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年股票首選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3/12/2014.html
上個月,在一次工商管理畢業同學聚會中,有同學問我明年港股的心水股票,明知她們有專業學識,對匯豐、港交所、新鴻基地產等藍籌股沒有多大興趣,對炒賣細價股也不熱衷,故此我給她們三個股票號碼:3888、 268 和1211,并說出我的理由和看法。

我喜歡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選股重點和原因,令普通水平的股民明白。如果花了三分鐘都不能令股民明白,我會懷疑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可能太複雜,投資風險會高很多。

我說:

「金山的大股東雷軍同樣是小米的創辦人兼大股東,小米手機在國內爆紅,銷售量已經超過萍果的iphone,金山未來和小米必然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另外,金山網絡和WPS的用戶人數不斷快速上升,未來商業化的潛力巨大。」

「金蝶是國內云管理服務的龍頭,云之家成立短短兩年,用戶人數已經超過百萬,未來很有機會成為企業版的微信,如果您要和公司同事溝通和協同工作,一定要上云之家。」

「比亞迪是國內電動車生產的龍頭,擁有電池電子電機技術,未來的環保大趨勢肯定是電動車取代部份傳統的汽油車,在國策的支持下,比亞迪前景秀麗。」

同學聽后都大感興趣,并即時抄下該三個號碼,我希望她們明年的股價表現不會令人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97

答股問(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30.html

最近兩個月有股民問以下問題,我把答案整理,跟大家分享。

問: 對於恒大地產,我不大同意鍾SIR 的睇法,我有研究內房股的年報,也持有少量的恆大股票。首先談企業管治,我不否應恆大欠缺透明,人人看法也不同,我不多說了。但如果有認為研究恆大年報的人,大概可以理解管理層的動作。
當然,這也是我睇法的偏差,並不代表真實;說不定管理層搞財技而我在自欺欺人。

首先故事要由2010年開始講起,恆大在2010年開始發圍,大範圍地囤積2,3,4(大部分3,4線)城市的土地,剛巧2010 年一線城市經歷調控;所以恆大在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爆發增長。

而公司激進的風格大量囤積了3,4線城市的土地;把大量的資金(土地$,開發$)囤積在3,4線城市,也因其激進使公司成為了一個不可停轉的機器,只要停止轉動(例:樓盤滯銷,房價大跌),就會非常大鑊,甚至倒閉。

而情況就2011年6月逆轉,三四線城市經過一輪好景後;大量消費力削弱下降,許多樓盤滯消,降價也無人問津,從2011年6月至年底的月銷售均價下降及量跌不難看出,恆大有事了。

三四線城的困境續至2012年,恆大的管理層也開始發覺問題;他們大概清楚以現有的土地儲備的位置(大量3,4 線土儲),如果不新增優質土儲(指2線或1線城市需求旺盛的土地),公司就慘了。因為恆大這機器會停擺,最後周轉不靈。
-而這正正解釋了2012年上半年恆大不惜不顧財務狀況,依然要不竭地買地。
-而也體驗了激進所帶來的禍。

直至2012年下半年,公司大舉拋售原有存貨,在十月十一月實現大量銷售。希望盡快拔身於泥沼中。追求資金回歸,用回歸的資金開發新增的優質土儲。

所以這正正解釋了為什麼2012年年報所顯示的應付脹大幅增加
-因為恆大不能完全放棄三四線城市的大量土儲(BECAUSE 土儲太多;船太難調頭),依然要把錢投進去開發
-又要把錢投進去新增的土儲中以維持銷售節奏和現金回款
而恆大的現金只有250億(中間有70億受限制現金,換言之只有180億左右可用,而管理層說過他們的內部現金安全線是130億)
以250億-130億(安全線)=120億的要應付770億的流動應付脹和190億的即期債項,是極度危險的。
所以公司配股和停派息的原因是我認為可以理解的。

觀其2013年半年報,恆大的確有改善;雖然財務狀況也不見得好;以410億現金vs810億的應付脹及280億的流動負債。所以,如果說因為財務改善補派股息,也並非說不過去。

可是,恆大自身的問題可能體驗在今年和明年...
答: 很好的分析,這是股東應有的關心。

如您所說,恒大轉投二線城市有點為勢所逼!她要保持每年1000億元人民幣合約銷售,必須進入二線城市,因為現時三四線城市的需求跟本沒有那么大!

