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對撕賈躍亭和俞敏洪!錘子科技出現在了公務員的申論考題里…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4/155381.shtml

——靜靜謹以此獻給愛讀書的創業者們
周日,早安!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三毛曾用這句話講述讀書的意義,“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複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也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ok,下面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1. 俞敏洪建議高校全英文教學,馬雲直搖頭

俞敏洪在綠公司年會現場表示:以數學為例,中國的一個高中,哪怕最後一名的學生,跟美國的普通高中生去比,數學能力都要強好多好多,但是全世界前100位的數學家,好象中國幾乎沒有。所以,中國的教育如果再把知識本身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中國未來一定玩完,不管出多少個馬雲都會玩完。
俞敏洪還說:特別反感有些高校一直喊“辦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如果真要辦世界一流大學,為什麽有些高校不直接進行全英文教學,吸引全世界人才呢?
當俞敏洪講到這里時,馬雲在搖頭…

馬雲後來回應俞敏洪,俞敏洪說10年內BAT都還在,100年教育都還在,但BAT不一定在,犯了兩個邏輯錯誤。第一,10年內BAT不一定都還在,第二,100年的話,教育肯定還在,但新東方不一定在了。
@可愛反賊:俞敏洪還是那一套。。。聽的耳朵都出了繭,就不能換個說法嗎。
@杭客石:俞敏洪你這種爛雞湯少來啦
@javacme:馬雲邏輯很好啊,當年數學怎麽會只考個位數
@yo悠yo悠:嚴重懷疑馬雲這麽回嗆過,1)“可能在”和“不一定在”不是一個意思麽?2)俞敏洪說教育一定在,沒說新東方一直在吧。
@吾愛mol:所以你們可能都不在了,嗆啥?
2. 馬雲:戰場是你死我活,商場上是你死我不一定活
賈躍亭在綠公司年會現場表示,主辦方給我挖了個坑,讓我在馬雲老師前演講,而且還要接受馬雲老師提問,這對我挑戰很大。然後賈躍亭放了一個樂視汽車的發布會視頻…
馬雲提問賈躍亭:我的問題是這樣,前幾天有人跟我說,你在互聯網深圳大會上說了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壟斷了整個互聯網創業的資源,使得大家沒法混了。假如說我們現在換一下,你是BAT的一家,你該怎麽做才好?
馬雲又說:大家都覺得BAT相當得了不起,但是你的想象力不夠,我估計也就兩三年格局就會變化,過個四五年我們這些企業是否還會在那兒,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先把這些互嗆放一邊,讓我們靜靜地聽聽“馬雲爸爸”究竟說了什麽吧?
馬雲談商場與戰場的區別:戰場是你死我活,商場上是你死我不一定活。
馬雲還說,互聯網每天都如履薄冰.
戳視頻,看馬雲演講:
@Jungle村長:論嘴上功夫,我沒見過誰強過馬雲的
@一燈一人一影:談不上打壓,是你自己不行
@藍鯨財經記者平臺:中概股問創業板:你會咋做?
@王炬璨:格局要大,眼界要遠,想象力要足。
3. 雷軍:我絕對不是機會主義者

以下為雷軍在綠公司年會現場的言論:
➤我說五年不上市的本質是希望小米能夠沈下心來認認真真把產品做好,但不表示小米排斥上市。
➤我有句話被大量誤讀,站在臺風口豬都會飛,所以大家把我定位成機會主義者。你見過一個27年永遠在IT潮頭的機會主義者嗎?
➤在中國做產品不容易,輿論環境不好,友商的“海軍”太強大,都不再是水軍,黑我們的產品只有三五百成本。
➤我最不爽別人找我問“折扣價”和“內部價”
➤我覺得小米就是應該踏踏實實做感動人心的產品,然後感動從一個人一個人開始,要有耐心。
➤當我們的生態鏈夥伴把最終的“充電寶”產品放我桌上時,我說以後市場上的“充電寶”只有兩個品牌,小米和其他。小米充電寶真做到了極致……
➤日本的媒體拿我們的電飯鍋和日本電飯鍋做街訪,70%的人選小米電飯鍋做的飯更好。
@lovely亂世佳人2:價格讓其他公司都降價銷售,這是小米對消費者做出的最大貢獻。雖然不怎麽買小米的產品,但還是希望他能做好
@魯振旺:雷軍一直強調“第一”,但可以肯定,小米只是出貨量第一,不是銷售額第一,沒價值,因為四百塊的紅米占比太多,海外還是TCL手機第一呢,但是沒人認為TCL手機有多大價值,越低價的東西溢價力越弱,米5進軍2000檔目前看來並不樂觀,雷軍又是電飯煲又是自行車的,稀釋了聚焦點,很危險,打靶要有靶心
@冀癲居士:站在風口,豬都會吹牛
@Mr_Gen_:小米請的都是野戰軍
劉帆帆帆帆帆帆帆:哈哈哈哈哈哈全程吹牛 米粉肯定信了
4. 曹國偉:微博、微信最激烈的競爭時代已過去

以下為曹國偉在綠公司年會現場的言論:
➤每個人都是媒體
➤為什麽都市報消亡那麽快?因為中國的都市報5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房地產廣告。
➤微博與微信的競爭。他說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已過去了,兩個社交媒體屬性完全不一樣。
@卡古拉定春:那麽能說,你的新浪漫天廣告跟都市報的廣告有什麽區別
@股指期貨纏論:總結得很好,有些人說微信安全,實際上你的隱私都是朋友曝出去的,而當你知道微博是個公開的場合,你當然也就不會在此發隱私,你都不發了,怎麽會有泄露?
5. 公務員考試出現錘子科技

老羅,你有沒有受寵若驚?
@大熊星座-峰:怎麽硬廣都推到考卷上了?你說假如有考生一激動把老羅語錄套答案里面怎麽辦?你能為人家負責麽
@青島王教授:財力好雄厚…
@潁州子弟江湖客:還是全國各地聯動!
6. 任正非再曝食堂排隊打飯

繼年初被曝光獨自乘坐機場擺渡車,再被曝出獨自在上海虹橋機場排隊等出租車。
日前,又有網友曝光出,任正非和華為普通員工一樣,在華為食堂中排隊吃飯,領到餐後,任正非又一個人端著盤子去吃飯。
@李福啟註冊會計師:如果經常如此出現在食堂,應該不會出現這麽熱鬧的拍照場面!
@姚-欣怡:我老板來我們食堂吃飯,我們都不會拍照………畢竟習慣了………
@諸子百家之一:任正非突然由低調轉向了高調?
7. 黃曉明任泉羽泉排隊參加基金從業考試

