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OMC會議推升美元 人民幣大跌200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69

在美元大幅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幣再度暴跌,早盤貶值幅度接近200點。

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1976,低於昨日收盤價,今天盤中匯價一路走低,並跌破6.20、6.21兩個關口,最低報6.2189,貶值幅度達215點。截止北京時間12:07,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報6.2147。

人民幣中間價周四報6.1195,較昨日下跌58點。

QQ圖片20141218120828

淩晨時分,美聯儲FOMC聲明稱對加息應有“耐心”,強調該說法與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立場一致,隨後美股飆升,美元暴漲。美元指數一度突破89。

QQ圖片20141218121028

此前,《華爾街日報》還報道,在允許人民幣近乎不間斷地上漲之後,中國越來越願意讓人民幣溫和貶值,同時希望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中國央行目前正努力應對一些央行內部人士所說的人民幣“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這主要是美元走強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所致。自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下跌超過2%,這有望使人民幣出現五年來的首次年度下跌。

截至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今年累計下跌2.3%。

但官員以及中國央行顧問稱,央行不太可能允許人民幣兌美元的跌幅超過3%。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導致資金流出,而此時中國恰恰需要資金來促進經濟增長。

至於盧布暴跌對人民幣的影響,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兼政策法規司司長王允貴周四稱,盧布貶值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未產生明顯影響;中國將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而在匯率雙向波動背景下,對個別月份資金流出沒有必要過度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72

中間價結束五連跌 人民幣反彈超200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39

QQ圖片20141225125532

受中間價結束5連跌,以及央行降準預期降溫影響,人民幣即期市場周四開盤大幅反彈,升破6.20關口,為12月18日來首次。

截止北京時間11:30,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報6.1958,升值205個點。

今日,央行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定在6.1213元,較前一交易日反彈34個點,結束五連跌。

華爾街見聞提到,昨日晚間多家媒體報道,12月24日,央行與24家大型金融機構的會議上稱,“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與同業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初步定為零,上述機構不包括財務公司。”

民生證券管清友曾指出,若非存款類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76萬億(按9.8萬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66

200萬美元出售趣天麥網股份麥考林轉型“健康美麗”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2-24/886000.html

每經記者 王敏傑 發自上海

對於一度深陷虧損泥潭的麥考林來說,被商圈網控股,對其或是一次“鳳凰涅槃”。

繼9月初宣布完成對於麥考林服裝和配飾業務的剝離工作後,近日,麥考林再度表示已將其所持合資公司“趣天麥網”的全部股份以200萬美元出售。

麥考林CEO王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剝離是其針對麥考林過去業務重組的最後一步。未來麥考林將聚焦和健康美麗生活方式相關的產品,加強在移動互聯渠道上的建設。並且在剝離業務的同時,麥考林希望在既定的發展方向上並購一些優質資源,相應的舉措將在明年落實。

繼續剝離服裝業務

12月22日,麥考林正式宣布,其已於12月19日與橡樹投資簽署購股協議。根據該協議,麥考林將所持合資公司“趣天麥網”全部股份以200萬美元出售給橡樹投資。

趣天麥網由麥考林與趣天網母公司Giosis於2012年12月聯合組建,由麥考林前管理團隊運營。Giosis和麥考林分別持有合資公司60%和40%的股份。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此前告訴記者,麥考林當時引入趣天不僅僅是資金的需求。雙方合作的核心還是麥考林商業模式的轉變,是麥考林意圖通過合作借助Giosis的資源改變當前的經營困境。

不過,事實證明,成立合資公司並未能“挽救”麥考林。根據麥考林此前公布的三季度經營數據,來自關聯公司趣天麥網的股權投資虧損為180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為140萬美元。

對於此次剝離,麥考林CEO王曄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和Giosis合作後,其電商平臺M18運營情況並不好,客流量也有所下滑,每個季度均給其帶來了一百多萬的虧損。再加上M18是服飾平臺類的,和麥考林未來的發展方向缺乏協同效應。作為麥考林針對過去業務重組的最後一步,其決定結束這樣一個投資。

事實上,自今年5月商圈網收購麥考林63.7%股份交易完成後,麥考林就開始不斷剝離自身業務。

今年9月份,麥考林在公布二季度業績時宣布其已完成對於麥考林服裝和配飾業務的剝離工作。在剝離服裝和配件業務之後,麥考林將專註提供養生類和化妝類商品。

將進軍健康美麗領域

在商圈網完成對麥考林的控股後,麥考林變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低調”。雖然都是電商,但是麥考林和商圈網的模式完全不同。

