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堉璘挺女婿 買金鼎證壯大群益


2010-7-29 TNM





多次招親未成的群益證,週一宣布與金鼎證大股東開發金、張平沼家族簽定協議,收購金鼎證股票。

本刊調查,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家族達成共識,考慮到林家女兒感受以及她在夫家的家族地位,且為留住唯一在集團打拚的二女婿、現任群益證董事長陳田文,計畫合併金鼎證、壯大群益證後,仍交給陳田文經營。

週一(二十六日),群益證與開發金、張平沼家族宣布簽定協議書,以現金加換股,每股十二.五元,收購金鼎證股票,總金額約一百三十五億元。紛擾六年的金鼎證經營權風暴,終於塵埃落定。

六年來,握有金鼎證四八﹒四七%股權的開發金,與金鼎證創辦人張平沼僵持,苦吞不下,去年股東會上,還鬧出董事會雙胞案;六月四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開發金勝訴,激勵開發金陣營不想賣,然而,劇情卻突然大逆轉,原來開發金發現局勢不站在自己這一邊。

賣安泰銀 併金鼎證

本 刊調查,「張平沼四處陳情,主管機關也跟開發金表達,『希望事情到此為止』,開發金不得不放手。」知情人士說,「上面(指金管會)的意思是,開發金四年前 以每股十三至十四元之間公開收購金鼎證,但是在這之前,有用較低的價格買進,平均價格大概是十二元左右,現在開發金要賣,就不要計較利息與相關費用成 本。」

而宏泰集團的群益證伺機出線,主要是林堉璘想幫二女婿陳田文拚江山版圖。本刊調查,此次併購金鼎證案,是由大股東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的三公子、目前擔任群益證董事的林鴻南,以及林堉璘的女婿、群益證董事長陳田文主導。

根據了解,林家成員對群益證去留達成共識,「把虧錢的事業賣掉(安泰銀)沒有問題,但群益證是賺錢的事業,為何連群益證都賣掉?就不考慮到女兒在陳家的地位。」群益證去年營收七十五.九億元、獲利二十五億元,每股盈餘一.五八元,是一家獨立經營的中型券商。

世家么兒 創群益證

林堉璘有四女,長女林碧玉在宏泰建設任職時,和地政課課長許東隆相戀,許東隆在宏泰工作二十五年,是老丈人得力助手,○七年他離開宏泰,自立門戶成立展悅建設;次女林碧蕙嫁給群益證券董事長陳田文;三女林碧華則嫁給牙醫博士李孔哲;么女林碧真目前單身。

唯一留在集團效力的陳田文今年五十二歲,戴金屬邊框眼鏡、長相斯文,笑容靦腆,喜歡游泳、潛水,擁有跆拳道黑帶。

陳田文出身台灣五大家族的高雄陳家,是前台泥副董事長陳啟清與第三任太太李阿雪的么兒,與父親年紀相差一甲子,在九兒四女中,最受父親寵愛,大哥陳田錨是前高雄巿議長。

陳田文取得美國南加大企管碩士後,進入美國大通銀行和美林證券工作。一九八八年,陳啟清過世的前一年,陳田文決定創業,自行向企業友人籌資三億元成立群益證券。林堉璘的二兒子林鴻熙就是股東之一,陳田文進而認識林堉璘的二女兒林碧蕙,成為林家乘龍快婿。

組國泰金 換股告吹

當時三百多家券商都設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陳田文卻執意仿照國外投資銀行,將公司設在北市忠孝東路辦公大樓十五樓。那時同業、客戶都說:「唉!這家公司穩倒。」然而,陳田文就是有辦法吸引到法人客戶和中實戶,散戶也跟著進來。

陳田文把群益證從一家小券商,一度茁壯躋身前五名綜合券商,看在林堉璘眼裡,非常肯定陳田文能力,隨即加碼投資群益,宏泰從巿場買進逾四成股權,握有絕對影響性與主導權,林堉璘也放手讓陳田文經營。

二○○一年,財政部積極鼓勵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陳田文曾公開說:「群益這個名字是我取的、我父親給的,但不代表這個名字一定能永續,若它被時代取代掉了,我也沒辦法。…千萬不要說:『誰跟誰有親家關係。』群益是從零開始做出來的。」

意識到金控時代來臨,在陳田文主導下,群益證積極與同業接洽合組事宜,○一年,群益證、國泰人壽董事會通過合組國泰金;但談了五個多月,因換股比例談不攏,宣告破局。此後,群益證維持獨立經營,未加入金控。

土地致富 不諳金融

宏 泰集團金融版圖包括安泰銀行、宏泰人壽與群益證券等,林堉璘在金融業投資並不如地產順利。林堉璘早年與大哥林堉琪、弟弟林榮三開設米行起家,賺錢後,三兄 弟深信有土斯有財,轉進房地產。一九六四年,林堉琪創立宏國建設;一九六五年,林堉璘另立宏泰建設;林榮三則成立聯邦建設,通稱「三重幫」。

一九八一年起,台北市進行都巿計畫,林堉璘看準這股商機,陸續買進敦北民生、大直、信義計畫區等三大區塊土地,當時總成本不到二十億元,如今市價就高達一千二百億元,讓林堉璘立於不敗之地。

