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ea富生活:橫琴樓市的值博率

1 : GS(14)@2018-03-02 01:09:08

本地樓價高企,投資價值再不吸引,不少人已北望神州,港珠澳大橋將於今年通車,橫琴則成為繼前海後,另一個有中央政府加持的經濟特區,加上深圳前海幾年升兩倍的神話,有望在橫琴重演。日前與一班資深投資者到橫琴考察,由澳門經蓮花口岸入橫琴。橫琴跟澳門僅一水之隔,距離氹仔碼頭只10分鐘車程,與澳門平均樓價每呎15,000港元相比,現時橫琴是三分之一或以下價錢。雖然大陸樓市有限購限售限貸等政策控制熱度,但商品房就成為香港投資者的另一出路,叫得做商品房,當然是用作商業用途,只是暫時不反對居住,所以也叫「商住房」。正常商住房比住宅平30%,因為商住房都有使用年限,一般為40年到60年,到期如何?與香港2047問題一樣,當佢無事,話知。但像上海市上年就改變政策,規定商品房不能住人,種種政策風險而產生折讓,合理!但橫琴不一樣,商住房比住宅貴30%,皆因橫琴貴為2009年11月25日國務院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橫琴新區,於12月16日掛牌成立,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後第三個國家級新區。

獲國策點名加持

橫琴面積是澳門三倍,但人口只有大約7,000人,並已實施限購,外地人要有五年社保(大陸強積金),即需在當地工作滿五年,才可買住宅,人頭計每人只可買一間,供應量充足。其實那7,000名原住民因為政府收地而成為億萬富翁了。所以最方便外地投資者買入的就是商住房,而且有國家政策點名加持,升值潛力高,投資需求甚為殷切,令到商住房比住宅更有溢價,那天參觀的樓盤都要大約6,000港元一呎,以當地現時人煙稀少來說,實在不便宜。但過去三年間,橫琴樓市已上升了60%,勢頭良好又是事實。中央已投放700多億人仔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橫琴多聯供燃氣能源站項目、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項目、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項目等,但畢竟以現時狀況,還未完全成形,仍是荒蕪一片的新城市。行前一百步,橫琴有一天可能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但現時的一線城市例如廣州、上海,普通住宅平均每呎7,000至8,500港元來算,水位好像已被拿盡,還要守到有真正二手市場(許多中國地方有價冇市),國內借貸利息又高,在出租率成疑的情況下,值博率看來不高。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1/203186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185

Hea富生活:LikeCoin有利創作人

1 : GS(14)@2018-03-12 00:11:45

區塊鏈這話題真的沒完沒了,昨晚下課後到旺角茶記食消夜,聽到一位MK仔話:「毛記上市搞IPO都要大半年先集到嗰一億,如果搞ICO,大半個月搞掂啦!」。上幾期《壹週刊》封面,老中青三代人炒Bitcoin,介紹如何幾個月內由幾十萬變幾百萬,市場上洐生出的商機無限,課程、掘礦場、Bitcoin自動販賣機、集資礦場項目等……,作為一個投資者,如果你冇玩加密貨幣,已經outdated。從各人在區塊鏈的討論中,只看到一個「貪」字。黃金右腳話齋:「我哋成隊波都貪!」貪是進步的原動力,並無不妥,但他們的貪有個共通點,就是一窩蜂驚執輸,趁香港還未正式監管ICO時盡賺、盡量以小勞而極多得為目標,不務正業以虛擬貨幣作炒賣為最大價值。老實講,連我這崇尚練精學懶的廢人,也覺得是邪道,不敢妄進。直到我遇到一位朋友介紹高重建給我認識(香港第一隻加密貨幣LikeCoin的創始人),我才真真正正了解到區塊鏈的實用性本質。高重建本人跟我之前遇過的ICO發行人不同,他從不說能賺到多少升值多少,並不認同ICO是用來炒買炒賣,只說LikeCoin的實際用途能如何幫助現今傳播媒介及版權持有人作出合理而有效率的分成。若然這種付款模式普及,LikeCoin自然有其價值。

