如Spencer Stuart這一類別,去幫助自己「轉會」。二、大部份人一世打工,但七十後的世代,和四、五十後的所處環境不同。讓我提醒大家,現在是轉工的高峯期。花紅一出,一撮人開心,或更大部份人傷心,為何人工花紅唔多升,但係通貨膨脹?樓價依舊熾熱,香港人拿良民證的人數創了近年新高。很多人現在採觀望態度,看看政改在六月尾會否通過。一人一票真普選在精算師界別也有表態,會計界四大巨頭曾在報章反對佔中,但又有誰反對真普選?會計界員工不能代表我,這是良知。我的感覺是,如果經濟、民生以及教育問題不能解決,八九六四後、九七前的移民潮將會再出現。三、美國納指在剛過去的星期一曾經重上5000點。在上一次的5000點要追溯至十五年前。科技股二○○○年第一季破頂後市場爆煲,漏氣程度急速。舉例,網上龍頭購物平台Amazon那些年商業模式甚為簡單,就是主力做書本的速遞生意。單一的產品方向,十分清晰,但燒錢無限,二○○○年股價由年頭第一天交易日到年尾,大跌了95%。「起死回生」的公司,當然包括了Amazon,這是從二○○七年電子書面世開始。新產品的「威力」,可說是毋庸置疑。二○一○年最後一季,電子書的銷售金額已超越實體袋裝書,反映強勢龍頭公司也要不斷改革與創新。
派息股建倉主力
四、甚麼是坐盤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用家族資產,或金融機構內部的自家風險資金作投資,可算是最原始的交易方法。這是零和遊戲,一邊有人大賺另一邊輸晒。一些公司或因為涉及到原料買賣、對沖需要,或會進行不同形式的坐盤交易。因年前的美國法例Volcker Rule,開始禁止投資銀行內部的坐盤交易,有一大群組形成了不同大小規模的坐盤交易運作模式。它們不是對沖基金,但很多時像對沖基金的操作模式,即是說,trade like a hedge fund。不少坐盤交易商也在不同地方「起壇」,在當地市場作風險投資。在聘請的領域,可說是一種新趨勢,要求及經驗也不同。五、我依然深信龍頭主力派息股,是建倉的根基。如果不喜歡上上落落,每日盯着電腦螢光幕的朋友,與優質股結緣,確實重要。股票長期增長,是由於是盈利的改善,收入的增加所致。如果要沽空,剛才的話語,相反地說一次便對了。要緊記,市場沒有永遠的明星,股價會反映一切。為何可口可樂、通用電器GE、金融機構高盛有強力的派息能力,必須了解當中的因由,風險程度beta risk,以及各類指標,然後作出判斷。Long或short,便是一大學問。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06/19064991
預設投資策略 無助保障打工仔 陳茂峰
1 :
GS(14)@2015-03-16 11:26: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6/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積金局決定要求強積金計劃需要提供預設投資策略,以方便不懂選擇投資基金的打工仔和限制積金的總開支率在1%以下。政策好像一石二鳥,實則兩頭不到岸,沒有解決問題,多此一舉。
所謂預設投資策略,就是資產配置隨時間遞變的人生階段基金組合(life cycle portfolio,亦叫life style portfolio),意即隨投資者年齡遞增,投資組合的風險會遞減。實際的安排是投資組合的股票比重遞減、債券比重遞增。這個策略,只考慮風險和年齡的關係,沒有考慮其他影響投資者承擔風險的因素,也沒有考慮投資者對回報的要求,依然是投資盈虧貴客自負。人生階段投資,有其理論根據,但今天已經是個落後的退休投資策略。美國學者在過去20年強調,針對低收入、低資產值的人,他們的退休投資,是保持購買力的通脹掛投資。
美學者:通脹掛投資更有效
麻省理工的經濟學教授James M. Poterba等人在2006年的論文(NBER Working Paper No. 11974)總結,人生階段組合是可以由一個傳統均衡組合替代。這個傳統均衡組合,股票比重是各時期人生階段投資的股票比重平均數(即時間加權),它在投資者退休時的回報分佈是和人生階段組合一樣無異。因此,適合一個打工仔的預設投資策略,其實可以由一個適合他的投資取向均衡投資組合替代,不用定期調整股債比重。預設投資策略,是多此一舉。