林堉璘考慮到房產業土地、建築融資、資金調度的需求,在一九九三年,成立安泰銀行;一九九九年七月,屬三重幫遠親的宏福人壽發行問題保單,陷入財務危機,瀕臨倒閉,林堉璘搬出四十億元資金吃下,正式接手宏福人壽,二○○○年,改名為宏泰人壽。

然而,林堉璘對於經營金融不在行,曾表示「我不會經營,甚至連聽都不想聽」,後安排二子林鴻熙經營,但因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虧損數十億元,二阿哥因此調離決策核心,目前看管林家在大陸的地產事業等,自此,三阿哥林鴻南接棒態勢明顯。

精打算盤 招親失利

二○○七年,原持股安泰銀行逾七成的林堉璘,不堪虧損,決心讓出經營權,引進私募基金隆力集團,以每股九.五元,入資二百三十億元,林家持股降至二成多,林堉璘從此積極處分非營建的金融事業。

隔年,春節過後,在林堉璘操刀下,群益證、安泰證金包裹出售,與元大、國泰、富邦等金控業洽談招親事宜,由元大金進入最後議價。林堉璘認為台股將因總統大選上看一萬二千點,而提高售價,元大因而作罷。

在金融同業眼裡,林堉璘與兒子林鴻南都算得很精,用一句閩南語「吃飽買饅頭」,形容他們父子商場買賣術,他解釋說:「吃飽了之後,才去買饅頭,自然斤斤計較。」

當年,某家要購併群益證的家族金控老闆,曾私下向友人抱怨:「一般購併是以過去一段時間平均巿價,加計經營權溢價。我們談了許久,他們(林家)卻要求以過去對他們最好的那段巿價計算,沒有這樣的啦!我們決定還是讓別家去買群益證吧!」

擴大市占 股價看漲

林 家老臣說:「後來,林堉璘改變策略,群益轉賣為買。他看到陳田文勤跑大陸,耕耘甚深,群益是第一家在上海設立辦事處的券商,老丈人一想何必把群益這個金雞 母賣掉呢?群益去年還出價二百多億元,參加台証證招親,但沒買成,被辜家老二辜仲橫刀奪愛;這次從辜老二手中買下金鼎證,未來仍交給陳田文主事。」

今年,兩岸金融開放,金融機構規模變大是不可擋趨勢。群益證若順利買成金鼎證,壯大群益證,巿場占有率可由目前的第九名,躍為第四名券商,對未來的發展更是發揮助益,進可攻退可守,可說是招「活棋」。

一位與林家有交情的券商老闆分析:「大家(指券商同業)都是明眼人,凱基證併購台証證後,股價就上來了。群益吃下金鼎證,股價也會水漲船高。如果,林家想再賣掉,價格也會比單賣現在的群益證來得好。」

宏泰集團 各事業經營績效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林堉璘小檔案

.現職:宏泰集團董事長

.生日:1936.10.6

.學歷:力行高中畢業

.身價:《富比士》估計約630億元(20億美元),名列2010年全球第488名富豪

陳田文小檔案

.現職:群益證券董事長

.生日:1958.10.7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曾任職美商大通銀行、美商美林集團副總裁及台北分公司代表人

開發金併金鼎證大事記

2004年底 開發金旗下開發工銀、開發國際買金鼎證持股,與金鼎證張平沼家族搶經營權。

2005.8 金鼎證推動四合一合併案,想稀釋持股逾10%的開發金實力,後遭破局。

2005.9 開發金化暗為明,以金控資金直接收購金鼎證股權。

至2006.3.1 開發金共買進金鼎證6.3萬張股,含開發國際原持有的3.5萬張,埋下違法併購等官司的惡果。

2006.5 金鼎證董監改選,在金鼎證持股逾25%的開發金落敗,公股不滿。

2006.11起 檢調疑開發金併金鼎證涉弊端,大舉調查。

2009.4 檢方以涉違法併購、內線交易等罪,起訴辜仲等11名開發高階主管。

2009.6起 金鼎開股東會遴選新董監,開發金持股逾48%,表決權卻遭金鼎證剔除,憤而另組董事會,與金鼎派興訟爭合法。

2009.10起 傳開發金與金鼎證大股東張平沼都有意賣金鼎證持股,群益證將接手。

2010.6 一審判開發金所組的金鼎證董事會為合法,開發金售股一度喊停。

2010.7 開發、群益證各開董事會,敲定群益證接手開發持有的金鼎證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88

台灣首富接班大戲變奏 三子林鴻南放手金融 陳田文重掌群益證券幕後

2010-8-16 TWM




宏泰大家長林堉璘的一個關鍵性裁示,讓集團權力出現微妙的變化:群益證券的主導權重回女婿陳田文手上。過去外界一致認定的接班人老三林鴻南,交出金融大權,這個台灣首富家族的接班大戲唱出變奏曲!

