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出口大幅增加,對國際鋼鐵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鋼鐵出口852萬噸,同比暴增73%,創歷史新高。
由於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國內需求不振,中國鋼企開始努力向國際市場尋求出路,試圖通過出口來彌補國內市場的缺口。
中國海關發言人鄭躍聲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一些地區的鋼材已經跌到“白菜價”。
雖然中國大多數鋼鐵主要是出口到亞洲地區,但通過價格的連鎖反應和全球的鋼貿流通讓歐美也感受到了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美國鋼鐵協會高級副總裁Kevin Dempsey的話稱:“美國鋼鐵業正面臨全球大量進口鋼材的挑戰。我們正在看到一些美國經濟複蘇的跡象,我們所有的鋼鐵消費增長都是來自於進口,這其中就包括來自中國的鋼材。”
據倫敦金屬咨詢公司CRU的數據,自今年一月以來,全球鋼材價格平均下跌了7%。
不過,至今為止美國的鋼材價格下降相對溫和,對中國的抱怨還不多。自今年年初,美國熱軋鋼板的價格只下降了5%,而歐洲和中國分別下降了13%和17%。
根據彭博的數據,美國鋼材的價格與國際鋼材價格的差價已經達到40個月最大水平。
據投行麥格理估計,今年前八個月美國凈進口鋼材同比暴增66%,已經引發了行業和工會對相關國家的抱怨。美國鋼鐵行業紛紛呼籲對墨西哥、韓國等采取更多反侵銷措施。
不過這種有針對性的措施對中國的用處可能不大,因為中國的大多數鋼材並沒有直接進入美國,而是通過上述國家間接流入。
在中國忙於應對產能過剩之時,印度的鋼鐵消費卻可能以五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今年的4-9月,來自中國的鋼鐵進口已經同比翻了一倍。
據路透報道,今年4-9月,出口至印度的鋼鐵跳增33%至419萬噸,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大增108%至134萬噸。
莫迪自今年5月高票當選印度新一任總理以來,就被寄與改革厚望,並被人拿來與中國的鄧小平相比。目前莫迪大舉推動基礎建設,並致力於讓印度成為出口大國,這些都可能會極大的提高印度的鋼鐵需求。
鋼鐵商JSW預測,截至明年3月31日,印度的總鋼鐵進口量可能增加近一倍至900萬噸。國際鋼鐵協會預計2014年印度的鋼鐵需求將增長3.4%至7620萬噸,2013年增幅為1.8%,2015年有望進一步增長6%。
路透報道提到,隨著莫迪推進標誌性的“印度制造”倡議提振工業,很有可能導致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鋼鐵湧入印度。
印度鋼鐵部下屬一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A.S. Firoz對其表示,印度生產一噸建築用鋼筋的成本可能要比中國最高多出244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中國一個月的產量比印度九個月的產量都要高。而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每年的鋼鐵產能過剩約1億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中國忙於應對產能過剩之時,印度的鋼鐵消費卻可能以五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今年的4-9月,來自中國的鋼鐵進口已經同比翻了一倍。
據路透報道,今年4-9月,出口至印度的鋼鐵跳增33%至419萬噸,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大增108%至134萬噸。
莫迪自今年5月高票當選印度新一任總理以來,就被寄與改革厚望,並被人拿來與中國的鄧小平相比。目前莫迪大舉推動基礎建設,並致力於讓印度成為出口大國,這些都可能會極大的提高印度的鋼鐵需求。
鋼鐵商JSW預測,截至明年3月31日,印度的總鋼鐵進口量可能增加近一倍至900萬噸。國際鋼鐵協會預計2014年印度的鋼鐵需求將增長3.4%至7620萬噸,2013年增幅為1.8%,2015年有望進一步增長6%。
路透報道提到,隨著莫迪推進標誌性的“印度制造”倡議提振工業,很有可能導致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鋼鐵湧入印度。
印度鋼鐵部下屬一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A.S. Firoz對其表示,印度生產一噸建築用鋼筋的成本可能要比中國最高多出244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中國一個月的產量比印度九個月的產量都要高。而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每年的鋼鐵產能過剩約1億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鋼鐵出口創紀錄,迫使外國競爭對手降價。從韓國到南非的競爭對手都在抱怨,可能會引發貿易戰。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鋼鐵產量占全球的一半,今年鋼鐵出口有望達到8000萬噸。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至近20年來新低,中國鋼鐵生產商加大了對其他市場的出口,但這可能會加劇貿易局勢的緊張程度。
攀鋼集團進出口部門主管Luo Yongdong告訴彭博:
可以確定,(鋼鐵)出口的這一趨勢將會延續至明年。結果是,貿易糾紛也會加劇。
河北鋼鐵集團唐山分公司稱,本周將開始對拉美國家首次出口汽車板。同時,宣城分公司已於11月7日對日本首次出口硬線鋼。
怨聲載道
日本東京制鋼(Tokyo Steel Manufacturing)的總經理Kiyoshi Imamura表示,中國規模龐大的鋼鐵出口量將達每年1億噸,相當於日本一年的全部產量。日本為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國。
據彭博社報道,日本神戶鋼鐵公司(Kobe Steel)與韓國浦項制鐵公司(Posco)曾抱怨如洪水般湧入的中國鋼鐵搶占了他們的市場份額。中國的鋼鐵也一度堆積在印度和非洲的港口,以致當地生產商不得不向本國政府尋求幹預。
此外,中國鋼鐵的出口遠至美國,美國九月份的鋼鐵進口量增長50%。而出口至臺灣和印度的鋼鐵量,增幅超過四倍。
中國最大的鋼鐵行業研究公司Mysteel.com的分析師Wei Zengmin表示,在東南亞市場上,中國生產商因成本低廉而得以以超低價格出售某些鋼鐵產品;其價格比韓國的低40-50美元/噸,比日本的低100美元/噸。
