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月份投資、消費零售預計將繼續高位加速,工業增加值增速也將在年內首次逼近兩位數,似乎真的為股市帶來牢固的根基?老外一直懷疑中國資料的準確性,特別是 官方公佈的結果,最近修訂統計法,規定國家統計資料以國家統計局公佈為準。證明過去不同部門存在資料矛盾的事實。筆者和一些地方官員飯局,聊起這個題目。 政府系統的工作往往由上而下,高層訂立目標,基層只有跟着辦,還有超標完成的不成文文化,但誰來判斷這些豐功偉績?最近幾年中央似乎學乖了,把檢查工作分 得非常仔細,有定期、不定期、季度、年終檢查,有自查、互查、抽查、普查,有對口、交叉、迴圈、多項及綜合檢查等。單看這些名堂可以想像高層的決心。不過 中國官場的偏偏鍛煉了一幫高手,同枱食飯的幾位,都是專門招待領導的悍將。他們從打探準確時間開始,假如是明查,公文上已有明示,但遇到暗訪,便要經常和 「上面的人」溝通,以便獲得第一手消息。然後計劃好路線圖,預先安排好領導要走的路,路上的門面還要準備妥當,要修的路、要蓋的房、標語彩旗都須按領導心 意和檢查的題目提前弄好。 蒙上層 有對策 然後最關鍵的資料,為應付上面層出不窮的表格,腦筋不能放鬆,有了百度後,把網上一些可參考的直接抄下,他們說這方面還是進步了。對待部份題目,還要從「神仙」那裏借一些資料過來,把數學作業做好做準。 中國基層官場的一幕,雖不可能反映整個龐大機器的錯誤,但這種下層蒙上層,一層蒙一層,層層摻水、水到渠成,只是冰山一角! 因念 |
| ||||||
股 市波動,刺激萬分,港股一周可激漲兩千點,A股更加超越3200點,牛市真的會在牛年降臨嗎?市場樂觀氣氛的形成,看官第一個想到的原因應該是資金充裕, 現在不但是香港,因「激活」金融風暴後的經濟而重拳出擊的中國,似乎也是「遍地黃金」,但有money,沒意欲的情況,以美國為首是最佳例證,美股雖然也 從最低位回升不少,但程度真不可以和我們「大國」相提並論!所以今日的股價結果,「子彈」和「預期」是主導前行方向的重要指標。 留意四叔的提示 以 後者為例,最近經濟數據的稍為「喜」多於「憂」,已經能夠讓市場人士在經濟復蘇的期望中加上一份「肯定」,當這個心態「配合」大量流動資金充斥市場而帶來 的通脹預測,把握時機而作出「投資」或「投機」的行動,往往會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推動大市上升。但這種實質經濟「成果」不是也不能「同步」的大前提下,特 別是金融風暴後損手爛腳的記憶猶新,各個遊戲參與者也只有「提心吊膽」的步步為營,看官聽到四叔一再強調兩萬點出貨,不就是「警世真言」嗎!在我們熟悉的 資本主義市場下,政府對市場沒有直接干預,這種學術形容為「風險管理」的「戰戰兢兢」,會讓市場自動調節,參與者也會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眼光,作出進與退的 不同策略;但今日香港跟着中國政策走的不爭事實,我們祖國的政府行為偏偏以「特色」為依歸,看官要在投資路上成功,只好戴着這個「有色」眼鏡。看到最近一 則國內報道,關於財政部發行國債招標,未能按計劃全額招滿,而且是兩周內第四次未能盡功。看似短文一篇,但筆者認為,連國家向自己「下屬」借錢,也有「托 手踭」,那些市場機構的確已經把預期政府不會坐視不理通脹來臨而加大市場干預(比如加息)作出實質行動,覺得這幾次國債回報不如下半年息口提升後的結果。 人家國內機構已經為政府新一輪政策而作出準備,看官應該明白四叔的提示!因念[email protected] |
| ||||||