明知在二線城市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恒大只是換取時間,等待幾年后,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慢慢增加,到時的銷售便會好很多!

我認為短期恒大的股價還會落后同業!

問:鍾SIR 的睇法我同意,的確恆大在一線城市快速開發,快速銷售的策略未必行得通。因為一線城市對住宅的要求相對高,恆大的房子我有做過研究-大家對恆大的意見是能住,但質素不算好-相對萬科中海質素還是有點差別。算是中低吧。

但我認為恆大是有心打入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的,從近來找清華,哈佛明顯有心提昇質素和效率。而實際上光靠三四線市場是不可能支持到恆大的五年計劃的。所以恆大打入一二線城市是必需的。

而我上文所說,恆大今年和明年有2個計時炸彈,就是在2013年280億的即期債及2014年330億即期債;我不認為恆大有能力只依賴自身銷售回款還債,即是有能力,完全去除杆桿也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因為會流失不少投資機會,最好的辨法就是再發債將""部分""債期拖後,"部分"債靠自己的銷售回款償還,以去除部分杆桿,降低負債率。

而近來的恆大8.75%5年期10億美元債就一部分地實現我的看法。以從未來1-2年看,我認為恆大可能還需要再發1-2次債,恆大應該在這時候努力降低負債,扮靚財務比率,降低發債成本。

而有些朋友認為恆大派息又發債,放水又抽水,不知所謂;小弟淺見應該把這看成2件獨立沒有關係的事件,因為恆大的發債不是該不該發債的問題;而是幾時發債。

恆大企業管治的問題,看完鍾SIR的文章我有啟發;細心思考一下,我覺得是和主席的風格有關係,但無論如何,以恆大這種規模,這種管治還是難以接受的。

恆大我還是會繼續持有,因為貨量不多,即使他關門大吉,也蝕一點已而:就看看他未來會不會有所作為吧~~~ 呵呵 大手持有.... 就免了-_-

答:做她的債主好過做她的股東!

問:德昌是工業股,現價預測市盈率(2014年3月年度)12倍似乎比較高吧?

答:不算高,但不便宜,只宜持有,不宜買入

問:鍾師兄,今年你選了很多牛股,現時收益率多少?

答:今年整體的收益不錯,超過30%,大幅跑贏恒生指數5%的升幅,我很滿意,但不會自滿,明年會更加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今年貢獻最多利潤的股票包括金山、金蝶、比亞迪和廣汽,不知她們明年的表現會怎樣?

問:金蝶已下跌至2元以下,怎麼辦,好擔心,請给一點忠告,它有机会上望多少?

答:股神畢菲特說:"In the short run, the market is a voting machine but in the long run it is a weighing machine."

我認為短期的價格波動可以不理,最重要看公司的基本因素有沒有變化。

從已知的數據,我看不到金蝶的基本面在惡化,反而覺得她的云之家on the right track。

投資要做3件事,挑好的行業、挑好的企業、在合適的價格買入并長線擁有。

我覺得金蝶正處於前景美好的互聯網行業,大有機會成為云管理的龍頭,長線投資者要做的事情便是趁股價回落的時候買入,而不是股價下跌的時候恐慌性拋售,除非您是短線的炒家。

問:金蝶爆升,這次它会到什么价位才歇一歇?

答:金蝶能跟互聯網兩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合作,證明她的產品優良可靠,有了這兩個平臺,未來金蝶的軟件銷售肯定急升!不要太短線,我只知道金蝶未來的發展空間無限。

我去年買入金山的時候是4港元以下,我也不知道今年她會升到20港元以上,升幅超過4倍!

同樣地,現在2港元買入金蝶,目標價不是 HK$2.2、2.4、2.6... 應該以倍數計,不然便無需買入科網股了。

問:金山於27/12/2013 收市後發出四個通告,你認為對金山有如何正面效應?

