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中化及中國化工將合併

1 : GS(14)@2016-10-15 11:59:47

【本報訊】中國積極推動國企改革,市傳中化集團及中國化工將會合併,坐擁逾7,800億元資產,並改變整個中國化工市場。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目前合併計劃仍未落實及隨時有變動,而兩間國企否認有這計劃。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一直推動國企改革,合併逾7.8萬億元國企資產。一旦落實合併計劃,這間新的巨型國企,每日可以提煉約100萬桶原油,將會是繼中石化及中石油後,第三大煉油商。有分析指出,中化及中國化工合併後,可以增強到海外併購實力,並有機會讓相對較小型的國企,有能力與大型國企競爭。同時,國企合併為政府施政重點之一,並有意減少國企數量。母公司合併消息傳出後,中化化肥(297)昨日上升6%至1.06元,而在上海掛牌的中化國際,亦升1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080

宏利渣打強積金業務擬合併

1 : GS(14)@2016-11-17 11:12:31

【本報訊】宏利香港收購渣打香港強積金業務,為期15年的分銷夥伴合作安排已於本月啟動。宏利僱員福利業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主管吳智珊表示,宏利及渣打共三個強積金計劃將會合併,以基金數目計,現時宏利有27隻強積金基金,渣打則有25隻,會於未來一年內合併部份重疊產品。她期望,今次合作可盡快令宏利成為市場最大的強積金受託人,隨着管理資產規模擴大,宏利會不時檢視收費水平以確保競爭力,亦不排除其他併購機會。根據Gadbury截至今年9月底資料顯示,宏利強積金市佔率為19.3%,穩佔第二大。合併渣打強積金業務後,市佔率將提升至21.7%,追貼「一哥」滙豐的22.2%。渣打香港大中華及北亞洲地區財富管理部主管江碧彤指,渣打會派出20名強積金專員駐分行處理客戶就強積金服務的查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7/19836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75

【專題籽】廢物維修達人兩車合併Cargo Bike

1 : GS(14)@2017-01-09 08:11:55

cargo bike由兩輛日本單車鑲嵌而成,倒後鏡以單車頭燈改裝,拆去燈泡再裝鏡子,配古典風格燈座,實用典雅。



【專題籽:港情講趣】在速食年代,衣服破洞手機壞了,人們習慣立即買新,偏偏人有人丟他有他撿,復修舊物之餘更把棄置物料升級再造,這廢物維修達人,是開設面書專頁「昌哥架生房」的劉偉昌(昌哥)。



狹窄通道兩旁堆滿琳瑯滿目的雜物──鐵鏈、木板、膠管、士巴拿、單車、機器零件……這裏是洪水橋某回收場,一般人只道是個堆放棄置工程材料之地,但在昌哥眼中卻是個尋寶天堂。只見他專注地環顧四周,仔細翻弄一地雜物,然後拾起一個暖壺,雙眼發亮:「我會喺度鋸開一個窿,裝個燈膽,造盞枱燈,呢個暖壺有乜好?佢有兩層,做枱燈唔會燙親手。」再俯拾一根士巴拿和鎚子,配上花灑喉,併成一盞工業風座枱燈,「有時廢棄物件,你話佢無乜創作,其實佢可以帶番你轉頭,創作番一樣嘢出嚟。」