撰文‧劉俞青、徐介凡

八月八日父親節中午,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一家在家裡吃飯,兒子、女兒、孫子全員到齊,席開二大桌,這是群益證券購併金鼎證塵埃落定後,林家第一次全員到齊聚餐。

席間,看得出來女婿、也是群益證券董事長陳田文心情很好、笑意很深,因為日前,老丈人林堉璘正式面告他,從現在起,要完全負起對群益證券的經營責任,對林家的金融事業要花更多的心力。

但其實就在二年前,林堉璘的三子、也是陳田文的小舅子林鴻南,才出其不意,從公開市場大量買進群益證的股票,並且取得董事會的多數席次,外界對這個動作解讀是,林鴻南想從姊夫陳田文的手上拿回群益證的主導權,也讓兩人關係降到冰點。

但 如今,根據熟悉林家人士透露,在一番長考之後,林堉璘已經正式做出裁決,希望今後林鴻南﹁專心在建設上﹂,而陳田文則主導群益證等金融事業,讓這場差一點 鬧上台面的家變糾紛,在大家長親自拍板之後,終於暫告平息,因此,父親節的這場家族聚餐上,沒有人多談群益證購併金鼎證的事情,氣氛可是一團和樂。

購併案陣前換將露端倪

群益證券股權、經營分離

而一位林家家族好友也證實,今後的群益證,﹁股權是股權,經營是經營﹂,兩者分得很清楚,林鴻南(或者說林堉璘家族)雖然擁有群益證多數股權,但在群益證的角色僅止於董事會,而主導權曾一度旁落的陳田文將重掌兵符,負起所有的經營責任。

當然,林鴻南在這個集團的位置,依舊無法忽視。

宏泰集團是全台灣擁有土地資產市值最大的首富家族,在第六八九期的︽今周刊︾裡,曾經請專業機構鑑價,如今光是林堉璘名下的土地資產,就高達一三一八億元,而首富大宅裡的權力分配變化,永遠是外界好奇的焦點。

在 所有兒子、女婿裡,排行老三的林鴻南一直是林堉璘最看重的兒子,林堉璘也對他倚賴最深。過去幾年,集團內的大小事,從建設本業、橫跨到金融版圖,林鴻南儼 然一副﹁小王子﹂之姿在做各項的決定,因為大家都知道,他背後可能就代表大家長林堉璘的意志,但這個角色,在近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就以這 次群益證決定購併金鼎證為例,在購併的前半段,林鴻南的確代表群益證,扮演和賣方金鼎證大股東張平沼與開發金之間,主要溝通的橋樑,也讓外界對林鴻南在集 團中的角色越來越看重;但就在購併案的後半段,情況卻出現變化,因為林鴻南屢談不下,因此,最後林堉璘只好陣前換將,改由陳田文主談,為了讓購併案及早順 利落幕,據悉陳田文在七月初接棒上場後﹁略微﹂抬高價格,最後以每股十二.五元拍板成交,這樁談了快半年之久的購併案,總算塵埃落定。

但林堉璘最後一刻改派陳田文的動作,知悉林家權力分配的人士,都嗅出了不對勁。

三子挑起家族矛盾

林堉璘:不要再管金融了!

原 來,在今年四、五月,群益證的董事會上發生了一場茶壺裡的風暴,掌握多數董事會席次的小舅子林鴻南,曾經做出﹁差一點點就要撼動姊夫陳田文董事長寶座﹂的 動作來,儘管過去林鴻南一直是最得寵的兒子,但這個大動作後來讓林堉璘知道了,據說,當爸爸的對於林鴻南挑起家族成員間的矛盾情結,相當不高興。

林堉璘認為,林鴻南這幾年的表現一直端不出好看的成績單,好幾次代表出面談判購併都不順利,外界對他的評價似乎也都平平,卻老愛挑起家族矛盾,讓七十四歲的林堉璘相當不悅。

反觀女婿陳田文,多年來把群益證經營得平平穩穩,在國內證券界雖稱不上第一,但至少是優等生,也是宏泰集團的金融版圖中,唯一端得上台面的一塊。林堉璘雖已年邁,近來身體也有血液方面的疾病,但頭腦清楚、耳聰目明,一切自然看在眼裡。

因 此,林堉璘做出二點裁決,一是今年六月的群益證董監改選,不准林鴻南再有其他﹁不一樣的想法﹂,將由陳田文重掌兵符,主導群益證的經營大權;另外,要林鴻 南好好專注宏泰集團的建設本業,﹁不要再管金融了!﹂林堉璘這個關鍵裁示,顯然撼動了整個集團的權力分配!過去林鴻南建設、金融兩頭抓的情況,有了很大的 改變,如今,林鴻南交出金融大權,即使回歸到建設本業,集團內也有老臣挑明說:﹁二房的林鴻基(目前任職上市的宏盛建設董事長特助)表現也不差,林鴻南能 不能主導建設的全局,還是未知數。﹂過去,外界幾乎一致認定林鴻南就是接班人,但如今,這場台灣首富家族的接班大戲,似乎因為這個裁示,唱出一段變奏曲, 後續效應的變化,還有待時間觀察。

