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以巴和解獲和平獎 以色列前總統 佩雷斯病逝
1 :
GS(14)@2016-09-29 08:05:25【Shimon Peres 1923-2016】 ■佩雷斯縱橫以色列政壇多年,晚年致力推動中東和平。
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Shimon Peres)嚴重中風兩周後,昨天在睡夢中逝世,終年93歲。佩雷斯縱橫以色列政壇逾60年,有「常青樹」之稱,是以色列立國一代最後在世的政治家,後半生致力追求中東和平,但抱着《奧斯陸和議》未能開花結果的遺憾離世。
佩雷斯本月13日嚴重中風後一直在特拉維夫附近一醫院接受深切治療,上周病情有好轉,但到前天急轉直下,昨凌晨在家人圍繞下離世。他的兒子謝米在醫院含淚讀出家人聲明:「家父常說:你的志業有多偉大,人就有多偉大。他畢生目標就只有服務以色列人民,沒有其他。」
內坦亞胡:他寫下歷史
佩雷斯60多年的政治生涯,差不多以色列所有要職都做過,包括總統、總理、外長、防長、財長、工黨黨魁和國會在野黨領袖,一生就是以色列歷史的剪影。他的政敵、總理內坦亞胡也不得不說:「開國元勳中最後一人離開了我們。他不是見證歷史,而且親手寫下歷史。」以色列1948年建國後多個關鍵時刻,佩雷斯都扮演主要角色,包括1950年代建立核武儲備成不公開的核武國,1980年代從黎巴嫩撤軍和從三位數通脹中拯救以色列經濟,以及1990年代在國民充滿懷疑中跟巴勒斯坦和談,簽署《奧斯陸和議》,令佩雷斯與時任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同奪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當年斡旋促成和議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表示,佩雷斯之死令「中東失去一位和平與和解的熱誠推手」,「我永不忘記他23年前在白宮草坪簽署《奧斯陸和議》、開啟以巴關係一個較有希望的年代時是如何開心」。然而隨着拉賓95年遭反和議極右人士刺殺,以及巴人連串自殺式炸彈襲擊,這道曙光迅速湮滅,接任總理的佩雷斯在96年大選失江山給鷹派的內坦亞胡,此後兩者成以色列鴿派和鷹派代表人物。佩雷斯翌年成立佩雷斯和平中心,在政壇浮沉中獻身和平進程,不斷推動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和平共處,獲公認為「和平老人」,惟和議中以巴兩國和平共存的目標,至今仍遙不可及。
英法領袖將赴國葬
國際社會都為佩雷斯離世致哀。美國總統奧巴馬形容佩雷斯是他一位「永不放棄和平機會」的朋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讚揚他不懈地推動以巴兩國和平共存方案。中國外交部指佩雷斯逝世是中東和平的損失,也是中以關係的損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表示傷感,形容他是「勇敢」的和平夥伴。內坦亞胡昨為佩雷斯逝世召開國會特別會議,指他無論對以色列安全與和平,都富有遠見,總統里夫林昨宣佈減短訪烏克蘭行程回國,國會下半旗致哀。佩雷斯靈柩今將在國會給公眾瞻仰,明天將舉行國葬,下葬於耶路撒冷赫爾茨山(Mount Herzl)公墓。以色列外交部指克林頓、英國皇儲查理斯與法國總統奧朗德等多國領袖都會出席。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247
波蘭名導華意達病逝
1 :
GS(14)@2016-10-11 08:12:03波蘭殿堂級導演安德烈華意達(Andrzej Wajda),周日在華沙一醫院病逝,享年90歲,波蘭電影工作者協會已確認其死訊,有傳他的死因是肺功能衰竭。
■華意達名作《鐵人》曾獲得金棕櫚獎。
