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人馬搶iPhone 拆解難民排隊黨
1 :
GS(14)@2011-11-17 20:29:262011-11-17 NM
上週五本港蘋果店開售iPhone 4S,白領儷人上班必經的中環ifc天橋,恍如旺角黑夜。本刊跟踪這班排隊黨,發現大批難民,包括非洲、巴基斯坦及印度人等,紛紛受聘通宵排隊搶機。除了最基層難民排隊黨,本地拆家及大陸買家兩路人馬亦不執輸,指揮排隊黨包圍ifc瘋狂搶貨,一部4S的本地零售價為五千元,去到大陸即炒高至七千元,六千多部手機,一個早上就掃光,大部分更流入內地的龐大手機市場,這個不單是iPhone 4S熱潮,而是香港獨有的排隊黨搵快錢之門。
上週四,即公開發售前一天,ifc蘋果店即嚴陣以待,用鐵馬劃分約五十格猶如牛欄一樣的排隊區,每格約二十五人排隊,最後一大格更擠滿了過百人,站在格內的人幾乎動彈不得。
難民淪為排隊黨
記者所見,這群人有七成是非洲、巴基斯坦等有色人士,成為搶機陣營中最鼎盛的第一路人馬,為數近千,愈近隊頭就愈多,第一格內除了七個是本地就讀IVE的學生外,其餘都是清一色著得衣衫襤褸的南亞裔人士,他們很多都不懂廣東話,大部分時間都足不出「格」,一日三餐都在格內,各人並帶備空樽小便,周圍臭氣沖天,而每格都有一兩名兇神惡煞的本地人四圍巡視,當見有陌生人與格內的南亞裔人士交談,便立即怒睥。露宿一宵,翌日早上七時,iPhone 4S正式開售,一名打扮貌似電影《無間道》中的「傻強」、一身黑衫黑褲的男士拿着一本數簿,帶同十多名仔施施然到場,與一名酷似馬勒當拿的南亞裔話事人密斟一輪後,便開始點算這班南亞裔排隊黨的數目,然後一名男士隨即打開行李箱,眾目睽睽下拿出疊疊金牛,向入場買機的隊員逐個派發,每人約有二十六張,正是每人限買五部手機的價錢(每部16GB手機售$5088),又在他們身上貼上黃色、綠色等膠貼,以便認人收貨。記者在旁拍攝,一名男子即撲出來大喝:「影兩張好走啦!唔好阻住我哋呀!」
由於所有買機人士由ifc一樓入、二樓出,而二樓亦只有一個出口,故大批監控這幫人的人士,如「傻強」、「馬勒當拿」等,已增派大量人手「捉人」點數及收機,其中一人更大聲斥喝旁邊另一個兄弟:「睇住紅色貼紙!捉人呀,而家出嚟啦!點齊數有幾多部!」這時整個ifc都被這批人包圍,到處都是一堆堆的人,令不少途人及旅客側目,而收了酬勞(每人一千元)的就霸佔場內梳化休息,或者索性坐地和同鄉閒聊。但實在人太多,混亂情況經常發生,一名南亞裔人士Husan在出口準備交機收錢時,遭蘋果職員趕離場,不久又有人發現捉漏了幾個南亞裔人士,慌得即時報警,最後不了了之。據知,為免排隊黨「走機」或走數,只有熟人介紹才可加入買機,負責人亦清楚他們的身份及個人資料,一旦有人走數,大部分都有辦法找到。
重慶幫搵食
記者訪問了該位與保安員衝突的印度人Husan。二十三歲的Husan來港三年,現住重慶大廈,他聲稱自己是難民,由於不能工作,他與其他鄉里唯有靠「大佬」聘請任排隊黨,買賣電話賺取外快,「我哋(指與在場的排隊黨)互有認識,有啲係印度、有啲係巴基斯坦、印尼、非洲。如果佢哋有工做,都唔使嚟呢度排隊啦!」重慶大廈分五座,A、B、C三座以內地自由行及外國旅客為主,D、E座則為印度、巴基斯坦等難民居住的集中地,每間房不足三十呎,環境惡劣。Husan說,樓上樓下的鄉里及同路人均相熟,背景相近,也是不能外出打工,他和其他難民有時靠替旅客拿行李或介紹咖喱食肆等,每次賺取一、二十元貼士。他說鄉里頭目與社團人士混熟,每次有搵快錢的機會,便立即動員難民幫去排隊,但他說做地盤黑工較易被捕及風險較高。