答:對金山來說,進一步加強和騰訊、小米的合作當然是好事!

其中,為小米提供云服務將會大幅增加(從2013年的4百萬,增加到2014年的4千萬,2015年再增加到6千萬)。

但值得留意的是:2014年金山從騰訊的收入將會減少近8成(從Rmb99 Mn 減少到22 Mn),原因是不需要推廣SoSo Search Engin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98

順勢而行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3/blog-post.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03-4

上周,我跟兩位好朋友吃午飯,席間大談股票經,我們得出的投資結論是:「順勢而行」。

朋友甲是傑出的本地基金經理,以價值投資聞名,他肯定地對朋友乙說:「你去年至今一定是賺錢,因為市場很適合你這類趨勢投資者,只要買入并持有科網或澳門股便可以賺大錢。」

朋友乙直認不諱,說全靠金山軟件(3888.HK)為他帶來豐厚的利潤,4港元開始買入(當然是聽了我的推介),6港元加碼,持有一年多,20港元沽出大部份,少部份持有至今,其他股票組合成員表現不值一提。

朋友甲概嘆價值投資愈來愈難做,因為近年港股轉趨A股化,很多基金公司和證券商都請大陸人做基金經理和分析員,她們的優勢是比較熟悉國情,消息比較靈通,選股傾向著重講故事、國家政策和催化劑等因素,反而對傳統的估值方法并不太重視。只要有好的故事,她們并不介意用很高的市盈率買入,高買高賣!她們的積極參與令到熱門的板塊長升長有,傳統低估值的板塊(包括內銀、內房、內險等)卻乏人問津,惡性循環!

大勢所趨,我認為就算是價值投資者,在選股的時候,必須考慮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寧愿以較高的估值買入高增長的股票,好過以低估值買入沒有增長的股票。

我2014年的三寶-----金山、金蝶和比亞迪都是基於以上的原則挑出來的,至今為止,她們股價上升的趨勢沒有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88

股神的忠告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6.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03-6

股神「畢菲特」是我的偶像,他每年年報寫給股東的信,我必然會看,當中藴含了很多投資智慧。

今年也不例外,他寫出了投資股票的基本原則,我常試把重點概括如下:

- 投資者的焦點應該放在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它短期的股價波動,除非你是投機者,股神建議投資者嘗試不看股票機。(我承認這個很難做到)

- 聽取宏觀經濟預測或大市預測都是浪費時間。(我絕對同意,所以我從來不會預測恒指今年的目標是多少)

- 股價的波動只會為真正投資者帶來機會。當公司股價受到恐慌性拋售而遠低於其價值時,便是買入時機;反之,當公司股價出現泡沫式上升時,便是沽貨的好時機。

- 選股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圈」,減少錯誤。

- 不要理會股票經紀或名嘴的投資建議,因為他們的收益來源是你的交易佣金,而不是你的利潤,應該盡量把成本降低,不要經常買入賣出。

- 散戶的目標不應該是選對個別股票,而是分散投資,買入指數基金。(在香港,我認為盈富基金最適合散戶)。

- 甚麼時候買入指數基金最好?散戶應該長時間分段買入,不要因為壞消息而股價遠低於最高價的時候沽出。長遠來說,這個簡單方法的回報可以跑贏很多基金經理的回報(扣除高昂費用后)。

看完股神的忠告,我覺得自己聰明了一點,感覺良好。

順便一提,股神的公司巴郡目前持有比亞迪2.25億股(2008年入股,成本8港元),以現價51港元計算,市值115億港元,相當於15億美元。以市值排名,比亞迪已經打入巴郡股票投資組合的前15位(雖然只占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89

投資如做生意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29.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3-29

過去一個星期,股票市場出現「轉馬」的現象,基金和投資者沽出升幅大的股票(包括科網、澳門和新能源股),買入大幅落后的股票(包括內銀、內房和保險股)。不知這個轉馬行動會維持多久?

今天有位散戶朋友問我,他最近在3港元以上買入金蝶,現價下跌了,應否沽出止蝕?