但至少眼前因為這個裁示,才讓林鴻南在金鼎證購併案談判最後階段退下來,改由陳田文上陣。對陳田文而言,這幾個月來的轉折,心情就像是坐雲霄飛車般,從地獄回到天堂。

儘管有了金鼎證,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還是未知數,尤其在決定購併的前半段,陳田文未被諮詢也不甚了解內情,心裡著實不舒服。因此從頭到尾,陳田文每當被媒體問到金鼎證的事,總是兩手一攤,一副﹁不甘我事﹂的表情,但知悉內情的人就很了解他當時的尷尬與無奈。

但 戰況到了後半段,情況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陳田文不但峰迴路轉重新拿回群益證的主導權,而且手上版圖擴大,購併金鼎證後的群益證,市占率從原本四%升到 六%,排名從第九一下子衝到第四,儘管購併金鼎證未必有實質加分效果,但對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戮力於兩岸布局的陳田文而言,肯定充分了解對岸當局,向來以 市場排名來決定其青睞的眼神,如今排名往前大躍進,將來在中國說話自然大聲,這個直接的好處,已大權在握的陳田文,自然能充分體會。

購併案為大陸布局加分

就算燒錢 也要分析基本面因此,近來,群益證上下都感受到他的好心情,過去因為林鴻南進入董事會,因此沉寂了好一段時間的陳田文,又開始積極起來,無論是對群益證的規畫、兩岸證券業的交流,甚至是對主管機關的建言,陳田文逢人就有談不完的想法。

其實一直以來,陳田文就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他早已把群益證券當成自己的事業在經營,如今在種種事件的歷練之後,他更充分了解:這裡就是他唯一的舞台。

陳田文經營證券重視基本面分析,因此多年來,群益證無論是研究部、自營部,一直是國內證券業的佼佼者,他可以為了一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不同,親自打電話和最基層的研究員討論,而其他部門的主管,甚至不曾接過他一通電話。

而多年來,陳田文在無法創造具體營收的上海辦事處裡,一口氣﹁養﹂了七、八名研究員,這些研究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無止盡地寫報告,對其他券商老闆而言,這些投入成本都是在﹁燒錢﹂,但只有陳田文曾親口讚許:﹁上海辦事處做得非常好,是good job﹂。

熟悉他的好友說,陳田文工作起來其實充滿熱情、非常high,但過去這段時間,﹁他確實被經營權的問題,壓得臉上都失去了光彩。﹂但如今,重新取得岳父的專業與情感上的信任,對陳田文而言,是莫大的肯定。

身 為首富家族女婿,固然光鮮亮麗,當然也有難為外人道的一面,陳田文一路走來,酸甜苦辣自有深刻體會。例如林堉璘在集團最具代表性的﹁宏盛帝寶﹂裡,為每個 兒子、女兒都留了一戶,但陳田文自始至終沒有搬入這座全台第一豪宅,多年來一直堅持住在中山北路巷子裡的自宅,這份堅持,或許正道盡了所有集團女婿心中, 難以言喻的辛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64

王濬智出任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 讓台灣首富林堉璘搶著要的「官股人」

2012-9-3   TWM




沒被財政部留下續任華銀總經理的王濬智,確定出任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而官股出身的王濬智,是如何獲得宏泰集團大家長林堉璘的信任?

撰文‧許瀞文

群益金鼎證券八月二十八日在重大訊息公告,由華南銀行前總經理王濬智出任董事長一職,並於九月三日上任,消息一出震撼金融圈,幾大官股行庫高層都好奇地 問:「王濬智如何能讓宏泰集團林堉璘家族如此信任?」據了解,台灣首富宏泰集團掌門人林堉璘的三子林鴻南,目前不僅是宏泰建設的總經理,同時也擔任宏泰集 團金融版圖總舵手的角色;他曾多次請群益金鼎證券現任董事長劉敬村拜訪王濬智,力邀回鍋宏泰集團,就是希望靠著王濬智的拚勁與柔軟的身段,能讓群益證與金 鼎證在未來磨合之路走得更順遂。

拚勁 消金風暴中立下戰功而市場上也有另一說法,以目前安泰銀行大股東林家與私募基金隆力集團緊張的關係,先把王濬智放在群益金鼎證券,再看時機讓他回到安泰銀行,替林家看緊家業。

為何林家獨鍾王濬智?林家與王濬智的緣分要回推到二○○六年的三月,那時還是安泰銀行董事長的邱正雄,從中央信託局找來昔日財政部部屬王濬智擔任總經理開始說起。

王濬智到任時,正值消金風暴末期,安泰銀因為一件「三代同償」商品,幾乎賠掉一個銀行資本額,銀行經營風雨飄搖。為穩定軍心、重振士氣,王濬智上任後以身 作則,每天早上八點不到就進辦公室,晚上八點後才離開,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用行動成功穩住員工浮動不安的心。也是這項舉動,讓林堉璘、林鴻南父子「揪 感心」。

「我們常在上班途中或晚上剛回到家,就接到王總電話,因為白天勤跑業務、分行的他,只有透早或透晚才有空批閱公文。」一位還留在安泰銀行的主管回憶起當時 情況,「而我們看到王總為了公司生存的拚勁,個個都不敢懈怠。」穩住銀行營運之後,王濬智在安泰銀短短兩年半的時間,還為過去績效平平的安泰銀,打下兩根 堅定的柱子;一是幫安泰銀打下財富管理業務的基石,此外,對風控相當有研究的王濬智,也重新建立起員工對風險管理的觀念。