昨天是很多人都參加了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黃曉明任泉羽泉也不例外……

但是據說今天的基金從業考試哭倒一批人......
@我最愛說真話:有註冊結構師難考嗎
@吉他曼:這考試其實就是用來裝逼的,只要在朋友圈里面發布一條消息說周六要考試,就等於告訴大家我從事的是高逼格的行業,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裝逼一回,考成什麽樣就不重要了
@麻辣燙呦燙:這種考試如果都算難,那你去考一個CPA。考一個司法考試,豈不是要直接擡出考場???
8. 工信部回應取消手機漫遊費:加快取消步伐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稱,下一步將推動企業逐步取消區域內手機漫遊費;繼續堅持電信資費市場化方向,引導推動企業重點針對尚未使用市話、長途、漫遊統一價格套餐的這部分用戶需求,制定出臺資費方案,加快取消漫遊費步伐。
@溟子旭:樹懶先生高居工信部要職,表示會加快步伐改革的
@蛤祖111:你們還打電話?我跟朋友聯系都用微信語音
9. 北京將成國內首個救護車打表計費城市
從5月1日開始,北京將使用計價器來確定救護車使用費,取消往返全程計價。3公里以內收取50元起步費,3公里以上每公里7元。目前北京市120和999共計580輛急救車均已安裝計價器。
@Na里個Na愛小哥哥:一定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救護車是免費的
@VonEaDy在奮鬥:可別繞路呀
@greatpersistenter:收費是為了救護車資源更好的利用,一旦免費人們不管大事小情都打120叫車,到時候真正需要急救需要的病患並不一定能有車輛使用,這是對社會資源極大的浪費。記里程收費很合理,醫院不是免費的,一口價也不應該,支持!
10. 聯合創始人呼籲給蘋果增稅 目前稅率嚴重偏低
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說,所有企業都應該按50%的稅率繳稅,包括蘋果。蘋果通過愛爾蘭分支把許多業務轉移至歐洲,只需按2%的稅率繳稅,而非美國35%的稅率,令美國稅務官員鞭長莫及。
@steve1984:喬把他踢出去是有原因得
@唐朝的宇宙:這家夥跟著喬布斯混了幾年夠他吹噓一輩子了。
今日互動:
靜靜昨天看到一段話:
先有馬化騰,後有張小龍。張小龍常有,而馬化騰不常有。如果張小龍就在你的公司,能安心打磨一件產品嗎?能潛伏三五年嗎?能不被冷嘲熱諷嗎?能有爆發的勢能支持嗎?能活下來嗎?——小馬哥才是高人
這句話里面的“馬化騰”、“張小龍”還可以換成誰,顯示你們有才的時候到啦!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常皓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杜蕾斯也爬上直播這條船了, “兩微一端”的破局者出現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7/155440.shtml
導讀 : 越來越密集出現在人們眼中的直播模式,或將成為撬動“兩微一端”移動格局的破局者!
4月26日晚22點33分,新媒體營銷界的“超級網紅”——杜蕾斯發布微博稱,新產品AiR空氣套百人試戴體驗直播,在嗶哩嗶哩、樂視、優酷等6大直播平臺,一共吸引了超過103.4萬人實時觀看……

直播的實況截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彈幕密度)
消息一出,充滿了好(lie)奇(qi)心,並懷抱著進行學術探討之要義的粉絲和路人們,按耐不住自己躁動的內心,紛紛想要一探究竟。
一向以創意營銷著稱的杜蕾斯,從最開始的“北京大雨鞋子套避孕套可避雨”借勢營銷事件、“何懼操,隨便射”,到光大烏龍事件“光大是不行的”,到借勢薄XX的“薄,遲早是要出事的”……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對廣告營銷的認知。有這樣的“前科”,此次杜蕾斯玩出視頻直播的新花樣,自然而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杜蕾斯送別李娜的廣告創意
但是,這次的營銷活動,卻沒像從前一樣備受好評。有圍觀的微博網友表示,“不看的會罵‘俗’,想看的會罵‘騙人’”“開了個小窗看了1小時直播,啥都沒看到,踩線了還沒討好期待想看踩線的受眾,兩邊不討好的餿主意。”刺猬君觀看了直播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全程最大的亮點就在最後的幹冰蘑菇:

“直播+重播”的處理方式,觀感上還是很科幻震撼的,只是,這應該是幹冰、應該是蘑菇吧?
一場噱頭大於內容的直播大戲終於到此結束。其內容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如果你覺得穿著睡袍做廣播體操和聊天也算幹貨的話,我們另論。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件事背後透露出的信號,卻是值得所有人關註的。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天安門廣場跑步的紮克伯格嗎?這個國外的社交巨頭癡迷的不僅是跑步,還有直播——“直播是目前最讓我感到激動的事,我已經被直播迷住了。”

霧霾中紮克伯格的“堅強奔跑”
似乎是為了印證這句感慨,現在的Facebook中,“直播”被放在了首頁按鈕的中間位置,FB正在不遺余力地展示著自己對直播的熱衷;
國內社交平臺中,上周更新至 6.7 版本的陌陌,也將“直播”直接放在了主屏位置。而新浪微博在這方面的布局已久,想必有心的用戶一定都註意到了它最近在信息流中不斷優化視頻播放的一系列動作;
至於初創公司,虎牙和ME直播獲得歡聚時代10億投資;映客在2016年1月宣布獲8000萬元A+輪融資,易直播在2016年3月份宣布獲得千萬美金A輪融資,鬥魚直播也在3月份宣布獲得騰訊領投的一億美金融資……
巨額資本加持直播行業,早成了普遍現象。刺猬君相信:就連此刻,依舊還有源源不斷的熱錢,爭先恐後想要進入這個全新的領域。
別急還沒完,除了資本,各路大咖們也愛上了直播這個套路。
靠操盤papi醬再次強勢攻占網友註意力的羅胖也瞧上了直播,昨天(4月26號)羅振宇也跑去某直播平臺直播自己錄節目的過程,引得粉絲和一眾好友“怒砸”禮物;而4月23日,雷布斯也啟用自家的直播軟件直播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綠公司年會,再一次展現了他“無處不小米”的人生準則……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一個結論呼之欲出了?
直播平臺已經成為能預判行業趨勢的“探路者”們青眼有加的試驗田,誰先“占山為王”,誰或許就能把握住下一個風口。種種助力之下,視頻直播即將成為下一個與“兩微一端”同等量級的發展新方向。
國內直播平臺之戰:從“三國演義”到雙雄並立
目前來看,視頻直播的這片汪洋里已經紮進了不少“探路者”,他們主要分為兩類:一為視頻直播創業公司,他們因技術難有創新,產品同質化,基本靠網紅、明星主播的弱IP吸引用戶;另一類為嗅到了風口氣息的現有社交平臺,他們在自身社交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快速叠代升級,凸顯視頻直播版塊,培育用戶的新習慣。
盡管“出身”不同,兩類“探路者”在吸引用戶的手段上卻都大同小異——從網絡紅人主播到現實名人主播,用主播們的IP光環吸引用戶。
上文提到,羅振宇去了某家直播網站直播自己錄制視頻節目,短期內吸引了大量粉絲觀看。
但其實他的數據並不驚人。4月7日,知名演員劉濤在同一家視頻直播平臺開播僅5分鐘後,十萬多蜂擁而至的觀眾就讓服務器癱瘓。而4月11日開播的,俞敏洪坐鎮的戶外24小時直播真人秀《洪哥夢遊記》,首播兩日後便突破200W的彈幕量……面對名人、“優質偶像”在視頻直播上如此強大的號召力,無怪乎直播APP們紛紛選擇“砸鍋賣鐵也要請名人”的燒錢之路。