這個問題非常難答,因為一般散戶買入股票都是沒有長線持有的心理準備,他們只追求短期的利潤回報。在沒有做足功課的情況下買入,股價下跌了便會恐慌,不知所措!

我嘗試引用偶像股神「畢菲特」的老師Benjamin Graham的投資理論(書名:Intelligent Investor)來解釋投資之道。

"Investment is most intelligent when it is most businesslike."

我的理解是:投資如做生意,應該長線持有。

我認為要找對一門好的生意投資非常困難(包括有前景的行業、優質的管理團隊和合理的價格),若然找到了,為何會那麼輕易放棄沽出?除非有人愿意付出很高的價錢洽購。試想想:假如你精心策劃投資一百萬經營一門出色的生意,明天有人出價90萬向你洽購,你會否愿意?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Price fluctuations have only one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the true investor - an opportunity to buy wisely when prices fall sharply and to sell wisely when they advance a great deal. At other times the true investor will do better if he forgets about the stock market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his companies."

我的理解是:短期的股價波動只會為真正的投資者帶來買入(股價大跌而估值便宜的時候)和沽出(股價大漲而估值昂貴的時候)的機會,投資者大部份時間應該專心研究公司的基本因素。

"You are neither right nor wrong because the crowd disagrees with you. You are right because your data and reasoning are right. "

我的理解是:當你的投資決定是基於背后良好的理念和數據支持,便不要理會群眾的看法,堅持己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68

答股問(三)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26.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3-26

最近三個月有股民問以下問題,我把答案整理,跟大家分享。

問:(2014年1月3日) Benny兄, 你點睇另一隻愛股廣汽2238?

答: 12月銷量141,895輛,創單月新高,全年銷量超過1百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1%,輕微超過分析員的預期。

今年銷量應該可以維持高增長(超過20%),唯一風險是中日關系緊張,會否擦鎗走火?

股價已調整20%,今年預測市盈率10倍,明年更低,估值合理,我會繼續持有她的股票。

問:(2014年1月9日)鍾師兄: 您好! 由yahoo 追蹤你的blog到宜家,一直並沒有留言.....
我亦從您的blog 處得知3888 & 268 的公司並作研究,購入股票並持有到現在.
我比較擔心金碟(研發&行政支出)我相信暫時國內IT服務行業比較困難找尋合適技術人員... (不過,股價已炒似支火箭) :)
希望鍾師兄能多些分享這兩間公司資訊與業績發佈會後感想...
謝謝!!!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答:恭喜恭喜!
難得自己做研究,賺了錢更開心!
買入好股容易,堅持長線擁有好股較難,我都在學習中。
傳統的ERP業務並不是我買人金蝶的原因,我認為重點應放在她的雲之家和雲業務,當然還有她跟阿裏巴巴的合作,如果成功,經濟效益會很大,因此我不會太擔心她研發和行政支出的問題。
建議繼續持有金蝶的股票,不要太早獲利。

問:(2014年1月17日)3888,268,1211升了很多,現價應否追入,作中長線持有?

答:中長線投資的話,我認為無需高追,等全年業績後再考慮是否值得買入!

問:(2014年1月30日)鍾兄,其實作為一個散戶,你認為是否應該自己進行投資? 因為我們的確在資訊上長期處於弱勢, 又無時間出席股東會, 咁點玩?

答:投資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情,長遠來說,大部份散戶多不能在股票市場賺大錢,主要因為他們未必懂分析公司的基本因素,和缺乏好的心理素質,往往高追熱炒而沒有基本面的股票,低迷的時候反而沒有興趣買入優質但短期不漲的股票。

我認為市場資訊算是公平,問題是您怎樣分析這些資訊。記得insider trading 是犯法的!

如果真的沒時間,買人指數基金回報可能比自己投資更好。但滿足感欠奉!

