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台灣經濟表現黯淡的一年,景氣燈號也連九藍,外有紅色供應鏈夾擊, 依然有多家企業賺足一個股本,百元高價股數目也創新高,是支撐台股向上的最大原動力。 每一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是上市櫃發行公司繳交成績單的時刻,投資大眾此時可以根據這些公司公布的年度營運狀況、股息股利政策,檢視自己投資的公司價值;或者從公布業績的公司尋找未來營運具有展望,來挑選具有投資價值的潛力股,所以也是投資人必須做足功課的最重要時刻。 今年上市櫃公司陸續發表業績報告,大多數領先公布的企業,都交出不錯的成績。二○一五年是台灣經濟表現相當黯淡的一年,台灣的景氣判斷分數,迄今已連續九個月停留在藍燈,去年出口衰退逾兩位數,GDP(國內生產毛額)連續兩季出現負成長,全年GDP成長只有○.七五%,台灣總體經濟表現十分黯淡,但是個別公司獲利表現卻成長。 總體經濟黯淡 多家企業仍賺超過一個股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股王大立光,全年營收五五八.六九億元,淨利二四一.五七億元,EPS(每股純益)一八○.○八元,應該是史上EPS最高的公司。大立光上市以來,業績連年成長,去年在很高的基期下,仍能成長二四.二七%。 我發現去年EPS超過十元的公司,一五年淨利都出現顯著成長,例如,生產光纖磊晶片的聯亞光,去年淨利九.八九億元,成長六一.○九%,EPS高達十四.八九元;生產手機高頻整合元件的璟德,去年淨利七.六三億元,EPS十一.○六元,成長六一.四五%;網路設備的神準淨利八.一二億元,EPS十六.六元,業績成長三二.七二%。 其他如風力發電葉片的上緯,淨利十.二億元,EPS十一.八五元,成長三七.七五%;不斷電系統的旭隼,淨利十四.一七億元,EPS十九.○五元,業績成長四二.三%;工業電腦的樺漢,淨利八.六六億元,EPS十二.五七元,成長五四%;注射液的F-康友,去年淨利十.三億元,EPS十六.五四元,成長一四二.八%;美容保養品的F-麗豐,淨利十一.六七億元,EPS十四.六八元,成長五四.四一%;太陽能的碩禾淨利二十四.一五億元,EPS三十九.六五元,成長六一.五七%。 紡織業的超級模範生儒鴻,去年淨利四十一.七四億元,EPS高達十五.九九元,成長三八.九六%;生產烘焙設備的德麥去年淨利三.九九億元,EPS十三.三三元,成長二四.八%;剛剛上市的中華電信子公司精測,去年淨利四.一三億元,EPS十四.七七元,成長一一○.五%;去年上市的億豐窗簾,去年淨利二十六.四一億元,EPS十.○九元,成長三八.六一%;機殼大廠可成雖然處在搶單競爭中,但去年淨利仍高達二五一.二一億元,EPS三十二.六一元,成長四○.五二%;另一家機殼廠F-鎧勝,去年淨利五十六.三六億元,EPS十六.五九元,成長一四.五%;還有光纖廠聯鈞去年淨利十一.四六億元,EPS十二.四六元,成長五三%。 以上幾家是我看財報順手拈來,都是去年賺了一個股本以上,業績繼續成長的公司。在總體經濟表現不佳,產業外有紅色供應鏈夾擊下,台灣依然有出類拔萃獲利表現傑出的企業,這是台灣產業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支撐台股向上的最大原動力。 在這麼多賺足一個股本的企業當中,台積電堪稱是台灣資本市場的精神領袖。資本額已高達二五九三.○四億元的台積電,去年全年營收達八四三四.九七億元,淨利高達三○六五.七四億元,繼續成長一六.一八%,EPS高達十一.八二元,這是台積電連續第二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的好成績。 從經營績效看,台積電毛利率高達四八.六五%,營業利益率達三七.九四%,仍是一家高附加價值的好公司,今年將配出六元現金股息,股價最高漲到一六○元,殖利率仍有三.七五%。 在全世界紛紛陷入負利率的時代,台積電高又穩健的回報,成為外資首選目標,今年外資買超台積電超過四十萬張,成為台股最亮的一盞明燈。 從業績公布的企業來看,今年台灣股市可能是史上「賺超過一個股本」企業最多的一年,也是百元以上高價股最多的一年。 目前台股超過一百元以上的高價股有一三八檔,其中,生技股的浩鼎一度大漲到七五五元,成為全台第三高價股;後來解盲失利,引來極大風波,目前已跌到四百元以下。浩鼎也公布去年年報,全年大虧九.三九六億元,EPS是負五.六六元。 很多新藥公司都沒有營業額,業績更是虧損累累,全憑投資人對未來新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的信心,投資風險相對升高。 根留台灣拚升級 寶雅、精測獲利亮眼這些高獲利企業當中,大致可歸納出幾個方向,一是根留台灣的企業,業績表現都十分亮麗,最具代表性的,是宣布去南京設廠的台積電,中國收益只占總體獲利的二.八%;全台獲利王大立光,只占三.九%;工業電腦的振樺,去年EPS九.一二元,中國收益占一.三%;完全沒有去中國投資的,像寶雅去年EPS十元,生產基地完全在台灣;其他像精測、聯亞光電、神準、川湖、璟德、瑞穎等,生產基地幾乎百分之百在台灣。 這些根留台灣的企業,沒有享受中國的廉價勞力,必須努力在台灣技術扎根、升級,反而能在技術領先中,提升毛利率,創造更好的業績,這是一五年高獲利企業中,令人尊敬的經營者群像。 不過,善用中國生產基地也能創造好成績,機殼大廠可成、鎧勝都相當具代表性。 去年可成認列中國轉投資收益,從一四年的六一.三%上升到八五.九%,但仍交出EPS超過三十二元的好成績;鎧勝的中國收益也占八二.三%;自行車的巨大占四二.六%;正新也占八二.九%;以小胎著稱的建大也有三七.九%;生產胎壓嘴的F-六暉占八○.九%;汽車零組件的F-廣華去年EPS九.○四元,中國收益比重占八五.二%;最顯著的是完全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裕日車,中國收益比重逾一○○%。 善用中國勞力 代工業奇葩鴻海、可成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完全充分運用中國生產基地創造優勢的企業,以鴻海最具代表性。鴻海去年第二季淨利,從中國收益認列部分達一○○.七%;其它台灣電子組裝代工廠比率,像光寶占六四.二%,宏碁占四八.二%,緯創五六.八%,震旦行、藍天等,從中國認列的收益都很高。 