有難民社工透露,難民做排隊黨賺錢已是唯一可維生的路,「為咗生存一定要咁做,如果連呢啲都唔做,佢哋會做其他好差嘅嘢。由於聯合國嘅例好嚴格,寫明唔可以有工錢,就連做義工俾車馬費都唔俾,乜都唔做得,好多人被逼滯留幾年,好人都變廢人!」他坦言,有些難民替黑幫走粉賣淫維生,生活艱苦。根據入境處資料,現時本港約有六千六百名正等候甄別的難民,他們以南亞及非洲裔為主。根據本港法例,難民不能在港工作,主要靠服務機構每月提供約三千元過活,並向食物銀行免費領取必需品(每十日上限為三百元)。根據入境處○九年一月統計,現於本港真正獲得難民身份僅得一百零三人,政府曾透露滯港的南亞或非洲裔難民,大多以旅遊或偷渡來港後打「黑工」賺錢,遭拘捕後便聲稱在居留國遭酷刑或不人道對待,再以「酷刑聲請」(Torture Claimant)申請留港。由於本港簽署了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不得將提出酷刑聲請人士遣返,入境處遂向他們發「行街紙」留港等候甄別。
有份排隊搶iPad
Husan坦言並非政治庇護的難民,他說在印度生活困苦,於是與父親拿着假護照過關,在本港機場入境時被捕判入羈留所,其後他申請難民資格,因沒工做,難民鄉里便介紹他替黑幫運毒,試過帶可卡因被捉判監數月,他說許多難民替黑幫工作賺取生活費,但就拒絕透露今次買機誰是幕後老闆,只說認得「傻強」是其中一個在場話事人,又說:「上次iPhone 4、iPad 2都有人搵我哋排隊,我哋無嘢做,等幾日無所謂,又可以賺到錢。」除了難民排隊黨,ifc內亦有大陸人搶機,一名來自廣東的程先生就請了五、六十人排隊搶機,大部分是內地人,亦有本地師奶及失業人士,記者見他在蘋果店的出口捉人,查問他收了多少部機,程則說:「而家起碼收到二、三百部!收齊就會拎返深圳賣。」連場混戰後,中午時分,負責人把一個個塞滿手機的旅行喼(每喼可放約二百部)迅速離開ifc,分批散貨。記者見到「傻強」與負責付款的老細離去後不久,其手下即分成多批,將行李喼帶走,不少都送到先達廣場的手機店散貨。
先達大拆家
難民排隊幫是前線咕喱,其上線的拆家買家,大部分都在先達搵食,是搶機陣營的中層人馬。記者週一問先達手機店「瑪亞科技」老闆阿Ken收不收貨,他笑言「多多都要」,「基本上有幾多貨我哋都要,多多都要,大陸客日日都會落嚟呢度買機,如果有貨,佢哋可以一買就幾百部,大陸客而家閒閒哋都帶二三百萬落嚟入貨。」4S有價有市,不愁出路。原價$5088的16GB 4S,上星期五在先達平均收購價是$6300,翌日貨源減少,收購價升至$6500,到本週二,收購價更高達$7100。在先達這個iPhone 4S集散地,買家多為內地人,「好多人每日都幾百萬現金交收,每個客(內地客)最少都有一百萬cash。」他說,不少內地炒家長駐先達,一見機就掃,掃貨後便運回內地出售,他給記者看一張影了大堆「金牛」的照片,足足有二百多萬現金,記者嘩然,但他冷冷的說︰「做耐咗都麻木,無感覺。」
為應付內地客的需求,阿Ken與拍檔Chris早早作出部署︰「一早就搵定一大班朋友去ifc排隊,佢哋好多都係學生,又有啲係南亞裔,排隊兩三日,人工二千蚊。」以買五部機計,即每部機的排隊成本為四百元,較難民排隊黨高一倍。「我哋搵咗幾個同事去,一個負責喺門口派錢俾佢哋入去買機,一個守住門口收機,另一個就幫手出糧。」Chris笑言不怕這班排隊黨挾帶私逃︰「佢哋都唔係第一次幫我哋排隊,我哋有齊晒佢哋資料,走唔甩。」
日賺四十四萬
大約四十名排隊黨為店鋪掃貨二百部,另外,由於今次蘋果高調開售4S,不少市民自行排隊入貨,然後再到先達賣機,上週五瑪亞科技便收到了二百部街客放機。「嗰日收機六千三,我哋再以七千蚊賣番出去,每部執七百!」阿Ken上週五透過排隊黨及鋪頭各收了二百部4S,一日內共轉售了四百部,扣除入貨成本及僱用排隊黨,粗略計算賺到四十四萬多元。日賺數十萬的「瑪亞科技」竟然是先達的新手,在先達開檔只有短短三個多月。老闆阿Ken只有廿五歲,未進駐先達前,他是街邊的「收買佬」,用客貨車在旺角街頭收機,專收iPad、iPhone,然後轉售給內地客。他為擴展市場,更在網上各大討論區留言,列出聯絡電話,甚至有內地手機號碼,方便內地人聯絡,擺明做內地人生意。「其實好多人以為我哋賺好多,我哋只係賺頭一浸,之後已經無咁好賺。好似今日我哋收機價已經俾到六千九,賣番出去係七千,一部機只係執一百。不過我哋量多,所以計埋條數就好似好好賺。」他笑言,其實最好賺的應該是前來放機的人。