據了解,商圈網的發起人是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三胞集團原來持有商圈網30%股份,在商圈網收購麥考林後,三胞集團還按照持股比例對商圈網進行了增資。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出售趣天麥網股份在內的諸多剝離舉措,正是三胞集團拿下麥考林後的一系列重組舉動。就在不久前,袁亞非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未來,麥考林將專註於健康美麗產品,且將並購同行公司。

昨日,三胞集團新聞發言人鄒衍也向記者證實了其針對麥考林的上述大致發展方向。鄒衍告訴記者,除去策略層面,具體的管理以及業務細節仍舊是麥考林自己在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14

Snapchat鎖定近5億美元投資 估值或已達200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66

Snapchat-articleLarge

在2014跨年之夜,“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鎖定了近5億美元投資。

SEC備案文件顯示,在最新一輪融資中,23家投資機構對Snapchat投資了4.86億美元,不過文件沒有顯示領投的是哪一家公司。

而就在4個月前的一輪融資中,Snapchat鎖定了2000萬美元投資,當時其估值已達到100億美元。

截止目前為止,Snapchat獲得的投資方包括Benchmark Capital、KPCB,以及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目前Snapchat的估值已達到200億美元,如果這個測算屬實,那麽 Snapchat將是繼小米和Uber之後,排名第三的全球最有價值初創企業。

2011年,來自斯坦福大學的Evan Spiegel創立Snapchat,主要用戶群體是在13到25歲之間的青少年。

Snapchat隨後爆發式的擴張,甚至威脅到了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2013年底,Facebook曾試圖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napchat,未能取得成功。隨後,Snapchat也同時拒絕了Google 40億美元的收購要求。

盡管受歡迎程度驚人,Snapchat此前幾乎沒有收入。Evan Spiegel直到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與三星等品牌進行合作推廣活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93

花200塊把iPhone5s改成6? 原理:就是換個後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2-31/887716.html

剛買了iPhone5s,又想買iPhone6怎麽辦?近日,就有網友發現,在淘寶網上居然出現了將iPhone5s改成iPhone6的業務。

網店:“5s改6”210元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5s改6”後進行搜索,竟然出現了137件寶貝,記者發現,在淘寶上銷量最高的一家店鋪iPhone5s改iPhone6的月銷量在39筆,改裝一部iPhone5s的價格在210元到348元不等。

記者點進鏈接後發現,鏈接里“5s改6”還有好幾種套餐,有的帶排線的後蓋,也有不帶排線的後蓋;而且還有黑色、銀色和金色可以選擇。記者還發現,改裝後的iPhone5s除了外形上和iPhone6相似以外,其他功能都跟5s沒有任何區別。

原理:換個後蓋

“其實5s改6就是把5s的後蓋換成6的圓弧形後蓋,手機大小以及手機按鍵位置都沒有變。”今年25歲的淘寶店主李先生告訴記者,其實iPhone5s改iPhone6很簡單,就是將5s的後蓋取下來換成跟iPhone6一樣的圓弧形後蓋。“有帶排線的後蓋在換的時候就要註意裝好開機排線、音頻排線等各種排線;如果不帶排線的後蓋,換起來就跟平時換手機殼一樣。”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像這類“5s改6”的業務看起來很冷門,但想改裝的人卻不少。李先生告訴記者,有很多人來咨詢iPhone5s改成iPhone6的業務。有些動手能力強的就買回去自己換,有些怕把手機弄壞,就會寄給他們,改裝好以後再寄回給買家。

官方:改後不保修

雖然大家都喜歡趕iPhone6的潮流,但改裝後的手機到底能不能很好的進行售後服務呢?記者撥通的蘋果官方的售後服務熱線,接線員姜先生告訴記者,蘋果售後只針對沒有改動過的蘋果產品進行保修,如果顧客擅自拆下iPhone手機的後蓋,售後檢測到的話,售後將不會進行保修。

“不要輕易對手機進行任何的改動。”采訪中,姜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顧客喜歡iphone6的外形,可以去買一個跟iphone6外形相似的手機保護殼,但千萬不要拆開後蓋。商報記者 黃亞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51

