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果籽人話】唔接客替長者義剪 髮型屋老闆:大家都會老嘛

1 : GS(14)@2018-01-07 16:13:37

吳坤宇(Eric,左)去年開始,大概每隔三四個月,就會替有需要人士免費剪髮,至今已舉辦五次義剪。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馬鞍山被戲稱為「美食沙漠」,皆因大商場內清一色是連鎖食肆,以為走入小商場會有較多選擇,怎料髮型屋隨時多過餐廳。這個毗鄰區內最大商場新港城中心的富輝商場,樓底不高,燈光略為昏暗,商店集中在一樓,快走一遍再屈指一算,食肆大概就四至五間,髮型屋卻有六七間,辦過數次義剪的「V8 Hair Salon」是其一。現年46歲的老闆吳坤宇(Eric)解釋不計成本義剪的原因:「我覺得呢班人需要幫助多啲,大家都會老嘛,我都想自己老咗之後,有多啲人關注同幫助。」或許馬鞍山此地確是美食沙漠,但馬鞍山的人卻絕不冷漠。


每次義剪,事前也要用一個月時間籌備,包括設計和印製傳單。

店舖面積約300呎,月租四萬多元,Eric說商場內的六間髮型屋各有各做,生意不成問題。

與區議員合辦首次義剪,議員辦事處始終並非理髮的最佳場所,連鏡子也欠奉。(受訪者提供)



Eric從小就熱愛髮型,「讀書年代已經搞到好潮,成日俾老師罰。」他試過做文職,「真係唔得,我覺得好悶呀,坐喺度無嘢做要扮有嘢做。」以為是工作太靜態,後來又跟大哥做過一年地盤,發現原來自己要的不在於靜或動,而是自由,「髮型呢行你鍾意做乜都得,無嘢做可以睇媖電視、撳媖手機。」入行一做就是廿多年,三年多前頂手此店,易名V8 Hair Salon,他笑說:「『V』代表勝利,『8』就因為我哋中國人覺得老利,仲有同頭『髮』音似!剪頭髮梗係去V8啦,幾易記!」意思居然就這樣直白,說實話,是老土的,但夠真摰。


婆婆滿意的笑容,就是義剪的動力來源。

Eric的太太(右)幫忙為參與義剪的街坊登記,街坊更可留下電話號碼,方便下次再有義剪時通知他們。



剪髮這一行的自由,當然不單在於閒時可以看電視玩電話,「如果你有能力,你唔使睇人哋頭,你有本事就可以直接做,做你自己啲嘢。」有自己的店舖,自由度就更大,甚至大得可以選擇全日不接客,只做義剪。義剪服務在一年多前開始,為65歲或以上長者、殘障人士和其他有需要人士免費剪髮,第一次是跟區議員合作,在議員辦事處舉行,「地方太細,得兩個位,又無鏡,乜都無,總之好多嘢都唔就手。」後來自己再辦,索性就在V8,「我哋乜架生都齊全,風筒等等乜都有,唔使搬來搬去,方便好多。」他至今已辦了五次義剪,每次反應都不錯,大概有三十多人參與,就算有人遲到、早到甚至事前沒有報名登記,Eric也會第一時間幫他們理髮,若做不來的,就會請V8其他髮型師幫忙,「我專登揀呢日放假,咁就有多啲時間義剪。如果其他師傅有客嘅,佢哋咪照做,總之我今日唔接客。」這套方法讓一眾跟Eric搵食的師傅心服口服,大家都樂意幫忙義剪,邊剪髮邊跟老友記們談笑風生,加入V8近七個月、已幫忙做兩次義剪的Elwo說:「唔好話阻我哋幾耐,其實十分鐘內已經可以成個頭剪晒,我覺得最緊要係見到啲長者開心,咁就可以。」接客分佣拆帳是髮型師典型的收入來源,Eric能感染到身邊人不計較金錢地助人,確實難得。義剪只包剪髮,若頭髮較亂,理髮師們也會幫忙用風筒吹吹,但就不提供洗頭和造型服務。去十分鐘單剪店剪髮,也要$56,V8這樣一間髮型屋,單剪的價錢是$100。每次三十多人參與,加上傳單設計和印刷費、師傅手工費、不接其他客所放棄的生意……一次義剪要多少成本?「成本呢樣我又無特別計,因為講真嗰句,又唔係話好多。」Eric續說:「如果樣樣都太商業化,覺得做呢個嘥我時間、覺得唔值就唔做,你就無咗個進步機會。」說得漂亮,但事實是否蝕住做?Eric立即搖頭回答:「我覺得係調轉,可能得益嘅係我,你幫人嗰時,可能人哋都幫緊你。」他記得之前有位婆婆特意來找他剪髮染髮,在閒談間問起婆婆為何知道V8,婆婆答:「上次你幫我做義剪,你幾有心,今次我咪嚟染髮,幫襯番你哋!」所謂好心有好報,就是如此簡單的事。看着一個個老友記高興地剪髮,流露出滿意的笑容,離開時一句:「多謝晒!好生意呀!」、「唔該你!下次見!」,就是名利以外的另類收穫,也是Eric做義剪的動力來源,「我住喺馬鞍山差唔多三十年,喺馬鞍山做髮型師都十幾年,用剪髮嘅手藝去答謝街坊最有意思。剪髮嘅手藝除咗可以搵食,亦可以幫到人,千祈唔好睇小髮型行業。」
V8 Hair Salon地址:馬鞍山富輝商場1樓7號舖記者:李煒汯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31/20260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95