個體戶刀仔鋸大樹
大有大做,細有細做,先達大戶瘋狂掃貨,也有個體戶炒家每天在電腦前刀仔鋸大樹。二十八歲的Jackie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當蘋果炒家近兩年,iPhone 4 、iPad 2都炒過,今次他又「重鎚出擊」,首輪就用盡四張信用卡約共七萬元的信用額,一口氣訂購十三部iPhone 4S。他保守估計,若賣給先達商戶,每部至少賺千元。 Jackie表示,這副業隨時為他帶來每月萬多元的額外收入,「我自己對電子產品比較熟悉,前幾年愈來愈多人用iPhone,賣上大陸至少穩賺幾千,所以我就試吓做炒家,就算我炒得咁濕碎,一轉都賺到萬幾蚊。」他說收到iPhone後就賣給先達散貨。
不少個體戶炒家跟Jackie的做法差不多,一般透過 Store訂購iPhone然後託運來港,不過要確保成功訂購十多部iPhone,Jackie自有炒家的法門,「好似今次訂iPhone 4S,我就準備咗三、四張信用卡過數,六個 ID去登記,仲要分開四張單去訂十三部機,咁蘋果就唔會咁易發現我訂好多部機,然後cut咗張單。」然而,Jackie也嘗過損手的滋味,皆因網上訂購,至少都要兩個星期才到貨,萬一市場價格下滑,炒家可能被迫止蝕離場,「我炒過一轉iPad 2,訂咗未收貨,個價位就跌破成本價,十幾部iPad 2最後逼住賣,好彩都係蝕幾百。」
大陸收機潮冷卻
各路人馬得來的iPhone 4S,最後都是拿去大陸放貨,是整個搶機流程的最後歸宿。原來無論是先達、南亞幫或散戶炒家,大部分的貨最後都會流向內地集散,其中深圳華強北路的多個專售手提電話的商場,更成iPhone 4S的集中地。創欣達科技經理巫小姐說:「你有貨就快啲放,噚日叫價六千四百,今日得番六千三百。」
原來短短幾日,炒賣熱潮已經冷卻,目前收機價只勉強維持五千元人民幣(下同)(約六千一百多港元),較上週五至癲價下跌六成四,商戶李先生說:「上星期五啱啱出,最癲嗰陣收到成一萬四千蚊,但好快已經跌到六千幾,而家收五千蚊。」賽格通信市場的榮豐通訊負責人小莊坦言:「今次iPhone 4S同iPhone 4都差唔多!如果出iPhone 5就可能好多人要。」反而「山寨版」iPhone 4S卻一個月能賣出十多、二十部,每部售價約為五百至八百元(約六百一十元至九百八十港元)不等,有商店更表明貨源太多,暫停收機。這股iPhone炒機熱潮,來去如風,ifc天橋留下的大堆垃圾和膠樽都已清理,但大家都不忘這個一日搵錢的日子,並等待下一個時機──iPhone 5發售的來臨。
4S兵分兩路
先達鋪一日賺$44萬
阿伯阿婆也瘋狂
4S熱炒,全城為Phone狂。記者在先達撞見一對年過七十的老夫婦,二人步履不穩,震騰騰的走進手機店「問價」︰「豐澤嗰部機,賣俾你哋幾錢呀?」老夫婦說不出手機型號,但卻不斷問店主收機價。原來,老夫婦在晨運時見到不少人在豐澤門口排隊買iPhone 4S,於是有樣學樣。「我哋噚晚一點半去排隊,買咗豐澤手機,之後响門口賣咗俾人,賺咗幾百蚊。」老夫婦又聽說若果自己在先達放賣手機,利潤更高,所以便特意走到先達打聽一下。「我哋今晚再去排隊買呀!賺番幾百蚊,老人家夠飲茶呀!」婆婆說。
高仁: 拆解長實系購買WWU玄機
1 :
GS(14)@2012-08-28 14:42:462012-08-28 HJ
上文提及長江基建(1038)與電能實業(006)的默契,兩家公司在合併與收購(Mergers & Acquisitions, M&A)交易中經常並肩作戰、組成合營公司出擊,其中目的可能是分散業務風險、創造協同效應及降低負債比率等。
雖然長建與電能是M&A 的「鑽石陣容」,但最近長實(001)及李嘉誠基金會不甘後人,四家公司攜手組成合營企業收購英國天然氣運輸業務,高仁將拆解箇中的玄機。
...