租車有景「天使」打本$200萬

2015-01-01 NM 要香港的車主們,把自己愛車出租,讓無車之人,也能享受駕駛之樂。條橋聽落唔錯,但能夠想像到實際運作時,一定問題多多。二十六歲的楊永康(Christopher),去年投資五十萬,打造Carshare平台。車主與租客透過此app交易,他從中抽佣。不過開業年多,遇上問題不少,現時每月燒錢十六萬! 不過,天使投資者往往不睇數字,只看遠景。Christopher不但找到車廠合作,提高租車吸引力;更進軍上海,將目光放在內地。生意充滿遠景,吸引一名天使投資者打本二百萬元,Christopher說:「佢無提過要求我哋幾時回本,還不斷鼓勵我們。」這就是Startup與一般實業不同之處。 在英國讀書的Chris曾試過在歐洲租車玩Roadtrip,亦試過分租當地居民的房間,他稱之為「共享經濟」,回港後發現香港並無此概念,去年成立Carshare,「好多人平時只係星期一至五用車,星期六日咪可以租架車出去,將用唔盡嘅嘢分享出去,又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租客只要在其網站或app上揀好車款,落訂後便可與車主直接聯絡交收。Chris指有車主試過一個月收八千元租,不過現階段這情況只屬少數,他指要在香港實行這盤生意,要解決的問題不少。 傾保險頭痕 先是汽車保險,Chris拿着計劃逐間保險公司拍門,但由於無經驗、無數據支援,曾被二十多間保險公司拒絕,「通常保險都係一個月,但我哋要求一日,甚至斷鐘計,意念太過新,搵咗廿間,得一間叫豐亞保險受理。」目前二千cc以下的車輛每日保費為一百六十元,每小時收費為四十元,受保內容包括第三者意外保險及汽車全保,「新用戶登記後,通常兩至三日就會批保險出嚟,由於保險跟租客,之後再租車就唔使等保險重新批,慳番唔少時間。」不過,因意念太過新,頭幾個月,每月只得五單生意。租車費每日由五百至八百蚊不等,Chris從中收取三成佣金,即一個月只有不足三千蚊營業額,Chris表示「預咗」:「咁雙方唔認識,車主怕撞爛,我哋唯有為會員設多些限制,增加車主信心。」會員須年滿二十五歲,持有車牌兩年以上,扣分不能多過六分等。Chris亦在app中增設即時通訊,讓車主可與租客即時對話,「車主可以喺租車前問租客背景,覺得對方可靠先再租架車俾人。」他更在每部車裝上由他找人設計的行車記錄儀,紀錄租客的駕駛態度及行車資料,「我哋花咗十幾萬去搞,除咗有GPS,仲會有套電腦軟件計算同記綠,睇到駕駛者會唔會成日踩行油,急煞車同轉急彎。」再按指標判定租客是否不良駕駛者,制定blacklist。他強調開業一年,意外次數只得十次,還未試過撞車,「只係花咗少少,但保險一定賠得足!」 與車廠合作 租客、車主私下見面,不少還成為朋友,但Chris不怕會員過橋抽板:「我哋有保險,私底下租車會有風險,而且我哋有咁多架車,你都想試吓租唔同車啦。」目前最多人租的是寶馬及平治,有兩架舊款波子亦成功租出,但要提高Carshare吸引力,必須引進更多品牌才可行,Chris說有難度,「試過有車主想租架法拉利出嚟,但架車馬力超過三千二百cc,保險就唔受理,所以要吸引名貴跑車出租仲有啲難度。」網站亦設有討論區,方便會員交流意見,提高效率及讓車主檢舉態度不良的租客。會員Ning Chan曾租用一架Toyota bb,他叮囑其他會員小心及愛錫租車,「見到架車被其他人粗用,替車主痛心。」為了引入更多款式獨特的車輛,他將與車廠合作,成立「車主共享計劃」,車廠將免費送出二十部未出廠的新款汽車給Carshare會員,條件是車主需要把這部免費獲得的大禮,出租予Carshare其他會員,「車廠當promotion 又可以收集車主意見,喺正式出售架車之前再作改良。而我哋就有新車出租,一舉兩得!」Chris為了保持神秘,暫未能透露是哪個牌子。他期望日後可長期和車廠合作,帶動買車前先租車的風氣,「你去車行試車,最多俾你試半個鐘,又唔可以開去好遠嘅地方,但透過Carshare就可以租全日嚟慢慢試,如果可以帶起租車潮,對生意有幫助。」 進軍上海 公司未收支平衡,Chris就決定加碼投資,將技術人員及主要團隊等全搬往上海,成立大陸版Carshare「無私租車」,名字有點老土,Chris解釋:「大陸唔習慣用英文名,意思係無私地分享。」在旺角的辦公室則主力做市場推廣。Chris指香港私家車登記數目有五十多萬架,但上海有二百萬架,如打入大陸市場,用戶數目將倍增,「每月固定支出都係咁多,咁不如擴大個版圖,而且大陸人工平啲。」近月他已長駐上海,連上週聖誕節亦在當地度過。這一個月的經驗,令他有感這決定無錯,「香港千七個會員,大陸版Carshare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個車主登記,租車嘅人又多過香港,但個市場仲好有空間,而家得四間租車公司,最大嗰間租車公司叫神州租車,市佔率都只得百分之六,我哋喺香港已經有完善嘅系統,我有信心可以贏到對方!」意念創新,但問題多多,最初不但被身邊朋友「睇死」,連一向表示支持Startup的數碼港及科學園等創業資金亦把他拒諸門外,「我交過幾次計劃書,班委員覺得唔work,根本唔會有人肯租架車出去,仲話有好多法律風險,撞車點算呢?又話我後生,唔識做生意,又叫我返去計好條數先啦!」他說如當初獲資助二十萬,用來搞好軟件,公司便能早半年營業。他惟有一邊設計程式,一邊不斷參加創業比賽,結果在「浩觀創業論壇」比賽獲得第一名,贏到兩萬元獎金。 找到天使 那次參賽,令他認識了他的「天使」(投資者),「贏咗有報館訪問我,個天使睇到報導之後,想起佢自己十年前已經想搞租車,奈何當時科技支援不足搞唔成,見到我佢諗起佢自己。」他指雙方見面傾談超過七次才落實投資計劃,「對方見我好有誠意,做事有交帶及準時,每次見面,我應承咗要做嘅嘢按時完成。」如答應找到保險公司及解決車主信心問題等。對方認為他有遠景之餘,亦實際。「天使無要求我哋幾時回本,亦無過問,因為佢都知道做Startup要賺錢,唔係短時間的事。」Chris卻希望生意兩年內可收支平衡。不過,現時Carshare營運逾一年,天使投資的二百萬已差不多花光,對方無再「泵水」。為了有更多資金進軍上海,Chris亦開始在大陸尋找新的投資者,並獲得「A輪」(風險投資基金)入股,「A輪即係一般創業公司由天使投資後嘅第二筆投資,A輪多數係五至六個投資者合組嘅,今次有部分係大陸人,有部分係外國嘅投資者,全部都對大陸租車業有興趣。」Chris真正夠運! 開業資料 辦公室租金^$60,000 器材$100,000 人工$90,000 IT運作$130,000 雜費$50,000 總投資$430,000^二按一上 營業資料 營業額$170,000 租金$20,000 人工#$180,000 IT運作$130,000 盈利-$160,000# 9位員工連老闆 一點意見 至今寫過300個Apps的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曾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天使投資者點睇天使投資者一般以個人資金投資,啱心水的生意模式便會投資,唔似企業或銀行要有抵押或計回報率,因此便會肯投資Carshare等創業公司。生意優點租車有需求,例如聖誕期間租車公司不夠應付市場需求,Carshare能滿足駕駛者的需求,租車市場有空間增長。資訊科技發達,容易Blacklist態度不良的用戶。改善方法Carshare在創造新的消費習慣模式,建議再籌集一筆資金,好似Call的士apps,燒更多錢補貼車主及租客,將租車門檻降低,吸引更多人租車,令租車成為習慣,建立大量用戶群後再減少補貼及加價來回本及賺錢。 bmw apps toyot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51