從影逾60年的華意達,作品題材主要圍繞波蘭歷史及探討當地社會,曾多次揚威歐洲三大電影節。華意達於1981年憑作品《鐵人》(Man of Iron)獲得康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又於2013年在威尼斯影展奪得終身成就獎。他亦憑《鐵人》與《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等作品,四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在2000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其遺作《Afterimage》已選獲代表波蘭出戰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撰文:程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1/19796677
反侵華暴行 日皇叔父病逝
1 :
GS(14)@2016-10-28 06:24:09日皇明仁的叔父、反侵華戰爭的三笠宮崇仁親王昨晨於東京病逝,享年100歲,他是明治時期以來最長壽的皇室成員。明仁與皇后美智子守喪7天,取消昨日接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活動。
崇仁生於1915年12月2日,是已故日皇裕仁的弟弟,生前為皇位第五順位繼承人。他今年5月因發燒入院,診斷患有急性肺炎,接受治療後病情雖好轉,但之後因心臟衰竭與胸腔積水,需進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植入心律調節器與抽去積水,至8月左右病情惡化。
■二戰期間,崇仁曾以假名赴日軍南京總部任參謀。
■崇仁為人低調,戰後致力研究歷史,圖為他與妻子騎大象同遊。資料圖片
想向中國人民道歉
他是日本侵華期間,唯一獲派赴中國的皇室成員,他在日軍南京總部擔任大尉參謀,職責為扶持汪精衞傀儡政權。他屬於軍中的和平派系,戰時多次公開批評日軍暴行,指摘日軍對中國是「無所不取,掠奪殆盡」,盛讚中國軍紀嚴明。他又曾密謀刺殺首相東條英機,惟最終事敗被捕。日本戰敗後,崇仁曾在樞密院間接要求裕仁退位為戰爭負責,又致力研究歷史並宣揚反戰訊息,1972年促成中日簽署《中日聯合聲明》恢復兩國外交。他又在1998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訪東京時,在國宴上就日軍二戰暴行說:「我的良知現在仍然令我很傷痛,我想向中國人民道歉。」他戰後在東京大學攻讀中東古代史,畢業後長年在東京藝術大學執教,每天乘電車上下班,平易近人。他跟現年93歲的妻子百合子育有三子兩女,但三名兒子已先後離世。訃訊傳出以後,明仁伉儷因為須守喪7天,取消原定昨日接見杜特爾特的行程。日本官員本來擔心杜特爾特會失禮或出言不遜,得罪日皇或日本社會,外交部曾就此討論如何應對可能引起的尷尬場面。共同社/日本放送協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8/19814529
美首位女司法部長病逝
1 :
GS(14)@2016-11-08 05:45:47美國首位女司法部長雷諾(Janet Reno)因柏金遜症併發,昨日在家鄉佛州邁阿密病逝,終年78歲。她從1993年至2001年間,在克林頓政府當了8年閣員,是美國史上任期第二最長的司法部長。「我不懂政治化妝」是雷諾的口頭禪,她以開誠布公和率直見稱,人緣甚佳。她原非克林頓的司法部長首選,只是先後有兩名人選都因為聘用過偷渡者而退選,機會才落到她頭上,她的提名在國會參議院卻出奇地順利通過,共和黨無人反對,連克林頓亦感到詫異,稱「可能是我今年唯一98對0的得票」。
曾處理克林頓性醜聞
雷諾任內經歷了幾場政治風暴和醜聞,包括「白水門案」、「文件門案」、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性醜聞、核武實驗室懷疑潛伏了中國間諜等,不過令美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兩件事:1993年,雷諾下令強攻德州邪教「大衞教派」造成有80人殉教;2000年,她授權強行帶走喪母的5歲男童埃利安,讓他跟古巴的生父團聚。離開聯邦政府後,雷諾曾於2002年角逐佛羅里達州州長,但敗選而回,公職生涯從此止步。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8/19826369