由於需要待歐盟委員會通過反壟斷的審查及批准,預期交易要至9 月底才完成;屆時,財團將要承擔的淨負債為13.12 億英鎊(約157.7 億元),故此收購交易的企業價值估計為19.57億英鎊(約235.23億元)。
兩項投資具協同效應
翻查紀錄,長建、電能及李嘉誠基金會早有投資英國配氣行業的經驗,於2005 年已經收購Northern Gas Networks(NGN);因此,長建、電能、長實及李嘉誠基金會合組財團收購WWU,其實為長建與電能於當地配氣行業的第二項投資。
目前,NGN 經營的配氣網絡,主要為英國北部約670 萬人口提供服務,網絡覆蓋2.5萬平方公里;WWU 所經營的配氣網絡,主要為威爾斯及英國西南約740萬人口提服務,網絡覆蓋4.2萬平方公里。
完成收購後,長建與電能將擁有英國八大配氣網絡其中兩個,將為英國約四分之一人口提供服務。若果NGN 及WWU 能夠做到資源共享,並且消除行政及營運上的架構重疊,相信可以增加彼此的協同效應。
買現金牛的套利交易
再觀乎新收購的業務,WWU 被歸類為公用事業,又有利潤管制協議保護,投資回報率預料可達到雙位數,是名副其實的cash cow(現金牛)。
全球低息環境之下,長建財團完成收購WWU 後,大可以替巨額債務纏身的WWU 再融資,以減低利息開支。以長和系的「金漆招牌」,借貸息率可能低至LIBOR加1厘多(相當於約2 厘),加上五年期利率掉期(interestrate swap),息率由浮動(floating)鎖死為固定(fixed),回報隨時有8 至9 厘,相當「和味」。
長建牽頭財團收購WWU,可固定的成本獲穩定的現金回報,怎能叫Victor不心動?實際上,該項交易可能是一宗套息交易(carrytrade),以借平錢去購買高收益率資產。
共同安排明年生效
既然收購WWU 的好處多不勝數,長建及電能為何會捨棄一直沿用的「鑽石陣容」,引入長實及李嘉誠基金會的參與,從而使得益有所減少呢?各位「巴打」都知道長和系精通計數,高仁相信,此舉與會計準則的轉變有關。
國際財務報表準則(IFRS)第11 號,有關於共同安排(Joint Arrangements )的準則將於2013 年起的財政年度生效。根據定義,共同安排的各個參與方,能夠湊合多於一個組合達致最低比例,便不構成共同控制(JointControl)。
在股權架構方面,長建、電能、長實及李嘉誠基金會的財團收購WWU 全部股權,4 名成員分別持有WWU 各30%、30%、30%及10%權益。換句話說,長建財團4 名成員能夠湊合多於一個組合,各個組合又能夠達到最低比例,故此不構成共同控制。
至於財團董事會組成,長建、電能及長實分別委任了一名董事入閣,李嘉誠基金會尚未委任董事,反映各公司對董事會有重大影響力(significant influence )但無控制權。
根據有關於共同安排的分類【圖】,WWU 將以一項投資認列入賬,即是WWU 成為長建、長實、電能及李嘉誠基金會的聯營公司,盈虧及淨資產將以權益會計法(equityaccounting method)按持股入賬;因此,WWU 的負債及或然負債將被隱藏,不會出現於各成員balance sheet之上。
off balance sheet 長建及電能的財務總監預期,在完成收購WWU 之後,長建的負債比率只會由7% ,輕微增加至11%,電能負債比率由32%,略為提升至36%。高仁相信,這就是聯營公司負債off balance sheet的效果。
下周,高仁將繼續通過是次收購WWU 的交易,拆解長和系以「三、零、三、三」陣式應戰的因由。
本欄逢周二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2 :
GS(14)@2012-09-04 10:37:172012-9-4 HJ
...
由「李超人」一手一腳創立的長實,置身於集團架構的最頂層位置【圖】,順理成章為系內的旗艦。長和系屬於垂直控股架構,長實直接持有和黃49.97%權益,和黃又擁有長建77.96%的控制股權,長建則控有電能38.87%股權,反映長實透過和黃間接持有長建及電能。
「三仔」為穩定收入「配腳」
說回WWU 的交易,長建、電能、長實及李嘉誠基金會組成合營,長和系是以「三、零、三、三」排陣,即長實持股30%、和黃零持股、長建持股30% 、電能持股30%【圖,綠框】。
參考長和系過去的收購紀錄,長建及電能一直以來在海外基建項目都「拍住上」,各持30%的較高股權比例,也算是合理。
以跑馬的術語來說,長建及電能屬於是次收購交易的「膽拖」,長實及李嘉誠基金只是「配腳」。
不過,看到這個「膽拖」及「配腳」組合,兩個大問號立即浮現。
第一個問題是:李嘉誠基金會參與做「配腳」,到底原因何在呢?高仁相信可能與「分身家」事件有關。
資料顯示,Victor 已經持有長實的控股公司Li Ka Shing Unity Holdings Li mited約66.67%股權,成為長和系的掌舵人; 「李超人」為了平均分配財產,於是協助「第三個仔」李嘉誠基金會,預先尋找一些低風險投資項目,期望可以提供穩定及持續收入,以確保其日後自給自足可「長大成人」(暢順運作)。收購WWU佔較低的10%股權,正切合心意。
第二個問題是:和黃沒有充當「配腳」,究竟葫蘆裏賣什麼藥呢?高仁估計,可能是WWU 的投資規模太細,一方面是未必適合和黃的龐大身軀及巨大胃口,一方面是免於打擾公務繁忙的「霍大班」Canning Fok。
更大的可能性是,和黃置身於長和系集團架構的第二層, 並且持有長建達77.96%股權,一旦參與是次收購交易,可能構成共同控制(Joint Control),有機會要將WWU 的賬目合併(Consolidate)入賬。
和黃「斷得有道理」
接下來,高仁將以長建及電能持有WWU 各30%及30%股權做「膽拖」,配以李嘉誠基金會、長實或和黃的其中兩者作為「配腳」,以組成下列5 個不同的scenario s(情境)【圖,紅框】,以解說其他陣式的缺點。
情境一: 「一、零、三、三」陣式長實與李嘉誠基金會的角色恰好對調,前者持股10%,後者持股30%。不過,Victor 貴為「李超人」的長子,並且已負責為長實「揸旗」,長實持股量低於「第三個仔」,豈不是好無face?