以前靠顏值才能有一席之地的直播平臺,現在靠才華的羅胖也能玩轉了
但是,在熱鬧的場面之外,還有一類默默發力的競爭者是不容被忽視的——各大傳統視頻網站。
目前來看,現有直播平臺的技術壁壘並不足以讓內容生產者望而卻步,而且在內容方面,不論社交平臺還是新興直播平臺,都采用的是UGC生產模式——用戶生產、上傳內容,進行分享和交流。而今後隨著視頻直播的逐步發展,直播的內容、形式等創新,還將迎來長足的發展。

反觀全局,傳統的視頻網站在視頻內容生產、直播內容、形式創新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之前引發不少話題的優酷戶外移動真人秀直播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在直播裝備、信號維系、VR基礎呈現的硬科技上,24小時戶外移動直播新形態、直播對象的新選擇、彈幕增加互動的軟改進上,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實驗性和創新性。
有評論指出,“以直播技術切入有上遊內容的產業難,而以上遊內容切入直播技術易”,這便是傳統視頻網站優勢的寫照。
所以,較之社交平臺,傳統的視頻網站雖然少了極為重要的“社交”功能,但卻是最有可能在內容與形式上進行創新、引領未來風潮的主體。其在網絡自制劇與真人秀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對用戶消費內容偏好的把控,以及用戶在視頻網站上觀看內容的習慣等天然優勢,都是傳統視頻網站的不二法寶。
但若是僅靠“上遊內容”的主動權和優勢,不在增強用戶粘性、提升社交屬性方面有所動作,恐怕也難以讓視頻網站在這場惡戰中最後勝出。而社交平臺令對手難望項背的巨大流量,恐怕也能夠給自己爭取喘息時間,切入到傳統視頻網站所在的上遊內容產業中去了。
但那些資金實力較弱、技術壁壘不高、無力生產上遊內容、且“被VC過度追捧”的創業公司,雖然現階段動靜不小,但多數根基著實虛弱,其在未來某一階段被拆分收購,或許是好過銷聲匿跡的最佳結局了。
國外發源地:好一場波瀾起伏的“撕逼大戲”
說到底,網絡直播依舊是一個舶來品。那麽最開始被谷歌、蘋果等放棄的視頻直播,是如何在近些年卷土重來的呢?
資料顯示,國外較早做直播的有三家公司:Periscope、Meerkat以及Twitch,他們分別在2014年或2015年初上線。
2015年3月初美國知名文化盛會SXWS大會上,Meerkat一夜爆紅——寫個直播主題,再按一下“stream”按鈕,你就能用手機為朋友們直播SXWS大會現場,朋友們則可以通過在屏幕下面評論和你聊天交流。極低的操作成本和內容門檻,讓Meerkat瞬間成了大會的焦點。

截圖來自網絡
同時,逛Meerkat就像在逛會動的微博,只要直播人不主動關閉頻道,點進一個頻道甚至可以看上一整天。於是一些網絡媒體很快開始利用它直播對明星們的采訪。上線不到1個月,Meerkat用戶就突破了30萬,平臺上平均每天有3萬個直播。
有趣的是,Meerkat沒有自身的註冊入口,用戶只能通過Twitter賬號登錄,且一切分享都是通過Twitter來進行。被搶了風頭的Twitter很快開始了“封殺”行動。禁止Meerkat抓取用戶信息和好友關系鏈,屏蔽Meerkat直播鏈接,扶植自己收購的視頻直播應用Periscope。
但不死心的Meerkat去年5月還想要抱住另一條“社交大腿”Facebook。可Facebook在不久後的8月便開始內測Facebook live,做視頻直播的意圖再明顯不過。至此,客戶端新用戶零增長,努力掙紮了1年的Meerkat最終選擇了關閉。創始人魯賓3月宣布消息時,Meerkat的公司賬戶上還躺著一堆沒花完的融資銀子。
Twitch則是從泛品類的全部直播網站Justin.TV的遊戲頻道發展而來。作為目前國外最大的直播平臺,Twitch月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6000萬,成為國外除Youtube和Netflix外最大的視頻服務網站。Twitch的主要收入獲取方式跟YouTube一樣,廣告、訂閱和會員。
而目前備受關註的Facebook的直播功能,早在2015年8月就上線了。但最開始僅對名人用戶開放。今年的1月底,Facebook向全美iOS用戶開放了Facebook的直播功能,半個月後,針對安卓用戶的版本也上線。Facebook為了更好地推廣這個新功能,特意優化了排列算法,讓用戶的視頻直播盡可能的排列在其他的用戶動態消息之上。

在國內的直播平臺中,傳統秀場能夠通過打賞,聯運等途徑盈利,但不少內容打著擦邊球,面臨著極大的風險。4月14日,文化部公布:鬥魚、虎牙直播、YY、熊貓TV、戰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網絡直播平臺因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文化部已部署相關執法機構查處涉案企業,將及時公布處罰結果。
目前主要的遊戲直播平臺還普遍處於虧損之中。比如,虎牙直播2015年全年營收約3.58億元,全年投入按照官方口徑約7億元。進入16年之後,直播平臺的虧損狀態還在持續,帶寬成本雖然穩定,但主播成本仍在不斷攀升,尤其是新進場的熊貓TV又一次擡高了行業內容成本。
而映客,花椒等移動直播類平臺在2015年的市場上基本是空白,除了頭部的映客外,大多都處於虧損狀態。預計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移動直播平臺的虧損狀態不會改變,但這個並不影響其潛在市場巨大的事實。
那麽,網絡直播的未來到底在哪里?
Facebook目前走的是一條直播+社交的結合之路。“FacebookLive就像是在你的口袋放了臺攝影機,所有拿手機的人,都有能力向全世界做推送。當你在直播中互動時,感覺用了更人性的方法與人做連結,這是我們在溝通上的重大進展,也創造了人們聚在一起的新機會。”紮克伯格說。
與搭著簡易直播設備的“主播房”直播2.0時代不同,如今“隨走隨看隨播”的3.0移動視頻直播時代,某種程度上說,其天然就與社交平臺相契合。因此直播類產品應在社交互動上著力開發新玩法、凝聚粘性;而另一邊,在未來,直播或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社交平臺的標配。