月租高達6萬 銅璵變身長者屋

1 : GS(14)@2018-01-08 01:32:07

【本報訊】舖王鄧成波於今年4月收購馬頭角銅璵全幢物業,其子鄧耀昇表示,其所持有的世外桃源有限公司與松齡護老集團(1989)成立合資公司,發展高端長者居住服務住宅。其中,九龍城銅璵將會用作長者屋出租。他表示,項目提供119伙,初步計劃7至29樓,實用面積約400至900方呎的79個單位會用作服務式公寓,僅供長者租住。另外3樓至6樓約40個單位則為高端護理安老院舍。他指,項目暫時並未對外招租,但預期月租為3萬至6萬元不等。

設有桑拿浴室及診所

這個貴價老人院設有會所,位於大廈2樓,設施包括游泳池、桑拿浴室、按摩房、音樂室、咖啡廳、卡拉OK、花園及休閒活動室。另外,大廈地下亦設有對外開放的分科診所,及以健康為主題的餐廳。項目裝修工程將於明年完工,同年會分階段開始營業。銅璵位於馬頭角聯合道18號,原由豐泰發展,於3月上載樓書,原本預計同月開價,當時豐泰預料,由於位處名校網,將主打家庭客源。結果由舖王開賣前以14億元收購,不足1年,該廈卻行老人院路線。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9/20258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85

【專題籽】戥興民邨長者辛苦 「儍仔」義務送貨上山

1 : GS(14)@2018-01-22 06:26:33

David在網上看到興民邨的情況,自發提出「送貨義工」這方法。

【專題籽:一周突襲】油麻地街市三代都賣菜的陳峻偉(David),跟在柴灣開茶餐廳的張呈佳(Michael),看到facebook及新聞講及柴灣興民邨居民因屋邨商場出售後,生活上諸多不便的情況,覺得可以做點事。David提議港島東區區議員徐子見召集有心人,送食物與必需品上山賣,「集齊他們需要的東西送上去就好。柴灣食環署的街市生意應該不是很好,找他們做聯盟,他們有生意,居民又有餸買。我做義工幫忙送都沒所謂,反正總得有個儍仔做起。」