為什麼要搞預設投資策略?因為參與強積金的270多萬個打工仔中,高達24.1%是沒有選擇計劃內的基金,現行安排是每個強積金計劃有一個預設基金安頓這些沒有選擇的供款,但預設基金是各自各精彩、家家不同。積金局今次決定,以預設投資策略替代預設基金,並對收費設限。問題是,為什麼這24.1%打工仔不選擇基金?他們是什麼類型的打工仔?不了解實際情,就不能對症下藥,政策只是徒然。
不保證保本 非打工仔所想
強積金的諮詢文件說得很清楚,要「確保強積金制度能充分保障沒有或不想作出基金選擇的成員的利益十分重要」。預設投資策略如何保障這些打工仔的利益?有請高明指教。我沒有這24.1%打工仔的資料,但我相信,他們多是低收入、低學歷、低技能的基層,沒能力作投資決定,更不能夠承擔投資虧損。他們被迫參加強積金,適當的投資是保本甚至保持購買力的債券產品,眼前例子是益街坊的通脹掛債券iBond。預設投資策略不管怎樣設計,沒法保證不虧,不是這些打工仔所要。
以法例逼令強積金計劃提供預設投資策略及低收費投資產品,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現行強積金計劃是架疊屋,必須拆牆鬆綁,簡化計劃的頂層設計,大幅減低行政程式。如能做到,費用自然大減。下次再談。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6.4萬打工仔每日做14.4小時
1 :
GS(14)@2015-03-22 19:11:54
【本報訊】最低工資五月一日起會由時薪三十元增至三十二點五元,統計處昨日公佈去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發現全港打工仔時薪中位數由二○一三年的五十七點五元增至二○一四年的六十元,增幅4.4%。零售及飲食業加幅最高,達7%以上。雖然政府正研究標準工時立法,但打工仔長工時問題未見顯著改善。報告顯示,有六萬四千三百名僱員每周工時長達七十二小時或以上,平均每日踩十四點四小時。
增最低工資17萬人受惠
統計處去年五至六月向一萬間企業收集員工工資及工時數據,結果發現僱員最新每月工資中位數為一萬四千八百元,較前年上升5.3%。若以時薪計算,時薪中位數則由五十七點五元增至六十元,男性六十六元,較女性五十三點四元高24%。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僱員賺錢能力最高,時薪中位數七十元,十五至二十四歲組別則最低,只得四十三點四元。若以行業劃分,零售業最好景,工資中位數增加7.5%至四十四元,其次為飲食業加7.2%至三十三點九元,近年大旺的建造業亦有5%增長,升幅最少是教育及公共行政,只得0.6%升幅,跑輸大市。最低工資五月起增至三十二點五元,報告顯示,有十七萬五百人時薪低於三十二點五元,意味着這批僱員將獲加薪。報告又分析僱員工時狀況,結果顯示僱員去年每周工時中位數為四十四點三小時,較前年四十五小時少零點七小時,飲食業工時最長,每周五十一點九小時,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亦高達五十一點九小時。去年有六萬四千三百人每周工作七十二小時或以上,若每周工作五天,等於日做十四點四小時,其中三萬八千二百名高工時僱員從事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佔該行業員工總數16.3%。新一屆最低工資委員會下周舉行首次會議,討論有關報告,有委員估計,由於最低工資即將上調,今年僱員工資中位數增幅料較去年更高。■記者盧文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1/19084382
【見薇知著】打工的和創業的(知薇) 知薇
1 :
GS(14)@2015-04-12 17:20:15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A%84-220000824.html\r\n\r\n知薇\r\n\r\n80後,18歲入名校讀金融,後單槍闖英倫獲得金融碩士。\r\n\r\n曾任職國際頂尖投行,現在國際金融機構做戰略併購。\r\n\r\