上周出差,經過廣州東站,返外省的人群都是大包小包,突然記起,離過年不到一個月呢!經歷08年金融海嘯後,今年民工回鄉潮未有過早的感覺。 今 年中央一號檔,例牌以三農為題,繼續扶持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國策,已經不是紙上談兵。09年政策實施成效,從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人民幣.下 同)、家電下鄉帶動電器生產商的營業增長(國內報道,海爾集團登記銷售91.9億元、42.9萬台銷量)等,有目共睹。去年政策的擬定,相對來得直接和容 易,防止經濟過度收縮,對抗金融危機,得到國民和全球肯定,所以任何啟動經濟活動的政策,都是全面和義無反顧的。危機過後,生活回到正常步伐,今年國家面 對的挑戰,可能是另一種。 有贏家便有輸家 筆者跟不同行業的老闆聊天,說起今年發財大計,十居其九都說要先把人手補充才行。比 如一些做飲食的,餐廳夥計從年中已經開始回鄉休息。工廠下半年開始復蘇,到處都是招工廣告。IT行業由於商業資本重新投入,技術人員需求又開始大於供應。 這些請人困難局面,不能否定是農村和城市生活差距收窄的結果,當離鄉出外打工,希望獲得更豐厚收入的期待破滅,回鄉享受國家福利政策的吸引力相對大增。越 來越成熟的城市商業經濟,面對人手短缺問題,只是遲早事情。 國家今年沒有減慢補助三農的步伐,有報道下鄉政策的產品,除了去年的家電,正考 慮加入建材、資訊、寬頻及輕紡等,正如以上提及,當國策提升到執行面的時候,一定有部份行業受惠。不過銀幣的另外一面告訴我們,受負面影響的,可能不是少 數,除了城市人手問題,就是比如農業銀行,根據國家扶持三農政策而增加配置涉農貸款比例的工作,已經預測三農業務做得越多,整體利潤越少的結果。 因念 |
| ||||||
暴風雨終於來臨,過去一段悶局,以超乎估計的震盪打破,到了這階段,是否就是這次跌市的始作俑者,是可以期待的? 2010年剛開始的首個星期,市場氣氛正面,沒人可否定已經離開谷底,特別中國經濟的步伐,可以說是冠絕。這次反彈的動力,相信持續而全面。中國已不再依賴歐美,連中東、非洲及東南亞等地的補充量亦不可低估。就這樣,投資者以行動迎接新一年。 同 樣的思維,國內銀行業開拓,以一貫速度進行,08年1月,新增貸款8036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年16.4%。09年1月,新增貸款1.62萬億 元,佔全年16.9%。今年首兩周,1.1萬億元新增貸款,據國內媒體報道,中國銀行佔其中1672億元、工商銀行佔1640億元、農行佔1070億元、 光大銀行973億元、中信銀行802億元、建設銀行620億元。按照國家7.5萬億元計劃,銀行的進取不算過份,加上去年第四季度已降速,部份審貸手續完 成,留待1月發放的為數不少,所以政府針對銀行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可能不是這麼簡單。 筆者相信,國家對貨幣流通渠道的「目的地」更着緊。 第一,中央對地方政府以貸款作保持政績的根源,已有所顧慮,這種並非來自經濟活動的收入,不能說是國家的真正利益。其次,過去通貨膨脹,多是國家政策的後 遺症,一旦引起人民關注,便成黨國問題。第三,所謂「出來行,便要還」,貸款總有一天要回到「娘家」,不然又是一個災難! 筆者最不想見到的,是國與國間的暗鬥表面化,比如中美磨擦引起退市的不協調,繼而市場大幅波動,這不就是「double dip」的風險嗎? 因念 |
| ||||||
今日係年廿八,牛年將盡,是否預示牛市尾聲?這問題可能困擾着不少香港散戶。相比內地,春節假期前後,已經辛苦了一年,管他漲或跌,荷包裏的就要找個地方花他一把,君不見訪港旅客近來特別多,縱使高鐵尚未開通。 上周初,筆者廣東友人訪港,不但玩樂,目的是搞移民手續。友人的投資移民資格,來自過去數年在港股的獲利,加上為方便兩名孩子將來出國讀書,所以耗了10萬元手續費,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終於取得移民資格,今次來港就是領取身份證。筆者當然要一盡地主之誼,實行「三陪」。 其 實友人一家不是首次來港,到那裏逛街購物,那裏耍樂等早已心中有數,筆者只要當個司機就可以,只有酒店和香港人民入境事務處位置,筆者就是能幫上一個忙。 這個兩日一夜的行程,筆者真享受到國家對香港的關愛,平時很少在自己的家園走走,環顧四周,大陸同胞之多,真以為身在神州。