港島東區區議員徐子見(右)小時候在這邨長大,想替邨民出力。


Michael想利用自家廚房的空餘時間製作餸菜包,「反正舖頭6點就收,可以請街坊或居民幫忙,青紅蘿蔔湯、菜遠肉片、切好醃好送上去,以成本價出售。」但周街賣就變無牌小販;考慮做一周菜單團購,再送貨上門,「但如何讓不用WhatsApp、不懂上網的長者收到菜單,識字又識訂呢?」他們不能入邨派傳單,若得到房署協助,就事半功倍!David回想,好多問題都是香港人自己造成,「雖然我也覺得,舊時市政局街市租金便宜,蝕錢都是正常,因為那是為市民服務嘛。十年前的超級市場,哪有菜肉魚賣?大家都愛去乾淨的超級市場,幫襯的沒珍惜,做的也不珍惜,是很可惜的事。」在興民邨住了18年的陳佩霞(Angel)說:「開心的是社區上有好多NGO、議員和街坊小店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一個市民生活的社區不應該是這樣的。如果你不發聲,他們就當你接受,我們的社區不應該是這樣的。自私點說,我覺得這邨很適合養老。我不想保存愉快回憶的地方,變成商場或廢墟。」


興民邨:柴灣柴灣峽大潭道188號


記者:陳慧敏攝影:傅詩涌、Leo@BBFilmmaker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2/20279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89

【潮語代溝】O嘴「阿媽先講」00後愛儲火長者曉唔曉?

1 : GS(14)@2018-01-28 15:19:10

70後方先生會說「盞鬼」或「阿燦」這類潮語,似乎與新世代脫節了,但他說看電視劇集都學到一兩個潮語,例如「chok」。

生於上世紀的,總認為誕生於千禧年的仍是BB,彼此有代溝。留意番,今年是2018年,2000年出生的人,已經十八歲了,記者身為90後,早幾年在職場中還能驕傲地說自己年輕,但當00後逐漸逼近時,我們這群80後、90後都要企開一邊,成為「廢老」一名。


如果你們是身心中箭的那一位,又或者已是「廢老」,還想與時代接軌的話,快學一兩個潮語旁身,唔係就會畀人話out啦!


00後張小姐與90後梁先生是情侶,不知二人相處又會否有代溝呢?

90後周先生對新一代的潮語幾乎全部認識,不過彈多過讚,更直言「唔啱feel」。



 


00後雖然有自己一套語言,但都常用「GG、FF、食花生」等不屬於他們年代的潮語,只是「屈機」已被他們封為過去式,現在會說「666」。

50後鄭先生表示不認識潮語,即使聽了亦不明所以,也沒有興趣向年輕一輩請教。



記者:陳煥欣攝影:王國輝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8/20287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38

利字當頭:「年輕長者」迷失網絡

1 : GS(14)@2018-01-28 18:34:34

先此聲明,以下立論,皆為目測所得;詳細的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話說上回提到,facebook(FB)是三十開外「年輕長者」的玩意。究竟千禧後的一代,又以甚麼模式溝通社交?最行貨的答案,一定會話Instagram(IG)和Snapchat(SNAP);我甚至聽過一位廿多歲綽號「祖迪羅」的社媒專家講:「Snapchat係最接近人類對話模式嘅平台!」
IG、SNAP之類,的確有一定市場。不過依我目測所得,最大的分別是成長於不同時代背景的人,對甚麼是自己的身份,有很大的分歧。像我們這些成長於BBS、又或者互聯網1.0的「年輕長者」,最多只可以接受自己有兩、三個身份,一個是公眾的,一個是私人的,一個是沒有人知的「隱名存在」(Anonymity)。公眾的身份,就是 facebook;私人的溝通,就是WhatsApp之類;而「隱名存在」,也就是所謂的「分身」大多在討論區之類的地方出沒。我的另一個觀察是,價值觀越接近Baby Boomer的一代(即出生於60至80年間的一群),就越傾向視「隱名存在」為保障個人私隱的最佳方法。千禧後一代的新現象,就是可以平衡地擁有多個由他們自己塑造出來的身份。在IG上是女神,在 Twitch上是電競選手,在Quora上是個博學的通才。每個身份都是真的,但每個身份都不是真的。很玄吧?初次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很迷惑;但後來我想通了。對千禧後,每個身份都像一個角色扮演,而他們將每個平台都視為一個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MMORPG)。所以,下一代的社交媒體,應該要讓參與在其中的人,以自己希望存在的身份出現。其實這是個很哲學的問題;我知道不少「年輕長者」會很抗拒這種虛實難分的存在,不但覺得矛盾而且有種無以名狀的不安。但是千禧後的會對我們說:「阿叔,你先至虛偽呀!」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5/202852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98