情境二: 「零、一、三、三」陣式和黃經營業務廣泛、資產多、市值又大,WWU 規模卻只是「奀豬」咁細,更何況是區區的10%股權,正所謂「大雞唔食細米」,收購都無謂啦。
情境三: 「零、三、三、三」陣式受到垂直控股的關係,和黃持有WWU的30% 股權,實際權益(effective interest)將變成62.48%,有可能要將WWU合併入賬。
情境四: 「三、一、三、三」陣式長實及和黃齊齊參與收購,各持有WWU 的30%及10%股權,前者實際權益達到51.23%,後者實際權益為42.48%,也有可能要把WWU 合併入賬。
情境五: 「一、三、三、三」陣式長實及和黃齊齊參與收購,各持有WWU 的10%及30%股權,前者實際權益為41.22%,後者實際權益高達62.48%,同樣有可能要將WWU 合併入賬。
因此,長和系以「三、零、三、三」陣式應戰,和黃缺陣,使垂直控股鏈斷裂,以避免合併WWU 的負債及或然負債,高仁不禁要讚嘆一句「斷得有道理」。
本欄逢周二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高仁
萬南 二五中環 用小超角度拆解長和系重組
1 :
GS(14)@2015-01-18 02:32:08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2509&search=1
上星期金融界嘅大事,肯定係長實(001)及和黃(013)公布重組,先將兩間公司合併再一拆為二,變成一隻「長和」搞綜合業務,另一隻「長地」專攻地產。由於事前保密功夫一流,所以消息一出立即轟動缸湖,兩間公司喺美國掛牌嘅ADR齊齊急升一成,證明市場暫時認同呢單刁。
李超人乃財技高手,而且政治智慧老練,實諗到重組後嘅新公司選擇海外註冊,會招人話撤資,但佢老人家依然拍板去馬,當然唔只佢所講希望釋放公司嘅資產價值咁簡單。更何況地產股素來有折讓,長實折讓23%,同新地(016)折讓22%算係大孖沙之中最叻,相比恒地(012)29%、九倉(004)35%及新世界(017)嘅巨折50%,長實折讓率絕對濕濕碎。
長和系沿用垂直控股方式好多年,一直被外間認為部署精密,有利超人以小控大,緊握旗下各間巨無霸企業嘅控制權。不過誠哥講到明,今次重組係鋪路小超李澤鉅接棒,換句話講未來長和系嘅架構,先至係小超心目中較理想嘅腹稿。有幫佢哋父子做過嘢嘅人都知,小超比李超人更加愛鍊數,所以諗極都唔明,點解會放棄原有呢套安全系數極高,又行之有效嘅控股方程式。
要拆解嘅話,首先代入小超角度,睇吓由佢全盤打骰嘅長建(1038)。呢幾年長建用千零億喺海外狂買公用業務,追求只係高單位數字嘅回報,喺海外獲得唔少稱讚。
而由小超管理嘅長實本業地產,近兩年幾乎從未成功投地,麵粉有出冇入,只係最近中咗一個深水埗市建局蚊型地盤,加上近年頻頻變賣中港物業套現,可想而知佢對樓市前景都幾淡。長和市值大,好似一隻航空母艦,無可能快速轉航,如果逐啲減持地產業務,分分鐘要幾年時間,而且途中亦會被人洞悉,賣資產實畀人壓價,有違小超嘅作風。
因此小超如意算盤應該係,將航空母艦變為兩架高速艇,自己繼續做長和總舵手,至於長地就靠副手打理,逢高就減持,伺機換碼增持長和。
《導火新聞線》大拆解無冕王帝王宗堯
1 :
GS(14)@2015-03-08 14:04:59
攝影:葉君海、郭賢興
【維基解密之翻身之作】港視最近幾套新劇未能承接《選戰》餘威,收視連連插水,不過本周二有神劇打救!新劇《導火新聞線》以活躍於鏡頭背後的新聞工作者作主題,王宗堯等一班《囧報》員工,本以報道社會和監察政府為己任,但無色無味無界線的新聞自由,卻不斷被政府、財團等衝擊。報道新聞的記者,如何在專業和個人感情中克守本份?撰文:藍文浩、譚倩宜
從前叫「鐵腳馬眼神仙肚」,在競爭劇烈的香港傳媒環境下,現今無冕皇帝更是「Job多糧少好難撈」。演罷《選戰》的張癸龍後大受歡迎的男神王宗堯,於本周二首播的《導火新聞線》中,轉演一名得過且過的報紙記者樂嘉輝。本身就身處娛樂圈經常與記者接觸,和傳媒有着微妙關係的王宗堯,今次脫掉筆挺合身的西裝,換上牛記笠記跑新聞。被問到拍攝新劇後對記者的看法時,他說:「新劇入面我係一個免費報紙嘅記者,其實當初自己身為一個藝人,同記者朋友好多機會接觸。不過到接咗《導火新聞線》,真係去做資料搜集、拍攝之後就更加真實體驗到,做一個記者真係唔簡單。」
更體諒記者
傳媒取向各有不同,演出樂嘉輝一角之後,王宗堯更明白記者採訪的難度,和報社編輯方向的構成,他說:「我自己成個人就體諒晒佢哋(記者)嘅處境,對佢哋更加友善啲。其實好多時可能記者朋友本身嘅出發點,同佢哋代表媒體嘅出發點係會有好大出入嘅。劇入面我扮演一個本來好有熱誠嘅記者樂嘉輝,後來有一次為咗幫一個朋友惹官司,但係公司竟然唔幫我。其後有打算抽身離開,但係最後都留低,不過就變得好Hea,每日都到最後關頭求其撩幾隻字交稿就算。」《導火新聞線》就帶出香港記者和傳媒機構要面對的困難,故事講述梁小冰、周家怡與楊淇,三人在《囧報》編採部門內為了每日的新聞而起衝突,周旋於公司利益與道德責任之間。男神王宗堯在《導火新聞線》化身專業記者,少不免帶滿一身裝備,想看男神王宗堯運用以下器材?記住三月十日起,留意《蘋果動新聞》《男神做記者》。
【記者開工五神器】
王宗堯
精明頭腦
做記者要有三頭六臂,邊影相同時拍片再開口訪問,會察言觀色、旁敲側擊是基本功。高手能不着痕迹地令被訪者暢所欲言。
數碼相機