萬達電商憑什麽能估值200億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6/148767.html

黑馬哥:你也許會對萬達電商的業務產生質疑?這是在做電商嗎?


萬達集團近日宣布,兩家境外互聯網投資基金作為財務投資人,出資10億人民幣,獲得萬達電商5%的股權。而這也意味著,成立4個月的萬達電商估值已經達到200億。
 
從之前的相關媒體報道來看,萬達電商只是對運營範圍和“勢力範圍”進行了劃定:萬達、騰訊、百度將進行賬號體系、會員體系、支付體系的打通,建立互聯網金融產品、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的合作。而據了解,萬達電商與萬達集團自身業務以及百度、騰訊之間有幾個主要的合作方式:首先,萬達電商計劃打造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平臺;其次,萬達、百度和騰訊三方將建立大數據聯盟;第三,萬達電商還將與萬達金融板塊合作,推出一系列互聯網創新金融服務。
 
根據萬達集團最新公布的消息,萬達電商線下廣場的免費Wi-Fi已經鋪設完成,Beacon技術也已經完成試點,大數據中心已經啟動建設。據透露,目前萬達電商正在進行大量O2O的嘗試,比如在和百度地圖做室內定位的試點,正在開發軟件讓開車出地庫,不用掏手機就能夠自動扣款。
 