問:(2014年2月7日)金蝶得到你的守護,真好
何以每次創高位後,又是一輪大跌,請問?
閣下文筆流麗,說理易懂動人,莫非也是一位文壇老兵?
未來歲月,願你生活安穩大自在

答:股價趨勢還是向上,不必過慮!
跟金蝶業務最類似的公司是A股用友軟件,應該多留意她的業務和股價表現。
我的中文水平只是一般,只是寫出我多年來對股票的認識時,比較得心應手,絕對稱不上文壇老兵,見笑了!
謝謝您的祝福,現在正在努力做到財務自由!

問:(2014年2月8日)鍾兄,希望請教,金山 3888正計劃將其系統保安軟件業務分拆於美國上市,集資額介乎2億美元至3億美元(相當於約15.6億港元至23.4億港元)。這樣對金山長遠及短期有利或有害呢,集資額又是否偏低?
近期在下跌期間,成交亦減至兩億左右,這是否意味大戶不願在現水平沽貨還是熱情開始冷卻?

答:我認為分拆上市利多於弊。
好處:
募集資金發展業務;
增加KIS管理層的積極性,酬金回報跟股價表現掛勾;
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有助提高估值。
集資額應該足夠未來的資本支出吧!
估值高與低要看多一些財務數據,現在言之過早。

本人對技術分析不太著重,我認為股價長遠表現應該跟基本因素掛勾。
老實說,我不知道大戶在做什麼!收集還是派發?要事後才知道!

我只知道金山的基本面還是很好,投資者沽出的理由可能有兩個:股價大幅上漲後估值變得不便宜(今年預測市盈率27陪),或套現買人上升潛力更高的股票。

問:(2014年2月8日)以金山近數月過億的成交,你認為金山未來有否潛力進身藍籌,其市值及流動性要求是否足夠? 如進身藍籌,會否減慢股價的升值?
希望賜教。

答:金山市值不到300億港元,晉身藍籌言之尚早

問:(2014年2月28日)比亞迪股價已升上$51了,如未持有,現價可以追入作中長線投資嗎?

答:我認為比亞迪中長線仍然值得持有,但是高追就不必要了,等股價調整才買入比較合算。

如果有看我的微博,去年我建議投資者買入的價位是13港元,24港元和38港元!超過50港元,我不敢再建議買入了,原因很簡單,風險增加,安全邊際不夠!

問:(2014年3月7日)金蝶中期業績賺得不多,預測每股盈利能否支援它現在的股價,能否變成小飛豬?
末期業績前是持有,還是沽出?
請給意見

答:分析員預計全年賺1億元人民幣左右。

我認為重點不在過去,而是未來的前景,切勿用倒後鏡看股票。

我認為金蝶今明兩年對正互聯網的風眼,只要雲之家和雲管理軟件平臺做出成績,股價不難飛升!

建議繼續持有!

問:(2014年3月20日)現階段只選擇一隻股票加碼,金蝶還是比亞迪,請問?
能夠把自己得來不易的研究心得,摯誠展示,毫不含糊,直指目標,為怕投資者錯失擦肩而過的機遇,這是何等的胸襟,你是怎麽做到的?
投資路漫漫,滿是迷霧,彷佛你帶來一絲朝陽清涼

答:我很貪心,比亞迪和金蝶都是好寶寶,兩個我都喜歡。

如果真的要挑一個加碼,我會選比亞迪。

我認為她的電動車業務將會顛覆中國傳統車市場,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電動車未來幾年很大機會市場化,潛力無限,就像幾年前萍果推出iPhone智慧手機一樣,顛覆了傳統手機。

文采真好,有您的讃美,已經值得我寫下去!

投資股票賺錢本來就是孤獨,把投資心得跟大眾分享,可以舒緩我的孤獨感!

問:(2014年3月21日)自言股壇老兵,寫的是股票經,談的是賺錢致富之道
讀著讀著,怎麽卻感受到嚴謹冷靜的處事態度,不作無謂的爭辯,不依恃聰明才智,務實沈著,叮嚀又叮嚀,只為緩解投資者的憂疑,繼續前行
在這裡,我看到一個好人
洞悉先機者,從來都是寂寞的,難行能行,非忍而忍,人世滄桑,本來就是這樣子,是嗎?