舖王買起菁雋 背棄年輕人龍床盤變長者屋 月租最貴6萬 提供逾300伙

1 : GS(14)@2018-01-28 18:38:19

■「舖王」鄧成波與兒子鄧耀昇決定將樓盤轉營長者安老服務。譚德潤攝

【本報訊】曾以「紫禁城咁太,皇帝都係瞓一張龍床」比喻單位空間細小的屯門新盤菁雋,最細單位僅128方呎,原主攻年輕人;隨着項目去年由「舖王」鄧成波斥約12億元購入,項目將轉投銀髮族市場,出租予長者安老。舖王之子、陞域集團主席鄧耀昇指連同此項目,目前已有兩個樓盤變身銀髮盤,預計尚有4至5個項目合共約千伙變成長者屋出租。記者:陳家雄 陳寶恩


人口老化,按政府數字,65歲或以上長者,兩年前約116萬,20年後將暴增至237萬,激增逾120萬人,佔人口總比例由兩年前16.6%升至30%,可見上車住屋需求強勁之餘,長者安居需求亦大。鄧耀昇表示,未來銀髮市場需求大,安老服務最緊要交通方便,鄰近醫療設備,間隔適合長者出入,集團希望持有的地產項目可以配合這行業發展。集團早前與松齡護老集團(1989)合作將九龍城聯合道前稱「銅璵」變成「綜合銀齡養生社區」項目,涵蓋服務式住宅、護理安老院舍、會所等服務,初定月租3萬至6萬元,計劃上半年起分階段營運。鄧耀昇指菁雋提供300多伙,規模比九龍城項目大數倍,初步概念:「基座有幾萬呎商場,唔係租畀一般對外商業,希望啲配套做到適合上面嘅住戶。佢哋唔需要離開大廈,都可以有一個社區,照顧起居飲食同埋醫療需要。相關配套包括中西醫、超市、酒樓,康樂設施等等,令住戶保持身心健康嘅設施都加入去。」


安老協會:點做贏房協?

對於單位最細僅128方呎,鄧回應:「入到間房瞓覺同沖涼為主,有少少廚房位煲吓水,沖吓茶。佢哋主要生活,瞓覺以外,會落會所同用大廈其他設施。情況好似我哋喺屋企,一家共用客飯廳,瞓覺就返自己房。其實係鼓勵佢哋多啲出嚟,多啲互動,唔好收埋自己。」租金未定,預計今年年底入伙,「私營高級安老物業係創新嘗試,屯門項目邊個價位都可以,屆時可以再做調查」。除了上述九龍城及屯門兩個項目,他透露集團元朗及其他重建項目都希望攻長者市場,部份酒店亦考慮轉做銀髮盤。連同九龍城及屯門合共400多伙,尚有4至5個項目,預計總共1,500個銀髮單位可推出市場。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李輝表示,長者公寓只得128方呎「好細」,「只得一間房咁大」;而且轉做長者公寓,需要無障礙設施,包括升降機、緊急車輛出入通道、走廊亦起碼1.5米闊方便輪椅出入,另亦需配合不同的醫療及護老服務。李輝認為,市場上長者公寓呎租18至30元不等,至於貴價長者屋如房協北角雋悅2015年推出時呎租達42元,惟租賃反應非常冷淡;後期大幅下調呎租17%至35元,並推出多項優惠才好轉,惟聽聞該盤至今仍虧蝕,未知上述發展商有何本事想「做贏房協」。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6/202862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22

偏遠地區郵局 推長者提款服務

1 : GS(14)@2018-02-13 03:13:54

【本報訊】金管局鼓勵銀行落實普及金融,香港郵政宣佈,將於4月起分階段在7間偏遠地區郵政局推出長者免購物提款服務。長者透過「易辦事」(EPS)系統,每次最多可提取500元。