化身“車模”的主播們
有個小水花或許被大家忽視了,但它同樣是一個重要信號——在本月25號的首屆無車模北京車展上,幾名網絡主播從線上來到線下,主播化身“車模”,對車展進行了一場現場直播(雖然羞恥地被工作人員警告:“別趴車上!”)。
咦?好像哪里不對。她們怎麽“下線”了?
但是刺猬君也挺擔心的,顏值已經不再是直播平臺的“東方不敗”了,假如有一天,人們對網紅主播的“蛇精臉”和矽膠款事業線感覺疲憊後,她們要靠什麽吃飯呢?
不過人家這麽努力,人生總是會有出路的。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圖來自123RF圖庫。
習近平: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164.html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2016年1月12日)
習近平
1993年以來,我們黨的總書記每年都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話,表明了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今年我的講話時間作了調整,我先講,下午王岐山同誌代表中央紀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經過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我完全贊成。下面,我講4個問題。
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的重大成效
我們黨肩負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歷史使命,同時也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完成歷史使命,戰勝風險挑戰,必須管好黨、治好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著眼於新的形勢任務,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正風肅紀,反腐懲惡,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中央紀委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遵循黨章規定,聚焦中心任務,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的重大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夯實管黨治黨責任。我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查處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強調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了旗幟鮮明講政治、從嚴從緊抓紀律的氛圍。我們要求各級黨委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以嚴肅問責推動責任落實,層層傳導壓力,強化黨員日常管理監督,擰緊管黨治黨的螺絲。中央紀委通報河南省委查處的新鄉市委和市紀委原主要負責人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等一批問題,釋放了有責必問、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第二,創新體制機制,紮牢制度籠子。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實踐,為黨內法規制度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深入研究探索,汲取全黨智慧,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把從嚴治黨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規範和紀律要求,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我們研究依規治黨這一重大課題,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修訂廉潔自律準則、黨紀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等黨內重要法規,制定黨委(黨組)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的意見。針對幹部管理監督中的薄弱環節,我們完善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加強“裸官”管理等規定,推動制度建設與時俱進。
第三,持之以恒糾正“四風”,黨風民風向善向上。黨的十八大之後,黨中央討論加強黨的建設如何抓時,就想到要解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後來決定就抓八項規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塊吃進去、消化掉,不要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圇吞棗,最後都沒有消化。我們抓住作風建設這條主線,一以貫之,步步深入。中央政治局從自身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圍。我們強調,作風建設一定要咬住“常”、“長”二字,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我們抓住重要節點,緊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堅決防止反彈,推動黨的作風持續向好。我們著眼於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發揮優秀黨員、幹部、道德模範的作用,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弘揚真善美、抑制假惡醜,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推動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第四,強化黨內監督,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我們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擦亮巡視利劍,聚焦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中央巡視組開展8輪巡視,完成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管金融單位黨組織的全面掃描。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中,一半以上是根據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查處的。我們開展專項巡視,沖著具體事、具體人、具體問題而去,推動查處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公開反饋和整改情況,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巡視發現的問題觸目驚心,主要表現在違反政治紀律、破壞政治規矩,違反黨章要求、無視組織原則,違反廉潔紀律、尋租腐敗嚴重,“四風”屢禁不絕、頂風違紀多發。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們堅持標本兼治,劍指問題,倒逼改革,完善制度。各省區市黨委、部分中央部委和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規範巡視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態勢。巡視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支撐,凸顯了黨內監督制度的力量。
大量案例表明,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強化黨內監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國家機關管好。派駐機構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們實行單獨派駐和綜合派駐相結合,實現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全面派駐。各派駐機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明顯增強。
第五,嚴懲腐敗分子,加強追逃追贓工作。“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我們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同時,我們著力解決發生在基層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正風反腐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我們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使我們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過去,美國等西方國家總想用反腐敗問題來拿捏我們,不斷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場合提出所謂反腐敗問題。現在,我們在國際上一舉轉為戰略主動。我們加強反腐敗國際多邊雙邊合作,啟動“天網行動”,加大追逃追贓力度,將一批外逃多年的犯罪分子緝拿歸案。我們主動提出一系列反腐敗國際合作倡議,倡議構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特別是加大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反腐敗合作方面的壓力,要求他們不要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原來他們認為那些犯罪嫌疑人是他們手中的牌,現在都成了手里的燙山芋。各方面對我們敢於向腐敗亮劍是佩服的,我們的反腐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尊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正所謂“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社情民意是觀察政治問題的晴雨表。反腐敗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眾給予高度評價。2015年,國家統計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1.5%的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中國社科院一個問卷調查顯示,93.7%的領導幹部、92.8%的普通幹部、87.9%的企業人員、86.9%的城鄉居民對中國反腐敗表示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這再次印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順黨心、合民意,有著廣泛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只要我們管黨治黨不放松、正風肅紀不停步、反腐懲惡不手軟,就一定能贏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鬥爭!