這個錯覺,還來自多年絕迹香港 的「小李飛劍」,玩味的,就是連廣東友人也批評這些外省同胞的劣行。 打好基礎等大升 趁着這次機會,筆者問友人對今年股市的看 法,沒想到人人從上月中一直活在悲觀情緒中,友人偏偏非常樂觀,而且有點贊成股市下滑。據他的說法,假如沒有這次「真正」調整,然後鞏固底部,將來如何繼 續大幅度攀升。筆者問他是否手頭沒貨,才會如此「落井下石」,他說非也,還有八成港股、七成A股,但最近的確是換牌機會,如去年看好的行業,今年不一定 好,過去不怎樣的,今年應該是機會。這種反向思維,還是人生樂觀的態度,注定一個投資者成功與否?看官春節有時間可以想想這問題。預祝大家虎年生財有道! 因念 |
| ||||||
虎年第一次,先向看官拜年,祝各位今年財源廣進,股樓齊升,身體安康! 上 周五過年前,中國政府再次出奇不意調整金融政策,把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2月25日起生效。是繼1月18日後,不到一個月內第二次。有關準備 金率達16.5%,收緊銀行貸款的動機,沒有再那麼清楚,觀乎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3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1.62萬億,雖然減少,但同是1月份的進 出口資料,今年可以說是「強力反彈」,進出口總額2047.8億美元,同比增長44.4%,算去年是金融海嘯爆發的特殊因素,今年比08年也有2.4%增 幅,不可小覷。 既然連進出口這個「傷口」也開始復原,中央開始把治療的「金槍藥」取回,只是遲早問題。正正農曆新年過節氣氛,一個禮拜後的A股重開,市場可能已不以為意,中國政府現在出手的技巧,已是高手過招,一來可達收韁之效,又不置馬失前蹄。 更 加顯示中國政府財金能力發揮的,還有對外手段的靈巧。從去年12月開始,中國已把美國第一債主地位,讓給日本,當月中國減持342億美元,持有7554億 美元國債,日本相反增持115億美元,坐擁7688億美元美債。上次的腳色對換,已是08年9月份,為何金融海嘯剛過,中國政府便退位讓賢?是在使用,還 是在積累手上籌碼?是準備快來的國與國正面交鋒?還是長遠國策變更的第一步?這些反而是筆者年前提過,今年影響股票市場更加深遠的政治問題。 因念 |
2010-02-23 AD
| ||||||
春節前後,國內長假期,有錢的國內大款,遍佈本港的油尖旺,甚至新界的沙田。市面十分熱鬧,可惜港股交投淡靜,可見祖國財力厲害。 去年G20峯會,歐美國家發窮惡,追殺他們認定的避稅及洗黑錢天堂,香港本來在灰名單(Gray list)上,但由於阿爺照住,最後都可逃過大難,阿爺把歐美這紙老虎都壓下去,可見北大人的威力。 一 年後,水落石出,香港原來是需要作出配合。09年12月香港稅務局發出稅務條例釋義及執行指引編號46,主要說明將與歐美國家簽定雙邊稅務協議,及有關稅 務資料交換的細則。因此,香港公司將來可能需要在報稅時提交多一些包括「敏感」的稅務資料,以配合歐美打擊避稅及洗黑錢的工作。 除了稅局,金管局亦有指引防止銀行不知不覺成為洗黑錢的工具。本來加強監管,增加透明度,是國際大趨勢,但香港就有一些奇特的現象。 過 去一、兩年,不少國內豪客狂掃香港物業,西九龍豪宅區早已成為香港的「China Town」。春節又聞國內豪客以1.2億元,掃入21戶YOHO Midtown,既然國內有外滙管制,這麼大筆資金是怎樣流入香港?銀行、物業代理、發展商有沒有諗過,這些錢是否「黑錢」?金管局又做過甚麼確保香港不 淪為洗黑錢天堂? |
| ||||||
