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教育界 師生感突然台政大、科大擬合併
1 :
GS(14)@2016-02-18 23:32:05台灣政治大學及台灣科技大學校方昨早發出暗示朝合併方向走的聯合聲明,稱兩校希望「逐步打造國內首屈一指、國際一流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消息令教育界震驚,教育部稱感到意外,師生則認為太突然。台灣政治大學及台灣科技大學突然發出聯合聲明,外界視為「以結婚為前提進行交往」。政大昨回應兩校在不同領域都是頂尖,可以互補,若能合併,將是更完整的大學,因為政大於台灣強項為文商科目,台科大則為理工學校。政大又指雙方目前仍在初步溝通階段,包括校名、召開公聽會、組成委員會等全都沒有具體進行。
學生會盼溝通互補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就指,目前仍在評估當中,尚未到校務會議階段,同時亦在評估與其他學校合併的可能,沒有時間表。政大教育系校友、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認為兩校若將來合併能夠互補,是「門當戶對」。政大學生會長陳億霖指消息令人錯愕,但兩校能互補,傾向不反對;台科大學生會長鄭橙蔚昨也說,被此消息嚇倒,但不管台科大或政大,都是不錯的對象,希望校方多溝通。教育部回應稱感「意外」,指還沒收相關公文。台灣國立大學若要合併,須先經校內及校際溝通,也要兩校校務會議都通過,再送至教育部審議、行政院核定,所以仍有一段時間才落實合併。由香港移居台灣的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蘇偉業表示,目前兩校只是發聲明,相信對教職員沒有影響。另外,台《Cheers》連續兩年進行校長互評調查,請大學校長推薦近來辦學績效明顯進步或成長的大學,結果逢甲大學蟬聯冠軍,其次為台北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並列;第四名為台灣大學(去年第三),第五為亞洲大學(去年第二)。政大不在20名以內。政大的校友包括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總統夫人周美青等。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8/19495403
倫敦德意志交易所合併 市值逾2300億 超越港交所
1 :
GS(14)@2016-03-17 14:17:58【明報專訊】倫敦證交所(LSE)與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昨同意進行全股票合併,成為歐洲最大的證券市場營運商。據周二收市價計算,兩大交易所合併後市值超過300億美元(逾2328億港元),成為美國的證交所、以至香港交易所(HKEx)的勁敵。港交所昨天收市市值約269億美元(約2088億港元)。
倫敦證交所集團昨股價跌0.86%,德意志交易所集團股價微升0.5%。倫敦證交所與德意志交易所將於英國註冊名為UK TopCo的新公司,由德意志交易所持有約54.4%的新公司股權,餘下的45.6%由倫敦證交所持有,總部設於倫敦及法蘭克福。倫敦證交所的股東,持每股的LSE股票可獲0.4421股UK TopCo股票,每股德意志交易所股票則可獲得1股UK TopCo股票。
每年料節省39億成本
今次合併須獲反壟斷機構及監管部門審批,料交易將於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合併後的協同效應,估計每年可節省4.5億歐元(約38.7億港元)成本,相當於去年兩家交易所營運成本的兩成。這將是繼紐約證交所(NYSE)的營運商洲際交易所(ICE)於2013年11月購入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後,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併購。
這已是德意志交易所第三度出手收購倫敦證交所,但2000年及2005年的兩次行動都沒有成功。過去數年,德意志交易所亦嘗試收購紐約證交所及後來被紐交所收購的泛歐證交所,全都無功而還。
德意志交易所上月宣布與倫敦證交所進行合併談判後,洲際交易所也曾表示想加入收購戰。知情人士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可能也參與競購。研究機構藍橡資本英國(NSBO)的報告亦稱,香港交易所和卡塔爾證交所可能成為倫敦證交所的潛在競標者。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QIA是倫敦證交所的最大股東,持股約10%。香港交易所也曾表示,密切關注倫敦證交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的談判。