4月起分階段推行

銀行業繼與OK便利店合作,3月起試行讓長者透過「易辦事」在長洲、大嶼山、天水圍等偏遠地區的34間便利店作免購物提款後,香港郵政亦將於4月起加入合作。經初步評估後,香港郵政選定7間主要位於離島及新界的郵政局,在安裝易辦事服務所須的設備及測試系統後,會逐步推出提款服務,稍後時間將公佈更多詳情。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指,透過郵局與便利店互補,可進一步擴大銀行以外的服務範圍。在檢討有關試點計劃的成效後,會爭取推廣至更多偏遠地區,亦有信心未來會有更多連鎖便利店集團會參與合作。他續說,長者免購物提款只是落實普及金融的第一步,希望日後可擴展至其他弱勢社群,比如傷殘人士等,但由於有不少配合工作,需要得到更多交易數據後再研究。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7/202978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89

李麗娟埋首慈善 為自己增值 年內遷長者屋苑 學過簡單生活

1 : GS(14)@2018-02-27 08:01:50

【明報專訊】人稱「眾人媽打」的特區政府前任女高官李麗娟做善事一向不遺餘力,縱使將屆七十之齡,仍落力協助多達10個慈善團體籌款,一方面為有需要人士出力,另一方面就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增值,為退休生活添上耀眼的色彩。

撰文:李凱茵

談到退休生活,退休前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的李麗娟以招牌的爽朗聲音答道:「我的退休生活好忙!」李麗娟解釋,作為退休公務員可以領長俸,應積極回饋社會。做善事幫助有需要人士,不但是回饋社會的最好方法,更可為自己、家人、朋友和接受幫助的人士增值。

「增值」是李麗娟退休生活的重點。她眼中的增值,並非純粹針對財務,而是知識和心靈上的增值。她列舉出心目中最重要的8個「F」:Faith(信仰)、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Fundraising(籌款)、Freedom(自由)、Have Fun(開心)、Financial Management(財務管理)和Fitness(健康)。

服務民政事務局逾10年,其間李麗娟見證香港無數大小事,如1996年八仙嶺山火和嘉利大廈火災、2003年SARS,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吹襲」香港的金融風暴,讓她深深感受到香港光鮮的背面,有很多人正等待幫助。她亦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定下目標,堅拒做個「堅離地人」,要好好利用退休時間為這一班人服務。

2005年退休前,李麗娟花了很多時間調查,小心選擇適合的慈善機構,以實踐她的理想退休生活。一直以來,她以扶助小型或新成立的慈善機構為己任,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做得最多:「服務大型機構只能說是錦上添花,加上我已近黃昏,希望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情。」

服務機構多協助青少年兒童

現今社會撕裂,除了政治立場差異大,「廢青」、「廢老」等不同年代的人互相指罵的聲音愈來愈多,矛盾一直加深,對此李麗娟不無嘆息。她認為年輕人有自己追尋理想的方式,亦要面對上一代所不能理解的困境;身為長輩應抱有體諒之心,循循善誘,不能一味指罵。李麗娟十分着重青少年培育工作,所以她服務的慈善機構很多都是以協助兒童和青少年為宗旨,例如服務對象是內地山區兒童的健康快車、幫助全球華裔青年認識中華文化的龍傳基金,還有協助自閉症兒童的機構等。她希望上一代可以放下競爭心態,用餘下的力量去扶助新一代。

李麗娟表示,明年踏入70歲,將是人生的另一個分水嶺,要好好為未來10年打算。她透露自己的最新增值計劃,就是於今年中遷居北角丹拿山長者屋苑「雋悅」。她早前做過通波仔手術,雖然已完全康復,但為了在慈善工作上走得更遠,所以決定搬到這個設有「24/7救治服務」的屋苑。李麗娟又稱,這個決定還有另一重意義,就是讓她藉着大屋搬細屋的機會,整理不必要的「身外物」,簡化生活,讓自己可以集中心力在家人和朋友身上,也是對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一種增值。