相機可說是記者的命根,「有圖有真相」之下,更要熟悉相機所有操作。現時記者採訪主要帶備「一機三鏡」,當然包括閃光燈與後備電池。
DV攝影機
自《蘋果動新聞》開始,視像新聞相繼發展,所以出勤記者經常要左手DV、右手相機。別以為用DV長期拍攝比相片簡單,曝光、收音與畫面配合,才成為有用的新聞材料。
平板電腦、紙筆
與時並進的還有平板電腦,記者務求以最快的速度將相片、影片、和現場打好的稿件傳回報社,以應付即時新聞分秒必爭的需要。不過大部份行家仍會隨身帶備紙筆,用最獨特的鬼畫符作自家記錄。
【神級先知】王維基劇劇中
港視劇深得網友歡心,除因題材新鮮,更重要的是劇情與現實貼近,令觀眾甚有同感。其實港視自啟播以來,已有不少劇集的劇情與現實相符。如《來生不做香港人》引出的中港矛盾,和要求打擊水貨客示威,其實在拍攝時並未熾熱如斯。《選戰》內二○二二年能全民普選特首、香港有多間免費或收費電視等,更寫出大部份港人心聲。由於劇情似足現實社會,有網民就戲言王維基及創作團隊有預知能力,有網友更列多個出港視劇準確預測到的「未來」,並封王維基為「神級先知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08/19067591
熄燈玩手機致眼癌?眼科醫生拆解真相
1 :
GS(14)@2015-04-15 08:54:48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訊息,指於黑暗中用手機30分鐘,便足以導致視網膜黃斑病變,又稱黃斑病變如同眼癌,無法醫治,患者只能等待失明。《壹錘定音》向多名眼科專科醫生查詢,他們皆表示未聽過「用手機30分鐘便出現黃斑病變」的個案或研究,又指早期黃斑病變是有辦法治療。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央,黃斑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是65歲以上長者失明的頭號殺手。該網上流傳訊息引述內地的二五四醫院眼科主任李麗教授指,「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翻查資料,二五四醫院為中國解放軍於天津的醫院,該院眼科中心主任亦的確名為李麗,記者昨未能聯絡到她核實該文章真確性。《壹錘》就「用手機30分鐘導致黃斑病變」一說向本港多名眼科專科醫生查詢,當中林順潮醫生、林敬德醫生及關永光醫生皆表示,從未聽聞以上說法。林順潮醫生亦表示,黃斑病變可按具體癥狀,選擇以注射特效藥或玻璃體切除等方式治療,並非無法治療。然而對於手機螢幕的藍光會否損害黃斑,三位醫生有不同意見。關永光醫生認為,若眼睛長期吸收手機及電腦螢幕的藍光,理論上會刺激到黃斑的組織,造成損害。林敬德醫生則分析,近年本屬老人病的黃斑病變有年輕化的趨勢,他相信與現代人在黑暗中用手機,以及手機釋放出來的藍光有關。他接觸過最年輕的個案僅40歲,無家族性遺傳,但就有頻繁觀看手機螢幕的習慣。然而林順潮醫生表示,國際間的眼科醫學雜誌上暫時沒有可靠的臨牀證據,證明手機螢幕的藍光會直接損害黃斑:「動物或細胞嘅實驗顯示可能有風險,但去到人體時,光源幾強、光波幾長、用嘅時間幾耐,有好多因素。」他亦指人類眼睛有自我保護能力,著公眾不用太擔心。不過林醫生亦稱,用手機或電腦時間過長或過度集中會少了眨眼,容易導致眼乾燥,可能損害角膜。綜合各醫生的意見,保護黃斑的方法如下:一、長時間望著螢幕要休息,望遠景二十秒;二、佩戴過濾藍光的眼鏡;三、保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四、避免接觸紫外線。另外,網上亦流傳一個聲稱能測試黃斑病變的遊戲,要求玩家在限時內找出哪一格顏色不同,太低分就表示有黃斑病變。林順潮醫生表示自己不會以該遊戲測試,眼科醫生一般會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如發現黑線或方格出現彎曲、缺裂及模糊等情況,便要及早求醫。關永光醫生亦表示,該遊戲可能反映黃斑的辨色功能變差,但不一定準確,更無法確定所謂「及格分數」的可靠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5/19113539
【職場秘笈一】畢業搵工必讀 專家拆解六大面試難題
1 :
GS(14)@2015-05-19 08:48:54獵頭公司CoreSearch董事總經理張慧敏笑指部份求職者錯把見工當成角色扮演,「有時連自己見嗰份係咩工或者點解自己想做嗰份工都唔知」。
每年八大資助院校有約一萬五千名學士畢業生,為數不少會選擇投入勞動市場,加上私立大學、海外大學、副學士、高級文慿......六、七月的勞動市場不缺就業機會,但處處充滿競爭。苦讀十數載終得一紙證書,對於初入職場的「新豬肉」來說,或是一張面試機會的入場券,但絕不保證成功獲聘。面對你不愛,卻總是找上你的「競爭」,你,有信心突圍而出嗎?今日為大家嚴選六條最難答面試問題,並找來獵頭公司老闆,人稱Son姐的張慧敏為你逐一拆解,不用付款上堂,助你輕鬆成為Interview之皇!1.請你介紹一下自己。
Son姐:面試官叫你介紹一吓自己,其實係想聽吓你嘅表達能力,同埋睇吓你係咪有備而來。好似見工做記者咁,你可以講講你家庭同背景點令你對新聞行業有興趣。2.點解唔請啲有經驗嘅,要請你?