成歐元英鎊產品結算樞紐
倫敦證交所的業務優勢使其成為各大交易所的重要目標。倫敦證交所能提供市場數據、指數編制、資產託管、結算、清算、現金股權、衍生品和技術等服務,當中股市業務約佔全歐洲股票成交值約30%。德意志證交所的股票部門Xetra,則佔德國股票成交值的52%左右。兩者合併可成為歐洲最大股票市場,也是歐元與英鎊金融商品清算和結算巨擘。德意志證交所旗下的Eurex是歐洲最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所和清算業者,Eurex旗下的國際證券交易所控股公司(ISE)則是設在紐約的期權市場。倫敦證交所在衍生商品領域規模較小,與德意志證交所合併可彌補不足。
當前美國證交所業者已進軍歐洲,合併可抵禦聯手抗敵。洲際交易所已透過收購紐約泛歐交易所,在歐洲建立據點,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在倫敦設貨幣與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的合併浪潮中,「強強聯手」依然是多家交易所的戰略。業界人士認為,只有合併才能讓交易所擴大經營優勢。新加坡交易所(SGX)亦正有意收購倫敦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爭取為亞洲乾散大宗商品建立定價基準。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7/news/ec_ecm1.htm
倫交所與德交所合併
1 :
GS(14)@2016-03-17 14:50:08【本報綜合報道】倫敦證券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昨日公佈進行全股對等合併,並共組新公司UK TopCo。兩間交易所合併後,市值將達305億美元(折合約2,363億港元),躍升歐洲最大型交易所外,市值規模亦超越香港的港交所(388)。倫交所與德交所將進行全股票對等合併,預期最快今年第四季或明年首季完成,所產生協同效應將可每年節省4.5億歐元(折合約38.7億港元)成本。根據協議,倫交所與德交所將共組新公司,名為UK TopCo。德交所將會持有UK TopCo的54.4%股權,倫敦證交所將持UK TopCo的45.6%股權。每股倫交所股份將會換取UK TopCo的0.4421股,德交所股東則每持一股,將獲發一股新公司的股份。
市值超越港交所
今次為2013年11月洲際交易所斥110億美元(折合約852億港元)收購紐交所母公司NYSE Euronext後最大宗的交易所交易。若按周二收市價計算,兩間交易所市值合共約2,363億港元,將會高過港交所(388)昨日市值約2,100億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7/19532989
日兩黨合併 「民進黨」成最大在野黨
1 :
GS(14)@2016-03-28 14:14:31日本兩大在野黨民主黨和維新黨合併,組成在參眾兩院佔156席的最大在野黨「民進黨」,期望在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擊倒目前在兩院把持406席的執政自民黨,最終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的組黨大會昨午在東京一間酒店舉行,出席黨員包括以往屬民主黨、維新黨、改革團結會及獨立的156名議員,而去年在反安保法案示威中聲名大噪的學生代表奧田愛基亦以嘉賓身份到場。民進黨在組黨宣言表示,要「團結在野勢力、組成能威脅政權的政黨」。出任黨代表的原民主黨黨魁岡田克也(圖)亦在致辭時指,日本正面對時代的巨大分歧,為了走上正道就必須抱持危機感,並承諾參院選舉一旦失敗就會引咎辭任黨代表一職。創立20年的民主黨易名為民進黨,維新黨則在同日上午決定解散。維新黨黨代表松野賴久表示,希望以民進黨之名奪取政權,實現切身的政策改革。松野在2012年退出民主黨後加入日本維新會,該會前年分裂後改名維新黨。民進黨的首次選戰是下月在北海道和京都舉行的眾議院補選,三個月後在參院選舉再挑戰自民黨。日本經濟新聞/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28/19547254
與美同業合併 跨業務整合發展
1 :
GS(14)@2016-05-21 12:51:31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519/paa01/lam2.txt