不經中央結算更有效率

例如陳奕迅有首歌叫「夕陽無限好」,作詞林夕,作曲、監製Eric Kwok,如果有人願意付10元買這首歌曲,平時要先在iTunes或Spotify等中介商買入,中介商賺一部份後,再以分成給這首歌的版權持有人,即唱片公司,再由唱片公司分成給原唱人、作曲、作詞及監製。當中牽涉很多手續費、行政費及時間,到他們手上可能已剩下千分之一的微薄分成。但如果用高重建的加密貨幣,當中有加密合約訂明每一個受益者所佔的分成,不經中央結算,自動有效率地分發給每位持分者。如果林日曦將這首歌二次創作成為「夕爺無大嫂」,引來一班fans畀LikeCoin,二次創作者亦為歌曲加上價值,亦可有部份分成,三四五次創作亦可,只要有人肯畀虛擬貨幣作打賞,而且各個創作者立即收到報酬。如果這概念落實而消費者習慣這種消費模式,實為創意產業帶來一大貢獻,這才是確實確切運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等各方面的優勢。難得香港有此有心之科技人,成功與否在後話,他和我亦知道要在香港成功實踐以上方式實在難度不小,但有理念的ICO創辦人實在少見。利申,我沒持有LikeCoin。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8/203258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13

Hea富生活:內地買樓哲學

1 : GS(14)@2018-03-19 04:45:15

早幾日跟中國地產專家吃飯,他在十幾年間身家百級跳,身家大約半百億,碰巧近日有到橫琴考察,有許多中國特色的樓市現象不太明白,趁機請教他。中國有錢人或中產都喜歡在一線城市買樓,然後放着不住,或一年只去住十幾日,有些甚至完全不裝修,形成很多高級住宅區變成鬼城,入住率只有五十巴仙以下。富豪錢太多要泊錢不難理解,但中產階級寧借按揭仍跟這種做法,甚至不惜離婚來增加可買房人口,有住房需求的買不起,沒住房需求的搶住買,而且不租不售,每月要負擔供樓及雜費開銷,如此不健康的樓市,真的是沒問題嗎?他說:「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容許人民擁有私房產,而且可進行買賣,往後幾十年房產價格只有升值一個方向,幾年一個大爆升已成為常態,中國人喜歡住新房子,你租過畀人住反而難找買家,所以根本不用裝修,放低錢等升值便可。」

只買不住等升值

富豪儲存優質物業當然不會計較那些微少開銷,資產價格倍升才是重點。中產看在眼內,不甘後人,買唔到一線都買二線,再唔係三四線都照買。一層疊一層構成一個買樓贏大錢的發達方略,類似香港的九七時期──「未見過跌市的恐慌性買入」。最可怕的地方是,中國印了幾多萬億人民幣根本無從得知,不用實際需求支撐,屋不需有人住,因為這是一個被操控的市場,財富效應再加上外匯嚴密管制,平民百姓身上有錢難以流出國外,唯有留在國內銷費,這又支持住內需,中國的經濟泡沫就似一個膠囊,被改造得不會爆破似的,所以國內人做生意的手法亦跟投資心態相近。近月,有海航高價在壠德搶地後,因資金問題而轉賣到恒基地產(012)手上;樂視天價搶到英超轉播權後,入不敷支,宣告樂視體育於本星期四結業,播映權應該落回Now手上。資本主義是市場主導,香港商家經歷幾十年歷鍊,當然較中國商人踏實及理性,中國模式的「買了才會贏」亦有優勢,就是講求速度,迅速搶市場佔地盤,達致發達的捷徑。這沒有對錯,只因三、四十年前全中國都是窮人,但香港已有富豪,這就是新富與舊富處理手法的不同,普通香港人只可在這風潮下捱貴嘢。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5/203324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