Son姐:你可以話,你呢份工係需要有人返工、有熱誠、肯拼搏、肯努力,呢啲條件我都有,只係差經驗,如果你肯畀機會我,就可以累積。3.畢咗業幾個月都未搵到嘢做嘅?
Son姐:可以照直講,之前冇經驗,用咗幾個月時間,試唔同工種,今次揀呢份工係有備而來。以上三條唔算難題?仲有其他唔識得答嘅問題?睇埋下條新聞!記者:林幗欣攝影:林寶益許頌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519/19152059
有話兒:當電影寫延續篇Juno拆解《羅生門》
1 :
GS(14)@2015-07-31 08:43:17■麥浚龍前日接受專訪時,親自剖析在網上被熱炒的新歌《羅生門》。攝影:陳順禎
麥浚龍的新歌被熱炒,連帶出道13年以來的舊作都重見天日。《羅生門》是繼電影《殭屍》後,令他再度被網友瘋狂洗版,被抽水抽到太平洋也乾了。前日Juno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如果只做一首歌回應《耿耿於懷》,他沒有興趣,要做便做六首歌講述整整12年的故事,他也笑指自己太誇張、太貪心。撰文:盧妹
【首部曲《耿耿於懷》】■《耿耿於懷》系列,第一代女主角吳日言。資料圖片
【二部曲《念念不忘》】■Juno上月推出新歌《念念不忘》,向首部曲《耿耿於懷》作致敬。互聯網圖片
【三部曲《羅生門》】■Juno邀得女神Kay合唱的《羅生門》MV昨日終在網上公開。互聯網圖片
麥浚龍(Juno)的出品雖然不多,但他的麥氏風格越來越成熟,由青澀地訴說《耿耿於懷》,害怕再沒法戀愛,到12年後幽幽地透露念念不忘的心情,淒美愛情故事中間原來隔着《羅生門》,他說:「如果只係做《念念不忘》講番12年前呢個男仔,吸引唔到我去做,我好貪心,想知道12年後呢個男仔更多嘅事。」《羅生門》令人憶起心裏的那個「她」以外,亦令人猜想Juno心中的女主角是否前緋聞女友鍾欣潼(阿嬌)?他斷然否認:「唔係,因為我哋個方向明顯係12年前《耿耿於懷》,的確Hello Kitty同茉莉香水係有解釋嘅,12年前真係興呢兩樣嘢,但係我阻止唔到人哋嘅幻想空間。」
■Juno前日帶來一支來自紐約的黑色礦泉水blk.受訪。
■做過導演的Juno,愛上以第三身角色說故事。
一早睇中Kay與Karen
其實Juno思想是「堅離地」的,他笑指自己是監製,與黃偉文同時擔任編劇:「係承接12年前個故事,睇吓可以點進化。人性好複雜,分離唔代表兩個人唔愛,相愛亦唔等於好了解對方,《羅生門》兩個人係分開但愛對方,不過唔了解對方,當中有好多誤會,就連佢哋承諾10年後相約嘅地方,竟然都係誤會,男仔以為去冰島,女仔以為去福島,去表達個男仔嗰種盲同缺點。」當過導演的Juno,明顯愛上了這個第三身的角色,為歌曲注入電影感,以六個分段集合為一齣戲:「拍完電影,我習慣咗講故事嘅模式,有得呢個12年前嘅男仔,就會想知12年前嗰個女仔,即係Kay(謝安琪)嘅相反視點,同埋呢個男仔12年後嘅現任伴侶點睇,即係Karen(莫文蔚)。」Juno直言自構思「他」的故事開始,已經意屬Kay與Karen:「我同Karen識咗好多年,佢有種淡然感覺,而Kay好叻運用把聲、有種不捨,兩個都係我第一人選。」
■Juno與女友戴庚玲感情穩定,但暫無意結婚。資料圖片
「如果結婚我會講」
提到Juno近年常涉足做導演,問他會否考慮把《耿耿於懷》系列拍成電影?Juno坦言有人邀請他把故事拍成電影:「暫時未有時間。我唔排除12年後再做,但係一定要有message畀大家,唔會為而家反應好而做。」回到現實世界,日前戴庚玲(Janine)被指在Instagram上疑似暗示二人訂婚,Juno聞言謂:「幻想力豐富,而家冇諗過結婚,但係唔特別相信愛一個人就等於要結婚,而且現實好多人結婚都可以唔牽涉愛,如果有日結婚我會講。」化妝:Khaki場地:day off caf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31/19237672
盧偉良拆解經濟估值人民幣因素:利淡消息盡現 短期續反彈
1 :
GS(14)@2015-10-22 01:28: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9/news/eb_ebh1.htm
【明報專訊】今年港股第二季雞犬皆升,第三季急轉直下,本月以來則又來個強力反彈。面對顯著波動的市,長線投資者到底應該如何部署?今期《Money Monday》封面故事專訪施羅德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副主管及大中華股票主管盧偉良,為讀者拆局。