近 來市場反應最明顯的,一是各國退市,管他「口述」或「尾指」稍為動一下,炒家便借勢狂沽;另外一個推手,為歐洲幾個「病夫」不知如何是好,怕「感冒」禍延 其他國家的經濟實體,任何風吹草動,股市便應聲下跌。筆者一向膽小,這種日上日落的波動市,並非我的那杯茶,無他,風險和回報不成比例,也許花點時間在別 的財路,起碼不會虧本。 日趨政治化 一周的拜年活動中,筆者遇到不同層面的人,包括經商的生意人、坐定定的公務員、打工的小職員等,不約而同跟筆者討論或諮詢有關人民幣滙率方向。他們的興趣,當然源於人民幣對港元會否升值的疑惑,部份還不了解在香港銀行兌換和儲存人民幣的實況。 人 民幣的升值問題,不單是香港財經討論的事宜,外國,特別是美國傳媒最近一直從不同角度吹風,由幅度到何時升值,理論和實際資料的分析,以及找來03年已經 準確預測06年人民幣升值潮的專家,再來看一次「水晶球」,這些在中國兩會之前的宣傳,很難估計背後真正居心。不過,從國家實際角度出發,保持幣值的低 微,除幫助國產貨在世界市場保持競爭力,似乎沒有別的更主要原因。 然而,看看今年的民工荒,還有經歷過去兩年金融危機,仍留下來的具實力工業和工廠,加上國家大力推行內銷和提升產品結構等,其實出口貨的價值,又豈可與往日相比,人民幣升值的考慮,可能已經是政治大於經濟。 因念 |
| ||||||
上周春節假期,到深圳向某港資銀行banker拜年。他家住太和,長駐深圳分行,每天來回深圳。不過,與他以往到中環上班,所花時間差不多。2010年是他在深圳的第四個年頭,據他說,銀行的貸款業務由於種種限制,發展不大理想,每年只有10%增長。 很多內地外資銀行其實都是「好睇唔好食」,中央政府堅持保護國內銀行,對外資銀行管制,令其「英雄無用武之地」,造成五大行的壟斷局面。如果沒記錯,WTO是有開放銀行業的要求,但中央卻一直沒有遵守。 記得80年代,法國錄影機被日本品牌打得七零八落,法國政府出陰招,指定所有入口的錄影機,必須經過馬賽海關入口,但馬賽海關只有一個關員負責批文。法國就是通過這類型行政手段,打壓日本錄影機。以中國人的智慧,一定會有更不可思議的手段。 最 近股市鬧哄哄的,是中國五大銀行將會有大規模的融資計劃,以提高資本充足率。其中,交通銀行(3328)計劃通過A、H股,配股集資約420億元人民幣。 中國銀行(3988)亦會發行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的可換股債券。這樣的大規模配股集資,背後就有一個奇怪的問題。五大銀行的利潤增長,一直是世界之 冠,再加上受盡保護,理論上利潤應該很高,為甚麼不可以通過利潤保留來解決資本充足率的問題? UncleRay [email protected] |
| ||||||
過去筆者經常提及工廠老闆的辛酸,今年與去歲大大不同,看官最近讀報一定知道,不但廣東,正是全國缺乏勞工的問題,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筆者上周繼續拜年活動,幾個廠佬開工大吉,放假歸來,沒有去年的驚濤駭浪,應該精神抖擻。加上年前開始復蘇的出口經濟,生產定單部份已經排到5月,這個氣氛算是一個「工廠紅盤」。無奈不到幾句新年必說的恭賀話後,情況每每開始有變。 聘年輕人 做不夠兩天就走 一個深圳的老闆,招呼筆者茶過幾巡後,匆匆由辦公室跑出去,不到10分鐘便面黑回來,一邊跟筆者道歉,一邊說工人今年沒有到齊,只有七成,貼出招聘,來了幾個年輕的,沒做兩天,說走就走。老闆搖搖頭,嘴裏「難搞難搞」不絕! 另外一個在佛山的工廠老闆,雖然同樣只有部份工人回巢,招聘帖子也是紅底黑字大大張貼在廠門口,但沒有前一位的「烏雲蓋頂」面容,只是輕輕分享心得。 已 經預料過年後請人難,去年開始把工作機械化,並且提升產品線,包括投資無塵車間等,對於年輕的新人,這位老闆沒有寄予厚望,他認為現在這一代,只會投入在 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像90年代的工人,為了一份收入,那怕加班加「辛」,就是拚命幹!所以新一代只做幾天,甚至幾個月,能理解為尋找興趣,也就是他們的進 進出出,產生了部份工廠的缺人現象。 筆者回想自己年輕時的工作生涯,好像沒有興趣可言,只是覺得老闆給予小夥子累積經驗的機會,當然薪水和汗水的平衡,只有寄望將來有朝一日,所以話,今時不同往日! 因念 [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