車身中間放置載物籃,使重心位於正中,方便靈活駕駛,下有可收摺的腳架,泊車穩陣。

平時昌哥會騎cargo bike去回收場挑選心儀物料,亦會架車四處收集他人送贈的舊物。

洪水橋回收場場主水哥是昌哥多年好友,同為愛惜舊物的單車發燒友。


因為惜物 所以維修

把廢物升級再造的創意,其實由復修單車開始。有次昌哥拾獲一輛生銹單車,覺得它與別不同,便拿回家研究,方知原來是輛已有半世紀歷史的英國單車。生產廠房已關閉多年,單車轉波器卻依然順暢。於是他決定來一次復修工程,把整輛車拆散,再四處尋找合適零件,重新組裝及噴油,讓單車煥然一新,「踩住一架五十年前嘅單車,諗吓前人點用呢部單車,就算五十年後都仲用到,其實一部單車真係用好多年都得。」自此,昌哥對舊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開始修補其他單車之餘,更自製了一輛「流動架生車」(cargo bike),解決日常搬運需要,「修補單車係幾好,其他發明只可以擺喺屋企咋,唔可以出街同人分享,但我整架cargo bike,連啲阿伯都有興趣想踩上去,我出球場,啲小朋友會追住我,叫我載佢哋,令佢哋發現──原來可以咁玩喎。」除了單車,昌哥亦會維修其他生活用品,一切源於他的惜物之心,「有時好氣餒,件嘢可能爛好少零件,你就成架丟咗去,其實可能整番個零件只係用好少錢,風扇唔轉又話壞咗,其實好多時唧一唧油就用得番,可能裏面甩咗條線。」他認為箇中原因,是鋪天蓋地的廣告鼓吹消費,令人不能視乎實際需要購物,「我哋個個都被訓練成一部搵錢機器,太易買到嘢,但嗰件嘢其實用兩下就爛,或者係唔志在,所以咪對樣樣嘢都無感情,唔會得好似阿爸年代咁留番隻機械錶畀你,你會好珍惜,唔捨得丟,得閒攞出嚟摸吓咁。」



甫進廢物回收場,昌哥便專注地開始他的尋寶之旅。

昌哥家中的工具房,各式各樣的工具、物料依其功能和大小,分類得井井有條,是記者見過最整齊的工具房。


反正要丟 不如拆開研究

修補舊物甚至升級再造,看來並非易事,昌哥卻認為只因香港人太睇小自己,「我哋呢個社會,講到每一樣嘢都好似好專業咁,電好似唔掂得,樣樣嘢都話唔掂得,嚇到你?一打開個電掣蓋就已經驚電親,其實呢啲係好基本嘅知識。」萬事起頭難,怎樣才可做個愛惜物件的修補達人?「你肯拆開佢就得,反正都爛咗,你都諗住丟,點解唔拆開佢睇吓,可能只係甩咗條線呢?只要你有好奇心,肯打開個蓋,已經好好。」



投幣唱機以兒童搖搖車的零件製作,投幣後會播放經典西洋流行曲。

給他士巴拿及螺絲,再添多個玻璃樽,讓昌哥為你種出一朵花。

以廢棄的摩打蓋、電線U槽和二十吋單車輪,製成獨一無二的高腳凳。

facebook專頁:昌哥架生房記者:封愷瑜攝影:徐振國編輯:陳漢榮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9/198887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70

卡夫亨氏擬逾萬億 合併聯合利華

1 : GS(14)@2017-02-18 09:33:09

【明報專訊】美國第五大食品商卡夫亨氏(Kraft Heinz)周五透露,正接洽聯合利華,擬以1430億美元(11,154億港元)收購對方,從而創建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消費品行業巨頭,產品橫跨多芬香皂乃至亨氏番茄醬,不過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聯合利華拒絕 股價仍急飈15%

卡夫亨氏在公告中表示,它提供了一個綜合收購建議,包括股份和現金收購,但聯合利華拒絕了公司的接洽,不過它仍將繼續尋求在某些交易的條款中和對方達成一致。聯合利華在倫敦上市的股份飈升15%,創歷史新高,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卡夫亨氏在紐約的股份升4.7%。

聯合利華拒絕的理由是,卡夫亨氏的報價相當於每股50美元,較16日收盤價溢價18%,但仍然低估了聯合利華。卡夫亨氏則表示,還沒有確定會向聯合利華董事局提交進一步的正式收購建議。

根據彭博數據,兩家公司去年總銷售額為848億美元,若合併,將在食品和飲料公司中排行第二,僅次於雀巢公司的912億美元。若該項交易完成,將成為行業中歷來最大交易之一。卡夫亨氏股東包括巴菲特和私募基金3G資本。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78&issue=20170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88

4宗覆核案下月合併處理

1 : GS(14)@2017-08-04 05:56:51

【本報訪】政府硬銷高鐵一地兩檢方案,「長洲覆核王」郭卓堅、社民連「阿牛」曾健成等5名市民早前為此先後入稟高等法院提出4宗司法覆核,控告特首林鄭月娥及行政會議成員,指一地兩檢違反《基本法》多條條文及一國兩制,要求法庭頒令煞停有關方案。根據司法機構網頁,5名市民的案件已被排期於同一天、即9月22日合併處理,聽取5人的許可申請,預計需時一天,現時尚未定由哪一位法官處理。