【明報專訊】陶汝鴻任職的戴德梁行,去年5月與美國同業Cushman & Wakefield合併,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房地產服務營運商,員工逾4.3萬人,營業額逾55億美元。由於陶汝鴻早於1993年已出任梁振英測量師行董事,其後十多年一直與集團創辦人之一、現任特首梁振英共事,可謂見證集團過去23年如何透過併購壯大。他回憶說,該行於1999年及2006年與英國DTZ及新加坡戴玉祥公司先後進行合作及股權合併,自此中文及英文分別稱為戴德梁行及DTZ,並且以DTZ的名字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翻查資料,由於DTZ於2007年多次斥巨資收購同業,債務大幅增加,隨着2008年第四季爆發金融海嘯,業績大幅虧損,股價亦由高位大跌逾九成。結果澳洲上市公司UGL於2011年「執平貨」以7750萬鎊收購戴德梁行(DTZ)上市公司地位外的全部業務後,於2014年再以11億美元轉售予美資私募基金TPG為首的財團。戴德梁行去年與Cushman & Wakefield合併,亦由TPG促成。
力拓內地設施管理市場
陶汝鴻於訪問中比較去年戴德梁行與Cushman & Wakefield合併,以及當年梁振英、DTZ及戴玉祥3家測量師行合併為戴德梁行的分別時表示,「我個人的感覺是,1999年是將『左一忽、右一忽』的砌圖拼埋一齊,而今次(戴德梁行與Cushman & Wakefield合併)則是將兩幅本已完整的砌圖疊在一起,目前我們可為客戶提供買地、估價、規劃、起樓、銷售及出租等領域的一條龍服務,有信心可跨越不同地產周期穩步發展。」
事實上,戴德梁行與Cushman & Wakefield的合併亦具備協同效應,其本身於內地已具有廣泛的網絡,可透過Cushman & Wakefield引入美國的養老院及國際學校,協助內地客戶發展。另外,戴德梁行目前亦為美資跨國企業於其內地的工業園提供設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服務,有關合約長達數年,金額可觀,為集團提供穩定收入來源。
新西:民主黨合併名單勢危
1 :
GS(14)@2016-07-15 05:06:32上屆民主黨分兩張名單在新界西「全軍覆沒」,今屆則以副主席尹兆堅(圖)領一張名單參選,但根據是次民調結果,尹的支持度得4%,仍然未達入閘門檻,未能收復江山。民調顯示,支持度最高的是新民黨田北辰名單,有18%,有望在9席中連取兩席;但田上屆新西僅得37,808票,得票排第6。至於上屆有黨主席余若薇「抬轎」而成為新西票王的公民黨郭家麒,今次支持度僅次於田,有10%,其餘有望入局分別是工黨李卓人、工聯會麥美娟、民建聯陳恒鑌等,支持度分別為9%、8%及7%。
社民連黃浩銘有機會
最後3席則有望是支持度均為6%的社民連/人民力量黃浩銘、陳偉業名單、民建聯梁志祥及民協馮檢基。青年新政的黃俊傑則在各名單中排第9,暫未爭到尾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5/19695681
滴滴Uber合併 商務部:必須先申報
1 :
GS(14)@2016-08-04 01:53:19【明報專訊】滴滴出行與Uber中國合併一事可謂一波三折。自滴滴出行於周一發布公開聲明,將收購Uber中國,外界討論此收購是否涉及壟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仍未收到交易方的有關合併意向的申報。新華網亦引用學者意見,指兩家企業應當主動申報。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按《反壟斷法》規定的申報條件,以及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若未事先向商務部申報均不得實施兼併;又稱商務部尚未收到滴滴和優步中國相關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
據中國《反壟斷法》規定,若合併方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並且雙方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應當事先向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合併。
新華網:兩公司有義務舉證
由於雙方都沒上市,未有公布財報,是否達到申報標準尚不可知。不過只要有證據表明此項合並中可能具有排除和限制競爭效果的行為,商務主管部門可以依法進行調查。新華網引述內地學者意見指出,「滴滴和Uber有舉證的義務,應主動提供第三方機構發出的財務審計,書面向商務主管部門申報。若被動等待相關部門要求提供書面證明,企業自身聲譽也將受到影響。」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達成協議,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彭博報道,合併後的新公司估值將達到350億美元(2808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0&issue=20160803
德銀否認與德商銀合併
1 :