答:能夠從我的文章推論出我的為人和性格(太座說雖不中亦不遠矣),確實厲害。

有知音網友支援,看來我在投資路上都不是那麼孤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69

「股壇長毛」重炮撐港樂

2014-06-26  NM
 
 

 

香港管絃樂團有個大師會,共有二十一個成員,內裡再分珍珠、綠寶石、鑽石及白金四個層次。會員嘅唯一責任睇嚟就係出錢等港樂有錢請啲世界級大師嚟獻技,當中白金級會員出錢最多,如此類推。

二十一個會員當中,絕大部分係法興銀行、新鴻基地產等跨國及本地大企業。個人名譽入會者有Ana & Peter Siembab呢兩位綠寶石級會員。恕我哋眼界有限,未曾識荊,失覺曬。

另一個非企業會員,則不得不令人寫個服字;佢並非別人,正是股壇長毛David Webb也。佢唔係一般會員,而係頂級亦即係出錢最多之白金會員,同法興、新地、九倉同級數。根據港樂網頁,白金會籍的年費係十二萬五千元。

David Webb同小宗講話自己鍾意古典音樂,想支持嚇本地團體,仲話識得玩單簧管,但唔係太叻,十六、七歲時,更曾加入爵士樂隊。據知David Webb成檔嘢,除咗佢自己,淨係請咗一個人幫佢做filing。服未?

職場秘笈彼此也在捱

港大建築系畢業,由一個小小的項目經理,扶搖直上,升任至富豪國際(78)、百利保(617)及世紀城市(355)的董事。他每期分享不同的職場經驗及秘笈;要上位,無往不利。

在私人公司打工難捱,但其實打政府工一樣惡啃。由於社會進步及環保要求日日增加,現時買地起樓,政府要發展商做曬環境、污水、噪音、交通等等評估,真的做到頭昏腦脹!批則條例雖白紙黑字寫好,但政府部門對條例各有不同演繹,批嘅過程反反覆覆。屋宇署批咩,規劃署又唔批,規劃署批咩,地政處又未必批,好運嘅話年多搞掂,唔好運的則兩三年才搞掂。我去過不同政府部門,一心上去,嘈嚇、呻嚇、催嚇。走進負責人員房門,他們的枱頭、地下通通是一疊疊處理中的文件,堆到半腰高,大家唯有對望苦笑,想他們加快處理速度,恐怕也有心無力。政府現時在短時間推出多塊地皮,目的是增加樓宇未來的供應,但整個流程,由則樓到相關政府部門都嚴重缺乏人手,根本處理不到如此多工作量,發展商及政府都非常努力工作,但又同時非常努力地埋怨對方做得不夠,真的是彼此也在捱!

鴻福堂年收96宗投訴

呢排新股混戰,大部分細細隻兼冇人識,間接益咗兩隻「本地薑」,恆發洋參(911)及鴻福堂(1446),叫座力都被睇高一線。前者錄得五十倍超額認購,後者接力,於本週一至四招股。花旗參你未必幫襯過,但話曬鴻福堂有成九十七間分店,佢嘅涼茶同燒賣就不少香港人都飲過食過。不過,分店多,投訴亦多。招股書提到,鴻福堂每年平均收到九十六宗投訴,平均四日一單。其中七十八宗係客戶投訴產品質素,例子都幾驚嚇,包括產品發霉或發現毛髮等異物。 另外十八宗是消委會轉介個案,投訴內容包括職員服務態度欠佳、樽蓋設計及會員卡被盜用等。投訴多不特止,由一一至一三年,鴻福堂仲收到食環署共十三封警告信。話曬都係食落肚嘅嘢,咁多投訴及警告信確實幾嚇人,仲隨時影響品牌形象。嚟緊三年,鴻福堂仲想喺香港開多五十四間分店,想做多啲生意係好事,但小宗身為客仔,當然係望啲投訴數目,唔好跟住急升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045

趁低吸納金山軟件(十一) 股壇老兵鍾記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20.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08-20

今年三月份,當市場非理性追捧金山軟件(3888.HK)的時候,我建議投資者減持,當時的股價超過31港元,估值過高,現在看來,這個建議是對的。過去幾個月,金山的股價因為短期業績不理想而下跌,從高位33.5港元,下跌到最低21.4港元,跌幅超過36%!