該分析師認為,這不僅僅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廉,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鋼鐵生產的規模。中國鋼鐵生產商之間競爭激烈,使得他們不得不壓縮利潤,降低價格。
出口創紀錄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月末介紹過,海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鋼鐵出口852萬噸,同比暴增73%,創歷史新高。
由於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國內需求不振,中國鋼企開始努力向國際市場尋求出路,試圖通過出口來彌補國內市場的缺口。
中國海關發言人鄭躍聲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一些地區的鋼材已經跌到“白菜價”。
雖然中國大多數鋼鐵主要是出口到亞洲地區,但通過價格的連鎖反應和全球的鋼貿流通讓歐美也感受到了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美國鋼鐵協會高級副總裁Kevin Dempsey的話稱:“美國鋼鐵業正面臨全球大量進口鋼材的挑戰。我們正在看到一些美國經濟複蘇的跡象,我們所有的鋼鐵消費增長都是來自於進口,這其中就包括來自中國的鋼材。”
據倫敦金屬咨詢公司CRU上月的數據顯示,自今年一月以來,全球鋼材價格平均下跌了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新華網》報道,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鋼鐵集團4家債權人對海鑫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著海鑫集團破產重整進入法律程序。山西省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海鑫鋼鐵自今年3月18日全面停產以來,已將近8個月。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鋼鐵產能500萬噸,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也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由於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以及內部管理等因素影響,海鑫集團從去年年底開始資金吃緊,並於今年3月18日被迫全面停產。
上位11年之後,李兆會到底是如何從風光無限的山西首富走到破產地步的?
意外上位,成績斐然
李兆會接班的故事這些年來已經廣為流傳,中間故事的曲折性和戲劇情節甚至都能在中國歷代小說家的敘事里找到範本。
李家被外界稱為山西豪門,首先興起於李海倉的奮鬥,等到2003年海鑫鋼鐵已經發展成為資產規模超過40億元的地方支柱企業。但是在2003年的農歷新年之前,李海倉在辦公室突遭槍殺。然後在爺爺的主持下,對接班沒有絲毫準備的李兆會被迫“黃袍加身”成為海鑫集團的董事長。
李兆會最初展現出不負眾望的樣子。媒體統計稱,李兆會接手海鑫鋼鐵第一年,海鑫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成為海鑫發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等到2004年,李兆會指揮的海鑫入股民生銀行成為第十大股東更是顯露出海鑫集團全面開花的良好發展態勢。
而在2010年1月25日,迎娶明星車曉,更是讓李兆會迅速被社會知曉。當地傳聞,彼時海鑫集團每個普通員工都收到了500元的紅包,而海鑫集團的員工數量多達9000余人,從北京請來的婚慶公司將整個縣城布置得比春節還熱鬧,處處張燈結彩,婚禮總共造價500萬元。
宮廷式內鬥,李兆會失敗的多元化嘗試
雖然有接近李氏家族的知情人曾表示海鑫集團創始人李海倉也不常在運城當地,海鑫鋼鐵當時主要由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幫助李海倉打理。但是據知情人反映,李兆會接班後他們的叔侄關系並不融洽。
緊接而來的事實則是李兆會先是將創業元老、海鑫集團副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辛存海調離權力核心,之後,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也被巧妙地“趕走”。
隨後,李兆會請來了自小與自己關系最近的“六叔”李文傑,此後很長時間內李文傑都是海鑫鋼鐵的實際掌舵人。2009年之後,李文傑逐漸從海鑫的管理層消失。現在,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被海鑫集團內部認為是實際上的控制人,她控制著公司的財務大權。但李兆霞目前已在上海結婚生子,回公司的時間很少,只在出現重大問題時才會露面。
和公司核心管理層地動山搖相比,李兆會則淡定的醉心投資業務。
2004年,李兆會以海鑫實業名義,以每股3.7元、共5.9億元接手民生銀行1.6億股,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這也是李兆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投資,海鑫實業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點,拋售了手中民生銀行近1億股,套現超過10億元。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海鑫實業分別買進興業銀行541.70萬股、中國鋁業541.47萬股、益民集團297萬股以及魯能泰山(現為新能泰山)716.65萬股,但均無亮麗成績。
李兆會還入股過光大銀行、大連銀行、民生人壽、興業證券、山西證券、銀華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但大多數是快進快出。
此外,海鑫曾斥資億元於2009年在北京建設了中國第一家兒童體驗城,於2012年在青島建設了第二家,還將在成都、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布局;同時,還將在動漫、玩具以及兒童醫藥、服裝、教育等相關方面延伸發展。
這些多元化項目和資本市場投資無疑是投入了巨額資本,但是就目前海鑫破產的結果來看,這些“不務正業”的舉措並未改變其最終命運。
略有嘲諷意味的是,李兆會和車曉的婚姻也在海鑫的風雨飄搖中走向終點。
時也?命也?