另外,深入中國市場創造獲利佳績的企業,以F-麗豐最具代表性,一三年中國收益占九○.六%,一四年有八四.七%,去年有四五.六%,中國市場撐大麗豐的獲利空間;同樣以美容為主的F-佐登,中國收益也占五○.九%;而F-康友一○○%的收益完全來自中國;鞋業的鈺齊占八三.二%;隱形眼鏡的F-金可,中國收益比重超過一○○%,這與精華光學幾乎專注在台灣,正好呈現對比。 從高獲利企業現象來看,有人根留台灣找到成長契機,有人善用中國廉價勞力,成為代工業奇葩,像鴻海、可成、鎧勝;也有從中國市場得到大利的,像裕日車、F-金可、F-麗豐、F-佐登、正新、巨大等,也印證了戲法人人會變的法則,企業善用優勢才能脫穎而出。 而這也帶出了第二個趨勢,兩岸未來分工態勢會愈來愈明朗,未來凡是可以高槓桿、大量生產、標準規格、無限量產,或是無窮無盡殺價的產業,台灣可能必須迴避。台灣擅長的可能是少量多樣,客製化、技術研發精細的產業,最具體的代表是觸控面板與LED。 股價曾經漲到九八二元的TPK宸鴻,去年提列資產減損,全年虧損二○○.○七億元,EPS是負五十七.八六元,觸控面板堪稱是血流成河的產業;另一家洋華去年關閉惠州廠,全年虧損二十六.三四億元,EPS是負十七.三六元;介面前三季EPS是負八.四元,已準備賣掉湖南廠應急,中國的歐菲光電崛起,台灣的觸控面板產業一片哀號。 另一個逐漸轉變的「慘業」是LED,中國的三安光電等崛起,台灣的LED最大磊晶廠晶電,去年全年虧損三十.一九億元;泰谷則是連虧四年,面臨減資命運;大型的TFT-LCD面板廠,也開始陷入虧損命運;群創預告第四季虧損超乎預期;友達第四季大虧八十一.八一億元。這是中國崛起,台灣愈來愈辛苦的產業。 反之,客製化、少量多樣的產業,去年整體表現最亮麗的企業是工業電腦,研華去年EPS八.○八元,寫下歷史新高成績;研華轉投資的艾訊EPS也有五.三七元;振樺電高達九.一二元;樺漢也有十二.五七元;飛捷有七.○二元,都是高獲利的好公司。 汽車電子抗紅潮 同致、為升脫穎而出在面對紅色供應鏈的轉型中,台灣很多小而美的企業,紛紛在汽車電子領域脫穎而出,今年紅火的車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最具代表性的是同致。 從監視器廠轉型,變成倒車雷達大廠,隨著中國車市成長及倒車影像列入標準配備,同致的業績與股價一飛沖天。過去每年EPS都是三、四元,去年已跳升到九.三八元,業績逐漸出現爆發成長,從一.四二元、二元、二.六四元,到第四季三.三三元,股價最高衝到五六二元,意味了今年大成長。 切入胎壓測試的為升,一五年淨利十一.二億元,EPS十三.四五元,股價最高也漲到四三八元。最近全市場都在尋找ADAS商機,像F-英特磊的磊晶,未來在ADAS中的角色備受期待;另外,汽車輕質化創造了鍛造鋁圈的巧新與F-英利的商機;特斯拉(TESLA)也造就了F-貿聯與和大的神奇之旅。 台灣的汽車組件已逐漸形成一個大產業,像啟碁在車聯網,汽車端子有胡連、健和興,整流二極體有朋程與台半,車用PCB也有敬鵬、健鼎。 過去很多殺戮慘烈的產業也逐漸再生,像是中小尺寸面板及LCM廠,如全台、凌巨、晶采、久正等,都逐漸重獲生機。例如,大股東是華映的凌巨,虧損多年後,去年EPS一.○一元,已正式轉虧為盈;過去很少得到市場注意的全台,去年EPS有一.二五元,已開始恢復配息的能力。 今年對台灣的資本市場而言,最大的曙光是很多低價公司,都能配出好的現金股息,像IC設計的凌陽去年EPS一元,每股配發○.八九元的現金股息,以十三.四元股價,殖利率有六.六四%;光碟服務產品的鈺德尚未公布全年淨利,已領先公布去年配息○.八元,以每股十.三元算,殖利率七.七六%;LED的光磊去年EPS一.○五元,宣布配一元現金,殖利率有八.六九%;小尺寸面板的晶采,去年EPS一.一一元,也宣布配發○.八五元現金,以股價十三.四元計,殖利率也有六.三四%。 在全世界靠降息救經濟的時代,台灣的上市公司頻頻發出高股息,像去年EPS二.二九元的精誠資訊拿出公積配息,去年配發五元股息;濾波器廠帛漢,去年EPS五.七五元,也宣布配發五元現金。全世界目前有七兆美元公債殖利率變成負值,台灣有五%殖利率的公司,可說是成群結隊,這是台股最安全的屏障。 今年也看到很多低價的公司挺身配息,不論是高價的好業績股,或是低價的轉機股,它們共同譜出台股的好樂章,從上市公司年報來看,台灣經濟總體悲觀,但個別企業卻生機盎然。 撰文 / 謝金河 |
http://www.yicai.com/news/5000420.html
2015年是航空公司们绝对的盈利大年,尽管人民币在下半年的大幅贬值侵蚀了大量的账面利润,处于十多年来低点的油价,还是让航企们赚的盆盈钵满。
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近日齐发年报,分别实现了67.74亿元、45.41亿元、38.51亿元、30.03亿元的净利润,合计超过180亿元。
利润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低油价的帮助,不过,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则提出了隐忧:现在油价低的时候,大家“站着就把钱赚了”,如果未来油价又涨回去了,那又要怎么办呢?
油价大跌致成本大降
虽然人民币贬值给航企带来巨大损失,但受油价走低推动,四大航企的净利润在2015年均实现增长。
其中,南方航空净利润增幅最大,同比增逾一倍,中国国航净利润最高,达到67.74亿元,同比增77.45%;海南航空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增15.88%;东航净利润45.41亿元,同比增长32.89%,净资产回报率最高。
在年报中,四家航空公司并不掩饰油价成本的大幅下降为业绩带来的利好。
2015年5月,布伦特油价还在每桶67美元上方徘徊,到今年1月油价已经跌到27美元左右的低点。对于大多数航空公司来说,油价是它们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油价下跌自然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