[email protected]\r\n\r\n•真正的天才,原來藏在樸素的民間,抑或大隱於市,抑或蹤跡難尋,出招踏實不花俏,卻招招到位,解決難題。\r\n\r\n•刺眼玻璃,坐的往往是自稱天才,名難副其實、虛有其表的商業包裝。\r\n\r\n前段時間,用了五年不到的某果筆記本電腦毫無先兆地黑屏壞了。於是很自然地第一反應是拿去某bar給一班自稱天才的穿同一制服的哥哥們檢查修理。\r\n\r\n天才哥哥照本宣科地用我也會的某果電腦檢修三部曲,貌似專業地按了一陣之後,眉頭緊鎖、若有洞見地告訴我,可能是A壞了,也可能是B壞了,要開機才能確認,換A就要雨千元,換B就要四千元。但開機後就有風險失去所有數據,而我最需要的是保留所有數據(誰叫我平時那懶,沒有定時備份數據的習慣),所以問題似乎進入了死胡同。\r\n\r\n最後,天才哥哥很誠懇地告訴我,如果我買個新機,他們就可能有辦法先把舊機的數據傳輸到新機。在黑暗中似乎看到了希望,我心想舊機也差不多該退休了,便欣然接受,選了個新機型,很開心地買了單,我回家靜候佳音,等天才哥哥拿兩部機到後面辦公室檢查和轉數據。等待了大半天,收到電話,失望還是失望,他們無法確保拿出數據,卻建議我可以去專業技術公司用可能上萬元的代價搶救數據。有些被人連哄帶騙買了新機的感覺,我回到那玻璃屋子,退了新機,取回舊機。\r\n\r\n有經驗的朋友建議我去某仔電腦商場去碰運氣,那也許有隱世高手可以幫到我。果不其然,問了幾家後,有個模樣挺geeky的小哥願意試試看,代價是我要拿到數據後,將舊機賤價賣給他(這容易)。緊張地十幾分鐘後,小哥終於在我舊機徹底退休前,將絕大部分的數據都備份到外置硬盤了,最令我驚喜和滿意的是,他只要價三百五十元,外加賤賣機器的錢,最後我還有不少盈餘。\r\n\r\n記得一則帖子這說:為何孫悟空可以大鬧天宮,令天兵天將難敵其勇,連玉皇大帝都拿他沒辦法;卻在護送唐僧的西天取經路上,被各路妖怪騷擾,屢屢陷入險境呢?道理很簡單。天宮的天兵天將是打工一族,做多做少分別不大,甚至有機會做多錯多,自然沒有動力、沒那賣力,以安守本分、做好呢份工、少惹麻煩為主旨,導致技能平庸、不過不失;而荒山野嶺的各路妖精妖怪是創業一派,自負盈虧、多勞多得,當然鉆研拼搏、全力以赴,結果個個技高膽大、奇招出。\r\n\r\n回味修電腦事件的類似之處,我不禁會心而笑。真正的天才,原來藏在樸素的民間,抑或大隱於市,抑或蹤跡難尋,出招踏實不花俏,卻招招到位,解決難題;而那耀目招牌下,刺眼玻璃,坐的往往是自稱天才,名難副其實、虛有其表的商業包裝,到頭來,不但不解決問題,還分分鐘要多殺你一頸子血好交差。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少見嗎?
自由行減少 打工仔同受害 周顯
1 :
GS(14)@2015-04-13 15:59: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明報專訊】自由行人數減少,有人很歡喜地說,哎呀!舖租終於下跌了。在他們心目中,舖租上升,令到商戶的經營成本增加,當自由行減少,舖租便會下跌,令到商戶的成本降低,那麼也許打工仔的收入便可增加了。\r\n\r\n 不過我告訴大家,這種想法是錯的﹕自由行減少後,舖租的確會減低,但打工仔薪金也會相應減低。\r\n\r\n經濟學上原理是這樣的﹕商舖租金大增,固然是因為自由行關係,但為何自由行只能帶動租金,不能帶動打工仔的薪金上升呢?這是因為在這10年來,自由行數目大增時,曾蔭權政府大力官商勾結,不肯相應增加商舖供應,令地主們可以不勞而獲,坐收巨利。\r\n\r\n收入穩定一群最受惠\r\n\r\n換言之,這是因為商舖變成了經濟學上的「非彈性商品」,人力資源則是「彈性商品」,因此,當需求增加時,大部分增加了的利潤便到了非彈性商品的身上。所以如果需求減少,雖然舖租也會因此而減少,但是人工也會相應減少。\r\n\r\n當然,自由行減少也會有人受惠,例如教師、公務員、以及在尖沙嘴和銅鑼灣的租客,及常常路過的遊客,都是受惠者。好比在2003年,那些記者、社工、教師,以及領取綜援者,由於其工作穩定,當物價普遍地變廉宜後,他們的實質收入增加了,反而在經濟好景時代,他們的生活質素會變低。\r\n\r\n其實自由行減少,我在某程度也是有得益的:買名牌時少了客人和我爭買、店員服務態度也殷勤不少……但我作為一個理性的公共知識分子,自不會視這為好事。 \r\n\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