GS(14)@2016-09-01 06:18:02【本報綜合報道】德銀傳與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合併,德銀行政總裁克賴恩(John Cryan)周三否認兩間銀行合併。德銀行行政總裁克賴恩出席法蘭克福一個論壇表示德銀不會選擇與德國商業銀行合併,該行現時沒有計劃在德國市場物色新合作夥伴,但承認德銀正縮減業務規模。克賴恩又指德國零售銀行業快飽和,負利率措施則令今年銀行盈利收窄。他認為歐洲銀行業界面臨一個植根於競爭、經濟困難和廣泛低利潤的「基本困境」。目前銀行業較2008年金融海嘯更不敢冒險,盈利亦較過往少。然而,兩間銀行股價未受消息影響,德國商業銀行曾升逾4%,德銀升逾3%。較早前,德國傳媒報道指德銀考慮與競爭對手德商銀行合併,分析指若兩間銀行成功合併,將包攬中小企業市場大型零售銀行集團。德銀股價年初至今累積下跌43%。該行去年宣佈裁減數千名員工,取消股息派發外,預期今年不會錄得盈利。德銀亦有意把旗下零售銀行Postbank出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1/19755810
人力袁彌明辭職 陳志全暫代主席 研與社民連合併
1 :
GS(14)@2016-09-11 05:21:17■袁彌明昨宣佈辭去人民力量主席時落淚。王心義攝
【本報訊】人民力量昨日宣佈接納主席袁彌明辭職要求,由最近成功連任新界東立法會議員的「慢必」陳志全暫代主席一職。陳志全表示,會積極考慮競逐主席,並會探討與社民連「更高層次」合作可能,包括探討合併。社民連主席吳文遠不排除兩個組織合併的可能性,但成事與否仍有待雙方仔細商討。記者:林俊謙
人民力量昨日傍晚召開記者會,公佈袁彌明在立法會選舉後提出辭去人力主席和執委職務,執委會雖曾嘗試挽留,但在袁堅持下,決定尊重其決定,將於本月內盡快召開執委會選出新主席,目前暫由「慢必」陳志全出任代主席。
■人民力量與社民連早前就立法會選舉結盟。
袁稱會擔任義工支持
袁彌明講述辭職理由時多次激動落淚,其丈夫林雨陽則在記招結束時遞上鮮花安慰。袁彌明指出,辭職主要因為選舉結果比預期差,接任主席3年來,未能將拉布和全民退保理念宣傳到社區,認為自己做得不夠理想,她相信是自己能力問題,日後仍然會為人力出任義工,支持人力政治理念。袁彌明又指,過去有支持人力的組織退出,「對組織負面影響太大,唔識得點處理」,亦不滿至今仍有市民以為人力與落選九龍西的黃毓民有關,認為過去為人力付出很多時間、精神和金錢,但效果仍不太理想。問到將來去向,袁稱會專注公司業務,或會接拍更多電視節目。人力代主席陳志全就指出,會積極考慮競選主席一職,但仍然需要等待執委會開會選出新領導層,以及與支持者開會之後,才會有最後決定。陳志全又指出,不排除與在立法會選舉中緊密合作的社民連作「更高層次合作」,包括研究兩個組織合併的可能。
吳文遠籲反對派團結
陳志全補充,由於未正式討論,「相信一頭半個月都唔會有答案」。陳志全又指,選舉前有人估計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將會「滅黨」,但新界東的選民已表態,支持人、社將會繼續議會抗爭,「有啲人想我哋滅黨、消失嘅願望,一定唔會成真」。社民連主席吳文遠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選舉期間人民力量、社民連兩黨緊密合作,相信選舉之後,可以更多不同方法合作,但是兩個組織是否合併,則仍有待雙方仔細商討。吳文遠又認為,非建制陣營整體亦要加強溝通合作,否則難以解決現時反對力量「碎片化」和鬆散的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1/19767227
萬豪合併喜達屋變全球酒店一哥
1 :
GS(14)@2016-09-24 23:28:47【本報訊】萬豪國際今年擊敗中國保險巨頭安邦,成功以130億美元,收購另一國際酒店集團喜達屋,昨日交易完成後,萬豪將會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亞太區總裁施康瑞(Craig S.Smith)稱,香港酒店市場依然強勁,旗下香港酒店整體入住率逾80%。近年香港酒店業受累中國旅客減少,多間酒店經營者均指生意難做。不過,施康瑞認為其他國家的旅客,訪港人數上升,故對行業有所支持,而香港市場前景仍然樂觀。他又指現時行業踏入下行周期,或是一個機會調整業務發展方向。萬豪亞太區首席財務官雷曼恩則稱,中國過去數年積極「反貪腐」,的確影響酒店生意,但只要情况未再惡化,已可令市場穩定,目前相關影響擴大。至於兩大酒店集團合併後,施康瑞稱在系統及人手方面,會有大量整合工作。他表明會盡量留用喜達屋員工,估計有99%會過渡至新集團,現時重點是令各方職員適應彼此的工作文化。雷曼恩稱,今次收購時所涉借貸,暫時未影響集團信貸評級,目前未知何時收支平衡,但長遠有信心,而合併後企業成本協同效益,可望有2.5億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4/1978013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