比如中国国航的营业成本就同比下降4.76%,其中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减少30.40%,东航则表示2015年公司航油消耗量同比增长11.7%,但 由于平均油价同比降低39.9%,公司的飞机燃料支出同比减少了32.8%,金额下降约10亿元,对成本的占比从2014年的38%下降到2015年的 26.3%。南方航空的营业成本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96%,其中航油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0.36%。海南航空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03%,其中燃 油成本同比下降31.48%。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预计,目前油价已经处于一个长周期的历史底部,未来油价向上反弹的概率较大,航空公司的成本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汇兑损失吃掉一半以上获利
让航企感到压力的还有汇率影响。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已经让国内的航空公司体会到了业绩的大起大落。由于订购的飞机主要以美元支付,国内航企此前也积累的大量的美元负债,而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账面录得汇兑损失。
记者梳理四大航企的年报就发现,2015年四大航企的汇兑损失共达176.28亿元,几乎与181.64亿元的总利润持平。其中,中国国航2015年的汇兑净损失为51.56亿元,东航为49亿元,南航为57.02亿元,海航为18.7亿元,同比暴增2504.50%。
进入2016年,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仍在。国金证券的分析师苏宝亮就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可能都处于贬值状态。“大型航空公司需要大力调整负债结构,不然每年基本上都白辛苦了。加快美元还款力度,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多币种贷款,都是可行的举措。”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几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南方航空就表示,公司已经对汇率风险进行了释放,2015 年底,预计人民币贬值1%,公司净利润将损失4.42 亿,较2015 年中报的敏感性6.74 亿出现了显著下降。
东方航空财务总监吴永良也透露,公司已大幅减少美元债,由2014年占整体债务81%,降至2015年的73%,今年3月底再降至50%左右。
中国国航也表示主动采取措施优化债务结构,针对美元汇率走高的情况及时缩减美元贷款规模,并适度增加经营租赁飞机比重,以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
收入增长乏力
而在油价低迷之下,与运输旅客的增幅相比,四大航企的收入增幅并不高,收益甚至不升反降。
比如2015年,中国国航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5%,而运输旅客人数同比增加8.20%。东航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7%,其中客运收入同比增 长4.90%,而旅客运输周转量则同比增长14.55%。南航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1%,客运量则同比增长8.42%。海南航空运输收入同比增长 2.04%,旅客运输量则同比增长11.58%。
林智杰对记者分析,收入增长乏力,一方面与燃油附加费取消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市场受高铁冲击和市场需求不振有关。此外,国际航线航程长、每公里 票价比国内航线低,去年国际运力投放激增,相当部分公司国际运力甚至增长超过50%,国际份额上升也将拉低航空公司整体收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春运黄金周,民航业就出现增速回落,客座率下降的情况,不过国际旅客的周转量则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从去年开始,四大航也都在增开国际航线,以客运运力(ASK)计算,海航在国际航线的运力增幅最大,超过51%,东航、国航、南航则分别增长近25%、近20%和超30%。
不过与此同时,国际航线的收益则在下滑。排除燃油附加费影响后,国东南在国际航线的每客公里收益同比下滑了19.28%、4.67%和10.26%,国航下滑最为明显。
而进入2016年,航企发力国际航线之势有增无减。东方航空总经理马须伦就对记者透露,东航将乘着国际油价低位运行,以及中国出境游迅速发展势头,大力增强国际航线运力,2016年增加20%,其中北美航线增50%。
除了四大航企,首都航空、四川航空、厦门航空、天津航空等也陆续开始发力洲际航线,而东南亚和东北亚等短途国际航线的竞争更是白热化。
“各家运力增长太快,日韩等航线收益已经开始让人担忧,”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对记者指出。http://www.yicai.com/news/5000420.html
商用車市場持續下滑,令北汽福田連續兩年出現業績下滑。
4月15日下午,北汽福田(600166.SH)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完成車輛銷售47.3萬輛,同比2014年下滑13.66%。實現銷售收入339.97億元,利潤總額為4.01億元,盡管容然保持了“中國商用車第一”的市場地位,但利潤總額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同比2014年的4.77億元下滑14.82%,而公司在2013年的凈利潤為7.28億元。