二、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關鍵在黨。“打鐵還需自身硬”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立下的軍令狀。3年來,我們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松、失之於軟的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全黨同誌對黨中央在反腐敗鬥爭上的決心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績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帶來的正能量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中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看,腐敗分子往往集政治蛻變、經濟貪婪、生活腐化、作風專橫於一身。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複強調領導幹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但有的置若罔聞,搞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團團夥夥,一門心思鉆營權力;有的明知在換屆中組織沒有安排他,仍派親信到處遊說拉票,搞非組織活動;有的政治野心不小,揚言“活著要進中南海,死了要入八寶山”;有的在其主政的地方建“獨立王國”,搞小山頭、拉小圈子,對黨中央決策部署陽奉陰違,為實現個人政治野心而不擇手段。
這些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政治安全的大問題,難道還不是政治嗎?還用得著閃爍其詞、諱莫如深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複燃、卷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有人說,如果這一次還是出現反彈、出現回潮,那人民就失望了。所以,軍令狀不是隨便立的,我們說到就要做到。
當前,腐敗問題依然存在。有的仍心存僥幸,搞迂回戰術,賣官帽、批土地、搶項目、收紅包,變著花樣收錢斂財,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數以億計;有的欺瞞組織、對抗組織,藏匿贓款贓物,與相關人員訂立攻守同盟,企圖逃避黨紀國法懲處。他們故意制造一些噪音雜音,企圖混淆視聽,自己好從中脫身。“四風”在面上有所收斂,但並沒有絕跡。黨的十八大之後查處的領導幹部,很多在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沒有收手,貪圖享樂,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驕奢淫逸,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四風”問題改頭換面、花樣翻新,出現了各種變異。種種現實表明,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艱巨,必須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201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持堅強政治定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深化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法規制度,強化黨內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建設忠誠幹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
做好今年工作,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準則和條例。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尊崇黨章。黨章總綱明確提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是黨的建設的根本方針。黨章第37條規定“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這是對主體責任的具體要求。各級黨委要在思想認識、方法措施上跟上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把紀律挺在前面,發現問題就要提提領子、扯扯袖子,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對問題嚴重的,就要打手板、敲警鐘,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紀律處分。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開始就咬耳朵、扯袖子,在執紀方面抓得很緊,可以讓多少人避免違法?過去形成了這麽一種現象,就是不到違法的程度大家都可以“包容”、“寬容”,到了違法就由他去吧。這是對黨和幹部不負責任的表現。空軍的同誌說,培養一名飛行員要花相當於其體重一樣重的黃金。我們培養一名省部級幹部要多少代價?很多幹部從基層做起,慢慢成長起來,最後毀於一旦,一失足成千古恨。出問題的人之前就會有跡象,為什麽不及時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問題呢?這就需要把紀律挺在前面。
今年1月開始實施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了黨員追求的高標準和管黨治黨的戒尺。有了執紀監督尺子,就要在貫徹執行上下功夫。各級黨委和紀委要首先加強對維護黨章、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情況,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情況,確保黨的集中統一,保證黨中央政令暢通。
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問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要“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應。前年,我們對湖南衡陽發生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案件嚴肅問責,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67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9人。去年,我們又對南充拉票賄選案進行徹底調查,對全部477名涉案人員嚴肅處理。這兩起案件性質極為惡劣,是對我們黨和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挑戰。堅決查處這些案件,實施嚴厲問責,體現了失職必究、執紀必嚴的鮮明態度。今年,地方領導班子開始換屆,要嚴肅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做好問責工作,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確保換屆風清氣正。任何地方、部門、單位,發生了黨的領導作用不發揮、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選人用人失察、發生嚴重“四風”和腐敗現象、巡視整改不力等問題,就要抓住典型嚴肅追責。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上查一級追究領導責任、黨組織責任。要完善和規範責任追究工作,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通報制度,把問責同其他監督方式結合起來,以問責常態化促進履職到位,促進黨的紀律執行到位。
第二,堅持堅持再堅持,把作風建設抓到底。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們既要用鐵的紀律整治各種面上的頂風違紀行為,更要睜大火眼金睛,任憑不正之風“七十二變”,也要把它們揪出來,有多少就處理多少。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這里,我還要強調一下家風問題。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幹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後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在年前的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我專門強調了這個問題。我說,我在這里跟大家語重心長囑咐,要操這點心,家里那點事有時不經意可能就溜過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幹部子弟也要遵紀守法,不要以為是幹部子弟就誰都奈何不了了。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處理,而且要從嚴處理,做給老百姓看。
對那些盤根錯節的複雜問題、年代久遠的遺留問題、長期形成的慣性問題,要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善作善成。
第三,實現不敢腐,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勢頭。只要誰敢搞腐敗,就必須付出代價。一棵參天大樹,如任蛀蟲繁衍啃咬,最終必會逐漸枯萎。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利劍高懸,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要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腐敗問題交織,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要深入剖析嚴重違紀違法幹部的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
要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推動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多邊框架下的國際合作,實施重大專項行動,把懲治腐敗的天羅地網撒向全球,讓已經潛逃的無處藏身,讓企圖外逃的丟掉幻想。
第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當前,基層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門、單位,基層幹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還易發多發、量大面廣。有的搞雁過拔毛,挖空心思虛報冒領、克扣甚至侵占惠農專項資金、扶貧資金;有的在救濟、補助上搞優親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視群眾疾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有的執法不公,甚至成為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代言人,橫行鄉里、欺壓百姓。
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省市兩級黨委要落實主體責任,抓好縣委這個關鍵,特別是要強化縣委書記的責任擔當,加強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第五,標本兼治,凈化政治生態。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正氣不彰、邪氣不祛;“明規矩”名存實亡,“潛規則”大行其道;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受到排擠,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魚得水。這種風氣不糾正、不扭轉,對幹部隊伍殺傷力很大。“澆風易漸,淳化難歸。”凈化政治生態同修複自然生態一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協同推進。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從自身做起,給下級帶個好頭。中華民族歷來都有珍惜名節、註重操守、幹凈為官的傳統,歷來都講“為政以德”、“守土有責”,領導幹部要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同時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促進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抓住建章立制,立“明規矩”、破“潛規則”,圍繞發生的腐敗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訓,著重完善黨內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制度,壓縮消極腐敗現象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促進政治生態不斷改善。