說到這里,你也許會對萬達電商的業務產生質疑?這是在做電商嗎?對此,筆者不得不說,萬達電商的確不是賣商品的B2C或C2C電商平臺,也不是美團、大眾點評那樣的本地生活服務O2O電商。總的來說,萬達電商跟傳統意義上的電商平臺有著明顯區別,它是一個“線上導流+線下消費”的試驗田。更簡單地講,萬達拉上百度和騰訊,利用後兩者已有的流量、LBS和社交關系優勢為自己的盤子O2O服務,而百度和騰訊也想利用萬達在商鋪和商家中的資源,更順利地讓自己的服務進入線下。
 
說白了,萬達電商要做的,甚至根本就不是電商,而是一種針對實體商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王健林的意思只是想通過購物中心的移動技術改造進行一次“將龐大的未經開發的線下實體資源,變成智能化,變成智慧、智能的商業。”的概念性試驗。
 
這種改造購物中心消費體驗的“O2O模式”,筆者覺得萬達集團並沒有從整個移動商業的格局來思考未來的發展之路,而是以購物中心技術升級和建立數字化會員體系為主要目的,與生活服務O2O“連接人與服務”的宗旨稍有背離,或者說顯得較為小眾和現實。
 
為何說萬達電商的O2O模式比較小眾呢?因為它無非會解決消費者在逛購物中心時的一些體驗“痛點”而已。更為關鍵的是,萬達電商大有所為的可能性很小,其中有兩點是制約萬達電商做大做強的根本原因:
 
首先,萬達的購物中心規模和商家資源不足以支撐起生活服務的移動商業。移動商業,只要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那麽其商業本質就是商品和服務,只有將自己的商品和服務做好,才有可能獲得更有利的商業地位和商業利益。而萬達電商洽恰沒有在商品和服務方面真正發力。而且要建立大數據的用戶體系,萬達購物中心的規模和門店數所能服務的人群和會員數量還是遠遠不夠。另外,在商家資源方面,萬達與國內一流的購物中心也有一定的距離。
 
其次,萬達目前的會員體系無法建立起全社會化的O2O平臺。如果萬達電商所建立的大數據會員體系只是針對萬達的會員開放的話,那麽就真的是一種玩票了。其實,萬達這種以購物中心為單位建立的線上用戶平臺,在對接商家和服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重要的是,萬達能不能搞定全國所有的購物中心參與到萬達電商建立的生活服務平臺上,並且萬達願不願意開放整個生活服務平臺,從目前來看,萬達好像沒有這個想法,它更在意如何將自己的會員體系形成O2O閉環。
 
所以,萬達電商最大的價值就在於通過與百度、騰訊的合作,萬達的數據將從線下基礎數據延伸至線上購物社交數據,如此一來,萬達電商今後所擁有的數據將堪稱海量,並且具有一定的戰略價值。
 
因為,以購物數據為核心並配合相關的社交數據,可有效分析出單個用戶對於某產品真正的購買力和需求,而以購物數據分析用戶的購買力將會是未來商家精準化營銷的重要武器。如果萬達電商可以形成以萬達線下購物數據為核心,以線上購物數據為參考,兼具社交以及搜索數據的大數據體系,就可以對用戶的購買行為做出精準預測,提高整個商業體系的消費精準度與轉化量。
 
但唯一的問題是,萬達電商這類不惜成本卻僅僅提升萬達體系內小規模效率的商業行為,可以構成一種商業模式嗎?如果構成商業模式,我們該如何定義呢?如果我們目前無法準確的定義,那麽我們如何從商業角度給萬達電商進行估值呢?資本市場已經初步有了200億元的估值,但從商業本身的角度來看,萬達電商真的值200億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38

天使投資新玩法:鎖定創業人才,投200萬賺回20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6/148756.html

i黑馬:給人才以機會和平臺,才是組織的前途所在、資本的收益所在、事業的生生不息所在。牛逼的創業人才,你投給他200萬能夠帶來20億的回報,如何發掘、組織、以及激發這樣的將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思考的命題。本文節選自和君咨詢董事長王明夫在和君2014合夥人年終例會上的講話,關於這個人才,分享給各位創業者。

\以下是王明夫發言內容,內容有刪減:

某基金公司主動打破原來基於業務價值鏈的分工和流程體系,推行事業部制,鼓勵員工自由組合形成一個個戰隊、建立一個個事業部,一個事業部就複制一個基金公司,從基金募集和投資,研產銷一勺燴,各戰隊各自為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能幹的就幹起來了,不能幹的任由自生自滅。這種玩法是什麽?是放棄分工和流程的效率,徹底解放人才、給人才以平臺和機會、放手讓人才去幹、允許人才脫開原來的分工秩序和流程體系。業界更狼性、更雄心勃勃的人才,就願意跳槽到這樣的公司去,施展拳腳、追利追夢。這是基於人才解構和重構組織。這種玩法成功了,基金業原有的競爭均衡和人才分布,就會被打破,大家重新賽跑。原來靠體系勝出的基金公司,很可能就受制於體系的滯重,跑輸了。而把體系放下,獨狼群狼一起上的公司,在新賽跑中將會勝出,亂拳打死老師傅。

天使投資人X君,給了100萬投資C君的創業項目,C公司倒閉了,錢輸光了。C君創業做第二個項目,又叫X君給天使投資100萬,但第一個項目虧光的100萬,也折算成第二個項目的股份,這樣X君對第二個項目算是投資了200萬來折成股份。C君的第二個創業項目非常成功,今年紐約上市。X君200萬折成的股份,現在值20億元。這是個案、偶然事件,但開創了天使投資的新玩法:鎖定創業型人才,投資TA終身創業的項目,直至TA創業成功為止。歷史上失敗的投資,都折算成最後成功項目的股份。天使投資投什麽?從投項目轉向投人了。以前是爭奪創業項目,未來是爭奪創業型人才。

目前市場上出現一種這樣的人才投資基金,瞄準一個上市公司的關鍵人才,讓他們整建制地出來創業,甩掉原來的老板、另起爐竈。基金給他們投資,送給他們以股權,把人才、經驗、產品、know-how、技術、客戶關系、商業模式都平移出來,快速複制出一家可上市的公司。這種玩法是什麽?這不就是赤裸裸的跨界打劫嗎?這種打劫也太狠了,誰家經得起這樣的打劫呀?先劫人,然後劫事業,你死,我活。如果拋開道義不談,這種打法,太務實了。花錢買人,而不是買股票。

人才投資正在興起。BAT總監級別以上的人才出來創業,不論這些人才手上是否有成熟項目,投資者就願意直接給錢。A集團通過專門團隊尋找上下遊企業的人才,以股權合作的方式投資人才,逐步建立“A系企業”。B集團,在國內舉辦了首個針對高端人才投資的精英選拔賽“千萬奇才”,通過選拔有能力實現企業高速成長的人才,然後將此人才連同資金一同放到投資的企業中去,保障投資安全和收益。投資決策的依據,從“事”轉向了“人”。

做出了《紙牌屋》的Netflix公司認為,HR最重要的工作就應該是滿世界去找人,一個優秀人才頂2-3個人甚至頂10個人用。Netflix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找來人才,倡行“自由與責任”的文化,放手讓你幹,給人才以自由,但也要求你負起責任來,能擔當。這種文化已被矽谷普遍接受。

很多公司都感到,原來的行業或做法已經做不下去了,沒有前途,必須創新與轉型。這已經不是發展問題,是生死問題,形勢非常嚴峻。怎麽創新和轉型?有錢,搞個創新孵化基金,錢就在賬上,沒問題;有樓、有園區,都是現成的,建個小矽谷,也沒問題。但是,有錢、有樓、有矽谷,人呢?缺的是創新型、創業型人才!這些人才不能源源不斷地來、生生不息地長,錢和樓和園區有什麽用?你搞的“矽谷”不就是空谷嗎?瞧,生死問題變成了創新和轉型的問題,創新和轉型的問題變成了人才的問題。不能在人才上下對功夫,誰也別想實現創新和重生,不管原來多麽輝煌,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就這樣老去、沒落。

房多多,移動互聯網的模式,打劫傳統的房地產中介蛋糕。騰訊的深圳研發中心總經理參與房多多,萬科的副總裁也跳槽去了房多多。房多多們活了,傳統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就得死,越大的死得越慘,整個行業都要被顛覆。移動互聯網時代,贏者通吃,打劫的不是某一家二家公司,而是整個行業。只要冒出一個真正強悍的打劫人才,他瞄上一個行業,結果整個行業都被他劫了,所謂顛覆。

萬科總裁郁亮明確提出,年薪制、聘用職業經理的做法,已經攏不住人才了,必須搞事業合夥制。萬科2014人力資源條線大會,郁亮提出升級版新理念:人才是萬科的唯一資本,唯一。任正非用他的語言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據說海爾也在打破一體化、流程化的大工業組織,鼓勵內部創業,搞阿米巴組織。一個民營的資管公司,在一些單位推行九級合夥人制,讓九級人才都成為事業合夥人、擁有公司股份,吸引人才,集團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了8000億元的量級。