相對銷量及凈利潤的下滑,北汽福田商用車產品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盡管商用車具體銷量同比下滑7.42%,但公司營業收入實現了 0.91%的微增長。到2015 年末上市公司中高端產品所占比重由 2014年的26%上升到2015年的44%。
正是看到了公司在商用車轉型方面的努力,多家券商在整個商用車市場下行的背景下,仍然對北汽福田保留了買入或推薦的評級。
2015年,汽車銷售2459.76 萬輛,同比增長4.68%,其中乘用車銷售2114.63萬輛,同比增長7.30%;商用車銷售345.13萬 輛,同比下降8.97%。2015 年我國商用車銷售占比14.03%,乘用車占比85.97%。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中國的商用車市場目前已經進入成熟期,其中2016年中國的卡車市場仍將維持6%的銷量下滑趨勢,客車市場盡管還有增長空間,但增速也僅能維持1%左右。但乘用車未來10年仍處於成長期,增速維持在5~6%。
對此,北汽福田表示將持續推行“商用車低端向高端轉型、商用類向乘用類轉型、國內向海外轉型、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黃金價值鏈延伸”的發展戰略。
截至目前,北汽福田轎車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董事會、股東大會的系列審批程序。同時,在國內商用車出口整體下滑20.4%的形勢下,2015年北汽福田整車出口實現逆勢增長,銷量實現 60,376 輛,同比增長 11.1%。
你只要敢於把自己搓成一根針,就有機會去捅破某一片混沌的天。
黑馬說:
兩年里,吳老師為《吳曉波頻道》寫了100篇專欄,錄制了200期視頻,而他的靈感竟然源自於……
文/吳曉波
有時候,我常常想起安藤忠雄在他的書里描寫過的一個情景。
1980年,年輕的建築師安藤忠雄在東京街頭遇到一位前輩,安藤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前輩說,“你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沖。不要回頭。如此一來,你將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和我的巴九靈小夥伴們就是這麽幹的。新世界是一條惡龍,你騎上去了,就別指望還有下來的機會,你必須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沖。
然後,你會發現速度本身會構成一種新的力量,如達·芬奇在筆記中所描述的,“力在強烈的運動中產生,力越大,消耗得越快,猛烈地排除一切障礙。”
然後,我真的看到了一些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我看到,新世界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混沌,它只是在失控中重構,以新的價值鏈接方式聚合。吳曉波頻道是一個典型的財經內容供應者,過去的兩年里,我寫作了兩百篇專欄,錄制了一百多集視頻,巴九靈同學創作了更多的、輕松得多的內容,它們構成了公號的核心能力。目前的168萬訂閱戶都是被內容吸引而來的,他們的留存或離去,都與內容有關;
我看到,內容創業的時代真的到來了。在這里,要麽專業至上,要麽形式驚艷,唯有偏執狂和極致主義者才能生存;
我看到,自媒體內容既與專業有關,更需要一種態度,沒有立場和價值觀的聚集是烏合之眾。我們是全國的數百萬自媒體里第一個明確地提出“反屌絲”主張的,它讓我們飽受爭議,卻也尋到了一塊窄小的安身立命之地;
我看到,在自媒體的生態里,內容替代流量分發,開始產生傳播增值效應,文本在非線性的傳播過程中,自動產生流量,而流量本身又可以通過電商的方式變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互動讓渠道徹底的扁平化,優質內容的價值被放大,從而具備了自我爆發的能力;
我看到,中產階層的崛起是一個巨大的風口,面對這個新興的理性市場,討好沒有必要,迎合自尋死路,堅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可能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活著的辦法”;
我看到,自媒體讓大眾失去意義,小眾成為新的流行文化,社交中心被不斷細分,因而呈現為去中心化,所謂的“消費者主權”,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是真實的;
我看到,工匠精神已經回歸,它與互聯網思維互為刺激,構成為一種全新的時代氣質和新物種,好內容、好產品、好形式決定一個自媒體的生死,在這個意義上,產品經理將統治世界;
我看到,人格化、非標品將替代傳統的標準化制造,成為後市場經濟時代的主流能力,人是有溫度的、有缺陷的、有情緒的,因此它是可以被感知和親近的,在人的面前,一切堅硬的都將煙消雲散;
我看到,人大於一切的組織,幾乎所有的創新俱來自於草根和邊緣,大型企業機構的創新反應能力喪失殆盡,或者說,人真正地成為了一切資源配置的核心,自媒體創業就是一場個人主義的狂歡;
我看到,小而美的創新能夠爆發出令人窒息的穿透力,你只要敢於把自己搓成一根針,就有機會去捅破某一片混沌的天;
我看到,自媒體是產生優質社群的最佳模式。吳曉波頻道現有81個城市書友會,2015年舉辦了2000多場次的線下活動,人因價值認同而互相找到,細分化的圈層將再造信任關系和社交氛圍;
我看到,共享與求援是自媒體社群的新特征,這個世界上總有幾個人可以幫助你實現夢想,它也許是在咖啡館里設一個書架,也許是眾籌翻譯出版新的《國富論》,鏈接其實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只要有好奇心和一個溫暖的理由;
我看到,小步快跑、試錯叠代,這一互聯網邏輯是所有自媒體進步的一貫路徑,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們犯下了許多的錯誤,也有過無數次的沮喪,不過,大數據分析和百萬訂戶教會了我們更多,我們必須跑得更快和更堅決一點,新的東西自己就會冒出來;
我看到,沒有一家自媒體的成功是可以被全面複制的,不會有第二家羅輯思維,不會有第二個papi醬,也不會有另外一個吳曉波頻道。試驗性是最稀缺的能力,敢於試驗以及持續試驗,決定了一家自媒體的存在價值。
