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雲端:向保八說不

1 : GS(14)@2012-03-08 23:28: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361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86

金融雲端:賣衫發過李嘉誠

1 : GS(14)@2012-03-12 23:06: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47799
2 : GS(14)@2012-03-12 23:08:09


3 : GS(14)@2012-03-12 23:08:42

柳井正向黎智英取經


當然,這幾年成衣品牌估值急升,應該還有宏觀的因素,像新興市場的經濟崛起,對價廉物美的服裝帶來龐大需求,而發達國家的中產在金融風暴後大量向下流,他們的消費力降低,更加注重 Value for Money,亦促成了 Zara及 H&M等品牌的冒起。
成衣零售不僅造就了兩名歐洲首富,身家 100億美元、在富豪榜排名 88的日本首富柳井正,也是因創辦 Uniqlo上榜的。說到這裏,我感到很納悶,點解?因為柳井正在他的著作《一勝九敗》中曾提到, Uniqlo的商業模式,其實是向香港取經的。他提到在 1986年參加了一個來港考察團,看到佐丹奴( 709)的 Polo衫,價格低但品質很好,心想:「這就是我想要的。」還專登拜會了同齡的佐丹奴創辦人黎智英。「乍一看,總覺得他是一個很一般的人,沒有想到他居然能成就如此大的事業。於是我就想:『他能做到,我沒理由做不到。』」
香港品牌未到世界級

他說,從黎智英身上,學到「做生意是沒有國界的,生產和銷售也是沒有界線可分的。」從此,他便開始了外判生產予內地、開發自主品牌的生意模式。
柳井正的首富之路提醒我,香港也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香港很多富豪,昔日也是以紡織成衣起家的,他們也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利用廉價生產力的廠家,並且建立了極有效率的供應鏈及採購渠道。奈何在 Zara、 H&M及 Uniqlo的老闆晉身首富行列的同時,本來最有希望的地道品牌思捷( 330)卻要從國際市場大舉收縮,並在重傷中學習重新站起來。佐丹奴( 709)、 I.T( 999)、米蘭站( 1150)雖然各自大放異彩,但邁向世界級品牌之路仍然甚遠。
那些年香港曾經做得好的產業,為甚麼慢慢地走下坡?這些可不是低增值產業,是證明會發大達、好過做地產的產業!唐英年早前呼籲憎人富貴的青年反問自己:「為何我做不到下一個李嘉誠?」我更希望,港人可以出到自己的柳井正、 Ortega同 Perss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66

金融雲端:李澤鉅變民主派

1 : GS(14)@2012-03-13 23:45: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513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94

金融雲端:我仲信蘋果

1 : GS(14)@2012-03-19 23:42: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683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19

金融雲端:內銀伸手強迫症

1 : GS(14)@2012-03-21 23:29: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75579
2 : GS(14)@2012-03-21 23:30:07


3 : GS(14)@2012-03-21 23:30:34

既然已經是暴利中的暴利,照計滾存的盈利已經足夠壯大核心資本,為何還要頻頻向股東伸手呢?最重要的關鍵,原來是財政部,財政部透過滙金持有幾隻內銀股的控股性股權。過去滙金需要拿內銀的股息,去填補金融改革過程中衍生的義務如共管基金缺口等,故此內銀的派息比率在 2008年一度高企至五成,這幾年才逐年遞減,讓銀行可運用更多盈利去充實資本。
早前滙金公佈,支持工行( 1398)、中行及建行( 0939)把派息比率,由 40%減至 35%,有分析員即刻算出,四大行可因此增加資本近 300億元。

股東力撐乃感情用事

即使讓銀行可以保留更多「私己錢」,我仍擔心這個資金缺口不易填補,內銀的暴利已成為被針對的對象,內地要求改革利率制度的呼聲日高,十八大中共新領導層換班後,利率很大機會將引入更多的競爭及更大的彈性,內銀目前的超高息差將會受壓,令盈利增長減速。沒有暴利,銀行必須盡快建立一套市場主導的風險管理系統,改善貸款質素及資產回報,避免壞賬對資本的侵蝕。
過去內銀不斷伸手,仍然有一批擁躉,是基於盈利增長夠快,抵銷每股盈利的攤薄效應,甚至能支持股價的升值,但隨着內地經濟不再保八、盈利的放緩、派息比率下跌,及更嚴格的新資本要求,股東仍願意隔年解囊鼎力支持,肯定屬於感情用事的類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65

金融雲端:當張震遠 遇上普京

1 : GS(14)@2012-03-24 16:51: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828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16

金融雲端:不怕硬着陸,只怕陰乾

1 : GS(14)@2012-03-28 00:28: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938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73

金融雲端:「英」式國進民退

1 : GS(14)@2012-03-29 00:15: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976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92

金融雲端:我最喜愛的新加坡企業

1 : GS(14)@2012-03-31 17:52: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047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18

金融雲端:港鐵坐擁無敵 iBond

1 : GS(14)@2012-03-31 17:56: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01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