盧偉良認為港股估值吸引,建議可分段吸納優質股作中、長線投資,「如果公司經營模式完善,資產負債表穩健,派息又理想,在目前低位買入,即使今季股價無表現,遲些都會回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恒指於4月27日創逾7年高位28588點後連跌逾5個月,累積跌幅達8220點或28.8%,至9月29日最低報20368點始初步見底,上周五收報23067點,在短短13個交易日反彈2699點或13.3%(詳見下圖)。
面對市場大起大落,盧偉良坦言基金經理也要快速應對,調整投資組合:「這段時間比較難做,因為市波動很大。幸好我們5、6月在高位時已沽貨獲利,為投資組合去槓桿,轉買有現金流及股息支持的電訊股,在5至9月的跌市中跑贏大市……我們估計大市在年底前有望從低位反彈10%至15%,故已重新買入在美國上市的中資科網股,並且於今年以來首次增持濠賭股;早前沽出部分內險股後,近日又在低位買回。另外,我們亦鍾情消費股,相信在目前艱難的經營環境下,行業龍頭股不單可以生存,而且可以逆市擴展增加市場佔有率。」
盧偉良認為,中資股目前估值吸引,MSCI中國指數已跌至1倍市帳率附近,與2011年10月的低位相若,故市場已反映大部分利淡消息,造就近日的反彈行情。
消費電貿穩步增 內地經濟回穩
盧偉良表示:「市場目前普遍看淡內地經濟前景,但我對第四季的表現並不太悲觀。內地經濟增長一直由三頭馬車推動,包括出口、內需及投資。中央控制不了內地出口表現,但消費市場仍然穩定增長,電子商貿市場更按年增長兩至三成,服務業亦做得不錯。至於固定資產投資,過去一直是逆周期穩增長的最佳工具,每逢經濟增長放緩,中央便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以穩定經濟增長。但今年情有所不同,內地出現很多反貪腐事件及人事變動,令地方政府對新基建項目上馬並不積極,惟總理李克強近日已三令五申加快有關步伐,料第四季情會有所改善。」
綜合上述分析,加上人民幣料於下月獲國際貨幣基金(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利好中資股(見另稿),盧偉良預期年底前大市可從9月低位反彈10%至15%。
據此推算,恒指9月29日低位為20368點,若反彈10%至15%,即是可升抵22404點至23423點。恒指上周五收報23067點,已經升越最低反彈目標22404點;即使日後再升至最高反彈目標23423點,潛在升幅亦只有1.5%,故《Money Monday》建議讀者炒反彈市亦要步步為營、「睇位落車」。
展望明年市,盧偉良認為仍然充滿挑戰,例如美國加息及人民幣貶值步伐均屬不明朗因素。「美國聯儲局雖然一直延遲加息,但將利率正常化的方向其實並沒有改變,我們預測年底前有機會加息0.25厘,即使今年不加明年都會加,加息後會否加快資金從新興市場股市流走呢?種種困難都有可能存在。」
美國加息人幣貶值 仍危機四伏
盧偉良續稱:「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兌歐元及日圓匯價顯著轉強,惟人民幣兌美元變化不大,故人民幣兌歐元及日圓匯價已升值不少。中長線來說,決定人民幣匯價的是經濟、通脹、息口及競爭力等因素,參考這些因素,人民幣理論上應該貶值,有關情必將得到糾正。因此,市場已預期人民幣明年將再次貶值。」
(封面故事)
2 :
GS(14)@2015-10-22 01:28: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9/news/eb_ebh2.htm
人幣倘納SDR 中資股估值看升
2015年10月19日
【明報專訊】除了內地經濟回穩外,盧偉良認為,人民幣料於下月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之一,亦是中資股估值上調另一催化劑。「IMF對某一貨幣加入SDR規定的條件之一,是考慮該貨幣在國際上被使用的程度,人民幣已經是第四大跨國使用的貨幣,所以我覺得人民幣下月獲納入SDR的機會是挺大的。」
國際支付服務商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系統(SWIFT)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全球使用量份額急升0.45個百分點至2.79%,僅落後於美元、歐元及英鎊,壓倒日圓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見圖)。目前SDR貨幣籃子只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圓,既然人民幣全球使用量已「超日趕英」,獲納入SDR亦屬合理。市場對人民幣獲納入SDR寄予厚望,此舉屬人民幣國際化重要一步,若成事外資料將增加投資人民幣及其債券,有利內地政府及企業籌集資金減債及發展,對內地經濟屬正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