[李凱茵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2&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87

李麗娟埋首慈善 為自己增值 年內遷長者屋苑 學過簡單生活

1 : GS(14)@2018-02-27 08:04:43

【明報專訊】人稱「眾人媽打」的特區政府前任女高官李麗娟做善事一向不遺餘力,縱使將屆七十之齡,仍落力協助多達10個慈善團體籌款,一方面為有需要人士出力,另一方面就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增值,為退休生活添上耀眼的色彩。

撰文:李凱茵

談到退休生活,退休前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的李麗娟以招牌的爽朗聲音答道:「我的退休生活好忙!」李麗娟解釋,作為退休公務員可以領長俸,應積極回饋社會。做善事幫助有需要人士,不但是回饋社會的最好方法,更可為自己、家人、朋友和接受幫助的人士增值。

「增值」是李麗娟退休生活的重點。她眼中的增值,並非純粹針對財務,而是知識和心靈上的增值。她列舉出心目中最重要的8個「F」:Faith(信仰)、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Fundraising(籌款)、Freedom(自由)、Have Fun(開心)、Financial Management(財務管理)和Fitness(健康)。

服務民政事務局逾10年,其間李麗娟見證香港無數大小事,如1996年八仙嶺山火和嘉利大廈火災、2003年SARS,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吹襲」香港的金融風暴,讓她深深感受到香港光鮮的背面,有很多人正等待幫助。她亦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定下目標,堅拒做個「堅離地人」,要好好利用退休時間為這一班人服務。

2005年退休前,李麗娟花了很多時間調查,小心選擇適合的慈善機構,以實踐她的理想退休生活。一直以來,她以扶助小型或新成立的慈善機構為己任,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做得最多:「服務大型機構只能說是錦上添花,加上我已近黃昏,希望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情。」

服務機構多協助青少年兒童

現今社會撕裂,除了政治立場差異大,「廢青」、「廢老」等不同年代的人互相指罵的聲音愈來愈多,矛盾一直加深,對此李麗娟不無嘆息。她認為年輕人有自己追尋理想的方式,亦要面對上一代所不能理解的困境;身為長輩應抱有體諒之心,循循善誘,不能一味指罵。李麗娟十分着重青少年培育工作,所以她服務的慈善機構很多都是以協助兒童和青少年為宗旨,例如服務對象是內地山區兒童的健康快車、幫助全球華裔青年認識中華文化的龍傳基金,還有協助自閉症兒童的機構等。她希望上一代可以放下競爭心態,用餘下的力量去扶助新一代。

李麗娟表示,明年踏入70歲,將是人生的另一個分水嶺,要好好為未來10年打算。她透露自己的最新增值計劃,就是於今年中遷居北角丹拿山長者屋苑「雋悅」。她早前做過通波仔手術,雖然已完全康復,但為了在慈善工作上走得更遠,所以決定搬到這個設有「24/7救治服務」的屋苑。李麗娟又稱,這個決定還有另一重意義,就是讓她藉着大屋搬細屋的機會,整理不必要的「身外物」,簡化生活,讓自己可以集中心力在家人和朋友身上,也是對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一種增值。

[李凱茵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2&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09

EPS伙便利店 推長者免購物提款

1 : GS(14)@2018-03-12 02:01:31

【明報專訊】喺全世界都話要建立無現金社會嘅時候,香港終於推出便利店免購物提款,大大方便住喺偏遠地區嘅長者提款。易辦事(EPS)宣布,噚日正式開始同OK便利店合作,長者可以喺34間OK便利店,毋須購物情况下提款,只要出示長者卡,每次提取最多500蚊,每日每張卡最多提款兩次,唔使支付任何交易費用。不過,老友記們留意,要過咗早上繁忙時段,即7點半至10點,先至有呢項服務。

服務初期參與嘅只有天水圍、元朗、東涌等地嘅OK便利店,但EPS話希望日後擴展至所有分店。其實要做到「普及金融」,有時唔一定要乜pay物pay,市民想要嘅係政府用心考慮各階層嘅需求。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57&issue=20180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