5市民入稟挑戰


政府上月25日正式拍板一地兩檢,郭卓堅已率先於26日入稟反對,針對政府批准內地人員在高鐵總站內執法而提出覆核。同日,社工呂智恆及退休人士李嘉廉一同入稟,指一地兩檢違反《人權法》,擔心在高鐵車廂進行平反六四示威會被內地控以尋釁滋事罪。呂曾於羅湖橋朗讀劉曉波《零八憲章》等著作,被公安以尋釁滋事拘捕,最後獲釋。及後社民連阿牛曾健成及退休攝影記者張德榮分別入稟,曾更將運房局長、保安局長和律政司長列為被告,指深圳灣不能作一地兩檢先例。案件編號:HCAL453、455、458、460/17■記者蘇曉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3/20110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485

彭博﹕摩拜ofo談判合併

1 : GS(14)@2017-10-08 21:58:09

【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兩大共享單車平台——由騰訊(0700)支持的摩拜,與滴滴出行及阿里巴巴支持的ofo小黃車,就合併初步談判,以解決分拆股權等問題,結束雙方的燒錢大戰,建立單一主導市場的單車平台。倘兩大平台合併,估值將超過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ofo發言人拒絕置評。摩拜則表示,未考慮合併,稱摩拜在全球單車共享服務行業是明顯的領導者,每天在全球180個城市提供3000萬次的租單車服務,公司完全專注於推動全球業務成功。

估值逾300億 摩拜:未考慮合併

有別於召車平台,中國的共享單車初創領導潮流,並正向海外擴張。中國市場的整合,可讓它們有更多的資源在海外市場鞏固地位。6月,騰訊、紅杉資本等,對摩拜進行了6億美元的融資。7月,阿里巴巴等又向ofo提供7億美元的融資。研究公司CB Insights稱,摩拜估值為30億美元,而ofo估值為10億美元。

對於騰訊和阿里巴巴,摩拜和ofo合併,是熟悉不過的模式。這兩家科技巨擘分別投資的召車平台,最終合併成主導中國市場的滴滴出行。ofo早期投資者朱嘯虎上周稱,ofo和摩拜只有合併才能賺錢。據他表示,摩拜和ofo已佔據95%市場份額。

此外,美國傳媒引述知情人士稱,包括軟銀和騰訊在內的投資者,向印度召車初創Ola合共投資20億美元,公司目前估值超過38億美元。Ola在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的印度市場享有優勢,但Uber施加的壓力增加,通過促銷等手段與Ola競爭。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9&issue=20171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32

摩拜:不考慮與ofo合併

1 : GS(14)@2017-10-09 03:09:29

【本報訊】內地共享單車市場有望結束戰國時代?彭博引述消息指,騰訊(700)及阿里巴巴分別任大股東的摩拜與ofo洽談合併,希望終止無限「燒錢」局面,指合併後新公司估值可達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有望重演當年滴滴與快的合併情況。但摩拜似乎不領情,在消息傳出後,摩拜發言人表示,公司在技術、產品和運營效率遙遙領先,直言不考慮合併。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兩間公司的投資者已就如何分拆股權等事宜進行討論。此前各自的投資者及創辦人均在不同場合表達沒有合併的必要,不過近日ofo投資者朱嘯虎改口,指兩間公司雖然佔了大部份市場,但每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唯有兩間合併才有可能盈利。但據內地澎湃報道指,ofo回覆對合併的傳聞不知情,「我們也是通過網絡才看到這個消息的」;而摩拜則明言,不考慮合併,指公司目前已經進入全球超過180個城市,每天提供超過3,000萬次騎行,技術、產品和運營效率遙遙領先,未來將繼續專注於用戶體驗和全球拓展。



內地共享單車響警號

內地共享單車市場年中已響起警號,悟空單車6月成為首家倒閉的共享單車,其後3Vbike因「車都被偷光了」而倒閉,8月町町單車更因老闆「走佬」而結業。而早前另一間共享單車酷騎單車被爆出退還押金難問題,被數以千計用戶連日來蜂擁到北京總部上門追討押金。公司昨日宣佈,將接受來自四川的集團收購,作價10億元人民幣,成首間被收購的共享單車公司,惟未有披露收購方的具體資料。市場仍然憧憬摩拜與ofo能重演2015年滴滴與快的合併,「雙馬」終走向合作,結束內地共享單車混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3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28

配合「同一商號合併處理」 節省資源

1 : GS(14)@2017-12-18 03:38:57

【明報專訊】證監會在指引提出的「三級制」措施屬可廣泛使用,但卻特別提及是配合近期「將同一商號可能涉及多宗個案合併處理」做法,一次過解決有關個案,強調此舉是針對「系統問題」採取的做法,以節省資源。