海鑫為什麽會從一個鋼鐵巨人淪落到如今的破產結局,各種的原因可能一言難盡。市場、政策和資金各種因素,包括公司自身的決策失誤都不能逃脫幹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鋼鐵市場大環境的由盛轉衰很容易從海鑫中得到縮影。
早在2006年第一季度,全國鋼鐵企業大面積的虧損。李兆會面對這場嚴峻考驗,不但沒有減產,而且還在擴大生產規模,從2005年下半年鋼價下滑開始,李兆會將父親留下的舊高爐和煉鋼爐都拆了,重建新爐。
而自2006年以來,海鑫鋼鐵多次被國家環保部、山西省環保廳等部門通報批評或督辦整改違規項目。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鋼鐵行業受到波及,海鑫鋼鐵停產達半年之久。
雖然2008年之後的四萬億一度讓鋼鐵行業的崩盤進入“緩刑”狀態,但是浮華背後的泡沫並不會因此自行消失。
從2012年至今,鋼鐵行業明顯的產能過剩更是讓很多鋼鐵企業難以生存。以2012年為例,當年全球鋼鐵廠的總產能為18億噸,但總的鋼鐵訂單將只有15億噸。並且,鋼鐵廠非但沒有進行整合和提高效率,反而在建設更多產能。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2011年末,中國鋼鐵行業的總債務余額為4000億美元(約2.5萬億人民幣)——這相當於一個南非的經濟規模。而根據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一些大型鋼鐵廠中,一廠的負債規模就高達兩千億到三千億元人民幣。
而2013年的信息則顯示,盡管當時房地產有所複蘇,但是中國鋼鐵產量卻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所謂的調控,並無法徹底消除此前留下的後遺癥。
中國自己的鋼鐵產業正在經歷一場走向懸崖的危機,並且不知何時是大限,只知道這個冬天會很冷。而作為這場危機中的一份子,海鑫只不過一個小小的棋子而已,來去並不由自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受中國房價跌幅加深,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中國鐵礦石和鋼鐵期貨價格今天創下歷史新低。中國是鋼鐵和鐵礦石的最大消費國。
今日公布的10月中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幾乎全線下跌,只有鄭州房價持平,其他城市則盡數下跌。而在70個城市中有67個城市價格同比下滑,前值為58個。
中國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跌2.6%,跌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大連商品交易所5月鐵礦石期貨DCIOcv1跌3.9%,收在每噸487元人民幣的跌停板,為2013年10月該交易所推出鐵礦石期貨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The Steel Index的數據,指標鐵礦石現貨價格周一下跌0.5%,報每噸75.10美元,創5年新低。
一名山東交易員向路透社表示,跌破500元人民幣支撐位之後,大連鐵礦石期貨湧現出更多賣盤。該交易員並預計,鐵礦石期貨在實現反彈之前還將進一步下探480元人民幣水準。
價格已在500元人民幣附近維持了兩周左右,今日終於跌破。大家認為市場將進一步走低,因為供應遠高於需求。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花旗上周發布報告稱:“考慮到需求疲弱和供應不斷增加,我們預期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
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下滑也拉低了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下跌3.1%,收於每噸2442元人民幣,盤中一度觸及2431元的紀錄低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對於中國通過將產能轉移至海外來解決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分析師們表示質疑。
如圖所示,彭博社比較了2013年河北鋼鐵以及10個國家和地區的鋼鐵產量。中國去年的鋼鐵總產量為7.79億噸,比圖片中其余國家產量加起來還多,7倍於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
今年9月,河北鋼鐵在南非啟動了產能500萬噸的鋼鐵項目投資。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這一產能相當於南非去年產量的2/3,非洲大陸產量的1/3,卻連河北鋼鐵產量的1/10都不到。
據新華社,南非鋼鐵項目設計年產規模500萬噸,分兩期建設:一期長材300萬噸,計劃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年底前投產;二期板材、H型鋼或鋼軌200萬噸生產線,計劃2019年投產。