類似上述的商業現象,每天都在發生。串起來看,能看出“茲事體大”的東西。我有很多啟迪和思考:

第一, 這是個打劫的時代。互聯網技術為打劫提供了技術上的實現手段,資本為打劫提供了“燒錢”,屌絲逆襲成了萬眾歡呼的佳話,海盜精神成為強悍的、致勝的商業風格。各行各業都面臨揭竿而起的打劫者、顛覆者,商業世界、天下大亂,原來建立的地盤正在受到威脅,原來建立的結構正在受到沖擊。商業亂世,一切都在快速變化,而相對穩定的戰略和組織,根本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只有人,才可能根據前線的炮聲和戰火,即時判斷、快速反應。無論進攻還是防衛,人才再次成為了首要的依靠和指望。大爭之世,一切的競爭都化為人才之爭。

第二,原來費盡心思建立起來的組織結構和流程體系,需要解構甚至甩開,否則難以適應當前的人才爭奪、市場變化。這對我們長期以來受到的管理教育,是挑戰,甚至是顛覆。

第三,萬科郁亮喊出一句話“職業經理人已死、事業合夥人時代誕生”。我感覺是:流程化和管控型組織已死、平臺化和生態化組織誕生。流程森嚴、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公司,正在失去快速反應能力。野蠻生長、靈活機動、放手人才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公司,卻可能亂中取勝、大獲全勝。在智力勞動領域,這種趨勢已經看得很明白了,比如互聯網創業、IT行業、投行投資資管領域、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等,不按事業合夥人的理念、不搞平臺化和生態化組織,幾乎做不成大公司,歷史上做大了的公司也已經很難再hold住。連萬科、家紡、海爾等傳統行業公司,也意識到不搞事業合夥人體制已經很難再往前走了。

第四,資本與人才:誰輕誰重?資本追著人才跑、為人才服務。從投資企業、投資項目、投資股票,到投資人才。和君資本,你往哪里跑?追著人才跑。

第五,組織與人才:誰輕誰重?人才重於組織,組織適應人才的需要,而不是人才適應組織的需要。原來從哈佛搬過來的經典管理邏輯是:戰略—組織—人力資源,戰略決定組織,組織跟隨戰略,人力資源適配組織。現在看來,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管理邏輯:人才動起來,組織跟隨人才,組織適配人才,戰略和組織都圍繞人才轉。

第六,關於人力資源管理,要轉向人才經營

1.跳出或更新“管理”概念,致力於人才最大價值和最大效能的發現和發揮。組織圍著人才轉。

2.要不局限於員工,而是全社會範圍用才,從註重“為我所有”轉向“為我所用”,建立開放的人才生態圈(小米的粉絲參與產品設計、邏輯思維的會員營銷、碧桂園的全員銷售、行業私董會、和君的APP微智囊等)。

3.基於大數據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應用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記錄和積累員工個性數據,依據數據對員工進行個性化管理。例如谷歌的HR在內部建立了多個數據收集平臺,借此觀察員工的工作習慣、日常行為等,據以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舉措。對員工的考核、薪酬、福利和培訓,都依據數據給予個性化對待。

4.人力資源這門學科的基礎假設正在發生改變,從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到 talent development。

第七,關於時代:我突然意識到,所謂“時代”,不是時間概念,是代際概念,是人群概念。人的代際更替,催生商業的新陳代謝、更新換代。新生代企業來自於新生代的人。不能抓住新生代的人,就別指望老企業實現轉型和新生。

結論:一切要回到人才、服務於人才。

給人才以機會和平臺,才是組織的前途所在、資本的收益所在、事業的生生不息所在。

企業家心中或辦公室要掛三幅圖:業務版圖、組織版圖、人才版圖。如果只能三選一,那就掛人才版圖吧。

有心的同事會註意到,我這幾年來的管理思維有一個演變軌跡。

以前我喜歡談戰略,我的主要思想和觀點,我跟客戶溝通的主要話題,大多是關於戰略的。在戰略分析和洞察上,我還是有一些心得,給很多企業提供了服務,驗證了效果。

後來,我經常談論組織,對合夥人、對弟子、對企業家,我不斷地強調要從做業務轉向做組織,明確地提出了和君人的成長路線:優秀的讀書人—合格的職業人—業務能手—職業高手—組織領袖,成為組織領袖才是個人發展的登頂。有一個狀況我看得很明白:很多企業的發展,瓶頸就在老板完不成從業務能手到組織管理的角色轉變。請大家到和君的E-learning中心點播和君商學院的一堂課程,我講的《一步步長大:民企組織發育和建設十九條》。這堂課,濃縮了我關於組織管理的深切體會。和君總裁班的很多企業家說他們反複點播收聽,越聽越有感覺,越聽越有滋味,特別命中要害。