三、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現在,黨內有些同誌感到不適應,有的說要求太嚴,管得太死,束縛了手腳;有的說黨員、幹部也有七情六欲,管黨治黨應“人性化”;有的說都去抓管黨治黨,經濟社會發展沒精力抓了。說來說去,就是希望松一點、寬一點。2012年12月,我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八項規定時就說過,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說官當得越大,就越要謹慎,古往今來都是如此,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最近,巡視發現,有的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黨的觀念淡薄,把經濟建設和黨的領導割裂開來,對管黨治黨心不在焉;有的只顧抓權力,不去抓監督,任命幹部時當仁不讓,平時對幹部卻放任自流,出了事就撂挑子給紀委;有的原則性不強,對歪風邪氣不抵制不鬥爭,一味遮醜護短,甚至為違紀違法者說情開脫;有的地方黨委不抓總、不統籌,黨的建設部門化,“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削弱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加以解決。
第一,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面向8700多萬黨員、430多萬個黨組織,覆蓋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重點是抓住“關鍵少數”。“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從黨中央到省市縣黨委,從中央部委、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到基層黨支部,都要肩負起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要把抓好黨建當作分內之事、必須擔當的職責;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責任,敢於瞪眼黑臉,勇於執紀問責。3年多來從嚴治黨的實踐已經試出了人心向背,我們必須堅持不懈抓下去,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從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只是字面上的變化,更是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部分,黨的建設必須全面從嚴,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都是責任主體。
落實主體責任,關鍵是要把黨的領導落到實處。各級黨組織要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體現黨的領導。要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日常管理監督中,敢於較真,註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體現組織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決不能坐看自己的同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黨委書記要做管黨治黨的書記,當好第一責任人,對黨負責,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政治生態負責,對幹部健康成長負責。要把責任傳導給所有班子成員,壓給下面的書記,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第二,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1859年,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於“破紀”。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才能克服“違紀只是小節、違法才去處理”的不正常狀況,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這一個時期,我們嚴肅黨的紀律,許多幹部從不適應到適應,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動到主動,校準了思想之標,調整了行為之舵,繃緊了作風之弦。這是好現象。
加強紀律建設,一是要健全完善制度,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本著於法周延、於事有效的原則,制定新的法規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規制度,廢止不適應的法規制度,健全黨內規則體系,紮緊黨紀黨規的籠子。二是要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加強學習宣傳教育,使黨員、幹部增強紀律意識,把黨章黨規黨紀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黨章、遵守黨紀的良好習慣。三是要狠抓執紀監督,以紀律為尺子衡量黨員、幹部的行為,對違紀問題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提高紀律執行力,維護紀律嚴肅性。四是要養成紀律自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嚴格按黨章標準要求自己,知邊界、明底線,把他律要求轉化為內在追求,自覺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日常工作中發現了問題就要真管真嚴。懲治,治是根本,懲是為了治。要通過加強紀律建設和紀檢工作,管住紀律、看住權力,使幹部向高標準努力,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嚴重錯誤,這才是黨組織對黨員、幹部最大的關心和愛護。
第三,增強領導幹部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註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須嚴明政治紀律,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時刻繃緊政治紀律這根弦,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含糊,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大量事實表明,在政治紀律方面放松警惕、降低要求是危險的。強調政治紀律不是泛泛講的,而是有現實針對性的。有的黨員、幹部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搖擺,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三令五申的要求,陽奉陰違甚至搞非組織活動,公開發表反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言論;有的黨組織覺得政治紀律是“軟”的、“虛”的,對違反政治紀律的錯誤言行不在意、不報告、不抵制、不鬥爭,更談不上查處。我們要求黨員、幹部不能妄議中央,不是說不能提意見和建議甚至批評性意見,而是不能在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同黨中央唱反調、搞政治上的自由主義。
國事無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決不能回避政治問題,對政治隱患就要從政治高度認識。黨內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部侵蝕黨的執政基礎,我們不能投鼠忌器,王顧左右而言他,采取鴕鳥政策,這個必須說清楚。全黨必須講政治,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消弭隱患、杜絕後患。
我說過“兩面人”的問題,大量案件表明,黨內有一些人在這方面問題很突出。有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很會偽裝,喜歡表演作秀,表里不一、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手腕高得很;有的公開場合要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蒼生敬鬼神,篤信風水、迷信“大師”;有的口頭上表態堅定不移反腐敗,背地里對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不追問、不報告;有的張口“廉潔”、閉口“清正”,私底下卻瘋狂斂財。這種口是心非的“兩面人”,對黨和人民事業危害很大,必須及時把他們辨別出來、清除出去。
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站穩立場、把準方向。要始終忠誠於黨,不折不扣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對組織坦誠,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始終正確對待權力,立誌為人民做好事、做實事,安分守己為黨工作;始終牢記政治責任,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自覺維護黨的形象。各級黨組織要把違反政治紀律問題作為紀律審查的重要內容,帶動其他紀律嚴起來,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第四,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既要註重規範懲戒、嚴明紀律底線,更要引導人向善向上,發揮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領作用。“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本”在人心,內心凈化、誌向高遠便力量無窮。對共產黨人來講,動搖了信仰,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圍獵”中被人捕獲。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
各級黨組織要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三個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要關註黨員、幹部思想動態、工作表現,也要註意他們的生活作風和情趣,發現問題及時引導糾正。要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和選任辦法,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績又重政德,使品德端正的幹部受到褒獎和重用、品行低劣的幹部受到警醒和懲戒。
四、積極探索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
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於強化自身監督。我們要總結經驗教訓,創新管理制度,切實強化黨內監督。