兩年以來,吳曉波頻道的成長站在了兩個大的風口上,一是內容創業,一是中產崛起。它們正在重構中國商業文化的利基和邏輯,自媒體只是其中一股小小、但卻非常耀眼的力量。
兩年以來,我和我的很多舊世界的朋友一起來到了新世界,我們面對莫測,心懷恐懼,視之為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戰”。我們發現,互聯網帶來的工具革命,既讓很多原有的能力喪失,同時也讓另一些能力被放大,專業、勤勉和敢於破壞的勇氣,是新舊世界的普世規則。
一個人在不同的高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你先看見草地,接著看見山丘,然後看見山丘後的河流,再飛高,遠方的高山背後,可能是沙漠或大海。
我們看到的也許是真相,也許是幻象,也許每一個十字路口的選擇都意味著另外一些可能性的失去,也許速度創造了奇跡,同時也掩蓋了危機。
我們還要跑得更快。請祝福我們。如果可能,一起同行。
國際股市隱隱有山雨欲來之勢,投資達人認為,台股在季報出爐前遭遇窒息量, 短線突圍不易,與其躁進,不如耐心留意景氣確定回升的標的,於急跌時布局。 編按:四月底,大盤持續量縮整理,意味在年報與即將出爐的季報之間,市場操作心態明顯保守。 其中,四月二十五日成交量僅五六一億元,相當於往年外資放長假時水準,更是今年來新低量。 歷年來累積不少戰果的投資達人們,投資如何應變?《 今周刊》專訪曾準確推測萬點行情的阿斯匹靈,及操作穩健的Smartmoney(王俊忠),將他們在這段「台股度小月」自我淬鍊的心法,分享給讀者。以下為專訪整理。 財經部落客阿斯匹靈: 月線強勢 黃金值得另眼相看進入五月的台股,受國際股市回檔影響,指數跌破季線支撐,內資尤其有「三怕」:怕第一季季報有變數,怕報稅月大戶陸續賣股,更怕新總統就職的「五二○」魔咒,因此裹足不前,現階段的台股,當然是低量震盪。 內資的擔心雖有道理,不過,很多利空已經反映在盤面上,從產業景氣來看,多數產業即使還沒有明顯復甦訊號,但最壞情況普遍已過。至於半導體業成長趨勢明確,原物料也有谷底翻揚的跡象,提供台股下檔支撐的重要力量。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總統五二○就職演說,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從這段期間以來,小英的談話與態度來看,即使她在演說中未提接受九二共識,但應不至於主動挑釁中國,「維持現狀、和平共處」應該是可預見的基調。對各方而言,「不滿意但可接受」應是最可能的結果;由於結果似乎可預期,衝擊應不會太大。 看完內資的憂慮,再看外資的態度。這段時間以來,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外資在台指期高達數萬口淨多單,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有人認為,這是假外資,也有人認為只是套利操作。 不過依據我長年觀察與統計,外資偏好以中長線戰術,投資台灣期貨市場,並搭配國際趨勢布局,因此可說是年年大賺;如果你也是中長線投資人,外資淨多單的增減,就有指引作用;如果是短線操作,參考意義就不大。 綜合研判五月的台股,雖然變數頗多,但投資人也不必太過驚慌,可伺機布局好股、靜待景氣復甦訊號浮現,應是最穩健的投資策略。 原物料龍頭 分批買 好股在哪裡?前面提到中長期看好的產業,可留意原物料產業的龍頭股,例如台泥(一一○一)、中鋼(二○○二)等。原物料景氣循環特色,向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過去幾年景氣差,股價表現不佳,現在產業景氣谷底翻揚,可藉機分批布局,長線會有不錯報酬。 另一個布局方向則是高現金殖利率股。建議篩選過去五年獲利、配息穩定、且現金殖利率在五%以上的公司,趁股價回檔、殖利率走高時分批買進。有些公司每天成交量可能僅一、二百張,不過也因為低量,降低大戶炒作意願,反而有利散戶投資。 全球央行陸續降息,實施量化寬鬆(QE)、負利率的國家變多,鈔票越來越薄,保值的黃金獲青睞。更重要的是,金價從二○一一年的一八八八美元天價起跌,去年底觸及一○五○美元底部。近期月線連三紅,建議長期持有,做為股市避險標的。 (唐祖貽) 阿斯匹靈低量操作法 1.逢低買原物料龍頭,鎖定近5年獲利、配息穩,現金殖利率逾5%的高股息股。 2.買進月線連三紅的黃金,分散股市風險。 財經部落客王俊忠: 台股要表現 得靠大環境「煽風點火」現階段經濟情勢並不好,原本獲利就走下坡的蘋果,近日又意外宣布將大砍iPhone庫存;這顆震撼彈,讓台股增添隱憂。 顯然,主導大盤半壁江山的蘋果供應鏈,在「大老闆」自顧不暇時,未來行情應是保守為上。畢竟,最糟狀況可能還沒來出現。 台股量縮,投資人觀望,無非都在等。一來等第一季季報,結果是好是壞?有沒有暗藏未爆彈?不到最後一刻,誰都說不準;再來等各國央行表態,美、日、歐未來貨幣政策,攸關全球資金流向,台股要表現,還是得靠大環境「煽風點火」才行。 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大盤均線糾結,加上成交量萎縮,嗅到一股「方向就快出來」的味道,這也是大家在等的原因之一。 不過合理推測,指數往上突破機會較小,畢竟現在指數位置不低;但要大跌也不容易,因為台積電、台塑及中鋼等權值股表現亮眼,提供強力支撐;未來隨著鋼鐵報價好轉,油價回溫,塑化、鋼鐵股坐鎮,指數下檔空間有限。 就個股而言,包括IC設計龍頭聯發科、紡織大廠聚陽,股價皆已跌深,之後下探幅度應有限。 不過後續行情缺乏樂觀理由,某些高價電子股,可能淪為調節重心,風險遽增。換言之,儘管台股後市保守看待,但因族群不同,股價位階不一樣,個股表現仍有好壞差異。 另外,行情究竟是在一、兩個月內急跌,或是以時間換取空間、改由緩跌取代,關乎後市操作策略。 景氣循環股 物美價廉 對空手投資人來說,急跌當然是絕佳進場時機,若能瞄準優質股趁勢撿便宜,將立於不敗之地;若是拉長時間盤跌,考量資金效益,投資人可能又有不同選擇。 以我為例,現階段幾乎是空手,主因是希望能看到經濟領先指標轉好,及第一季季報變化。如公司營收變差,但毛利率未減,就不影響我的持股決定;但要是毛利率下滑,衝擊公司產品組合,短時間要調整到高峰,可能就不容易。 眼前較吸引人的類股,應在塑化及鋼鐵業。主要是產業基期較低,大環境就算有任何風吹草動,股價往下空間也有限,危險程度較低;再來,像中鋼、台塑等公司,基本面已有好轉跡象,景氣可望走出谷底。