未放低病逝髮型師男友韓君婷曾言接受同性戀
1 :
GS(14)@2016-11-10 08:02:39韓君婷厭倦做幕前,現轉做醫學美容,仲做得唔錯。事業都有起色,但感情方面睇嚟就唔係咁順利,因為佢仲係單身,佢仲話就算唔結婚都冇問題。其實韓君婷97年當選亞姐冠軍後投身演藝界之後,喺98年公開承認與髮型師男友相戀,可惜99年不幸罹患肝癌去世。而韓君婷今年接受電台訪問時,自言未放低對方。99年,韓君婷又被指介入伍士榮與周海媚的戀情,又傳獲有婦之夫雷冠賢管接管送,當時雷妻高菲菲力指韓是狐狸精。00年,韓君婷就同設計師男友相戀,對方更送贈一間包店給她作為求婚禮物,不過喺04年就分咗手。後來唔知係唔係因為多次感情重創,韓君婷嘅「品味」亦開始轉變,被發現同陳欣健女兒陳早茵行為過密,成日以糖黐豆姿態出入夜店。喺今年韓君婷仲話可以接受到同性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0/19828301
《七俠蕩寇誌》最後一俠殞落83歲羅拔韋漢 白血病逝
1 :
GS(14)@2016-11-13 11:32:36【1932-2016】■曾參演電影《七俠蕩寇誌》的美國影星羅拔韋漢,前日因感染急性白血病不幸離世。美聯社
曾演出60年《七俠蕩寇誌》(The Magnificent Seven)及《沖天大火災》(The Towering Inferno)等經典電影的美國著名影星羅拔韋漢(Robert Vaughn),於美國時間前日因急性白血病不幸離世,其實還有十天便是其84歲生辰,《七俠蕩寇誌》最後一位主角也魂歸天國。
縱橫影視圈60載的羅拔韋漢前日在紐約醫院病逝,其經理人向傳媒證實他是死於感染急性白血病,彌留時家人均陪伴在旁,享年83歲。羅拔韋漢本月22日將滿84歲,不少圈中人及影迷均對其死訊深感惋惜。
■羅拔韋漢夥拍尤伯連納的1960年版《七俠蕩寇誌》,七位主角已全部逝世。
■羅拔韋漢憑與保羅紐曼合演的《文君怨》奠定影壇地位。
■羅拔韋漢曾奪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美聯社
獲提名奧斯卡
羅拔韋漢於1932年在紐約出生,50年代入行,參演逾200齣電影和電視劇,他成名前主要演二打六角色,曾於1956年的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扮演信徒,之後機會接踵而至,他於1959年憑《文君怨》(The Young Philadelphians)獲提名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翌年參演改編自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名作《七俠四義》的《七俠蕩寇誌》,與尤伯連納(Yul Brynner)、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查理士布朗臣(Charles Bronson)、占士高賓(James Coburn)、畢德斯達(Brad Dexter)及Horst Buchholz合演片中七俠。羅拔韋漢是該片七位主角中最後離世一人,而安東尼奎克(Antoine Fuqua)執導的新版《七俠蕩寇誌》月前才於全球上映,教影迷更感欷歔。
■踏入晚年的羅拔已減少幕前演出。路透社
■上月上映的《Gold Star》是羅拔韋漢的最後作品。
■新版《七俠蕩寇誌》今年剛在全球各地上映。劇照
演玉面虎爆紅
羅拔韋漢亦活躍於電視圈,他於1964年至1968年間夥拍大衞麥卡林(David McCallum)主演美國電視劇《玉面金剛》(The Man from UNCLE),飾演美國中情局特務「玉面虎」,是60年代家喻戶曉的角色,該系列全四季共105集,去年被重拍成電影《特務型戰》。及至70年代,羅拔韋漢主力在公仔箱發展,憑1977年的劇集《Washington:Behind Closed Doors》奪得第30屆艾美獎的最佳男配角。晚年已減少作幕前演出的他,上月才上映的電影《Gold Star》成了他的遺作。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3/19831868
台報道文學先驅 陳映真病逝
1 :