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強化黨內監督的核心。當前,黨內集中不夠和民主不夠的問題同時存在。有的軟弱渙散,我行我素、各行其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不到位;有的獨斷專行,搞家長制、“一言堂”,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黨內民主得不到充分保障,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權力受不到有效制約。不能“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強化黨內監督,必須堅持、完善、落實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起來,把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充分調動起來,確保黨內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第一,完善監督制度,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黨委監督是全方位的監督,包括對黨員的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工作,黨委要任命幹部,更要監督幹部。紀委監督重點是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黨內監督是全黨的任務,第一位的是黨委監督,不能一談到監督就只想到紀委或推給紀委。
我們黨的執政是全面執政,從立法、執法到司法,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基層,都在黨的統一領導之下。我國公務員隊伍中黨員比例超過80%,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黨員比例超過95%。因此,監督國家公務員正確用權、廉潔用權是黨內監督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既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督。
現行黨內監督條例,監督主體比較分散,監督責任不夠明晰,監督制度操作性和實效性不強。要圍繞責任設計制度,圍繞制度構建體系,強化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監督,做到責任清晰、主體明確、制度管用、行之有效,並加強同黨內其他法規的銜接,把制度框架確立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問責方面查了一些典型,體現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職必追究,推動了“兩個責任”落實。當前的一個問題是,抓安全事故等行政問責多、抓管黨治黨不力問責少,問責規定零散、內容不聚焦。要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行政監察法要體現黨中央關於中央紀委、監察部合署辦公,中央紀委履行黨的紀律檢查和政府行政監察兩項職能,對黨中央全面負責的精神。監察對象要涵蓋所有公務員。要堅持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擴大監察範圍,整合監察力量,健全國家監察組織架構,形成全面覆蓋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國家監察體系。
強化黨內監督是為了保證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強化國家監察是為了保證國家機器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強化群眾監督是為了保證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要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二,強化巡視監督,發揮從嚴治黨利器作用。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明代以後有八府巡按,走到哪里,捧著尚方寶劍,八面威風。我們的巡視不是八府巡按,但必須有權威性,成為國之利器、黨之利器。推動巡視向縱深發展,根本在於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要重點檢查被巡視黨組織是否維護黨章權威、貫徹從嚴治黨方針、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是否存在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督促其擔負起管黨治黨責任。要以黨的紀律為尺子,重點檢查政治紀律執行情況,著力發現腐敗、紀律、作風和選人用人方面的突出問題,更好發揮震懾遏制治本作用。要以貫徹執行巡視工作條例為契機,提高依規依紀巡視能力,推動巡視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巡視全覆蓋本身就是震懾。中央一級巡視對象共有280多個單位,目前還有100多個要巡視,任務十分繁重。下一步,要完成對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巡視,實現中央部門全覆蓋。要繼續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報告反饋、整改落實、隊伍建設等工作機制。要創新組織制度,內部挖潛、盤活存量,充實隊伍、優化結構。要創新方式方法,使專項巡視更專、更活、更準。
對巡視發現的問題和線索,要分類處置、註重統籌,在件件有著落上集中發力。紀檢機關、組織部門要及時跟進,分清問題性質,所有問題都要有明確說法。巡視發現的問題,根本責任在被巡視單位黨組織,自己的問題必須自己“買單”,不能發現問題後還當“看客”和“說客”。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要開展“回頭看”,揪住不放;對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要抓住典型,嚴肅追責。
巡視組對發現的問題要挖出深層次原因,提出意見和建議,督促被巡視單位黨組織堵塞制度漏洞。巡視發現的諸多問題,除歷史和主觀原因之外,客觀上是體制機制不健全,特別是在管人管事管資產方面,制度缺失和制度執行不力並存,監督手段和監督措施缺位。要深化監管體制改革,切實管細管實,做到有力有效。各省區市黨委要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確保在本屆任期內實現巡視全覆蓋。省區市黨委書記和中央部委部長(主任)、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書記對巡視發現的重點問題,要點出具體人頭、提出具體意見,不能點個卯、表個態就完事。
第三,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毛澤東同誌說過:“定期召開會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是一種同誌間互相監督,促使黨和國家事業迅速進步的好辦法。”鄧小平同誌強調:“在黨委會里面,應該有那麽一段時間交交心,真正造成一個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生活總體上是積極健康的,特別是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健全。同時,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現象還大量存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缺乏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的勇氣,這既害自己又耽誤同誌,最終傷害的是黨的事業。
批評和自我批評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是,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難就難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於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於指出、幫助改進。對同誌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再提。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為每個黨員、幹部的必修課。
這兩年,各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質量有了一定提高,但走過場的問題仍很突出。民主生活會要及時開,遇到重要問題或普遍性問題,需要集體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就要召開民主生活會,把事情說清楚、談透徹。有了群眾反映,接到揭發檢舉,經過查核確有輕微違規違紀行為,就要讓犯錯誤的同誌在民主生活會上自我檢討,大家批評幫助,共同敲響警鐘。對巡視反饋的領導幹部“四風”問題和違反廉潔紀律問題,要在民主生活會上進行剖析批評,提出整改措施。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下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督促指導,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和水平。
第四,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各級領導班子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一把手違紀違法最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甚至造成區域性、系統性、塌方式腐敗。許多違紀違法的一把手之所以從“好幹部”淪為“階下囚”,有理想信念動搖、外部“圍獵”的原因,更有日常管理監督不力的原因。領導幹部責任越重大、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強監督。
嚴是愛,松是害。各級黨組織要多設置一些監督“探頭”,使一把手置身於黨組織、黨員、群眾監督之下。上級對下級尤其是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上級黨組織要多了解下級一把手日常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多註意幹部群眾對下級一把手問題的反映,多聽取下級領導班子成員對一把手的意見。黨員、幹部可在黨的會議上和幹部提拔、領導幹部述職述廉等環節對一把手實施監督。
上級紀委要把下級一把手納入監督重點,發現問題線索及時處置。同級紀委要定期將同級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落實主體責任、執行民主集中制、廉潔自律等情況向上級紀委報告;平時掌握了對下級一把手的反映,就要及時報告同級黨委書記。要健全對一把手的監督制度,完善領導班子議事制度,對集體討論事項,每個班子成員必須亮明態度並記錄在案。要建立幹部選拔任用問責制度,做到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主持會議討論決定誰負責。建立領導幹部插手重大事項記錄制度,對違規過問下級有關事項如實登記和問責。
第五,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黨章規定了紀委的3項主要任務和5項經常性工作,概括起來,就是監督執紀問責。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委聚焦主責主業,持續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創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旗幟鮮明支持紀委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反腐敗協調機制建設,把反腐敗協調小組的組織協調職能做實。各級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定位,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開創紀律檢查工作新局面。
各級紀委要帶頭尊崇黨章,把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作為首要任務,加強對遵守黨章、執行黨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黨章黨規黨紀的行為,堅決維護黨章權威,做黨章的堅定執行者和忠實捍衛者。“四個服從”中,最根本的是全黨服從中央。各級紀委要突出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要堅持不懈糾正“四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推進標本兼治,不斷取得工作新成效。