提醒投資人,股價大跌固然出現讓人買得安心、睡得著的好價位;但要大幅翻漲,基本面須明顯改善,才是後市大好的關鍵。 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與投資看似無關,但細細品味仍有啟發的書。像是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描述個人經驗、視野,相當有限,但透過別人經歷,就可能看到自己一輩子無法親身接觸的風景。 股市也是人生的縮影,面對上千家公司,總有力有未逮的地方,只能透過財報了解公司獲利,以及相關產業競爭狀況。市場上到處有訊息,但當利多訊號浮現,準備好的人,才能在第一時間搶得先機。 (歐陽善玲) 王俊忠低量操作法 1.塑化、鋼鐵基本面已好轉,即使景氣繼續低迷,下檔風險不大。 2.關注第一季季報的個股毛利率,若毛利率下滑,代表產品組合優勢減退,最好減碼。 撰文 / 唐祖貽、歐陽善玲 | ||||
9月24日,2016年浦江創新論壇之“共建科技金融生態環境——眾創、眾包、眾籌”科技金融專題論壇於上海東郊賓館舉行。在此次科技金融論壇上,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理事長王元發布了《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2016)》(下稱“報告”),對我國目前的科技金融生態做了整體性的描述。
王元在現場表示,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風險投資大國,不管是風投資本的總量還是風投企業數量都已經超過了美國。
種子期投資額上升明顯
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各類風險投資機構已達1775家,其中,風險投資企業(基金)1311家,管理資本總量達6653.3億元。風投機構數量較2014年增加了224家,增幅達14.4%。
相較而言,同期美國的風險投資機構共2022家,其中風險投資基金達1224家,而歐洲的風險投資機構只有大約500家。
從投資來看,2015年中國風險投資機構披露當年投資企業3423家,投資金額為465.6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0.063%。
相比而言,美國2015年的投資企業共4497家,投資金額為591億美元,占GDP總量的0.34%;歐洲共有2836家企業獲得了風險投資資助,投資金額達38億歐元,占GDP的比重為0.025%。在歐洲,丹麥的風險投資占GDP的比重排名第一,達到了0.109%。從這個層面來看,雖已成為風投大國,中國的風險投資與歐美發達國家仍存不小差距。
另外,除了數量和規模,中國風險投資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王元說,2015年流入種子期項目的金額明顯上升,達到8.1%,高於2014年的5.6%。種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資金額占到總投資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特點,銀行業以及金融機構對於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在不斷增加,而且貸款的方式和貸款的產品越來越多。”王元在上述論壇上表示,整個銀行業對戰略型新興產業的投資也出現了顯著增長。
報告的數據稱,截止2015年底,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23.5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9%,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0.4%;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是1322.6萬戶,同比增加178萬戶;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獲得率92.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加大對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信貸投放。截止2015年底,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達2.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865億元,增幅達8.4%。
滿足企業直接融資需求
2015年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最快的年份之一。雖然監管部門再次階段性地停止新股發行,但整個市場容量得到了空前發展。
截止2015年底,上市公司數達到了2827家,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492家。而這492家中,有80%以上涉及電子電器制造、計算機、通信、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王元表示,得益於“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開通,更多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得到了滿足,也有了多種退出機制的選擇。目前,在“新三板”的掛牌企業超過5129家,各地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超過1萬家。