對於河北鋼鐵的計劃,南非資產管理公司Momentum 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經理Wayne McCurrie向彭博社表示,“我覺得很瘋狂。南非的鋼鐵產能已經很充足了,南非經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大幅增長的”,賣給其他國家的運輸成本又很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3日在河北省指出,中國鼓勵國內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優勢產能以投資、租賃、貸款等多種方式轉移到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東盟國家,實現互利共贏。隨後,河北省表示將在2017年和2023年之前,分別把500萬噸和2億噸產能轉移至海外。河北省是中國第一大鋼鐵生產地區。
研究公司Mysteel首席分析師徐向春告訴彭博社,“在海外建設產能巨大的鋼鐵廠並不現實,500萬噸在中國很平常,但是海外市場仍然很難吸收這些產能。將產能轉向海外不能成為解決產能過剩的主要方法”,而且和政府保證就業以維護社會穩定的承諾不符。
河北鋼鐵公關部主管楊海霞在電話中告訴彭博,公司的項目是“基於對南非及其附近市場的調查的”。“產能向外轉移有利於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全球化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主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 這筆高達8億元的搬遷獎勵很可能使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601005.SH,下稱“重慶鋼鐵”)在2014年度扭虧為盈。
12月20日,重慶鋼鐵發布公告稱, 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渝富集團”)、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鋼集團”,重慶鋼鐵的第一大股東)在12月19日共同簽署《搬遷獎勵協議》。
渝富集團在協議簽署後2日內一次性向公司指定的銀行賬戶支付人民幣8億元,作為渝富集團對公司積極配合搬遷、提前完成搬遷目標所給予的獎勵。
重慶鋼鐵的賬面上增加了8億元巨額現金後,加上此前的變賣公司資產、土地和下屬子公司股權,很有可能在2014年度扭虧為盈,洗去年同期高達20億元的虧損。
一位重鋼集團中層幹部向經濟觀察網透露,三年前,重慶鋼鐵就開始搬遷,重鋼集團原租賃給重慶鋼鐵7446.22畝老廠區土地,按照協議由渝富集團收購儲備,並約定提前實現土地儲備會依據有關規定予以獎勵。執行過程中,重慶鋼鐵及時停產、拆除、搬遷,渝富集團因此獲得了重慶主城的一個超級大的黃金寶地。
2013年9月27日,一宗原重慶鋼鐵廠區大渡口60畝土地以7億元總價拍出,每畝單價1173萬元,創出大渡口地區土地售價新高。
搬遷之後的幾年來,重慶鋼鐵因為鋼鐵行業不景氣,陷入虧損,只有通過不斷的變賣資產和出售子公司股權來扭轉困局。
在相關的利好公告刺激下,重慶鋼鐵今日盤中突破新高,每股最高價格觸及4.16元,漲8.05%,但最終以每股3.74元報收,跌2.86%。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周二表示,公司可能要到2020年才能實現盈利,屆時年銷售量有望達到50萬輛。該消息公布後,特斯拉股價盤後下挫8%。
Musk強調公司並不追求短期利益,將繼續投資基礎設施和有增長前景的新車型。特斯拉將在今年夏天發布已經延期很久的Model X車型,同時更加便宜的 Model 3也預計將於 2017 年上市。目前的 Model S 電動車較低配置售價在65萬元人民幣左右,預計Model 3能夠降低到 50萬以下。
獨立汽車行業研究員Maryann Kelle向彭博表示,“2020年才能產生盈利的消息讓投資者感到失望。此前市場預期特斯拉將在2017年或者2018年產生利潤。”
Musk此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特斯拉在中國地區銷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充電要求有所誤解。目前特斯拉正在積極爭取,希望可以被列入享受中國政府支持和補貼的電動車品牌名單。但他不願就相關談判的進展置評,因為這個話題非常敏感。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70 座城市,擁有 700 多個充電樁,算下來平均每個城市 10 個充電樁,零散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除了設置零散的目的地充電樁,Musk計劃與聯通和SOHO中國合作,在中國主要城市建立更多“超級充電站”。
周三盤前特斯拉股價大跌超過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