當時王濬智上任一年後,安泰銀財管手續費收入從原本三.二二億元一下子拉升到六.四億元,成長整整一倍,這成績比起許多中型民營財管銀行,毫不遜色。沒多 久,私募基金隆力集團入主安泰銀,總經理換成現在的丁予康,「我們把成績給丁予康看,連他都相當讚賞。」財管部門的主管提及當時成長性,仍然很自豪。

此外,在︽巴塞爾資本協定Ⅱ︾的新制下,對風控有很嚴格的規定,王濬智任內建立內部信用評量系統,並指示行內員工找出容易發生壞帳的借款人特質,對日後安泰銀的無擔保放款,有相當助益。連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都曾大力讚揚,說王濬智是台灣金融界難得的「風控人才」。

柔軟 親上第一線搏感情王濬智事必躬親的個性,雖然在任安泰銀總經理不到二年的時間,但繳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給林家,讓林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顛覆了安泰銀員工對 官股人的印象,讓同事直說:「王總是最不官股的官股人。」「他不僅是教練、還是啦啦隊,更會自己下場打球。」當時從中信局退休後,被王濬智延攬到安泰銀擔 任財務主管、現為台銀證券總經理的陳昌明如此形容王濬智。

不同於官股總經理多半在總行指揮作戰,王濬智喜歡親上第一線傾聽基層聲音。當時安泰銀受重傷之後,決定要從中小企業放款轉做財富管理,內部反彈聲浪不小,認為安泰銀根本無法順利轉型。

但王濬智深知當時的安泰銀一定得改革,為了衝刺財管新業務,激起同仁鬥志,他下令只要當月手續費收入超過百萬的理專,無論多偏遠的分行,王濬智都親自帶著蛋糕去慶祝。

「那時平均每個月都要切上二十多個蛋糕,王總全部說到做到。」一位安泰銀前財管主管說,而其他部門同仁看到好成績,心態慢慢改變,各部門紛紛轉介紹客戶給 分行理專,「最巔峰時期,有四成的新客戶都是從其他部門轉介紹而來。」陳昌明也提到,王濬智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很有原則。在到安泰銀前,王濬智是中央信託局 (目前已經合併到台銀)的總經理,當時正逢二次金改,政策決定中信局必須要切割出售。王濬智到任前,總經理懸缺超過一年,員工士氣低落,要如何做出成績、 讓中信局賣相更好,成了王濬智的最大考驗。

當時各大官股、民營銀行都拚命搶做雙卡業務,高達一八%的循環利息讓各大銀行難以抗拒,「那時也有同事建議王總發行雙卡,但被他拒絕。」陳昌明說,「王總 認為不去借信貸六%、七%,卻去借一八%的會是哪些人?他們真有還款能力嗎?」也因為王濬智對風險的敏銳度,讓中信局免於後來的消金風暴,努力做好銀行放 款企金的本業;後來中信局在與台銀合併前,盈餘還創下新高,王濬智要離開中信局到安泰時,員工列隊百米歡送。

總是擔任救火隊的王濬智,將在今年九月回鍋宏泰集團。面對大股東林家及目前證券業經營的艱困,讓群益金鼎證券再創好成績,將是他最新的挑戰。

王濬智

出生:1954年

經歷:華南銀行總經理、安泰銀行總經理、中央信託局總經理學歷:中華大學科管所博士、政大經濟研究所碩士、台大經濟系學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59

復華、群益投信績效稱王 晨星、金鑽獎最大贏家 沒金控富爸爸 獨立投信憑什麼贏?

2015-05-18  TWM

在金控大軍進逼下,本土非金控的投信空間越被壓縮,市場競爭壓力更大,在這樣激烈的廝殺中,復華投信與群益投信仍交出了亮麗成績單,在晨星與金鑽獎中得獎總數最多,更顯示其扎實的真功夫。

撰文•梁任瑋

三月,備受國內基金界關注的獎項剛頒發完畢,在晨星與金鑽獎的得獎名單中,有兩家國內投信業者得獎總數最多,答案是沒有金控資源挹注的群益投信與復華投信。

其中群益投信旗下店頭市場基金,以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獲得金鑽獎國內外基金五項大獎;復華投信在金鑽獎四檔基金獲獎,以及晨星基金獎一檔基金獲獎,在競爭激烈的基金市場中表現優異。

而復華投信雖然資產規模、行銷通路比不上大型金控,但其成功之道在於了解自己的優勢,靠著靈活的組織調整、快速而徹底的決策力,在夾縫中生存下來。

復華砸大錢研究 績效奪冠二○一四年台股股票型基金規模失血一六八億元、減幅六.五九%;但一三年以平均報酬率近四八%,拿下台股基金團隊操作績效第一的復華投信,一四年再度繳出亮眼成績單,以平均績效一三%蟬聯冠軍,規模較前年成長近七成,表現驚豔市場。