然而,報告稱,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場外市場、創業板市場的規模仍然相對過小,對創新創業的支持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當天的論壇上,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錢軍在做主旨演講時直接地指出,要鼓勵新興行業公司上市就必須要降低上市的業績門檻,盡快推進註冊制。他認為,在總體負債水平高企的當下,股市的作用尤其重要。除了降低上市業績方面的門檻,還應該鼓勵民企和新興行業的公司上市,將上市的行政過程轉變成市場化的過程。
以溢多利(300381.SZ)為首的填權板塊大漲,一定會令市場關註到每年第四季度最具爆發潛力的相關板塊,年報高送轉預期概念板塊。而實際上,具有較強高送轉預期的個股也已經開始悄然上漲。
其中,如被海通證券首推的高送轉潛力股微光股份(002801.SZ),自7月19日打開上市後的連續漲停後,一直強勢橫盤,並在一周前再創新高。其推薦的另一只潛力股麥趣爾(002719.SZ)更是自9月中旬以來已出現40%的漲幅。
盡管大家都清楚,高送轉本身並不會帶來收益的增長,但據長江證券分析,投資者仍習慣性認為上市公司會通過高送轉向市場傳遞公司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信號,將其視為利好。
就在2016年中報,4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每10股送轉10股或以上的高送轉預案。其中,彩虹精化(002256.SZ)、吳通控股(300292.SZ)、天潤數娛(002113.SZ)、愛康科技(002610.SZ)、煌上煌(002695.SZ)等上市公司更是已經完成實施了每10股送轉30股的超高送轉方案。而從其公布預案前到公布預案後股價累計最大上漲幅度來看,除了吳通控股因停牌近半年而僅有最大不到80%的漲幅外,其它四家股價均出現了翻倍上漲,其中煌上煌及天潤數娛累計最大漲幅接近或超過2倍。
在2015年年報,勁勝精密(300083.SZ)也實施了每10股轉增30股的超高送轉方案,而就在當年9月中旬至年底的那輪反彈中,勁勝精密股價累計上漲1.7倍,並大幅突破了其在當年那輪牛市時的點位。
而據海通證券根據其設定指標所篩選出的年報高送轉組合情況來看,其在每年的11月-12月份均存在可觀收益; 且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收益反映有提前跡象。據其測算,該組合在2008年-2015年的11月、12月份平均收益分別為11.30%、4.40%,而相對於創業板綜在2010年-2015年11月、12月份的平均超額收益分別為8.98%、-1.10%。
由於高送轉概念在年報及中報披露前期均有較大投資機會,近年來,海通證券等多家分析機構均對高送轉預期較高個股進行了篩選和推薦。
據海通證券近日對年報高送轉預期前50只個股的篩選結果,其中大部分為今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除上述個股外,還有如維宏股份(300508.SZ),海順新材(300501.SZ),朗科智能(300543.SZ)等。
但實際上,從2015年年報及2016年中報實施超高送轉的情況來看,上述每10股送轉比例均在30股的上市公司中並無次新股。而海通證券所推薦的2014年1月份上市的麥趣爾股價也同樣在近期表現強勁。
而同樣與麥趣爾同樣在2014年上市的,由海通證券推薦的高送轉預期個股中,還包括了友邦吊頂(002718.SZ)、南威軟件(603636.SH)、中電電機(603988.SH)、科隆精化(300405.SZ)、柳州醫藥(603368.SH)、東方通(300379.SZ)等。
若從行業分布的角度來看,長江證券通過對2011年至2015年所有高送轉上市公司的分析得出,計算機和機械設備行業高居前兩位。在信息技術行業,長江證券認為,博彥科技(002649.SZ)、四方精創(300468.SZ)、真視通(002771.SZ)等具有高送轉預期。
而機械設備行業中,興業證券在結合考慮定增預案及股權質押等可能使得大股東推出高送轉預案願望更強的因素後,認為如南興裝備(002757.SZ)沃施股份(300483.SZ)、誠益通(300430.SZ)、力星股份(300421.SZ)、贏合科技(300457.SZ)等更具年報高送轉潛力。
北特科技12月27日晚間公告稱,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累計偏離值接近20%,公司正在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必要的核查,同時向控股股東、間接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進行詢證核查,公司股票自28日起停牌。
此前,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率先預約1月14日披露年報的北特科技連續兩日漲停。不僅如此,預計1月20日年報亮相的大豪科技,今日股價高開隨後也封於漲停。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明年1月將有8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16年年報,其中包含2家ST板塊公司。
12月30日,深交所公布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
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匯金科技將於2017年1月17日公布年報,成為創業板首家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另外,花園生物、金盾股份、雲意電氣也將於春節前公布年報。
中小板方面,富春環保將於2017年1月17日公布年報,成為深市首批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同樣在春節前公布年報的還有沃華醫藥和三聖股份。
而深市主板中,最早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為財新發展,其首次預約日期為1月20日。另外,金浦鈦業也將於春節前公布年報。
周二(1月3日),早盤滬深兩市小幅高開。隨後,年報披露概念打響頭炮,軍工板塊厚積薄發,站上最強風口,保險、券商、銀行等權重股也送來最強助攻,滬指順勢上攻盤中漲幅近1%,臨近午盤,漲幅有所收窄。相較於主板的火熱場面,創業板人氣略顯不足,小幅沖高回落後翻綠。上午來看,兩市有超2300家股票出現上漲,賺錢效應較前一交易日明顯提升。