監督別人的人首先要監管好自己,執紀者要做遵守紀律的標桿。各級紀委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紀檢監察幹部保持隊伍純潔,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幹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
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要加強宣傳輿論引導。隨著反腐敗鬥爭持續深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值得註意的輿論傾向和氛圍。有幾種論調還很有些市場,比如,反腐同群眾利益無關,反腐讓幹部不作為,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反腐是權力鬥爭,反腐應當緩緩手,等等。對這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言論,必須加以辨析、引導,駁斥錯誤言論,化解消極情緒,消除偏見誤解,說清楚我們黨反腐敗不是看人下菜的“勢利店”,不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也不是有頭無尾的“爛尾樓”,從而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財報解讀】普及與整合齊飛 LED照明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分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997.html
翻看完國內主要LED上市公司2015年報和2016一季報的業績,第一財經記者感觸最深的是,作為新一代照明技術,LED已經確立了在照明行業的主流地位。與此同時,LED照明行業內,普及、整合兩大旋律“齊飛”,導致LED上市公司業績開始出現分化。
LED芯片:行業集中度提高
在上遊LED芯片領域,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德豪潤達繼續擴張市場占有率,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由於生產效率提升和競爭加劇,2015年國內LED芯片的價格大幅下降,這使許多小型LED芯片廠變為“僵屍”企業,上述三大龍頭企業的業績也呈現分化趨勢。
三安光電(600703.SH)作為國內最大的LED芯片廠,2015年收入、利潤雙增長,其營業收入48.6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15.9%。今年一季度,三安光電延續了增長勢頭,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7.2%;凈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29%。
取得這一業績,三安光電表示,2015年外延芯片主要設備MOCVD的增加基本由龍頭企業實施,規模小的企業經營不善,少數沈澱較好的企業成為大企業並購對象,產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三安光電的募投項目在廈門規劃購置MOCVD100臺套,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已到位53臺套;公司另一募投項目在廈門規劃月產能3萬片(6英寸)的集成電路業務,現已到位月產能4000片左右,這些產能逐步釋放,剩余產能也將按規劃逐步完成采購和投產。
相比之下,德豪潤達(002005.SZ)、華燦光電(300323.SZ)的業績遜色於三安光電。德豪潤達2015年營業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8.5%;凈利潤1986萬元,同比增長42.4%;但今年一季度預計虧損7000萬元-9000萬元。而華燦光電2015年營業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35.3%,但虧損9596萬元;2016年一季度,收入增長40%至2.4億元,仍虧損1390萬元。
德豪潤達是小家電、LED芯片雙主業經營,其中LED業務收入2015年達21.8億元,同比增長3.42%,毛利率17.23%,同比下降8.72%。德豪潤達解釋說,與雷士照明整合逐步深入,所以LED銷售規模略有增長,但是2015年LED行業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LED芯片、封裝、照明等的價格下降幅度較大,使毛利率下降。
2016年2月,德豪潤達重新啟動新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擬融資用於擴大倒裝LED芯片的生產規模;同時,德豪潤達擬與國家級產業基金收購境外某企業照明資產,已於2016年1月提交非約束性報價函,目前相關談判工作仍在進行中。
華燦光電則表示,2015年其LED芯片產量同比增長65.5%,銷量同比增長71.6%,導致營業收入增長35.3%;但是競爭加劇,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部分抵銷了規模效益,還造成存貨跌價損失,加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帶來了美元貸款的賬面浮虧,導致虧損。
LED封裝:向細分市場滲透
在中遊環節,LED封裝的上市公司,業績也出現分化。
鴻利光電(300219.SZ)2015年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56.5%;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67.4%;預計2016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上升110%-140%。盡管LED封裝的價格也在下跌,但鴻利光電擴大了LED封裝產能規模,並加大市場拓展力度,促使產能有效釋放,實現業績穩定增長。鴻利光電未來將在江西南昌設立LED生產基地,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切入LED汽車照明這一細分市場,也助於鴻利光電提升利潤水平。2015年,鴻利光電還將業務擴展至車聯網行業,未來努力打造LED+車聯網的雙主業架構。
瑞豐光電(300241.SZ)上年業績增長,同樣受益於向細分市場滲透,通過收購玲濤光電,從大尺寸LED封裝延伸至小尺寸LED封裝。瑞豐光電2015年營業收入9.2億元,同比微增1.55%;凈利潤約3320萬元,同比增長39%;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預計將同比增長81%-105%。瑞豐光電表示,LED照明滲透率雖有提升,但是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內破產倒閉、並購重組頻發,LED封裝大廠擴產加快,造成產能過剩,去年國內封裝企業產品價格近乎腰斬。
去年上市的木林森(002745.SZ),盡管銷售規模迅速擴大,並且向下遊照明產品領域積極擴張,但是2015年卻由於價格下滑太大,而出現收入、利潤的雙下跌。木林森2015年營業收入38.8億元,同比微跌3%;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下跌41%;2016年一季度營業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9.2%,但凈利潤仍同比下跌45.3%至5046萬元。
據高工產研LED研究所的數據,2015年中國LED行業總規模達3967億元,同比增長15%。2015年,LED行業的並購潮、倒閉潮不斷上演,LED產業鏈價格普遍下滑30%-50%。高工LED研究所預計,2015年將有超過20%、約5000家LED相關企業退出市場。高工產研金融服務項目總監張宏標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上年國內LED封裝企業的淘汰占比更高達30%。
LED照明:競爭格局變化
在下遊,LED照明企業的業績也出現分化,競爭格局已經發生變化。陽光照明(600261.SH)的收入和利潤規模,已經超過佛山照明(000541.SZ)和雷士照明(2222.HK)。不要笑得太早,去年在海外收購“喜萬年”的飛樂音響(600651.SH),LED照明的收入規模一下子也沖了上來。
陽光照明2015年營業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29%;2016年一季度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4.2%。抓住LED照明快速普及的機會,陽光照明上年LED照明產品收入增長90%以上,收入占比達到73%;同時將業務分為歐洲與大洋洲、美洲、亞洲與非洲、中國四大區域獨立核算和運營。
對於行業形勢,陽光照明認為,國際照明巨頭飛利浦、歐司朗、GE、東芝逐步分拆或出售照明業務,中國企業開始參與並購國際照明企業,如廣晟集團受讓歐司朗持有的佛山照明13.47%股權,飛樂音響收購喜萬年集團80%的股權,這給中國照明品牌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
曾被稱為“中國燈王”的佛山照明,2015年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下跌6.3%,凈利潤5341萬元,同比下跌79.9%;2016年一季度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18.9%,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8.34%。張宏標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除了受LED照明產品價格下滑的影響,上年佛山照明凈利潤下滑,還跟大股東更替的因素有關。
雷士照明上年扭虧,但還在“恢複調整”期。2015年,雷士照明收入38.5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LED照明產品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81%;全年實現凈利潤5576萬元。自2014年發生內部紛爭風波之後,雷士照明2015年逐步恢複,上年經銷商旗下共有3529家專賣店,並完成24家O2O(線上線下融合)體驗店建設,今後將把這一模式引入專賣店。
飛樂音響是後來居上者,它2015年營業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137.65%;凈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482%。繼2010、2014年先後收購聖闌公司和申安集團,完成從通用照明領域向汽車照明、照明工程領域延伸後,2015年飛樂音響又收購了喜萬年集團80%股權,擁有了國際品牌和遍布48個國家的銷售渠道。
LED下遊還有一個應用領域是LED顯示屏,同樣也是強者恒強。洲明科技(300232.SZ)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34.2%,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86.6%;2016年一季度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45%-164%。這主要受益於洲明科技上年收購了“雷迪奧”公司,從LED顯示屏制造,向LED顯示屏租賃及廣告文化產業延伸,同時擴張海外業務,還積極探索LED照明O2O服務型電商平臺模式。
高工產研的金融服務項目總監張宏標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認為,隨著LED燈的普及,LED照明市場還在增長,而且優勝劣汰加速,從理論上講,LED上市公司的業績都應該大幅上升,但實際上分化嚴重。上遊芯片領域,三安光電一枝獨秀,華燦還在釋放產能,德豪潤達收購雷士照明之後還在整合中;中遊封裝領域,鴻利產能擴充抵消了產品價格下滑的影響,瑞豐受益於收購擴張,木林森業績沒增長是受累於價格大幅下滑。
“下遊照明領域,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還會延續”,張宏標認為,傳統照明時代,雷士照明、佛山照明、歐普照明、陽光照明、三雄極光等排前;LED照明時代,飛樂音響、陽光照明的收入規模沖到前面來了,接著才是雷士、佛照等。“今年,LED行業增長放緩,大企業繼續做大,一批小企業繼續倒閉,車燈等細分領域還有機會。LED照明的滲透率在2015年達到30%,業內保守估計在2017年將至少提升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