證監表示,當識別到某公司或某企業集團犯下多項缺失時,可能合併考慮,並評估是否由系統漏洞引致。若所識別該缺失並無導致客戶或投資大眾蒙受損失,證監會較大機會採納這方針。

證監表示,從商號的角度出發,可一次過解決多宗個案可大大節省時間及資源,紀律處分結果通常在一篇新聞稿內發布,能顧及商號的報道及聲譽。若商號表現合作,證監或會認為適宜寬減所施加的紀律制裁。

對於聘請第三方檢討機構,費用一般由商號支付,證監對檢討結果有取覽權。若商號察覺重大問題,不應待第三方檢討後才知會證監。採納第三方檢討的解決協議中,證監會有必要參與設定有關檢討工作的職權範圍等事項,第三方的角色是向證監保證監管缺失的根本原因已獲得處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43&issue=20171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9

劉鶴確認將主導中國金融政策 傳證監銀監保監合併成金融總局 與人行並駕

1 : GS(14)@2018-03-06 03:43:15

【明報專訊】近年市場一直盛傳內地「一行三會(即人民銀行、中證監、中銀監及中保監)」的金融機構格局將重組,據外電報道,下任人行行長大熱、正在訪美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席經濟顧問、中財辦主任劉鶴,周四表態自己在本月公布的一輪中國金融架構改革之中,將會主導中國的金融政策。昨日再有傳聞,中央即將公布調整人行職能,並將三會合併成國家金融業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融總局),成為金融行業的「超級監管機構」,加強金融業統一監管。

明報記者

據《彭博》引述消息報道,劉鶴周四與多名美國企業家進行私人會面時表示,他將在本月公布的一輪架構改革中,在金融政策方面擔任領導角色(take on oversight of China's financial policy as part of a cabinet reshuffle this month),但未有指明他將會在改革後的金融架構中出任什麼具體位置。

金融總局料主職監管違法行為

事實上,被視為習近平「經濟智囊」的劉鶴,一直被視為接任人行行長的大熱門。而昨日有消息指,監管機構的合併將不涉人行、只包括三會,人行將保留作為金融及貨幣政策決策的主要功能,金融總局則主要掌管監管功能,維持同時隸屬國務院旗下的架構,有別於此前將三會盡歸人行屬下的說法。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這個安排非常合理,因為中國金融最大的問題是三會監管分開,但是金融機構和產品已經跨越分界,保險、銀行擁有齊全的牌照,應按照市場、行為、功能來綜合監管,效率會更高。

沈建光:需綜合監察機構跨界營運

消息指,人行在新架構下負責金融業的發展規劃、金融市場統計數據、貨幣政策調節等;金融總局則主力負責橫跨銀行、保險及證券行業的金融監管、查處金融行業違法行為等,意味人行或會將監督金融機構的權力交予金融總局。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認為,調整後分工更明確,人行日後的功能會類似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專門管理貨幣政策,而國家金融總局會負責重風險控制有關事宜。

廖群:人行料掌財策 如中央銀行

不過,有關合併方案目前仍未清晰,沈建光就表示,證券可能涉及更多市場範疇,估計「(中證監)可能這次沒有在(合併)裏面」,但相信部分職能會調整;至於中銀監和中證監合併,主要是負責機構監管,所有機構放在一個機構監管下,避免了混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矛盾。

廖群認為,統一監管是大勢所趨,有利金融監管。現時「混業經營」愈來愈多,分開管理會有各自管不到的灰色地帶,統一監管可以針對混業經營採取行動,減少灰色地帶。

(2018兩會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80&issue=20180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81

三會合併機會大 摘牌前市民留影

1 : GS(14)@2018-03-12 01:59:59

【明報專訊】早前有消息稱中銀監、中證監及中保監將會合併成金融業監督管理總局,三會的名牌隨時成為歷史。昨日更有內地網民在微博上宣稱中保監已提前摘牌。

不過本報記者走訪位於北京金融大街的中證監、中銀監及中保監,發現「三會」其實均未摘牌。只不過中保監大門隔離一個側門沒有掛上牌子。保安解釋,該門的中保監牌子其實去年已摘除。

另一方面,在中證監和中銀監門口,可見不斷有人站在牌子前拍照(見圖),該處保安表示,近兩天確是較多人在此留影,但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而拍照留念。

[2018兩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33&issue=20180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