「復華算是國內投信業者裡轉型相當成功的。」有「基金教母」之稱的蕭碧燕觀察,投信這行一定要先花錢才會結果,復華能在市場生存,董事長杜俊雄是關鍵人物,他除了是經營者,更是大股東,非常知道投信業這行的核心價值是研究團隊,因此願意投入大量資源,這是其他金控旗下的基金業者很難超越的。

「它有賠十年的勇氣與決心。」蕭碧燕說,十年前,復華為建立與別人不一樣的本事,大幅擴大投研部門,但初期看不到績效;即使如此,復華投信依舊每年投入二億元在研究部門,相較於當時資本額只有三億元,如此大手筆令人佩服。

據了解,復華每年光是花在海外投資研究團隊的經費高達二億元,且已連續投資十年以上。以台灣目前許多基金公司年獲利常不到一億元來看,不可能每年投資這樣的金額建立海外研究團隊;更別說,即使經營團隊決心要投資這麼大的金額,還要考慮會不會成功?

「把產品做好,通路自然會找上門!」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台灣過去因沒有投資海外市場的人才,很難找到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人,只能自己從頭培養;但尋找海外研究人才除了要有好的英文能力,還要常常出國拜訪公司,並忍耐短期看不到投資成效的寂寞與壓力。

杜俊雄至今仍親自帶隊拜訪公司經營高層,十餘年如一日;再加上景氣循環模型監控股、債、匯市場波動,例如○七年底,復華投信就監測到全球債市異常,開始調整部位,所以在○八年金融海嘯階段,所管理的基金跌幅比同業少。

群益靠明星商品 拉攏散戶「要砸錢打廣告,我們比不贏金控,要比銷售通路也不如別人多,我們能夠生存到今天,靠的是隨時戰戰兢兢。」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說。

群益投信除了和同業一樣,每天開一次早會,到了傍晚還多開一次晚會,討論個股、產業資訊。「一般公司頂多一周開一次選股會議,像群益每天召開的算是很少見。」群益投信副總張榮仁透露,召開晚會的效益是團隊紀律的一環,尤其在開盤時間與台灣較近的大中華與日、韓股市上,前一日的深入研討,更有利於投資決策。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的績效表,群益旗下的三檔大中華股票基金,今年來績效分居四十一檔中的第一、九與十五名。

早年,群益只有一檔股票型基金「群益馬拉松」指標商品廣為人知,但一推出就被大戶搶光,散戶很難買到;市場嗅覺敏銳的董事長陳欽源觀察,一檔基金若法人持有比重過高,雖募集容易,但也得承受法人一旦出脫持股,基金規模大幅縮水的可能性。因此他開始建立散戶通路,首先就是要有吸睛的明星商品帶路,包括一九九九年群益發行的首檔平衡型基金「群益真善美基金」,就因搶先市場而獨領風騷。

二○○○年前後,群益快速將基金規模衝上一千二百億元,奠定其在本土投信業界的江湖地位。如今僅次於元大寶來投信,穩坐國內第二大投信。

「順的時候不要太樂觀,背的時候也不要太悲觀。」賴政昇說,投信業永遠都在面對高度不確定性,所以他常告訴基金經理人,不要懷念過去的豐功偉業,也不要因為短期績效亮眼就自得意滿,因為「投資人看的是長期的績效和有特色的產品,交不出亮麗的成績單,一切都是空談。」在金控大軍進逼下,本土尤其非金控的獨立投信空間越被壓縮,復華、群益還能開出好成績,必有其一定的功力,或許也是投資人投資時,可以斟酌的好基金公司。

復華投信

成立時間:1997年

董事長:杜俊雄

總經理:周輝啟(右二)資本額:3.24億元

群益投信

成立時間:1995年

董事長:陳欽源

總經理:賴政昇(中)

資本額:3億元

獨立投信表現不輸外資

──國內五大投信比較

公司 基金規模

(億元) 2014年

EPS(元)

復華投信 1203.4 9.72 群益投信 1242.4 2.72 國泰投信 1080.9 2.3 元大寶來投信 2583.6 1.93

富蘭克林

華美投信 1006.1 1.2 註:統計截至2015年3月 整理: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2

國內1050檔基金,它第一個淨值破百元 無金控庇蔭 群益跑出第一名基金


2015-09-14  TCW

群益馬拉松基金憑藉規模與謹慎投資風格,打破投信界紀錄。

董事長陳欽源接受本刊獨家專訪,分享十八年來不敗心法。

今年台股在外資主導下終

於上萬點,散戶視為有史以來最冷慼的萬點行情,卻有一檔本土投信基金,就在今年默默打破投信界紀錄:基金淨值破新台幣百元,居國內一千零五十檔之冠。

一檔累積績效790%:

重團隊研究勝明星經理人

成立十九年的群益馬拉松基金,目前雖然因台股震盪,截至九月二日跌回八十五元淨值,但換算下來還是幫投資人累積賺取了七九O%。

沒有任何金控資源的群益投信,管理資產規模連四年居本土投信第二大,僅次於購併寶來之後的元大。這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群益投信董事長陳欽源。