今年開始,我經常談論人才。我今年給幾個上市公司出管理建議,都是從“人”上發力的,客戶來找我談戰略的,我跟他談人,客戶來找我談組織的,我也跟他談人。在人上發力,人動起來,組織跟著動,戰略跟著動,效果很好。我開始拋棄“戰略→組織→HR”的管理邏輯,而啟用“方向→HR→組織→戰略”的管理邏輯。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我也有新的認識,從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轉向了Talent Development,從MAB教學的人資管理轉向了人才管理或才能開發。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萬達電商估值200億 半年翻四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76

Img407533001

萬達集團1月4日晚間披露,境外兩家互聯網投資基金作為投資人,出資10億元,獲得萬達電商5%的股份。這兩家投資人分別是盛科有限公司及香港虛德仁道電商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後分別持有萬達電商3%和2%的股份。

萬達集團表示,萬達電商估值翻了4倍,達到200億元,創造了新創立電商公司的估值紀錄。萬達電商8月創建時估值為8.14億美元。

此前,萬達集團持有萬達電商70%股份,而百度和騰訊分別持有15%的股份。

萬達電商的目標是與阿里巴巴進行競爭,將萬達的零售商業擴張至互聯網,融合線上線下的消費者。萬達計劃將產品介紹推送至周邊客戶的手機,以此吸引顧客前往商場消費。

萬達集團在中國擁有超過100個萬達廣場,全年客流量達到15億人次。

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表示,他相信線上線下支付和市場推廣的融合是中國零售業的未來。這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觀點相反。馬雲認為,實體零售業最終將被互聯網所取代。
王健林在2013年甚至要求馬雲和他打賭,中國電子商務銷售額能否在10年內超越傳統零售。馬雲沒有接受這個1億元人民幣的賭局。

去年12月,萬達商業地產正式登陸港交所,募集資金37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66

金主出手 委內瑞拉宣布與中國達成200億美元雙邊協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60

QQ圖片20150108074654

正在北京訪問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周三宣布,已經與中國方面達成一組新的雙邊協議,將為委內瑞拉帶來亟需的200億美元資金。這些雙邊協議將以能源、工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為中心,但是沒有給出更多細節。

由於油價暴跌,委內瑞拉經濟遭受重創,而馬杜羅在委內瑞拉的支持率已經有所下降。現在,高企的通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嚴重短缺讓委內瑞拉接近癱瘓。各大超市的貨架早已被民眾掃蕩一空,連購買肥皂都成了難題。

馬杜羅本次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該國困境重重的經濟尋求資金支持。政治策略評估機構歐亞集團的拉丁美洲事務高級分析師Risa Grais-Targow說:

在獲知更多細節之前,協議的影響力還難以明確,而且從過往的歷史來看,這類協議的實施總是過於緩慢。不過協議達成本身已經顯示,中國還是打算繼續支持委內瑞拉。

Risa Grais-Targow在周三的客戶報告中寫道,“這是因為中國已經在委內瑞拉有很大風險敞口,而且很擔心委內瑞拉政治局面會有變更。”

中國在過去幾年成為了委內瑞拉的最大債權人,2007年以來向委內瑞拉提供了約500億美元貸款,以換取原油出口。

委內瑞拉目前每天向中國發出超過50萬桶原油,其中的近一半是用於償還貸款的。由於擔心委內瑞拉會有數十億美元的債券違約,中國在2014年下半年宣布放寬貸款的償付條件,並承諾會提供更多幫助。

在結束中國行程之後,馬杜羅還將前往沙特阿拉伯和其他OPEC國家商討油價問題。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經提到,在宣布出訪時,馬杜羅表示:

我要開始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程,面對國家收入的下降。本次OPEC之行,我將試圖建立一個恢複油價和加強組織的戰略。

委內瑞拉在2014年11月的OPEC會議中提議降低產量以提升價格,但是沒有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支持。在沙特阿拉伯的主導下,這個合作性壟斷組織決定維持產量以保護它們的市場份額,從而打擊美國的頁巖石油生產商。

華爾街網站此前介紹,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本周一表示,油價暴跌是美國的陰謀,旨在摧毀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馬杜羅在電視直播中稱:

你知道現在正在進行石油戰爭?戰爭有一個目標:摧毀俄羅斯。這是一個戰略計劃,也針對委內瑞拉,試圖破壞我們的革命,導致經濟崩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