GS(14)@2016-11-23 07:53:16台灣當代知名文學作家、當地報道文學先驅人物陳映真,昨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他生前主張兩岸統一立場鮮明,曾加入具中共官方背景的中國作家協會,2006年移居北京。出乎意料的是,他移居不久就中風卧床,自此身體欠佳,最終在北京與世長辭,無法返台落葉歸根。陳映真(原名陳永善)生於新竹,1959年在文學雜誌《筆匯》發表首篇小說〈麵攤〉,充滿對低下階層的人道關懷,緊貼台灣社會脈動,引起文壇注目。代表作〈我的弟弟康雄〉因筆法細膩,連已故作家三毛也評論:「這篇小說看了一百遍以上,每遍讀都哭」。陳隨後積極投身文學發展,1980年代參與《文季》、《夏潮》等雜誌,1985年創辦報道文學刊物《人間》雜誌,報道社會底層與現實,開創台灣報道文學先河,但因虧蝕過千萬元新台幣,最終倒閉收場。陳的好友毛鑄倫昨說,陳映真近十年又常因心臟病發送醫,晚年貧病交迫。
移居北京卧病10年
陳在1968年遭政府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逮捕,被判10年有期徒刑,7年後因蔣介石去世百日特赦而提早出獄。他曾透露,入獄後他從知識分子,變成憂國憂民的愛國知識分子。陳出獄後繼續寫作,創作題材包括白色恐怖的記憶、外省族群遭遇及知識分子的失落。陳映真堅持兩岸統一,1988年成立「中國統一聯盟」及擔任首屆主席,個人政治立場鮮明而成當代最被議論的作家,作品包括《第一件差事》、《將軍族》、《華盛頓大樓》等小說。他在90年代往來兩岸講學,2006年後移居北京,但不久後就中風,卧病長達10年,其間獲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又獲選具官方背景的中國作家協會及任名譽副主席。
台文化部長深表哀悼
陳希望返台落葉歸根,但身體欠佳加上夫人不同意,只好作罷。陳映真昨在北京過世,消息傳回台灣文壇,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深表哀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助理教授楊宗翰稱,深信台灣文學史上絕對會有陳的位置,感謝陳身為小說家帶給他的感動。台灣書商表示,陳映真以小說最出名,是長銷型的書,一直很有影響力。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早年曾與陳映真有多次文學論戰,他認為,對台灣而言,陳映真的過世就是喪失一名可敬的作家。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2988
舅父病逝 彭麗媛弟赴台奔喪
1 :
GS(14)@2016-11-24 07:39:23中共第一夫人、國家主席習近平妻子彭麗媛的舅父李新凱本月10日病逝,終年86歲。家人昨日在嘉義市立殯儀館設靈舉殯,隨大陸親友赴台的彭麗媛胞弟彭磊昨低調奔喪,在家祭前到達會場,行跪拜禮送舅父最後一程。各黨派亦均重視李新凱喪禮,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等政壇人士均參加公祭儀式。
葬儀社人員黑傘擋鏡頭
李新凱喪禮昨早10時舉行家祭,現場擺放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洪秀柱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致送的花圈、花籃。因彭麗媛身份敏感不便赴台,故由胞弟彭磊作為代表奔喪。彭磊為避媒體,提早至將近8時抵達嘉義市殯儀館,他在現場停留約15分鐘,除了誦經外,還以三跪九叩大禮告別舅父,約上午8時離開現場,全程由葬儀社人員以大黑傘遮擋鏡頭。據稱,李新凱的骨灰將由女婿送回大陸山東老鄉安葬。李新凱早期隨國民政府赴台,曾入伍擔任陸軍士官,退伍後轉任小學美術老師,他曾去大陸與彭麗媛團聚,並赴北京中南海與習近平見面,但李作風低調,生前未提此事。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4/198437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