做為業界最資深老董,在群益十八年的陳欽源,風格就像

跑馬拉松一

樣:資歷夠

久、不急攻躁

進,才能默默破紀錄。

「投資就像

跑馬拉松,比

的不是短期爆

發力,是看長期的績效,」

近十年沒有出

現在媒體上,

陳欽源在接受

《商業周刊》

獨家專訪時意

味深長的說:

「穩定、持

續,才是投資的關鍵。」不同於一般業者,陳欽源重視團隊研究更勝明星經理人。

在這場投資馬拉松賽道上一跑就是十八年,陳欽源的勝出關鍵,就在他重視團隊研究更勝於明星經理人。

「在群益,我們沒有明星,只有團隊。」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說,投信這一行最困難的地方就在連續性,如何每年維持打敗大盤的高績效,不是靠一、兩個明星就可以搞定。

賴政昇形容:「「對」的經理人就像生意囝仔一樣歹生(台語:難產生》,」因為人會有偏見、盲點,只有靠團隊,群策群力、相互照應,才會持續創造「對」的結果。

這話說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困難。如何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願意無私的分享訊息,遇到危機時還要能攜手合作,這就牽涉到制度設計。

早在十五年前,陳欽源就建立了一套激勵機制,不是只有績效好的經理人可以領取高薪,只要對團隊有貢獻,也能分享利益。這讓群益長期以來形成一種分享與討論的氛圍,而非互相提防或自己埋頭苦幹。這也是馬拉松基金為何換過十一個經理人,績效卻始終能維持高檔的原因。

相較於其他金控集團擁有銀行通路、多元產品組合,也不像外資一樣擁有海外豐沛人脈,群益做為台灣僅存的三家獨立投信,可以說是資源最少的公司之一。

「我們不像別人有富爸爸可以靠,一定要靠自己才能成長,」陳欽源說。而成長的關鍵,就在扎實的研究。

曾在群益任職七年、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回憶,陳欽源非常看重經理人獨立思考的能力,反對隨著市場起舞。在他面前,不要想隨便呼攏。

「他看(經理人》報告,會追到技術細節,如果講不出一套邏輯,絕對被打槍,」張錫說。即便只是拜會公司,陳欽源也會先考經理人,確認他對該公司夠了解,才會放行。

這種對研究基本功的堅持,也讓陳欽源十八年來即使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SARS、結構債危機、金融海嘯等,都能屢屢安然度過。

預見結構債風暴:

最早自行開發海外基金

時間回到二OOO年,當時台灣投信界最火紅的商品,是連結到結構債的貨幣型基金,幾乎占了整體一半以上的營收,群益的貨幣型基金比重更高達九成。「那時候日子多好過,一年四億到五億《營收》自己進來,客戶也不會贖回,」賴政昇回憶。

陳欽源卻注意到:「這個產品的架構不太好,表面看起來很賺,但客戶隨時可以贖回,而且利率的趨勢一旦成形,就無法逆轉,很容易造成流動性危機。」他評估,三、四千億元的結構債規模,一旦發生意外,整家公司不只被拖垮,還可能就此消失。於是他向董事會建議要降低比重。

然而問題是:少了這個商

品,公司立刻失去成長動能,要拿什麼來補?

陳欽源把腦筋動到海外去。

「台灣占全世界不到一%,等於海外有九九%,為什麼不去開發?

當時海外的產品幾乎都是以境外基金的模式,國內只做代理銷售。但陳欽源不甘只是為外資作嫁,於是他自己養研究團隊、開發海外基金商品,帶出一批海外人才。

「群益是最早走國際化研究路線的。」張錫說,當年台灣投信光是看本土市場就看不完了,群益卻肯砸大錢買下全台灣第二套彭博(Bloomberg)系統,眼光可以說是相當遠。

於是,當大部分業者還在享受結構債產品的甜美果實時,陳欽源卻先是砍了這一塊大餅,然後又花資源去開發海外基金。若拿馬拉松來比喻,陳欽源此舉等於是重新調配速度,給競爭者超越的機會。

事後證明,陳欽源的研究結果與擔憂是對的。二OO五年,全球利率翻轉,結構債基金大幅縮水,全面引爆危機。

而群益在陳欽源的「配速」之下,不僅全身而退,更一舉超前其他業者。

這便是重研究、重基本面的「馬拉松精神」,陳欽源雖非明星基金經理人出身,但他的這個堅持,如今讓群益投信營收有六成是來自於海外股票型基金的貢獻,在國內僅次於摩根投信與德盛安聯兩大外資,扭轉只能靠台股的本土投信公司宿命。

群益投信

成立:1995年

董事長:陳欽源(圖)

資本額:新台幣16.5億元

成績單:

.稅後淨利4.5億元,業界唯一連續10年獲利均在新台幣

4億元以上

.海外資產規模305億元,僅次於摩根、德盛安聯,

排名第三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10

金融股群益期》不做小自己,布局海外更賺 老三期貨商改寫行規 EPS贏龍頭

2016-08-01  TWM

它市占率老三,卻大膽改遊戲規則,加入國外期交所會員,讓客戶直接下單海外標的,營收、獲利大幅成長。

靠著長期布局,你以為的高風險產業,也能維持穩定獲利,不只是靠天吃飯。

台灣的期貨商中,元大期市占率最高,群益期排行老三,但去年,群益期每股稅後盈餘(EPS)三.五四元,竟首度贏過龍頭元大期,且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率大幅成長七五%,光前兩季的EPS,就是去年全年的七成。