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71%,報3125.56點;深成指上漲0.66%,報10244.78點;創業板指下跌0.07%,報1960.61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2040.5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呈現普漲的局面,軍工(航空、船舶)板塊站上最強風口,尤其以大飛機概念為代表的“中航系”最為強勢;保險、券商、銀行等大金融板塊強勢崛起;家電、農業、造紙印刷等板塊也漲幅居前。在概念板中,年報披露概念、高送轉、上海國改、OLED等題材股精彩紛呈。
資金方面,截至午盤,滬股通凈流出超2億元;深股通凈流入逾3億元。另外,央行節後首日進行200億元7天期、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還有195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資金達到1550億元。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稱,近期負面因素開始逐步退潮甚至平複,市場正迎來修複的時間窗口。2016年底股債雙殺主要是因為美聯儲上調2017年加息次數全球流動性邊際收緊、央行鎖短放長去杠桿引發錢荒等。隨著特朗普效應開始逆轉緩解新興市場壓力、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錢荒退潮等,負面因素消退,債市趨穩。股市受益於企業盈利改善和供給側改革驅動,抗通脹、受益改革和超跌成長股是未來主線。
關於後市,東北證券認為應該從三條主線掘金節後機會。1、關註直接受益價格回升的采掘、金屬、農業板塊和間接受益於GDP名義增速改善的早周期板塊如機械、建材;2、財政線索關註財政發力的公共品基建板塊如PPP、高鐵軌交、管廊和公共品服務新方向如醫療、環保;3、政策線索關註兩個方面,一是進入效果期的部分改革政策如國企改革、債轉股;二是2017年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密集發布窗口對此前漲幅落後的新興板塊如計算機、通信的修複機會。
早盤要聞:
國債期貨上午大幅震蕩 午盤全線收跌
國債期貨上午大幅震蕩午盤全線收跌。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午盤報97.1850元,跌0.145元或0.15%;國債期貨T1706合約報95.93元,跌0.225元或0.23%;國債期貨T1709合約報95.1850元,跌0.18元或0.19%。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3午盤報99.2450元,跌0.11元或0.11%;TF1706合約報98.3850元,跌0.16元或0.16%;TF1709合約報97.8950元,跌0.115元或0.12%。
香港CNH Hibor曲線全面走高
香港隔夜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利率定價較前一交易日上漲495基點至17.7584%,升至逾三個月以來新高。短中長期限利率全線走高,香港人民幣1個月期和3個月期貸款利率均觸及2016年1月以來最高。
15國債10(019510)異常波動 盤中臨時停牌
上交所:15國債10(019510)今日上午交易出現異常波動。自2017年01月03日10時36分開始暫停15國債10(019510)交易,自2017年01月03日11時06分起恢複交易。提醒投資者註意交易風險,理性投資。恢複交易後,如該債券交易再次出現異常波動,可實施第二次盤中臨時停牌,停牌時間持續至今日14時55分。
1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升至51.9 為4年新高
中國12月財新制造業PMI51.9,創2013年1月來最高。預期50.9,前值50.9。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數據創下2013年1月以來最高值,表明中國經濟繼續好轉,年末制造業擴張有所加快,這一趨勢與統計局PMI有所差異;大部分分項指數似乎展示出了一片樂觀景象,不過補庫存和物價上漲的可持續性存疑,經濟的切實企穩還需進一步觀察。
中鐵總:2017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強調,2017年,鐵路總公司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包括持續推進鐵路建設,推進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鐵路資本經營效益,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2017年,全國鐵路行業投資將保持去年規模,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投產新線2100公里、複線2500公里、電氣化鐵路4000公里。
發改委、工信部批複31省鹽改實施方案
發改委、工信部批複北京等31省(自治區、直轄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指出,鹽業主管機構或食鹽安全監管機構的行政職能與鹽業公司未分離的,2017年6月30日前要編制完成省級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2017年12月31日前要實現分離。邊遠貧困地區及經濟欠發達的邊疆民族地區的食鹽供應可以指定由省級食鹽批發企業負責兜底,但不得限制其他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批發企業在這些地區銷售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