問題是:甚麼時候應該買回金山的股票?

今天早上,我參加了金山中期業績後的分析員會議,對公司各個業務板塊的前景有進一步了解,分析過後,我認為公司在移動互聯網和雲業務方面的前景非常秀麗,短期的股價弱勢正是長線投資者買入的機會,現時她的股價已經調整至估值合理的時候(雖然不便宜),於是我今天決定在23港元以下趁低買回部份年初賣出的數量,假如股價繼續下跌,我會再買。

金山今年上半年經營利潤同比下跌了21%,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34%下降到今年的18%,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移動互聯網的研發和銷售開支,為未來的盈利增長打下基礎。管理層預計未來12個月,這方面的投入將會持續,意味短期的盈利增長有限,投資者應該有長線的心理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5

趁低吸納匯豐的好時機(六) 股壇老兵鍾記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7.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4-8-18

匯豐(5.HK)被恒生指數服務公司降低權重,如果股價因此而下跌,我認為是趁低吸納的好時機,主要原因如下:

- 降低權重只是技術調整,只會影響匯豐短期的股價,長遠來說,她的股價表現將取決於其基本因素,即未來的盈利能力;

- 權重上限分一年時間逐步降低約5個百份點(從15%減到10%),市場估計跟蹤恒生指數的指數基金規模只有約1000億港元,即未來一年需要沽出約50億港元的匯豐股票,平均每天2000萬港元,相對於匯豐平均每天10億港元的成交量來說,只占2%,實在微不足道;

- 翻查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過去26年的歷史,最高是12%,最低是現在不到0.1%,平均是3.6%(難怪本地銀行做樓按時的壓力測試是假設利率上調3%)。美國QE政策從2008年推出至今已經超過6年,超低利息維持了6年,未來的利息走勢必然向上,市場的估計是明年開始加息!匯豐擁有龐大的存款基礎,她明顯地將會是加息周期的受惠者,只要利息向上,公司盈利增長便會加速,ROE便會增加,估值將會提高;

- 以現價82.8港元計算,匯豐現時的估值偏低,今年預測市盈率不到12倍(跟過去10年平均12倍差不多),明年預測市盈率不到11倍,市賬率只有1.1倍(低於過去10年平均1.4倍,部份原因是ROE下跌),最重要的是,股息率超過5%,提供了很好的安全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6

金蝶中期業績稍超預期(十七) 股壇老兵鍾記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4.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4-8-14

金蝶昨天公佈了2014年中期業績,稍超分析員的預期,凈利潤8千1百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倍。雖然收入(7.5億元人民幣)沒有增長,但是經營利潤率卻顯著上升10個百份點,達到18.3%,反映了公司在提升分銷業務比例(從去年的28%增加到今年的39%)和嚴格控制成本的成果。

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高達1.5億元人民幣,表現良好。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的凈負債5.2億元人民幣,凈負債比率只有28%,屬於健康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公司善用了今年4月發行的1.75億美元5年期可換股債券(每年息率4%,行使價3.9港元),償還了7.2億元人民幣的銀行貸款,令短期的銀行貸款減少到不足2億元人民幣,相對於公司現時手頭現金超過13.5億元人民幣來說,流動資金顯得非常充裕。

今天早上,我參加了金蝶的分析員會議,得到以下的投資訊息:

- 上半年通常是軟件行業的淡季,下半年將會是旺季,盈利肯定高於上半年;

- 公司雲服務於中國處於龍頭位置,領先主要競爭對手用友最少2-3年。雲之家仍在擴大流量規模的階段,目前企業用戶數目超過200萬,今年目標380萬,預期至2018年雲服務的收入貢獻可佔整體收入的一半(目前只占5.4%)。

投資建議:我認為金蝶未來幾年的發展策略很明確,競爭優勢明顯,建議投資者繼續長線持有她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