一般人可能只聽過「台灣指數期貨」(台指期),即透過預測台股未來指數漲跌賺錢,但事實上,期貨商品涵蓋範圍遠比想像來得廣,從玉米、咖啡到黃金,都可以透過期貨操作。期貨商好比股票經紀商,幫投資人在期貨市場下單。

期貨商有約八至九成的獲利來自手續費,他們就像開賭場的老闆,只要賭客(客戶)上門,他們就賺錢。即便台灣經濟讓客戶對國內產品興趣缺缺,但這次群益期能暴衝成長的關鍵在於,該公司二??九年就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讓「賭客」直接下單操作國外股市指數,多出大量選擇。

一九八二年就入行、從研究員做起的群益期董事長孫天山說:「期貨商不要把自己做小了!」像美國最大期貨券商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市值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五百三十億元),一家券商,就相當於國泰金整家公司市值。

敢跨出去!

一場當機意外,決定轉型

不過,國內期貨是一片紅海市場,元大期國內期貨的市占率更是群益期的三倍左右。

何況,元大期不但是台灣第一家期貨商,又有金控力量加持,相對而書,群益期只是群益金鼎證券旗下的子公司,沒有顯赫的身世,似乎注定是一間小期貨商。

但一場當機意外,讓孫天山放膽走出去,甚至改變了期貨界的遊戲規則。

過去,台灣期貨商要幫客戶下單海外期貨,絕大多數都是透過「國外期貨商」(又稱上手公司)到國外期交所下單,並向上手公司「上繳」費用,但該筆費用不容易轉嫁給客戶,導致群益期海外期貨當時平均毛利率不到四成,比國內期貨商毛利率約五成還低。

壓垮群益期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二??八年八月一天晚上。群益期的海外期貨上手公司系統突然當機,客戶整個晚上不能用海外電子下單,客戶氣得跳腳,「那天我們快被搞瘋掉!」群益期執行副總經理陳文采回憶。

孫天山不願再被上手公司箝制,他飛到新加坡,直接與新加坡交易所洽談,二??九年拿下全台第一家新加坡交易所經紀和自營會員門票,並在當地建自己的機房,甚至拉了一條海底電纜到新加坡,稱為「DMA」(直接市場接入),從此,群益期下單新加坡交易所,不必再透過上手公司。

敢先壓寶!

每年砸25%淨利維護系統

孫天山把這方法遍地開花,群益期一共加入十一家國外期交所結算或交易會員。他指出,為了和國外期交所的資訊系統整合,平均每年要花一億多元在資訊系統的建置和維護上,相當於將群益期的二五%淨利拿出來投資,「其他期貨商沒把握賺得回來,所以不敢投資,但我敢,因為不投資根本沒機會回收。」

那元大期為何不做?當時元大期前身寶來曼氏期貨,背後大股東是英國期貨商曼氏期貨,上手費用較其他期貨商優惠,但二?一一年歐債危機,曼氏破產,元大期相對優勢不在,才開始積極轉去申請新加坡等交易所的交易會員。

繞過上手公司的策略,讓群益期海外期貨平均毛利率上升到七成,但也惹來上手公司不滿。「我們接到寫滿整整八頁的黑函,說我們違法,」陳文采表示,主管機關特地到群益期檢查,「查了一年多也沒事,(金管會)還請我去做教育訓練,談如何申請海外交易所會員資格!」

如今,群益期獲利有六成來自海外期貨,今年上半年更因香港子公司轉虧為盈,營收大幅成長。今年第二季,群益期香港子公司在恆生指數期貨的交易量,市占率排名第四,贏過其他一百多家期貨經紀商,熬了三年,終於成為一隻會下蛋的金雞母。

孫天山並把腦袋動到期貨另外一項成本—結算費用。他表示,明年將到美國芝加哥成立子公司,子公司取得結算會員資格後,每年將可省下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結算費用,「我們甚至可以幫其他期貨商結算,增加新收入。」

布局美國子公司可不便宜,投資估價達兩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億四千萬元),除了當地屨用外,孫天山要求本地業務員要把英文練好,考美國期貨營業員證照,才把他們派去美國。「我自己都特地請英文家教,跟我一對一練習英文,」孫天山興致盎然的說起他的下一個大計。

「期貨一直是證券市場的異類,」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那麼,群益期肯定是「異類中的異類」,它證明了即使不是市場第一,但聰明轉個彎,跳過舊規則,你可以闖出一片天。

群益期

成立:1997年

董事長:孫天山

主要業務:期貨經紀

成績單:今年上半年營收11.44億元,獲利3.1,億元

撰文者馬自明、張芳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70

群益

1 : GS(14)@2011-06-12 13:14:24

http://www.sfc.hk/sfcprd/eng/pr/html/Corp_Details.jsp?charset=MS950&ceref=ACL024&applNo=0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